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河流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_第1页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河流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_第2页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河流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_第3页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河流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_第4页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河流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9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河流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一、知识讲解1河流侵蚀地貌侵蚀方式不同,地貌也不同,如下图所示:AUC:a慚烛便何亦不对称-qijoij斷河郴开泳河柏y型堆刚主和谊两霑为冲职干厢,成瓢鄭)匕、以测谀迪上凹岸侵蚀”凸用堆段河流侵蚀方式主要有溯源侵蚀、下蚀和侧蚀。不同河段或河流的不同时期,河流上涛河孑宰,V5!削進儿乎占据整伞河輸协WI收潮埠侵趙、卜蚀桁主2河流堆积地貌组成及分布形成机制及图示洪积一冲积平原(山前)季节性的洪水或河流流出谷口,水流速度放慢,河流搬运物质堆积下来,形成多个洪积扇或冲积扇,最后连接形成洪积一冲积平原。地貌特点:以谷口为顶点呈扇形,冲积扇顶端到边缘

2、,堆积物质由粗到细河漫滩平原(河流中下游)J!ET徨:惶母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形成河漫滩,河流改道,废弃的河漫滩,连接成河漫滩平原。地貌特点:地势平坦、宽广三角洲平原(河口地区)河流携带的泥沙,在河口堆积形成三角洲,若干个河口三角洲连成三角洲平原。地貌特点:多呈三角形,地势平坦,河网稠密,河道由分汉顶点向海洋方向呈放射状、经典高考试题1河流的河床形态,受流域内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列因素中,对河床形态影响不大的是()岩石性质B.通航里程C.地质构造D.降水多少解析本题考查内外力作用对河流地貌的影响。河床形态主要有“U型”“V型;等,是在内、外力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地质构造体现了内力作用,故C选项内容

3、对河床形态有较大影响;外力作用对河床形态的影响大小与河床岩石性质(岩石软硬等)、河流水量大小、流速快慢有关,而降水量多少决定了河流水量大小,故A、D两项对河床形态影响较大;通航里程是指河流适宜通航的长度,对河床形态影响很小,故选B。答案B目(1ioL)l(X)2IXin工河面ES扫尿岩B页岩砂岩脸沉积物爲断层中期初期该河谷()2.下图示意某河谷断面经历的一次洪水过程。读图,回答(1)(2)题。岩层比岩层形成年代早岩层比岩层易受侵蚀是断层上发育形成的向斜谷呈“V”型,适宜修建水库本次洪水()水位上升时,河流搬运作用减弱水位下降时,河流含沙量增加流量增大时,河流堆积作用增强河流侵蚀作用使河床加宽变

4、深解析第(1)题,根据河流两岸岩层和的相对位置关系可知,在之下,故形成的年代较早,故A正确。根据图例可知为页岩,其硬度比石灰岩硬度小,更易受侵蚀,故B错误。从图示看,岩层是水平的,没有发生弯曲变形,河流底部有断层,故河流发育在断层上,其河谷是由流水的侵蚀形成的,故C错误。从图示形态看,河谷不是“V”型,在断层上也不宜修建水库,否则会导致断层活动,威胁大坝安全,故D错误。第(2)题,流水的侵蚀与搬运能力与河流的流速呈正相关,河流的流量大,其流速相应的也大,故当水位上升时,河流的侵蚀能力与搬运能力增强,堆积作用减弱,河水的含沙量会增大,故A、B、C错误。河流的侵蚀有侧蚀和下蚀两种,其作用分别使河床

5、变宽和河谷变深,且由图可知,河床在中后期明显加宽和变深,故D正确。答案(1)A(2)D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问题。河流在弯曲段存在“凹岸侵蚀,凸岩堆积”的现象。法国罗讷河上的圣贝内泽桥始建于1177年,13世纪和15世纪曾大修和重建,1668年被废弃。1669年的大洪水冲毁了河流右岸的桥墩,后来左岸的残桥(左侧图中粗实线)成为旅游景点圣贝内泽断桥(右侧照片)。通过比较断桥处河流左右岸附近河水的深浅及流速差异,说明该断桥能保存至今的原因。解析河流在弯曲河段有“凹岸侵蚀,凸岸堆积”现象。结合图文材料可知,圣贝内泽桥修建于河流弯曲处,右岸为凹岸,侵蚀作用强,河水较深、流速较快,甚至在洪水期冲毁桥墩;而

6、左岸堆积作用强,河水较浅、流速较缓,河流对桥的冲蚀作用较弱,所以断桥得以保存至今。答案桥梁修建在河流的弯曲河段,右岸为凹岸,水深、流急,对河岸的冲蚀强烈;左岸为凸岸,河水浅、流速慢,河岸较少受冲蚀,对断桥的冲蚀作用很弱。三、跟踪训练蛇曲之美,既有温婉轻柔,也有恢弘磅礴。下图表示绕旋在内蒙古草原间的河流弯曲景象我们称之为“蛇曲”。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造成图中河流形态的主要因素是A.向斜成谷B.断裂下陷C.流水侵蚀D.风力侵蚀图中由至的地形剖面图(阴影区为泥沙沉积物)最可能的是A.B.C.D.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辽A丈iiipfL占海岸跚3下列关于辽河口海岸线演变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不断被侵蚀

