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作业设计大赛获奖优秀作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信息技术2.0微能力:小学四年级语文上(第七单元)家国情怀_第1页
中小学作业设计大赛获奖优秀作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信息技术2.0微能力:小学四年级语文上(第七单元)家国情怀_第2页
中小学作业设计大赛获奖优秀作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信息技术2.0微能力:小学四年级语文上(第七单元)家国情怀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第七单元)家国情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微能力2.0认证-中小学作业设计大赛目 录作业设计方案撰写:TFCF优秀获奖作品1为 不 民 气 素 了 如 任 与 对 一 之 情 不学 期第 一 学 期学 科人 民 教 育 出 版 社考 察 对 象四 年 级 学 生单 元 内 容基本信息语 教 文 材版 本第七单元21 古诗三首22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23 梅兰芳蓄须 24*延安,我把你追寻习作 写信语文园地一、单元内容及教材分析【课标解读】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学段目标 (3-4 年级) 的学段目标与内容中提到:1.“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

2、,领悟诗文大意”,要求 背诵积累本单元古诗三首和日积月累,并能理解诗文的意思。2.对中年级的阅读要求中有“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 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本单 元的课文要关注人物和事件,学会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人物精神和家国情怀。3.新课标要求习作中“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流”,学习用正确格式写书信。 【教材分析】本单元教材以“家国情怀”为主题,安排了 4 篇课文:两篇精读课文古诗三首和 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两篇略读课文梅兰芳蓄须和延安,我把你追寻。课文表现了 同历史时期的人们在家国大义面前的不同风采:有戍边将

3、士保家卫国的情怀,有个人与国家 族共存亡的精神气概,有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有梅兰芳蓄须罢演的民族 节,还有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发挥了巨大的精神动力作用的延安精神。本单元的阅读训练要素是“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这一要 是在三年级“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基础上的进一步提升。同时,本册教材第四单元安排了“ 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的要素,本单元在此基础上,学习 何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古诗三首中,出塞作者是王昌龄。这是一首著名的边塞诗,表达了诗人希望起 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事,使人民过上安定的生活的愿望。凉州词则是用生活

4、中的美好 战争的残酷作对比,抒发了人生感叹,尽管这首诗的格调是悲壮苍凉,但不悲观绝望,诗人 生活充满热爱,对死亡并不畏缩,“醉卧沙场”一语尤其显示出豪迈的气概。夏日绝句 二句言理,从生为人杰、死作鬼雄两方面说明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襟怀高远,极富英豪丈夫 气;三四句将“楚汉之争”中的项羽故事,熔冶为诗,语带惋惜,弦外有音。全诗仅二十个字, 连用了三个典故,但无堆砌之弊,因为这都是诗人的心声。如此慷慨雄健、掷地有声的诗篇, 出自女性之手,实在是压倒须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侧重引导学生通过先弄清每件事情讲了什么,再把几件事 连起来的方式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梅兰芳蓄须一课也是侧重引导学生运用这种方法

5、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用对话交流的形式,引导学生梳理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 同方法。学会正确运用成语,学会使用反问句。背诵、积累故事。本单元的习作训练要素是“学习写书信”,属于应用文方面的练习,要求知悉写信格式、 学会写信,目的是让学生学会用书信与别人互通消息、交流感情,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关系密切。 教材在此之前有关于写留言条等方面的练习,为本次习作奠定了基础。二、学生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已经能完整地叙述一件事,并能按照要求完整地写完一篇记叙文,本阶段在 小学教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四年级的延伸又是六年级的铺垫。依据双减政策,根据 语文要素,我们在作业设计上注重趣味性,

6、能让学生在玩耍中学习和掌握,在做喜欢的事情中学 习。结合新课改理念,我们设计了本单元一体化的作业设计,从单元预习、单元学习内容整合、 课内外教学资源整合,建立语文知识和方法体系,也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效率,这也是本单 元作业设计的一大亮点和思路。本单元的课文,一是引导学生体会“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感,树立从小立 下报国志的伟大理想,二是让学生学会关注人物和主要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但是要求四年级的学生通过前几年的积累,尝试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是较为困难的 一件事,需要教师做出引导。古诗三首和延安,我把你追寻需要联系背景知识, 通过反复诵读体验情感,领悟内容。另外两篇课文需要

7、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真实的 体验和感受,通过语文园地中“交流平台”,教会学生怎样去把握主要内容。本单元课文 时代较为久远,要想充分理解人物形象和事件中的爱国情怀,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联系课外 资料、了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来理解课文。三、单元学习目标1.认识本单元“塞、秦”等 38 个生字,读准“将、宁、要”这 3 个多音字,正确读 写“征、催”等 23 个生字,积累“严肃、若有所思、清晰”等 26 个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积累古诗,默写出塞夏日绝句。 能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古诗文中的家国情怀。3.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4.查找资料,联系时代

8、背景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情怀。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5.掌握正确的书信格式,能把想要表达的内容写清楚。能正确书写信封。 6.正确认读形容人物高尚品质的词语,并能举例说说词语形容的人物。 7.写自已读书的目的,做到理由清楚。 8.能体会陈述句和反问句的不同语气,并在具体的情境中运用。 9.朗读、背诵古诗别董大。四、单元作业目标学习水平1多元化识、写生字,读准多音字字音。掌握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理解3查找资料,联系时代背景理解课文,感受人物情怀。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理解、运用4背诵古诗别董大,积累有关别离的诗句。知道5能体会陈述句和反问句的不同语气,并在

