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领域研究示例---亓婷婷_第1页
跨领域研究示例---亓婷婷_第2页
跨领域研究示例---亓婷婷_第3页
跨领域研究示例---亓婷婷_第4页
跨领域研究示例---亓婷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跨领域研究示例:增补司马迁史记的褚先生是谁? 亓婷婷 E-mail: .tw1摘要2 本论文对司马迁(145BC?-86BC?)史记中的褚先生究竟是谁?提出创新之见。 司马迁的史记是中国历史上一部伟大的著作。但该书留下了不少遗憾!例如- 作者生卒年没有明确的记录文献;- 内容部分明显出现他人增补的文字;- 尤其令人感到讶异的是:历经两千多年, 史记中的褚先生曰居然能和司马迁的 正文并列;-究竟是谁的杰作?没有一位学者敢提出质疑。 3 事实上,早在三国魏晋时期(220-419AD)褚先生曰已和司马迁原作并列,时人张晏(生卒年不详)认为这位褚先生是西汉时期的褚少孙,此观

2、点已被广泛接受。 但褚少孙是谁?为什么两汉史料中找不到有关他的任何事略或传记?所以 本文对这个看法提出质疑。 21世纪的今天,我们看到的史记当前版本有130卷,其中10卷包含以褚先生曰为起首的增补部分。4(至于这10卷和班固(32-92AD)汉书 艺文志所谓的而十篇缺,有录无书篇目是否相同? 因班固未明列十篇之篇目, 不得而知。这又是另一个议题。) 所以我们研究的材料以这10卷为主,并不探讨所有史记中的增补问题。 本论文创新之处是以传统考据结合现代科技的计算机运算方式,得出结论。在研究方法上,可谓一篇跨领域研究示例。 研究动机源于有关史记研究,前贤研究成果已极为丰硕,但此问题无人质疑,实属憾事

3、!5 我们尝试从前贤的众多研究成果中,找出相关材料,主要还是由这位褚先生自己的文本中透露的讯息和当时的学界知名人物作品互相比对,再透过跨领域的合作,以字频的分布,由计算机运算出这些作品之间的关系。 很幸运的证实了我们的假设:原来褚先生可能就是汉代名儒刘向(79-8BC)!虽然这并不代表史记中所有的增删部分都是他一人完成,但这样的研究结果及方法,在文史界具有创新的意义。6前言7司马迁(145BC?-86BC?)的史记是中国历史上一部伟大的著作。建构了中国史书的写作体例(本纪、世家、列传、书、表等五大架构)树立了史家书写历史的典范及 勇于针贬当世的史学家风骨。其文字活泼,不避俗字、俚语, 叙笔生动

4、有致,刻画各类型的人物。最重要的是,提出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成为中国史家著述时追求的典范!8这样一部伟大的典籍却美中不足!例如:作者司马迁明确的生卒年究竟为何?他何时完成史记?史记在当时如何流传?为什么史记中出现褚先生曰增补的文字?其中最令人好奇的是:为什么这位褚先生在史记及汉书中都没有留下任何记录?两汉史籍完全找不到这位褚少孙的传记及作品!9他究竟是谁?两千多年以来,没有人敢质疑:为什么伟大的史记中有褚先生增补的文字,堂而皇之的和司马迁原作并列而无人敢删除它? 据汉书颜师古注引张晏之说,提及他的姓名为褚少孙。有人认为是史记、儒林列传第六十一董仲舒弟子兰陵褚大。10张晏(生卒

5、年不详) ,有人说是晋人。他认为褚先生是褚少孙,此观点已被广泛接受。我们对这个看法提出质疑。本论文是一篇跨领域研究示例。有关史记研究,前贤研究成果丰硕。但此问题无人涉及,实属憾事!所以我们一方面透过文献数据;一方面结合物理复杂理论系统的运算,提出: 褚先生可能就是刘向!官片11史記孝武本紀第十二段454454史正史史記本紀凡十二卷卷十二孝武本紀第十二段454454 孝武本紀第十二【集解】太史公自序曰作今上本紀,又其述事皆云今上,今天子,或有言孝武帝者,悉後人所定也。張晏 曰:武紀,褚先生補作也。褚先生名少孫,漢博士也。【索隱】按:褚先生補史記,合集武帝事以編年,今止取封 禪書補之,信其才之薄也

6、。又張晏云褚先生潁川人,仕元成閒。韋稜云褚顗家傳褚少孫,梁相褚大弟之孫,宣 帝代為博士,寓居于沛,事大儒王式,號為先生,續太史公書。阮孝緒亦以為然也。12史記49外戚世家褚先生曰:【正義】疑此元成之閒褚少孫續之也。臣為郎時,問習漢家故事者鍾離生。曰:王太后在民閒時所生(子)一女者,【集解】徐廣曰:名俗。【正義】按:後封修成君者。父為金王孫。王孫已死,景帝崩後,武帝已立,王太后獨在。而韓王孫名嫣素得幸武帝,承閒白言太后有女在長陵也。武帝曰:何不蚤言!乃使使往先視之,在其家。武帝乃自往迎取之。蹕道,先驅旄騎出橫城門,【集解】如淳曰:橫音光。三輔黃圖云北面西頭門。【正義】括地志云:渭橋本名橫橋,架渭

7、水上,在雍州咸陽縣東南二十二里。按:此橋對門也。乘輿馳至長陵。當小市西入里,里門閉,暴開門,乘輿直入此里,通至金氏門外止,使武騎圍其宅,為其亡走,身自往取不得也。即使左右羣臣入呼求之。家人驚恐,女亡匿內中牀下。扶持出門,令拜謁。武帝下車泣曰:嚄!【索隱】烏百反。蓋驚怪之辭耳。1314【正義】嚄,嘖,失聲驚愕貌也。大姊,何藏之深大姊,何藏之深也!詔副車載之,迴車馳還,而直入長樂宮。行也!詔副車載之,迴車馳還,而直入長樂宮。行詔門著引籍,詔門著引籍,【正義】武帝道上詔令通名狀於門使,引入至太后所。通到謁太后。太后曰:帝倦矣,通到謁太后。太后曰:帝倦矣,何從來?帝曰:今者至長陵得臣姊,與俱來。何從來