7、B.先侵蚀,后沉积C.不断有泥沙沉积D.先沉积,后侵蚀4有人推测图中海岸线还会迅速向南推进,其理由可能是辽河流域年降水量减小辽河入海年径流量增大辽河流域植被覆盖率增加辽河下游流速变快河水呈顺时针方向流动河水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北岸堆积,南岸侵蚀侧蚀作用较弱,下蚀作用较强6有关该河流地貌与人类活动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河漫滩平原土壤肥沃,利于农耕该区域聚落一般呈团状分布对河流裁弯取直能够减轻洪涝灾害北岸筑堤束水,该地貌无法继续发育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7甲处地形名称及其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分别是冲积扇,流水沉积作用冲积平原,流水侵蚀作用三角洲,流水沉积作用三角洲,海浪侵蚀作用8近

8、年来,甲处地形面积增长速度明显减慢,主要是因为A.海平面上升沿海地壳下沉黄河入海泥沙减少该区植树造林在滇西北等地的高山上,林线与雪线之间,有一个特殊的地带高山流石滩。它是由寒冻劈碎、热胀冷缩风化而成的大大小小的石块构成的。那里没有葱郁的树木灌丛,放眼望去好像一派无生命迹象的荒凉“石海”,但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有各种美丽而独特的高山花卉在石缝间悄悄绽放,这些星星点点的花卉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景观带。下图中的“花”为在遍地湿润的碎石块间茁壮醒目的一株1米多高的塔黄,叶片呈“垫伏”(匍匐贴近地面生长)状。结合图文回答下列问题。9下列有关高山流石滩的形成原因,叙述正确的是(双选)流石滩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冰川

9、堆积流石滩形成的主要原因是风力堆积流石滩的形成与剧烈的昼夜温差和冻融作用有关流石滩的形成与重力作用和较平坦地形有关10“塔黄”花色艳丽,叶片“垫伏”于地面,是高山花卉的重要生存手段,下列描述“塔黄”与“流石滩”环境的相关性正确的是(双选)花色艳丽能吸引有限的动物为其传播花粉花色艳丽能有效进行光合作用叶片“垫伏”于地面,是为了适应强风及碎石松动的环境叶片“垫伏”于地面,是为了更好吸收地面热量下图是北半球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1下列说法正确的有(双选)图中地层形成的顺序为M地的地质构造为向斜先形成断层,后发生处的岩浆侵入活动M地的地貌是流水侵蚀而成12若图示区域河流两岸的地质条件相似,

10、则(双选)河口附近的岛屿更容易和e岸相连a、b、c三处适合兴建水电站的是c处a河段以沉积为主,b河段以侵蚀为主河流上游地区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灾害二、综合题13读下列图和材料,完成下列各题。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甲为法国西海岸最大的沙丘,沙丘东边是郁郁葱葱的森林,沙丘以每年5米的速度持续向内陆推进。乙图为非洲西海岸塞内加尔河入海口处的沙洲,近年来该沙洲不断向南伸展。A(1)据图描述甲图沙丘的形成过程,并比较沙丘东西两侧坡度的差异及原因。(2)沙洲是海陆相互作用的产物,试推断乙图中沙洲不断向南延伸的主要原因。14读“黄淮海平原地形图和地形图中A、B两点间冲积扇剖面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列问题。

11、盪丘陆,I匕地三冲扒则、辽血拥总杭居訶101x-:r1rani”LJJ1!-;-:EHZEI-ffi岩ill1R1I-1141h11K(I11I11I-M111h1III1II1I1HIII11I1HIa1H1H11AH简述黄淮海平原地形特征。描述黄河冲积扇沉积颗粒物的空间分布特征,并说明形成原因。黄河冲积扇是中国面积最大的河流冲积扇,该地也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有学者研究发现,黄河冲积扇的形成速度历史上曾有加快的趋势,试分析其成因。参考答案1C2B【解析】1河道呈弯曲状,是由流水侵蚀(侧蚀)作用形成的。“蛇曲”是由流水侵蚀、堆积作用形成的,凹岸(岸)侵蚀、凸岸(岸)沉积,排除C、D;内蒙古高原

