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行训练(无锡)_第1页
步行训练(无锡)_第2页
步行训练(无锡)_第3页
步行训练(无锡)_第4页
步行训练(无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步行训练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康复医学科康复医学科 马马 明明 MPT内容第一篇第二章第五节 步行训练第二篇第二章第三节 助行器使用、 轮椅选择与使用步行训练促进步行转移能力的恢复促进患者独立行动的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适应征各种原因导致的步行能力障碍或步态异常中枢性瘫痪者,如脑外伤或脑卒中引起的偏瘫、截瘫、小脑疾患、脑瘫等。运动系统病损影响行走的患者,如截肢后安装假肢、髋关节置换术后等。 禁忌症认知功能障碍且无法监管。下肢骨折未愈合。站立平衡功能障碍。各种原因所致的关节不稳。 步行前训练定义:患者为准备完成步行练习进行的系列训练,以提高患者站立、步行等体位的适应能力。设备与

2、用具:肌力增强训练装置、平行杠、起立床、手杖、拐杖等。步行前训练肌力训练 需要借助于助行器或拐杖行走的患者,重点训练上肢肌力。独立行走者重点训练下肢肌力。下肢截肢者进行残端肌群和腹部肌肉力量的训练。起立床训练 长期卧床或脊髓损伤患者,为预防体位性低血压,可利用起立床渐渐调整到直立的状态。在患者能够耐受身体直立时,才可以考虑开始行走训练。步行前训练平行杠内训练 行走训练自平行杠内训练开始。站立训练从1020分钟/次开始,依患者体能状况改善而逐渐增加。在平行杠内行走训练时,其一端可放置一面矫正镜,使患者能够看到自己的步行姿势以便及时矫正。手杖、拐杖站立训练 站立、重心转移、单足支撑、原地踏步或跨步

3、练习。步行前训练注意事项步行前训练时应注意患者的血压变化。要提供安全、无障碍的环境。衣着长度不可及地,以防绊倒。穿着合适的鞋及袜,鞋带须系牢,不宜赤足练习。步行训练定义:患者自身或利用不同步行辅助装置进行步行能力的练习。设备与用具:平行杠、手杖、拐杖、助行车、助行架、减重步行装置、步行机器人、轮椅等。步行训练平行杠、助行器步行训练:适用于初期的行走训练,为准备使用拐杖或手杖前的训练;也适用于下肢无力但无瘫痪、一侧偏瘫或截肢患者;对于行动迟缓的老年人或有平衡问题的患者,助行器亦可作为永久性的依靠。步行辅助器的主要作用步行中辅助保持身体平衡,减少下肢承重,缓解疼痛,改善步态,改进步行功能。单臂操作

4、的拐杖类产品小巧、轻便,但是支撑面积小、稳定性差;双臂操作的步行辅助器具支撑面积大、稳定性好,但比较笨重。种种 类类助行器助行器杖类助行器杖类助行器助行架助行架手杖手杖肘杖肘杖前臂前臂支撑拐支撑拐腋杖腋杖多脚多脚拐杖拐杖带座带座拐杖拐杖标准型标准型助行架助行架轮式轮式助行架助行架助行椅助行椅助行台助行台选用原则选用原则明确应用助行器的目的。明确应用助行器的目的。全面了解患者情况。全面了解患者情况。 应对患者平衡能力等进行全面评估。应对患者平衡能力等进行全面评估。符合患者所处环境要求。符合患者所处环境要求。 患者需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患者需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考虑患者个人生活方式及个人爱好。考虑

