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药物学概论_第1页
第一章药物学概论_第2页
第一章药物学概论_第3页
第一章药物学概论_第4页
第一章药物学概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章 药物学概论 第一节 绪言 学习目标 1 掌握药物学的基本概念 2 掌握药物学 药理学 药效学 药动学的基本概念 3 了解药物的发展史一 药物学的概念及性质 1 药物 作用于机体或病原体 ,用以治疗和诊断疾病或计划生育的化学物质。 2 药物的分类:按来源分为 天然药物 人工合成药物 基因工程药物 3 药物学:研究药物的作用, 临床应用 ,不良反应和用药注意事项的一门科学。 4 药理学:专门研究药物与生命体相互作用及规律的科学 5 药物效应动力学:研究药物对机体作用规律及其机制的科学(药效学) 6 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机体对药物的处置过程及血药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药动学)一 药物学的概念

2、及性质 处方药:必须凭执业医生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才可调剂,购买和使用的药物 非处方药:不需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医师处方即可自判断和购买并使用的药物二 药物学的发展史 1 古代药物学阶段:这一时期应用的药物均为天然药物。 2 近现代药物学阶段:这一阶段以应用各种天然药物的提取物和人工合成药物为特征。 3 后现代药物学:这一时期是以基因工程药物额出现为特征性标志 基因工程药物是指应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的药物。三 如何学好药物学 第一 :要把我药物学基础的课程特点 第二:要把握药物学的基本框架结构 第三:要把握药物学的基础认知规律第二节 药物对机体的作用 药物效应动力学 学习目标 1 掌握药物的基本作用,

3、概念和意义。 2 熟悉药物作用的类型和特殊的不良反应。 3熟悉药物的作用机制。一 药物的作用 1 药物的作用: 兴奋作用:药物使机体原有的功能提高或加强的作用。 抑制作用:药物使机体原有的功能降低或减退。 2 两者之间的关系: 兴奋和抑制作用不是固定的,可随着剂量的变化而变化。 同一药物对不同的组织器官作用也不同。 药物的兴奋和抑制作用也可以发生转变。一 药物的作用 2 药物的作用类型: 局部作用:药物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之前在用药局部出下了作用。 选择作用:在一定剂量下药物对不同组织和器官作用差异大。 预防治疗和不良反应。二 药物的不良反应 1 副作用:在治疗剂量下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

4、其特点为可预知 可变化 可防治。 2 毒性反应:药物剂量过大或药物在体内蓄积过多而产生的对机体有危害的反应。 3 后遗效应:指停药后血浆药物浓度已将至阈浓度以下时残留的药物反应。 4 停药反应(反跳):突然停药使原有的症状或疾病加重。 5 变态反应(过敏反应):少数致敏机体对某些药物产生的病理性免疫反应。二 药物的不良反应 6 特异质反应:少数遗传背景特殊的患者对某些药物产生的特殊反应。 7 继发反应:药物发生治疗作用后的后续效应,多为不良反应。 8 耐受性和耐药性:指机体对药物反应的一种适应性状态和结果。耐药性又称抗药性 是指病原微生物对药物反应性降低的一种状态。 9 药物依赖性:长期使用某

5、种药物,在停药后发生心理后-或生理饿不适,甚至出现严重的戒断现象三 药物的作用机制(药物的作用原理) 1 受体的作用机制:受体与配体 药物与受体结合 有关药物与受体作用的学说 受体的调节 受体的类型 2 药物的其他作用机制第三节 机体对药物的影响 药物代谢动力学 一 药物在体内的过程 机体对药物的吸收 分布 代谢和排泄的过程 (1)跨膜转运 被动转运 主动转运 (2)药物的吸收与影响 药物的理化性质 剂型及吸收环境 给药途径:顺序为 吸入舌下直肠肌注皮下口服皮肤给药 首关消除 生物利用程度 (3)药物的分布及影响:药物从血液循环系统到达组织器官,细胞间液和细胞内液的过程。第三节 机体对药物的影

6、响 药物代谢动力学 (1)影响药物分布的因素:体液的PH值和和药物本身的理化性质 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律 组织器官额特殊性 (2)药物的代谢及影响因素:药物代谢的部位和酶 药物代谢的方式 药物代谢的后果 药物对肝药酶的诱导作用和抑制作用 (3)药物的排泄及影响因素:肾排泄 主要排泄途径 胆汁排泄 其他途径排泄 二药物在体内的动态过程 :消除 蓄积第三节 机体对药物的影响 药物代谢动力学 血药浓度变化的时间过程:潜伏期 持续期 残留期 三 常用药动学参数及在用药护理中的意义 (1)血浆半衰期: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用的时间。第四节 影响药物的作用因素 学习目标:掌握剂量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7、 熟悉机体,药物剂型等方面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了解联合用药的一般规律。第四节 影响药物的作用因素 一 机体方面的影响: (1)生理因素年龄 体重 小儿剂量的计算方法:药量小儿体重 或 成人剂量(小儿体重50 ) 老年人计量方法:6080岁为成人的- 3/4 80岁以上为成人剂量的 性别 机体对药物的反应性:耐受性 高敏性 (2)心理因素 (3)病理因素 (4)生活方式与环境第四节 影响药物的作用因素 二 药物方面的影响因素 药物的剂量(1)最小有效量(阈剂量):药物产生最小效应剂量 (2)剂量(最大治疗量):引起最大治疗作用而不发生中毒剂量 (3)治疗量:最小有效量与极量之间的剂量 (4)常用量:比最小有效量大而比剂量小的剂量范围 (5)中毒量和致死量:引起中毒和死亡的剂量 (6)半数有效量(ED50):是引起半数实验动物反映的药物剂量。ED50数值越小,受试生物的毒性越高,反之,则毒性越低。第四节 影响药物的作用因素 (7)半数致死量(LD50):引起实验动物半数死亡的药物剂量 (8)治疗指数(TI):LD50与ED50的比值,比值越大,药物的安全性越大 2 药物的制剂和给药途径 3药物的相互作用 (1)联合用药:俩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同时使用或先后给药 又称配伍用药第五节 药物应用护理概述 一 用药护理的基本方法和内容: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