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练习题_第1页
高二生物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练习题_第2页
高二生物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练习题_第3页
高二生物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练习题_第4页
高二生物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练习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练习题一选择题1.碳在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流动的形式是() 单质碳 碳酸盐 含碳有机物2.碳在生态系统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流动的形式是() 单质碳 碳酸盐 含碳有机物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的B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是物质在整个生物圈的循环C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元素都能在生态系统中循环D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没有任何联系4在碳循环过程中,使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相联系的生理作用是( )光合作用 蒸腾作用 呼吸作用 化能合成作用 微生物的分解作用A B C D5下列哪一项不是维持

2、大气中CO2含量平衡的因素 ( )A、火山爆发、岩石风化 B食物链的传递C有机物的分解 D、含碳物质的燃烧6从物质循环的观点看,人体中碳元素究其根源来自 ( )A食物中的碳 B有机物里的碳C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D非生物界中的碳7下列关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碳循环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卫生( )A都是沿食物链(网)进行的 B都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有关C碳循环以无机环境的CO2为起点,能量流动以光能为起点D碳循环的同时伴随着能量流动8使用农药DDT的地区,虽然只占陆地面积的一小部分,可在远离施药地区的南极的动物体内也发现了DDT,这一现象说明 ( ) ADDT已加入全球化的生物地化循环BDDT是挥发性物

3、质,能沿大气到达南极C这种含DDT的动物曾经在施药的农田里生活过 D上述说法都不对9生物地化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 ( )A在陆地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复杂过程B在能量流经生态系统各营养级时的逐级递减的全过程C在组成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的生物体内的反复循环运动D在生物圈的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反复循环运动10.法国的昆虫学家法布尔做过以下实验: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在一所被丛林包围的屋里,把一只雌性大天蚕蛾扣在笼子里,周围撒满樟脑。尽管外面风狂雨骤,还有几十只雄蛾扑向纱笼。此现象说明( )A、昆虫间通过信息相联系,这种信息是无线电波B、昆虫间通过信息相联系,因为昆虫都具有趋化

4、性C、昆虫间通过信息相联系,联系的媒介是阴雨天气D、昆虫的雌雄个体间通过信息相联系,这种信息是化学信息性外激素11.当一只蚜虫受到攻击时就会释放一种起警告作用的化学物质,以便使邻近的蚜虫迅速地逃避敌害。这种现象所属的特征及所释放的化学物质分别是( )A种内互助,化学信息 B种内互助,行为信息 C种间互助,化学信息 D种内互助,物理信息12.以下现象属于生态系统行为信息起作用的是( )A、蝙蝠的“回声定位” B、萤火虫发光C、蚊虫飞行时发出的声音 D、雄鸟的“求偶炫耀”13. 下列信息传递的实例中不属于物理信息传递的是( )A有些侯鸟的迁徙,在夜间是靠天空星座确定方位的B含羞草在强烈声音的刺激下

5、,就会表现出小叶合拢,叶柄下垂的运动C鳗鱼、鲑鱼等能按照洋流形成的地电流来选择方向和路线D鼬遇到危险时,由肛门排出有强烈恶臭味的气体,起到报警和防御的功能14.下列哪一种是物理信息( )A、光 B、乙烯 C、蜜蜂跳舞 D、生物碱15.下列各项属于生态系统物理信息的是( )A、信息素 B、有机酸 C、孔雀开屏 D、温度16.在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发生在( ) A、种群和种群之间B、种群内部个体和个体之间 C、生物和环境之间 D、以上三项都有17.下列属于生态系统化学信息的是( )A、太阳光 B、声波 C、空气的湿度 D、昆虫的外激素18.农民向田间施放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的目的是( )A、杀死昆虫

