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村规划研究毕业论文_第1页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村规划研究毕业论文_第2页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村规划研究毕业论文_第3页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村规划研究毕业论文_第4页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村规划研究毕业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PAGE31 / NUMPAGES31毕业设计论文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村规划研究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原创性声明本人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与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与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意。作 者 签 名:日 期: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使用授权说明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

2、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容。作者签名: 日 期: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

3、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作者签名:日期: 年 月 日导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注意事项1.设计(论文)的容包括:1)封面(按教务处制定的标准封面格式制作)2)原创性声明3)中文摘要(300字左右)、关键词4)外文摘要、关键词5)目次页(附件不统一编入)6)论文主体部分:引言(或绪论)、正文、结论7)参考文献8)致9)附录(对论文支持必要时)2.论文字数要求:理工类设计(论

4、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万字(不包括图纸、程序清单等),文科类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2万字。3.附件包括:任务书、开题报告、外文译文、译文原文(复印件)。4.文字、图表要求:1)文字通顺,语言流畅,书写字迹工整,打印字体与大小符合要求,无错别字,不准请他人代写2)工程设计类题目的图纸,要求部分用尺规绘制,部分用计算机绘制,所有图纸应符合国家技术标准规。图表整洁,布局合理,文字注释必须使用工程字书写,不准用徒手画3)毕业论文须用A4单面打印,论文50页以上的双面打印4)图表应绘制于无格子的页面上5)软件工程类课题应有程序清单,并提供电子文档5.装订顺序1)设计(论文)2)附件:按照任务书、开题报告、

5、外文译文、译文原文(复印件)次序装订3)其它目录TOC o 1-3 h u HYPERLINK l _Toc10775 第 1 章 绪论 PAGEREF _Toc10775 8 HYPERLINK l _Toc22326 1.1研究背景 PAGEREF _Toc22326 8 HYPERLINK l _Toc30248 1.2研究目的与意义 PAGEREF _Toc30248 9 HYPERLINK l _Toc23509 1.2.1研究的目的 PAGEREF _Toc23509 9 HYPERLINK l _Toc755 1.2.2研究的意义 PAGEREF _Toc755 9 HYPERL

6、INK l _Toc26141 1.3研究综述 PAGEREF _Toc26141 9 HYPERLINK l _Toc20542 1.3.1国外研究综述 PAGEREF _Toc20542 9 HYPERLINK l _Toc16238 1.3.2国研究综述 PAGEREF _Toc16238 10 HYPERLINK l _Toc28631 1.4研究方案 PAGEREF _Toc28631 11 HYPERLINK l _Toc4253 1.4.1研究容 PAGEREF _Toc4253 11 HYPERLINK l _Toc21623 1.4.2 研究方法 PAGEREF _Toc21

7、623 11 HYPERLINK l _Toc8661 1.4.3 研究思路 PAGEREF _Toc8661 12 HYPERLINK l _Toc3241 第 2 章 新型城镇化与我国新农村规划 PAGEREF _Toc3241 12 HYPERLINK l _Toc14933 2.1新型城镇化定义与涵 PAGEREF _Toc14933 12 HYPERLINK l _Toc29191 2.1.1新型城镇化定义 PAGEREF _Toc29191 12 HYPERLINK l _Toc10050 2.1.2新型城镇化涵 PAGEREF _Toc10050 13 HYPERLINK l _

8、Toc22349 2.2新型城镇化与农村规划之间的关系 PAGEREF _Toc22349 14 HYPERLINK l _Toc27113 2.2.1新型城镇化推动农村规划的发展 PAGEREF _Toc27113 14 HYPERLINK l _Toc21519 2.2.2农村规划为城镇化发展提供机遇 PAGEREF _Toc21519 15 HYPERLINK l _Toc20766 2.3农村规划的基本思路 PAGEREF _Toc20766 15 HYPERLINK l _Toc792 2.3.1 生产与生活相结合 PAGEREF _Toc792 15 HYPERLINK l _To

9、c7846 2.3.2 统筹规划 PAGEREF _Toc7846 16 HYPERLINK l _Toc28855 2.3.3发展农村经济 PAGEREF _Toc28855 16 HYPERLINK l _Toc8389 2.3.4 完善基础设施 PAGEREF _Toc8389 17 HYPERLINK l _Toc8328 第3章 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惠农区尾闸镇规划考察 PAGEREF _Toc8328 17 HYPERLINK l _Toc10601 3.1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社会事业发展迅速 PAGEREF _Toc10601 18 HYPERLINK l _Toc3709 3.1农

