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的制约性因素与对策思路_第1页
新农村建设的制约性因素与对策思路_第2页
新农村建设的制约性因素与对策思路_第3页
新农村建设的制约性因素与对策思路_第4页
新农村建设的制约性因素与对策思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新农村建立的制约性因素与对策思路团风县淋山河镇党委书记 汪建中 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立,是新阶段党中央在调整城乡关系上一项具有战略性意义的新决策,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具有深刻而丰富的内涵,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 一、新农村建立的制约性因素中国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立的巨大成就以及“三农问题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为建立新农村提供了契机和条件。但是,因历史原因、体制矛盾和政策缺陷所引发的深层次的“三农问题远没有解决,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立还将面临诸多难题:一落后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是新农村建立的最大障碍 受城乡分割的二元构造影响,我国在制度安排和政策层面上,一直存在着重工业和城市,轻农

2、业和农民的倾向,造成城乡社会资源占有差距扩大,从而导致农村根底设施简陋,公共产品供应受城乡分割的二元构造影响,我国在制度安排和政策层面上,一直存在着重工业和城市,轻农业和农民的倾向,造成城乡社会资源占有差距扩大,从而导致农村根底设施简陋,公共产品供应缺乏,社会保障体系脆弱,农民生产条件和生活水平大大落后于城市居民。与城市大规模的建立相比,农村的现实却是:2006年,全国农村约有一半的行政村未通自来水,亿人口喝不上符合平安标准的饮用水,60%以上的农户没有卫生厕所,有近7000万户农民的住房需要改善,13%以上的行政村没有通公路,农村中小学校舍危房率到达%等等。同时,由于农村教育、文化、卫生、医

3、疗、社会保障等公共事业的匮乏,农民根本的看病就医、读书上学也难以满足。这种落后的农民生存现状和农村面貌势必会延缓建立新农村的进程与速度,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立的最大障碍。 二萎缩的融资环境及资金短缺是新农村建立的最大瓶颈 建立新农村不仅要改造和建立根底设施等硬环境,而且还要提升农村民主、科学管理等软环境。这一切都需要有完善的融资环境和足够资金保障来做支撑,但由于体制的原因,导致农村融资环境差,资金严重缺乏。2006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约3000 亿元,仅占总支出的12%左右,2004年,全国农民兴修农田水利投工总量不到30个,今后我国每年仅农田水利建立投入的缺口就超过700 亿元。近几

4、年,虽然国家在“三农建立中扩大了投资比例,增加了农业投入,包括农田水利和农业科技投入,但相比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来说,这些投入是远远不够的。 三模糊的乡村行政管理及其功能弱化是新农村建立的最大阻力建立新农村,离不开乡村两级机构的组织协调。作为农村税费改革配套措施之一的乡村机构改革,其初衷是想通过精简机构,简化职能,转移人员到达行政减资、农民减负、管理高效的目的。但由于此项改革设计上的缺陷,不仅没有到达管理高效的目的,相反因新的乡村职能定位上的模糊不清,导致乡村管理上的混乱和行政效能的降低。突出表现在:乡镇因领导职数的减少,一般干部失去了政治上求进步的时机,所以遇事少管,被动应付。除个别集体经

5、济开展较好的村外,大多数村因集体经济的削弱,村民自治不仅无物可管,而且会因失去正常运行所需要的资金而陷入困境;农村基层组织维护农民利益的功能不强,甚至出现侵犯农民利益的现象;随着农村人口向城镇的大规模转移,削弱了村民自治的民意根底,增加了村级事务管理的难度。同时,导致农村管理人才短缺,直接影响了村民自治的效果;农民的民主意识和参与民主的能力薄弱,村级民主管理制度不够健全和标准,农村封建、宗族、宗派势力阻碍民主法制建立进程,村级组织在推进民主法制进程中的作用趋弱等等。村民自治和基层行政功能的弱化,将会影响到建立新农村的相关政策的有效贯彻和实施。 四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低、观念陈旧是新农村建立的最大难

6、题。 农民是建立新农村的主体,农民素质的上下直接决定着新农村建立的步伐。如果不能在农村建立中提高农民素质,不能培育新型农民作为新农村建立的主力军,即使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将是一个不全面不完善的新农村。目前,我国农业劳动者不管是在受教育程度、观念、技能等方面,还是在安康状况、社会保障等方面都还处于较低水平。首先,我国农村人口受教育年限明显低于全国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农民中文盲、半文盲较多。相对偏低的农村劳动力素质会阻碍技术进步,导致劳动生产率低下,制约着人力资源潜力的发挥,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瓶颈。其次,在农村地区,缺医少药的情况非常普遍。许多农民身患疾病,安康状况很差。安康状况不佳

7、严重影响他们对于社会经济活动的参与以及工作效率的提高。再次,许多农村地区因为长期以来经济落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因而人们市场观念淡薄,缺乏风险意识、创新意识和市场竞争意识,很难适应建立新农村的要求。 二、新农村建立的假设干对策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在建立新农村的道路上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新风险,对此,我们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决不可盲目乐观,更不能把新农村建立看成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我们切不可脱离实际,违背农民意愿,盲目攀比,而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规划先行,分步实施,示范引路,因地制宜,扎实稳步地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一要始终坚持“分类指导、差异开展的原

