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粘膜组织病理(PPT60页)_第1页
口腔粘膜组织病理(PPT60页)_第2页
口腔粘膜组织病理(PPT60页)_第3页
口腔粘膜组织病理(PPT60页)_第4页
口腔粘膜组织病理(PPT60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口腔粘膜(oral mucosa)学习要求:掌握口腔粘膜的定义、基本组织结构(上皮、 固有层、粘膜下层)、咀嚼粘膜和被覆粘膜的区别和各部位口腔粘膜的结构特点熟悉口腔粘膜的功能及组织结构特点的临床联系了解口腔粘膜的增龄变化1口腔粘膜的概念粘膜(mucous membrane):与体外相通的体腔表面衬覆的组织称粘膜,一般都有相应的腺体导管开口于其表面,保持粘膜的湿润。口腔粘膜(oral mucosa or oral mucous membrane): 衬覆于口腔表面的组织,有涎腺开口于其表面。2口腔粘膜的一般结构学习要点:口腔粘膜的组织结构与皮肤相似,由上皮和固有层构成,上皮相当于皮肤的表层,固有

2、层相当于皮肤的真皮。区别是口腔粘膜的上皮无透明层及没有皮肤附件(毛发、皮脂腺、汗腺)。皮肤表皮由基底层、棘层、颗粒层、透明层(核器消失)、角质层(完全角化)组成;口腔粘膜的上皮 由基底层、棘层、颗粒层、角化层(正角化、不全角化)组成。上皮(epithelium):由角质形成细胞(keratin-producing cell or keratinocyte)和非角质形成细胞组成,前者构成上皮的主体,形成典型的4层结构。3口腔粘膜的一般结构/上皮/角质细胞角化上皮的4层结构:角化层(stratum corneum)颗粒层(stratum granulosum)棘层(stratum spinosum

3、)基底层(stratum basale)4567连接复合体 紧密连接中间连接桥粒缝隙连接细胞连接(透射电镜)83. 桥粒/粘着斑(desmosome)中间连接深部位于: 细胞间有间隙, 内含丝状物, 中间有致密中间线, 细胞膜胞质面有 张力细丝附于附着板固定、支持电镜下:功能:中间连接桥粒9 附着板张力细丝 桥粒 (电镜模式图)相邻两细胞间间隙低密度丝状物致密物致密中线10111213口腔粘膜的一般结构/上皮/角质细胞角化上皮的4层结构:超微结构特点基底层:除一般的细胞器外,有张力细丝棘层:张力细丝增多,浅层出现膜被颗粒颗粒层:出现致密的透明角质颗粒角化层:细胞器消失,充满角蛋白细胞连接:桥粒

4、、紧密连接、缝隙连接14口腔粘膜的一般结构/上皮/区别非角化上皮与角化上皮的区别:由表层、 中间层、棘层和基底层构成,无粒层和角化层。细胞体积较大,细胞间桥不明显表层细胞扁平,有细胞核,胞浆含糖元,染色浅胞浆中张力细丝分散不成束,细胞器少,膜被颗粒环状、有致密核,而不是层板状。15口腔粘膜的一般结构/上皮口腔上皮的特殊蛋白质:细胞角蛋白(cytokeratin)的合成口腔上皮的细胞增殖及更新immunostaningfor proliferatingcell nuclear antigenimmunostainingfor cytokeratinAE1/AE3 16口腔上皮始终处于更新状态,其

5、主要过程是生发层细胞分裂增殖并不断向上皮表面移动。在口腔粘膜上皮,细胞从基底层移动至角化层的时间约为1014天。如正常情况下脱落的细胞与新生的细胞数量的平衡被打破,将产生上皮增生或萎缩性病变。 17在细胞从基底层向表面移动过程中,细胞内不断合成中间丝角蛋白,也称细胞角蛋白,是主要的细胞骨架蛋白,对维持细胞的形态很重要。正常状态下基底层细胞中角蛋白的分子量小,越靠近上皮表面角蛋白的分子量越大。病理状态下的口腔上皮常常有角蛋白类型的改变。 18口腔粘膜的一般结构/上皮/非角质细胞黑色素细胞(melanocyte):来源:神经嵴细胞(胚胎第十一周)形态:有突起细胞,H-E染色光镜下为透明细胞部位:基

