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含量对铝合金性能的影响_第1页
AL含量对铝合金性能的影响_第2页
AL含量对铝合金性能的影响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AL 含量对铝合金性能的影响引言镁及镁合金由于具有低密度、 高比强度和比刚度以及优异的阻尼性能, 在航空、 汽车及国防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1 -4,其中镁铝系合金是应用最为广泛的镁合金系列。Sh e n g等5 在快速凝固/粉末冶金A Z 9 1合金中参加质量分数为2 %的硅,挤压后该合金在室温下的屈服强度、 抗拉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为3 2 2. 47MPa, 4 2 9. 7 8MPa和6. 4%Yan等6通过烧结镁粉、铝粉和钛粉成功地制备出了 M g 25 % A 1 3Tl体积分数复合材料,其抗压强度分别为纯镁的1 . 5倍、AZ 3 1合金的1 . 3倍,而且原位生成的A 13

2、Tl颗粒与基体的界面洁净,不存在氧化物。沈平等7 采用机械合金化法制备了镁锆粉末冶金材料, 发现在镁中添加少量锆后烧结态组织演变为条带状结构, 同时在晶界及晶内出现点状颗粒, 其抗弯强度、 硬度随着锆含量的增加而提高。锆在镁中的溶解度很小, 其晶体结构与镁接近, 因此有利于镁合金组织的细化和性能的提高,但在铸造镁铝合金中参加错元素后其会与铝生成稳定的硬质相8 - 9,使得错在铸造镁合金中失去细化作用, 因此一般不向铸造镁铝合金中添加锆元素。 目前对镁铝锆合金的研究报道较少。 然而粉末冶金的制备过程中不需要经过全熔的高温状态, 因此, 可以用来制备镁铝错合金,为此,作者采用粉末冶金技术制备了 M

3、 g xAl 1. 5Zrx=0, 2, 4,6,8,质量分数%,下同合金,并研究了铝含量对该合金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 响。1试样制备与试验方法试验原料有纯镁粉纯度大于9 9%,粒径为74纯铝粉纯度大于99%,粒径为4 3皿1和纯错粉纯度大于9 9. 7 %,粒径为74 陷!,按照M g - x A 1 - 1 . 5 Zrx = 0%, 2%, 4%, 6%, 8 %配比称出原料粉。原料粉的混合过程在QM 1 S P 4型行星式球磨机中进行,球料质量比为4:1 ,球磨转速为2 0 0 r m i n - 1 ,球磨时间为1 ho球磨后的粉体采用普通双向压制冷压成形,压力为3 5 OMP a

4、o 所有压坯于5 5 0 烧结4 h ,整个烧结过程用僦气纯度为9 9.9%保护,按铝含量不同分 别标记为 M g 1. 5Zr, Mg-2A1-1. 5Zr, Mg-4A1-1. 5Zr,Mg 6A1 1. 5Zr, Mg-8A1-1. 5Zr合金。烧结后的试样经过抛光后采用质量分数为4 %的硝酸酒精腐蚀,并于MM 6型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组织形貌;在H X S 1 0 0 0 A型显微维氏硬度计上进行硬度测试,载荷为2 N,加载时间为15s,结果取5点的平均值; 抗弯性能测试在C S S- 2 2 0 2型电子万能试验 机上进行,跨距为14. 8mm,压头加载速率为0.1mm,s - 1 ;采

5、用B r u k e rD8Advance型X射线衍射仪X R D,铜靶进行物相分析;采用F E I Quan t a 2 0。型扫描电镜S EM观察断口和组织形貌。2试验结果与讨论由图1可见,参加铝后的镁错合金粉在烧结后形成了3M g 1 7Ali 2相。与铸造法不同的是错并未与铝形成稳定化合物,依然以单质形式存在。同时还检测到了少量的MgO, 它们的存在主要由于初始粉体颗粒外表的氧化。2 . 2显微组织由图2并结合X RD谱可知,镁铝错合金的组织主要由aMg基体、错颗粒、3-Mg 17Ali 2相的组成, 并存在一些微小的孔洞。 图2中的浅灰色局部即为镁基体,呈不规那么状,黑色局部为孔隙;

6、随着铝含量的增加,合金中镁晶粒无明显变化,孔洞有所减少。由 镁-铝二元相图可知,5 5 0:下制备的合金不会出现液相,然而在镁-铝颗粒的接触面处将会发生初熔10,随着液相的产生,粉体颗粒发生滑动、旋转以及重新排列,粉体间 的孔隙被熔液填充。 因此,随着铝含量的增加,烧结时产生的初熔液相增加,合金中的孔隙 数量和大小也随之降低,最终使得合金组织趋于均匀化。根据图1可知,烧结期间错颗粒并未与合金中的镁、铝元素发生反应。这些烧结期间存在的颗粒物将有效地抑制基体晶粒的长大,起到了强化作用:1 1 - 1 2,因此错颗粒的存在有助于组织细化以及力学性能的提高。由图2f可见,晶界处分布的错颗粒与镁晶粒结合

7、良好且界面无反应生成物。 镁与铝在烧结期间生成了 3M g 1 7Ali 2相,如图2 f 箭头所指,它们主要分布在镁晶粒的晶界处,并且其含量随着铝含量的增加而增多。由图3可见,Mg 8 A 1 1. 5 Z r合金中的灰色局部为镁基体,晶界处的白亮局部为错颗粒。镁晶粒晶界处存在局部铝元素与镁基体生成的Mg 17Ali 2相。从图3b 发现,镁晶粒内部也存在着少量铝元素,这说明烧结期间镁粉与铝粉已经充分地扩散。2 . 3硬度和弯曲性能由图4可见,当合金中不添加铝元素时,其硬度和抗弯强度仅为42.6HV和146Mpa,是五种合金中最低的。随着铝含量的升高,合金的硬度和抗弯强度显著提高。Mg- 6

8、A 1 - 1 . 5 Z r合金的硬度和抗弯强度分别提高了 8 7. 1 %和5 3 . 4 %,到达了最高 的79. 7HV和224MPa。 然而随着铝元素的进一步增加,其硬度以及抗弯强度稍有降低,但依然高于Mg 4 A 1 1 . 5Zr合金的。由图2可知,铝元素的参加引起了合 金显微组织趋于均匀化, 这使得合金的硬度因铝的参加而得到了提高。由图3可知,参加合金中的铝元素除了与镁生成3Mg 1 7Ali 2以外,还有局部固溶到镁基体中。因此,镁基体中所固溶的铝元素起到了固溶强化的作用12,固溶强化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强度。但是随着铝元素继续增加到8 %时,3-Mg 17Ali 2相的含量

9、过高并割裂了基体,且其硬度仅为93102HV13,抗弯强度也有一定程度的降低。4断口形貌由图5可见,Mg 1.5 Z r合金和Mg 6 A 1 1 .5 Z r合金的断裂形式均为穿晶断裂。由于镁基体晶界处孔洞、错颗粒以及 3Mg 1 7 Al 2相的存在,降低了镁晶粒之 间的结合力。因此当施加外力时, 镁晶粒便趋于别离而产生裂纹,随着裂纹的不断扩展使得合金最终发生断裂1415。在图5 b中可以清楚地观察到一些微小的解理面, 呈准解理的特征,这是脆性断裂的标志。由此可知M g-6 A 1 - 1 .5 Z r合金的强度很高,但其塑性较差。3结论1采用粉末冶金工艺制备的镁铝铸合金组织主要有a-Mg基体、错颗粒、 3-Mg 17Ali 2相,并存有在一些微小的孔洞; 随着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