9、具体的情境中运用。综合6正确认读形容人物品质的词语,并能举例说说词语形容的人物。理解7用正确的格式写信,做到内容清楚;能正确书写信封。运用五、作业整体设计思路严格遵循教育部双减政策,严格控制书面作业的时间要求,再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 作业中我们充分体现单元语文要素,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多元化识写生字,有梯度地设计作业, 如适量补充、阅读与课文内容相连接的时代背景和人物故事。同时,我们还要建立“作业体23系”的观念,设计一系列与课堂教学紧密联系的读、写活动,帮助学生巩固课内学习并向课外 延伸,进而借助单元实践作业的训练,形成帮助学生终身发展的语文素养。1.关注单元作业目标的整体性我们团队成员综合考

10、虑了学生的学习基础、认知发展水平以及课程标准相应年段的 能力发展要求,根据单元语文要素,把握单元教学重点,解析课后习题内涵,制订了第 七单元作业目标。2.关注单元作业内容的结构化一个单元的作业目标往往很难通过某一课时作业的实施来达成。我们应对“关注主 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这个单元作业目标进行分解,关注单课作业之 间的统筹与综合;在统筹规划作业的作业水平、作业难度、作业时间等的同时,也确保 作业在各个课时中的合理分布,避免重复和无效训练,让学生少练、精练,练得有效。3.关注单元作业设计的生活化注重单元知识的应用性和全面性,突出学科生活化特征,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并利用 单元作业的功能

11、,注重学生良性思维模式的引导和培养。本单元作业设计过程中,我们 会注重联系生活,设计相对应的、更有针对性的实践性作业,使语文单元作业成为语文 学科与生活联系的桥梁。一方面,学生能够在生活中进行语文知识的寻找和发现;另一 方面,学生生活中的语文知识得到丰富,语言环境不断优化。我们将语文通过单元作业 的形式引入生活,引向社会,使语文课堂教学联系现实生活,教材内容联系社会实践, 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4.关注单元作业形式的多样化对事物的探知处于朦胧状态,但活泼好动、思维活跃、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等是小 学生学习生活的典型特征。小学语文单元作业设计应结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既要 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又

12、要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学生完成单元作业的兴趣,使其积 极主动地完成单元作业,最终提升学生单元学习的状态。我们将单元作业设计进行跨学 科结合,通过交叉学科思维的运用,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其知识整合能力,最终实现 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5.关注单元作业设计的层次性由于先天环境和后天学习习惯的不同,学生的语文水平存在差异性,所以作业设计 不能“一刀切” ,需要对学生的阶段学习状态进行综合考虑,注重作业设计的合理性, 尽量实现以学生的固有知识体系为基础,使知识巩固功能在作业完成的过程中实现最大 化。教师应注重语文单元作业分层且有针对性地设计。基于学情,作业既要符合学习成 绩一般学生的学习需求,使课堂

13、学习内容得到巩固,又要针对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使 其思维空间在作业完成过程中得到拓展,让各层次的学生在作业完成过程中都能感受到 收获的快乐,不断提升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6.关注单元作业评价的多元化打分或等级制是传统作业评价的常规形式,非常不利于后进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 因此,教师应该注重构建多元化的作业评价体系,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单元作业完成过 程中得到发展。教师对学生单元作业完成质量的评价,应从课堂学习效果和育人视角出 发,从学习行为习惯、语言运用能力、知识掌握情况等方面进行多元、多样的评价,最 终实现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培养。4课题:古诗三首语文园地之 日积月累【前置作业】作业内容一、任意

14、选择一位你感兴趣的诗人 (王昌龄、王翰、李清照、高适) ,利用网 络、书籍等相关资源,搜集诗人的资料,为他 (她) 制作一张图文并茂的名片。(用时:10 分钟)参考链接: HYPERLINK /item/%E7%8E%8B%E6%98%8C%E9%BE%84/2684?fr=kg_general 王昌龄(唐代边塞诗人) _百度百科 () HYPERLINK /item/%E7%8E%8B%E7%80%9A/70275?fromtitle=%E7%8E%8B%E7%BF%B0&fromid=59553&fr=aladdin 王瀚(唐代边塞诗人) _百度百科 () HYPERLINK /item/

15、%E6%9D%8E%E6%B8%85%E7%85%A7/6351?fr=kg_general 李清照(宋代女词人) _百度百科 () HYPERLINK /item/%E9%AB%98%E9%80%82/15618?fr=kg_general 高适(唐代大臣) _百度百科 ()示例:我的制作:诗人 的名片评价设计集体评价名片能突出诗人特点。名片图文并茂,从多角度介绍诗人。名片图文并茂,诗人特点鲜明、代表作品突出,排版设计精美。作业分析学生为自己感兴趣的诗人设计名片,有利于他们全面、深入地了解诗人,有5助于他们更好地体会诗词表达的情感。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积极

16、尝试运用新 技术和多种媒体学习语文。”“诗人名片”的设计,不仅可以锻炼学生搜集和提 取信息的能力,更有利于他们了解诗人生平和诗文的写作背景,有助于学生体会 诗人的情感。作业内容二、根据停顿提示朗读古诗词。 (用时:5 10 分钟)出塞唐 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凉州词唐 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夏日绝句宋 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别董大唐 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评价设计自我评