10、村环境卫生明显改善 PAGEREF _Toc3709 18 HYPERLINK l _Toc22411 3.1基层组织建设明显加强 PAGEREF _Toc22411 19 HYPERLINK l _Toc3260 第4章 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惠农区尾闸镇规划存在的不足 PAGEREF _Toc3260 19 HYPERLINK l _Toc13261 4.1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 PAGEREF _Toc13261 19 HYPERLINK l _Toc30717 4.2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 PAGEREF _Toc30717 20 HYPERLINK l _Toc24571 4.3农村集体经济薄弱

11、,投入不足制约了新农村建设进程 PAGEREF _Toc24571 20 HYPERLINK l _Toc10307 4.4环境卫生集中治理方面存在问题 PAGEREF _Toc10307 20 HYPERLINK l _Toc13521 第5章 通过考察对新农村规划得出的结论和建议 PAGEREF _Toc13521 20 HYPERLINK l _Toc27753 5.1通过对尾闸镇新农村规划的实地考察得出了以下结: PAGEREF _Toc27753 20 HYPERLINK l _Toc17803 5.1.1进一步提高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 PAGEREF _Toc17803 20 HYP

12、ERLINK l _Toc13143 5.1.2干部带头,组织各项学习,提高村民整体素质 PAGEREF _Toc13143 21 HYPERLINK l _Toc21386 5.1.3以生产发展为中心任务 PAGEREF _Toc21386 21 HYPERLINK l _Toc30368 5.1.4保持村容整洁 PAGEREF _Toc30368 21 HYPERLINK l _Toc255 5.1.5加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建立乡风文明的新农村 PAGEREF _Toc255 21 HYPERLINK l _Toc19184 5.1.6消除农民的后顾之忧 PAGEREF _Toc19184

13、 22 HYPERLINK l _Toc9760 5.1.7增强城市的辐射带动力 PAGEREF _Toc9760 22 HYPERLINK l _Toc19706 5.2通过对尾闸镇新农村规划的实地考察对新农村规划提出以下建议 PAGEREF _Toc19706 23 HYPERLINK l _Toc17630 5.2.1城乡统筹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 PAGEREF _Toc17630 23 HYPERLINK l _Toc5832 5.2.2农村城镇化 PAGEREF _Toc5832 23 HYPERLINK l _Toc14198 5.2.3寻求合适的农村支柱产业 PAGEREF _T

14、oc14198 24 HYPERLINK l _Toc22607 5.2.4建议中央制订加快农村城镇化的中长期发展战略和规划 PAGEREF _Toc22607 24 HYPERLINK l _Toc18877 第六章 结束语与展望 PAGEREF _Toc18877 24 HYPERLINK l _Toc5634 参考文献 PAGEREF _Toc5634 26 HYPERLINK l _Toc18677 致 PAGEREF _Toc18677 28学 号 11520224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村规划的研究以惠农区尾闸镇为例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new urb

15、anization rural planning research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与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括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城建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意。学位论文作者签名:_日期:_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本人完全了解城建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

16、保存论文。公开 (_年_月) (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协议)签名:导师签名:日期:摘要 本文从规划的角度,(以惠农区尾闸镇为例)围绕新农村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按照节约资源、集约经济、节能环保、经营农村、突出特色的原则,立足于“”、“四改”、“五提高”。“”就是建优势产业、建基本农田、建公共设施;“四改”就是改建乡村道路、改善人畜饮水、改造农民房舍、改善人居环境;“五提高”就是提高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素质、提高社会保障能力、提高管理水平、提高乡风文明程度等方面论述新农村规划建设中理想与现实的距离问题。采用实地调查,走访以与查阅文献等方法,再结合近几年的案列综合分析问题,了解事实情况,分析情况认真

17、研究,得出相关结论,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明显改善,生活环境不断优化,新农村示效应彰显,新农村建设途径逐步多元化,长效机制已初步形成,基本达到了新农村建设的目的。关键词:新农村规划 地域特色 尾闸镇AbstractThis articl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lanning,(Tail gate town and district in ningxia as an example)revolve around the center of the rural economic construction,According to the resource saving

18、, intensive economy, energy conservati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management of rural, highligh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rinciple,Based on three houses, four changes, five.Three houses were built of competitive industries, building basic farmland, build public facilities;Four changes is rebuild

