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MoCu铸铁离子氮碳共渗-渗硫复合层的微观结构_第1页
CrMoCu铸铁离子氮碳共渗-渗硫复合层的微观结构_第2页
CrMoCu铸铁离子氮碳共渗-渗硫复合层的微观结构_第3页
CrMoCu铸铁离子氮碳共渗-渗硫复合层的微观结构_第4页
CrMoCu铸铁离子氮碳共渗-渗硫复合层的微观结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CrMoCu 铸铁离子氮碳共渗 / 渗硫复合层的微观结构李新, 马世宁, 邱骥, 刘吉延, 刘谦( 装甲兵工程学院再制造工程系 , 北 京100072 )摘 要 : 利 用 SEM 、TEM 、EDS、X 射线衍射及电子衍射等表面分析技术 ,研 究 了 在 CrMoCu 合金铸铁表面制备的离子氮碳共渗 / 渗硫复合层的微观结构 ,探讨了氮碳共渗处理对渗硫层形成的 影 响 规 律 。 结 果 表 明 : 氮碳共渗表面形 成的微观粗糙为与硫接触反 应 提供了丰富界面及表面缺陷 ,同时氮碳共渗形成的 相 Fe3 N 的晶体结构类型与渗硫层的 FeS 的 晶 体 结 构 相 同 ,因 此 与 在 基

2、体 表 面 渗 硫 相 比 ,有利于渗硫层的形成 。关 键 词 : 离 子 氮 碳 共 渗 ; 离 子 渗 硫 ; 复 合 层 ; 微 观 结 构 ; 复 合 处 理中 图 分 类 号 : TG156. 8文 献 标 志 码 : A文 章 编 号 : 1009 -6264 ( 2011 ) 11 -0145 -06Microstructure of plasma nitrocarburized / sulphurized layerof CrMoCu cast ironLI Xin, MA Shi-ning, QIU Ji, LIU Ji-yan, LIU Qian( Department o

3、f Remanufacturing Engineering,Academy of Armored Force Engineering,Beijing 100072 ,China)Abstract: Microstructure of plasma nitrocarburized / sulphurized composite layer on CrMoCu cast iron was investigated by means of SEM , TEM ,EDS analysis and XRD The effect of plasma nitrocarburization treatment

4、 on formation of sulphurized layer was examined Results show that the roughening surface of the specimen after nitrocarburizing provides the abundant interface and defect for the reaction betweensulphur and the layer,and -phase Fe3 N formed in the process of nitrocarburization is favourable for the

5、formation of sulphurized layer due to the same crystal structure of -Fe3 N and FeSKey words: plasma nitrocarburization; plasma sulphurization; duplex treatment; microstructure; composite layer随 着表面技 术 向 复合化研究方向发展 ,离 子 渗 氮技 术 与 其 它 表 面 技 术 复 合 研 究 也 引 起 人 们 的 关 注 。 有许 多 文 献 报 导 ,离子渗 氮 与其它表面技术复 合 可 以

6、得到 更 优 的 表 面 组 织 结 构 ,例 如 ,渗 氮层与性能优良 的 金 刚 石 、类 金 刚 石 碳 膜 等 硬 质 薄 膜 复 合 ,可 有 效 提 高基 体 表面承载 能 力 和膜基的结合强度 ,避 免 了 由 基 体易 发 生 塑 性 变 形 、硬度 差 异大而导致的表面 硬 质 薄 膜过 早 失 效 问 题 ,能更好 地 提高表面的耐磨 、耐 蚀 、抗 疲 劳 性 能1 -6 。 有 研 究 表 明 ,硬的基 体与低摩擦系数 的 固 体 润 滑 层 复 合 可 获 得 更 好 的 耐 磨 效 果7 -8 ,离 子 渗 氮 与 离 子 渗 硫 复合层的摩擦学性 能优于单一渗硫

7、层9 。 本 文 对 离 子 氮 碳 共 渗 / 渗硫复合层表 面 及 横 截面 的 微 观 组 织 进 行 了 分 析 ,探讨了复合层的 形 成 机 理以 及 离 子 氮 碳 共 渗 / 渗 硫 复合处理对氮碳共 渗 层 和 渗 硫 层 的 影 响 ,为 离 子 氮 碳 共 渗 / 渗 硫 复 合 处 理 提 供 理 论 依 据 。1实验材料及方法试验材料为 CrMoCu 合金 铸 铁,化 学 成 分 ( 质 量 分数,% ) 为: C2. 78,Mn0. 70,Si2. 10,Cr0. 31,Mo0. 36,Cu0. 91,Fe 余 量。 试 块 尺 寸 为 25. 4 mm 6 mm 圆

