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PPT课件_第1页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PPT课件_第2页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PPT课件_第3页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PPT课件_第4页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2/7/11 19:491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2022/7/11 19:492考点透析: 考试大纲所提出的要求是“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应注意两点: 一是“理解”,即要能根据上下文的语境理解和辨别; 二是“与现代汉语不同的”,这表明考查着眼于文言文有别于现代汉语的差异性。2022/7/11 19:493题型设置:翻译题;文意理解题。2022/7/11 19:494高 考 实 例2022/7/11 19:495例: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002年全国高考第16题)1、其李将军之谓也?此题考查了“其之谓也”这一文言固定句式,应译为“大概说的是吧”2022/

2、7/11 19:496例:2006年湖南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奚足以语文事?(2)而其弊常丰缛(r)而寡实。 哪里够得上谈论文章的事呢? 但它的弊病常常(在)词藻华丽而缺少实际内容。2022/7/11 19:497 例:2007年湖南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从衣文之媵yng七十人使七十个穿华丽衣服的陪嫁侍妾跟随。“七十人”,数量词作定语后置2022/7/11 19:498考察范围 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句法大致相同,由于语言的发展和演变,也存在一些差异。掌握有别于现代汉语的常见文言句式,是文言文阅读所必需的能力。这里主要掌握判断句、被动

3、句、倒装句(重点是宾语前置)、省略句及固定句式五种。2022/7/11 19:499小试身手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1、亚父者,范增也。2、沛公军霸上。3、沛公安在?4、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判断句宾语前置被动句 省略句 2022/7/11 19:4910被动句学生阅读“记忆平台”P115 “知识网络”: 二、被动句。2022/7/11 19:4911 被动句是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文言中常常借助一些介词表示被动。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1、用介词“于”“受于”表示被动,“于”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 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翻译下面句子: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

4、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被 动 句2022/7/11 19:49122、用“为”“为所”(“为”引出动作的主动者)“为所”表示被动。 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吾属今为之虏矣。注意下面句子: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重为乡党所笑。wi被 动 句2022/7/11 19:49133、用“见”“见于”表被动(“于”引进动作的主动者)。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信而见疑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翻译下面句子:被 动 句2022/7/11 19:4914予犹记周公之被逮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戍卒叫,函谷举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城陷而虏4、用介词“被”表被动 5、无任何标志,根据句意判断被 动 句2022/7/11 19:49

5、15被动句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1、用介词“于”“受于”表示被动,“于”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2、用“为”“为所”(“为”引出动作的主动者)“为所”表示被动。 3、用“见”“见于”表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 4、用介词“被”表被动。 5、动词本身表被动。 小 结2022/7/11 19:4916 “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但它不表被动,它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 可译为“我”。如:1、府吏见丁宁(我) 2、生孩六月,慈父见背(我)1、诚请见教。2、望见谅。3、请勿见笑。翻译下列句子:诚挚地请求教导我。希望原谅我。请不要讥笑我。温馨提示2022/7/11

6、 19:4917选出下列各组中不是被动句的一项1、( )A、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 B、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C、帝感其诚 D、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2、( )A、同舍生皆被绮绣B、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C、忠而被谤D、受制于人AA2022/7/11 19:49183、( )A、行将为人所并B、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C、吾常见笑于大方之家D、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B选出下列各组中不是被动句的一项4、翻译下面的句子。(朱)晖刚于为吏,见忌于上,所在多被劾。(2005年广东高考)答:朱晖在做官时很刚正,被上司忌恨,所到之处他都被人弹劾。2022/7/11 19:4919判断句学生阅读“记忆平

7、台”P115 “知识网络”:一、判断句。2022/7/11 19:4920判断句 所谓判断句,就是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的句式。其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1用“者,也” 、 “,也” “,者也”、 “者,” “,”、 “者,者也”等形式表判断。 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2022/7/11 19:49212用副词“乃”“即”“则”“皆” “诚” “特”等表示判断。如:“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即今之傫然在墓者。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2022/7/11 19:49223采用否定副词“非”表示否定判断。如:“六国破灭

8、,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4.不用语气词,完全由词序来体现。例:“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 刘豫州王室之胄。(同上) 秦,虎狼之国。 此人力士。2022/7/11 19:49235、用动词“为”“是”表判断。(直接用“是”的很少)如: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不知木兰是女郎。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2022/7/11 19:49241、下列各句中“是”表判断的一句是A.是吾剑之所从坠 B.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 C.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D.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巩固练习 答案说

