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_第1页
16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_第2页
16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_第3页
16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_第4页
16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不要在尚能吃苦的年纪选择安逸河北正定中学高三地理二轮复习学案十六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一、要点提示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是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影响的重要体现,是考察的重点。本模块常以区域图、等高线地形图、实景图等为背景,考查不同地形对聚落的形成、分布和发展的影响, 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密度、形态、走向的影响,选择题和综合题都有所考查。.影响交通线路分布的因素(1)自然因素:地形、地质、气候、水文、生态环境等。(2)社会经济因素:合理布局交通网、人口、资源、城镇分布、工农业生产水平、科学技术等。.地形对交通线路的影响(1)地形影响线路 密度:我国东部交通线路分布稠密,西部交通线路

2、分布稀疏。(2)地形影响交通线路的布局和形态:平原山区限制因素较少较多线路形态呈网状分布呈“之”字形,线路曲折工程造价较低较局(3)地形影响交通线路 走向:在山区交通线路一般沿山谷或河流延伸。.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分析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时,可重点突出以下两方面:(1)山地对交通运输线路结构的影响一一技术要求、工程量、造价等。(2)山地对交通运输线路空间分布和走向的影响一一居民点运营效率、少占耕地等。具体如下图所示。特别提示 交通线路选线要考虑沿线的自然、经济、社会、交通、技术、生态等因素;要选 择有利地形,避开不利地段;要尽可能降低工程造价,设法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地形对聚落分布和形态

3、的影响(1)山区聚落多分布在洪积扇、冲积扇和河漫滩平原(或分布于山前,或沿河流发展 ),多呈带状。如下图:第1页共9页地理二轮学案16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不要在尚能吃苦的年纪选择安逸山区聚落小意(2)平原的聚落分布:平原地区聚落分布最为密集,或沿河发展,或沿海岸发展。河网较密的平原地区,聚落 多沿河流呈带状分布,如我国南方聚落分布;河流较少的平原开阔地区,聚落多呈团块状分布,如我国北方聚落 分布。平原聚精示意,据此完成1-2题。“II,海拔(mlI串叫 1 21X111X)Bl Hb 图10W 2川OI -HKII小党I INKI 3=20JftSC )地理二轮学案16地形对聚落及交

4、通线路分布的影响第2页共9页.修建道路时,采取“以桥代路”的原因:修建道路时,采取“以桥代路”的目的不尽相同。如青藏铁路中“以桥代路”是为了给生物留过往通道;京沪高铁中“以桥代路”主要是为了少占耕地.在山区,线路多呈“之”字形的原因:在山区陡坡上,道路修建尽量呈“之”字形,目的是让线路尽量与等高线平行,且避开地形复杂地区,减少 建设成本。二、典型试题 【必做题】2017年春节小长假期间,湖北省兴山县古夫镇至昭君大桥的“水上公路”累计接待游客达9万人次,如下图所示。该条公路是兴山县连接G42沪蓉高速宜(昌)巴(东)段的重要通道,线路总长 10.9千米,其中有4.4千米建在三峡库区香溪河和古洞口二

5、级电站水库之上,故得名“水上公路”.该快速通道修建成“水上公路”,主要目的在于A.减少建设成本B.避免破坏山林C.减少占用耕地D.缩短出行路程.该段公路A.易造成河流堵塞B.修建时应优先考虑缩短线路长度C.桥梁高度要考虑洪水位D.建在河道最深的地方卜面两图别为我国某地不同海拔、不同坡度的乡村聚落数量统计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3-4题。不要在尚能吃苦的年纪选择安逸.由图可知,下列描述符合该地乡村聚落数量空间分布特点的是A.在各海拔段中,海拔 1 2501 400 m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少B.在各坡度段中,坡度V 2。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多C.在各海拔段中,海拔 1 5501 700 m的区域聚落数

6、量最多D.在各坡度段中,坡度 15。20。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少.该地区最有可能位于我国A.黄土高原B.三江平原C.塔里木盆地D.江南丘陵桃花源记中描述:“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据此回 答下面5-6题。.“桃花源”的地形最可能是A.山间峡谷B.山前平原6.“桃花源”环境与下列因素紧密相关的是A.地理位置B.灌溉系统C.山间盆地C.农业科技D.平缓高原D.水力资源我国许多聚落名称体现了所处自然环境的特点。黄土高原地区有些聚落名为“xx川”,现代汉语词典