8、片,粗糙度为 R = 0. 22 m。a利 用 离 子 渗 氮 、渗硫一体化设备 ,进 行 离 子 氮 碳共 渗 / 渗 硫 复 合 处 理 。 首 先 进 行 氮 碳 共 渗 处 理 ,渗 入 介 质 选 用 氨 气 和 丙 烷 ,氮 碳 共 渗 工 艺 参 数 为 : 电 压850 900 V 、电 流 5 10 A 、气 压 200 300 Pa、温 度560 570 ,先 通 入 氨 气 ,进 行 渗 氮 处 理 4 h 后 ,再 通 入 1 % 的 丙 烷 气 体 ,进 行 离 子 氮 碳 共 渗 处 理 2 h,随 炉 冷却 。 然后再进行离 子 渗 硫处 理 ,以 单 质 硫 粉

9、 为 供 硫 剂 ,氨气为辅助气体 ,进 行 离 子 渗 硫 。 渗 硫 气 压 80 100 Pa,电 压 850 900 V ,电 流 3 5 A ,渗 硫 温 度 和 时 间 分 别 为 230 和 1 h、2 h。 为 了 对 比 研 究 渗 硫 层 与 复 合 层 区 别 ,在 同 样 渗 硫 条 件 下 ,分别制备渗硫层和 相 应 的 氮 碳 共 渗 / 渗 硫 复 合 层 。利 用 Quanta200 型 环 境 扫 描 电 子 显 微 镜 ( SEM ) 及 GENESIS 型 X 射 线 能 谱 仪 ( EDS ) ,对 渗 硫 层 和 氮 碳 共 渗 / 渗 硫复合 层表面

10、形 貌进行观察及 成 分分析 ;收 稿 日 期 :2011 -03 -04 ;修 订 日 期 :2011 -09 -15作 者 简 介 :李 新 ( 1966 ) ,女 ,副 研 究 员 ,从事金属材料表面改性 研 究 ,电 话 : 010 66719223 ,E -mail: lixin_j sina com 。材 料 热处理 学 报第 32 卷146利 用 TR240 便携 式 表面粗 糙度 仪对表面粗糙 度 测试 ,利 用 德 国 布 鲁 克 公 司 D8 -advance X 射 线 衍 射 仪 ( Cu-K ) 对 氮 碳 共 渗 / 渗 硫 复 合 层 表 面 进 行 XRD 物

11、相层 横 截 面 薄 片 进 行 机 械 研 磨 ,减 薄 至 50 m ,以 粘 接面 为 中 心 ,冲 成 直 径 3 mm 的 电 镜 样 品 ,再 精 细 研 磨 至 30 m ,最 后 ,经离子减薄制成 观 察 用 薄 膜样品 。分 析 ; 利 用JEM2100型 高 分 辨 透 射 电 子 显 微 镜( TEM ) 及 Inca X 射 线 能 谱 仪 ( EDS ) ,对 离 子 氮 碳 共渗 / 渗 硫 复 合层横 截 面元素分布及结构进行观察分 析 。 透 射 电 镜 广 泛 用 于 材 料 的 组 织 观 察 、结 构 分 析 、 界面 观 察以及未 知 相 的确定等微观分

12、析领域 ,本 实 验 的透 射 电 镜 截 面 样 品 的 制 样 方 法 是 : 先 用 数 控 线 切 割 机 沿 垂直 渗 层 表 面方向切下两片厚 度 约 为 2 mm 的 薄 片 ,再 将 两 个 渗 层 表 面 用 强 力 胶 对 粘 ,对 粘 好 的 渗22. 1实验结果与讨论表 面 微 观 结 构 分 析2. 1. 1表 面 SEM 形 貌 及 EDS 分 析图 1 分 别 为 基 体 表 面 和 氮 碳 共 渗 表 面 渗 硫 1 h、2 h 的 渗 硫 层 表 面 和 氮 碳 共 渗 / 渗 硫 复 合 层 表 面 的SEM 形 貌 。图 1 渗硫层和氮碳共渗 / 渗硫复合

