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高胆红素血_第1页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_第2页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_第3页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_第4页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护理查房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王丹2016年6月30号 1病例简介 2入科辅助检查 3定义 4病因和病理生理 5临床表现 6实验室检查 7鉴别诊断 8治疗原则 9护理诊断及措施 10健康教育病例简介 患儿郭小然.2床.女.11天。因“全身皮肤黄染7天”于2016年6月20号入院。入院体检:T37.1,P126次/分,R42次/分,W2.960kg。神清,精神差,巩膜及全身皮肤黏膜黄染明显,头颅正常,前囟平坦颈软。入院处理:医嘱给予退黄、肝酶诱导剂、抗感染、补液等药物对症支持治疗。病情危重,已向家属讲清,家属拒绝转院,经皮测疸500umol/L,医嘱给予蓝光照射24h及白蛋白应用。配方奶40ml一

2、次能完成。21号13:53蓝光照射结束,医嘱给予继续蓝光照射12h,22号经皮测疸200umol/L,继续给予蓝光照射,复查肝功能,23号经皮测疸178umol/L,开奶50ml,皮肤黄染明显减轻,继续蓝光治疗。24号复查血常规,肝功能,经皮测疸153umol/L,继续蓝光治疗,25号经皮测疸150umol/L,给予停蓝光治疗,给予白蛋白应用,开奶60ml,26号患儿病情较前好转,全身皮肤稍黄染,医生准予出院并给予茵栀黄继续回家治疗。入科辅助检查 血型:A型 钾 5.4mmolL (3.55.5) 钠 137.40mmolL (135145) 氯 107.50mmol(96108) 钙 2.5

3、7mmolL(2.032.54)入科辅助检查病史简介 既往史:无患病史及传染病人接触史、无马牙及口腔擦洗情况 家族史:否认家族遗传性疾病及传染病史,父母血型均为A型。非近亲结婚,其母孕期无疾病史及用药史。 现病史:患儿系G1P1孕39+周,顺产 个人史:1胎1产,足月儿,母乳喂养定义 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时期血清胆红素升高使皮肤、粘膜和巩膜发黄的症状和体征,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大多数属于生理性。病因和病理生理 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 1胆红素生成较多。 2转运胆红素的能力不足。 3肝功能发育未完善 肝酶活性低。 4新生儿肠肝循环(1)特点导致未结合胆红素的吸收增加。 饥饿、缺氧、脱水、酸中

4、毒、头颅血肿或颅内出血时,更易出现黄疸或使原有黄疸加重。病因和病理生理 胆红素负荷增加,清除减少。 1、新生儿溶血病 : 胎儿红细胞(含有从父亲遗传而来,恰为母亲所缺少的血型抗原)通过胎盘进入母体,刺激母体产生血型抗体,此抗体经胎盘进入胎儿循环引起胎儿红细胞发生凝集、破坏而导致溶血。以ABO血型不合引起的溶血为常见,RH血型不合较少见。病因和病理生理 2、红细胞破坏过多:头颅血肿、颅内出血等。 3、肠肝循环增加:肠梗阻或胎粪排出延迟。 4、感染:除引起红细胞破坏加速外,还可抑制肝酶活性,从而减少了胆红素的排泄。 5、遗传性疾病(G-6PD缺陷(2)、球形红细胞增多症(3)等) 6、其他 母乳性

5、黄疸(4)、药物影响等。病因和病理生理新生儿黄疸分类: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 1生理性黄疸: 生后23天出现黄疸,46天达高峰,710天消退,一般情况好。 血清胆红素足月儿 205umol/L(12mg/dl),早产儿 85 umol/L(5 mg/dl)。 3、黄疸程度重,足月儿 205umol/L(12mg/dl),早产儿 255umol/L (15mgdl)。 4、持续时间长,足月儿在第二周末或早产儿在第34周末仍有黄疸或黄疸退而复现,并进行性加重。临床表现 1、黄疸程度 轻者呈浅黄色局限于面颈部,或波及躯干,巩膜亦可黄染23日后消退,至第56日皮色恢复正常;重者黄疸同样先头后足可遍及全

6、身,呕吐物及脑脊液等也能黄染时间长达1周以上,特别是个别早产儿可持续至4周,其粪仍系黄色,尿中无胆红素。 除面部、躯干外,还可累及四肢及手、足心均黄临床表现 2、黄疸色泽 轻者呈浅花色,重者颜色较深,但皮肤红润黄里透红。 未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呈橘黄色或金光色,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呈暗绿色或阴黄 3、黄疸部位 多见于躯干、巩膜及四肢近端一般不过肘膝。 除面部、躯干外,还可累及四肢及手、足心均黄临床表现 4、伴随表现 溶血性黄疸多伴有贫血,肝脾大,出血点,水肿,心衰。感染性多伴有发热,感染中毒症状及体征,梗阻性多伴有肝肿大,大便发白,尿色黄。 5、全身症状 重症黄疸时可发生,表现反应差,精神萎靡

