纪念512汶川大地震三周年_第1页
纪念512汶川大地震三周年_第2页
纪念512汶川大地震三周年_第3页
纪念512汶川大地震三周年_第4页
纪念512汶川大地震三周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纪念512汶川大地震三周年演讲稿:穿越灾难迎接荣光2011年5月12日,是我国的防灾减灾日。也是汶川大地震三周年祭的日子。公元2008年5月12日,注定将永远铭记在中国人民的心中。汶川大地震震惊了中国,震惊了世界。一幕幕感人肺腑的画面至今让我们心绪难平,感动万分。面对无数的生命被埋在 废墟中,失去孩子的父母们对着废墟呼唤,撕心裂肺的声音响彻夜空。山悲水泣天垂泪,星 黯云浓地含愁。全国人民举国悼念,国旗第一次为百姓而垂降,汽笛第一次为故去的生灵而 哀鸣。难忘那段哀痛的日子,全国人民心手相连,共度灾难。一幅幅画面让我们惊叹万千,一个个身影让我们肃然起敬,一份份感动让我们记忆犹新。下面让我们走进地震

2、中的几个人物,感 受他们的坚强与伟大。一个女孩听啊,听啊,在废墟中,在瓦砾下,传来阵阵清脆的读书声,一个被压在废墟下的女孩,在 打着手电筒忘情地读书。她忘记了危险,忘记了伤痛,忘记了饥饿,用读书声驱赶着恐惧, 与死神抗争,同时也召唤着生的希望。废墟下是黑暗的,但她心中有阳光,因为知识会带来 勇气,文化会带来光明。一位战士他哭了,泣不成声,他跪下了,大声请求,里边还有人,让我再救一个人吧!因为强烈余震, 倾斜的房屋即将再次倒塌,一个正在施救的战士,两眼熬得通红,两手磨出血泡,被强行拉 了出来。在汶川大地震中,十万大军,有多少这样舍生忘死拼命救援的战士,十万大军,有 多少这样柔情似水的爱心天使,他

3、们特别能战斗,特别听指挥,特别能忍耐,也特别有爱心。 他们就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一名教师人们惊呆了,在挖开的废墟上,绵竹东汽中学谭千秋老师双臂趴在课桌上,身下死死地护着 四个学生,四个学生都活了下来。生前,他在用心浇灌祖国的花朵,危难之时,他又毫不犹 豫地用自己并不宽厚的身躯庇护着心爱的学生。谭老师,一路走好,感谢您用实际行动诠释 了什么是师德的最高境界,用血肉之躯把人间大爱写到了极致。一个老板他是老板,又是个慈善家,香港百岁老人邵逸夫。在汶川大地震后,立即为灾区捐款一亿港 元。当然,人的能力有大有小,贵在尽力而为。所以,邵逸夫先生的一亿是高尚的,成龙的1000万是高尚的,你我捐的100元、5

4、0元、10元同样是高尚。一个乞丐他,衣衫褴褛,他,食不果腹,可是,位卑未敢忘忧国,使他成为感动中国的一员,他就是 东莞石龙镇的一位乞丐,他向灾区捐献了身上所有的80元钱。他说,向社会讨了这么多年,也该向国家捐点钱了。钱,微不足道,话,更朴实的掉渣。一个公仆他是日理万机的总理,又是对无数灾民关心入微的贴心人,他是运筹帷幄的指挥员,又是冲 锋陷阵的勇士。哪里最危险,哪里就有他的身影。哪里最紧张,哪里就响起他镇定的声音。 救人,救人,全力救人,他一遍一遍地大声疾呼,前进,前进,全速前进,他一次次地发出 命令。废寝忘食,是他的常态,殚精竭虑,是他的写照。一次次泪流满面,是他对灾民的声 情流露,一次次果

5、断指挥,表现了他的大智大勇。执政为民,他是楷模,赤心报国,他是典 范。历经了悲痛、镇定、坚强、抗争之后,一种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让中华民族更加团结、更加 奋进、更加成熟。精神的力量让我们一次次的动容,一次次得到洗礼。让我们看到了伟大的 民族精神,让我们看到在和平环境下成长的年轻一代的责任感,让我们看到了民族未来的希 望,看到了全世界人民对中国人民的支持。在汶川地震三周年到来之际,让我们为六万遇难同胞虔诚地献上一朵花,点燃一支蜡烛,祈 求一个祝福,让我们铭记那些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的平凡英雄,铭记那些共和国的忠诚卫士、 白衣天使、人民教师,铭记所有为抗震救灾奉献自己力量的人们!让我们把地震中的故事记