19、ing rural roads, improve drinking water, reform peasants houses, improving the living environment;Five is to raise farmers income, improving peasant quality, improve the ability of social security, improve the level of democratic management, improve the degree of local custom civilization in the con

20、struction of new countryside planning ideal and the reality of the distance problem.By on-the-spot investigation, visit and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Comprehensive analysis combined with the case of recent years,Understand the facts, analysis study on the situation and draw relevant conclusions,That

21、 dramatically improve the rural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the living environment constantly optimized,Of the new countryside demonstration effect, and construction of new countryside present four patterns,The new rural construction way gradually diversified, long-term mechanism has been initially

22、 formed, basically achieved the purpose of the new rural construction.Key Words:new countryside planningregional characteristicsThe tail gate town第 1 章 绪论1.1研究背景党的18大报告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道路,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引导农村劳动力和农村人口,合理有序的向城镇流动.使农业更多的得到城镇化工业化的支持,形成城乡一体发展的新格局,中央一直非常重视农村事业的发展。2003年我国确立了科学发展观城乡统

23、筹的新方针中央决策将三农问题列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扭转城乡差距,持续扩大的趋势,国务院推进了以农村税费改革为代表的一系列支农政策最终全额免除了时代延续的农业税并大幅度增加了国家财政向农村和农民转移支付的力度,2005年中央作出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2008年党的17届三中全会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我国总体上已进入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革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上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意义,文件提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

24、发展观,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把改善农民生活,作为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重要容,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推进城镇化作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 在中央的领导下农村医疗,教育等事业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然而,我们也该清醒的看到手城乡二元结构影响,农村发展,人相对落后,还存在着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 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投入和整合的力度仍然不够,城乡收入差距依然巨大,农村建设规划还需持续的重视。1.2研究目的与意义1.2.1研究的目的本文主要把新型城镇作为背景来研究农村的规划,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参考借鉴国外的农村规划和城镇化规划经验教训针对当前的农村经济落后,城乡居

25、民收入存在差距,农村基础设施落后,产业结构不合理并且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进行梳理研究。探索出如何协调新型城镇化与农村建设之间的关系,以与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互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新农村可行性方针,并提出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规划的对策和建议1.2.2研究的意义 论文通过对农村建设现状的实际调查与分析,总结出农村村庄建设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新农村建设是我国在新形势下促进村庄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要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是改变我国村庄落后面貌的根本途径,是系统解决“三农”问题的综合性措施。村庄规划与整治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

26、心容是惠与农村千家万户的德政工程,是立足于现实条件缩小城乡差别、促进村庄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科学合理的村庄规划是新农村建设和管理的基本依据,有利于实现村庄空间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合理利用,有利于提升村庄的人居环境和村庄社会文明,有利于改善村庄生产条件、提高广大农民生活质量、焕发村庄社会活力,有利于改变村庄传统的农业生产生活方式,从而促进广大农村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1.3研究综述1.3.1国外研究综述农村规划在国外的研究最初是起源于19世纪欧洲的社区规划,当时,欧洲的工业革命达到高潮,人们的生活环境极端恶化,社会矛盾尖锐,空想社会主义者在残酷的社会现实面前,希望改善人们的生活条件,建

27、立理想的生活模式。英国人罗伯特.欧文于1871年提出了基于农业生产和集体生活的“新协和村(NewHarmony)”的概念,而事实上新村的组成和布局就是一种最早的农村社区规划模式。然而,农村规划理论却没有因此而发展起来,而社区规划(或城市规划)却成为了当时社会主要研究的容。但后来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等国在随后的社区规划研究中也开始转向了农村地区。在文献中,农村规划是指对农村社区或小城镇的规划,农村规划是小城镇或农村社区根据自身的特征(个性)制定未来一定时期的发展策略。农村规划是各种各样土地利用的适当安排,目的是管理自然资源和控制突变性,使农村地区保持高质量的生活、保护环境以与人类生存的场所。

28、William.E.Cole(美国,1937年)认为农村规划不仅是一个奇特的过程,而且是一种提供解决农村和城市之间简题新途径的新原则,农村规划必须要有一个社会组织去实施。诗华(中国,1991年)在研究日本农村规划时,农村规划一般称为农村空间计划或农村整备,是为农村地域的经济、社会或农村地域的居住者的生产、生活的地域计划,包括社会、产业与实质之综合计划。1.3.2国研究综述“十五”期间随着城镇化的健康发展,村镇建设事业稳步发展,村镇年平均住宅建设量在6.5亿平方米左右,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增长了6.8,楼房所占比例增长了2个百分点。我国农村地区的村庄社会组织结构和空间也出现了“三减一增”的变化,即村