8、?帝曰:今者至長陵得臣姊,與俱來。顧曰:謁太后!太后曰:女某邪?曰:顧曰:謁太后!太后曰:女某邪?曰:是也。太后為下泣,女亦伏地泣。武帝奉酒前是也。太后為下泣,女亦伏地泣。武帝奉酒前為壽,奉錢千萬,奴婢三百人,公田百頃,甲第,為壽,奉錢千萬,奴婢三百人,公田百頃,甲第,以賜姊。太后謝曰:為帝費焉。於是召平陽主、以賜姊。太后謝曰:為帝費焉。於是召平陽主、南宮主、林慮主三人俱來謁見姊,因號曰脩成君。南宮主、林慮主三人俱來謁見姊,因號曰脩成君。有子男一人,女一人。男號為脩成子仲,有子男一人,女一人。男號為脩成子仲,【索隱】金氏甥,修成君之子也。而名仲者,又與大外祖王氏同字,恐非也。女為諸侯王王后。【

9、集解】徐廣曰:嫁為淮南王安太子妃也。此二子非劉氏,此二子非劉氏,以故太后憐之。脩成子仲驕恣,陵折吏民,皆患苦以故太后憐之。脩成子仲驕恣,陵折吏民,皆患苦之。之。正文15司马迁完成史记之后,引发续书、补史之风依史记三家注提供的数据,西汉末期几十年间,续补史记已有几十家,至东汉三国,仿效史记而作的野史杂传或补史之作更是蜂拥而起。东汉卫宏提出史记有残缺(见于汉仪注汉武帝删去景、武二纪。卫宏生卒年不详,主要活动时期大概在东汉光武帝时代(公元2557年)。16司馬貞 史記索隱後序夫太史公紀事,上始軒轅,下訖天漢,雖博采古文及傳記諸子,其閒殘闕蓋多,或旁搜 異聞以成其說,然其人好奇而詞省,故事覈而文微,是

10、以後之學者多所未究。其班氏之書, 成於後漢。彪彪既後遷而述,所以條流更明,是兼采時賢,羣理畢備,故其旨富,其詞文,是以 近代諸儒共行鑽仰。其訓詁蓋亦多門,蔡謨集解之時已有二十四家之說,所以於文無所 滯,於理無所遺。而太史公之書,既上序軒黃,中述戰國,或得之於名山壞壁,或取之以舊 俗風謠,故其殘文斷句難究詳矣。1718 然古今為注解者絕省,音義亦希。始後漢延延篤篤乃有音義一卷,又別有章隱五卷,不記 作者何人,近代鮮有二家之本。宋中散大夫徐廣徐廣作音義作音義十三卷,唯記諸家本異同,於義少十三卷,唯記諸家本異同,於義少 有解釋有解釋。又中兵郎裴駰,裴駰,亦名家之子也,作集解注本,合為八亦名家之子也,

11、作集解注本,合為八十卷,見行於代十卷,見行於代。仍云亦有音 義,前代久已散亡。南齊輕車錄事鄒誕生鄒誕生亦撰音義三卷,音則尚奇,義則罕說。隋祕書監 柳顧言尤善此史。劉伯莊云,其先人曾從彼公受業,或音解隨而記錄,凡三十卷。隋季喪 亂,遂失此書。伯莊以貞觀之初,奉勑於弘文館講授,遂采鄒徐二說,兼記憶柳公音旨,遂 作音義二十卷。音乃周備,義則更略,惜哉!古史微文遂由數賢祕寶,故其學殆絕。19 前朝吏部侍郎許子儒亦作注義,不一其書。崇文館學士張嘉會獨善此書,而無注義。 貞少從張學,晚更研尋,初以殘闕處多,兼鄙褚少孫誣謬兼鄙褚少孫誣謬,因憤發而補史記,遂兼注之,然其 功殆半。乃自唯曰:千載古史,良難閒然。

12、因退撰音義,重作贊述,蓋欲以剖盤根之錯 節,遵北轅於司南也。凡為三十卷,號曰史記索隱云。20班固已提出史记 有录无书班固(32-92AD)在汉书卷六十二 司马迁传第三十二正文已明白提出史记 而十篇缺,有录无书 。汉书 艺文志著录太史公百三十篇班固本注云: 十篇有录无书 。因班固未明列十篇之篇目,今本所见篇目是否与他所谓十篇有录无书相同?不得而知。但可推知三国魏晋时期(220-419AD)褚先生曰已和司马迁原作并列,时人张晏才会提出褚先生名褚少孙 。21褚先生是王式弟子褚少孙的唯一史料依据张晏提出褚先生名褚少孙的说法,出自汉书卷六十二、司马迁传颜师古(581645AD)的注文,颜师古是着颜氏家训

13、的颜之推(531591AD)之孙,家学渊源不在话下,但他引用的张晏为何人?其原书为何?缺乏史料,所以许多人找到汉书儒林传第五十八中出现同姓同名的褚少孙,遂争议不休!褚少孙是学者王式的弟子,后立为博士,传诗经的鲁诗学派,被称为褚氏之学。22史正史漢書列傳凡七十卷卷八十八儒林傳第五十八王史正史漢書列傳凡七十卷卷八十八儒林傳第五十八王式式山陽張長安幼君 先事式,後東平唐長賓、沛褚少孫亦來事式,問經數篇,式謝曰:聞之於師俱是矣,自潤色之。 不肯復授。唐生、褚生應博士弟子選,詣博士,摳衣登堂,頌禮甚嚴, 試誦說,有法,疑者丘蓋不言。 諸博士驚問何師,對曰事式。皆素聞其賢,共薦式。張生、唐生、褚生皆為博士

14、。張生論石渠,至淮陽中尉。唐生楚太傅。由是魯詩有張、唐、褚氏之學。23孝文皇帝 劉恆 前180年前157年 孝景皇帝 劉啟 前156年前140年 孝武皇帝 劉徹 前140年前86年 征征和和2 2年(西元前年(西元前9191年)年)1111月月: : 報任少卿書報任少卿書 孝昭皇帝 劉弗陵 前86年前74年 劉賀(昌邑王) 前74年 王王式為昌邑式為昌邑王師王師 沛沛褚少孫亦來事式,問經數褚少孫亦來事式,問經數篇篇孝宣皇帝 劉詢(劉病已) 前74年前48年 褚少褚少孫,西漢孫,西漢 元、成間元、成間博士博士宣宣帝時,遷外孫平通侯楊惲祖述其書,遂宣布焉。帝時,遷外孫平通侯楊惲祖述其書,遂宣布焉。