6、 录下来,把地震中的瞬间留存下来,把温暖的爱心播撒下来,用不停息的爱之潮,鼓励灾区 更多的伙伴坚强而乐观地面对未来。穿越灾难,迎来荣光。这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仍将激励13亿中国人民攻坚克难,续写一个古老民族奋发图强的激情文字,托起五千年中国走向现代化的百年梦想。纪念512汶川地震国旗下讲话稿老师们、同学们:早上好!我是xx,今天,我在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震灾无情人有情。您还记得吗? 2008年5月12日下午2时28分。您还记得吗?中国一一四川一一汶川县。那一刻,汶川大地震爆发!其能量相当于400颗广岛原子弹!顷刻之间,汶川震动,四川震动,中国震动,世界震动!顷刻之间,山崩地裂,尸横遍野,哭声震天,

7、大地悲泣!里氏8.0级大地震,震碎了中国人民的心。然而,它并没有将我们击垮!震灾无情,人有 情;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全国13亿同胞热切牵挂、伸出援手鼎力相助!现在离汶川大地震三周年了,我们虽然都曾慷慨解囊过,但是灾区的重建还只是冰山一 角!亲爱的同学们,当我们在家里静享天伦的时候,你是否还记得那数以万计流离失所的兄 弟?当我们在饭店饱食美味的时候,你是否还记得那饥肠辘辘的受难姐妹?当我们在挑选名 牌服装的时候,你是否还记得那些衣不蔽体的父老乡亲?作为炎黄子孙,我们又怎么会忘记那些苦难的同胞!是的,震灾无情人有情!只要有爱, 灾区的孤儿便不会孤单!只要有爱,重建家园便不再遥远!只要有爱,灾难怎能

8、匹敌?再大 的困难除以十三亿,都会变得渺小,再小的爱心乘以十三亿,就会变成海洋。现在,灾区人民还在受苦受难,我们该做些什么呢?我提议,我们可以继续捐款捐物援 助灾区,我们可以通过电视、网络、报纸等继续了解灾区、关注灾区;我们可以在班级博客 上发表自己的感想,表达对灾区人民的关怀和祝福;我们可以写信给灾区的孩子,抚慰他们 受伤的心灵同学们,从现在开始,让我们节约每一分钱,节省每一度电,节约每一滴水,让我们加 强防震演习,时时刻刻注意安全,发奋学习,长大了也为建设祖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国旗下的讲话:纪念512汶川地震三周年讲话稿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这是一个让所有中国人永远记住的时刻

9、。突 如其来的汶川大地震,摧毁了无数和平和宁静的城镇,震动了大半个中国,震撼 了所有中国人的心,震惊了整个世界。那一瞬间,巴山蜀水的呻吟,祖国母亲的哭 泣,大地悲歌,那样令人神往的天府之国,顷刻间天崩地裂,.断壁残垣。然而在神州大地上,天灾无情人有情,在这里,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 命。胡总书记第一时间作出指示,温总理第一时间赶赴灾区,人民军队第一时间冲 上前线,铺天盖地的祈祷祝福,心灵鼓励,默默传递着整个华夏人民的温情力量。面对灾难,我们坚强,坚信,坚定,坚韧。面对灾难,我们不抛弃,不放弃。我们只记得温总理说过:“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尽百倍努力!”我们相信,有全国人们的支持,有灾区人们的自

10、力更生精神,地震震不垮 灾区人民的信心和勇气,再大的困难也可以战胜,灾区人们一定可以度过难关, 重建家园,胜利一定属于坚强的灾区人民!如今时隔一年,在这一年中,灾区人们积极自救,社会各界人士也踊跃参与 在灾区恢复重建的各个领域。地震废墟上建起新小学,宝成铁路新109隧道灾后 重生,汉旺新镇正在崛起。灾区人民的脸上洋溢的笑容,无不显现出人们对美好 新家园的期盼和重建家园的坚强信心。然而,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汶川地震中的遇难同胞用自己宝贵的生命向 我们警示,必须提高防震减灾的意识,掌握正确的避震和自救、互救方法。如地 震发生时,可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 地方,是

11、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避震应选择室内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旁)、 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室处开阔、安全的地方。学 校避震应注意:正在上课时,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 下。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 危险物。积极做好防震减灾工作有利于公众学习、掌握防震减灾知识,增强大家对防 震减灾重要性的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平安校园。为此,我们向全校师 生提出以下三点倡议:1、积极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和参与首个防灾减灾日的宣传 活动,以此为契机广泛宣传防震减灾知识,提高师生防震减灾意识和地震自救互 救的能力2、

12、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参加防震疏散演练,学以致用;3、充分利用地震科普基地资源,锻炼应对突发灾害的能力师生们,积极参加防震减灾活动,是我们社会责任感的体现,提高防震防灾 意识是我们对自己生命负责的体现,因此,让我们行动起来,为构建和谐平安校 园而努力吧。汶川地震周年祭我们该做什么?(演讲人:徐惠珍)去年的今天是中华民族永远不能忘却的日子,就在那一天,四川的汶川发生 了里氏8.0级特大地震。它波及之广,破坏之大,为新中国成立以来之最。在过 去的三百多个日日夜夜里,需要感念、铭记、追忆和思考的东西很多。在今天这 样特殊的日子里,全国各地都在紧锣密鼓地准备着、或正在进行着各种纪念活动。 这对于人们缅怀逝