13、层表面的 SEM 形 貌( a) 渗 硫 1 h 的 渗 硫 层 ; ( b) 渗 硫 1 h 的 氮 碳 共 渗 / 渗 硫 复 合 层 ; ( c) 渗 硫 2 h 的 渗 硫 层 ; ( d) 渗 硫 2 h 的 氮 碳 共 渗 / 渗 硫 复 合 层Fig 1 SEM images of sulphurized and nitrocarburized / sulphurized layers( a) sulphurized for 1 h; ( b) nitrocarburized / sulphurized for 1 h; ( c) sulphurized l for 2 h; (

14、 d) nitrocarburized / sulphurized for 2 h从 图 1 中 可 以 看 出 ,渗 硫 层 及 氮 碳 共 渗 / 渗 硫 复合层 都 随 渗 硫 时 间 延 长 ,颗 粒 变 大 ,表 面 变 得 致 密 ,且 相 同 的 渗 硫 时 间 ,氮 碳 共 渗 / 渗 硫 复 合 层 比 渗 硫 层 表 面 颗 粒 大 、更 为 致 密 。 通 过 EDS 成 分 分 析 可 知 ,这 4 种 表 面 的 硫 含 量 也 不 同 : 渗 硫 1 h,渗硫层的硫铁原子 比 S / Fe 为 0. 69 ,复 合 层 的 S / Fe 为 1. 06 ; 渗 硫

15、2 h,渗 硫 层 的 硫 铁 原 子 比 S / Fe 为 1. 01 ,复 合 层 的 S / Fe 值 为 1. 38 。 表 明 渗 硫 层 和 氮 碳 共 渗 / 渗 硫 复 合 层 的 硫含 量 都 随 渗 硫 时 间 延 长 而 增 加 ,同 样 的 渗 硫 条 件 下 ,氮 碳 共 渗 / 渗 硫 复 合 层 的 硫 含 量 高 于 渗 硫 层 的 硫 含 量 。为 了 说 明 氮 碳 共 渗 / 渗 硫 复 合 层 比 渗 硫 层 致 密 , 且硫 的 含 量 高 的 原 因 ,对 基 体 表 面 、氮 碳 共 渗 表 面 、渗 硫层 及 氮 碳 共 渗 / 渗硫复合层的 微

16、 观形 貌 和 粗糙 度 进 行 了详细观察分析 。 图 2 分 别 为 基 体 表 面 、氮 碳 共 渗 表 面 、渗硫层及氮碳共渗 / 渗 硫 复 合 层 表 面 的 SEM 形图 2 表 面 SEM 形 貌 和 粗 糙 度( a) 基 体 ; ( b) 氮 碳 共 渗 层 ; ( c) 渗 硫 层 ; ( d) 氮 碳 共 渗 / 渗 硫 复 合 层Fig 2 SEM images showing morphology of the specimen surface treated by different processes and their roughness( a) as-rec

17、eived; ( b) nitrocarburized; ( c) sulphurized; ( d) nitrocarburized / sulphurized李 新 等 : CrMoCu 铸铁离子氮碳共渗 / 渗硫复合层的微观结构 第 11 期147貌 和 粗 糙 度 。 从 图 2 中 可 看 出 ,渗硫对表面粗 糙 度 影响 不 大 ,而 氮 碳 共渗会使表面 粗糙度升高明显 ,渗 硫 后 粗 糙 度 又 降 低 到 原 来 水 平 。为了 找 到 粗 糙 度 降 低 原 因 ,对复合层表面 形 貌 进 行 了 高 分 辨 SEM 观 察 。 图 3 ( a ) 为 1 万 倍 的 复

18、 合 层 表 面 SEM 形 貌 ,显 示 了 表面由 颗 粒及空隙形成的凹 凸 不 平 形 貌 ,为 了 弄 清 空 隙 部 分 的 形 貌 ,对 空 隙 部 分 进 行 高 倍 观 察 。 图 3 ( b ) ,3 ( c ) ,3 ( d) ,3 ( e ) ,3 ( f ) 分别 为 空 隙 处 的 2 、4 、12 、20 及 50 万 倍 的 SEM 形 貌 ,图中 表 明 ,无 论 是 在 凸 处 还 是 凹 处 ,都是由大小不等的 颗 粒 构 成 ,说 明 渗 硫 过 程 中 ,氮碳共渗层提供了与硫 接触 的 丰 富 界 面 及 表 面 缺 陷 ,使 得 生 成 大 量 硫 化

