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环境污染与暴露问题课件_第1页
国内环境污染与暴露问题课件_第2页
国内环境污染与暴露问题课件_第3页
国内环境污染与暴露问题课件_第4页
国内环境污染与暴露问题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Chapter 6國內環境汙染與暴露問題國內十大死亡原因調查 2005年的資料顯示,前十大主要死亡原因依序為惡性腫瘤、腦血管疾病、心臟疾病、糖尿病、事故傷害、肺炎、慢性肝病與肝硬化、腎炎、腎徵候群及腎變性病、自殺、高血壓性疾病(詳如表1-2所示)。2010圖1-3國內前十五大惡性腫瘤死亡率統計資料 人體健康與環境污染問題根據科學與環境衛生網(The Science and Environmental Health Network, SEHN)的一份資料顯示,許多的疾病的發生率逐年的升高,例如:兒童的癌症發病率,從1973年到1991年大約增加了10.2%,在北美洲,15歲以下的兒童,大約每40

2、0人中有一人會罹患癌症。1950年,大約有25%的美國人會被診斷為癌症;但是到了 1997年,有40%的人會罹患癌症。1960年代,每20個美國女性中有一人罹患乳癌;到了1999年,每8個女性就有一人罹患乳癌。全世界的工業化國家,過去50年來,男性的精蟲數目大約減少了53%。目前,美國與加拿大兩個國家,女性罹患子宮內膜易位( endometriosis)的人數大約為550萬人。與1980年代比較,15歲以前罹患此病症的百分比為15%,而現在則增加到 38%。年紀在6至11歲的兒童,罹患氣喘疾病的人數,從1971到1980年,增加了58%。且,罹患的人數大約每隔20年加倍。美國大約有17%的兒童

3、(約1,200萬人)具有發育性的障礙以下則為合成性的化學物質之相關統計資料美國從1920年至1980年間,合成性的化學物質之產量大約 增加100倍。目前,每年的產量大約有51012噸。目前,有超過70,000種的合成化學物質在市面上使用。但 當中僅有少於1,600種的化合物進行其致癌性的測試美國每年大約使用22.3億磅的殺蟲劑;82%的美國家庭使 用家用的殺蟲劑;50%的家庭使用除草劑。僅有10%左右的殺蟲劑進行過完整的毒性試驗測試,剩餘 的90%則無相關之毒理資料。在飲用水中已經發現40多種可能性的致癌物質;空氣中則 有60多種可能性的致癌物質;而作物中則有66種可能性的 致癌物質。美國的化

4、工業以每年3.5%的速率成長,據估計,其規模每 20年會成長2倍。第四節 風險評估與預警性原則一、風險評估(risk assessment) 環境污染健康風險主要在了解污染的潛在暴露者在現在或者是可以預期的未來中,是否會因為暴露於危害的環境中,進而導致負面的效應。評估的結果可以作為風險管理、或者是污染防制計畫之依循根據。提供科學性的決策資訊,使得決策之品質與技術可行性方面,有依循的根據。為了達成成本有效的環境管理,以解決環境污染所造成之人體身體健康之問題,通常必須考量的重要議題包括:1.污染物的特性為何?2.污染源在哪裡?3.目前污染的範圍有多大?4.什麼樣性質的人面對此種污染,具有潛在的風險

5、?5.潛在的污染暴露者,以何種形式與污染物產生接觸暴露?6.與污染物接觸暴露後,可能的健康影響為何?7.哪種形式的整治措施是適當的?8.何種程度的殘餘污染物是人體健康可以容忍的(整治的目標如何訂定)? 可接受的風險一般是訂在百萬分之一, 亦即一百萬個人暴露於某危害物質環境中,其中有一個人因得癌症而死亡。我們亦可以從可接受的風險出發,反推回去以評估在某種的暴露條件下,會致癌的濃度。政府的相關單位便可以應用作為設定排放標準或者是分配排放量之根據。目前的應用情形應用在評估新上市的食品檢驗、化妝品檢驗、藥物的檢驗等應用在訂定環境保護的標準制定職業健康與安全的規劃和標準預測環境污染對於人體健康之影響訂定

6、土壤與地下水整治之目標風險評估能夠提供環境管理政策上重要的決策資訊里約宣言1992/06人類有史以來領袖出席最多的一個會議。共有1 1 8國元首或總理親自率團出席南美洲的巴西里約熱內盧。參加由聯合國舉辦的聯合國環境與發展會議又稱為地球高峰會( Earth Summit)於會議後,各國共同發表了一份里約宣言(1992 Rio Declaration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wiki/%E9%87%8C%E7%B4%84%E7%92%B0%E5%A2%83%E8%88%87%E7%99%BC%E5%B1%95%E5%AE%A3%E8%A8%80里約宣言,第1