29、庄人口总数,行政村个数和自然村数量逐步减少,2004年比2000年下降了1700万人5.6万个行政村和27.4万个自然村(年平均减少6.8万多个),而村庄平均人口规模不断增加。至2004年底,全国共有320.7万个村庄,其中行政村63.4万个,居住生活着2.05亿户,7.95亿人。据统计资料表明,84的乡镇完成了总体规划,77的小城镇编制调整完善了建设规划,63的村庄编制了建设规划,全国己建立起各级村镇建设企事业机构1万多个,配备专业技术人员约7.5万人。1996年以来,我国大部分村庄先后编制了总体规划,但由于受长期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影响,重城轻乡的倾向尚未根本扭转,各级政府履行村庄规划职能不到

30、位,公共财政未能覆盖村庄公共设施的建设和维护,绝大部分的村容村貌还比较落后,农村人居环境质量与城市相比有相当大的差距。1.4研究方案1.4.1研究容 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的发展局势,结合规划学和总图设计的理论对社会主义新农村村庄建设规划设计进行研究,其主要研究容如下: 1.本文首先对新型城镇化进程和新农村规划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阐述,总结出农村规划中存在的问题以与应该遵循的原则 。 2通过对惠农区尾闸镇农村建设现状进行实地调查与分析,总结出农村村庄建设现状存在的问题。 3.要结合新型城镇化的“新”来对于所举实例进行分析,对已做好的规划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得出新型城镇化下农村规划应该怎么设计

31、和实施的几点建议。1.4.2 研究方法 论文总体上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以实地调研和查阅文献为基础,将量与质的研究方法结合起来,主要的研究方法有: 1. 文献研究法:收集整理我国农村建设规划的专著、文献、研究论文和国家相关政策文件,为本文的写作提供良好得多理论基础。 2. 比较分析法:阅读和翻译国外农村建设的相关文献,收集整理国外优秀案例,对其进行分析总结并加以借鉴。 3. 实际调研法:选取有代表性的村庄并深入到各地,通过观察、拍照、记录、测量、发放问卷调查、入户访问、与村领导沟通等方式进行调查,收集大量实际基础资料。 研究背景和意义1.4.3 研究思路新型城镇化推动新农村规

32、划新农村规划服务于新型城镇化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规划关系惠农区尾闸镇新农村规划实地考察惠农区尾闸镇新农村规划存在的不足之出针对规划中的不足提出建议第 2 章 新型城镇化与我国新农村规划2.1新型城镇化定义与涵2.1.1新型城镇化定义 “新型城镇化”一词由来已有10余年,公认最早是伴随党的十六大“新型工业化”战略提出,主要是依托产业融合推动城乡一体化(程骅,2012)。然而,“新型城镇化”被广大中国百姓熟知是在党的十八大,特别是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正式提出“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与其将之确立为未来中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动力和扩

33、大需的重要手段之后,才越来越受到各行业和学界人士的关注。 “新型城镇化”是在“城镇化”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展开的,其在人口集聚、非农产业扩大、城镇空间扩和城镇观念意识转化4个方面与“传统的”城镇化概念并无显著差异,但在实现这种过程的涵、目标、容与方式上有所区别。实际上,由于各行业、领域的针对性和研究的侧重点不同,“新型城镇化”至今尚无统一和明确的定义:此处,认为所谓新型城镇化,是以民生、可持续发展和质量为涵,以追求平等、幸福、转型、绿色、健康和集约为核心目标,以实现区域统筹与协调一体、产业升级与低碳转型、生态文明和集约高效、制度改革和体制创新为重点容的崭新的城镇化过程。 推行新型城镇化是为了:积