17、价朗读诗词能达到字音正确。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词。能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古诗词。作业分析预习是课堂学习的准备。学古诗词先要读通读顺古诗词。本题借助停顿提示, 引导学生有节奏地正确朗读古诗词。学生通过“自我评价”来逐步提高自己的朗 读水平。设计意图6给学生停顿提示和晋级式的朗读“自我评价”,有利于调动他们朗读古诗词 的兴趣,教会他们朗读古诗词的方法,感受古诗词的节奏美和韵律美,也提高了 预习的有效性。学生将会在后面的课堂学习中有更大的热情和主动性。【课时作业】【项目作业一】字词积累 (用时:35 分钟)作业内容1.用“”划去加点字的错误读音。出塞 ( si si) 将领 (jin jn)出

18、征 (zhn 人未还 (hizhn)hun)2.读拼音写字,组成词。( 秦 )朝( 琴 )声( 勤 )劳沉( 醉 )( 最 )后犯( 罪 )( 杰 )出( 节 )省整( 洁 )评价设计同桌互评能借助拼音拼读词语,书写中错别字较多。能借助拼音正确拼读词语,书写中有个别错别字。正确拼读,书写正确规范,工整美观。作业分析本课课堂作业中设计字音、字形的训练,让学生巩固本课所学生字词,辨析 同音异形字,并采用同桌互评,及时修改订正,以达成识字写字、积累运用的目 标。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 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将字音、字形、字

19、义 的训练放在具体的语境中,既巩固了学生拼音的拼读能力,又加强了学生对所学 字词的辨析和积累,有利于提高学生自身的汉语修养。【项目作业二】选择正确的理解,填序号 (用时:35 分钟)作业内容71.万里长征人未还 ( A )A 返回 B.仍旧 C.回报别人对自己的行为2.不教胡马度阴山 ( A )A.令,使 B.把知识或技能传给别人 C.教育,教导3.欲饮琵琶马上催 ( C )A.需要 B.希望,想要 C.将要4.生当作人杰 ( B )A.姓 B.才能出众的人 C.杰出5.凉州词是一首 ( B ) 。A.送别诗 B.边塞诗 C.赠友送别诗评价设计同桌互评能正确选择词语意思 1-2 题。能正确选择

20、词语意思 3-4 题。全部正确。作业分析本题学生通过课堂所学,借助注释、课文插图或教师讲解理解诗句中重点词 语的意思。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考察学 生的记诵积累,考查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正确理解古诗 中重点字词的意思,可以通过知识、能力的迁移,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诗句的意思, 体会古诗的意境和情感。【项目作业三】古诗运用 (用时:510 分钟)作业内容1.古诗三首其中出塞的作者是唐代诗人 王昌龄 。这是一首著名 的 边塞 诗,表达了诗人 希望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事,使人民过上安 定的生活 的愿望。2.凉州词中以生活的美好与战争的残酷

21、做对比,抒发了诗人对人生感叹, 尽管这首诗的格调是悲壮苍凉的,但不悲观绝望;诗人对生活 充满热爱 ,对 死亡并不畏缩, “酔卧沙场” 一语尤其显示出豪迈的气概。3.夏日绝句 一、二 句“言理”,从生为人杰、死作鬼雄两方面具8体说明 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襟怀高远,极富英豪丈夫之气。 三、四 句将 “楚汉之争”中的项羽故事。全诗仅 二十 个字,连用了三个典故,但无堆砌 之弊,因为这都是诗人的心声。4. 别董大诗中描写了 黄云 、 白 日 、 北风 、 雪花 、 大雁 等景物,从侧面烘托了离别时的伤感。评价设计教师评价填错部分填错有错别字填写正确1234自我评价我有些地方掌握得不熟,还需继续努力!我

22、如果下次再认真些,会做得更好!我学得很仔细,理解了所学的内容,为自己点赞!作业分析本题通过文字语言创设情境及图画展示,考察学生对古诗的掌握情况。并且 题意之间,呼应本单元语文要素一,在古诗词的学习中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 本技能训练,让学生打好扎实的语文基础。”本题通过创设情境,考察学生对于 古诗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课后作业】【项目作业一】表达与鉴赏 (用时:510 分钟)9作业内容请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以下任一作业:1.请你挑选合适的音乐为你想要朗诵的古诗配乐,录成音频,优秀作品展示 在班级微信平台“课外作业”里。2.请你选择

23、任一首古诗,将它画成一幅画。3.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古诗,唱一唱。示例:吟唱:出塞 王昌龄.m p 4手语:凉州词王翰.m p 4绘画:别董大高适.m p 4思维导图:夏日绝句 李清照.m p 4评价设计集体评价评价标准1选择音乐合适,以中国古典音乐为宜。朗诵无错漏,有节奏,有韵味。朗诵情态与诗词蕴含的感情相符合。2画面与诗词相契合。画面美观,色彩鲜明。画中能渗透感情色彩。3敢大声唱。曲调与诗词相配适。能够唱出诗人的感情。作业分析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以配乐朗诵、绘画、歌唱等任意一种方式,表 达对诗词的理解,让作业形式更加丰富。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

