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制度与传媒控制培训_第1页
传播制度与传媒控制培训_第2页
传播制度与传媒控制培训_第3页
传播制度与传媒控制培训_第4页
传播制度与传媒控制培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大众传播学大众传播学第七讲 大众传播媒介一、大众传播媒介的性质与作用1、大众传播媒、大众传播媒介的含义介的含义谁传播者传播者控制分析说什么讯息讯息内容分析通过什么渠道媒介媒介媒介分析对谁接收者(受众)接收者(受众)受众分析取得什么效果效果效果效果分析专业化的媒介组织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社会一般大众一、大众传播媒介的性质与作用一、大众传播一、大众传播媒介的含义媒介的含义双重含义:双重含义:(1 1)传递信息的手段)传递信息的手段(2 2)从事信息采集、加工、制作和传播的社会组织)从事信息采集、加工、制作和传播的社会组织媒介组媒介组织、媒体织、媒体界定:大众传播媒介,是指能够向社会大众大规模

2、传播信息的专业化媒介组织和信息载体。一、大众传播媒介的性质与作用一、大众传播一、大众传播媒介的含义媒介的含义媒介:传播渠道,是一种物质实体、工具或技术手段,媒介:传播渠道,是一种物质实体、工具或技术手段,如广播。如广播。 媒体:媒介组织、媒介机构,是一种从事信息的搜媒体:媒介组织、媒介机构,是一种从事信息的搜集、整理、制作、传播的专门组织,如广播电台。集、整理、制作、传播的专门组织,如广播电台。一、大众传播媒介的性质与作用媒介的宏观研究媒介的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与微观研究媒介的微观研究和宏观研究:媒介的微观研究和宏观研究: 凡与媒介相关的研究可统称为凡与媒介相关的研究可统称为媒介分析。有宏观和微

3、观之分。媒介分析。有宏观和微观之分。宏观研究:宏观研究:从广阔的历史文化背从广阔的历史文化背景上考察媒介的社会作用,解释景上考察媒介的社会作用,解释媒介给人类的生活、发展以及生媒介给人类的生活、发展以及生存环境所产生的或显著或微妙的存环境所产生的或显著或微妙的影响。影响。微观研究:微观研究:了解各种媒介的传播了解各种媒介的传播特性,通过比较发现他们各自的特性,通过比较发现他们各自的优势,从而为更有效的传播提供优势,从而为更有效的传播提供理论依据。理论依据。媒介分析宏观研究微观研究一、大众传播媒介的性质与作用媒介发展简史媒介发展简史1 1、早期的实物媒介、文字媒介、早期的实物媒介、文字媒介2 2

4、、近代平面、近代平面/ /印刷媒介印刷媒介1515世纪的印刷书籍世纪的印刷书籍1717世纪的定期报纸世纪的定期报纸1818世纪的杂志世纪的杂志1919世纪中期的大众媒介:便士报、五分镍币杂志、一角钱小说世纪中期的大众媒介:便士报、五分镍币杂志、一角钱小说3 3、电子媒介、电子媒介1919世纪的照像技术、无线电技术、电话技术世纪的照像技术、无线电技术、电话技术1919世纪世纪8080年代的电影年代的电影1919世纪末的唱片世纪末的唱片2020世纪初的广播世纪初的广播2020世纪中期的电视世纪中期的电视4 4、新媒介、新媒介2020世纪后期的卫星、有线电视、数字媒介、网络媒介世纪后期的卫星、有线电

5、视、数字媒介、网络媒介一、大众传播媒介的性质与作用1、作为信息载、作为信息载体的媒介体的媒介报纸报纸杂志杂志广播广播电视电视 所刺激的感官所刺激的感官 时效性时效性 保存性保存性 影响面与选择性影响面与选择性 适合传递的信息适合传递的信息 是否适合反馈和参与?是否适合反馈和参与?1、报刊、报刊语言要素语言要素语法体系语法体系媒介风格媒介风格媒介特性媒介特性报刊文字文字图片图片颜色颜色线条线条 文章语法、文章语法、版面编排版面编排 静止的静止的抽象的抽象的深度的深度的 1、报刊是视觉媒介,、报刊是视觉媒介,是阅读媒介是阅读媒介2、报刊的时效性较差、报刊的时效性较差3、报刊的保存性强、报刊的保存性