9、明 B项的“是”表判断,与现代汉语同。A项的“是”是代词,这,这个地方。C项的“是”是代词,这,这样。D项的“是”是个形容词,正确的,对的。 2022/7/11 19:49252、下列各句中句式不同类的一句是 A. 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B. 是时以在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C. 刘备,天下枭雄 D. 予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 D2022/7/11 19:4926省略句学生阅读“记忆平台”P115 “知识网络”:三、省略句。2022/7/11 19:4927省略句句子中省略某词或某种成分的现象,在文言文中是很多的。最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省略主语。 2省略谓语。 3省略宾语。 4省略介

10、词。 5. 省略量词:寒暑易节,始一(次)返焉。2022/7/11 19:49281. 省略主语。(1)承前省。如:“永州之野产异蛇,(异蛇)黑质而白章。”(2)蒙后省。如:“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3)自述省。如:“(予)爱是溪,(予)得其尤绝者家焉。”(4)对话省。如:“(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王)曰:不若与人。” 指出下列句中的省略成分:“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桃花源记)(村民)见渔人,乃大惊,问 (渔人)所从来。(渔人)具答之。(村民)便要(渔人)还家, 设酒杀鸡作食。” 注意:不同的主语要翻译出来。2022/7

11、/11 19:49292022/7/11 19:49302、省略谓语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左传 “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择一鼓作气,再( )而衰,三( )而竭。鼓鼓一鼓作气,再( )而( )衰, 三( )而( )竭。 鼓 气 (吾)“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鼓 气2022/7/11 19:49313、省略宾语: 动词宾语的省略。例: 尉剑挺,广起,夺( )而杀尉。(陈涉世家) 每字为一印,火烧( )令( )坚。(沈括活板)“以相如功大,拜( )为上卿。”廉颇蔺相 如列传介词宾语的省略。 例:“竖子不足与( )谋!

12、”(鸿门宴)动词宾语的省略。介词宾语的省略。剑印印相如之之2022/7/11 19:49324、省略介词“后数日驿至,果地震( )陇西。”(张衡传) “赐之( )彘肩。”(鸿门宴)于以2022/7/11 19:4933 6、下列各句句式特点不相同的一项是 A、今以钟罄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B、秦王购之千金,邑万家 C、又试之鸡,果如成言 D、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答案说明 四句都是省略句。但A句“水中”前省略“于”,“鸣”后省略“之”。其他三句省略了介词“以”。B句的“以”在“千金,邑万家”前,C句的“以”在“鸡”前,D句的“以”在“五百金”前。 2022/7/11 19:4934 7

13、、下列省略句中不同类的一项是郑穆公使视客馆 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 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 扬州城下,进退不由 C2022/7/11 19:4935 7、下列省略句中不同类的一项是郑穆公使(“使者”“官员”“人”之类的名词)视客馆 权起更衣,肃追(之指孙权)于宇下 荆州之民附操者,逼(于)兵势耳 扬州城下,进退不由(自己)答案说明 C句在“逼”的后面省略介词“于”。其他三句都是省略了宾语。A句“使”后省略了宾语“使者”“官员”“人”之类的名词,B句“追”后省略了“之”(指孙权),D句“不由”后省略了“自己”之类的词。 8、下列省略句中不同类的一项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 竖子不足与谋 及左公下厂狱

14、,史朝夕狱门外 以攻则取,以守则固,以战则胜答案说明 C句省略的是谓语和介词,“朝夕”后省略了“候于”。其他三句都是省略了介词后面的“之”。 8、下列省略句中不同类的一项是秦王不怿,为(之)一击缶 竖子不足与(之)谋 及左公下厂狱,史朝夕(候于)狱门外 以(之)攻则取,以(之)守则固,以(之)战则胜2022/7/11 19:49362022/7/11 19:4937特殊句式倒装句学生阅读“记忆平台”P115 “知识网络”:五、特殊句式。2022/7/11 19:4938 宾语前置 定语后置 状语后置 主谓倒置倒装句 现代汉语的句子成分的顺序,一般为:(定)中心词“主状 谓 (定)中心词“宾”

