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完美版1课件_第1页
人教版《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完美版1课件_第2页
人教版《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完美版1课件_第3页
人教版《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完美版1课件_第4页
人教版《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完美版1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人教版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ppt完美版1人教版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ppt完美版1第1页,共48页。原始社会的分期1、人类学分期猿人智人早期猿人晚期猿人非洲能人中国的巫山人非洲匠人中国的元谋人、北京人、蓝田人早期智人(古人)晚期智人(新人)欧洲尼人中国的丁村人、马坝人、大荔人、许家窑人、长阳人欧洲克罗马农人中国的山顶洞人、河套人、柳江人第2页,共48页。2、考古学分期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早期:猿人阶段中期:早期智人晚期:晚期智人早期:开始于10000年前中期:开始于8000年前 仰韶文化 河姆渡文化 (半坡文化)晚期:开始于5000年前 龙山文化 良渚文化

2、(大汶口文化)打磨第3页,共48页。4、历史学分期前氏族公社氏族公社母系父系3、民族学分期蒙昧时代野蛮时代文明时代原始社会氏族公社,原始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上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的社会组织和经济组织的基本单位。第4页,共48页。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人类最早使用的工具是石器。一般分为旧石器和新石器两个时代。 旧石器时代是指以( )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打制1、旧石器时代第5页,共48页。元谋人已知我国最早的远古居民。发现地点在云南元谋县上那蚌村,距今170万年。发掘出少量石制品、大量的炭屑和哺乳动物化石第6页,共48页。北京人距今70-20万年,北京猿人是生活在远古北京周口店,会使用天然

3、火,打制工具(石器),人类第一次取得了支配一种自然力的能力。元谋人、北京人的共同特点:从事渔猎和采集,过着群居生活,已经学会用火(北京人使用天然火)。第7页,共48页。我国是古人类起源的重要地区,观察中国旧石器时代重要人类遗址分布图,分析我国早期人类分布的基本特点。第8页,共48页。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距今约一万年,我国进入新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是指以( )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1、新石器时代打磨结合第9页,共48页。观察下图,新石器时代我国的文化遗址分布有何特点多元一体,中原核心第10页,共48页。半坡文化半坡遗址是黄河中上游一处典型的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母系氏族聚落遗址,距今700

4、05000年之间。半坡居民居住的房屋大多是半地穴式的.彩陶十分出色,红地黑彩,花纹简练朴素.以粟为主要栽培作物。第11页,共48页。河姆渡文化长江下游的河姆渡文化,居民种植水稻,并且掌握养蚕缫丝技术。遗址中发现大量“干栏式房屋”的遗迹;原始农业出现北粟南稻的局面 第12页,共48页。黄河下游的大汶口文化房屋多数属于地面建筑,大汶口文化的制陶技术较前已有很大提高。陶质有红陶、灰陶、黑陶和白陶四类。第13页,共48页。龙山文化距今约5000年,龙山文化出现于黄河中下游,因首次发现于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县龙山镇(今属章丘)而得名。以黑陶为主要特征,胎壁薄如蛋壳,被称为“蛋壳陶”第14页,共48页。江西万

5、年仙人洞遗址陕西临潼姜寨遗址良渚文化第15页,共48页。红山文化,发源于内蒙古中南部至东北西部一带第16页,共48页。3、原始社会的解体生产力发展产品剩余私有制第17页,共48页。3、原始社会的解体私有制贫富分化阶层阶级国家第18页,共48页。原始社会阶段划分元谋人北京人河姆渡氏族半坡氏族大汶口文化中晚期龙山文化原始群氏族公社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国家第19页,共48页。二、从部落到国家三皇: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1、三皇五帝第20页,共48页。二、从部落到国家第21页,共48页。尧:开创禅让制;治理水患;颁授农耕时令;制定四时成岁 舜:设官职禹:治理洪水,划定中国

6、版图为九州,建立夏朝2、禅让制第22页,共48页。3、夏王朝第23页,共48页。a、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夏朝,定都阳城(今河南登封)b、其大致的统治范围在今山西南部、河南西部一带。3、夏王朝第24页,共48页。“及禹崩,虽受益诸侯皆去益而朝启,曰:吾君帝禹之子也,于是启遂即天子位,是为夏后帝启。” 史记夏本纪“夏后氏百官。” 礼记明堂位芒芒禹迹,画为九州。 左传襄公四年 思考:什么夏不是部落而是国家?第25页,共48页。c、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d、中央设机构与职官e、地方控制部族间接统治第26页,共48页。成汤4、商王朝第27页,共48页。a、大约公元前1600年,成