6、强4、读者拥有较大的选、读者拥有较大的选择权择权5、报刊适合传达深度、报刊适合传达深度信息信息 1、报刊、报刊(1)报刊2、广播、广播语言要素语言要素语法体系语法体系媒介风格媒介风格媒介特性媒介特性广播声音:声音:人的有声人的有声语言、语言、音乐、音乐、其他音响其他音响 声音剪辑声音剪辑 流动的流动的单一的单一的内省的内省的 1、广播是听觉媒介、广播是听觉媒介2、广播的时效性较强、广播的时效性较强3、广播的保存性和选择、广播的保存性和选择性较弱性较弱4、广播的影响面广、广播的影响面广 1、报刊、报刊(2)广播3、电视语言要素语言要素语法体语法体系系媒介风格媒介风格媒介特性媒介特性电视运动图像运

7、动图像静止画面静止画面声音声音字幕字幕特效特效节目元素节目元素 场面调场面调度、度、蒙太奇、蒙太奇、节目元节目元素组合素组合手法手法 变幻的变幻的纷繁芜杂纷繁芜杂的的开放的开放的 1、电视是视听合一的、电视是视听合一的媒介媒介2、电视时效性强、电视时效性强3、电视保存性和选择、电视保存性和选择性较弱性较弱4、电视具有较强的形、电视具有较强的形象感、现场感和过程感象感、现场感和过程感 1、报刊、报刊(3)电视4、网络语言要素语言要素语法体系语法体系媒介风媒介风格格媒介特性媒介特性网络文字文字图片图片颜色颜色线条线条视频视频动画动画声音声音动态组件动态组件超链接超链接 HTML语语法法网页版面网页

8、版面编排编排 联结的联结的仓储式仓储式的的互动的互动的 1、网络是一种诉诸多、网络是一种诉诸多感官的媒介感官的媒介2、网络的时效性、保、网络的时效性、保存性和选择性都是最存性和选择性都是最强的强的3、网络的可控性较差、网络的可控性较差 1、报刊、报刊(4)网络一、大众传播媒介的性质与作用新媒介的发展趋势:新媒介的发展趋势:传播媒介的双向传播功能增强传播媒介的双向传播功能增强多种媒体的功能相互整合。多种媒体的功能相互整合。文字、声音、图像传播一体化;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融合;传播媒介文字、声音、图像传播一体化;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融合;传播媒介机构功能趋于融合机构功能趋于融合新媒介具有传播超大信息量

9、的能力。新媒介具有传播超大信息量的能力。1、作为信息载、作为信息载体的媒介体的媒介新媒介新媒介视频:学者访谈视频:学者访谈张志安谈微博张志安谈微博一、大众传播媒介的性质与作用麦克卢汉的媒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介理论(1 1)媒介即讯息)媒介即讯息媒介本身才是真正有意义的讯息。媒介本身才是真正有意义的讯息。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每一种新的媒介的产生,都开创了人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每一种新的媒介的产生,都开创了人类感知和认识世界的方式。类感知和认识世界的方式。“耳朵的社会耳朵的社会”“眼睛的社会眼睛的社会”?口语媒介(部落社会)文字印刷媒介(脱部落社会)电子媒介(地球村)一、大众传播媒介的性

10、质与作用麦克卢汉的媒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介理论(2 2)媒介:人的延伸)媒介:人的延伸任何媒介都不外乎人的感觉和感官的扩展或延伸:文字和印刷媒介任何媒介都不外乎人的感觉和感官的扩展或延伸:文字和印刷媒介是人的视觉能力的延伸,广播是人的听觉能力的延伸,电视则是视觉、是人的视觉能力的延伸,广播是人的听觉能力的延伸,电视则是视觉、听觉和触觉能力的综合延伸。听觉和触觉能力的综合延伸。统合统合分化分化再统合再统合媒介:人的延伸(1964) 在麦克卢汉看来,任何媒介都不外乎人的感觉和在麦克卢汉看来,任何媒介都不外乎人的感觉和感官的扩展或延伸:文字和印刷媒介是人的视觉感官的扩展或延伸:文字和印刷媒介是人的视觉