6、 B、延长昆虫的发育期C、干扰昆虫间正常的交尾 D、干扰昆虫正常的新陈代谢19.下列属于化学信息的是 ( )A、绿色植物接受光刺激 B、蛾类昆虫具有趋光性C、狗能通过尿液找到回路 D、孔雀开屏20.下列不能感受物理信息的是( ) A、动物的耳朵B、植物的叶 C、细胞中的光敏色素 D、昆虫的前列腺21下列行为中不属于传递信息的是( )A、雌蛾分泌性激素 B、工蜂跳8字舞 C、蟑螂昼伏夜出 D、鸟类的鸣叫22在生态系统中,二氧化碳进入生物群落开始于( )A煤和石油的形成 B绿色植物固定二氧化碳的光合作用C各种动物对有机物的同化作用 D生物分解有机物的呼吸作用23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

7、基本元素在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形成 ( )A返复循环系统 B单向运动 C逐级递减运动 D多向运动24下列不属于生物群落中的二氧化碳返回大气之途径的是( )A生物的呼吸作用 B某些细菌的化能合成作用C分解者的分解作用 D煤和石油的燃烧25在生态系统的碳循环中,切断下列哪个过程碳循环就基本停止 ( )A.工厂使用煤和石油 B动物的呼吸作用C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D植物的光合作用26当前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 ( )A人口爆增,呼出的CO2增多 B施用有机肥过多,分解者释放的CO2增多C畜牧业发展,动物呼出的C02增多D工业发展,人类燃烧的化石燃料急剧增多27从物质循环的观点看,人体内

8、碳元素的最终来源是( )A食物有机物中的碳 B非生物界的碳酸盐C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D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28碳循环与生物群落的下列哪些因素有关(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蒸腾作用A B C D29下列关于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是能量的载体,生态系统中的能量都存在于有机物中B能量的固定、储存、转移和释放离不开物质的合成与分解C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物质进入生物群落的惟一途径,因此我们要保护森林D生态系统各种成分之间是通过能量流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30连接生物群落和无机自然界的两个重要环节是( )A生产者和非生物的能量 B消费者和非生物的能量C生产者和分解者D消费者和分

9、解者31有一种萤火虫的雌性个体能准确地模仿另一种昆虫的信号来吸引那一种昆虫的雄虫,那么该雌萤火虫的行为意义可能是 ( )A吸引同种异性个体前来交尾 B吸引不同种异性个体前来交尾C诱骗这种雄虫以取食 D对不同种雄虫表示友好32毒蜂身上斑斓的花纹对天敌起到一种警示作用。这种信息的传递依靠下列哪一种因素 ( )A光 B信息素 C光敏色素 D眼33非洲草原上的豺用小便划出自己的领地范围,警告同类不要侵犯自己的领域。豺的这种信息传递主要靠 ( )A温度 B光 C行为 D化学物质34有人做了一个实验:迅速将一只椿象杀死,尽管做得很干净无声,还是引起了其他椿象的逃跑。椿象间的联系是通过下列哪种信息传递的(

10、)A营养信息 B化学信息 C物理信息 D行为信息35在一窝蜜蜂中,蜂王的主导地位是由什么控制的( )A向蜂王的幼虫提供皇浆 B蜂王分泌外激素C由于蜂王提供卵 D控制工蜂的性发育36有人将雄性柳天蛾带到遥远的地方释放,结果它飞行了46 km,又回到雌蛾所在地,这种现象的产生是由于 ( )A雄蛾可感知方向 B雄蛾有认路的本领C雄蛾听觉发达 D雄蛾感受到了雌蛾释放的性外激素37地甫鸟发现天敌后,雄鸟急速起飞,扇动翅膀为雌鸟发出信号,这种信息传递现象在生物学上属于 ( )A物质信息 B化学信息 C物理信息 D行为信息38下列几项动物的行为中,不能起到同种个体之间交流信息作用是( )A蜜蜂的舞蹈动作 B

11、蜂王释放的特殊分泌物C鸟类的各种的鸣叫声 D乌贼受到威胁时释放墨汁39生态系统中,碳元素参与物质循环的主要形式是( )A二氧化碳 B碳酸盐 C碳酸 D碳水化合物40在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过程中,使生物群落的碳进入大气中的生理过程是( )A同化作用 B呼吸作用 C化能合成作用 D光合作用41、关于碳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不依赖于水 B.需要能量驱动 C.产生温室气体 D.具有全球性42、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不可缺少是因为( )A食物链中重要一环 B能把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C与人类关系非常密切 D与生产者、消费者都有关系43、生产者和消费者的遗体被分解者分解( )A只