6、底层功能:形成黑色素,可通过细胞突起传给角质细胞 1920口腔粘膜的一般结构/上皮/非角质细胞melanocytedopareaction21口腔粘膜的一般结构/上皮/非角质细胞郎格罕斯细胞(Langerhans cell):形态:有多突起的细胞,光镜下透明,CD1、S-100免疫染色阳性;电镜观察在细胞质中有特殊的棒状颗粒(Birbeck granule)来源:造血组织部位:基底层和棘层功能:与免疫反应有关2223口腔粘膜的一般结构/上皮/非角质细胞梅克尔细胞(Merkel cell):形态:在光镜下染色较角质细胞浅,不易识别电镜下细胞质中有致密颗粒,与神经轴突末梢相连来源:神经嵴或角质细胞

7、部位:基底层功能:感受触觉24口腔粘膜的一般结构/上皮/非角质细胞25口腔粘膜的一般结构/上皮/与CT交界 上皮与结缔组织交界:非直线(结缔组织乳 上皮嵴),二者之间的结构为基底膜基底膜的光镜下结构基底膜的超微结构:透明板、密板(合称基板,来自上皮)和网板(来自CT)基底膜的化学组成Laminin Type collagen 透明板、密板Type Collagen 网板26 网板基膜(电镜模式图) 透明板基膜 基板网状纤维和基质半桥粒2728口腔粘膜的一般结构/上皮/与CT交界基底细胞与基板的结合方式:半桥粒结缔组织与基板结合的方式:锚纤维(固有层的胶原纤维穿过其形成的环状空隙与密板紧密相连)

8、基底膜:基板来自上皮细胞;网板来自CT29透明板和密板来自于上皮细胞,统称基板(basal lamina),其主要成分是型胶原和层粘连蛋白;网板来自于固有层,主要成分是型胶原。某些疾病时如在类天疱疮,上皮和结缔组织在透明板处分离而形成上皮下疱;在癌前病变时,基底膜中的型胶等成分也会发生改变,有利于癌变细胞向结缔组织中浸润。30口腔粘膜的一般结构/固有层由致密的结缔组织构成:含细胞、纤维和基质分层:乳头层和网状层细胞:成纤维细胞、组织细胞、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肥大细胞纤维:型胶原纤维,弹力纤维无定型物,主要成分是透明质酸、蛋白多糖和血清蛋白功能:调控上皮细胞的分化、支持和营养作用其他:血管、神经

9、、淋巴管31口腔粘膜的一般结构/粘膜下层粘膜下层(submucosa)疏松结缔组织,内含小涎腺、较大的血管、淋巴管、神经及脂肪组织。分布:主要分布在被覆粘膜,在牙龈、硬腭的大部分区域及舌背无粘膜下层,固有层与其深部的骨或肌肉直接紧密相连。功能:为固有层提供营养及支持32口腔粘膜的分类及结构/分类咀嚼粘膜(masticatory mucosa):硬腭、牙龈被覆粘膜:颊、唇、舌腹、口底、牙槽、软腭特殊粘膜:舌背33口腔粘膜的分类及结构/分类34口腔粘膜的分类及结构/咀嚼粘膜结构特点:咀嚼粘膜的上皮有角化,正角化时有明显的粒层棘层细胞间桥明显。固有层厚,乳头多而长,与上皮嵴呈指状镶嵌,形成良好的机械

10、附着;胶原纤维束粗大并排列紧密,直接附着在骨膜上;或借粘膜下层与骨膜相连。功能:不能移动,承受咀嚼压力和磨擦。35口腔粘膜的分类及结构/咀嚼粘膜硬腭(hard palate):解剖学:龈区、中央区、脂肪区和腺区36牙龈区和中间区无粘膜下层,固有层与骨膜紧密相连;脂肪区和腺区有粘膜下层,其中有很多胶原纤维将脂肪和腺体分成若干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的小隔。腺区内的腺体与软腭的腺体连为一体,为纯粘液腺。 37口腔粘膜的分类及结构/咀嚼粘膜组织学:正角化为主硬腭前方正中有切牙乳头,其中有退化的鼻腭管的口腔部分,为盲管,内衬含杯状细胞的假复层柱状上皮。并有粘液腺体开口至此管腔内中间区即腭中缝的固有层内有时

11、可见上皮珠牙龈:见牙周组织38口腔粘膜的分类及结构/被覆粘膜结构特点:上皮无角化固有层胶原纤维不如咀嚼粘膜者粗大上皮与结缔组织交界比较平坦,结缔组织乳头较短粗有较疏松的粘膜下层被覆粘膜富有弹性,有一定的活动度。39口腔粘膜的分类及结构/被覆粘膜唇(lip):皮肤、粘膜及唇红(vermilion)粘膜上皮为无角化复层鳞状上皮,中间层较厚固有层乳头短而不规则粘膜下层较厚,与固有层无明显界限40口腔粘膜的分类及结构/被覆粘膜唇(lip):皮肤、粘膜及唇红(vermilion)唇红(vermilion border)上皮有角化,细胞中含较多的角母蛋白,透明度较高固有层乳头狭长,含许多毛细血管袢唇红部粘

