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矿产大中型矿山资源潜力调查报告》_第1页
《煤炭矿产大中型矿山资源潜力调查报告》_第2页
《煤炭矿产大中型矿山资源潜力调查报告》_第3页
《煤炭矿产大中型矿山资源潜力调查报告》_第4页
《煤炭矿产大中型矿山资源潜力调查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煤炭矿产大中型矿山资源潜力调查报告煤炭矿产大中型矿山资源潜力调查报告 附附 图图 编编 制制 要要 求求 本次主要固体矿产矿山资源潜力调查报本次主要固体矿产矿山资源潜力调查报告(简称调查报告)中有关煤炭资源调查的告(简称调查报告)中有关煤炭资源调查的附图,大部分可以参照矿山资源潜力调查附图,大部分可以参照矿山资源潜力调查培训教材之四的要求进行编制。培训教材之四的要求进行编制。 一、煤层底板等高线及资源一、煤层底板等高线及资源/ /储量估算图储量估算图 二、勘探区(井田)地质横剖面图二、勘探区(井田)地质横剖面图三、地质纵剖面图三、地质纵剖面图 四、岩煤层对比图四、岩煤层对比图 五、钻孔柱状图五

2、、钻孔柱状图(一)比例尺(一)比例尺 一般选用一般选用1:50001:10000两种。两种。(二)内(二)内 容容 它包括坐标网、钻孔、断层分布的具体位置和它包括坐标网、钻孔、断层分布的具体位置和勘探线、煤层底板等高线、井田(勘探区)边界勘探线、煤层底板等高线、井田(勘探区)边界线、氧化带线、老窑及采空区范围、煤层小柱子、线、氧化带线、老窑及采空区范围、煤层小柱子、特殊的建筑,各块段资源特殊的建筑,各块段资源/储量估算所需的各种数储量估算所需的各种数据,各级资源据,各级资源/储量估算界线等等。储量估算界线等等。 (三)图件编制步骤、方法及参数确定(三)图件编制步骤、方法及参数确定 (见图(见图

3、1) 1、打好图框和坐标网。、打好图框和坐标网。 2、按已知坐标和比例尺,从矿区(井田)地形地质图、按已知坐标和比例尺,从矿区(井田)地形地质图中转绘全部钻孔、断层、主要村庄、铁路等所分布的具体中转绘全部钻孔、断层、主要村庄、铁路等所分布的具体位置和矿区(井田)边界以及矿井开采运输大巷、老窑及位置和矿区(井田)边界以及矿井开采运输大巷、老窑及采空区范围的准确位置。采空区范围的准确位置。3、联好纵横勘探剖面线编号,并确定出风氧化带范、联好纵横勘探剖面线编号,并确定出风氧化带范围。围。4、以见煤点综合评价表为据,标注资源、以见煤点综合评价表为据,标注资源/储量估算时储量估算时所用的各种数据,如各钻

4、孔煤层底板标高、采用煤所用的各种数据,如各钻孔煤层底板标高、采用煤厚、煤层成果小表、煤层小柱子、煤层质量等级(厚、煤层成果小表、煤层小柱子、煤层质量等级(分优、合格、不合格三级)。分优、合格、不合格三级)。5、以各钻孔煤层底板标高为据,绘制出等高线图(、以各钻孔煤层底板标高为据,绘制出等高线图(做到做到“三个一致三个一致”)。)。6、确定断层两盘、铁路、陷落柱等应保留的保、确定断层两盘、铁路、陷落柱等应保留的保安煤柱宽度。安煤柱宽度。(1)断层落差小于)断层落差小于50米的,两盘各留米的,两盘各留30米;大米;大于于50米的,两盘各留米的,两盘各留50米。米。(2)铁路压煤柱,以地面两旁各留)