24、学生语 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 因此,本题旨在 通过诵、画、唱等多种形式,根据学生不同的喜好,选择自己喜欢的作业方式, 不仅体现了作业的个性化,照顾到不同学生的能力发展需求,也激发了学生的兴 趣,让他们爱上作业,减少了作业压力。10【项目作业二】巩固与拓展 (用时:510 分钟)作业内容请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以下任一作业:1. 背诵课文,默写别董大。2. 结合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说说诗词中呈现了怎样的景象。3. 试着找一找其他有关别离的诗句。阅读课时大家一起交流。评价设计教师评价评价标准1-背诵背诵流利,无错漏。能有节奏、有感情地背诵。1-默写默写正确,无错误

25、。书面整洁,字迹美观。2.表达能流利地说出诗词中的景象。能加入丰富的想象、生动的语言。3.积累搜集的诗词符合要求。作业分析学生背诵所学古诗,默写别董大,进一步巩固所学,通过搜集有关别离 的诗句,感受诗歌中流露的真情实感。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识中华文化 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在巩固所学古诗的同时,拓展相关诗词,从 课内走向课外,实现想象画面、欣赏诗词的能力迁移。11课题: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前置作业】作业内容一、认读下列词语,圈出不认识的字,然后对照课文注音,认读几遍。 (用时:3 分钟)崛起 师范 魏校长 清晰 效仿 淮安 疑惑 惩处 训斥

26、光耀门楣 若有所思疑惑不解 难以忘怀 热闹非凡 左顾右盼二、听课文朗读,跟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将课文读流利。 (用时:5分钟)22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m p 3评价设计自我评价自主识记生字词,能读准字音。能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句子停顿恰当。课文能读得正确、流利,并尝试着有感情地朗读。作业分析本篇课文共 17 个自然段,篇幅长,生字多。学生初读时,会有一定的困难。 提供课文朗读音频,给学生提供示范,有利于他们读准字音,读好长句子,为课 堂学习打好基础。设计意图预习,作为系统学习的首要一环,能使听课更有针对性。正确、流利朗读课文,有助于学生感知课文内容,进而让课堂学习更轻松。作业内容三、

27、查阅资料,了解一百多年前中国的社会状况,建立资料卡片,并尝试用自12肃 仿 凡 是严 效 非 凡己的话说一说。 (可以是当时的社会大事,如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 联军侵华等,也可以是当时人民的日常生活,如衣食住行) 。 (用时:10 分钟)示例:我的资料卡片:评价设计集体评价能根据要求,有针对性地查阅资料。对于搜集的资料,能抓住要点,建立资料卡片。抓住要点,建立资料卡片,能用自己的话尝试着说一说。作业分析提供方向,引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做到有的放矢,从而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的内容、价值和意义。设计意图本篇课文所写的内容离学生的生活有一定的距离,借助相关资料帮助学生进 行理解,是有必要的。为

28、了避免学生不加选择地把资料照着念一遍,在搜集资料 时,提供了搜集的方向,并提示学生尽量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这样有助于课堂 上的交流。通过资料的查阅和交流,学生能更全面地了解一百多年前中国贫穷落 后、多灾多难、饱受欺凌的社会状况,进而才能更加深刻地理解周恩来立志的原 因。【课时作业】【项目作业一】辨析字形,字词积累 (用时:23 分钟)作业内容1.在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后面画“ ”。) ) ) )( ( ( (清析 占据 训斥 竞然称赞 疑惑 顾盼 撑腰胸怀震兴侮辱追问2.比一比,认一认,再口头组词。13淮 (淮南) 准 (准确)崛 (崛起) 掘 (挖掘)晰 (清晰) 析 (分析)惑 (疑惑) 或

29、 (或者)斥 (斥责) 斤 (斤两)效 (效仿) 较 (比较)评价设计集体评价能正确认读,形近字辨析不清,出错较多。能正确认读,形近字基本上辨析清楚,出错一两个。能正确认读,准确辨析并组词。作业分析本题课堂作业,旨在让学生巩固本课所学生字词,侧重于形近字的区分,帮 助学生观察、记忆正确字形。设计意图课前预习时,主要侧重于引导学生读准生字新词的发音,课堂上,则通过观察、比较、辨别、组词,引导学生关注生字新词的字形,从而达到准确识记的目 的。【项目作业二】关注人物,把握内容 (用时:10 分钟)作业内容1. 默读课文,填写下面的表格,尝试归纳文中每件事的主要内容。事件时间地点主要人物 (做什么)第

30、一件事新 学 年 开 始了修身课上魏校长 (问)周恩来 (回答)第二件事十二岁那年奉 天伯父 (告诉)周恩来 (疑惑不解)第三件事一个星期天被外国人占据 的地方中国妇女 (受欺负)中国巡警 (不惩处、训斥)围观的中国人 (只能劝慰)周恩来 (看见、体会)集体评价能准确从文中提取相关信息。根据表格,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每件事的内容,语言连贯。在了解每件事内容的基础上,按一定的顺序将三件事连起来说一 说课文的主要内容。作业分析14伯 父妇 女中华不振中国巡警围观的中国人本题通过表格,引导学生对课文中事件的时间、地点、主要人物言行等要素 进行梳理,帮助学生归纳每件事的内容,进而把三件事按一定的顺序连起来