7、解释:川地是山间或河流两边的平坦低洼的土地。据此完成.为趋利避害,这些以“川”为名的聚落选址宜A.紧临河岸以方便取水C.靠近坡地上部以防洪水.在农业社会,决定这些聚落发展规模的主导条件是7-8 题。B.接近坡地中部以方便耕作D.远离陡坡以避崩塌、滑坡A.河流水量B. 土壤肥力C.川地面积D.林木蓄积量F图显示青藏铁路从拉萨向北上坡段某处的景观,其中T是为保护铁路而建的工程设施。据此完成9-10题。.据图文信息可以推断A.该段铁路沿等高线布线C.铁路沿P箭头指示向拉萨延伸.T设施的主要作用是A.防御坡部位崩塌对铁路的危害C.防御河流洪水对铁路的危害廊桥是在桥上加盖廊屋的特殊桥梁,以石头和木材为原

8、料,多就地取材。据此回答11题。.下列地区廊桥数量相对较多的是A.成都平原B.珠江三角洲C.闽浙山区D.祁连山区1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B.该段河流冬季结冰D.P箭头指示北方B.防御沟部位洪水及泥沙对铁路的危害D.方便野生动物穿越铁路线近年来,中非合作稳步前行。如图是非洲某国局部区域示意图,该国是高度依赖原油出口的发展中国家。洛 比托大型炼油厂和图中所示铁路是我国与该国合作的典范。地理二轮学案16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第3页共9页不要在尚能吃苦的年纪选择安逸(1)指出图示铁路通车对洛比托港口货物运输可能带来 的有利变化。(6分)(2)图中甲、乙两路段列车设计速度分别

9、为90 km/h、km/h。请从地形角度分析甲、乙两路段列车设计速度差 异的原因。(8分)400城市港口入河流如限等高线及高程垢13.中华大地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读下图,完成问题。在甲、乙两区域中任选其一,概述聚落分布特点和有利于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10分).读图,回答下题。分析甲高速公路施工难度大的原 因,概述该公路对大别山区社会经 济发展的影响。(10分)114 申116第4页共9页地理二轮学案16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不要在尚能吃苦的年纪选择安逸.下图为东南亚部分区域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2分)%市髓山流洋列城乡火河濯图 A-Y涓(1)简要概括苏门答腊岛的地形地势

10、特征、气候特征、植被类型。(8分)(2)根据图中信息概括苏门答腊岛聚落的分布特点并简述其主要原因。(8分)(3)若修建连接甲、乙两城的铁路,当地自然条件对施工有哪些影响?(6分)【选做题】我国许多聚落的名称可以体现其所处自然环境的特点。我国某地区有些聚落名为“xx垸”。现代汉语词典解释:“垸”是在沿江、湖地带围绕房屋、田地等修建的像堤坝的防水构筑物。也有解释称“垸”是指堤所 围住的地区。据此完成 16-17题。.这些以“垸”为名的聚落主要分布在A.南方季风区B.北方季风区C.西北内陆区.进入21世纪后,这些“XX垸”的数目在减少,其主要原因是A.人口迁出B.防洪需要C.保持水土答案 4.A 5

11、.B根据图中提供的相关信息,回答 18-20题。居民点*R史前某摩始村落沿AH级 的地形制面图D.青藏高寒区D.防御台风史前某原始村籍平面艮除图.图中居民点分布在A.河流三角洲平原B.山地半山腰C.河谷阶地.先民选择居住地时,聚落布局充分考虑的最主要的因素是D.河流冲积平原地理二轮学案16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第5页共9页不要在尚能吃苦的年纪选择安逸A.地形因素B.气候因素C.水文因素D.生物因素.随着人口的增加,图中区域有可能发展成为聚落,其聚落的形状可能是A.团聚型B.带状C.网状D.棋盘状一位去西藏的游客在日记中写道:“车儿沿着川藏公路前行,只见一个个典型的藏族村落依山傍水地散布