8、那么,因因地制宜确立本地新农村建立的思路和模式。 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遵循“因地制宜、尊重民意,分类指导、差异开展的原那么,科学规划,分步实施,示范引路,扎实稳步地推进。由于自然条件、经济根底、制度环境、人文历史、开展机遇等多种因素的差异,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起点、要求、标准和模式就不能一刀切,总体可以分为三类:一是经济根底较为兴旺的地区要率先开展。这些地区作为新农村建立的示范区、样板区和先导区,要主动调高“参照系,找准新坐标,加大投入。在资金分配上要更多地向“三农倾斜,在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改善村庄人居环境、完善根底设施和公共效劳、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迈出更大的步伐。

9、二是经济较薄弱的地区要加快开展。这些地区是新农村建立的难点。在现有采取的挂钩帮扶、增加财政转移支付等措施的根底上,强调增强该地区开展的内生动力,激发该地区群众的创业热情,及时发现、引导和培植农民致富的典型,在更大的层面上推开,加快开展。在规划、标准、起点方面,应从实际出发,先把力所能及的事情办好,尽力而为。三是其他经济条件尚可、根底较好的地区要积极开展。要抓住开展机遇,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发挥本地特色,开展民营经济,创新体制机制,争取更大开展。 二要结实树立“科学开展首先是开展的理念,始终把加快开展放在第一位,坚持以开展农村经济为中心,进一步加快“三化进程。建立新农村首先要振兴农村经济,加快农村

10、经济开展,增加农民收入。农村经济不开展,建立新农村就失去了物质根底。要按照科学开展观的要求,坚持以工业化致富农民、城市化带动农村、产业化提升农业,推进城乡一体化新型“三农开展道路。一是要加快开展现代高效农业。要大力推进农业构造调整,突出开展园艺蔬菜业和高效养殖业,突出设施农业和规模养殖两大环节。通过开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大力推进农业招商引资和产业化经营,做强市场主体,做大生产基地,做优产品质量,做活市场营销,做响产品品牌,逐步形成一批全国有影响、经济效益好、科技含量高的特色经济板块,促进高效农业规模化。二是要加快开展农村工业。在注重环境资源可持续开展的前提下,不断推进农村工业化进程。我们

11、要借各地经济开展的成功经历,充分挖掘各种资源潜力,放手开展农村经济,壮大民营经济,以新型工业化致富广阔农民。三是要加快开展农村城镇化。要按照建立城乡一体的规划体系的要求,认真编制村镇建立规划,要防止出现大拆大建、重复建立、浪费资源、只在新村庄建立上做外表文章的倾向。在科学规划的根底上,根据各地实际,进一步推进城镇化建立,引导农民逐步向小城镇集中,增强集镇在新农村建立中的带动作用。要加快开展农村效劳业。继续抓好农村商业、交通运输业等传统效劳业的开展,同时采取综合措施,努力开拓农产品市场;要积极创造条件,加快培育农村房地产业、休闲观光农业、新型医疗保健、文化教育等新的消费热点。要实行培训、就业、维

12、权三位一体,内转、外输、创业三策并举,坚决不移地推进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三要结实树立“人力资本是第一资本的理念,加大农民智力投资,努力提高农民素质和文明程度。 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的是农民,靠的是农民。农民的文化素质、技术技能和思想道德水平,直接决定着新农村建立的成败。农民的知识化、现代化是新农村建立的前提和条件,如何把农村大量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理应成为新农村建立的首要环节。 一是要加强宣传发动,激发农民自主建立的热情。引导农民树立开展意识、创业意识、市场意识、竞争意识、生态意识等适应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想观念和文明意识,尊重农民群众在新农村建立中的主体地位,广泛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

13、议,充分激发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推动农业开展、农民富裕和农村繁荣,这是建立新农村的根本动力。借鉴韩国“新村运动中,加强农民国民精神教育的做法,结合开展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不断加强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立。培养“三创(创业、创新、创优)精神,促进农村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良好风气。 二是要加强农民教育培训,提高农民自主建立的技能。要结合省政府出台的为民办实事政策和致福工程、科技进村入户工程等的实施,围绕提高农民整体素质,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广泛开展科技、法律、道德等各种教育培训。重点抓好农村劳动力输出技能培训、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和农民创业培训,使新增

14、农村劳动力转移前普遍承受一次职业技能培训,使农业从业人员根本轮训一遍。加快开展农村文化教育事业,全面提升农村劳动力素质,切实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同时要分期分批对乡村干部进展培训,提高乡村干部的根本素质,增强带着农民群众完成新农村建立任务的能力。 四要结实树立依法治农兴农的理念,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立。 首先要加强普法宣传教育。要结合开展推进农村“五五普法工作,深入开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农村土地承包法?、?农业法?等涉农法律法规的宣传,引导农民学法、守法、用法,特别是基层农村干部和党员要带头加强涉农法律法规的学习,增强依法行政、依法治农、依法兴农的意识和水平,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法制的开展。其次要调整完善与新农村建立不相适应的政策法规。 就目前而言,一方面要修订现有政策法规,重点是清理和取消多种针对农民工流动和进城就业的歧视性规定和不合理限制;另一方面要完善新的法规。对目前涉及城乡统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