31、,实 现对课文主要内容的把握。设计意图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之一是“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本课学习的侧重点就是引导学生通过先弄清每件事讲了什么,再把几件事连起来 的方式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把握一件事的主要内容是本册教材第四单元的训练重点,本次学习实际上是 对已知方法的运用。虽然文中人物多、信息庞杂,容易造成学生的归纳冗长,但 是对于四年级的学生而言,寻找课文中表层信息的能力是具备的。借助表格,能 帮助学生对事件的要素进行梳理,排除次要人物的干扰,更容易理清几件事情之 间的关系,进而实现按一定的顺序说清楚课文主要内容的目的。作业内容2. 结合课文的事例,想一想:文中对人物的哪

32、些描写让你感受到了“中华不振”?尝试着填一填,再说说对“中华不振”的理解。 (35 分钟)告诉周恩来不要去外国人占领的地方。哭诉,指望巡警帮忙,反招训斥。不惩处肇事的外国人,却训斥妇女。紧握拳头,只能劝慰。3. 结合课文内容、课前查阅的资料或者下列的图片,以及下面周恩来写的诗,说说周恩来为什么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你觉得他是一个怎 样的人? (10 分钟)周恩来看到中国人在自己的土地上饱受外国人的欺侮,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华不振”,他想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现状,让中国崛起,变得兴盛强大。还因为 他认识到,只有学习到更多的知识才能找到拯救濒临绝境的旧中国的道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个

33、伟大志向,伴随了周恩来的整个求学生涯。15我读书是为了 因为 (举事例) 我希望 。评价设计集体评价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立志原因。结合课文内容、相关资料,理解立志原因。结合课文内容、相关资料、诗歌,理解立志原因。作业分析理解周恩来立志的原因,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本题通过问题,引导学生从三 个角度入手进行理解:一是结合文中事例,理解“中华不振”,带动对课文的理 解;二是联系相关背景资料,了解当时的社会状况;三是结合周恩来所写的大 江歌罢掉头东一诗进行理解。多角度的思考,有利于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周恩 来立志的原因。设计意图课文中的少年周恩来有着博大的胸怀和远大的志向,是对学生进行立德树人 教育的重要依

34、托。在感受人物崇高精神品质的时候,需与具体的事例、语言文字 的理解相结合。本题从三个角度,引导学生理解周恩来立志的原因,避免了给人 物“贴标签”,硬性灌输思想感情,做到润物无声。【课后作业】【项目作业三】表达与拓展作业内容必做题小练笔:如果有人问你为什么而读书,你的回答是什么?想一想,选择其中一种表达方式写清楚自己的读书志向和理由。 (用时:10 分钟)我曾经看到 (举事例) :所 以 我 读 书 是为了 。 评价设计集体评价16价值观正确,语句较通顺,将自己读书的目的写清楚。价值观正确,用通顺的语句,将自己读书的目的和理由写得比 较清楚。价值观正确,用通顺的语句,将自己读书的目的和理由写具体

35、。作业分析在理解课文内容、感知人物品质的基础上,顺势而为,指导学生采用小练笔 的方式,写写自己读书的目的,把理由写清楚,以实现通过课文学习进行的价值 引领。设计意图本课共写了三件事,不是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写的,而是先写结果再写原 因。在本次小练笔中,设计了两种表述的方式供学生借鉴,以期帮助学生学习用 不同的顺序,清楚地表达读书的志向。作业内容选做题搜集、阅读周恩来为自己的志向刻苦学习、勇于实践的故事, 或者观看榜样周恩来的故事,并与同学分享、交流。观看链接如下: HYPERLINK /2018/06/12/VIDE7e3jFGaG4UnOZSJbE31L180612.shtml?spm=C5

36、5924871139.PGHhECZjcTkS.0.0 /2018/06/12/VIDE7e3jFGaG4UnOZSJbE31L180612.sht ml?spm=C55924871139.PGHhECZjcTkS.0.0评价设计自我评价搜集的故事符合要求。乐于与同学分享、交流搜集或观看的故事。乐于与同学分享、交流搜集或观看的故事,并能说说自己的 感受。作业分析搜集故事、交流故事,拓展阅读是由课内到课外的延伸。设计意图通过课文的学习,学生能够深刻理解周恩来立志的原因。本次作业要求学生 搜集、阅读或观看周恩来为自己的志向刻苦学习、勇于实践的故事,意图帮助学 生理解“立志”与“成长”的关系,暗示学

37、生不仅要立志,更要有行动力。17课题:梅兰芳蓄须【前置作业】作业内容一、利用你喜欢的方式 (查找资料,网络搜索,收听广播) 搜集国粹戏曲 大师梅兰芳的相关资料,走进梅兰芳,看一看发生在他身上的故事,和同学交 流讨论。 (用时:10 分钟)梅兰芳(1894.10.22-1961.8.8),名澜,又名鹤鸣,乳名裙姊,字畹华,别署缀玉轩主人,艺名兰芳。北京人,祖籍江苏泰州。 中国 HYPERLINK /doc/1760931-1862071.html 京剧表演艺术大师。评价设计集体评价按要求完成资料搜集。交流时敢于表达,语言流畅。能多角度的搜集资料。作业分析学生利用自己感兴趣的方式,多角度地搜集人物