15、孝元皇帝 劉奭 前48年前33年 劉向(前劉向(前7777年年前前6 6年年) 2425初元二年,甲戌(前47),劉向三十三歲,被徵為 諫大夫。使外親上 變事,與蕭望之、周堪等下獄,坐免為庶人。望之自殺。史記褚先生曰紀錄終止在此年。孝成皇帝 劉驁 前33年前7年 孝哀皇帝 劉欣 前7年前1年 孝平皇帝 劉衎 前1年5年 劉嬰 6年9年 江西南昌 海昏侯墓劉賀一生堪稱傳奇,經歷王、帝、庶民身分。文獻記載,劉賀祖父是、侯等4種漢武帝劉徹、祖母是漢武帝寵妃李夫人,父親為劉髆。他4歲為王,18歲稱帝,在位僅27天就遭廢黜,其後以平民身分被幽禁在山東近10年,29歲又被封為海昏侯並移居豫章國(今江西南昌

16、),此後不到5年就在封地去世,終年33歲。海昏侯墓主海昏侯墓主 證實為漢武帝之證實為漢武帝之孫孫劉賀劉賀20162016年年0303月月0202日日 10:26 10:26 中時即時中時即時 漢書六十二司馬遷傳史正史漢書列傳凡七十卷卷六十二司馬遷傳第三十二(P.2707).(P.2707).底本:王先謙漢書補注本 凡凡百三十篇,五十二萬六千五百字,為太史公書。序略,百三十篇,五十二萬六千五百字,為太史公書。序略,以拾遺補蓺,成一家言,協六經異傳,齊百家雜語,臧以拾遺補蓺,成一家言,協六經異傳,齊百家雜語,臧之名山,副在京師,以竢後聖君子。第七十之名山,副在京師,以竢後聖君子。第七十, 遷之自遷

17、之自敘云爾。敘云爾。一二師古曰:自此以前,皆其自敘之辭也。自此以後,乃班氏作傳語耳。 而十篇缺,有錄無而十篇缺,有錄無書。書。 一三一三 張晏曰:遷沒之後,亡景紀、武紀、張晏曰:遷沒之後,亡景紀、武紀、禮書、樂書、兵書、漢興以來將相年表、日者列傳、三禮書、樂書、兵書、漢興以來將相年表、日者列傳、三王世家、龜策列傳、傅靳列王世家、龜策列傳、傅靳列 傳。元成之間褚先生補缺,傳。元成之間褚先生補缺,作武帝紀,三王世家,龜策、日者傳,言辭鄙陋,非遷作武帝紀,三王世家,龜策、日者傳,言辭鄙陋,非遷本意也。師古曰:序目本無兵書,張云亡失,此說本意也。師古曰:序目本無兵書,張云亡失,此說非也。非也。26从史

18、记、楚元王世家、汉书、楚元王传谈起史记、楚元王世家的标题是楚元王,但全文篇幅甚短,且结构及内容并非集中在楚元王刘交的家族故事。其重点似乎在七国之乱及高祖的兄弟故事,尤其刘邦封其长兄之子为羹颉侯的故事十分吸引人,原来他和长嫂有过节!看来司马迁对楚元王刘交的家族并不重视。第一句话:楚元王刘交者,高祖之同母少帝也,字游。似乎写错了!因为汉书、楚元王传的第一句就是更正之词:楚元王交,字游,高祖同父少帝也。一字之差,楚元王家族与皇室的血缘、亲疏关系大为不同!27比较史记、楚元王世家、汉书、楚元王传的异同,后者篇幅长且记录细腻程度好似家谱可见提供班固(或班彪) 史料者是楚元王家族的重要人物!还有,两家交情

19、匪浅才可能如此!而更令人讶异的是:刘向似乎是全传的中心!他的五篇文章居然全文收录!主要呈现一个赤胆忠心的汉王朝忠臣形象!刘向以身为楚元王刘交的后代子孙为荣!28刘向的生平刘向(79-8BC),生于西汉昭帝元凤二年,卒于成帝绥和元年。字子政,原名更生,楚元王刘交的玄孙。刘交是汉高祖刘邦的同父异母弟,刘向一直以此皇室宗族的身份为荣,以巩固皇室为己任,两岁时父刘德任宗正,九岁时父受封关内侯,十二岁时因父亲的关系荫仕辇郎,进入郎官系统。 史记和汉书的说法不同,此处依汉书之说刘向曾五次上书皇帝,有次和陈汤共商国是:外家日盛,其渐必危刘氏,吾幸得同姓末属,累世蒙汉厚恩,身为宗室遗老,历事三主,上以我先帝旧

20、臣,每进见常加优礼,吾而不言,孰当言者?(参见汉书 楚元王传) 其忠于汉王室之心态跃然纸上! 29刘刘向向世世系系表表30劉太公 (太上皇)+別婦少子 劉交 楚元王 劉富休侯,後更封紅侯誅劉辟強(宗正)劉德 (宗正,陽城繆侯)劉更生,後改名為向少子歆(後更名為秀)劉向世系劉向世系表表 簡簡述述31刘向与郎官制度汉代的郎官是一个规模不小、维护皇室安全的近侍系统。早期来源有二:一是贵族子弟(荫任),一是富有家产者(赀选),后来儒学教育兴盛,培养一批读书人,也可进入此系统。这套由郎中令负责的近侍系统和另一套由太常令负责的少府系统,共同维护帝王的公、私生活。郎官系统除郎中令位尊禄厚外,其实看来位卑职低

21、,但却是重要的仕进阶层及官僚储备单位,有机会进入权力中枢,这对年轻仕宦者是非常有意义的。32史记中的褚先生似乎深以他的职务郎、宿卫为荣。在史记中可见及的资料依刘向的生平经历,汉宣帝即位后第五年,地节二年(68BC),春三月庚午日,大司马大将军霍光薨,23岁的宣帝亲政,12岁的刘向荫任辇郎,跻身郎官系统。这对刘向而言是人生中的重要纪元!此后他的人生随着郎官制度的演变而浮沈政海。33史记中十篇有录无书及今本史记褚先生曰的篇目显然续补史记者不只褚先生一人。今本史记绝非司马迁的原作。所以许多学者提出汉书所谓有录无书是否皆和褚先生有关?若依我们的研究,褚先生之后仍有人增补。例如张丞相列传第三十六提及韦玄