7、,厌食,肌张力低,继而激惹,高声尖叫,呼吸困难,惊厥或角弓反张,肌张力增高等。临床表现辅助检查 1 、红细胞、血红蛋白、网织红细胞、有核细胞在新生儿黄疸时必须常规检查,有助于新生儿溶血病的筛查。 2 、母、婴血型鉴定:检查ABO和Rh 血型。 3 、检查有无溶血:有溶血病时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减低,网织红细胞增多。辅助检查 4、血清特异型血型抗体检查。 5、肝功能检查: 测血总胆红素和结合胆红素,谷丙转氨酶是反映肝细胞损害较为敏感的方法,碱性磷酸酶在肝内胆道梗阻或有炎症时均可升高。鉴别诊断 应与新生儿溶血症、新生儿败血症(5)、母乳性黄疸、生理性黄疸、新生儿肝炎(6)、完全性肝内梗阻、胆道闭锁等疾

8、病相鉴别。治疗原则 一光照疗法一光照疗法 是一种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的简单易行的方法。光疗通过转变胆红素产生异构体,使胆红素从脂溶性转变为水溶性,不经过肝脏的结合,经胆汁或尿排出体外。 治疗原则 二换血疗法二换血疗法 1产前确诊为新生儿溶血病,出生时有贫血,血红蛋白120g/L,水肿,肝脏肿大,心力衰竭者。 2.生后12小时内胆红素上升每小时 12umoI/L 3.总胆红素已达342umoI/L者。 4.出现早期胆红素脑病症状者,早产儿,全身水肿,严重贫血者可放宽换血指征。治疗原则 三药物治疗三药物治疗 1供给白蛋白:血浆10-20ml/kg或白蛋白1g/kg 2纠正酸中毒:5%sb3-5ml

9、/kg 3肝酶诱导剂:苯巴比妥每日5mg/kg,分两次口服,共4-5日,或尼可刹米每日100mg/kg.治疗原则 四、现代的中药制剂四、现代的中药制剂 如:茵栀黄口服液,其主要成分为茵陈、栀子、黄芩、金银花,已经成为治疗新生儿黄疸的首选安全制剂,被广大患者接受,联合光疗。蓝光治疗蓝光治疗 蓝光照射治疗一直是高胆红素血症治疗的首选方法。 一光疗原理: 蓝光波长主峰为425475 nm,与胆红素吸收波长425460 nm相似。在蓝光作用下,未结合胆红素氧化为水溶性异构体,能迅速经胆汁及尿排出体外,从而达到退黄效果。蓝光治疗蓝光治疗 二光疗方法: 患儿裸体睡于蓝光箱中央,双眼佩戴遮光眼罩,长条尿布遮

10、盖会阴部,光源距婴儿体表33-50cm,箱温保持在3032,使患儿体温保持在36.537.8之间。光照时间根据病因、病情轻重和血清胆红素浓度减退的程度来定,可连续照射2472小时。光疗副作用及防治光疗副作用及防治 光疗副作用及防治 1、对视网膜的损害 应佩戴遮光眼罩防护。 2、皮疹 胆红素有光敏作用,某些患儿可出现红色斑丘疹,停止光疗后可自行消退。 3、腹泻 胆红素的代谢产物经肠道排出,刺激肠黏膜所致,不必特殊处理,可适当补充水分。 4、核黄素缺乏 补充维生素B . 5、光疗可影响钙的吸收,引起低钙血症,可补充钙剂治疗。护理诊断及措施 P1、潜在并发症 胆红素脑病(7):与胆红素通过血脑屏障有

11、关。 P2、体液不足的危险 与蓝光疗法有关。 P3、知识缺乏(家长) 与缺乏对黄疸的认识有关。护理措施 P1潜在并发症 胆红素脑病:与胆红素通过血脑屏障有关 I:密切观察病情,预防胆红素脑病 (1)注意患儿的保暖、喂养,保持皮肤、口腔清洁,保持输液的通畅,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避免低体温、低血糖,酸中毒,避免使用加重黄疸的药物(2)密切观察病情,观察黄疸发生的时间、颜色、范围及程度;观察大小便的次数、量及性质和神经系统的表现等。如患儿出现拒食、嗜睡、肌张力减退等胆红素脑病的早期表现,立即配合医生及时抢救。 (3)遵医嘱实施蓝光照射、输血浆、白蛋白等药物治疗。预防核黄疸的发生。 O:患儿住院期间未发

12、生胆红素脑病。护理措施 P2、体液不足的危险 与蓝光疗法有关。 I:1、光疗过程中,应按医嘱静脉输液,按需喂奶,因光疗时患儿不显性失水(8)比正常小儿高23倍,故应在喂奶间喂水,观察出入量。 2、观察排泄情况:大小便的次数、量及性质。 O:患儿在住院期间未出现体液不足。护理措施P3、知识缺乏(家长) 与缺乏对黄疸的认识有关。 I:向患儿家长讲解黄疸的病因、诱因、缓解患儿家长的紧张情绪,以取得患儿家长的积极配合。对出现胆红素脑病者,向家长解释病后及早进行锻炼和智力开发,可减轻后遗症状。知道家长对患儿进行智能的开发及引导,对有躯体、肢体运动障碍的患儿进行皮肤护理和肢体运动功能的训练,以改善其功能。 O:家长焦虑减轻。健康教育 讲解黄疸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