5、铁路压煤柱,以地面两旁各留350米为准,米为准,并以并以45度倾角的斜度往下推算出各煤层应保留度倾角的斜度往下推算出各煤层应保留的宽度。的宽度。(3)陷落柱以)陷落柱以50米为准,圈出保安煤柱的宽度。米为准,圈出保安煤柱的宽度。8、确定的资源、确定的资源/储量估算范围及工业指标确定储量估算范围及工业指标确定(1)全区可采稳定煤层的资源)全区可采稳定煤层的资源/储量估算范围为整个储量估算范围为整个含煤范围。含煤范围。(2)不稳定或局部可采煤层应用相邻钻孔一半距离)不稳定或局部可采煤层应用相邻钻孔一半距离为为“0”点边界,再以点边界,再以“0”点边界为起点用插入法点边界为起点用插入法确定出最低可采

6、边界位置即圈出资源确定出最低可采边界位置即圈出资源/储量估算范围储量估算范围。(3)工业指标确定)工业指标确定最低可采厚度:按国家储委颁发的规范规定,最低可采厚度:按国家储委颁发的规范规定,最低可采煤厚为最低可采煤厚为0.70.8米,不估算暂不能利用米,不估算暂不能利用储量。储量。煤层最高灰分为煤层最高灰分为40%,灰分大于,灰分大于40%的见煤的见煤点不估算资源点不估算资源/储量(即不估算高灰分劣质煤)。储量(即不估算高灰分劣质煤)。各煤层的容重采用煤样的化验成果的平均值。各煤层的容重采用煤样的化验成果的平均值。煤厚采用应以块段内各见煤点厚度和邻近见煤煤厚采用应以块段内各见煤点厚度和邻近见煤

7、点煤厚度平均值为资源点煤厚度平均值为资源/储量估算煤厚。对位于可储量估算煤厚。对位于可采边界的块段应适当选取几个最低可采值参与平采边界的块段应适当选取几个最低可采值参与平均。均。9、块段划分和资源、块段划分和资源/储量面积计算方法储量面积计算方法(1)块段划分:对不同级别、不同煤类应分开单)块段划分:对不同级别、不同煤类应分开单独块段进行估算,而且视煤层倾角变化和厚度变独块段进行估算,而且视煤层倾角变化和厚度变化较大之处,也应分开估算。化较大之处,也应分开估算。(2)资源)资源/储量估算面积计算方法储量估算面积计算方法估算面积应使用计算机或求积仪直接在图上获得估算面积应使用计算机或求积仪直接在

8、图上获得,但视煤层倾角大小不同应分为:平面视面积(,但视煤层倾角大小不同应分为:平面视面积(倾角小于倾角小于150),斜面(倾角在),斜面(倾角在150600之间)和之间)和投影面积(倾角大于投影面积(倾角大于600),再乘块段煤厚平均值),再乘块段煤厚平均值求得煤的体积,再乘以煤层容重而获得该块段资求得煤的体积,再乘以煤层容重而获得该块段资源源/储量。储量。 另外,还想简单说明资源另外,还想简单说明资源/储量图的作用和储量图的作用和用途,由于矿产种类、矿床类型、矿体形态及产用途,由于矿产种类、矿床类型、矿体形态及产状、勘查方法、勘查程度的不同,资源状、勘查方法、勘查程度的不同,资源/储量估储

9、量估算的种类也很多,有预测资源算的种类也很多,有预测资源/储量估算图、保储量估算图、保有储量估算图、资源有储量估算图、资源/储量估算图、矿山开采资储量估算图、矿山开采资源源/储量估算图、煤资源储量估算图、煤资源/储量估算断面图等。储量估算断面图等。 这里所说的是指煤田地质报告中常用的平面资源这里所说的是指煤田地质报告中常用的平面资源/储量估算图,它的作用和用途主要是:储量估算图,它的作用和用途主要是:1、以图上资源、以图上资源/储量级别多少能反映勘查阶段。储量级别多少能反映勘查阶段。 如图上只有预测的(如图上只有预测的(334)和推断的()和推断的(333)两)两级资源级资源/储量,则为普查阶