22、成数年,病死。孝元帝亲临丧,赐赏甚厚。显然此段历史已超越元帝初元二年的界限。究竟何人增补?由于证据不足,我们无法断言。其他未在起首标明褚先生曰,而其史事已明显在司马迁殁后(我们断为征和二年以后),其例亦甚多,不详列举。本论文只处理今本史记中有明列褚先生曰的部分。并非研究所有史记中的增补问题。34其他人(或不明言褚先生)增補的證據卷九十六 張丞相列傳 第三十六太史公曰:張蒼文學律曆,為漢名相,而絀賈生、公孫臣等言正朔服色事而不遵,明用秦之顓頊歷,何哉?周昌,木彊人也。任敖以舊德用。申屠嘉可謂剛毅守節矣,然無術學,殆與蕭、曹、陳平異矣。孝武時丞相多甚,不記,莫錄其行起居狀略,且紀征孝武時丞相多甚,

23、不記,莫錄其行起居狀略,且紀征和以來。和以來。有車丞相,長陵人也。卒而有韋丞相代。韋丞相賢者,魯人也。以讀書術為吏,至大鴻臚。有相工相之,當至丞相。有男四人,使相工相之,至第二子,其名玄成。相工曰:此子貴,當封。韋丞相言曰:我即為丞相,有長子,是安從得之?後竟為丞相,病死,而長子有罪論,不得嗣,而立玄成。3536玄成時佯狂,不肯立,竟立之,有讓國之名。後坐騎至廟,不敬,有詔奪爵一級,為關內侯,失列侯,得食其故國邑。韋丞相卒,有魏丞相代。魏丞相相者,濟陰人也。以文吏至丞相。其人好武,皆令諸吏帶劍,帶劍前奏事。或有不帶劍者,當入奏事,至乃借劍而敢入奏事。其時京兆尹趙君,丞相奏以免罪,使人執魏丞相,

24、欲求脫罪而不聽。復使人脅恐魏丞相,以夫人賊殺待婢事而私獨奏請驗之,發吏卒至丞相舍,捕奴婢笞擊問之,實不以兵刃殺也。而丞相司直繁君奏京兆尹趙君迫脅丞相,誣以夫人賊殺婢,發吏卒圍捕丞相舍,不道;又得擅屏騎士事,趙京兆坐要斬。又有使掾陳平等劾中尚書,疑以獨擅劫事而坐之,大不敬,長史以下皆坐死,或下蠶室。而魏丞相竟以丞相病死。子嗣。後坐騎至廟,不敬,有詔奪爵一級,為關內侯,失列侯,得食其故國邑。魏丞相卒,以御史大夫邴吉代。透过跨领域研究的结果我们使用中央研究院的汉籍全文数据库。该数据库说明其使用版本:史记版本甚多,史文及注文往往各本大有出入。我们不用比较古的如黄善夫本,也不用比较通行的如武英殿本,而用

25、清朝同治年间金陵书局刊行的史记集解索隐正义合刻本(简称金陵局本)作为底本,分段标点,因为这是一个比较完善的本子。我们的我们的研究方法:研究方法:主要以ruby1.8.7 程序语言为工具,从程序语言可以得到每个文本的用字偏好,包括偏好用字的顺序与偏好用字出现频率。假设每一个作者以极相似的偏好用字写出不同的文本,则可使用各人用字爱好差异产生的图形,辅以不同的丛集分析方式,区别不同作者的文本。37383940414243444546 我们发展一个将数个文本归类到不同作者新的统计分析方法,并使用这种方法来分析史记褚先生曰增补部分作者的问题。我们分析的文本包括:1.刘向新序, 2.刘向说苑, 3.刘向列

26、女传, 4.汉书楚元王传刘向写的文章, 5.桓宽盐铁论, 6.杨雄法言, 7.司马迁史记选文A(韩兆琦史记选注汇评), 8.司马迁史记选文B, 9.史记以褚先生曰为开始的增补部分。4748从字频分析,我们发现文本9最相似文本1和文本2。这项研究结果和其他史书证据表明史记褚先生曰增补部分可能是是西汉时期刘向所著。我们的运算结果发表在下列刊物:Ting-Ting Chi, Shih-Chieh Wang, and Chin-Kun Hu: Word population analysis and other evidences indicate that Shiji was amended by

27、Liu Xiang, Physica A 437, 408 (2015)49漢書藝文志史正史漢書志凡十卷卷三十藝文志第十諸子略儒家段史正史漢書志凡十卷卷三十藝文志第十諸子略儒家段2352.2352.底底本:王先謙漢書補注本本:王先謙漢書補注本 董仲舒百二十三篇。兒寬九篇。公孫弘十篇。終軍八篇。吾丘壽王六篇。虞丘說一篇。難孫卿也。莊助四篇。臣彭四篇。鉤盾冗從李步昌八篇。宣帝時數言事。儒家言十八篇。不知作者。桓寬鹽鐵論六十篇桓寬鹽鐵論六十篇。九師古曰:寬字次公,汝南人也。孝昭帝時,丞相御史與諸賢良文學論鹽鐵事,寬撰次之。劉向劉向所序六十七篇。新序、說苑新序、說苑、世說、列女傳列女傳頌圖也。揚雄揚雄

28、所序三十八篇。太玄十九,法言法言十三,樂四,箴二。501。 韓兆琦 史記選注匯評 卷七 第七 項羽本紀卷九 第九 呂太后本紀 卷十五 第三 六國年表序卷十六 第四 秦楚之際月表序卷三十 第八 平準書卷四十八 第十八 陳涉世家 陳勝 (delete the part 褚先生曰褚先生曰) )卷五十五卷五十五 第二十五第二十五 留侯世家留侯世家 留侯張良留侯張良=卷六十一卷六十一 第一第一 伯夷叔齊列傳伯夷叔齊列傳 伯夷、叔齊伯夷、叔齊卷六十二卷六十二 第二第二 管晏列傳管晏列傳 管仲、晏嬰管仲、晏嬰卷六十五卷六十五 第五第五 孫子吳起列傳孫子吳起列傳 孫武、孫臏、吳孫武、孫臏、吳起起卷六十六卷六十