38、信息,有利于他们全面、深 入地了解梅兰芳,更好地体会文章的情感。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积极尝试运用新 技术和多种媒体学习语文。”这一设计,不仅可以锻炼学生搜集和提取信息的能 力,更有利于他们深入了解梅兰芳,把握人物形象,体会文章情感。作业内容二、听课文录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用时:510 分钟)1823 梅兰芳蓄须.m p 3评价设计自我评价朗读课文能达到字音正确。能大声、正确地朗读课文。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作业分析听录音朗读,有利于他们正确朗读课文的同时,还能直接感受语音、语调、 语速的变化,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内心的情感。设计意

39、图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以学定教。让学生通过听、读把握文章大致内容, 让教师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施教,能有效地让教师的“注入式”教学变为“启发 式”教学,这也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必要途径。【课时作业】【项目作业一】字词积累 (用时:35 分钟)作业内容1.选出加点字与其他三项读音不同的一项 ( A ) 。A 梅兰芳宁可卖房度日,也不在日本侵略者的统治下登台演出。 B 这个地方很宁静。C 小镇上的人们一直过着安宁的日子。D 最近,他总是心绪不宁。2.给下面的加点字注音。 尽管梅兰芳经常受到日本人的要 (yo) 挟,但他坚持要 (yo) 蓄须明志。3.选词填空。斩钉截铁 毫不犹豫(1) 梅兰芳 (斩钉

40、截铁) 地说:“普通的演出我都不参加,这样的庆祝会当然 更不会去了。 ”(2) 只要我认为是对的,我便会 (毫不犹豫) 地去做。评价设计同桌互评同桌互评19正确拼读,准确辨析。书写正确规范,工整美观。正确书写,准确辨析作业分析本课课堂作业中设计字词积累一题,为了让学生巩固本课所学生字词,完成 后同桌互评,及时修改订正,以达成识字写字目标。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 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字词积累将看拼音写 词语放在具体的语境中,既巩固了学生拼音的拼读能力,又检查了学生对本课生 字词的掌握情况。【项目作业二】关注事件,走进

41、人物。 (用时:5 分钟)作业内容根据课文内容,选择对应的答案完成表格打针装病 侵略者随时随地地骚扰 卖房度日 强令上台 远避香港危险和困难日本人纠缠不再登台侵略者随时 随地骚扰经济困难强令上台拒绝办法藏身租界远避香港蓄须明志卖房度日打针装病评价设计能选择正确答案填表 1-2 题。能选择正确答案填表 3 题。全部正确。作业分析本题学生通过课堂所学,借助插图或教师讲解理解课文主要内容。设计意图20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 感情。”,结合本单元的语文要素,通过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 主要内容,通过表格填写,梳理文本,感知课文内容,感受人物精神。【项

42、目作业三】借助提示,复述课文。 (用时:35 分钟)作业内容结合以上表格内容,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 (用时:35 分钟) 见上表。评价设计根据表格,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每件事的内容,语言连贯。在了解每件事内容的基础上,按一定的顺序将几件事连起来说一 说课文的主要内容。用上恰当的关联词让内容完整,表达清楚。作业分析本题通过观察表格,训练学生的语言整合和表达能力。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 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 感受。”本题通过复述课文,考察学生语言的表达能力,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 感受人物精神。【课后作

43、业】【项目作业一】课外拓展 (用时:510 分钟)作业内容请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以下任一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片段,录成音频,优秀作品展示在班级微信平台“课外 作业”里。2.将课文内容以讲故事的形式说给你喜欢的人听。 3.听梅兰芳的经典唱段霸王别姬或贵妃醉酒,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学唱。霸王别姬.mp4贵妃醉酒.m p 4观看链接如下: HYPERLINK /video/av497970125 /video/av497970125 HYPERLINK /v_show/id_XMjk2NzQwMjgw.html /v_show/id_XMjk2NzQwMjgw.html21评价设计集体评价评级标准1

44、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能将朗读内容制成音频并展示。2能说出文章的主要内容。故事内容有条理,讲述生动,配上相应的动作。3能积极主动参与。态度端正,歌唱方法正确,有表现力。作业分析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以配乐朗读、讲故事、学唱京剧等任意一种方 式,表达对课文的理解,让作业形式更加丰富。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语 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 因此,本题旨在 通过诵、说、画等多种形式,根据学生不同的喜好,选择自己喜欢的作业方式, 不仅体现了作业的个性化,照顾到不同学生的能力发展需求,减少了作业压力, 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让他们爱上

45、写作业。【项目作业二】巩固与拓展 (用时:510 分钟)作业内容收集爱国的名人故事,和同学交流,再谈谈你的收获。评价设计师生评价搜集的故事符合题目要求。故事内容积极向上,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记录内容。与同学交流时有自己的体会和情感。作业分析进一步巩固所学,通过搜集有关爱国的名人故事,感受人物的伟大形象和爱 国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识中华文化 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 。 在巩固所学课文的同时,拓展相关内容, 从课内走向课外,实现综合能力的提升。22课题:延安,我把你追寻【前置作业】作业内容一、搜集有关延安的故事 (可以询问家里的长辈

46、,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查找) , 记录下来,一起分享交流。 (用时:5 分钟)评价设计集体评价说出自己的搜集方式语句表达清晰提到延安故事作业分析这是一首散文诗,本首诗描写的内容和表达的情感离学生的生活经历和认知 世界都较远,教学前引导学生查找相关资料帮助理解,让学生在查找的过程中知 道延安,了解延安精神。课前搜集资料,让学生有一个初步的感知,为理解课文 奠定基础。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拥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搜集 资料,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课时作业】作业内容二、必做作业。 (用时:7 分钟)1.读下面的词语,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 延河 (y

