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3∕T 1077-2021 小草坝天麻生产技术规程_第1页
DB53∕T 1077-2021 小草坝天麻生产技术规程_第2页
DB53∕T 1077-2021 小草坝天麻生产技术规程_第3页
DB53∕T 1077-2021 小草坝天麻生产技术规程_第4页
DB53∕T 1077-2021 小草坝天麻生产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ICS65.020.20CCS B3853云南省地方标准DB53/T10772021代替DB53/T751-2016小草坝天麻生产技术规程2021-12-10发布2022-03-10实施 DB53/T10772021前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代替DB53/T751-2016小草坝有机天麻生产技术规程,与DB53/T751-2016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以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a)更改了标准的名称(见标题);b)更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引导语的表述形式,并增加了引用文件的数量(见2);c)增加了“小草坝天麻、种

2、麻、箭麻、种苗、菌材、药帽、蒴果、菌草”的术语和定义(见3);d)删除了“小草坝有机天麻”的术语和定义(见2016版的3.1);e)增加了“空气质量要求、土壤要求、灌溉水质量要求”(见第4章);f)更改了种子生产的表述形式(见第5章);g)更改了种苗生产种植方法、种苗生产的播种时间(见第6章);h)增加了畦床式播种法(见6.2.2);i)删除了集中育种(袋播)法(见2016版7.2.2);j)删除了商品麻有性繁殖内容(见2016版的第7章);k)增加了人工菌棒法(见7.3);l)更改了固定菌床法、集中供菌法的表述形式(见7.1、7.2);m)更改了“菌床培养时间”指标(见7.1.1);n)更改

3、“种植管理要求”为“病虫鼠害防控”(见第8章);o)更改合并了采收加工、商品天麻分级要求和质量管理控制要求内容(见第9章);p)增加了“菌穴清理”(见9.1.3);q)增加了干天麻分级含水率指标(见9.2.6);r)更改了天麻的标识、包装、运输、贮存的表述形式(见第10章)。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2016年首次发布DB53/T751-2016;本次为第一次修订I DB53/T10772021小草坝天麻生产技术规程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小草坝天麻的产地环境、种子生产、种苗生产、商品麻生产、病虫害防控、采收与初加工、标识、包装、运输、贮存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小草坝天麻的生产。2

4、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 156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T 19630有机产品生产、加工、标识与管理体系要求DB53/T 684昭通乌天麻第1部分、第3部分、第10部分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小草坝天麻 Xiaocaoba Gastrodia elata指种源来源于彝良县小草坝为核心的周边自然环境和种植方式相同的兰

5、科植物乌天麻(Gastrodia elata Bl.f.glauca S.Chow)的块茎。3.2种麻 seed stem of Gastrodia elata用于生产种子的箭麻。3.3箭麻 mature tuber of Gastrodia elata种苗(白头麻)栽培后形成顶端具有明显的红色顶芽(俗称鹦哥嘴),抽茎早期花茎似箭杆,花穗似箭头,故称箭麻。3.4种苗 seeds and seedlings of Gastrodia elata/ Gastrodia elata seeds具有生长顶锥的天麻块茎,俗称白头麻。3.5菌材 woods/ mycelia colonized woodl

6、ogs栽培天麻的阔叶树类木材叫菌材。3.6药帽 anther cap1 DB53/T10772021箭麻抽苔开花的合蕊柱顶端帽状物。3.7蒴果 capsule指天麻的果实。3.8菌草 Juncao指可以作为天麻蜜环菌栽培种培养基的草本植物。4产地环境4.1环境条件海拔1400 m2300 m,北纬27162757,坡度530,植被以山地湿性常绿阔叶林为主的林地。4.2气候条件4.2.1温度最低温度-10,最高温度28,年平均气温914,最冷月平均气温0.37.0,最热月平均气温15.221.5,无霜期230d,年日照时数785.5h1269.1 h,气候较冷凉。4.2.2湿度相对湿度70%90

7、%,年均降雨量1100 mm以上。4.3空气应符合GB 3095二级以上标准要求。4.4土壤应符合GB 15618二级以上标准要求。4.5灌溉水质应符合GB 5084二级以上标准要求。4.6缓冲带宜设置 10 m15 m缓冲带,以自然山地、丛林、荒地等作为天然屏障,也可按有机方式人工造林和种植作物设置缓冲带,其他方式的缓冲带应符合GB/T 19630规定。5种子生产5.1种麻选择应选择块茎卵圆形,重量在90 g300 g,鹦哥嘴健壮、棕褐色,麻体饱满、色泽鲜亮、无创伤、无病虫害斑痕的箭麻。5.2定植2 DB53/T107720215.2.1定植方式活动式或固定式。5.2.2活动式在室内用盆、箱