7、汤灭夏,建立商王朝,定都亳b、商代的青铜铸造业发达。c、甲骨文,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汉字。4、商王朝第28页,共48页。d、盘庚迁殷第29页,共48页。e、政治制度(1)中央:商王是最高统治者,之下设尹以及各类事务官(2)地方:内外服制度)内服外服外服外服外服大海陇山燕山江汉第30页,共48页。f、灭亡生则逸,不知稼穑(s)之艰难,不闻小人之劳,惟耽乐之从。 -尚书无逸从这条材料中你看出商朝衰亡的原因是什么a、纣王晚期的昏庸暴政导致周边部族的反抗b、奴隶主生活奢侈,对待奴隶十分残酷。第31页,共48页。5、西周利簋铭文:武王征商,唯甲子朝,岁鼎,克昏夙有商时甲子昧爽,王朝至于商郊牧野,乃誓。尚

8、书牧誓上述两则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第32页,共48页。a、西周建立公元前1046年,武王灭商,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史称西周据史料记载,周武王病死后,子成王诵继立。成王年幼,武王弟周公旦辅政,而带兵驻守在殷都周围的管叔、蔡叔等贵族怀疑周公有夺取王位的意图,对周公极为不满,致使纣子武庚有机可乘,拉拢二叔,又联合东方的徐奄等部起兵反周,经过三年苦战,才被平定。战后,周公意识到分封势在必行,在“吊二叔之不咸”之余,“封建亲戚,以蕃屏周”。第33页,共48页。b、政治制度分封制第34页,共48页。材料一 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

9、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封召公奭于燕;封弟叔鲜于管;弟叔度于蔡。余各以次受封。 摘自史记周本纪材料二 (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周王姓姬)独居五十三 。 荀子儒效篇综合上述材料回答,分封制的对象、目的是什么?第35页,共48页。对象:同姓亲族,功臣,先代贵族目的:加强和巩固统治b、政治制度分封制作用:周人的统治范围扩大;形成了天下共主的地位;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但是容易形成地方割据势力,不利于中央集权。第36页,共48页。b、政治制度宗法制宗法制:宗法制是周人为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

10、上的矛盾,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制度。第37页,共48页。宗法制的特点:a、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b、血缘政治相结合c、保证贵族享有世卿世禄的特权d、大宗小宗是相对的第38页,共48页。c、经济状况农业为主:土地制度:井田制生产工具:以木石骨蚌为主,有少量青铜器第39页,共48页。四羊方尊司母戊鼎第40页,共48页。西周牛首四耳簋青铜爵妇好墓出土三联甗(yn)第41页,共48页。 豕(sh)尊 商代晚期,盛酒器。1981年湖南湘潭出土。尊高40厘米,长72厘米。尊身饰以多种花纹。尊的造型形象逼真,栩栩如生。第42页,共48页。中国是世界上首先发明丝织技术的国家。商代玉蚕采桑图第43页,

11、共48页。手工业为辅:青铜铸造养蚕缫丝(世界最早)第44页,共48页。d、西周的衰亡国人暴动:公元前841年,周厉王贪财好利,为政暴 虐,引发国人暴动。共和行政:厉王出逃,共伯和摄政犬戎灭周:公元前771年,犬戎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西周灭亡。第45页,共48页。第46页,共48页。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1、旧石器时代:含义、代表遗址2、新石器时代:含义、代表遗址3、原始社会的解体二、从部落到国家1、三皇五帝2、禅让制3、夏王朝:建立、政治制度4、商王朝:建立、发展、政治制度,灭亡5、西周:建立、政治制度、经济状况、灭亡第一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第47页,共48页。1、提问同学们

12、,你们乘坐过火车和轮船吗?你们知道它们发明于什么时候?谁为它们的发明做出了重要贡献?2、学生回答3、解答并导入新课这两种重要交通工具诞生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那么,第一次工业革命最先发生在哪个国家?其间有哪些重要发明创造?工业革命给人类带来了哪些影响?本节课我们一起探讨。(板书课题,引入新课)第一部分:第一次工业革命设疑简要解释何为工业革命之后,提出“工业革命首先从英国开始的条件有哪些”这一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该部分内容,并勾画重点。(板书问题)解惑从劳动力、资本、技术、市场等方面解答上一问题,引用共产党宣言中的句加以辅助解释。(分点板书答案)启发勾画课本提到的珍妮纺纱机、改良蒸汽机等发明

13、创造,展示课前准备图片,启发学生思考工业革命时期的其他发明。设问工业革命最初从哪个产业兴起以及兴起原因。过渡到对工业革命概况的讲解。解答学生回答产业,老师分析原因推演由棉纺织业的技术革新,推演出机器技术和交通运输的技术革新,讲解工业革命概况。小结: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的工业革命以英国为中心,18世纪60年代珍妮纺纱机问世标志工业革命开始,1885年瓦特蒸汽机问世大大推动了机器的普及和推广,将人类推入“蒸汽时代”。 第二部分: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重大发明电的应用1.阅读教材,归纳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的条件和特点。(从政治、经济、自然科学等方面思考)提示:(1)政治上: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进一步巩固和扩大。(2)经济上:19世纪,随着工业革命的展开,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迅速发展。(3)自然科学:科学研究取得重大进步,为工业革命提供了理论基础。总结: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2.阅读教材和图文史料,认识电力的发明和运用过程。【教学策略】环节5中对传统程朱理学与明清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