7、 5條為了保護環境,政府部門應該要根據其能力,廣泛地採用預警性的原則。亦即,當面臨嚴重性的威脅且其有不可逆的破壞性時,政府部門不應該以科學性的證據不足作為藉口,以延誤採取成本有效的策略降低環境的耗損。健康風險評估之主要步驟危害鑑識 (Hazard Identification)毒性評估 (Toxicity Assessment)暴露評估 (Exposure Assessment) 風險描述 (Risk Characterization)風險之發生: 危害因子必須存在,暴露必須發生,不同的暴露程度造成不同程度之健康風險。風險評估與風險管理 經濟因素 社會經濟因素 社會正義與 技術可行性 工程控制

8、 行政法規 危害鑑識 毒性評估暴露評估 風險描述風險管理風險溝通(Risk Communication)預警性的原則( precautionary principle)如果手上有任何的資訊顯示某一種污染會對身體健康產生負面的影響,即使科學性的證據並非十分明顯,但是只要有這樣的警訊產生,我們還是要採取行動,如此才能確保悲劇不會發生。這是預警性原則的基本思惟邏輯。預警性原則提供了幾點的建議1.面對危害及對於危害的不確定性存在的狀況下,依然採取適當的保護措施。2.將證明任何活動是否會造成負面影響的重擔加諸在該活動的 提議者,而非潛在的受害者。3.發展替代性的方案,以替代那些具有危害性的活動。4.利用

9、民主的過程與機制,來改善決策管理的品質。預警性原則的建議 預警性原則即是期望世人以更為謹慎,更為宏觀的角度思考潛在性危害活動的替代方案。同時透過民主的程序,以提高對於風險的可接受度、風險的成本效益分析( cost-benefit analysis) 等決策之品質, 以平衡社會上不同的利益團體之需求。第一節 風險的定義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1) defines risk as a “hazard, danger; exposure to mischance(倒楣) or peril(危險)”. The

10、refore, to put oneself “at risk” means to participate voluntarily or involuntarily in an activity or event that could lead to injury, damage, or loss.自願或不自願參與的活動或事件,可能導致傷害,損害或損失Voluntary risks are hazards associated with activities that we decide to undertake (e.g., driving a car, riding a motorcycl

11、e, climbing a ladder, smoking cigarettes, skydiving, formula one racing). Involuntary risks are negative impacts associated with an occurrence that happens to us without our prior consent or knowledge. Acts of nature such as being struck by lightning, fires, floods, tornados, etc., and exposure to e

12、nvironmental contaminants are examples of involuntary risks.第一節 風險的定義風險與機會似乎是一體的兩面,亦即有風險就有機會,有機會相對的其背後則是隱含著風險。例如外科醫師,他每多開一次刀,他便可以從中獲取手術的經驗。換言之,從正面的角度切入,每個事件的背後亦同時存在著機會。所以,風險是伴隨著機會與抉擇而產生。人的一生其實面對的就是不斷地在風險與機會之間作抉擇,人生歷練越豐富,選擇錯誤的可能性就相對的減少,或者可以說,因此可以避開不必要的風險與失誤整體而言,風險(risk)的定義有下列幾種1.估算事件產生負面結果的潛能。2.對於人類生

13、命、健康、財產、或者是環境產生不要、或者是負面結果的潛能。3.對於人的健康、財產、或者是環境造成損失或損傷的機率。危害性(hazard)危害性 風險危害性是一種定性(qualitative)的描述某一種物質固有的特性,而此種特性在生產、使用、或者是處置的過程中,會對環境或者是生物產生負面的影響效應。危害性是指危險的來源而言。而風險則是指定量的量測負面影響產生的機率(probability)或是潛能(potential ) 風險指的是在某種特殊的條件下,因為暴露於某種化學物質或者是某種物理條件,進而產生傷害性事件(死亡、受傷、財物損失)之可能性。環境污染風險 vs 個人風險在本質上有幾點差異1.

14、前者的受害對象為居住在同一個地區的一群人;而後者則很明確的是針對個人。2.前者的風險承擔者與受益者並非同一個人,因此會有正義性與公平性的問題產生;而後者則是同一個人。3.後者的風險受害者在本質上因為接受風險後有可能因此得到利益,所以是屬於自願性的接受風險;而前者則為非志願性的接受風險,風險接受者不會因為接受風險後而帶來任何的希望與機會。需政府介入由於環境風險有上述的群眾受害性、不公平性、非正義性及非自願性等特性,故環境污染的問題基本上是屬於公共事務的問題。因此,政府有義務也有責任,必須來降低國民的健康總風險,改善人民的生活,以創造人民最大的福祉。第三節 風險評估的基本架構美國的國家研究委員會國家科學院(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 NRC-NAS)於1983重新檢視美國邦政府中與人體健康風險相關的各部會之方法,整合毒、統計、學、病學等學門,成為目前所採用的風險評估架構。在新的架構下,風險評估的內容包括四個主要元素:危害物質鑑定(hazard identification)、評估(exposure assessment)、劑反應評估(dose-response assessment)、及風險特性化(risk char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