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中语文一轮复习学案:理解四类文言实词及其推义方法——勤于积累善于推断(含答案)_第1页
2023届高中语文一轮复习学案:理解四类文言实词及其推义方法——勤于积累善于推断(含答案)_第2页
2023届高中语文一轮复习学案:理解四类文言实词及其推义方法——勤于积累善于推断(含答案)_第3页
2023届高中语文一轮复习学案:理解四类文言实词及其推义方法——勤于积累善于推断(含答案)_第4页
2023届高中语文一轮复习学案:理解四类文言实词及其推义方法——勤于积累善于推断(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理解四类文言实词及其推义方法勤于积累,善于推断课堂学案复习任务1.掌握理解四类实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多义实词、偏义复词)的方法。2.掌握推断文言实词词义的方法。活动一掌握理解四类实词的方法一、通假字:本义不通,考虑通假请根据“通假条件”导图,考虑下面文段中有无通假字,如有,请找出来并解释其义。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选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第十一,有删改)反通返,意思:第一个“坐”通座,意思:女通汝,意思:采通彩,意思:振通赈,意思:二

2、、古今异义词:存同求异,区分单双请联系古今词义演变特点,参照下面理解古今异义词的方法,完成后面题目。1思考下列词语的古义和变化类型,完成下表。词语古义今义变化类型河泛指一切河流臭难闻的气味走步行怨埋怨恨仇恨,怀恨卑鄙(语言行为)恶劣2.判断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是不是与现代汉语同形的双音节词。如若不是,请解释其义。(1)铁骑突出刀枪鸣:(2)宽厚而爱人:(3)古之学者必有师:(4)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反训词在古汉语中,同一词语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可以表达出正反对立的两个意思,这种词叫反训词。这样的词语有:“沽”,买或卖;“置”,置办或放弃;“报”,报恩或报仇;“从”,跟

3、随或率领;“纳”,收进或交出;“迁”,升官或降职;“市”,卖出或买入。三、多义实词:追源溯流,语境敲定1识记多义实词可用“解形析义,建图索义”的方法,即看字的形旁,找出本义,然后建立图表,索求词义演变。请参照下图,为“伐”字解形析义,建图索义。例:先解释下列句子中“伐”的义项,然后画出其词义引义表。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魏征谏太宗十思疏):齐师伐我(左传曹刿论战):此丈夫所当履其道,免笔诛口伐于荜门闺窦之间(陈亮畏羞于君子):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司马迁魏公子列传):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司马迁屈原列传):2参照下面理解多义实词的方法

4、,完成后面题目。根据下面“回”的字形演变和提供的例句,按照要求回答问题。回:象形字,甲骨文像渊水回旋之形,本义为回旋、旋转。例句: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白居易琵琶行)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欧阳修醉翁亭记)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白居易卖炭翁)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1)上述例句中的“回”字,使用本义的有哪些?(只填写序号)答:_(2)请根据上述例句中“回”的本义和引申义,各写出两个包含“回”字的成语。用本义:_用引申义:_四、偏义复词:关注构成,语境确定判断偏义复词,一要关注其构成,两个词的意义相反或相近;二要看语境,两个词中只有

5、一个适合语境,另一个只作衬字。请根据这一判断方法,完成下列题目。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词义类型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B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C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D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词义类型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B岂敢盘桓,有所希冀C诏书切峻,责臣逋慢D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活动二掌握实词推义六法一、音形推义利用音形推义法推断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1)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归去来兮辞):(2)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归去来兮辞):(3)生而眇者不识日(眇者识日):(

6、4)平民虽平价不能籴(徐九思传):汉字本是表意性质的,从字形可以推知字义。虽历经演变,但表意的功能并没有丧失,汉字本身即为理解词义的已知条件之一。因此,通过对字形结构(主要是象形字、会意字和形声字)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探求字的意义。如2019年江苏卷译句“此儿汗血,可致千里,非仅仅蹀躞康庄也者”,其中“蹀躞”是个疑难词语,我们可以根据其形旁“”推测它可能与“走路”有关,再结合前文“可致千里”,就可以推断其为“小步慢走”之意。音形推义法也叫“通假推义法”,参见本学案“活动一”中“一、通假字”部分。常见形旁的词义指向钅(金)、木、氵(水)、(火)、土:与五行有关。刂(刀)、弓、矛、戈、斤(斧)、殳