34、极应对国外政治、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弥补长期以来高速城镇化带来的弊端和损失:最大限度地将改革开放成果惠与广大人民;促进未来中国城乡建设的可持续发展。2.1.2新型城镇化涵“新型城镇化”应具有三大涵,可以概括为:强调民生,强调可持续发展和强调质量。每个涵均可以从经济、社会、体制制度和城市建设4个层面解读其具体容民生涵经济层面体现在缩小收入差距,提高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提高农村人均纯收入等方面;社会层面体现在提高社会保障和福利水平,提高社会医疗救助水平和提高社会教育水平等方面;体制制度层面体现在对城乡户籍制度、土地制度、收入分配制度和行政管理体制的革新等方面;城市建设层面体现在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35、、加快完善道路交通、市政设施等基础设施以与不断推进保障房安居工程建设等方面。2、可持续发展涵 经济层面体现在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着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等方面;社会层面体现在繁荣文化市场,提高社会网络化水平,鼓励非政府团体和机构引导公众参与等方面;体制制度层面体现在创建服务型政府,推进政务消费与人员财产的公开透明,鼓励扩大民间投资等方面;城市建设层面体现在强化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树立区域低碳发展理念,鼓励新能源、新材料利用,提倡垃圾回收,倡导历史文化保护以与大力推进绿色建筑革命等方面。3、质量涵 经济层面体现在实施经济发展的“低污染、低耗能、低排放”以与加快区域与城乡协调;社

36、会层面体现在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提高全社会受教育水平,提高全社会市民健康水平和保障全社会食品安全等方面;体制制度层面体现在提高有关食品、民众健康、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的监管门槛,加大处罚力度,建立与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等方面;城市建设层面体现在从追求建设速度向谋取建设质量转变,关注城乡公共服务质量,关注城市环境质量(空气质量,水环境质量等),坚持土地利用的节约集约与高效,最大程度地提高市民的生活品质和便捷程度。2.2新型城镇化与农村规划之间的关系 新中国成立以来,城乡一直处于一种不平衡的发展状态,纵观世界城乡发展史,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建设是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共赢系统在新世纪,我国政治、经济、

37、文化、社会建设要实现“四位一体”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正确处理城镇化建设与新农村建设之间的关系。2.2.1新型城镇化推动农村规划的发展改革开放20多年来,尽管城镇化速度和多数大中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规模有了较大的发展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但是我国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1990年的2.2倍增长到了2008年的3.3倍。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问题,一方面要深挖农业部就业潜力,另一方面,要跳出农村解决农村的根本问题那就是要把城乡发展,作为一个整体,通盘考虑城镇化不仅仅是数量上的城镇化,国家要从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社会保障等方面进行有益的改革,强化城镇功能。在城镇化进程中使劳动力要素随着城镇

38、化发展和生产力结构升级在各部门间重新组合,加快工业化进程,使二三产业合理配置,利用城市和三产业的聚集功能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使城镇真正成为新农村建设规划的助推器 。2.2.2农村规划为城镇化发展提供机遇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2010年的一号文件也明确“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把改善农村民生作为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重要容,把扩大农村需求,做为拉动需的关键举措,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任务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推进城镇化作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这表明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农村经济与加快城

39、镇化过程,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互动关系,如果农村经济繁荣不起来城镇化进程就无法加快 。2.3农村规划的基本思路2.3.1 生产与生活相结合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合理的布局, 尊重当地的传统民俗与生活习惯等问题, 在居民户型的设计过程中应该结合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吸收其当地的建筑优点因地制宜,合理布局,针对农村规划的问题重点在其人口结构、 地域空间、 组织与文化等方面是不同于城市规划的, 农村归根到底还是农民生活的地方, 所以农村应该是以农为本,很多地方都简单的以为新农村建设是建设农民的新村,而不顾与客观事实, 只在外貌上做文章, 给农民生产生活造成了很多的不便之处,也是建设实施中形成各种阻力的根

40、本原因。 因而,要结合实际情况合理布局分配各个功能分区。首先,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可以设置集中的农用设备管理场所,将农民的生产工具集中统一安放,这样可以有效的解决一些土地资源浪费等问题;其次,应针对农畜的饲养上可以采用一体化模式, 将饲养场建设之农田周边, 这样可以充分合理利用农畜的粪便,同时由于饲养场设置与农田旁边病毒害的情况也会相应的减少,对周边居民影响也会大大减少。2.3.2 统筹规划针对新农村建设的规划过程中可以采用对居住地区集中连片规划建设, 从而解决土地资源浪费提高土地的节约利用, 发挥土地的经济效益, 同时可以对原村庄的整理,增加土地的利用率。据调查,现在社会许多农民都希望新农村建