29、六 第六第六 伍子胥列傳伍子胥列傳 伍子胥、白公勝伍子胥、白公勝-卷六十八 第八 商君列傳 商鞅 卷七十五 第十五 孟嘗君列傳 孟嘗君田文、馮驩 卷七十六 第十六 平原君虞卿列傳 平原君趙勝、虞卿 卷七十七 第十七 魏公子列傳 信陵君魏公子無忌 51(1ShiJi-Set1 page 2: continued from previous page) 卷八十一 第二十一 廉頗藺相如列傳 廉頗、藺相如、李牧 卷八十二 第二十二 田單列傳 田單 卷八十四 第二十四 屈原賈生列傳 屈原、賈誼 卷八十六 第二十六 刺客列傳 曹沫(劫齊桓公)、專諸(刺吳王僚)、豫讓 (刺趙襄子)、聶政(刺俠累)、荊軻(刺

30、秦始皇) 卷八十七 第二十七 李斯列傳 李斯 卷九十二 第三十二 淮陰侯列傳 淮陰侯韓信 卷一百二 第四十二 張釋之馮唐列傳 張釋之、馮唐 卷一百七 第四十七 魏其武安侯列傳 魏其侯竇嬰、武安侯田蚡、灌夫 卷一百九 第四十九 李將軍列傳 李廣 卷一百二十 第六十 汲鄭列傳 汲黯、鄭當時 卷一百二十二 第六十二 酷吏列傳 侯封、鼂錯、郅都、寧成、周陽由、趙禹、張湯、義縱、王溫舒、尹齊、楊僕、減宣、杜周-卷一百二十四 第六十四 遊俠列傳 郭解 卷一百二十六 第六十六 滑稽列傳 淳于髡、優孟、優旃(delete delete 補:郭舍補:郭舍人、東方朔人、東方朔、 東郭先生、王先生、西門豹東郭先生、

31、王先生、西門豹) 卷一百二十九 第六十九 貨殖列傳 范蠡、子貢、猗頓、白圭、卓氏、程鄭、孔氏 卷一百三十 第七十 太史公自序527 史記 Set 2卷八 第八 高祖本紀卷十第十 孝文本紀卷三十一 第一 吳太伯世家 吳國卷三十二 第二 齊太公世家 齊國卷三十三 第三 魯周公世家 魯國卷三十四 第四 燕召公世家 燕國卷三十五 第五 管蔡世家 卷三十六 第六 陳杞世家 陳國及杞國卷三十七 第七 衛康叔世家 衛國卷三十八 第八 宋微子世家 宋國卷三十九 第九 晉世家 晉國卷四十 第十 楚世家 楚國卷四十一 第十一 越王勾踐世家 越國卷四十二 第十二 鄭世家 鄭國卷四十七 第十七 孔子世家 孔子53Ch

32、apter 49 卷四十九 外戚世家 第十九 (delete Mr. Chu said)Chapter 50 Chu Yuan Wang 卷五十 楚元王世家 第二十卷五十三蕭相國世家第二十三卷五十六 陳丞相世家 第二十六卷五十七 絳侯周勃世家 第二十七卷五十八 梁孝王世家 第二十八=卷六十三 老子韓非列傳 第三卷六十四 司馬穰苴列傳 第四卷六十九 蘇秦列傳 第九卷七十 張儀列傳 第十卷七十三 白起王翦列傳 第十三卷七十四 孟子荀卿列傳 第十四卷七十八 春申君列傳 第十八卷八十 樂毅列傳 第二十 卷八十九 第二十九 張耳陳餘列傳趙王 張耳、陳餘54史記 表凡十卷 卷十三三代世表第一.底本:金陵書

33、局本.說耳。二伯行政。武公,真公弟。熊勇張夫子問褚先生曰:一【索隱】褚先生名少孫,元成閒為. .契、弃是玄孫,故云也。得無與詩謬秋? 褚先生曰:不然。詩言契生於卵,后稷人迹者,欲見.史記 表凡十卷 卷二十建元以來侯者年表第八.底本:金陵書局本.質,所期處也。右孝武封國名後進好事儒者褚先生曰:太史公記事盡於孝武之事,故復修記孝昭以.史記 世家凡三十卷 卷四十八陳涉世家第十八.底本:金陵書局本.。高祖時為陳涉置守冢三十家碭,至今血食。 褚先生曰:一【集解】徐廣曰:一作太史公.史記 世家凡三十卷 卷四十九外戚世家第十九 衞皇后.底本:金陵書局本倡見,非王侯有土之士女,不可以配人主也。 褚先生曰:一【

34、正義】疑此元成之閒褚少孫續之. .皇后,令白之武帝,乃詔衞將軍尚平陽公主焉。褚先生曰:丈夫龍變。傳曰:蛇化為龍,不變其文;. .痛其不如也。諺曰:美女入室,惡女之仇。褚先生曰:浴不必江海,要之去垢;馬不必騏驥,要之.史記 世家凡三十卷 卷五十八梁孝王世家第二十八.底本:金陵書局本.其財貨,廣宮室,車服擬於天子。然亦僭矣。 褚先生曰:臣為郎時,聞之於宮殿中老郎吏好事者55史記 世家凡三十卷 卷六十三王世家第三十 廣陵王.底本:金陵書局本 .守義,文辭爛然,甚可觀也,是以附之世家。 褚先生曰:臣幸得以文學為侍郎,好覽觀太史公之列傳史記 列傳凡七十卷 卷一百四田叔列傳第四十四.底本:金陵書局本明主之

35、美以救過。仁與余善,余故并論之。 褚先生曰:臣為郎時,聞之曰田仁故與任安相善。任安.史記 列傳凡七十卷 卷一百二十六滑稽列傳第六十六 優旃.底本:金陵書局本.。優旃臨檻疾呼,陛楯得以半更。豈不亦偉哉!褚先生曰:臣幸得以經術為郎,而好讀外家傳語。.史記 列傳凡七十卷 卷一百二十七日者列傳第六十七.底本:金陵書局本多不見于篇。及至司馬季主,余志而著之。 褚先生曰:臣為郎時,游觀長安中,見卜筮之賢大夫,.史記 列傳凡七十卷 卷一百二十八龜策列傳第六十八.底本:金陵書局本以為能導引致氣,有益於助衰養老,豈不信哉!褚先生曰:臣以通經術,受業博士,治春秋,以高第為.天地皆不能全,喻龜之不全也。乃生也。 褚