11、能力的延伸,广播是人的听觉能力的延伸,电视能力的延伸,广播是人的听觉能力的延伸,电视则是视觉、听觉和触觉能力的综合延伸。则是视觉、听觉和触觉能力的综合延伸。 麦克卢汉的这个观点是为了说明传播媒介对人类麦克卢汉的这个观点是为了说明传播媒介对人类感觉中枢的影响,因此,在他的眼里,媒介和社感觉中枢的影响,因此,在他的眼里,媒介和社会的发展史同时也是人的感官能力由会的发展史同时也是人的感官能力由“统合统合”“分化分化”“再统合再统合”的历史。的历史。 这个观点具有重要的启发指导意义,但它不是严这个观点具有重要的启发指导意义,但它不是严密的科学考察的结论,而是建立在密的科学考察的结论,而是建立在“洞察洞

12、察”基础基础上的一种思辨性的推论。上的一种思辨性的推论。 衣服是皮肤的延伸、衣服是皮肤的延伸、 石斧是手的延伸、石斧是手的延伸、 车轮是脚的延伸、车轮是脚的延伸、 电话是声音和耳朵的延伸、电话是声音和耳朵的延伸、 印刷品是眼睛的延伸、印刷品是眼睛的延伸、 广播是耳朵的延伸、广播是耳朵的延伸、 电视是耳朵和眼睛的延伸、电视是耳朵和眼睛的延伸、 电子技术是人类整个中枢神经的延伸。电子技术是人类整个中枢神经的延伸。 一、大众传播媒介的性质与作用麦克卢汉的媒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介理论(3 3)“热媒介热媒介”与与“冷媒介冷媒介”未进行明确的界定,只能进行推测未进行明确的界定,只能进行推测一种解释:一种解

13、释:“热媒介热媒介”传递的信息比较清晰明确,接受者不需要动传递的信息比较清晰明确,接受者不需要动员更多的感官和联想活动就能够理解,它本身是员更多的感官和联想活动就能够理解,它本身是“热热”的;而的;而“冷媒冷媒介介”则相反,它传达的信息含量少而模糊,在理解时需要动员多种感则相反,它传达的信息含量少而模糊,在理解时需要动员多种感官的配合和丰富的想象力。例如照片和漫画。官的配合和丰富的想象力。例如照片和漫画。一、大众传播媒介的性质与作用麦克卢汉的媒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介理论评价:评价:麦氏的理论意义在于:它开拓了从媒介技术出发观察人类社会发展麦氏的理论意义在于:它开拓了从媒介技术出发观察人类社会发展

14、的视角,并强调了媒介技术的社会历史作用。的视角,并强调了媒介技术的社会历史作用。极端性与片面性:极端性与片面性:(1 1)把媒介技术视为社会发展和变革的性决定因素,而忽略了生产)把媒介技术视为社会发展和变革的性决定因素,而忽略了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等各种复杂的社会因素的作用关系和社会关系等各种复杂的社会因素的作用(2 2)看不到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看不到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3 3)集中在媒介工具对中枢感觉系统的影响上,由此解释人类的全)集中在媒介工具对中枢感觉系统的影响上,由此解释人类的全部行为是片面的部行为是片面的一、大众传播媒介的性质与作用2、作为专业组、作为专业组织的媒介织的媒介通讯社通讯

15、社报社报社杂志社杂志社出版社出版社电台电台电视台电视台媒介集团媒介集团 人员人员 设备设备 组织组织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报业传媒集团 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广州日报报业集团 羊城晚报报业集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团 上海文广传媒集团上海文广传媒集团 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 光明日光明日报报业集团报报业集团 大众传播媒大众传播媒介不仅是一介不仅是一种传递信息种传递信息的的载体和工载体和工具具,同时也,同时也是一种采集、是一种采集、加工、制作加工、制作和传播信息和传播信息的的专业化社专业化社会组织会组织。一、大众传播媒介的性质与作用2、作为专业组、作为专业组织的媒介织的媒介大众传播者是大众传播