12、有物质循环过程 B只有能量利用过程C既有物质循环又有能量利用过程 D无法确定44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的物质是指( )A组成生物体的各种元素 B组成自然界的元素C组成生物体的一些基本元素 D组成生物体的蛋白质和核酸45 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对物质的转化起重要作用的是( )A化能自养生物 B动物和微生物C微生物和绿色植物 D绿色植物和动物46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特点不包括下列的( )A带有全球性 B物质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 C在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复 D 在群落的各营养级之间循环往复47火灾常给森林带来较大危害,但是在寒带地区有时对森林中的残值落叶等进行有限度的人工火烧,以对森林进行资源

13、管理,这种人工火烧的主要目的是( )A消灭森林病虫害 B刺激树木种子萌发 C加速生态系统的分解过程 D提高森林的蓄水能力48大气中的碳进入生物群落的形式和作用是( )A碳酸盐;呼吸作用 B二氧化碳;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 C含碳有机物;光合作用 D二氧化碳;分解作用49下列关于生态系统功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能量只能由较低营养级流向较高营养级 B食物链中的营养级可以是无限的 C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可以长期的保持动态平衡 D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到环境中50生物地化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 ) A在陆地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俄复杂过程 B在能量流经生态系统各营养

14、级时的逐级递减的全过程 C在组成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的生物体内反复循环的过程 D在生物圈的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反复循环过程51、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上有许多方面的应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提高农产品的产量 B. 提高畜产品的产量C.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 D.可以提高农业害虫的繁殖能力52、在草原上,当草原返青时,“绿色”为食草动物提供了可食的信息 ;森林中,狼能依据兔留下的气味来猎捕后者,兔同样能依据狼的气味或行为躲避追捕,说明A. 生命活动的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 B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C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D生命活动的进行、 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5

15、3、在研究光照强度对某种鸟鸣叫次数的影响中,下列设计不符合研究要求的是A记录一天内不同时间同一地点该种鸟鸣叫次数 B记录同一时间不同天气该种鸟鸣叫次数 C记录繁殖季节该种鸟雌鸟和雄鸟鸣叫次数D记录不同季节同一地点该种鸟鸣叫次数54.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不可能发生在 ( ) A细胞与细胞之间B.种群内部个体与个体之间 C种群与种群之间 D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55 蝙蝠飞行依靠的信息是( )A光 B紫外线 C.声波 D.信息素56. 世界上有多种蟑螂。蟑螂可以传播多种病菌,蟑螂粪还可使人过敏。这种害虫很难被消灭。研究人员最近人工合成出雌蟑螂吸引雄蟑螂的性外激素成分,研究人员认为可借助这种人工合成物质开

16、发诱捕雄蟑螂的新方法。 在实验中,研究人员把这种人工合成的性外激素浸入纸中,放在距雄蟑螂厘米的位置,结果在分钟内有的雄蟑螂被这种激素所吸引。研究人员还在猪圈里放置了千分之一克这种性外激素,结果一个晚上诱捕只雄蟑螂。以上材料不能说明()A蟑螂的性外激素由雌蟑螂分泌,具有挥发性B蟑螂的性外激素是一种信息素C信息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D信息传递能在种群的繁衍过程中起作用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练习题1下列几种生态系统中,自动调节能力最强的是 ( )A.冻原生态系统 B.温带落叶林生态系统C.沙漠生态系统 D,热带雨林生态系统2自然生态系统比人工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