12、的海拔在10002000米之间,B项正确。CB【解析】读图可以看出,随着历史发展,辽河口海岸线不断向南推进,说明不断有泥沙沉积。辽河流域降水较多,入海年径流量增大,输送泥沙增加,河口泥沙淤积增加,因此海岸向南推进,辽河流域植被覆盖率增加,河流的含沙量减少,不利于泥沙沉积。A6.B【解析】读图可知,河流南岸有河漫滩发育,如果河水呈逆时针方向流动,河漫滩与南岸之间的水域将被泥沙淤积,因为该水域内河水流速最慢,所以河水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南岸堆积,北岸侵蚀;有河漫滩发育,可以判断侧蚀作用加强,下蚀作用减弱。河漫滩平原土壤肥沃,利于农耕;该区域聚落一般沿河流分布;对河流裁弯取直能增加河流的通畅性,减少泥

13、沙沉积,减少洪涝灾害;北岸筑堤束水,能减少河流对北岸的侵蚀,该地貌无法继续发育。CC【解析】甲处地貌为三角洲,形成的原因是流水沉积作用。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黄河泥沙主要来源于中游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近年来,甲处地形面积增长速度明显减慢,主要是因为中游地区水土保持工作显著,水土流失减小,黄河入海泥沙减少。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CDAC【解析】材料中给出了构成流石滩的石块是由寒冻劈碎、热胀冷缩风化而成的大大小小的石块。由此可分析,流石滩的形成与冰川沉积和风力沉积基本无关,AB错。其形成与物理风化关系密切,如冻融作用形成破碎的石块,在重力作用下滑落到较平坦处堆积形成,CD正确。此花生存环境恶劣,动

14、物非常稀少,花色艳丽可以吸引到数量有限的动物为之传粉,A正确。花不含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B错。高山环境风力较大,气温低,地温也低,叶片贴地正是为了适应强风与碎石环境,C正确。植物叶片不能直接吸收地面热量,D错。ACAD【解析】在图中,根据沉积岩的形成关系,判断在下面的岩石,形成较早,在上面的岩石,形成较晚,所以图中的沉积岩形成的顺序是,图中的M附近发生了断层活动,岩浆沿着地壳的薄弱地带上升,形成岩浆岩,所以岩石是最后形成的,A正确;图中的M附近岩层发生了错位移动,形成了断层,故B不符合题意;图中的M附近先发生了断层活动,后岩浆沿着地壳的薄弱地带上升,形成岩浆岩,故C正确;M地的地貌是断裂

15、下陷而成,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C。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河流侵蚀,左岸沉积,河口附近的岛屿更容易和e岸相连,A正确;c处地势相对平缓,不适合兴建水电站,B错误;a河段地势陡峭,水的流速较大,以侵蚀为主,C错误;河流上游地区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灾害,D正确。13(1)海水落潮时,露出大面积沙滩,盛行西风会将沙吹向岸边,使沙丘增生,遇到森林阻挡,堆积而成。沙丘的西侧为西风的迎风坡,坡度缓;东侧受森林的阻挡,为背风坡,坡度陡。(2)河流自北向南注入海洋,受海水的顶托作用,流速变慢,泥沙沉积;受自北向南的加那利寒流影响,沙洲不断向南延伸。【解析】考查地理现象的形成过程。法国西海岸最大的沙丘,当海水落

16、潮时,沿海的沙滩露出水面,盛行西风会将沙吹向岸边,从而使沙丘向陆地伸展,遇到森林阻挡,堆积而成。该地位于欧洲西部,全年盛行西风,受西风的影响,沙丘的西侧坡度较缓和;东侧受森林的阻挡,为背风坡,坡度较陡。考查沙洲变化的原因。据地理位置分析,该地受自北而南洋流的影响,使沙洲延伸方向与寒流的流向方向相同。14.(1)平原面积广阔,平原上有丘陵、山地的分布;地势总体特点是西高东低;西部是山前洪积冲积平原,中东部是冲积低平原;沿海地区海岸线曲折。空间分布特征:自西向东颗粒逐渐减小,自西向东沉积物厚度逐渐变小。形成原因:黄河冲出山口后进入地壳下沉的冲积平原,地势趋于平缓;河道变得开阔,水流速度变慢;搬运能

17、力减弱,促使从黄土高原带来的大量物质以山口为顶点向外沿程逐渐沉积下来;颗粒大的先沉积且沉积较多,颗粒小的后沉积且沉积较少。黄河的中游黄土高原区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黄土层深厚且土质疏松;历史上黄河流域人口激增,大规模毁林开荒、开垦草原,植被覆盖率降低,导致黄土高原区水土流失加剧,黄河含沙量日益增加;下游河床抬高,造成历史上黄河多次决口;黄河的凌汛也会导致黄河下游决堤,从而黄河冲积扇形成速度加快。【解析】(1)读图,黄淮海平原面积广阔,平原上有丘陵、山地的分布。地势总体特点是西高东低,西部是山前洪积-冲积扇形平原,中东部是冲积低平原,沿海地区海岸线曲折。黄河冲出山口后,进入地壳下沉的冲积平原,地势趋于平缓,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