47、n tn) 土炕 (kn kn) 昔 日 (x x)茅草 (mo mo) 春笋 (shn sn) 辉煌 (hn hun) 2.想一想,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叮咚 ) 的流水 ( 破旧 ) 的茅屋 ( 温热 ) 的土炕( 远大 ) 的理想 ( 明媚 ) 的春光 ( 火红 ) 的太阳3.读课文,完成练习。23延安,你的精神灿烂辉煌!如果一旦失去了你啊,那就仿佛没有了灵魂,怎能向美好的未来展翅飞翔?啊!延安,我把你追寻,追寻信念,追寻金色的理想;追寻温暖,追寻明媚的春光;追寻光明,追寻火红的太阳!(1) 诗中多次提到“追寻” ,其实就是说在追寻延安的精神。追寻延安,就 是追寻信念、 ( 温暖

48、) 和 ( 光明 ) 。(2) 朗读这一小节时语调应该是_的,应饱含着_ 的情感。 ( )低沉 骄傲 平淡 自豪 高昂 赞美(3) 延安精神是一种怎样的精神? 多选题 ( )不断奋斗 力求上进 自力更生 团结合作三、选做作业 (拓展性作业, 自选其中一题) (用时:3 分钟)1.选字填空。炕 亢 抗土 (炕) (抗) 争 (亢) 奋矛 茅 予(茅) 屋 给 (予) (矛) 盾屈 茁 拙笨 (拙) (屈) 服 (茁) 壮2.根据诗句要强调的内容,用一个字填空。一排排高楼大厦像雨后春笋。 建新大厦数量 (多)一件件家用电器满目琳琅。 美好事物种类 (全)电子计算机奏出美妙的交响。 现代科技水平 (

49、高)3.有感情朗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哪些语句让你感受最深,为什么?例:航天飞机探索宇宙的奥秘,电子计算机奏出美妙的交响;我们毫不犹豫丢掉了老牛破车,却不能丢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从这些句子中 我感受到了现代化的高速发展,让我们丢掉了落后的生产条件,但我 们不能丢掉延安精神、民族精神。作业评价学习巩固生字词理解句子的意思能理解整篇课文感受到延安精神24作业分析掌握课文生字词,理清思路,感知文本,让学生有层次的学习课文内容,加 深对“延安精神”的理解,在这里设计必做和选做作业,是考虑到学生的语文水 平存在差异性。作业设计不能“一刀切”,需要对学生的阶段学习状态进行综合 考虑,注重作业设计的合理性,

50、尽量实现以学生的固有知识体系为基础,使知识 巩固功能在作业完成的过程中实现最大化。设计意图作业既要符合学习成绩一般学生的学习需求,使课堂学习内容得到巩固,又 要针对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使其思维空间在作业完成过程中得到拓展,让各层 次的学生在作业完成过程中都能感受到收获的快乐,不断提升学习的主动性和积 极性。【课后作业】运用升华 (用时:10 分钟)作业内容在我们的身边,还有哪些“延安精神”呢?认真观察,用你的相机记录下来, 做成手抄报。评价设计自我评价照片清晰内容丰富延安精神在生活中的运用图文并茂突出延安精神永远值得学习作业分析所有的教,最终源于学生自我独特的体会,从我们的生活中去感知,用自己

51、 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来,加深对延安精神的理解。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 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 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25课题:写信【前置作业】作业内容采访家里长辈,为课堂交流做准备:1.问问他们是否给人写过书信?现在有无保留的书信?如果有,请长辈把书 信给你看一看,读一读。2.听长辈讲一讲与书信有关的回忆。 (510 分钟)评价设计集体评价积极参与采访。积极参与采访,课堂主动交流采访情况。积极参与采访,课堂主动交流采访情况,说说自己对 书信的了解。作业分析通

52、过要求学生采访长辈,初步接触书信,感受书信在人们和远方亲人朋友互 通消息、交流感情中的作用。设计意图对于现在的小学生来说,书信已经成为一种比较陌生的文字样式,在我们的 日常生活中几乎看不到书信。但是书信是中国的一种传统文化,传承文化应该是 每一个师生应有的责任。课前的采访,能够帮助学生认识书信、了解书信,激发 学生学写书信的兴趣。【课时作业】【项目作业一】根据例文,学习格式 (用时:10 分钟)作业内容一、学习例文,想一想:书信是由哪几个部分组成的?尝试着填一填。26) ( ( -( (二、结合例文,和同桌讨论,写信时每一部分要注意什么才能做到格式正确。 借助儿歌加深理解。称呼顶格加冒号,另行

53、空格来问候。正文每段空两格,一件一件分段写。事情说完送祝福,先空两格后顶格。署名日期不颠倒,工整写在右下角。三、小薇给姐姐写的这封信中,有哪些地方需要修改呢?仔细思考,再交流。评价设计集体评价能说出书信的组成部分。能说出书信的组成部分,并了解每个部分的正确位置。能说出书信的组成部分,了解每个部分的位置,并能正 确修改书信中的错误格式。27作业分析弄清书信的基本格式,掌握规范书写,了解书信内容的表达,是本节课训练 的重点。设计意图写好一封信的关键是把格式写正确。本环节的设计,主要是借助例文,引导 学生仔细观察,自主发现书信格式的要求,再通过修改,巩固对书信格式的掌握。【项目作业二】学写信封,了解