17、力强,这是因为( )A人工生态系统的植物密度太高 B人工生态系统的植物生长茂盛C自然生态系统的植物生长茂盛 D自然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复杂3一般地说,生物种类繁多的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强,当某种生物减少或灭绝,生态系统仍维持稳定状态,其根本原因是 ( )A自净化和自恢复能力强 B负反馈调节及时C至最高营养级动物的食物链数目多 D同一营养级有各种生物4能提高一个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方法是 ( )A减少捕食者和寄生者的数量 B控制生产者的数量C增加食物链和扩大食物网 D保持现有物种数目不变5下列除哪项外,均是生物多样性的内容( )A.遗传多样性 B.变异多样性 C.物种多样性 D.生态系统多样性6生态

18、系统的营养结构越复杂,其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大的原因不包括 ( )A处于同一营养级的生物种类繁多 B能量可通过多条食物链传递到最高营养级 C某一营养级一些生物消失,可由该营养级的其他生物代替D能量流经各营养级时是逐级递减的7自然生态系统中往往“有虫不成灾”,其根本原因是 ( )A昆虫的繁殖能力低 B食物的限制C天敌的捕食 D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8在人类的生产活动中,为了不受大自然的惩罚,必须具备的正确观点是( )A.只有讲求生态效益,才能有稳定的经济效益B.不遵循生态系统自然规律,大力扩大耕地面积C.保护对人类有益的生物资源,消灭对人类不利的种群D优先考虑经济效益,充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9.某个生

19、态系统中,因为污染导致水生植物大量死亡,池塘中首先减少的物质是( ) A.CO2 B.O2 C.硝酸盐 D.磷酸盐10.都难以被微生物分解的有机污染物是( ) A.人畜粪尿、脂肪 B.农药、纤维素 C.人畜粪尿、蛋白质 D.塑料、农药112003年1月8 日,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目标已经确立:到本世纪中叶,我国总人口将不会超过16亿人,顺利实现人口零增长,然后缓慢下降。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控制人口增长,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 B优生优育是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措施 C禁止近亲婚配可减少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D我国人口增长符合“J”型曲线,K值为16亿12某滩涂是丹顶鹤的栖

20、息地之一,在该滩涂建立丹顶鹤自然保护区的主要目的是()A对丹顶鹤和它们的生存环境就地保护 B加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C将丹顶鹤迁入保护区进行迁地保护 D防止滩涂生态环境的污染13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态系统稳定性包括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B抵抗力稳定性较高的生态系统,其恢复力稳定性较低C一般地说,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单一、营养结构越简单,其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D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复杂,其恢复力稳定性越低14导致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全球气温上升 B全球性水资源短缺C植被的破坏 D频繁的沙尘暴15在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中,“保护天然林”和“退耕还林”是两项重要内容

21、,采取这两项措施的首要目标是( ) A开展生态旅游B发展畜牧业 C增加木材产量 D改善生态环境16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生物的多样性是指生物个体的多样性B生物的多样性包括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生物的多样性C生物的多样性是指生物物种的多样性D生物的多样性包括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生物的多样性17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就是在下列哪三个层次上采取保护战略和保护措施( )A基因、染色体、细胞 B细胞、物种、生物圈C基因、物种、生态系统 D物种、种群、生态系统18下列各项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中,属于就地保

22、护措施的是( )建立植物园和动物园 建立自然保护区 建立动植物繁育中心 建立风景名胜景区A B C D19下列关于自然保护区和可持续发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对自然资源适时地、有计划地合理开发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B保护野生生物最好的方法是易地保护C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关键是协调好人与环境的关系D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自然的有效方法20随着人口的急剧增长,生物圈受到的压力越来越大,为了减轻对生物圈的压力,人们应采取下列哪一项食物结构( )A. 以禽类、蛋类为主 B.以淡水养殖的鱼虾为主C. 以谷物和植物蛋白为主 D. 以猪等家畜的肉类为主21要使一个生态系统保持较强的抵抗力稳定性,最主要的措施是