36、先生曰:漁者舉網而得神龜,龜自見夢宋元王,元王563. 史記褚先生曰, ,共十篇卷十三三代世表卷十三三代世表 第一第一 卷二十建元以來侯者年表卷二十建元以來侯者年表 第八第八卷四十八陳涉世家第十八卷四十八陳涉世家第十八卷四十九外戚世家第十九卷四十九外戚世家第十九卷五十八梁孝王世家第二十八卷五十八梁孝王世家第二十八卷六十卷六十 三王世家第三十三王世家第三十卷一百四田叔列傳第四十四卷一百四田叔列傳第四十四卷一百二十六滑稽列傳第六十六卷一百二十六滑稽列傳第六十六卷一百二十七日者列傳第六十七卷一百二十七日者列傳第六十七卷一百二十八龜策列傳第六十八卷一百二十八龜策列傳第六十八57班固在漢書 司馬遷傳贊中

37、說:自劉向(79BC-8BC)、揚雄(53BC-18AD)博極群書,皆稱遷有良史之才,服其善序事理,辨而不華,質而不俚,其文質,其事核,不虛美,不隱惡,故謂之實錄。後來三國志魏書卷十三也引用此言:司馬遷記事,不虛美,不隱惡。劉向、揚雄服其善敘事,有良史之才,謂之實錄。放眼當時,這兩位評價史記者都是重量級的學界人物,到今天尚留存作品! 劉向許多作品亡佚,如他開創中國圖書分類的開山之作,後由劉歆編著成七略,今天完全亡佚,好在班固承認他的漢書藝文志吸納了劉向、劉歆的資料!幸好列女傳說苑新序今天仍掛名是劉向的作品。至於揚雄作品今存法言、太玄、方言及辭賦等。我們遂從這兩位學者入手,想探究的是:褚先生曰的

38、口吻、思想、學術專長(如曆法、春秋、占卜) 與劉向或揚雄是否相同?尤其是對天命、龜策的看法。兩人生平與褚先生自述經歷是否相合?褚先生與兩人文筆之比較。褚先生所補的史料,特別是三代世表部分,最晚到何時?這和兩人生平部分可相互印證。58分析方法 :齊夫定律Analysis methods: Zipfs law59608464 曰21325 了8336 了7608 之15758 的7505 道6519 不15144 不6697 來4956 人12276 一6534 一4773 軍11517 來6320 人4585 兵11102 道5756 不4059 大10591 人4719 個3876 一1018

39、4 是3949 是3697 馬9731 說3805 去3676 將9210 我3739 裏3164 來7856 這3710 得2845 有7775 他3705 上2745 此7176 你3618 我2695 於6217 去3428 那2693 操6182 著3199 你2684 下6139 也3137 便2599 中6128 玉3137 在2552 為6097 兒3096 這2480 見6047 有2976 下2436 而5871 寶2925 只總字數471882740213434230古典小說三國演義紅樓夢水滸傳19993 不9345 一2726 一15389 一18609 一6835 不1

40、766 不14552 不18330 的6557 道1756 了14206 的16411 是6418 了1755 的12266 是15410 道5581 的1747 人11660 道15215 了5373 是1738 是11237 了12507 人5367 人1469 道9378 人10937 我5129 來1343 他7784 無10035 你4233 他1253 我7643 他9880 這3585 上1037 這7470 張9737 他3509 這992 來7428 這9014 大3434 在942 大7286 我8781 來3293 大935 在6469 來7969 之3099 我910

41、上6455 你7087 說3055 你851 下6087 中7012 中2997 家835 中6054 之6603 在2802 去834 手5845 大6577 得2740 見830 那5644 在6426 下2624 手793 說5595 下6383 上2618 下755 子5438 上總字數1026054437447111650822996金庸武俠小說天龍八部書劍恩仇錄雪山飛狐倚天屠龍記61626364Neighbor Joining method (wiki)This genetic distance map made in 2002 is an estimate of 18 world

42、 human groups by a neighbour-joining method based on 23 kinds of genetic information. It was made by Saitou Naruya (斎藤成也? ?) professor at the (Japanese) National Institute for Genetics.1/wiki/Neighbor_joining 65Starting with a star tree (A), the Q matrix is calculated and used

43、to choose a pair of nodes for joining, in this case f and g. These are joined to a newly created node, u, as shown in (B). The part of the tree shown as solid lines is now fixed and will not be changed in subsequent joining steps. The distances from node u to the nodes a-e are computed from equation

44、 (3 3). This process is then repeated, using a matrix of just the distances between the nodes, a,b,c,d,e, and u, and a Q matrix derived from it. In this case u and e are joined to the newly created v, as shown in (C). Two more iterations lead first to (D), and then to (E), at which point the algorit

45、hm is done, as the tree is fully resolved. (3)666768王世傑 (Shi-Jie Wang) Ph.D. thesis (2013)69臥龍生,玉釵盟臥龍生,素手劫 倪匡,頭髮倪匡,規律倪匡,老貓倪匡,藍血人古龍,絕代雙驕古龍,武林外史古龍,大旗英雄傳古龍,浣花洗劍錄 金庸: 射鵰英雄傳 金庸: 書劍恩仇錄 金庸: 神鵰俠侶 金庸: 天龍八部 金庸: 笑傲江湖王世傑 (Shi-Jie Wang)博士論文研究武俠小說各家字頻結果70为何褚先生就是刘向的化名?先生的称号始于何时?汉人口中的先生是否已有尊敬的师长之含义?从史记、匈奴列传的资料来看褚先生

46、究竟是何人?我们大胆臆测:班固、张晏都是知情者从刘向的生平来看,我们认为和褚先生自述的生平极为吻合褚少孙就是褚元王后代子孙的意思,这也是刘向的化名。刘向有多次藉他人之名写文章的记录! 71史記中的褚先生似乎深以他的職務郎、宿衛為榮。在史記中可見及的資料如下:卷13三代世表:臣為郎時,與方士考功會旗亭下,為臣言。卷49外戚世家:臣為郎時,問習漢家故事者鍾離生。卷58梁孝王世家:臣為郎時,聞之於宮殿中老郎吏好事者稱道之也。卷60三王世家:臣幸得以文學為侍郎,好覽觀太史公之列傳。傳中稱三王世家文辭可觀,求其世家終不能得。竊從長老好故事者取其封策書,編列其事而傳之,令後世得觀賢主之指意。卷104田叔列