41、设后的生活能像城市一样住上别墅洋房, 这一心声体现了农民迫切希望改变农村现状,但是不同地区由于其乡风文化各具特色,我们不能都全部破坏,这一部分是文化遗产中不可缺少的,这是新农村规划过程中最主要的矛盾,针对这一个矛盾我们提出如下方案:“在文化遗产保留较为完善的地区加以归类,对其进行重点的重建翻修,发展该地区的旅游业,使其与新农村区分。” 针对不同地区因地制宜,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实际分析,得出合理的布局情况 不同人群对独院或楼房的喜好不同,将新农村建设为现代化的居民区,将原来的农村改造为古典韵味的农村小院聚集区。 针对破坏严重不能体现当地乡风的地区我们可以采取整体重建使其更加的符合现代社会的需求。所

42、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能整体大概的彻底改造或者重修,应该在保持乡风本土文化的同时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从而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健康发展。2.3.3发展农村经济无论新农村建设以何种方式建立起来,以经济建设为基础是不变的,只有经济基础稳固了,接下来的政治、 文化、 社会、 法制建设才能顺利开展。所以, 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进行新农村规划时,农村经济发展规划至关重要。村庄面貌改变需要大量的资金,如果只是依靠政府的扶持,新农村建设即使建设成功也不会长久。没有经济实力作为保障,村民物质生活水平就不能真正地得到提高。2.3.4 完善基础设施 在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要不断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

43、完善工作。农村的发展缓慢,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落后。这是农村改变现状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也是农民迫切希望的事情。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农村道路、教育、供水、供电、通信、水利等具体方面,对于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投资,不但可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化社会工业产能过剩的压力和农民劳动力的就业压力。农村道路改善可以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基础保障。教育是国家的大事,也是每个家庭的大事,只有靠文化知识武装起来的农民才能适应现代化农村的发展。所以,教育设施的建设在农村社区建设中也是具有很大的长远意义,它可以为现代化农村培养后备人员。只有各个方面的建设协调同步进行,结合经济建设,逐步推进

44、农村社区建设,最终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下的新农村。第3章 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惠农区尾闸镇规划考察 尾闸镇是行政区划调整时,在原尾闸乡的基础上将乐土岭村整建制规划庙台乡管辖后组建的建制镇。南接原惠农县城,北连惠农区园艺镇,109国道、201省道纵贯全境。(图1) 图1 惠农区尾闸镇区位分析图 全镇经济工作坚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抓点带面、整体推进”的原则,以“稳粮增经、增草”为目标,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方向来创建具有尾闸特色的经济发展的增收项目。随着国家综合国力和财力的进一步增强,国家对农业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通过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逐步建立生产发展、生活宽裕

45、、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仍是今后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要容。结合惠农区“千人百日”大走访活动,从各方面了解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期望,经过调查,在惠农区广大农村,农民对中央和自治区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大战略感到振奋,对发展农村经济、不断提高生活水平充满了信心,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充满了期望。3.1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社会事业发展迅速 2009年3 月,尾闸镇共投入资金5万多元,用于村卫生室房屋改造与医疗设备的购置,现在面积100多平方米的卫生室已经投入使用,服务百姓。卫生室安排专业医护工作人员3名,设有诊室、药房、化验室等,可做各种常规检查和输液等基本治疗, 不仅可以为尾闸镇百姓

46、服务,还可以为周围六个相邻村近3000多名百姓提供周到的医疗服务。投资5万元,整修办公室6间,配有专门的远程教育活动室和会议室,方便广大党员群众的学习;计划投资40万元,硬化街道9200平方米,现在二期工程也已基本竣工,大部分街道已硬化;新安装了路灯,路两旁栽植绿化美化苗木;为方便群众健身娱乐,新建了一个占地1200平方米的活动广场,广场上配套了篮球场和相关的健身器材,还在村委办公室东面修建了一个小广场,同样配有健身器材,让群众在劳动之余有了健身娱乐的好去处。3.1农村环境卫生明显改善尾闸镇是惠农区2009年“村在绿中”活动达标村,又被列为市环境综合整治重点村。结合活动要求,自3月份以来,尾闸

47、镇共拆除房屋9间;拆除猪舍、车库21间,清理三大堆90堆,清整大街2条,硬化道路3860平方米,粉刷墙面4万平方米;浆砌排水沟1286米;共计投入资金25万元。围绕“村在绿中”活动的开展,又对原绿化的两条街道进行了补栽,并在新硬化的两条街道两侧栽植美化苗木640株,同时在村外围栽植经济苗木8000余株,达到了户均植树27棵。进村就会看到干净的水泥路,路两旁的花草生气勃勃,整个尾闸镇成为环境优美的新农村。3.1基层组织建设明显加强尾闸镇党支部堡垒作用发挥好,村务管理有序,两委班子思想解放、团结、务实、精干,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较高的群众威信,先后获得惠农区“五好”党支部等多项荣誉。党支部书记福成

