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胶机操作说明-WORD版本_第1页
灌胶机操作说明-WORD版本_第2页
灌胶机操作说明-WORD版本_第3页
灌胶机操作说明-WORD版本_第4页
灌胶机操作说明-WORD版本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苏州迈硕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螺杆泵齿轮泵系统灌胶机操作手册 automationMASO螺杆泵齿轮泵系统 灌胶机操作手册苏州迈硕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SUZHOU MASO AUTOMATION EQUIPMENT CO.,LTD 苏州迈硕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螺杆泵齿轮泵系统灌胶机操作手册 版权声明 本说明书包含的信息是我们公司知识产权的一部分,毫无疑问,对于本说明书的使用应仅限于设备的操作人员及相关的设备技术人员。对于任何向第三方转移、复制此说明书的行为,必须得到本公司正式的授权。否则,本公司视为侵权,并保留采取相应法律措施的权利。 对于本说明书中的错误,欢迎您随时提出您的宝贵意见,不胜感激!

2、 版权所有,不得翻印 编辑者 :苏州迈硕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技术部撰写人机械设计电控系统作者:赵 鹏周宏斌赵 鹏日期:2022年6月25日目 录一、 产品介绍&技术说明31.1 设备基本信息31.2 操作界面41.2.1 控制单元41.2.2 欢迎界面41.2.3 手动模式51.2.4 自动模式51.2.5 参数设定61.2.6 配方设置61.2.7 故障显示界面71.2.8 联系我们71.3 气压控制81.4 温度控制系统81.5 示教盒编程8二、 生产操作101.6 开机顺序101.7 材料预处理101.8 加料10加料方式可分为以下两种101.9 排气111.10 安装静态混合管111.1

3、1 生产111.12 关机11三、 操作规程121.13 加料过程121.14 正常工作过程121.15 停机工作13四、 维护指南141.16 执行预防性维护指南表格141.17 设备操作及维护特别注意事项141.18 喷嘴维护151.19 齿轮泵的维护151.20 螺杆计量泵维护17五、 设备常用易损件清单19六、 电气图纸201、 产品介绍&技术说明1.1 设备基本信息 螺杆泵齿轮泵系统灌胶机是一款能实现配胶、混胶合灌胶一体化的设备。可以处理低至中等粘度含有一定填料的环氧树脂,聚氨酯和硅胶等双组份灌封胶,由于采用步进马达驱动精密计量泵,计量精确。设备的基本信息如下:设备基本信息电源电压:

4、380VAC 三相五线制 设备型号:MSG-02B控制电压:24VDC控制方式:HMI+PLC+示教盒气 源:0.4-0.6MPA 干燥压缩空气频 率:50 Hz 尺 寸:备料L1030*W1560*H1610 注胶L1180*W1260*H2600mm重 量:MAX320KG功 率:5.5KW1.2 操作界面1.2.1 控制单元 本系统控制单元:采用OMRON 的PLC及MCGS触摸屏实现对灌胶程序的参数进行设定与控制,人性化作业。 以下对触摸屏的菜单结构做详细展开 1.2.2 欢迎界面开机后,显示欢迎页面本设备提供2种运行模式:l 手动:用于调试、测试设备,在故障发生时协助进行故障诊断及处

5、理;l 自动:设备按设定程序运行,自动完成灌胶生产(正常工作状态下开启);需要指出的是:从一种运行模式切换到另一种运行模式,必须首先将正在运行的运行模式状态置于“关”之后,方可选择所需要的运行模式。1.2.3 手动模式 在“运行模式”画面选择,可进入如下画面: 在“手动运行”模式下,可分别控制每一个单步动作,一般用于设备调试,以及故障排查时使用。此界面可以进行手动排胶作业,对胶水进行预处理(搅拌、加热、脱泡),可以进行胶水选择。1.2.4 自动模式在“运行模式”画面选择,可进入“自动运行”模式画面,如下图:v 按 “开启运行”进入自动生产模式.v 按在定量模式与连续模式间切换。可控制真空、搅拌

6、、料罐照明等功能的开启和停止,以及相应的状态时间。v “定量模式”触发一次注胶,则根据配方设定值进行工作。“连续工作”是指触发脚踏在工作,停止触发则停止供工作。v “远程控制”与“本地控制”切换,是在受主控系统控制与不受主控系统切换之间进行。v “排胶按钮”是在自动模式下,排胶时用的。1.2.5 参数设定 选择进入参数设定界面,可进行硬化时间计时,自动吐胶量等参数的设置。v 防硬化时间:当设备处于待机状态时,启用该功能,当待机时间达到防硬化计时后,设备会自动吐胶水一次,防止混胶管因发生固化反应而堵塞。v 材料排出量:是指防硬化时间到自动吐出胶水的重量。1.2.6 配方设置v 在配方设置界面,我