19、 物 颗 粒 ,覆盖 在氮碳共渗层表面 ,填 满 孔 隙 处 ,使 表 面 粗 糙 度降 低 ,表 面 变 得 致 密 。 因 此 ,在 同 样 渗 硫 条 件 下 ,氮 碳 共 渗 层 渗 硫 表 面 比 基 体 渗 硫 表 面 的 硫 含 量 高 ,且 致 密 。图 3 氮 碳 共 渗 / 渗硫复合层表面 SEM 形 貌Fig 3 SEM images showing morphology of the nitrocarburized / sulphurized composite layer2. 1. 2 表 面 XRD 分 析图 4 分 别 为 基 体 、氮 碳 共 渗 层 、渗 硫

20、2 h 的 渗 硫 层 和 渗 硫 1 h 的 氮 碳 共 渗 / 渗 硫 复 合 层 XRD 分 析 结 果 。 基 体 表 面 主 要 由 体 心 立 方 结 构 的 -Fe 相 、正 交 结构 的 Fe3 C 相 组 成 ,氮碳共渗层由 密排六方结构的 -Fe3 N 、 -Fe4 N 组 成 ,渗 硫 层 表 面 以 -Fe 相 为 主 ,含 有 少 量 FeS 相 ,氮 碳 共 渗 / 渗 硫 复 合 层 由 密 排 六 方 结 构 的 Fe2 N 、FeS 相 组 成 。复 合 层 表 面 的 FeS 相 的 峰 明 显 比 渗 硫 层 的 FeS 相 的 高 ,虽 然 两 者 的

21、硫 铁 比 相 同 ,这 可能是由于复合 层 表 面 的 FeS 以 晶 态 居 多 。 由于 氮碳共渗层表 面 的 化 合 物 层 中 的 相 Fe3 N 的晶体结构类型与 FeS 的 晶 体 结 构 相 同 ,均 为 密 排 六 方 结 构 ,与 立方结构的铁基 体 表 面 相 比 ,更 易 形 FeS 晶 体 相 ,所 以 复 合 层 表 面 的 FeS 相 的 峰 比 渗 硫 层 的 FeS 相 明 显 。2. 2复 合 层 截 面 微 观 结 构 分 析图 5 为 氮 碳 共 渗 / 渗 硫 复 合 层 截 面 TEM 形 貌 ,大致 分 3 个 区 域 : 最 表 层 、中 间 层

22、 和 基 体 ,最 表 层 为 厚 度nm 的 致 密 层 ,中 间 层 厚 度 约 为 3为 2005 m 。 500图 6 ( a) 、6 ( a1 ) 、6 ( a2 ) 、图 6 ( b ) 、6 ( b1 ) 、6 ( b2 )及 图 6 ( c) 、6 ( c1 ) 、6 ( c2 ) 分 别 对 应 致 密 层 、中 间 层 及 基 体 的 TEM 形 貌 、EDS 能 谱 成 分 分 析 及 电 子 衍 射 花 样 。致 密 层能谱分析主要含有 Fe、C 、N 及 少 量 S 元素 ,C 、N 元 素 在 离 子 氮碳共渗中渗入 试 样 基 体 内 部 的 ,氮碳共渗气氛中加

23、入 微 量 碳 的 主 要 作 用 是 促 进 相 形 成 ,S 元 素 在 渗 硫 处 理 过 程 中 进 入 表 面 。 致 密 层10显 示的电子衍射花样经标定 为 密 排 六 方 结 构 相Fe2 N 在0001晶 带 轴 方 向 的 衍 射 斑 点 ,与 XRD 分 析结 果 一 致 ,没 有 发 现 FeS 的 电 子 衍 射 花 样 ,与 复 合 层表 面 XRD 物 相分析结果不一致 ,分 析 认 为 可 能 FeS相 存在于复合层的最表层 ,没 有 在 选 区 范 围 。中间 层 中 的氮碳共渗层与致 密 层 能 谱成 分 对 比 ,材料热处理学报第 32 卷148图 4 基

24、 体 、氮 碳 共 渗 层 、渗硫层及氮碳共渗 / 渗 硫 复 合 层 XRD 分 析( a) 基 体 ; ( b) 氮 碳 共 渗 层 ; ( c) 渗 硫 层 ; ( d) 氮 碳 共 渗 / 渗 硫 复 合 层Fig 4 XRD spectra of the specimens treated by different processes( a) mild steel; ( b) nitrocarburized;( c)sulphurized; ( d) nitrocarburized / sulphurized化 物 。 不 同 的 是 ,基 体 表 面 的 活 性 铁 是 来 自 金