7、:与兵器有关。马、牛、羊、犭、鸟、虫、隹:与动物有关。讠(言)、辶、忄(心)、彳(行):与行为有关。纟:与丝麻有关。贝:与金钱有关。尸:与身体有关。女:与妇人有关。冖:与笼罩有关。系:与捆绑有关。求:与毛皮有关。旨:与美味有关。页:与首有关。目:与眼有关。皿:与器具有关。宀、户:与房舍有关。攴:与敲击有关。辛:与刑具有关。歹:与死亡有关。片:与文书、文件有关。二、邻字推义利用邻字推义法推断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1)百姓怨望而海内叛矣(过秦论):(2)过蒙拔擢,宠命优渥(陈情表):(3)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兰亭集序):(4)虽蒙宽宥,犹执谦退(后汉书王梁传):(5)议治乱之本根,求祖宗之故事

8、(润州谢上表):(6)消息盈虚,终则有始(庄子秋水):(7)今主上幼冲,贼臣虎据,华夏震慄,雄才奋用之秋也(三国志常林传):(8)益跅(tu)弛,不问生产,遂大困。寻死富阳(周维城传):(9)至乃尚书郎乘马,则纠劾之(颜氏家训):在文言文中,两个词连用,往往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邻字连用,表达同一个意思,这时可以借助其中一个实词的意义来推断另一个较为生疏的实词的意义。如“前代圣君,博思咨诹”(后汉书章帝纪),“诹”与“咨”同义,意为“咨询”。另一种是邻字连用,表达相反或相对的意思,这时可以借助其中一个实词的意义来推断另一个实词的意义。如“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陟”与“罚”反义,意为“提

9、拔”;“臧”与“否”反义,意为“善”。这种邻字推义法在翻译中运用较广。如2016年全国卷译句“又谓珪刚直忠谠,当起用”,其中“谠”是个难字,这时可利用邻字“忠”来推断出其为“正直”义。同义复词(同义组合)侪(chi)辈:同辈 褫(ch)夺:剥夺功名蠲(jun)免:免除 畋(tin)猎:打猎央浼(mi):央求,请求三、对文推义充分利用句中加“”的字来推断加点字的意思或用法。(1)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eq o(弥,sup7(),sdo7()津,青雀黄龙之舳(滕王阁序):(2)则思eq o(慎,sup7(),sdo7()始而敬终(谏太宗十思疏):(3)忠不必eq o(用,sup7(),sdo

10、7()兮,贤不必以(九章涉江):(4)人eq o(众,sup7(),sdo7()车舆,万物殷富(史记南越列传):(5)父未尝eq o(笞,sup7(),sdo7(),母未尝非,闾里未尝让(论衡自纪篇):(6)又况天地之无倪,阴阳之无eq o(穷,sup7(),sdo7()(非国语):在文言文中,排比句、对偶句、并列词句对举的语言现象很多。在对举句中,位置对称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词义相近、相反或相对,因此,通过对已知词语的词性、词义的分析,就可以推知未知词语的词性、词义。四、语法推义利用语法推义法推断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1)徇镇江、丹阳、丹徒、金坛,皆克之(明史花云传):(2)太祖将取滁州,

11、率数骑前行,云(指传主花云)从。猝遇贼数千,云翼太祖,拔剑跃马冲阵而进(明史花云传):(3)诸山越(指偏远地方)不宾,有寇难之县,辄用盖(指传主黄盖)为守长(吴书黄盖传):(4)天下之势,譬犹病者,陛下既得良医矣,信任不疑,非徒愈病,而又寿民(宋史蔡襄传):句子的结构是固定的,组合是有规律的,词在句中所处的语法位置,为我们推断词义提供了依据。如主语、宾语常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由动词、形容词充当,状语大多由副词充当等。(1)划分句子成分法“信义著于四海”(“信义”作主语,可判断“信”是名词,作“信用”讲)“烟涛微茫信难求”(状语,确实)“楚王贪而信张仪”(谓语,信任)(2)看搭配“辍耕之垄