23、()A增加生产者的个体数量 B增加各营养级生物的个体数量C增加各营养级生物的种类,同时对外来物种的引种要十分慎重D减少最高营养级生物的个体数量22在一个多变的生态系统中,下列生存机会最大的种群是 ( )A.个体最大的种群 B.个体最小的种群C.个体差异最多的种群 D.个体差异最小的种群23近十几年来,我国东部沿海城市人口密度急剧增长,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年龄组成呈增长型 B. 性别比例适当C. 迁入率大于迁出率 D. 出生率大于死亡率24在一片动物种类繁多的森林中,消费者、分解者的种类和数目基本稳定。下列哪项与之不相符()A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保持动态平衡 B食物链和食物网保持相对

24、稳定C各类生物所含的能量值基本不变 D各种群年龄组成维持增长型25一般来说,生物种类繁多的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较强。当某种生物减少或灭绝,生态系统仍能很快恢复稳定状态,根本原因是()A自净化和恢复力强 B负反馈调节及时C至顶级动物的食物链多 D同一营养级生物的替代作用26据调查,目前我国四分之一以上的国土荒漠化,每年因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到500 亿元。为治理国土荒漠化,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了“退耕还林、还草、还湖”措施,其生态学原理是()A增加生产者的种类和数量 B增加生态系统中有机物质含量C增加食物链中的营养级 D增加生物种类,提高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27我国黄土高源,过去有肥沃的

25、草原和茂密的森林,现在却成了荒山秃岭,其主要原因是( )A、土层薄,有机质分解慢 B、水旱灾害频繁发生C、极地大陆气团的控制 D、掠夺式开发,破坏了生态平衡28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压力体现在哪些方面( )对土地资源的压力 对水资源的压力 对食物资源的压力 对森林资源的压力 对环境污染加剧A、 B、 C、 D、29.下列曲线表示四个不同的自然生态系统在受到同等程度的外来干扰后,初级消费者数量的变化情况,其中抵抗力稳定性最高的生态系统是( )30、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而采取的就地保护主要是指( )A.进行水土保护 B.建立自然保护区 C.保护生态系统 D.减少外来物种31. 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的合理措

26、施是( )A.禁止捕鱼 B.提倡人类养殖 C.适当捕捞成鱼 D.饲养单一品种鱼32. 下列事例中,属于恢复力稳定性的是( )A由于滥砍乱伐,长江流域森林面积急剧减少,引发了百年不遇的洪涝灾害B当天气干旱时,草原生态系统中的动植物种类和数量一般不会有太大变化C乡村一个池塘,每天都有人到池塘边洗东西,可每天早晨池水依然清澈如故D一个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闯入某种大型肉食动物后,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相互作用直到恢复原来的状态33. 下列有关干旱区域的生物与环境之间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干旱区域的生态系统食物链少,抵抗力稳定性强B干旱区域的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弱,恢复力稳定性强C经干旱环境长期诱导,

27、生物体往往发生耐旱突变D种群密度是限制干旱区域生物种群数量增长的关键生态因素34在协调人口与环境的关系方面,我国政府都采取了哪些措施( )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防治沙漠化 在牧区开垦耕地,围湖造田 监控、治理江河湖泊及海域的污染 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 推进生态农业A、 B、 C、 D、35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包括( )建立自然保护区 引入新的物种 对濒危的物种采取迁地保护 开发野生生物资源 改良生物培养新品种 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A. B. C. D.36. 火灾常给森林带来较大危害,但是某些国家有时对寒带地区森林中的残枝落叶等进行有限度的人工火烧,以对森林进行资源管理,这种人工火烧的主要目的是( )A消灭森林病虫害 B刺激树木种子萌发C加速生态系统的分解过程 D提高森林的蓄水能力37据统计表明,进入本世纪后,几乎每年至少有一种鸟类或哺乳动物从地球上消失,造成野生动物濒危和灭绝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灾害 B动物病毒 C天敌过多 D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破坏38造成生物多样性锐减,土地沙漠化,森林植被遭到破坏的原因是( ) A人类向环境中排放的废物增加 B人类向生物圈索取的物质增加C人类生活的改善 D自然破坏的结果39.生态农业最大的优点是( )A能量的多级利用 B物质循环再生 C废物资源化 D生物相互依存40.发生在湖泊和水塘的“水华”是因为( ) 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