12、在公路两旁,一条浅浅的小河与公路相依相偎地蜿蜒流淌。”下图示意川藏公路中的一段。据此回答21-22题。.川藏公路多沿河修建,其最主要的原因是A.取水方便B.气温高C.地势起伏小D.聚落多.川藏公路多建在河谷的北岸,是因为北岸A.光照条件好,行车安全B.植被茂密,泥石流较少C.沉积为主,路基更稳定D.气温高,积雪比南岸少古诗日:“莫问桑田事,但看桑落洲。数家新住处,昔日大江流。”结合图和所学知识,完成23-24题。B.河流流向为自南向北流D. “新住处”多位于乙地多位于河流下游,一般是由于B.河道变宽之处,泥沙淤积而成D.河流水位下降,河床露出而成B.D.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河流的东岸是侵蚀岸C

13、.乙岸河床较陡宜建河港.“莫问桑田事,但看桑落洲中桑落洲即指江心洲,A.河道凹岸流水侵蚀而成C.河流涨水淹没沙洲而成.几条引水至小镇的线路中,方案设计较合理的是A.C.到2010年底,我国投入运营的高速铁路约7 500千米,右图显示我国某段高速铁路景观。据此完成26-27题。.为了保持列车高速运行,高速铁路选线时首要考虑的自然因素是A.地形B.地质C.气候D.水文.在平原地区,修建高速铁路时多采用高架的方式,主要是为了A.减少噪音扰民B.较少占用耕地C.缩短运营里程D.保护野生动物.我国高速铁路网建成后,下列区段中,民航客运业受冲击最大的是A.武汉一广州B.杭州一上海C.成都一上海D.兰州北京

14、第6页共9页地理二轮学案16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不要在尚能吃苦的年纪选择安逸.读图,完成下列问题。(6分) 首布高速公路他立”杵编城览乂河流与水球品 港口“一 腌流域川水纯畤工足山峰母高卧监运洞说明在地形影响下,该区域城镇和交通线路的分布特征。(6分)30.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主要交通线和城镇的分布。城镇 一铁路 =高速公由 A2M6山峰廊程局 入河流匚吧3等离线痴01530km / I从地表形态影响的角度,概括甲乙两地间主要交通线的分布特点并简析原因。地理二轮学案16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第7页共9页不要在尚能吃苦的年纪选择安逸高三地理二轮复习学案

15、十六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答案1.B 该快速通道修建成“水上公路”,避开了对表土、山林的破坏,选 B.C 公路建于水上,为避免被淹,建设时桥梁高度必须要考虑洪水位。.C 仔细读图,在各海拔段中,V 1 250 m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少,1 5501 700 m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多,由此 可判断出A项错,C项正确。在各坡度段中,坡度V 2。的区域聚落数量较少,坡度 10。15。的区域聚落数量 最多,15。20。的区域聚落数量较多,由此可判断出 B项错,D项错。.A 仔细读图,结合上题可知此地聚落主要分布在海拔1 4001 850之间,坡度在520之间。A项中黄土高原两个条件都符合,A项正确。三

16、江平原地处我国东北,地势低平,两者皆不符合,B项错。塔里木盆地地势平坦,坡度方面不符合题意,C项错。江南丘陵,海拔高度低于500米,海拔方面不符合, D项错。.C 本题主要考查利用古代经典散文叙述来分析地形地貌特点的能力。古文描述的是群山环绕的疏朗空旷之地地形可能为山间盆地。.A 本题主要考查地理环境形成的影响因素。通过题意可知“桃花源”这种与世隔绝的人间仙境,其形成与山间盆地的独特地理位置关系密切。.D 根据题目叙述:川地是山间或河流两边的平坦低洼的土地。所以紧临河岸容易遭受洪水的影响;黄土高原 坡地水土流失严重,坡地中部和上部不适合聚落的分布;聚落应分布在缓坡底部,远离陡坡,以避崩塌、滑坡

17、。.C 在农业文明阶段,人类以种植和养殖为主,人类主要依靠土地而生存,土地是人类最重要的财产和生产资 料。所以决定这些聚落发展规模的主导条件是川地面积。川地地区土壤都较为肥沃,水源都较为充足。.B 由题意知,该段铁路为“上坡段”,故其不是沿等高线布线,A错;该段铁路是“从拉萨向北上坡段”,故P箭头方向为铁路离开拉萨的上坡方向,所以C项错;由于是某处的景观,P箭头不一定指示方位的正北方;由于该地位于“青藏高原”,冬季气温低,河流有结冰期,故B项正确。10.B T设施位于沟谷口,主要作用是防御沟部位洪水及泥沙对铁路的危害。.C 根据材料及图示可知,廊桥适宜修建在水旱灾害较多的低山地带,且石头、木材