7、们可以根据不同的加工产品选择和设定不同的配方参数,设定完成后点击 系统会自动储存参数,下次使用时直接通过 按钮选择相应的配方编号即可。1.2.7 故障显示界面 当设备因特殊情况出现故障报警时,可切换到此界面查看故障原因,以便及时解除故障。当报警发生时,报警蜂鸣器将会输出报警,并且三色灯红灯将会闪烁。同时此画面将会显示当前报警的具体信息。按下“报警消除”蜂鸣器将会停止蜂鸣,三色灯红灯等待报警解除后停止闪烁。1.2.8 联系我们点击 进入生产商联系方式的界面,如下: 如果你在设备使用过程中碰到困难无法独立解决时,你可以通过此界面联系到我们的售后服务工程师,我们将提供专业的技术解答和帮助。1.3 气

8、压控制设备压力调节 设定值范围: 0-0.6 Mpa ,通过调整进气压力阀调整,如下:1.4 温度控制系统通过温控仪和PT100检测装置可以精确的控制温度(料罐、料管和计量泵),使得胶水粘度下降,具有更好的流动性。通过上下键可以快速调节温度。例如:设定为60时,以往须长按按键按每1调高,如今仅需按下移位键“PF”,便会瞬间移动数位。1.5 示教盒编程1 按下示教盒【2】键,进入选择/新建加工文件;2 按下新建【4】键,输入文件名,确定选择-取消返回主界面;3 按下【4】键,进入文件编辑界面;4 编辑端口03 关5 移动方向键(速度+方向键为快速移动),移动到产品加工第一个点,按下F3,切换为单

9、点,按下针高-教导; 6 按下确定键,3延时暂停,1.5s(这个时间根据胶水流动性确定);7 以此重复5和6的方法,编辑产品需要注胶的各个点位;编辑最后一个点为复位最近点,有两个好处:一是节省时间,二是防止复位时混胶管与适配器有碰撞;8 编辑完成后,取消-确定保存,返回到主界面;9 按下【5】键,进入加工运行,按下2停止-0复位-1启动,观察各个点位位置是否正确;10 返回主界面,重新进入文件编辑界面,然后在每个单点后面(延时暂停前面)插入“等待输入-端口号16-等待值 开-超时时间 0.000”(本等待输入编辑进入后就与打胶信号进行了连接),编辑完成后,保存退出本界面。11 90KW的为了避

10、开法兰盘,需要在等待输入后插入空移点,本点抬高Z轴距离。注意:shift+1 界面内8文件号对应规则,00-40KW,01-90KW,02-150KWA型胶(长濑胶)-配方选择1-轨迹设定号00-40KWA型胶(长濑胶)-配方选择2-轨迹设定号01-90KWA型胶(长濑胶)-配方选择3-轨迹设定号02-150KWB型胶(拜高胶)-配方选择4-轨迹设定号00-40KWB型胶(拜高胶)-配方选择5-轨迹设定号01-90KWB型胶(拜高胶)-配方选择6-轨迹设定号02-150KW2、 生产操作1.6 开机顺序 (1)打开气源开关(如气压没有则会报警),设备无法正常工作;(2)打开电源总开关,打开急停

11、按钮,按下启动按钮,让设备完成通电;(3)启动触摸屏操控界面,进行生产操作。1.7 材料预处理在加入材料之前,通常需根据材料特性做相应处理。典型处理如下: 1.仓储期间,会有沉淀,如沉淀不严重的话,可在使用前,让其倒置24小时;对于沉淀严重的材料,需用搅拌装置对其初步搅拌,尤其是桶壁部分和桶底部分,需特别注意;2材料粘度很高,加料之前通常需要对其进行预加热处理。因此,仔细阅读材料特性表是非常有必要的,需严格遵守材料说明书的相关要求。1.8 加料 每次生产前请检查料桶内的材料是否充足,如发现设备料桶内材料不足,请及时补充。 可打开料桶照明,通过料桶上的观察窗观察桶内的材料液面或通过声光报警查看其

12、罐内胶水情况;加料方式可分为以下两种:手动加料:需要先关闭进气阀,打开泄压阀,拧开手动加料口,人工将材料倒入料桶内自动加料:设备需配备真空脱泡功能,运行真空泵将料桶抽成负压,打开加料阀门,通过压差材料直接被抽入料桶内,如下图:注意:每次加料前请认真核对胶水类型以及每个组份胶水所对应的料桶,切勿将胶水加错以免影响生产。每次加料为罐子的70%-80%为宜,以保证留有足够空间进行胶水脱泡处理。1.9 排气 每次在生产之前必须检查出胶口是否堵塞,在未装上混胶管的前提下进行出胶,观察A胶与B胶是否都有出胶,否则可能因注胶头维护不当导致胶水堵塞,需拆下进行清洗后方可进行灌胶生产。1.10 安装静态混合管装