25、 属铁 ,氮 碳 共 渗 表 面的 活 性铁来自铁氮 化 合 物 中 的 铁 。 氮 碳共渗层表面化 合 物 层 由 -Fe3 N 相 和 - Fe4 N 相 组 成 ,渗 硫 过 程 中 ,硫 夺 取 化 合 物 中 的 铁 ,使 化 合 物 中 的 氮 浓 度 增 高 ,促 使 相 的 Fe4 N 向 溶 氮 能 力 更 强 的 相 的 Fe3 N 转 变 ,同 时 随 着 氮 的 增 加 , 相 的 Fe3 N 向 相 的 Fe2 N 转 变 ,溶 氮 增 多 ,表 面 产 生 致 密 层 。 致 密 层 的 电 子 衍 射 花 样 ( 图 6 c ) 证 明 了 密 排 六 方 结 构

26、 Fe2 N 的 存 在 ,不 含 有 Fe4 N 。 致 密 层 下 面 的 中 间 层 的 电 子 衍 射 花 样 ( 图 7 c ) 也 证 明 是图 5 氮 碳 共 渗 / 渗硫复合层截面 TEM 形 貌Fig 5 TEM image showing microstructure of nitrocarburized / sulphurized layerFe N ,但 带 有 孪 晶 衍 射 特 征 。2在相 同 的 离子渗硫条件下 ,氮 碳 共 渗 表 面 化 合 物中的 铁比 金 属 铁不易发生溅射和 活 化 ,即 氮 碳 共 渗 表 面产 生 的 铁 的 活 化 层 相 对 薄

27、 ,生 成 的 硫 化 物 层 相 应 就 薄 ,氮 碳 共 渗 / 渗 硫 复 合 层 截 面 TEM 的 能 谱 分 析 ( 图6 ) 在 很 浅的表层含有硫 ,可 以 表 明 这 点 。 复 合 层 表 面能 谱 分 析 硫 含 量 高 ,截面能谱分析硫含量低 ,说 明 含硫 层 浅 但 面 积 很 大 ,这 与 对 复 合 层 表 面 形 貌 分 析 吻 合 。 由 于 氮 碳 共 渗层表面的微观粗糙和物相结构特 点 ,有 利 于 硫 化 物 生 成 ,尽管生成的硫化物层的厚度 很薄 ,但 覆盖在氮碳共渗层整个 表 面 ,覆 盖 面 积 大 ,硫 的 总体含量还是比单纯渗硫 层 的 多

28、 。C 含 量 明 显 下 降 ,N 含 量 基 本 不 变 ,这 是 由 于 氮 碳 共渗工 艺 过程采用 的 是 开始阶段进行渗 N ,最 后 阶 段 才 进 行 C 、N 共 渗 ,N 向 内 扩 散 的 更 深 。 中 间 层 不 含 S元素 ,说 明 S 集 中 在 表 层 。 电子 衍射花样经标定 为 密排 六 方 结 构 相 Fe2 N 在2 1 1 0晶 带轴方向的衍射 斑 点 ,具 有孪晶衍射特征 。 基 体 主 要 含 铁 ,电 子 衍 射花 样 显 示 的 是 体 心 立 方 结 构 的 -Fe 相 在111晶 带轴 方 向 的 衍 射 斑 点 ,与 表 面 XRD 分

29、析 结 果 一 致 。2. 3离 子 氮 碳 共 渗 / 渗 硫 复合层形成机理探讨 氮 碳 共 渗 / 渗 硫 复 合 层 的 形 成 过 程 与 基 体 表 面 渗 硫 层 的 形 成 类 似 ,硫 与 表 面 的 活 性 铁 反 应 生 成 硫新 等 : CrMoCu 铸铁离子氮碳共渗 / 渗硫复合层的微观结构 第 11 期李149图 6 ( a) 致 密 层 TEM 形 貌 ; ( a1 ) 致 密 层 EDS 成 分 分 析 ; ( a2 ) 致密层电子衍射花样 ( b) 中 间 层 TEM 形 貌 ; ( b1 ) 中 间 层 EDS 成 分 分 析 ; ( b2 ) 中间层电子衍

30、射花样 ( c) 基 体 TEM 形 貌 ; ( c1 ) 基 体 EDS 成 分 分 析 ; ( c2 ) 基体电子衍射花样 Fig 6 TEM observation of nitrocarbarized / sulphurized layer( a) TEM image of compact layer ; ( a1 ) EDS spectrum of compacted layer; ( a2 ) SAED pattern of compact layer( b) TEM image of middle layer; ( b1 ) EDS spectrum of middle laye