48、是退伍军人,在今年的新农村建设和“村在绿中”活动中“舍小家,顾大家”,妻子翠芬生病住院,福成白天忙村里的工作,晚上又骑着摩托车赶到医院陪护妻子,翠芬住院半个月,书记就在医院和村之间跑了半个月,终于带领全村村民圆满地完成了村里的硬化和绿化任务。书记的模带头作用给村党支部树立了一个好榜样,这也是尾闸镇基层组织建设加强的原因之一。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惠农区尾闸镇规划存在的不足 在乡政府的领导下,尾闸镇规划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任然存在许多的规划困难与不足。4.1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尾闸镇的农业总体上还是粗放生产,加工能力低,产业化经营尚处在初级发展阶段。在农作物种植和经济作物种植过程中,更多地追求数

49、量的增长,不注重质量的提高,低水平发展,且多以零散种养为主,尚未形成规模效应和集约效应。4.2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村民思想还比较保守,小农意识根深蒂固,生产、生活和行为方式与现代社会生活有一定差距 。普遍存在“小富即安”心理,缺乏干大事创大业的开拓进取精神;村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 ,科技知识的不足,阻碍了接受新事物、学习使用新科技的能力;具有一技之长的人还比较少,导致种地只能粗放经营不能集约经营,打工则只能卖苦力打粗放工,严重地制约了农民的增收。 4.3农村集体经济薄弱,投入不足制约了新农村建设进程尾闸镇主要经济收入就是畜牧养殖园业,还有粮食收入,集体收入在整个惠农区算是中上游水平,但仍然不足以

50、应付新形势下农村发展的需要。集体收入不高,许多事就不能为村民办,影响了尾闸镇的新农村建设。4.4环境卫生集中治理方面存在问题垃圾处理上缺乏科学有效办法。在卫生环境整治中搞垃圾大搬家,垃圾填沟或深埋,虽然暂时干净了,但又产生了的新的污染源,环境整治迫在眉睫。通过考察对新农村规划得出的结论和建议5.1通过对尾闸镇新农村规划的实地考察得出了以下结5.1.1进一步提高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 1.要充分认识新农村建设的长期性。同志强调,建设社会主义 新农村需要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努力。建设新农村就是推进我国现代化,需要长期奋斗,不能急于求成,一蹴而就。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因村制宜,逐步推进。 2.要全面认

51、识新农村建设的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二十字”方针,体现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和和谐社会以与党的建设的全面要求,新农村建设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它的各项容紧密相联,必须完整地予以把握,才能使尾闸镇更好更快的发展5.1.2干部带头,组织各项学习,提高村民整体素质运用远程教育系统等组织学习,开拓村民眼界,提高科技知识水平;主动培训,掌握一门技术,拥有一技之长;勇于接受新事物、新技术,并能运用到自己的实际生活中,寻找发家致富好门路。加快编制尾闸镇村建设规划。要科学制定村庄规划和经济发展规划,并结合本村实际,坚持规划先行,建设服从于规划的原则,精心设计,努力打造具有本村特色的特色农业。 5.1

52、.3以生产发展为中心任务 没有农村经济的发展,就没有新农村建设的成就,一要大力发展壮大集体经济,逐步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二要引导支持村民成立新型农村合作经营组织,走农、工、商、贸综合发展的道路,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努力开创一户一业、一村多品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新格局;三要用足用够用活国家扶持政策,激活民间资金,动员有作为的民营企业家到本村办企业、上项目。5.1.4保持村容整洁要积极探索保持村容整洁的管理机制。一要建立长效机制,发挥村里老头队的作用,把环境保持落到实处;建立统一的垃圾中转站点,同时引导村民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杜绝“室现代化、室外脏、乱、差”现象。 5.1.5加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建立乡

53、风文明的新农村 深入开展形势教育和法纪教育,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根据村里设立的“八荣八耻”宣传专栏,采取多种形式使社会主义的荣辱观达到家喻户晓。要以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为载体,开展争创文明户活动。充分发挥党员活动室和文化大院的教育阵地作用,培育“有文化、守法纪、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民和“富有、文明、卫生、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家庭。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村民文化教育活动,丰富广大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5.1.6消除农民的后顾之忧 搬入新型农村住宅社区的农民,最大的担心是承包田会不会受到影响?养殖业怎么发展?新社区建设规划之初,就考虑了