12、上”,“之”后接表地点的“垄上”,很明显,“之”在这里只能译成动词“到”才能与之搭配。“自放驴,取樵炊爨”,题目中给的词义是“打柴”。“樵”前面有动词“取”,后面有动词“炊爨”,上下文联系起来,不难推断出它处于宾语的位置,是名词,应该是“木柴”的意思;“打柴”是动词,明显不恰当。五、语境推义利用语境推义法推断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1)(马文升)在班列中最为耆硕,帝亦推心任之,诸大臣莫敢望也(明史马文升传):(2)崔杼与庆封谋杀齐庄公。庄公死,更立景公,崔杼相之。庆封又欲杀崔杼而代之相庆封相景公,景公苦之。庆封出猎,景公与陈无宇、公孙灶、公孙虿诛封。封以其属斗,不胜,走如鲁(吕氏春秋慎行):(

13、3)前守滕宗谅大兴学校,费钱数十万。宗谅去,通判、僚吏皆疑以为欺,不肯书历。宿(指传主胡宿)诮之曰:“君辈佐滕侯久矣,苟有过,盍不早正?乃阴拱以观,俟其去而非之,岂昔人分谤之意乎?”(宋史胡宿传):理解实词的含义要坚持“词不离句,句不离段”的语境原则,在语境中理解,准确率才会提高。需要强调的是,语境有小大之分。最小的语境即词语所在的句子,稍大的语境就是词语所在句子的上下句,最大的语境即词语所在句子的所有相关文句。有时候,对词语的解释符合小语境,甚至符合上下句构成的语境,但不符合完整的大语境。这种符合局部语境,但与整体语境不符的情况极具迷惑性。所以,结合语境来辨析词语的解释是否恰当时,绝不能只是

14、将解释带入句中,看其在本句中是否恰当,也不能只满足于推敲其是否符合上下句的意思,而必须找到所有相关语句,在完整的语境中揣摩词语解释是否恰当。六、成语推义借助成语推断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1)匪来贸丝,来即我谋(诗经氓):(2)赵奢之伦制其兵(过秦论):(3)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九章涉江): (4)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促织): 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使用的、简洁精辟的固定短语,被深深地打上了古汉语的烙印,是古汉语留给现代汉语的“活化石”。一些成语的含义并未因时间的流逝而改变,这就给我们推断实词意义提供了方便,我们可以根据已掌握的成语的意义和用法,来推求文言实词的意义。实词推断常常联想到的成语

15、干名采誉(求取)形影相吊(慰问)严惩不贷(宽恕) 亟来问讯(屡次)既往不咎(责备) 细大不捐(抛弃)披荆斩棘(拨开) 不期而遇(约定)不速之客(邀请) 毁家纾难(解救)冠盖相属(连接) 屡试不爽(差错)不赞一词(帮助) 垂帘听政(管理)求全责备(要求) 口诛笔伐(讨伐)随堂练习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不肖宗道(指作者袁宗道),稚年丧母,外大母每见不肖,辄泪涔涔下,且泣且拊曰:“儿饥否?将无寒乎?”辄取衣食衣食之。赠中宪公(指太夫人之公公)性嗜饮,日偕诸酒人游,顾以生计萧疏,不无阻酣畅也。自有妇卜太夫人(指上文的“外大母”),而甘滑盈几,取办咄嗟。诸故酒人惊相语:“前从夫夫饮,且少鲑菜