47、傳:臣為郎時,聞之曰田仁故與任安相善。卷126滑稽列傳:臣幸得以經術為郎,而好讀外家傳語。竊不遜讓,復作故事滑稽之語六章,編之於左。可以覽觀揚意,以示後世好事者讀之,以游心駭耳,以附益上方太史公之三章。(這樣的口氣, 絕非普通人物, 劉向編列女傳, 非常重視外戚對漢朝的影響, 與此可相印證。)卷127日者列傳:臣為郎時,游觀長安中,見卜筮之賢大夫。觀其起居行步,坐起自動,誓正其衣冠而當鄉人也,有君子之風。見性好解婦來卜,對之顏色嚴振,未嘗見齒而笑也。臣為郎錄時,與太卜待詔為郎者同署。卷128龜策列傳:臣以通經術,受業博士,治春秋,以高第為郎,幸得宿衛,出入宮殿中十有餘年。竊好太史公傳。太史公之

48、傳曰:三王不同龜,四夷各異卜,然各以決吉凶,略闚其要,故作龜策列傳。臣往來長安中,求龜策列傳不能得,故之大卜官,問掌故文學長老習事者,寫取龜策卜事,編于下方。臣為郎時,見萬畢石朱方72737475史正史漢書本紀凡十二卷卷八宣帝劉詢紀第八甘露二年史正史漢書本紀凡十二卷卷八宣帝劉詢紀第八甘露二年(P.269).(P.269).底本:王先謙漢書補注底本:王先謙漢書補注本本 秋九月,立皇子宇為東平王。秋九月,立皇子宇為東平王。史正史漢書列傳凡七十卷卷八十宣元六王傳第五十史正史漢書列傳凡七十卷卷八十宣元六王傳第五十(P.3311).(P.3311).底本:王先謙漢書補注本底本:王先謙漢書補注本 宣元六王

49、傳第五十宣元六王傳第五十孝宣皇帝五男。許皇后生孝元帝,張倢伃生淮陽憲王欽,衞伃生楚孝王囂,孝宣皇帝五男。許皇后生孝元帝,張倢伃生淮陽憲王欽,衞伃生楚孝王囂,一師古曰:囂音敖。 公孫倢伃生東平思王宇,戎倢伃生中山哀王竟。公孫倢伃生東平思王宇,戎倢伃生中山哀王竟。東平思王東平思王 宇,甘露二年立。元帝即位,就國。壯大,通姦犯法,宇,甘露二年立。元帝即位,就國。壯大,通姦犯法,一師古曰:與姦猾交通,好犯法。 上以至親貰弗罪,傅相連坐。上以至親貰弗罪,傅相連坐。 二師古曰:頻坐王獲罪。 久之,事太后,內不相得,太后上書言之,求守杜陵園。久之,事太后,內不相得,太后上書言之,求守杜陵園。一張晏曰:宣帝陵

50、也。宮人無子,乃守園陵也。 上於是遣太中大夫張子蟜上於是遣太中大夫張子蟜二師古曰:蟜字或作僑,並音鉅昭反。 奉璽書敕諭之,奉璽書敕諭之,三師古曰:約敕而曉告之也。 曰:曰:皇帝問東平王。蓋聞親親之恩莫重於孝,尊尊之義莫大於忠,故諸侯在位不驕以致皇帝問東平王。蓋聞親親之恩莫重於孝,尊尊之義莫大於忠,故諸侯在位不驕以致孝道,制節謹度以翼天子,孝道,制節謹度以翼天子,四師古曰:翼,佐也。 然後富貴不離於身,而社稷然後富貴不離於身,而社稷可保。今聞王自修有闕,本朝不和,可保。今聞王自修有闕,本朝不和,五師古曰:謂東平國之朝也。 流言紛紛,流言紛紛,謗自內興,朕甚憯焉,為王懼之。謗自內興,朕甚憯焉,為王

51、懼之。六師古曰:憯,痛也,音千感反。 詩不云乎?詩不云乎?毋念爾祖,述修厥德,永言配命,自求多褔。毋念爾祖,述修厥德,永言配命,自求多褔。七師古曰:大雅文王之詩也。無念,念也。言當念爾先祖之道,修其德,則長配天命,此乃所以自求多褔。 朕惟朕惟王之春秋方剛,王之春秋方剛,八師古曰:言其年少血氣盛。 忽於道德,忽於道德,九師古曰:忽,遺忘也。 意有所移,忠言未納,意有所移,忠言未納,一師古曰:謂漸染其惡人而移其性,未受忠言也。 故臨遣太中大夫子蟜諭王朕意。故臨遣太中大夫子蟜諭王朕意。一一師古曰:親臨遣之,令以朕意曉告王。 孔子曰:過而不改,是謂過矣。孔子曰:過而不改,是謂過矣。一二師古曰:論語載孔

52、子之言也。謂人有失行,許以自新。 王其深惟孰思之,無違朕意。王其深惟孰思之,無違朕意。又特以璽書賜王太后,曰:皇帝使諸吏宦者令承問東平王太后。朕有聞,又特以璽書賜王太后,曰:皇帝使諸吏宦者令承問東平王太后。朕有聞,一師古曰:言母子不和也。不欲指斥言之,故云有聞也。 王太后少加意焉。夫褔善王太后少加意焉。夫褔善76后年来朝,上疏求诸子及太史公书,上以问大将军王凤,对曰:臣闻诸侯朝聘,考文章,正法度,非礼不言。今东平王幸得来朝,不思制节谨度,以防危失, 而求诸书,非朝聘之义也。诸子书或反经术,非圣人,或明鬼神,信物怪; 太史公书有战国从横权谲之谋,汉兴之初谋臣奇策,天官灾异,地形塞:皆不宜在诸侯王

53、。不可予。不许之辞宜曰:五经圣人所制,万事靡不毕载。王审乐道,傅相皆儒者,旦夕讲诵,足以正身虞意。夫小辩破义,小道不通,致远恐泥,皆不足以留意。 诸益于经术者,不爱于王。 对奏,天子如凤言,遂不与。 77劉向劉向和和班班家關係密切家關係密切 漢書卷一百漢書卷一百上上叙傳叙傳第七十第七十上上 子文子文 班壹班壹孺孺長長回回況況伯、斿、稚伯、斿、稚彪彪固固班氏之先,與楚同姓,令尹子文之後也。子文初生,棄於瞢中,而虎乳之。楚人謂乳“穀”,謂虎“於菟”,故名穀於菟,字子文。楚人謂虎穀於菟,字子文。楚人謂虎“班班”,其子以爲號。,其子以爲號。秦之滅楚,遷晉、代之間,因氏焉。 始皇之末,班壹班壹避地於樓煩