18、的取用都比较方便的地区,据此结合选项可知,闽浙山区廊桥数量相对较多。故选 G.(1)货物集散范围扩大;货物种类增加;货物吞吐量(运输量)增大。(2)甲路段位于沿海地区,地势低平;线路较平直,列车设计速度快。乙路段地处沿海地区到高原的过渡地带, 地形高差大(地势起伏大),地形破碎;线路弯道多,列车设计速度慢。【解析】第(1)题,铁路通车使洛比托港口货物运输的距离更长、范围更大,导致洛比托港口货物种类和数量增 大。第(2)题,甲路段比乙路段列车设计速度快,原因是甲路段位于沿海地区,地势低平;线路较平直。而乙路 段地处沿海地区到高原的过渡地带,地形高差大 (地势起伏大),地形破碎;线路弯道多。.甲区

19、域:聚落主要沿河谷、交通线分布,平原 (河流谷地)聚落密度较大,山区和高原聚落密度较小;该区域 雨热同期,大部分地区黄土覆盖,土层深厚,易于耕作。乙区域:聚落主要沿河湖及交通线分布,长江以南聚落 密度较大,以北聚落密度较小;该区域水热条件优越,地势低平,水网密集,土层深厚,土壤肥沃。【解析】甲区域所在地区纬度略高,冬季气温偏低,聚落沿河谷分布,热量条件好,取水便利。河谷平原地势平 坦,土壤肥沃,交通便利,有利于聚落的发展;山区和高原自然条件较差,不利于聚落的形成。乙区域位于长江 三角洲地区,河湖密布,聚落沿河湖及交通线分布,交通便利。长江以南水网、道路密集,所以聚落密度较大; 长江以北水网、道

20、路较稀,聚落密度较小。分析一个区域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主要从地形、气候、土壤、水源 等方面分析。.经过山地、河流,需要修建隧道、桥梁。扩大对外联系;缩短距离,节约时间;带动相关产业;增加就业。【解析】由图中信息可知,甲高速公路沿线地势起伏大 ,多次穿过河流,故其工程量大,施工难度大。公路的建设, 加强了对外联系;提高运输效率,节约运输时间;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发展。.(1)地形、地势:西(南)部为山地,东(北)部为平原;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气候特征:全年高温多雨。植被类型:热带雨林。(2)分布特点:西部地区沿海分布,(中)东部地区沿河流分布。主要原因:地形平坦,水源充足,交通便

21、利。(3)有利影响:地形平坦。不利影响:沿途多沼泽,并需要跨越多条河流。第8页共9页地理二轮学案16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不要在尚能吃苦的年纪选择安逸【解析】第(1)题,地形、地势特征应根据上面左图中的图例和河流流向确定;气候特征和植被类型可借助上面右图上赤道穿过的位置特征确定。第(2)题,对照图例分析苏门答腊岛聚落 (城市、乡镇)的分布与河流、地形和海岸线之间的关系。第(3)题,主要分析地形、河流等自然条件对铁路施工的有利和不利影响。.A“垸”是在沿江、湖地带围绕房屋、田地等修建的像堤坝的防水构筑物。所以垸分布的地区应该是降水相对比较丰富的地方。所以选南方季风区。.B 垸的数目减少,

22、说明防水堤坝的数量在减少,就意味着把本来属于水的地方还给水域,扩大的蓄洪区或者分洪区的范围,所以使防洪的需要。18.C 从图中可以看出居民点主要分布在河流阶地上。故选 C19.A 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居民点所在的地形区为山区,在山区选择河流阶地居住主要使因为河流阶地地形平坦。 故该题选Ao20.B 位于河流沿岸,沿河发展,一般形成带状聚落。.D 山区公路多沿河而建, 部分原因是沿河地带地势起伏小 (容易彳建),最重要的原因是山区聚落主要分布在 沿河地带,沿河修路方便居民出行。.A 川藏公路穿越高山峡谷,谷底较深,光照条件较差,河谷北岸属于阳坡,光照条件相对较好。.D 根据“河流凹岸侵蚀、凸岸堆积”规律,结合图中信息可知,河流的东岸(乙地)为凸岸,以堆积作用为主, 是堆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