16、耳,今何突致此衎衎者?”遍视其囷箧而索然若故,然后乃知太夫人啬腹龟手适舅姑,心力竭矣。方伯公(太夫人之丈夫)日夜期会簿书间,力渐耗。太夫人时时风方伯公。(袁宗道外大母赵太夫人行状,有删改)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且泣且拊曰拊:抚B自有妇卜太夫人 卜:选择C然后乃知太夫人啬腹龟手适舅姑 适:出嫁D太夫人时时风方伯公 风:劝说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邹维琏,字德辉,江西新昌人。吏部尚书赵南星知其贤,调为稽勋郎中。时言路横恣,凡用吏部郎,必咨其同乡居言路者。给事中傅櫆、陈良训、章允儒以南星不先咨己,大怒,共诟谇维琏。及维琏调考功,櫆等益怒,交章力攻。维琏愤,拜疏求罢。维琏

17、欲去不得,诏留视事。乃严核官评,无少假借。五年二月,代熊文灿巡抚福建。海外红夷据彭湖,挟互市,后徙台湾,渐泊厦门。维琏屡檄郑芝龙防遏之,不听。明年夏,红夷乘间袭陷厦门城,大掠。维琏急发兵水陆进,芝龙亦驰援,焚其三舟,官军伤亦众。维琏在事二年,劳绩甚著。会当国者温体仁辈雅忌维琏,而闽人宦京师者腾谤于朝,竟坐是罢官。(节选自明史邹维琏传)(1)维琏欲去不得,诏留视事。乃严核官评,无少假借。译文:_(2)会当国者温体仁辈雅忌维琏,而闽人宦京师者腾谤于朝,竟坐是罢官。译文:_巩固学案一、四类实词基础练1请根据通假条件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义。(1)出奇以挠其谋,坚守以老其师,劳佚之势,我得胜算

18、矣。答:_ (2)庑下徒吏,偃居门宇终日。答:_ (3)太子蚤从征(魏征)言,不死今日之祸。答:_ (4)郑仁基息女美而才,皇后建请为充华(妃嫔称号),典册具。征(魏征)谏曰:“今郑已约昏,陛下取之,岂为人父母意!”答:_2思考下列词语的古义和变化类型,完成下面表格。词语古义今义变化类型菜除主食以外的一切食物宫帝、后、太子等居住的房屋睡睡着,睡觉瓦安装在房顶上的瓦片臭难闻的气味禽鸟类的总称汤食物煮后所得的汁水走狗比喻受人豢养而帮助作恶的人舅姑舅舅和姑姑丈夫婚姻关系中的男方3.解释下列多义词的义项。(1)属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赤壁赋):_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琵琶行):_

19、衡少善属文(张衡传):_有杜赫之属为之谋(过秦论):_然亡国破家相随属(屈原列传):_ (2)过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苏武传):_过蒙拔擢,宠命优渥(陈情表):_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烛之武退秦师):_闻大王有意督过之(鸿门宴):_过故人庄(过故人庄):_雷霆乍惊,宫车过也(阿房宫赋):_4请指出下列句中的偏义复词并作解释。(1)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答:_ (2)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答:_ (3)昼夜勤作息。答:_二、推义法专练5请用音形推义法推断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1)丰则贵籴,歉则贱粜:_(2)夜入其家,探其箧,不使之知觉:_(3)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_(4)天台生

20、困暑,夜卧帷中,童子持翣(sh)飏于前:_6请用邻字推义法推断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1)(御史卢雍)又谓珪(傅珪)刚直忠谠,当起用:_(2)明年,齐贤(人名)出守京兆,复条陈放(传主种放)操行,请加旌贲:_(3)其于知友故旧殁后衰落,相存问过于生前,盖其性之笃厚然也:_7请用语法推义法推断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1)君所交皆一时贤隽:_(2)存思不息,乃庐于墓侧:_(3)鄂侯争之急,辨之疾,故(纣王)脯鄂侯:_(4)本草中所载诸食物,益人者不尽可口,可口者未必益人:_8请用对文推义法推断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1)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_(2)谷则异室,死则同穴:_(3)臣死之日,不使内有