15、。但在文言文中,在一定条件下,句子成分的顺序会发生变化的,这就是古汉语中的所谓倒装句,即指文言文中一些句子成分的顺序出现了前后颠倒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种倒装形式:2022/7/11 19:4939翻译下列句子,找出它们的特点大王来何操?沛公安在?客何为者? “何操” “操何” “安在”“在安”“何为”“为何”句子的特点:1、都是疑问句,2、疑问代词分别是“何”“安”“何”,它们分别作“操”“在”“为”的宾语。3、宾语都前置。规律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宾语前置句2022/7/11 19:49401、下列句子中,与其他句式不同的一项:( ) A、豫州今欲何至? B、童子何知? C

16、、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D、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E、臣实不才,又敢谁怨? C疑问代词有“何、谁、孰、胡、曷、恶、安、焉、奚”等。小 试 身 手2022/7/11 19:4941翻译下列句子,找出它们的特点忌不自信。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古之人不余欺也!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不自信”“不信自”“未之有”“未有之”“不余欺”“不欺余”“未之闻”“未闻之”句子的特点:1、都是否定句,2、代词分别是“自”“之”“余” “之” ,它们分别作“信”“有”“欺”“闻”的宾语,3、宾语都前置。规律二: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宾语前置句2022/7/11 19:4942小 试 身 手

17、2、下列句子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城中皆不之觉B、时人莫之许也C、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D、未之多见也C2022/7/11 19:4943宾语前置句规律三:用 “是”或“之”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是”或“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翻译下列句子,找出它们的特点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2、何陋之有?3、无乃尔是过矣?4、唯利是图。 2022/7/11 19:49441、( )A 子何恃而往?B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C 唯才是举。D 尔何知?B选出下列各组中不是宾语前置的句子2022/7/11 19:49451、何以战? 四、介宾结构,介词的宾语有时会置于介

18、词前,形成介词的宾语前置。3、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何以”“以何”“谁与”“与谁”2、微斯人,吾谁与归?“东向”“向东”2022/7/11 19:4946宾语前置句小结一是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二是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提前。 三是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取到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之”“是”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 四是介词宾语,也可放在介词的前面。 动词可以带宾语,介词也可以带宾语。宾语前置有以下几种情况。 2022/7/11 19:4947小 试 身 手选出下列各组中不是宾语前置的句子 1、( )A 之二虫又何知?B 卿欲何言?C 安得广厦千万间。

19、D 与言皇上无权,君未之信。C2022/7/11 19:4948(06年广东卷)下列各句,与“何为而至于此?”句式完全一致的一句是 A、君何以知燕王? B、夫子何哂由也? C、夫晋,何厌之有? D、何故而至此?A(06全国卷一)翻译句子:自县为近畿大郡,近代未之有也。答案:自县令升为靠近京都的大郡长官,是近代未有的过的事。小 试 身 手2022/7/11 19:4949小 试 身 手找出宾语前置句并翻译: 太祖少机警有权术,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故世人未之奇也;惟梁国桥玄、南阳何禺页异焉。玄谓操曰:“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所以世人并没有认为他有什么奇特的地方(否定

20、句中宾语前置) 2022/7/11 19:4950 师旷撞晋平公 晋平公与群臣饮,饮酣,乃喟然叹曰:“莫乐为人君!惟其言而莫之违。”师旷侍坐于前,援琴撞之。公披衽而避,琴坏于壁。公曰:“太师谁撞?”师旷曰:“今者有小人言侧者,故撞之。”公曰:“寡人也。”师旷曰:“哑!是非君人者之言也。”左右请除之。公曰:“释之,以为寡人戒。” 注:选自韩非子莫乐为人君没有比做人君再快乐的了。莫之违没有人敢违背他。师旷侍坐于前师旷(名乐师)陪坐在前面。琴坏于壁琴在壁上撞坏。太师师旷。谁撞,即撞谁。言侧于侧言。是非君人者这不是统治者。除之除掉他。 2022/7/11 19:4951 晋平公和臣子们在一起喝酒。酒兴