10、段的资源储量,则为普查阶段的资源/储量图;若图储量图;若图上有探明的(上有探明的(331)、控制的()、控制的(332)、推断的)、推断的 (333)、预测的()、预测的(334)四级资源)四级资源/储量分布,还储量分布,还附有大巷井口位置等标志的,则为勘探(精查)阶段附有大巷井口位置等标志的,则为勘探(精查)阶段的资源的资源/储量图。储量图。 2、能看出煤层在空间分布、埋藏深度和煤厚变、能看出煤层在空间分布、埋藏深度和煤厚变化规律。化规律。 3、能反映矿区(井田)内地质构造(褶曲、断、能反映矿区(井田)内地质构造(褶曲、断层)的发育程度。层)的发育程度。 4、能反映区内煤类多少和分布规律与范

11、围。、能反映区内煤类多少和分布规律与范围。 5、能反映资源资源、能反映资源资源/储量的数量和不同级别的分储量的数量和不同级别的分布范围。布范围。 6、可指导矿山勘查设计、矿井建设、井下开采、可指导矿山勘查设计、矿井建设、井下开采、远景规划及勘探工程的布置等。、远景规划及勘探工程的布置等。返回 地质横剖面图是垂直矿区(井田)主要构造线地质横剖面图是垂直矿区(井田)主要构造线走向布置的剖面线的剖视图,一般称它剖面。它表走向布置的剖面线的剖视图,一般称它剖面。它表明岩煤、构造在垂直空间展布和变化特征,也能反明岩煤、构造在垂直空间展布和变化特征,也能反映工程布置的合理性和地质研究工作程度。是进行映工程

12、布置的合理性和地质研究工作程度。是进行煤田勘查总体设计、布置新的勘查工程、指导煤矿煤田勘查总体设计、布置新的勘查工程、指导煤矿开采和编制资源开采和编制资源/储量估算图的重要依据。储量估算图的重要依据。图件编制步骤和要求:图件编制步骤和要求:1、根据拟编剖面线所切部位安排剖面位置、长、根据拟编剖面线所切部位安排剖面位置、长度和端点坐标,再按规定划好水平剖面高程线。度和端点坐标,再按规定划好水平剖面高程线。2、根据本区地形地质图将剖面线通过之处的地、根据本区地形地质图将剖面线通过之处的地形、地物(包括房屋、河流、铁路、公路、水渠形、地物(包括房屋、河流、铁路、公路、水渠等)钻孔位置转绘在剖面图上。

13、等)钻孔位置转绘在剖面图上。3、根据现场钻孔原始资料编录(即钻孔柱状)、根据现场钻孔原始资料编录(即钻孔柱状)编绘在剖面上,(在构造简单、倾角平缓地区,编绘在剖面上,(在构造简单、倾角平缓地区,可减化岩性花纹部分,如图可减化岩性花纹部分,如图3),有断层通过时),有断层通过时应在剖面上反映出断层性质、落差等。应在剖面上反映出断层性质、落差等。4、将同时代地层、同一煤层、标志层线条联接成剖面。、将同时代地层、同一煤层、标志层线条联接成剖面。5、标出各钻孔各煤层煤底板深度、煤层厚度(包括煤层、标出各钻孔各煤层煤底板深度、煤层厚度(包括煤层详细结构)以及不同地层、煤层、标志层的不同代号。详细结构)以

14、及不同地层、煤层、标志层的不同代号。必要时应附各可采煤层的柱状图及煤质指标。必要时应附各可采煤层的柱状图及煤质指标。6、在剖面图上方标出图名、比例尺、钻孔编号和地面标、在剖面图上方标出图名、比例尺、钻孔编号和地面标高、剖面两端的方位(凡剖面线方位变化处都标明新的高、剖面两端的方位(凡剖面线方位变化处都标明新的方位)。方位)。7、在剖面图下方标明图例和责任图签。、在剖面图下方标明图例和责任图签。 返回返回 是沿岩煤层走向或与矿区(井田)主要构造是沿岩煤层走向或与矿区(井田)主要构造线延伸方向剖视的地质剖面。其编制方法、反映线延伸方向剖视的地质剖面。其编制方法、反映内容与横剖面图相同,不再重述。返