31、r; ( b2 ) SAED pattern of middle layer( c) TEM image of substrate; ( c1 ) EDS specturm of substrate; ( c2 ) SAED pattern of substrate3结论1 ) 氮 碳 共 渗 / 渗 硫 复合层 的 硫含量随渗硫时间 具 有相同的晶体结构 ,有 利 于硫 化亚铁晶相的 生 成 ;3 )对 氮 碳 共 渗 / 渗 硫 复 合 层 形 成 过 程 进 行 了 探讨 ,分 析 认 为 ,渗 硫 过 程 中 ,硫 夺 取 了 氮 化 物 表 面 的活 性 铁 ,氮 化物中 氮的浓度相

32、对增高 ,促 使 氮 碳 共 渗 层 中 的 -Fe3 N 相 和 -Fe4 N 相 全 部 转 变 为 - Fe2 N 相 。 由 于 氮 化 物 中 的 铁 不 易发生溅射和活化 , 生 成 的 硫 化 物 层 的 厚 度 很 薄 ,但 覆 盖 在 氮 碳 共 渗 层 整 个 表 面 ,覆 盖 面 积 大 ,硫的总体含量 还 是 比 单 纯 渗 硫 层 的 多 。延长 而 增 加 ; 同 样 的 渗 硫 条 件 下 ,氮 碳 共 渗 / 渗 硫 复 合层的 硫 含 量 高 于 渗 硫 层 的 硫 含 量 ,同 样 的 硫 含 量 ,氮 碳 共 渗 / 渗 硫 复 合 层 表 面 的 FeS

33、 相 的 峰 比 渗 硫 层 的 FeS 相 明 显 ;2 )氮 碳 共 渗 形 成 的 微 观 粗 糙 增 加了表面缺陷和 反 应 面 积 ,有 利 于 硫 化 物 的 形 成 ; 氮 碳共渗表面生成 相 的 氮 化 合 物 ,为 密 排 六 方 晶 体 结 构 ,与 硫 化 亚 铁材 料 热 处 理 学 报第 32 卷150参 考 文 献1 刘 红 梅 ,潘 应 君 ,王 自 荣 ,等 离 子 氮 化 -PECVD 复 合 处 理 沉 积 TiCN 薄膜的性能研 究J 工 具 技 术 ,2008 ,42 ( 2 ) : 18 20.LIU Hong-mei,PAN Ying-jun,WAN

34、G Zi-rong Property of TiCN film coated by prior plasma nitriding and PECVD multi-treatmentJ ToolEngineering,2008 ,42 ( 2 ) : 18 20.Podgornik B ,Viintin J,Wnstrand O ,et al Tribological properties of plasma nitrided and hard coated AISI 4140 steelJ Wear,2001 ,249 ( 3 4 ) :254 259 李 晖 ,李 润 方 ,张 津 ,等 3

35、2 Cr2 MoV 复合镀膜处理的组织及磨损行 为J 热 加 工 工 艺 2006 ,35 ( 2 ) : 37 39 LI Hui,LI Run-fang,ZHANG Jin,et al Structure and friction behaviour of duplex-coated 32 Cr2 MoVJ Hot Working Technology,2006 ,35 ( 2 ) :37 39 Chala A ,Nouveau C ,Steyerr P,et al Effect of duplex treatments by plasma nitriding and triode spu

36、ttering on corrosion behaviour of 32 CDV13 low alloy steelJ Surface and Coatings Technology,2006 ,200 : 6568 6571 Godoy C ,Mancosu R D ,Lima M M ,et al Influence of plasma nitriding and PAPVD Cr1 -x N x coating on the cavitation erosion resistance of an AISI1045 steelJ Surface and Coatings Technolog

37、y,2006 ,200 : 5370 5378 Batistaa J C A ,Matthewsa A ,Godoy C Micro-abrasive wear of PVD duplex and single-layered coatingsJ Surface and Coatings Technology,2001 ,142 144 : 1137 1143 Mahfujur Rahman,Julfikar Haider,Dowling D P Investigation of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iN + MoS x coating on plasma-ni

38、trided substrateJ Surface and Coatings Technology,2005 ,200 : 1451 1457 WANG Cheng-biao,YU Xiang,Yu Jun-feng A study of fundamental mechanisms of Si-B -N composite films deposited by duplex treatmentJ Vacuum ,2003 ,71 : 451 457 张 宁 ,庄 大 明 ,刘 家 浚 离子渗氮和离子渗硫复合处理表面的摩擦学性 能J 中 国 表 面 工 程 ,2000 ,2 : 18 22 周 玉 ,武 高 辉 材料分析测试技 术M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