8、等可移动、便捷的定植容器进行定植。5.2.3固定式在室内制作成宽50 cm60 cm,高20 cm30 cm,长度根据室内具体情况而定的定植床进行定植。5.2.4定植方法在容器内装入厚20 cm潮湿砂土,行距15 cm,深度10 cm定植,种麻间距不小于2 cm,顶芽垂直向上,覆土将顶芽盖严,保持土壤潮湿。5.3人工辅助授粉5.3.1授粉时间开花后1 d3 d内授粉完毕,宜在每天9:0012:00时,16:0018:00时授粉。5.3.2授粉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授粉:s)花序展开可见顶端花蕾时,将顶端 3朵5朵花蕾摘掉;t)轻轻握住花朵基部,用授粉工具慢慢压下花的唇瓣,让雌蕊柱头露出;u)用授粉

9、工具刺入药帽,取出花粉,轻放在雌蕊柱头上。5.4种籽采收5.4.1采收期授粉后16 d25 d,蒴果由硬变软,颜色由深变浅,果缝泛白色,打开后种籽能散开时采收。5.4.2蒴果质量应符合DB53/T 684.3的规定。5.4.3采收方法采下蒴果,于室内平铺在目数为每平方英寸130目200目的筛网上(筛网厚约10cm,),网下摆放种籽接收容器,蒴果裂开后种籽自然装入容器内。5.4.4贮存应符合DB53/T 684.3的规定。6种苗生产6.1播前准备3 DB53/T107720216.1.1菌材选择选用无病虫害,修枝或间伐直径为5cm10 cm的菌材。6.1.2菌材加工将菌材截成长15 cm20 c

10、m短节,在节上砍2面3面鱼鳞口,每穴5节8节备用。6.1.3树枝将直径为2 cm以下的阔叶树树枝斜砍成8cm10 cm的短节,按2.5kg/m准备树枝。26.1.4树叶阔叶树的干落叶,按1kg/m6.1.5浸泡将不带病斑干树叶、干菌材在无菌水中浸泡24h,新鲜树枝、菌材不浸泡。6.1.6拌种2准备树叶。萌发菌撕成片状,放入拌种容器内,撒播种籽在萌发菌片上,并拌匀,使菌片均匀地粘上天麻种籽,每穴用天麻蒴果约 6粒,萌发菌约 250mL。6.2播种6.2.1穴状式播种6.2.1.1地块选择宜选荒山荒地、灌木林地或疏林地,排水良好。6.2.1.2播种时间4月7月。6.2.1.3挖穴挖长宽深为70 c

11、m50 cm20 cm的穴,保持土壤含水量不低于30%。6.2.1.4播种方法播种方法如下:a)按菌材断面间距 2 cm3 cm,节段间距 4 cm5 cm,摆 3行,每行 5列10列,所有菌材与坡呈一平面排列,菌材和底土间不留空隙;b)菌材两端接种蜜环菌栽培种,每穴菌种用量为 500 mL;c)在菌床上均匀平铺一层拌种萌发菌,每穴菌种量为 250 mL,平铺一层新鲜树叶或湿树叶,再覆土,以盖满菌材为宜,厚约 10 cm。6.2.2畦床式播种6.2.2.1畦床选择宜选坡度25度以下背风、向阳的荒山、灌木林地或疏林地设置畦床。4 DB53/T107720216.2.2.2畦床整理经翻整后耙细、去

12、除杂物,然后再整地筑畦,整平床面,床宽1.0m1.2 m,长度依地形设10m30 m,步行道(沟)宽20cm30cm,畦高10cm20cm。6.2.2.3播种方法按以下方法播种:a)在畦床面铺一层干净无病斑的树叶,土壤含水量不应低于 30%;b)按菌材断面间距 2 cm3 cm、行间距 4 cm5 cm摆放菌材,所有菌材与坡面呈同一平面排列,菌材和底土间不留空隙;c)菌材两端接种蜜环菌栽培种,蜜环菌栽培种碎块紧贴菌材断面,1m菌床蜜环菌用量约为21 500 mL;d)在菌床上均匀平铺一层拌种萌发菌,1 m菌床萌发菌用量约为 1 000 mL;2e)而后撒一层干净无病斑的新鲜树叶或湿树叶;f)按

13、以上方法栽培第二层,再覆土,以盖满菌材为宜,厚约 10 cm,畦床顶盖一层松针或塑料薄膜。7商品麻生产7.1固定菌床法7.1.1培养时间4月7月培养菌床,11月至第二年3月移栽。7.1.2培养方法7.1.2.1挖穴尺寸为70cm50cm20cm。7.1.2.2在穴底铺湿树叶一层,厚约1cm,顺坡摆放5节8节菌材。7.1.2.3菌材与菌材之间用土填实后,斜放3根4根树枝。7.1.2.4将蜜环菌分成小块紧贴在菌材的两端和鱼鳞口处,菌种应充分接触菌材。7.1.2.5撒上一层湿树叶,再覆土10cm左右。7.1.3移栽挖开培养好的菌床,露出菌床面,不移动菌材。将种苗放置于菌材两端,紧靠断面,覆土1 cm

