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常用中医护理技术_第1页
第九十一章 常用中医护理技术_第2页
第九十一章 常用中医护理技术_第3页
第九十一章 常用中医护理技术_第4页
第九十一章 常用中医护理技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九十一章 常用中医护理技术拔罐法又称“吸筒法”,“角法”拔罐法发展历程最早的文字记载五十二病方以角治疗痔疾西晋葛洪著肘后备急方记载用角法治疗疮疡痈肿唐代太医署将角法(拔罐疗法)分设为科,学制定为三年唐代王焘外台秘要中对拔罐疗法有详细记载,已使用了竹罐和水煮罐的吸拔方法宋代医家唐慎微在证类本科中记载:“治发背,头未成疮及诸热肿痛,以竹筒角之。”明代医家陈实功外科正宗、瑞竹堂验方丰富和发展了拔罐疗法清代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中对拔罐疗法的出处、工具的制造、适应症、穴位操作过程等均作了详细的论述近代理瀹骈文药罐治疗黄疸、火罐治疗风痛拔罐中医机理开泄腠理,使充斥于体内的热毒邪气排出体外,使邪出正复,经络

2、气血得以疏畅,振奋脏腑机能,调理逆乱气机,调节阴阳平衡拔罐现代医学机理负压作用局部动脉血管充血,速代谢产物的排泄,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刺激神经作用局部营养因子增多,有利于损伤神经的修复失眠、头痛、健忘,脑血管意外而致的肢体偏瘫及颈椎病、坐骨神经痛引起的上、下肢麻木调节作用负压和温热作用,除可加快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加速血流循环及淋巴液循环,从而调整机体的功能拔罐法竹罐陶罐玻璃罐抽气罐罐的分类火罐水罐抽气罐挤压罐罐的分类单罐:病变部位小多罐:排罐法,神经肌肉疼痛、陈旧性软组织损伤等闪罐:肌肉疼痛、麻木留罐:10-15分钟走罐:久病或多个脏腑通病,罐的分类药罐针罐:风湿痹症刺络罐:实证、瘀血证、

3、某些皮肤病。水罐:表证、热证拔罐法适应证风湿痹痛,各种神经麻痹,以及一些急慢性疼痛脘腹胀满咳嗽气喘、等脏腑功能紊乱的病症外科疮疡,虫蛇咬伤禁忌证高热、昏迷抽搐,全身水肿,恶性肿瘤者,各种皮肤病及溃疡,出血性疾病,肌肉瘦削骨骼凹凸不平及毛发多处,结核和大血管部位,孕妇腹部及腰骶部拔罐法重点操作步骤核对解释选择体位,暴露拔罐部位,清洁皮肤检查罐口是否光滑罐体吸附方法留罐:10-15分钟观察起罐:先上后下整理用物罐体吸附火吸法闪火法:大多数贴棉法:身体侧面横向拔罐,棉片不宜过厚,酒精不宜过多投火法:身体侧面横向拔罐滴酒法:酒精不可过多,不可沾到罐口架火法:仰卧、俯卧。吸力强,适用于重力吸拔刺激水吸法

4、抽气吸法拔罐方法留罐单罐、多罐闪罐:皮肤麻木、疼痛、功能减退走罐:面积比较大、肌肉丰厚部位,来回推动,选用口径大的玻璃罐刺络拔罐:加强刺血作用,注意罐体消毒留针拔罐:风湿痹痛注意事项防止受凉体位合适动作稳、准、快闪罐酒精不能太湿,贴棉法棉片不宜太厚,投火法注意灼烧皮肤注意询问患者感受注意晕罐先兆勿强拉起罐不良反应局部不适,晕罐烫伤刮痧法刮痧法又称“挑痧”,是指用边缘钝滑的器具,在患者体表一定部位反复刮动,使其局部皮下出现瘀癍或痧痕的一种治疗方法。属内经砭石疗法、刺络疗法的一种发展历程唐朝时期,人们就运用苎麻来刮治痧病元代、明代的中医书籍里已有更多的记载第一部刮痧专著清朝郭右陶痧胀玉衡“痧”?“

5、痧”疹征象,即皮肤出现红点如粟米,用手指触摸时,稍有阻碍的疹点指“痧证”,又称“痧胀”和“痧气”,不是一种独立的病,是许多疾病的共同证候夏秋季节,风湿热三气旺盛,湿热交蒸,酿成疠气(雾瘴),流行于天地之间,人若劳逸失度,则外邪侵袭肌肤,阳气不得宣通透泄而发痧证“痧”现代医学机体脏腑功能减退或发生严重障碍时,代谢产物不能及时排出,局部呈缺氧状态,毛细血管通透性也增强,刮痧时毛细血管破裂,因此有“痧”出现。“痧”的颜色、形态、多少和部位深浅由局部代谢产物多少,即缺氧程度决定的“痧”现代医学1、排除毒素2、信息调整3、自家溶血“痧”中医理论通过经络的传导作用,激发人体内部器官之间的相互协调,使阴阳达