16、媒介的主体大众传播者是大众传播媒介的主体大众传播媒介具有一定的经营目标大众传播媒介具有一定的经营目标一、大众传播媒介的性质与作用2、作为专业组、作为专业组织的媒介织的媒介大众传播者是大众传播媒介的主体大众传播者是大众传播媒介的主体大众传播者:在大众传播媒介中从事采集、选择、加工、大众传播者:在大众传播媒介中从事采集、选择、加工、复制和传播活动的人复制和传播活动的人(1)角色固定、地位稳固)角色固定、地位稳固(2)组织成员性质,以组织行为方式进行传播活动)组织成员性质,以组织行为方式进行传播活动(新闻发布会的提问记者)(新闻发布会的提问记者)(3)大众传播生产资料的控制者和使用者)大众传播生产资

17、料的控制者和使用者 传播能力和权力都远远大于社会一般成员和群体传播能力和权力都远远大于社会一般成员和群体一、大众传播媒介的性质与作用2、作为专业组、作为专业组织的媒介织的媒介大众传媒具有一定的组织目标大众传媒具有一定的组织目标(1)经营(经济)目标)经营(经济)目标经济收益包括:经济收益包括:A 广告收入;广告收入;B 信息产品的销售收益信息产品的销售收益越受欢迎越受欢迎影响力越大影响力越大广告价值越高广告价值越高市场压力:受众和广告主的利益冲突市场压力:受众和广告主的利益冲突注意力经济注意力经济影响力经济影响力经济解释力(意义)经济解释力(意义)经济报社的组织目标可以分为两个方面:经济收益目

18、标和非经济收报社的组织目标可以分为两个方面:经济收益目标和非经济收益目标,而报社的组织目标就是两者的综合体。益目标,而报社的组织目标就是两者的综合体。英国新闻学者托斯塔尔英国新闻学者托斯塔尔一、大众传播媒介的性质与作用2、作为专业组、作为专业组织的媒介织的媒介(2)宣传目标)宣传目标为一定社会集团服务的精神生产机为一定社会集团服务的精神生产机构构 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利用大众传播媒介来宣传某种思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利用大众传播媒介来宣传某种思想、提倡某种理念、灌输某种意识形态、行使某种权利或社会想、提倡某种理念、灌输某种意识形态、行使某种权利或社会影响力影响力实现方法:实现方法:A 言论活动言

19、论活动 B 组织报道组织报道视频:北京精神视频:北京精神 晚会晚会一、大众传播媒介的性质与作用2、作为专业组、作为专业组织的媒介织的媒介(3)公共性与公益性)公共性与公益性 既不同于单纯的营利企业,又不同于单纯的宣传工具,更大程既不同于单纯的营利企业,又不同于单纯的宣传工具,更大程度上受到公共性和公益性的制约度上受到公共性和公益性的制约 社会公器社会公器 VS 个人私器个人私器依据:依据: A 大众传媒是现代社会必不可少的信息生产者和提供者,大众传媒是现代社会必不可少的信息生产者和提供者,在满足社会的普遍信息需求方面起着一种公共服务的作用在满足社会的普遍信息需求方面起着一种公共服务的作用 B

20、广泛而强大的影响力,涉及到普遍的社会秩序和社会公广泛而强大的影响力,涉及到普遍的社会秩序和社会公共生活共生活 C“稀有稀有”公共传播资源的受托使用者,必须对社会和公公共传播资源的受托使用者,必须对社会和公众承担相应的义务和责任众承担相应的义务和责任一、大众传播媒介的性质与作用3、大众传媒的、大众传媒的信息生产过程信息生产过程作为雇佣者的传媒工作者作为雇佣者的传媒工作者 大众传播中的具体工作人员,是靠出卖自己的写作或制作能力而谋大众传播中的具体工作人员,是靠出卖自己的写作或制作能力而谋生的人。生的人。 用市场化的语言来说,记者是新闻生产组织的雇佣者,新闻作品是记用市场化的语言来说,记者是新闻生产