13、者、寄托哀思、坚定信心、加快重建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那什么样的纪念是合适的?我想,这种纪念,既不能过于悲情地让大家重拾 悲伤,也不该让人浮华地感觉是在消费悲伤,更不能将悲伤变色变味。而是通过 这种纪念,把对逝者的怀念转化为对生者的关怀,帮助灾区人民走出阴影;通过 这种纪念,促使每位公众更深入地思考诸如公民社会道德和责任的构建、慈善发 展、援助科学化、人性化、长期化等深层的东西;通过这种纪念,让人性之美能 凝为稳定的道德信念,让善与博爱长久地嵌入人心,而不是,总靠灾难去唤醒人 类精神深处最可贵最真实的情感,总靠灾难去激发人性之美。所以在今天这样的 特殊日子里,我们每个人应该扪心自问:过去我们对物

14、质主义、精神颓废、短视 狭隘、人际冷漠以及各种良心泯灭和缺德行为,只能报以无奈的宽容乃至最终的 麻木,那么正是这个赈灾过程中新形成的主流价值观,才唤起了深藏于我们多数 人内心的良知、爱心、道德追求和道德热情,现在这些你还留有多少?而当初地 震所给我们每个人带来的那些心惊胆战的恐慌、撕心裂肺的悲痛、抑或是瞬间温 暖的感动,改变我们什么,让我们懂得什么?现在这些“什么”你还珍惜着吗?5. 12大地震它是生命的劫难,更是我们民族永难忘怀的心理创伤。民族在 哭泣中进步,国家在反思中提升政治文明,而人性的力量、生命的尊严正在960 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成长。纪念的初衷因此再简单不过,就是为了寄托一个民族

15、的悲情,一个民族的反思和一个民族的期盼。亡者安息,生者奋发,虽然苦难和悲伤刻在我们心上,但生活总得继续。天灾无情,人类无法抗拒。飓风、洪水、冰冻、地震种种天灾的无情和损失,都可以最终化为电脑屏幕里的“科学数据”。而种种客观的“科学数据”, 往往都已是痛定思痛的回头总结,往往都已付出了无数条鲜活生命的沉痛代价。 在与自然灾害的抗争中,人类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普通民众是否就无可作 为?在灾害预测还无法做到完全精确的今天,每一个人该如何保护上天赋予我们 的宝贵生命,该如何在灾难降临的那一刻做出最及时而智慧的选择,该如何自救 救人、避免或减少悲剧的发生?惨痛的教训促使我们不断思考、总结、检讨。而 人

16、的智慧总是在这一过程中不断丰富起来。2007年首届校园安全与风险管理论坛公布了一组惊人的数字,过去一年全 国约有1.6万名中小学生和3000名大学生非正常死亡。而调查显示,在所发生 的各类校园事故中,45%的事故是因为学生安全意识淡薄引起的,有80%是可以 通过教育、防范和加强管理来提前采取措施避免的。生命总是眷顾有安全意识的人,如果我们多一些对个体生命的尊重,如果我 们平时多加强相关的生命安全教育,用知识守护生命,许多灾难就可能会消于无 形。让人欣喜的是,汶川大地震过后,防震减灾和公共安全教育成为很多学校的 自觉选择,“珍惜生命、守护生命”的理念成了大多数师生的共识。每一片生命的绿色,都需要

17、细心呵护。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 5月12日为“防灾减灾日”。根据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开展“全省万校师生 应急避险大演练”和“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的通知精神,为做好首个“防灾 减灾日”和“防灾减灾宣传周”(2009年5月7日-13日)宣传教育活动,扎实 开展“一日一小练,一月一大练”的应急演练活动,切实提高广大师生防范火灾、 地震、台风、洪水等自然灾害的意识和能力,让生命安全教育常规化、制度化, 切实减少悲剧的发生,我校将积极响应号召,现在我就高中校区开展“全省万校 师生应急避险大演练”和“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提三点要求:要求一:为普及 公共安全和防灾救灾知识,增强防震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提高学生应对突 发地震灾害事件的综合能力,要求以班级学生为单位,由各班主任组织进行防范 火灾、地震、台风、洪水等自然灾害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知识的主题宣传教育。 同时由学校办公室、团委负责制作防范自然灾害的展板,每位学生务必自己抽出 时间前去食堂前的宣传橱窗观看、学习。要求二:为提高师生的紧急疏散能力,严防拥挤踩踏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