21、余帛,外有赢财:_(4)士习由此而偷,官方由此而隳,师道由此而坏:_9请用语境推义法推断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1)梅以欹为美,正则无景:_(2)天保中,郡县大水、人灾,绝食者千余家:_(3)后青州大蝗,侵入平原界辄死,岁屡有年,百姓歌之:_(4)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_10请联系成语或课内知识推断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1)若贷而不诛,则天下大义不明:_联系成语:_(2)敌见,惊退。逐至东门,左右稍集,合战破之,韩轨(人名)遂投城遁走:_联系成语:_(3)李超,字魁梧,淄之西鄙人:_联系课文:_(4)阮籍与深为友。籍每适深,俄顷辄去:_联系课文:_三、模拟题训练11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

22、文后题目。(1)廖刚字用中,南剑州顺昌人。绍兴元年,盗起旁郡,官吏悉逃去,顺昌民以刚为命。刚喻从盗者使反业,既而他盗入顺昌,部使者檄刚抚定。刚遣长子迟喻贼,贼知刚父子有信义,亦散去。寻召为吏部员外郎,言:“古者天子必有亲兵自将,所以备不虞而强主威。愿稽旧制,选精锐为亲兵,居则以为卫,动则以为中军,此强干弱枝之道。”又言:“国家艰难已极,今方图新,若会稽诚非久驻之地。请经营建康,亲拥六师往为固守计,以杜金人窥伺之意。”(节选自宋史廖刚传,有删改)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刚喻从盗者使反业 喻:教导,劝说B部使者檄刚抚定 檄:文告,文书C愿稽旧制,选精锐为亲兵 稽:考证,查考D

23、以杜金人窥伺之意 杜:杜绝,防范(2)宋清,长安西部药市人也,居善药。有自山泽来,必归宋清氏,清优主之。长安医工得清药辅其方,辄易雠,咸誉清。疾病疕疡者,亦毕乐就清求药,冀速已。清皆乐然响应,虽不持钱者,皆与善药,积券如山,未尝诣取直。或不识遥与券,清不为辞。岁终,度不能报,辄焚券,终不复言。市人以其异,皆笑之曰:“清,蚩妄人也。”或曰:“清其有道者欤?”清闻之曰:“清逐利以活妻子耳,非有道也。然谓我蚩妄者也亦谬。”(节选自柳宗元宋清传,有删改)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长安西部药市人也,居善药居:储存,囤积B亦毕乐就清求药,冀速已已:停止,引申为“痊愈”C积券如山,未尝诣

24、取直券:借据,欠条D岁终,度不能报,辄焚券报:回报,报答(3)萧韩家奴,字休坚,涅剌部人。少好学,弱冠入南山读书,博览经史。统和十四年始仕。家有一牛,不任驱策,其奴得善价鬻之。韩家奴曰:“利己误人,非吾所欲。”乃归直取牛。二十八年,典南京栗园。重熙初,同知三司使事。四年,帝与语,才之,命为诗友。尝从容问曰:“卿居外有异闻乎?”韩家奴对曰:“臣惟知炒栗:小者熟,则大者必生;大者熟,则小者必焦。使大小均熟,始为尽美。不知其他。”盖尝掌栗园,故托栗以讽谏。(节选自辽史萧韩家奴传,有删改)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其奴得善价鬻之鬻:卖出B乃归直取牛 直:通“值”,价格、价钱C典南京

25、栗园 典:典当,抵押D帝与语,才之 才:认为有才能12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范镇,字景仁,成都华阳人。擢起居舍人、知谏院。帝在位三十五年,未有继嗣。嘉祐初,暴得疾,中外大小之臣,无不寒心,莫敢先言者。镇独奋曰:“天下事尚有大于此者乎?”章累上,不报。凡见上面陈者三,言益恳切。镇泣,帝亦泣,曰:“朕知卿忠,卿言是也,当更俟三二年。”章十九上,待命百余日,须发为白。朝廷知不能夺,乃强罢谏院。镇虽解言职,无岁不中前议,见帝春秋益高,每因事及之。又因袷享,献赋以讽。其后韩琦遵定策立英宗。出知陈州。陈方饥,视事三日,擅发钱粟以贷。监司绳之急,即自劾,诏原之。是岁大熟,所贷悉还。(节选自宋