21、组织的雇佣者,新闻作品是记者的劳动产品。只有新闻作品能满足受众的需要,所在媒介有一定的发行者的劳动产品。只有新闻作品能满足受众的需要,所在媒介有一定的发行率、收视或收听率,记者才能实现其劳动力的价值补偿。率、收视或收听率,记者才能实现其劳动力的价值补偿。分工细致的传媒工作者分工细致的传媒工作者 就新闻机构来说,各采访记者处理的主题可分为:体育、犯罪、经济、就新闻机构来说,各采访记者处理的主题可分为:体育、犯罪、经济、工业、时尚、政治、教育和外国事务等。记者们被派到各处,以便处于最工业、时尚、政治、教育和外国事务等。记者们被派到各处,以便处于最好的位置报道人物与事件。某些机构和地点也成了固定的新

22、闻来源,如法好的位置报道人物与事件。某些机构和地点也成了固定的新闻来源,如法院、体育赛场、记者招待会、码头、火葬场等。记者同时还要高度关注节院、体育赛场、记者招待会、码头、火葬场等。记者同时还要高度关注节日、假日、纪念日等容易出新闻的日子。日、假日、纪念日等容易出新闻的日子。一、大众传播媒介的性质与作用3、大众传媒的、大众传媒的信息生产过程信息生产过程 新闻的架构过程,就是把事实之碎片往一个既定的框架里填充。新闻的架构过程,就是把事实之碎片往一个既定的框架里填充。 叙事格式叙事格式 特定角度特定角度 特定细节特定细节一、大众传播媒介的性质与作用3、大众传媒的、大众传媒的信息生产过程信息生产过程

23、把关人理论把关人理论 卢因(勒温)卢因(勒温) ,二战期间的主妇对动物内脏的选择,二战期间的主妇对动物内脏的选择 怀特怀特 ,引入新闻研究领域,提出新闻筛选过程的,引入新闻研究领域,提出新闻筛选过程的“把关把关”模式模式一、大众传播媒介的性质与作用3、大众传媒的、大众传媒的信息生产过程信息生产过程把关人理论把关人理论 大众传媒的大众传媒的“把关把关”标准(盖尔顿和鲁治)标准(盖尔顿和鲁治) 时间跨度(时间跨度(timespan) 强度或阈限价值(强度或阈限价值(intensity of threshold value) 明晰性(明晰性(clarity) 文化接近性(文化接近性(cultural

24、 proximity) 预期性(预期性(consonance) 出乎意料性(出乎意料性(unexpectedness) 连续性(连续性(continuity) 组合性(组合性(composition) 社会文化价值(社会文化价值(sociocultural values)一、大众传播媒介的性质与作用3、大众传媒的、大众传媒的信息生产过程信息生产过程把关人理论的实质把关人理论的实质 (1)不存在真正纯粹的)不存在真正纯粹的“客观中立性客观中立性” (2)符合媒介方针和利益的优先入选)符合媒介方针和利益的优先入选 (3)综合控制,非个人行为)综合控制,非个人行为 实质:总体上是传媒组织的立场和方针

25、的体现实质:总体上是传媒组织的立场和方针的体现一、大众传播媒介的性质与作用4、大众传播媒、大众传播媒介的作用介的作用对人类传播的作用对人类传播的作用 1)把人类传播活动推向了公共阶段)把人类传播活动推向了公共阶段 2)系统化、网络化)系统化、网络化 3)技术化、专业化)技术化、专业化对人类社会生活的作用对人类社会生活的作用 1)普遍提高了人们传播和接受信息的能力,建立了社会群体之间的)普遍提高了人们传播和接受信息的能力,建立了社会群体之间的快速信息通道快速信息通道 2)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接触时间、交往方式、虚拟世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接触时间、交往方式、虚拟世界) 3)使不同的人接触信

26、息的机会越来越不均等)使不同的人接触信息的机会越来越不均等一、大众传播媒介的性质与作用4、大众传播媒、大众传播媒介的作用介的作用对人类传播的作用对人类传播的作用 1)把人类传播活动推向了公共阶段)把人类传播活动推向了公共阶段 2)系统化、网络化)系统化、网络化 3)技术化、专业化)技术化、专业化对人类社会生活的作用对人类社会生活的作用 1)普遍提高了人们传播和接受信息的能力,建立了社会群体之间的)普遍提高了人们传播和接受信息的能力,建立了社会群体之间的快速信息通道快速信息通道 2)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接触时间、交往方式、虚拟世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接触时间、交往方式、虚拟世界) 3)使不