5、患者个人生活方式及个人爱好。杖类助行器杖类助行器1.手杖手杖2.腋杖腋杖3.肘杖肘杖4.前臂支撑拐前臂支撑拐手手 杖杖标准可调杖标准可调杖鹅颈型杖鹅颈型杖钩形杖钩形杖长度不可调杖长度不可调杖三足手杖三足手杖四足手杖四足手杖适应症适应症偏瘫下肢肌力减退(脊髓灰质炎或下肢神经损伤)平衡障碍(颅脑外伤或多发性硬化)下肢骨与关节病变(骨性关节炎、下肢骨折、骨质疏松或半月板切除)老年人单侧下肢截肢或配戴假肢单足手杖单足手杖适用于握力好、上肢支撑力强的患者,如偏瘫患者、老年人等。三足手杖三足手杖适用于平衡能力稍欠佳、使用单足手杖不安全的患者。四足手杖四足手杖适用于平衡能力欠佳、臂力较弱或上肢患有震颤麻痹、

6、用三足手杖不够安全的患者。手杖长度测量手杖长度测量站立站立穿鞋穿鞋大转子的高度大转子的高度腋腋 杖杖适应症适应症1. 1.单侧下肢无力而不能部分或完全负单侧下肢无力而不能部分或完全负重的情况,如小儿麻痹后遗症、胫腓重的情况,如小儿麻痹后遗症、胫腓骨骨折,或骨折后因骨不连而植骨术骨骨折,或骨折后因骨不连而植骨术后。后。2. 2. 双下肢功能不全、不能用左、右腿双下肢功能不全、不能用左、右腿交替迈步的情况,如截瘫、双髋用石交替迈步的情况,如截瘫、双髋用石膏固定或用其他方法制动的。膏固定或用其他方法制动的。测量与使用测量与使用最简单的方法是用身长减最简单的方法是用身长减去去41cm41cm即为腋杖的

7、长度。即为腋杖的长度。腋垫的顶部应距离腋窝腋垫的顶部应距离腋窝5cm5cm。站立时大转子的高度为把站立时大转子的高度为把手的位置,也是手杖的长手的位置,也是手杖的长度及把手的位置。度及把手的位置。测量时患者应着常穿的鞋测量时患者应着常穿的鞋站立。站立。如果患者下肢或上肢有短缩畸形如果患者下肢或上肢有短缩畸形穿上鞋或配戴下肢矫形器仰卧位测量。穿上鞋或配戴下肢矫形器仰卧位测量。 肘肘 杖杖适应症适应症1. 1.双侧下肢无力或不协调,如脊髓损伤、双侧下肢无力或不协调,如脊髓损伤、小儿麻痹、某些脊柱裂;小儿麻痹、某些脊柱裂;2.2.单侧下肢无力且不允许该侧肢体负重单侧下肢无力且不允许该侧肢体负重时,如

8、踝骨折或半月板切除的早期;时,如踝骨折或半月板切除的早期;3.3.双上肢无使用手杖的足够力量的情况,双上肢无使用手杖的足够力量的情况,如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等。如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等。 前臂支撑拐杖前臂支撑拐杖适应症适应症常用于单侧或双侧下肢无力而腕、常用于单侧或双侧下肢无力而腕、手又不能负重的患者,如类风湿手又不能负重的患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上下肢均有损伤等。性关节炎,上下肢均有损伤等。立位测量立位测量患者站直,肩与上肢放松,目视患者站直,肩与上肢放松,目视正前方,体重均匀分布于双足,正前方,体重均匀分布于双足,测量自地面到尺骨鹰嘴的距离。测量自地面到尺骨鹰嘴的距离。卧位测量卧位测量足底到尺骨鹰

9、嘴的距离再加足底到尺骨鹰嘴的距离再加2.5cm2.5cm。使用使用患者将手从托槽上患者将手从托槽上方穿过,握住把手,方穿过,握住把手,前臂水平支撑在托前臂水平支撑在托槽上,此时的承重槽上,此时的承重点为前臂。点为前臂。助行器分类轮式助行器装有轮子和手柄的助行器具。使用时,推动助行器前移。适用于老年人。包括两轮、三轮和四轮式,并装有椅座、储物筐等辅助两轮式助行器前轮为固定轮的方向性好,前轮为万向轮的转弯灵活。 三轮式助行器装有手闸、前轮为万向轮,转弯和移动灵活,较其它轮式助行器稳定性能差。四轮式助行器移动灵活,较三轮助行器稳定 分类框式助行器支撑面积大、稳定性能好、价格低廉。类型包括普通、交叉步