54、电子邮件 (用时:8 分钟)作业内容一、写好的信,要寄出去,还需要有信封。认真观察下面信封,和同桌说一 说:该怎么写信封呢?二、 (选做) 学习发电子邮件写好一封信,发送电子邮件会更加便捷。观察下图,想一想:发送电子 邮件时,应该怎么填写呢?28评价设计集体评价书写工整,能正确填写信封。能正确填写信封,且掌握电子邮件的发送方式。作业分析借助范例,认识信封的填写及电子邮件的主要部分,培养学生使用应用文进 行日常交流的能力。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信封、电子邮件界面,自主发现信封填写的要求,了 解电子邮件的发送,进而感受书信在学习、工作、生活中的应用意义。【课后作业】作业内容运用升华 (用时:

55、30 分钟)生活中,你一定有些话或事想和你的朋友、亲人叙 述,请你给他们写一封信,并尝试着通过邮寄或电子邮 件的方式把信寄出去。评价设计集体评价格式正确,书写工整。格式正确,内容通顺连贯,能表达自己的感情。格式正确,内容通顺连贯,能表达自己的感情,并能通 过邮寄或电子邮件把信寄出去。作业分析巩固所学,以书信的方式交流,让生活多一份乐趣。设计意图学以致用,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到的书信方式与朋友、亲人交流,熟悉过程, 提升自我情感表达的综合能力。29要素归纳法事件串联法题目拓展法课题: 语文园地之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基础性作业】 (必做)【项目作业一】 交流平台 (用时:23 分钟)作业内容一、填

56、一填,连一连。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题目 有时能提示文章的主要内容。弄清事情的 起因 、 经过 、 结果 , 能帮助我们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先弄清每件事讲了什么,再把每件事情 连起来 ,就能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评价设计自我评价填写、连线超过 3 处错误,书写不整洁。填写、连线有 12 处错误,书写较整洁。能准确的填写、连线,书写整洁。作业分析学生自主阅读“交流平台”,对本单元学习到的阅读方法怎样把握文章 的主要内容的方法,进行回顾与整理。设计意图这一设计,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提取、整合信息的抓手,意在帮助学生回顾、 整理本单元学习到的阅读方法怎样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这既有利于培养学 生自学习惯,也提高

57、了学生阅读的效率。【项目作业二】词句段运用 (用时:15 分钟)作业内容二、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读一读,并按照要求完成练习。 (用时:10 分钟)(志) 存高远 精忠 (报) (国)大 (义) 凛然视死如 (归)刚正不 (阿) (英) (勇) 无畏秉公 (执) (法)铁面 (无) (私)1.根据意思选词语。 (填序号)(1) 非常勇敢,毫不畏惧。 ()(2) 竭尽忠诚,报效国家。 ()30(3) 刚强正直,不阿谀逢迎。 ()(4) 多指为了正义事业,不怕牺牲生命。 ()2想想上面的词语一般可以用来形容哪些人,将序号填在对应的括号中。 (可多选)包拯 ()文天祥 ()黄继光 ()周恩来 ()岳飞

58、 ()孙中山 ()刘胡兰 ()李大钊 ()评价设计同桌互评词语填写和理解、对应人物,超过 5 处错误,书写不整洁。词语填写和理解、对应人物,少于 5 处错误,书写不太整洁。能准确地填写、理解、选择,书写整洁。作业分析学生自主阅读“词句段运用”,积累词语,对应人物,感受品质。设计意图积累词语,对应人物,感受品质。作业内容三、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用时:5 分钟)1林译总是在公共场合乱扔垃圾,还说反正有清洁工打扫。如果你要提醒他,下面哪句话语气更强烈,更能达到劝说的效果? ( )有清洁工打扫也不应该乱扔垃圾。难道有清洁工打扫就可以乱扔垃圾吗?2体会上面句子的语气,想想在下面的情境中你要怎样说,写

59、下来。小明在公共场合乱丢垃圾,还说反正有清洁工打扫,你提醒他说: “小明, 在公共场所怎么能乱丢垃圾呢?如果人人都像你这样想,清洁工是忙不过来的。 ”评价设计教师评价陈述句和反问句的转换,意思表达不清楚,标点符号不准确。陈述句和反问句的转换,基本上能表达出意思,标点符号正确。陈述句和反问句的转换,意思表达清楚,标点运用准确。作业分析本题学生通过课堂所学,借助教师讲解,能体会陈述句和反问句的不同语气, 并运用在具体的情境中。设计意图能体会陈述句和反问句的不同语气,并在具体的情境中简单运用。31【拓展性作业】 (选做)【项目作业一】交流平台 (用时:23 分钟)作业内容一、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

60、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题目提示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 )2.理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能帮我们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梅兰芳 蓄须就可以用这种方法。 ( )3.普罗米修斯写了普罗米修斯“盗”取火种、忍受折磨、重获自由这三 件事,把它们连起来,就能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了。 ( )评价设计同桌互评不能结合不同课例采用不同的方法把握文章主要内容,错 2 题。能结合不同课例采用不同的方法把握文章主要内容,错 1 题。能结合不同课例准确灵活地采用不同的方法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作业分析整体感知,推断理解。结合不同课例,让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把握文章主要 内容。设计意图结合学过的课文,考察学生运用更有效的阅读方法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