54、农民的需求:一是农民自主支配土地,既可选择流转,也可自己耕种;二是逐步建立农民养老保险;三是集中规划养殖小区,引导群众到养殖小区集中饲养,这些政策措施消除了农民的后顾之忧。而对耕种距离来讲,新社区距耕地半径不超过3公里,由于交通便利,很多农户又有摩托车等交通工具,基本不受影响。该市还整合社会保障资源,优先向新社区倾斜,入住社区的农民登记为城镇居住地居民户口,可享受养老保险和城市低保;优先免费技能培训,安排到就近产业集聚区就业;拿出一定比例的教育附加费资金用于支持社区的学校建设,并选配一定比例的中小学优秀教师任教;每个社区至少配备一名财政全额供给、达到一定任职条件的医生;推进社区电力、通讯、公交

55、、金融等服务同城同价。 5.1.7增强城市的辐射带动力 该地区以市区为中心,加快以路网、电力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打通市区通往各县(市)的八条快速道路,使各县(市)与中心城市的联系更为紧密。行驶在市区通往各县(市)的平坦的柏油路上,双向六车道非常顺畅,两边竖立的形态各异的路灯,花花绿绿的美化带,让人十分惬意。同时加快推进城乡供排水、电网、通信、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同城经济圈建设步伐,推进交通同城、金融同城、电力同城、通信同城等,推进城市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 5.2通过对尾闸镇新农村规划的实地考察对新农村规划提出以下建议 实践证明,市解放思想,开拓创新,

56、通过建设产业集聚区和新型农村住宅社区,推进农村城镇化,有效改善了农村居住环境,提高了农民生活质量;有效推动了农民转移和土地流转,促进了农业规模化经营,为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提供更大空间;有效促进了资源的集约节约利用,避免了农村无序建房和重复投资;有效拉动了农村投资和消费需求,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等。通过市推进新农村规划的实践调查,我有以下几点建议。 5.2.1城乡统筹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农村城镇化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也是新农村建设的方向。城乡一体化的核心是“三农”问题,“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村发展生动力不足。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城乡二元体制阻碍了城市生产要素向

57、农村流动,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输血渠道不畅;二是农村资产要素市场化程度低,自身造血功能低下。二元体制其实就是县城以上的城市与乡镇以下的农村的分割。农民发展的障碍并不在于户籍的二元化,即使是取消了农村户口,农民又能怎样呢?很多农民到城市中谋生,但不能安居,而留在农村安居的,又不能很好谋生,这种生产与生活的不协调,也影响着和谐社会的建设。关键是要实现农民生产与生活的协调,也就是安居与乐业的统一。广大农民大量涌向城市既不符合国情,也不可能实现,而就近进入中小城镇生活,就近从事一、二、三产业是可行的。要形成“城市辐射城镇,城镇凝聚农村”的一种架构,使城镇成为打破城乡二元分割,把两者进行较好衔接的平台,

58、方便农民往城镇流动,城市人员、资源也能够往城镇流动,城乡在这里交汇、互动,促进“三农”要素的市场化,会较增强财富效应。 5.2.2农村城镇化农村城镇化是促进国家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上新台阶的较好途径。当前,我国城镇化水平较低,许多地方叫“镇”,实际上绝大多数人口仍居住在农村。相比较城市化而言,推进农村城镇化的成本较低,效益较好,农民就近安居乐业,促进社会稳定,促进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的根本转变等。城镇还可以承接城市的产业转移,维护国家经济竞争力。同时,城镇化还有力促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拉动投资和消费,维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快速发展。 5.2.3寻求合适的农村支柱产业产业支撑是推进农村城镇

59、化建设的关键。从市的实践看,正是因为有了产业支撑,他们的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城镇化才得以顺利推进。如果没有产业支撑,只是把原来的旧村庄拆掉,建成新社区或城镇,虽然可增加部分农民从事服务业,但活力严重不足。只有产业发展了,才可以从外部获取更多收入,进入城镇部良性循环,促进城镇的欣欣向荣。5.2.4建议中央制订加快农村城镇化的中长期发展战略和规划 建议中央制订加快农村城镇化的中长期发展战略和规划,对农村城镇化进程进行跟踪研究和指导。农村城镇化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更是一个长远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制订中长远发展规划。这是一场大变革、大实践,难免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体制性障碍。比如,城镇化后的村级组织如何运转;农村社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