27、同的人接触信息的机会越来越不均等)使不同的人接触信息的机会越来越不均等一、大众传播媒介的性质与作用4、大众传播媒、大众传播媒介的作用介的作用二、传播制度与传媒控制控制研究控制研究(control studies)考察外部制度对传媒机构及其活动的控制和影响考察外部制度对传媒机构及其活动的控制和影响考察内部制度对信息的生产、加工和传播活动的制约考察内部制度对信息的生产、加工和传播活动的制约 二、传播制度与传媒控制(一)传播制度(一)传播制度制度的含义制度的含义社会制度的含义:指的是特定的社会活动领域中,围社会制度的含义:指的是特定的社会活动领域中,围绕着一定目标形成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比较稳定的和正

28、绕着一定目标形成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比较稳定的和正式的社会规范体系。包括政治法律制度、经济制度和思式的社会规范体系。包括政治法律制度、经济制度和思想文化制度。想文化制度。传播制度的含义传播制度的含义 课外拓展:判例法与成文法课外拓展:判例法与成文法 传播制度,即是用来规范传播行为的规程和行动原则,也传播制度,即是用来规范传播行为的规程和行动原则,也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传播活动体系及其运作规程。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传播活动体系及其运作规程。二、传播制度与传媒控制(一)传播制度(一)传播制度 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国家所有制所有制公有公有私有私有管理体制管理体制事业事业

29、企业企业调控方式调控方式接受各级行政部门的接受各级行政部门的管理管理& &法律法律直接以法律负责直接以法律负责组织目标组织目标党和人民的舆论工具党和人民的舆论工具为资产阶级整体利益为资产阶级整体利益服务服务二、传播制度与传媒控制(二)媒介控制(二)媒介控制 媒介控制:是指传播制度中通过某些环节或因素对媒介控制:是指传播制度中通过某些环节或因素对传播媒介进行约束和施加影响,使其符合社会利益和社传播媒介进行约束和施加影响,使其符合社会利益和社会发展需要的过程。会发展需要的过程。 国家和政府国家和政府的政治力量的政治力量媒介的内媒介的内部控制部控制各种利益集团各种利益集团和经济势力和

30、经济势力广大受众的广大受众的社会监督社会监督人的性格形成人的性格形成& &战士型、定居战士型、定居型和游牧型型和游牧型二、传播制度与传媒控制1、政治控制、政治控制 古今中外的任何国家都对传播媒介进行不同形式的古今中外的任何国家都对传播媒介进行不同形式的控制:控制: 确定媒介机构的所有制形式;确定媒介机构的所有制形式; 通过立法和行政管理控制传播媒介的活动通过立法和行政管理控制传播媒介的活动 对媒介经对媒介经营管理作营管理作出规定出规定对业务活对业务活动原则作动原则作出规定出规定总体规划总体规划或实行国或实行国家扶助家扶助二、传播制度与传媒控制2、社会控制、社会控制 社会上各种利

31、益群体(政党、财团、组织、民间团社会上各种利益群体(政党、财团、组织、民间团体等)为保障和维护自身利益,往往利用各种方式对大体等)为保障和维护自身利益,往往利用各种方式对大众传媒施加影响,进行直接或间接的控制。众传媒施加影响,进行直接或间接的控制。 二、传播制度与传媒控制2、社会控制、社会控制政党与团体政党与团体 执政党:借助政府力量、执政党:借助政府力量、强制力量、精神力量强制力量、精神力量 非执政党:通过其政治影非执政党:通过其政治影响及其代表的阶级、阶层的响及其代表的阶级、阶层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 社会团体:通过传媒维护社会团体:通过传媒维护自身利益、传播自己的主张,自身利益、传播自己的主张,参与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参与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化和社会生活经济集团经济集团 直接创办大型媒介联合体直接创办大型媒介联合体 通过提供广告或赞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