21、正浓时、他得意地说:“哈哈!没有谁比做国君的更快乐了!他的话没有谁敢违背!”著名音乐师师旷正在旁边陪坐,听了这话,便拿起琴朝他撞去。晋平公连忙收起衣襟躲让。琴在墙壁上撞坏了。 晋平公说:“太师, 您撞谁呀?” 师旷故意答道:“刚才有个小人在胡说八道,因此我气得要撞他。” 晋平公说:“说话的是我嘛。” 师旷说:“哟!这可不是做国王的人应说的话啊!” 左右臣子认为师旷犯上,都要求惩办他。晋平公说:“放了他吧,我要以此作为鉴戒。” 2022/7/11 19:4952通常定语应该放置于中心词的前面,但文言语句中却有很多句子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劲的筋

22、骨。蚓 无 利 之爪牙 强 之筋骨。定语后置2022/7/11 19:49531、“中心词后置定语者” 如: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2、“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的形式。如: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苏轼石钟山记)3、“中心词之后置定语(形容词)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4、中心词+数量词 2022/7/11 19:4954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2、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用“之”使定语后置。 3、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4、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用“之者”的后置。 6、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 欲与亚父。 、中心词+数量词

23、 5、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用“者”定语后置句2022/7/11 19:49551、 选出下列句中不含定语后置的一项A 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B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C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D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B)一 试身 手 2022/7/11 19:4956A 疆土之新辟者,移种民以居之。B 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C 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D 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D2、选出下列句中不含定语后置的一项一 试身 手 2022/7/11 19:4957翻译下列句子: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上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具告以事。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

24、乎吾。状语后置(也叫介词短语后置句)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即介宾短语, 标志性词语:“以”、“于”、“乎” 等。介词结构作状语往往都会置于谓语之后。2022/7/11 19:4958一、下列句子属于状语后置的是:1、太尉自州以状白府。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3、公幸教晞以道。4、于其身,则耻师焉。5、得复见将军于此。6、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7、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一 试身 手 2022/7/11 19:49594、主谓倒装这种情况很少,往往是为了表示强烈的感叹。如:“甚矣,汝之不惠。” “美哉,我少年中国。” 不仁哉!梁惠王也 。文言文中,为了加强语气,强调谓语,常常把谓语提到主语的前

25、面,这种改变语序的做法叫做主谓倒装。 2022/7/11 19:4960 宾语前置 定语后置 状语后置 主谓倒置倒装句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定语)2022/7/11 19:4961巩固练习:判断下列特殊句式的类型1、君何以知燕王?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3、豫州今欲何至?4、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5、唯进修是急。6、会于西河外渑池。宾语前置宾前宾前定后宾前状后7、未之尝闻。8、以为莫己若也。9、冰,水为之,而寒于水。10、何以自托于赵。宾前宾前状语后置宾前+介词结构后置2022/7/11 19:4962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非心服也.(资治通鉴) 指出这个句子有哪些特殊句式:被

26、动句:被兵势所逼定语后置句:荆州附操之民判断句:不是心里臣服2022/7/11 19:4963文言文固定句式:文言文中,有些虚词与虚词配合,或者虚词与实词(包括词组)配合,中间或前后插入一定成分,组成固定搭配的形式,称之固定句式。固定句式具有一定的整体意义,在阅读和翻译时不要拆开理解。2022/7/11 19:4964文言文固定句式:表陈述或判断1、所以:表原因或凭借,译为: “的原因”,或“的方法(根据)”,或“用来” 例1、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表原因) 例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表凭借)2、 有所; 无所:译为: 有什么 ; 没有什么 例1、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 例2

27、、君亦无所害2022/7/11 19:4965文言文固定句式:表陈述或判断3、 有以; 无以:译为: 有什么可用来 ;没有什么可用来 例1、项王未有以应 例2、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4、 之谓;其之谓也;其之谓:表总结性的判断语气,译为: 说的就是啊;这就叫啊;前面加上语气副词“其”,增加商量、推测语气 例1、此之谓失其本心 例2、生则相欢,死则相哀,此之谓骨肉之亲2022/7/11 19:4966文言文固定句式:表委婉1、得无乎(邪、耶):表示对情况的推测,译为: 该不会吧;只怕是吧;莫非是吧 例1、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例2、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2、无乃乎(与、欤);毋乃乎:表示委婉的商榷语气,对某种情况加以推测,译为: 恐怕吧;只怕吧 例1、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 例2、无乃尔是过与?2022/7/11 19:4967文言文固定句式:表反问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