15、回内容与横剖面图相同,不再重述。返回 是地质报告基础图件。它能如实反映煤层赋是地质报告基础图件。它能如实反映煤层赋存条件、沉积环境、标志层稳定程度、煤岩层在存条件、沉积环境、标志层稳定程度、煤岩层在纵横方向厚度变化规律的综合图件,它还能反映纵横方向厚度变化规律的综合图件,它还能反映原始编录水平、钻探质量,是编制地质剖面、资原始编录水平、钻探质量,是编制地质剖面、资源源/储量估算图不可缺少的基础图件,不可轻视。储量估算图不可缺少的基础图件,不可轻视。 此图从图面上看内容单一、制作较简单,是此图从图面上看内容单一、制作较简单,是将矿区(井田)内全部单孔柱状全面均匀地绘制将矿区(井田)内全部单孔柱状

16、全面均匀地绘制在确定好对比基线的一张或几张图纸上,再将同在确定好对比基线的一张或几张图纸上,再将同一时代地层界线、相同煤层、标志层用直线相联一时代地层界线、相同煤层、标志层用直线相联而成。而成。4、在每个柱状上标明煤层、厚度(包含结构)、在每个柱状上标明煤层、厚度(包含结构)、煤层底板深度、地层分界线深度、古生物化、煤层底板深度、地层分界线深度、古生物化石分布位置、标志层深度、厚度等原始数据。石分布位置、标志层深度、厚度等原始数据。5、依据钻孔柱状中岩性、物性、古生物化石、依据钻孔柱状中岩性、物性、古生物化石、煤层本身的各种特征、化验成果、煤厚变化以煤层本身的各种特征、化验成果、煤厚变化以及标

17、志层等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确定相同时代及标志层等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确定相同时代地层、同一煤层、同一标志层的具体位置及深地层、同一煤层、同一标志层的具体位置及深度,再将它们用直线方式联接起来,成为一体度,再将它们用直线方式联接起来,成为一体的岩煤层对比图。的岩煤层对比图。该图是必作图件之一,并要求在野外施工过程中边该图是必作图件之一,并要求在野外施工过程中边施工、边编制的原则;将地质编录人员在现场编录到施工、边编制的原则;将地质编录人员在现场编录到的全部原始地质资料,如实转绘在具有统一格式的钻的全部原始地质资料,如实转绘在具有统一格式的钻孔柱状图上或输入到电脑中。主要内容包括岩石名称、孔柱状图上或

18、输入到电脑中。主要内容包括岩石名称、矿物成分、煤层厚度、煤岩宏观特征、岩层结构构造、矿物成分、煤层厚度、煤岩宏观特征、岩层结构构造、层理类型、粒度大小、胶结物、胶结类型、变化规律、层理类型、粒度大小、胶结物、胶结类型、变化规律、古生物化石赋存程度、岩芯完好程度、岩层倾角、分古生物化石赋存程度、岩芯完好程度、岩层倾角、分层厚度、岩煤芯长度、采取率等等。层厚度、岩煤芯长度、采取率等等。编制步骤大体分四步进行:编制步骤大体分四步进行:第一步是将现场岩煤芯编录时获得的全部地质资料全面第一步是将现场岩煤芯编录时获得的全部地质资料全面及时地转绘在图纸上。及时地转绘在图纸上。第二步是钻孔终孔时进行测井后,将测井解释成果、简第二步是钻孔终孔时进行测井后,将测井解释成果、简易水文、钻孔结构、封孔等资料在柱状图上。易水文、钻孔结构、封孔等资料在柱状图上。第三步是待岩煤对比方案确定后,将地层时代划分、煤第三步是待岩煤对比方案确定后,将地层时代划分、煤层、标志层编号。若有古生物化石、岩石显微鉴定成果层、标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