26、史范镇传,有删改)(1)镇虽解言职,无岁不中前议,见帝春秋益高,每因事及之。译文:_(2)陈方饥,视事三日,擅发钱粟以贷。监司绳之急,即自劾,诏原之。译文:_答案活动一掌握理解四类实词的方法一、返回 座位 你 彩色 赈济二、1词语古义今义变化类型河黄河泛指一切河流词义扩大臭气味难闻的气味词义缩小走跑步行词义转移怨仇恨,怀恨埋怨词义弱化恨遗憾,不满仇恨,怀恨词义强化卑鄙地位低,见识浅(语言行为)恶劣感情色彩变化2.(1)不是,指“突然爆发出”(2)不是,指“爱惜人民”(3)不是,指“学习的人”(4) “至于”不是,指“来到”;“颜色”不是,指“脸色,面容”;“憔悴”是与现代汉语相同的双音节词;“

27、形容”不是,指“外貌,模样”;“枯槁”是与现代汉语相同的双音节词三、1砍伐 攻打,进攻 声讨 功劳,功业 自夸,炫耀建图索义示例2 (1)(2)(示例)百转千回回肠荡气回心转意回头是岸四、1 C 2 D活动二掌握实词推义六法一、(1)看(2)田地(3)眼盲(4)买进粮食二、(1)与“怨”同义,怨恨(2)与“拔”同义,提拔(3)与“短”反义,长(4)与“宽”同义,宽恕(5)与“乱”反义,安定(6)与“消”反义,生长(7)与“幼”同义,年幼(8)与“弛”同义,放纵(9)与“劾”同义,检举、告发三、(1)满(2)慎重(3)任用(4)众多(5)责备(6)边际四、(1)掠取(2)保护(3)归顺,服从(4

28、)愈,使痊愈;寿,使长寿五、(1)朝官;望其项背(2)讨伐(3)责备六、(1)接近、到。联系成语“若即若离”(2)类。联系成语“不伦不类”(3)迫近、接近。联系成语“日薄西山”(4)要求。联系成语“求全责备”随堂练习1 C参考译文我袁宗道,幼年丧母,外祖母每次见到我,就泪流不止,一边流泪一边抚摩着我说:“孩子饿不饿?不会冷吧?”就取来衣服让我穿,取来食物让我吃。中宪公生性喜欢饮酒,天天与酒友交游,只是生活用度匮乏空虚,难免妨碍了畅饮之欢。自从选择太夫人为儿媳后,鲜美柔滑的食物摆满了几案,时间很短就能取来办好。各位老酒友惊奇地对他说:“从前我们跟你饮酒,很少有鱼类菜肴,现在怎么突然间就可以从容操

29、办?”尽数查看谷仓和箱笼,仍然空空如旧,这之后才知道是太夫人节衣缩食勤俭辛劳来满足自己的公婆,是用尽心力了啊。方伯公日夜埋头在各种公文书簿之中,心力渐渐被消耗。太夫人时时劝说方伯公。2 (1)邹维琏想离职也不行,诏令他留任治事。于是他严格考核官员评语,毫不宽容。(得分点:“去”,离职;“视事”,治事、办公;“假借”,宽容、宽恕)(2)恰好当权的温体仁等平素就忌恨邹维琏,而在京城当官的福建人也在朝廷上肆意诽谤他,(邹维琏)最终因此被免职。(得分点:“雅”,平素、一向;“宦”,做官、当官;“坐”,因为、因获罪)参考译文邹维琏,字德辉,江西新昌人。吏部尚书赵南星知道他贤明,将他调为稽勋郎中。当时言官