6、到相对平衡的状态,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最后达到扶正祛邪,治愈疾病的目的1、疏通经络,通调营卫,和谐脏腑2、疏通腠理,秽浊之气通达于外,气血流畅,祛邪外出临床应用适应证内科病证、妇科病证、骨伤科、儿科、五官科、养颜美容禁忌症1.急性传染病、急腹症、重症心脏病、严重高血压2.过于消瘦,皮肤病变,下肢静脉曲张,出血倾向3.经期、妊娠期禁用刮痧种类划分手法种类直接刮痧:体质壮实,病证属实间接刮痧:婴幼儿、老年人、皮肤病等手法平刮、竖刮、斜刮、角刮刮痧部位头部:眉心、太阳穴、鼻梁颈项:后项、颈部两侧胸部:肋间隙、胸骨中线肩背部:两肩部,脊柱两侧上下肢:操作步骤用物核对,解释。选择合适体位确定刮痧部位检查

7、刮具施术:刮痧用具始终与皮肤保持4590角,从上至下,由内向外,单一方向刮擦局部皮肤;每次刮810条,每条刮615cm保持刮痧板的湿润了解患者有何感觉,观察局部皮肤颜色变化情况清洁皮肤,整理用物注意事项操作环境观察皮肤变化、询问患者反应应注意休息,并保持心情愉快,饮食宜清淡,易消化般选3-5个部位,对不出痧或出痧少的部位不可强求出痧;必要时使用刮痧板棱角处点按刮拭刮痧时间:间隔3-6天刮痧板的修藏不良反应晕莎预防措施急救措施蜡疗法 利用加热熔化的医用蜡涂抹贴敷于人 体体表以治疗疾病的方法。蜡疗法石蜡温热作用:局部外敷透热可达皮下3cm,局部升高8-12,温度下降慢压缩作用化学作用其他作用:改善

8、皮肤营养,美容等蜡疗法目的血管扩张,血流加快,促进组织愈合;祛湿散寒柔和的机械压迫,促进渗出液吸收蜡疗法适应症损伤及劳损外伤或手术后遗症神经性疼痛消化道疾病妇科疾病禁忌症感觉障碍、出血倾向、伤口渗出、化脓性感染等蜡疗法石蜡:外观洁白,无杂质加热:温度不可过高;不可用炉火直接加热,用双层锅加热 蜡疗法的种类 黄蜡疗法 石蜡疗法 地蜡疗法(同石蜡)炭蜡法艾蜡法蜡布贴敷法蜡饼贴敷法蜡袋贴敷法蜡液涂贴法蜡液浸泡法蜡疗法注意事项体位:舒适、持久、不可变动的体位每周或每月清洁石蜡:沉淀法、水煎清洗法、清洗过滤法重复使用:1-3月加入15-25新蜡,重复不超过5-7次,创面、体腔内用过的不可重复使用患者学会

9、自我观察过敏蜡疗法不良反应过敏:停止使用外伤:摔伤烧焦:呛咳、呼吸困难等耳穴疗法采用针刺或其他物品(如中药王不留行、菜籽等)刺激耳廓上的穴位或反应点,通过经络传导,以达到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耳穴表面解剖结构耳穴埋豆法目的刺激耳穴,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调理脏腑,达到调节神经平衡、镇静止痛、脱敏止痒等目的耳穴埋豆法耳穴分布阳性反应点分布规律: 倒置的胎儿耳针法耳穴埋豆法处方选穴原则按疾病的相应部位选穴按脏腑辨证、循经辨证选穴按现代医学知识选穴按临床经验选穴耳穴埋豆法适应证内、外、妇、儿、五官、伤科及内分泌代谢等疾病。亦可用于预防感冒、晕车晕船,输液输血反应禁忌证耳廓皮肤完整性受损;孕期、习惯性流产者

10、慎用;年老体弱、严重器质性疾病耳穴埋豆法操作步骤用物准备尽量卧位探查耳穴:观察法、按压法、电阻测定法消毒耳廓针刺:皮内针或王不留行籽等,每日按压数次,至少30下,不超过1分钟夏季留置1-3天,冬季3-7天耳穴埋豆法注意事项严防软骨膜炎预防晕针发生扭伤及肢体活动障碍的患者,耳廓充血发热时,适当活动患肢或配合患部按摩、艾条灸等耳穴埋豆法常见不良反应胶布过敏感染疼痛:无需特殊处理其他皮内针法又称“埋针法”,将特制的图钉型或麦粒型针具刺入皮肤,固定留置一定时间,给皮肤弱而长时间的刺激,以调整经络脏腑功能,防治疾病的一种操作方法麦粒型/颗粒型图钉型/掀针皮内针法适应证慢性顽固性疾病和经常发作的疼痛性疾病禁忌证炎症、冻伤、水肿、出血倾向、习惯性流产史皮内针法重点操作步骤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