10、进、前轮、助起等。普通助行器使用时需要提起助行器前移,因此适用于上肢有提握功能的下肢功能障碍者。 固定式折叠式助行架基本步态模式助行架基本步态模式提起助行架放在前方提起助行架放在前方(2030cm)上肢远方上肢远方向前迈一步,落在助行架向前迈一步,落在助行架两后足连线水平附近,如两后足连线水平附近,如一侧下肢较弱则一侧下肢较弱则先迈弱侧先迈弱侧下肢下肢迈另一侧下肢迈另一侧下肢前轮助行器前面两个支撑腿装有轮子或万向轮。 使用时,推动或提起助行器的后支脚前移。 可用于上肢肌力差,提起助行器行走困难者。交叉步进式助行器助行器两边装有铰链,可单侧交替推进助行器前移。助起式助行器助行器呈阶梯形,有助起扶

11、手和支撑扶手。 站起困难者,可借助助起扶手实现从坐位到站位。 扶拐步态拖地步摆至步摆过步两点步三点步四点步双拐步行训练-拖地步交替拖地步:将左拐向前方伸出,再伸右拐,双足同时拖地向前移动至拐脚附近。同时拖地步:双拐同时向前方伸出,两脚拖地移动至拐脚附近。 双拐步行训练-摆至步移动速度较快,可减少腰部及髋部用力。双拐同时向前方伸出,患者身体重心前移,利用上肢支撑力使双足离地,下肢同时摆动,双足在拐脚附近着地。适用于双下肢完全瘫痪而使下肢无法交替移动的患者。双拐步行训练-摆过步拄拐步行中最快速的移动方式。双侧拐同时向前方伸出,患者手支撑,身体重心前移,上肢支撑力使双足离地,下肢向前摆动,双足在拐杖

12、着地点前着地。开始训练时容易出现膝关节屈曲,躯干前屈而跌倒,应加强保护。适用于路面宽阔,行人较少的场合,也适用于双下肢完全瘫痪,上肢肌力强壮者。双拐四点步稳定性好、安全而缓慢的步行方式。每次仅移动一个点,始终保持四个点在地面,即左拐右足右拐左足,如此反复进行。步行环境与摆至步相同,适用于骨盆上提肌肌力较好的双下肢运动障碍者以及老人或下肢无力者。 双拐两点步与正常步态基本接近、步行速度较快。一侧拐杖与对侧足同时伸出为第一着地点,然后另一侧拐杖与相对的另一侧足再向前伸出作为第二着地点。步行环境与摆过步相同。适用于一侧下肢疼痛需要借助于拐杖减轻其负重,以减少疼痛的刺激;或是在掌握四点步行后练习。 双拐三点步行快速移动、稳定性良好的步态。患侧下肢和双拐同时伸出,双拐先落地,健侧待三个点支撑后再向前迈出。适用于一侧下肢功能正常,能够负重,另一侧不能负重的患者,如一侧下肢骨折,小儿麻痹后一侧下肢麻痹等患者。 手杖三点步行患者使用手杖时先伸出手杖,再迈患侧足,最后迈健侧足。因迈健侧足时有手杖和患足两点起支撑作用,因此稳定性较好,除一些下肢运动障碍的患者常采用外,大部分偏瘫患者习惯采用此种步态。根据患者的基本情况,练习时按健侧足迈步的大小,又可分为后型,并列型和前型三种。 手杖二点步行手杖和患足同时伸出并支撑体重,再迈出健足。手杖与患足做为一点,健侧足做为一点,交替支撑体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