30、霸道,凡是任命吏部郎,必然先问他做言官的同乡。给事中傅櫆、陈良训、章允儒因为赵南星没有先问自己,大怒,一同辱骂邹维琏。等到邹维琏调任为考功,傅櫆等更为恼怒,轮流上疏竭力攻击他。邹维琏愤慨,上疏请求罢官。邹维琏想离职也不行,诏令他留任治事。于是他严格考核官员评语,毫不宽容。崇祯五年(1632)二月,代替熊文灿巡抚福建。荷兰人占据澎湖,要挟互市,后又移往台湾,逐渐停泊在厦门。邹维琏屡次命令郑芝龙防备,郑芝龙不听。第二年夏天,荷兰人乘机偷袭占领厦门城,大肆抢掠。邹维琏急忙发兵水陆并进,郑芝龙也驰援,烧毁了荷兰人三条船,官军受伤的也多。邹维琏居官任事两年,功绩很显著。恰好当权的温体仁等平素就忌恨邹维琏

31、,而在京城当官的福建人也在朝廷上肆意诽谤他,(邹维琏)最终因此被免职。巩固学案一、1(1) “佚”通“逸”,安逸。(2) “偃”通“宴”,安闲。(3) “蚤”通“早”,早早地。(4) “昏”通“婚”,婚姻。“取”通“娶”,娶。2词语古义今义变化类型菜专指蔬菜,不包括肉、禽、蛋等其他类食物除主食以外的一切食物词义扩大宫房屋,居室帝、后、太子等居住的房屋词义缩小睡坐着打瞌睡睡着,睡觉词义扩大瓦用陶土烧制的器皿安装在房顶上的瓦片词义转移臭气味难闻的气味词义缩小禽走兽的总称鸟类的总称词义转移汤热水,开水食物煮后所得的汁水词义转移走狗猎犬;自称谦辞比喻受人豢养而帮助作恶的人感情色彩变化舅姑丈夫的父母,即

32、公婆舅舅和姑姑词义转移丈夫成年男子婚姻关系中的男方词义缩小3. (1)通“嘱”,劝请隶属撰写类连接(2)超过过分过错责备拜访 经过4(1)父母,偏指母;弟兄,偏指兄。(2)车骑,偏指车。(3)作息,偏指作。二、5 (1)买进粮食;卖出粮食(2)箱子(3)石阶 (4)扇子;扇风6 (1)忠诚,正直(2)褒美(3)慰问7 (1)贤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2)结庐而居,名词活用为动词(3)杀后把尸体做成肉干,名词活用为动词(4)使受益,形容词的使动用法8 (1)选拔(2)活着(3)多余(4)风气;毁坏9 (1)倾斜(2)断绝粮食(3)丰收(4)顽皮10 (1)宽恕严惩不贷(2)放下,放弃投笔从戎(3)

33、边邑烛之武退秦师(4)到去 逍遥游三、11(1) B参考译文廖刚字用中,南剑州顺昌县人。绍兴元年,邻州出现了盗贼,官吏全都逃走,顺昌县人民听从廖刚的命令。廖刚劝说跟随盗贼的人回来从事自己的本业,接着其他盗贼进入顺昌,部使者用檄文征召廖刚安抚平定。廖刚派长子廖迟劝说盗贼,贼人知道廖刚父子有信义,也都散去。不久廖刚被召为吏部员外郎,进谏说:“古代天子都有自己亲自率领的亲兵,用来防备意外,增强君主的威势。希望查考先前的制度,挑选精锐作为亲兵,平常作为护卫,行动作战时作为中军,这是增强君主权威,削弱地方实力的方法。”廖刚又进谏说:“国家已经达到艰难的顶点,现在正要图谋革新,像会稽这样的地方确实不是可以长久停留的。请营建建康,亲率六军前往作为固守的计策,以杜绝金人攻占的想法。”(2) D参考译文宋清是长安西部药材市场上的人,储存有好的药材。有从深山大泽来的采药人,一定把药材卖给宋清,宋清对他们很是优厚。长安的医生用宋清的药材配制他们的药方,便容易出卖,都称赞宋清。生疮害病的人,也都愿意到宋清那里买药,希望迅速痊愈。宋清总是乐于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