13、卸混合管是操作者需经常进行的操作,通常,作为耗材,动静态混合管一天至少需更换一次,然后装分配器,然后进行排胶作业。1.11 生产根据不同产品,在触摸屏上设定好相应注胶参数或选择相应的产品配方,选择“自动模式”开,通过脚踏开关或者触发胶阀上的按钮开关启动注胶。注意:1,生产前请仔细检查设备内物料是否充足。 2,条件允许时,按照规定每天生产前实测一下胶水配比和注胶量精度。 3,如发现设备有异常,请立即停止生产,联系设备工程师或厂家技术人员检修设备。1.12 关机 卸下静态混合管,清洁出胶口残留胶水,并且空打两到三次。 关闭球阀 打开泄压球阀,将料桶内气压与大气连通。 关闭触摸屏 关电源总开关3、

14、操作规程1.13 加料过程 第1步: 打开HMI手动界面的手动启动状态(绿色为打开); 第2步: 打开HMI手动界面的抽真空阀,(需要加料罐的抽真空阀阀) 第3步: 打开HMI手动界面的真空泵按钮(绿色为打开); 第4步: 打开HMI手动界面的加料阀(需要加料罐的加料阀); 第5步: 加料完成的罐子,把对应罐子泄压阀门打开,直至常压,即真空表为 0,然后再关闭。 第6步: 加料完成,关闭各阀门和真空泵。 注:4个罐子的加料方法一致,同上描述。1.14 生产前准备 第1步: 打开罐子照明灯,观察罐内胶水是否缺少(如确少进行加料作业); 第2步: 打开需要生产罐的泄压阀,使其罐内处于常压状态(便于

15、胶水自重供料); 第3步: 观察设备气源是否正常(0.4-0.6MPA); 第4步: 打开或者确认罐子下方球阀打开,注胶头处阀门已打开; 第5步: 手动状态下,加热,搅拌预处理胶水,根据胶水特性需要1.5小时左右,使胶水流动性充分。 第6步: 手动状态下,选择需要注胶阀,然后强制A胶至流出充分为止,同样方法强制B胶至流出充分; 第7步: 装混胶管,装配时注意观察注胶嘴处O圈是否完好(防止滴胶); 第8步: 自动状态下,本地控制,选择需要注胶阀,排胶作业至混胶管内充满胶水; 第9步: 用比例杯测试胶水比例,比例OK后,测试胶水取样观察固化效果; 第10步: 生产前准备完毕,等待正常生产。1.15

16、 正常工作过程 第1步: 观察罐子的压力表是否处于常压状态,如果没有,请打开对应罐子的泄压阀进行泄压,确保工作前罐子处于常压状态; 第2步: 手动排胶,观察出胶阀处出胶顺畅; 第3步: 手动上混胶管,上混胶管时观察出胶口O圈是否还在; 第4步: 手动排胶,至混胶管充满胶水; 第5步: 关闭手动启动状态,进入自动界面; 第6步: 选择对应的产品生产参数和生产轨迹(可以手动选择,也可以通过远程控制选择); 第7步: 清洁废料杯料物; 第8步: 等待远程控制信号,进行注胶作业。1.16 停机工作 第9步: 拆卸混胶管; 第10步: 再次手动排胶,观察两边出口胶水是否顺畅流出; 第11步: 擦拭出胶口

17、,并涂抹黄油或者凡士林; 第12步: 关闭HMI上面的自动运行状态; 第13步: 关机,关闭电源通断开关。4、 维护指南1.17 执行预防性维护指南表格项目行动周期备注备件确认 操作者检查1更换静态混合管每天每天生产后需更换新的混合管混合管2更换喷嘴密封O型圈1周观察混合管是否会一直滴胶O型圈3更换注胶阀密封胶水膜片1月检测注胶阀是否漏胶水胶水膜片4更换注胶阀密封气动膜片1月检测注胶阀是否漏气气动膜片5更换静态混合头密封O圈2-3月观察动态混合头上部是否漏胶水O型圈6更换齿轮泵密封盘根4-6月观察转动轴处是否有漏胶水密封盘根1.18 设备操作及维护特别注意事项1. 要求在每天生产之前必须确认料

18、罐内胶水剩余;如需进行加料,加料应不超过料灌容积的80%位置为宜;2. 使用设备之前,确保材料进行充分的预处理,主要是脱泡与搅拌,建议时间不少于30分钟;3. 在生产中,按下急停开关后,需要及时恢复,如停止时间超过材料固化时间,需重新更换混胶管,才能开始生产;4. 长时间不使用设备(超过胶水使用周期)必须清空料罐,避免材料沉淀对设备造成的不良影响;5. 设备停机前,尽可能让料罐处于真空状态,以利于材料长时间保存;6. 每天灌胶结束后拆下混合管后,胶阀空打2-3次后再清理干净;7. 长时间不使用设备,罐底球阀亦需置于关断状态;8. 如果更换不同型号胶水,必须与设备供应商进行沟通。1.19 喷嘴维护喷嘴是连接混胶管的,也是最容易产生堵塞的部件,建议一周至少做一次彻底的清洁。1.20 齿轮泵的维护2、拆卸过程齿轮泵周围要整洁1、用内六角扳手正确拆卸6、齿轮安装后要看旋转是否正常,然后装上盖板5、先用洁净的润滑油脂润滑,安装时注意不能有任何碰撞,有磨损需更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