14、2 cm,铺厚约1 cm的树叶,用树枝将种苗成八字形围住,覆土10 cm20 cm厚,穴顶成龟背状,用树叶或杂草覆盖。7.2集中供菌法7.2.1菌材培育时间4月7月。7.2.2场地选择5 DB53/T10772021宜选林间砂壤地。7.2.3菌材培育方法挖坑深 30 cm50 cm,宽 60 cm80 cm,在挖好的坑底铺一层树叶后铺一层备好的新鲜菌材。在菌材上摆放菌种,然后在上面铺放一层新鲜菌材,同样方法摆放 3层5层,在最上层覆土 10 cm,与地面平,浇透水,不应积水。温度低于 10时,宜覆盖塑料薄膜保温。每坑培育菌材不宜超过200根。7.2.4移栽时间11月至第二年3月移栽。7.2.5

15、移栽按70 cm50 cm20 cm挖穴,穴底土壤约10 cm挖松。将培育好的菌材与新鲜菌材相间排列,间距约3 cm,填土、半沟压实。将种苗紧贴在菌材两侧及两端,两侧各放3个,两端各放1个,在空隙处斜放树枝数根,覆土10 cm。7.3人工菌棒法7.3.1菌棒培育以菌草或木屑、锯末等作为主要培养料,将培养料装到菌袋内进行高压灭菌,灭菌结束后冷却至温度低于 25,向培养料中接种蜜环菌固体或液体原种,放培养室内培养,菌索长满菌袋后完成菌棒培育。7.3.2移栽时间11月至第二年3月移栽。7.3.3移栽按70 cm50 cm20 cm挖穴,穴底土壤挖松约10 cm。放入菌棒,间距约10 cm,将种苗放入

16、菌棒两侧及两端,间距约15 cm,在空隙处斜放树枝数根,覆土10cm,用树叶或杂草覆盖。7.4施肥生产过程中不应使用化肥。8病虫鼠害防控8.1农药使用生产过程中不应使用农药。8.2农业防控适时清除被污染的菌材和遭病害、虫害、鼠害的天麻。天麻挖收后,应轮作 2年3年。培养料应提前进行晾晒、消毒和堆积发酵等处理。8.3物理防控6 DB53/T10772021捕杀鼠类,采用黄绿板、杀虫灯、人工捕杀、性息素等防控虫害。9采收与初加工9.1采收9.1.1时间种苗1年半采收后移栽,商品麻1年采收。9.1.2方法除去穴表面的伴生杂物及穴表层土壤,刨出天麻,不应损伤麻体。9.1.3菌穴清理采挖后,穴内老菌材应

17、及时清除并集中处理。9.2初加工9.2.1加工时间鲜天麻采收后宜在5 d内加工。9.2.2清洗去除存留在麻体基部的残茎与麻体上的菌索和鳞片,保留顶芽,洗净泥土。9.2.3蒸制按DB53/T 684.10的要求进行蒸制。9.2.4干燥按DB53/T 684.10的规定进行烘干。9.2.5鲜天麻分级参见附录A,且质量应符合DB53/T684.1的规定,有机天麻应符合GB/T 19630的规定。9.2.6干天麻分级参见附录B,且质量应符合DB53/T684.1的规定,有机天麻应符合GB/T 19630的规定。10包装、标识、运输和贮存10.1包装鲜天麻可采用竹篓、编织袋、泡沫箱、纸箱等包装;干天麻包

18、装材料应是食品级,且防潮、防蛀。10.2标识7 DB53/T10772021包装应具有标识,标识应包含产品名称、批号、代码、规格、数量、产地、生产商或供应商、生产地址、生产日期、有效期等内容。10.3运输不应与其它有毒、有害物质混运,且防晒、通风、散热,有运输档案。鲜天麻长途运输还应具有保鲜设施。10.4贮存10.4.1鲜天麻贮存贮存环境宜清洁、通风透气,温度210,贮存期1个月,且不应混等、混批贮存。10.4.2干天麻贮存干天麻宜于容器内分等、分批次贮存,且环境清洁、通风透气,距离墙壁30 cm,距离地面10 cm。8 DB53/T10772021附录A(资料性)鲜天麻外分级鲜天麻外分级见表

19、A.1。表A.1鲜天麻外分级表等级数量个/kg质量g/个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4571010250200150100100长椭圆形,长8.00cm长椭圆形、部分弯曲,长7.50cm12.50cm,宽粗壮、椭圆形,长10.00 cm13.50cm,宽5.50 cm8.00 cm,厚4.50cm6.50 cm,长宽比1.472.48。粗壮、椭圆形,长8.50 cm 13.00cm,宽5.00 cm7.00 cm,厚4.00cm6.00 cm,长宽比1.232.59。13.00cm,宽凡不属于特、一、二、三级的均属此级。4.50cm6.50cm, 3.50cm6.00cm,形态厚3.50cm厚3.00cm6.00cm,长宽比1.292.62。5.50cm,长宽比1.312.90。点状横环纹/条每条横环纹芝麻点个数91325352535253020302030允许部分不完整鹦哥嘴肚脐眼完整完整完整允许部分不完整允许不呈凹状呈“凹状圆脐形”疤呈“凹状圆脐形”疤呈“凹状圆脐形”疤痕允许不呈凹状痕痕外观色泽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