54、,致馬、牛、羊數千群。值漢初定,與民無禁,當孝惠、高後時,以財雄邊,出入弋獵,旌旗鼓吹,年百餘歲,以壽終,故北方多以“壹”爲字者。 壹生孺壹生孺。孺爲任俠,州郡歌之。孺生長孺生長,官至上穀守。長生回長生回,以茂林爲長子令。回生況,回生況,擧孝廉爲郎,積功勞,至上河農都尉,大司農奏課連最,入爲左曹越騎校尉。成帝之初,女爲婕妤,成帝之初,女爲婕妤,致仕就第,資累千金,徒昌陵。昌陵後罷,大臣名家皆占數於長安。 況生三子:伯、斿、稚。況生三子:伯、斿、稚。. 斿博學有俊材,左將軍史丹擧賢良方正,以對策爲議郎,遷諫大夫、右曹中郎斿博學有俊材,左將軍史丹擧賢良方正,以對策爲議郎,遷諫大夫、右曹中郎將,與劉

55、向校祕書。每奏事,斿以選受詔進讀群書。上器其能,賜以祕書之副。將,與劉向校祕書。每奏事,斿以選受詔進讀群書。上器其能,賜以祕書之副。時書不布,自東平思王以叔父求太史公、諸子書,大將軍白不許。語在東平王傳斿亦早卒,有子曰嗣有子曰嗣,顯名當世。 稚少爲黄門郎中常侍,稚少爲黄門郎中常侍,方直自守。成帝季年,立定陶王爲太子,數遣中盾請問近臣,稚獨不敢答。哀帝即位,出稚爲西河屬國都尉,遷廣平相。. 稚生彪。彪字叔皮,幼與從兄嗣共游學,家有賜書,内足於財,稚生彪。彪字叔皮,幼與從兄嗣共游學,家有賜書,内足於財,好古之士自遠方至,父黨颺子雲以下莫不造門。 有子曰固,弱冠而孤,作有子曰固,弱冠而孤,作幽通之賦

56、幽通之賦,以致命遂志。其辭曰:“”.78结语79史料论据方面,我们提出:(1) 褚先生曰最后记载之史事见于汉元帝(48 BC -32 BC ) 初元2年(47 BC) , 该年刘向下狱,离开宫廷权力核心,这种时间上的巧合可为一项证据。而扬雄该年只是一个五、六岁的幼童。(2) 刘向的志向、学术专长、教育及仕宦背景(特别是与郎官系统的关系)、写作风格和史记中的褚先生曰有密切关系,而扬雄则无任何可资比较的文献。(3) 褚先生非常以他的宗室身份为荣,且努力维护80汉家帝业、对抗外戚。褚先生强烈主张后妃之德,认为外戚影响政局。他对女性的重要性深有认知,但压抑女权。这和刘向作品中展现的思想观念一致,而和史

57、记 日者列传中他对褚氏的漠视形成对比。(4) 褚先生在文字中常流露对史记的极度喜爱, 其所增补的日者、龟策等内容,正是刘向的专长及喜好。而扬雄则无此表现。这令我们很自然的联想到刘向与褚先生的密切关系。如龟策列传:臣以通经术,受业博士,治春秋,以高第为郎,幸得宿卫,出入宫殿中十有余年。窃好太史公传。如三王世家:臣幸得以文学为侍郎,好览观太史公之列传。传中称三王世家文辞可观,求其世家终不能得。81計算機運算方面,已得到專家的肯定.选这个题目算是新尝试,希望在网络时代能利用计算机的功能开发一些新的研究方法,解决一些问题!跨领域的研究,将可协助文史研究者更正确的运用几千年累积的珍贵史料!今本史记非太史

58、公书之原貌,而褚先生曰居然和太史公原文并列!最令人难以接受的是:褚先生是王式弟子褚少孙只有一条史料依据!我们发现刘向与郎官制度的密切关系,遂锁定刘向!经过计算机运算,证实褚先生是刘向!非常感谢中央研究院的汉籍全文数据库,及合作者王世杰、胡进锟,使这个跨领域的研究得以顺利完成!82参考文献: 1. 韩兆琦: 新译史记 台北市三民书局, 2008)2. 韩兆琦: 史记选注汇评(台北市里仁书局, 2005)3. 易平: 褚少孙补史新考, 台大历史学报 25, 151-180 (2000).4. 台北市中央研究院汉籍全文数据库5. Ting-Ting Chi, Shih-Chieh Wang, and

59、 Chin-Kun Hu: Word population analysis and other evidences indicate that Shiji was amended by Liu Xiang, Physica A 437, 408 (2015)83 感谢聆听并请指教!84史記版本甚多,史文及注文往往各本大有出入。我們不用比較史記版本甚多,史文及注文往往各本大有出入。我們不用比較古的如黃善夫本,也不古的如黃善夫本,也不 用比較通行的如武英殿本,而用清朝用比較通行的如武英殿本,而用清朝同治年間金陵書局刊行的史記集解索隱正義合刻本同治年間金陵書局刊行的史記集解索隱正義合刻本 ( (簡

60、稱金陵簡稱金陵局本局本) )作為底本,分段標點,因為這是一個比較完善的本子。作為底本,分段標點,因為這是一個比較完善的本子。現在把關於點校方 面應當向讀者交代的分別說明如下。史記集解裴駰: 字龍駒,南朝劉宋時河東 聞喜(今山西聞喜縣)人史記正義張守節: 唐朝歷史學家。生活在武則天時期, 生平事迹不詳。史記索隱司馬貞: 字子正,唐朝河內(今河南省沁陽)人, 唐玄宗開元官至朝散大夫及宏文館學士85史記會注考證 (wiki) (wiki)史記會注考證為日本漢學家瀧 (音 雙) 川龜太郎校勘當時日本流傳的中國宋代以前史記的各種鈔本殘卷,並廣泛蒐集日本的研究成果以為註解,被視為研究史記的權威作品。瀧川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