12、膜下层无小涎腺及皮脂腺,故易干裂。41口腔粘膜的分类及结构/被覆粘膜颊粘膜(buccal mucosa/cheek)结构与唇粘膜相似,上皮无角化口角后方颊粘膜咬合线区,可出现成簇的粟粒状淡黄色小颗粒,为异位的皮脂腺(Fordyce spot)4243口腔粘膜的分类及结构/被覆粘膜口底(mouth floor):粘膜较薄,固有层乳头短。舌下皱壁处有舌下腺。口底粘膜与下颌舌侧牙龈相连,二者有明显的界限;向后与舌腹粘膜相延续。舌腹(ventral surface of the tongue)粘膜光滑而薄,结缔组织乳头多而短。粘膜下层不明显,粘膜紧接舌肌束周围的结缔组织。44口腔粘膜的分类及结构/被覆

13、粘膜软腭(soft palate):与硬腭粘膜相延续,色较硬腭深。固有层血管较多,固有层与粘膜下层之间有弹力纤维分隔。粘膜下层含粘液腺。45口腔粘膜的分类及结构/特殊粘膜舌背(the dorsum of the tongue):一般特点解剖学特点:舌体、舌根、盲孔、乳头组织学特点:分布许多乳头的特殊复层鳞状上皮功能参与咀嚼、味觉感受等46口腔粘膜的分类及结构/特殊粘膜舌背的乳头丝状乳头(filiform papillae):数量、分布,大小、方向表面有角化。如角化上皮剥落延迟,同时与食物残渣、唾液、细菌等混杂,附着于乳头表面即形成舌苔结构变化:地图舌增龄变化47口腔粘膜的分类及结构/特殊粘膜舌

14、背的乳头菌状乳头(fungiform papillae):分散于舌尖和舌侧缘丝状乳头之间,色泽较红,呈圆形头大颈细的突起状,高约0.71.5mm,直径约0.41.0mm上皮较薄,表层无角化,固有层血管丰富,因而呈红色有的菌状乳头的上皮内可见少数味蕾病例变化:草莓舌、称光滑舌或镜面舌。48 光 滑 舌49口腔粘膜的分类及结构/特殊粘膜舌背的乳头叶状乳头(foliate papillae):位于舌侧缘后部,呈58条平行排列的皱壁在人类为退化器官症时往往肿大,且伴疼痛。50口腔粘膜的分类及结构/特殊粘膜舌背的乳头轮廓乳头(vallate papillae):体积、数目约812个,沿界沟前方排成一列。

15、该乳头呈矮柱状,高约11.5mm,直径约13mm,四周有轮廓沟表面上皮有角化,侧壁上皮无角化,上皮内有圆形小体,称味蕾在轮廓沟底附近有味腺(Ebner gland)51口腔粘膜的分类及结构/特殊粘膜52口腔粘膜的分类及结构/特殊粘膜舌背的乳头/轮廓乳头/味蕾(taste bud)超微结构:型暗细胞,约占味蕾细胞的60;型细胞为亮胞浆细胞,占味蕾细胞的30左右;型细胞约占味蕾细胞的7,无微绒毛。细胞顶端钝园,近味孔,与神经纤维有突触连接;型细胞位于味蕾基底部,称基底细胞,占味蕾细胞的3左右。味蕾细胞与周围上皮细胞之间有连接复合体封闭。53口腔粘膜的分类及结构/特殊粘膜舌背的乳头/轮廓乳头/味蕾(taste bud)光镜下结构:上皮中圆形小体,染色淡,见亮细胞和暗细胞。近上皮表面见味孔。5455口腔粘膜的分类及结构/特殊粘膜舌背粘膜/舌根复层鳞状上皮舌滤泡和舌隐窝(lingual crypt):含小涎腺开口淋巴组织(舌扁桃体)56舌根部淋巴滤泡增生57口腔粘膜的功能和增龄变化口腔粘膜的功能抵抗机械刺激和限制微生物和毒性物质的侵入承受压力、切力、牵拉力和磨擦力口腔粘膜还有感觉功能:疼痛、触动和温度和味觉吸收与唾液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