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十复合肥料与复混肥料生产PPT学习教案_第1页
项目十复合肥料与复混肥料生产PPT学习教案_第2页
项目十复合肥料与复混肥料生产PPT学习教案_第3页
项目十复合肥料与复混肥料生产PPT学习教案_第4页
项目十复合肥料与复混肥料生产PPT学习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会计学1第一页,共45页。一、复合肥料(f h fi lio)概述 复合肥料是指含有氮、磷、钾三大营养元素中任意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具有营养全面,包装和运输成本低,施肥方便的特点而得到大力发展。复合肥料一般以N-P2O5-K2O的含量来表示其所含有的营养元素的百分含量,若还含有其它营养元素,则可接在K2O后面标注其含量,并加注括号注明该元素的符号(fho)。如10-10-10-5(MgO)-0.5(ZnO)表明该肥料含10%N%、10% P2O5、10%K2O、5% MgO、0.5% ZnO。 复合肥料是用化学加工方法制得的肥料,复合肥料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磷酸铵、硝酸磷肥和磷酸二氢钾,在此重点

2、介绍磷酸铵的制备。 第1页/共45页第二页,共45页。二、复混肥料概述(i sh)复混肥料是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基础肥料通过混合等伴有物理或化学反应过程所得到的肥料,在氮、磷、钾三种养分中,至少(zhsho)有两种标明量的养分,并且通常由物理方法加工制成颗粒状。制颗粒状肥料的方法有:干粉混合造粒、料浆造粒和熔融造粒等。制取复混粒状肥料实际是与化肥的二次加工紧密联系的,二次加工通常是把两种或几种肥料进行混合、造粒、干燥、筛分等简单的再加工,生产出符合各种要求的复混肥料品种。依据我国各地土壤类型及土壤肥力的不同,必须制得各种不同成分的复混肥料。用作复混肥料的原料有固态、液态和气态,依据不同产品的要求,

3、采用不同的物料进行组合以制备不同氮、磷、钾配比的复混肥料。在此第2页/共45页第三页,共45页。二、复混肥料概述(i sh)基础上还可以添加硫、镁等中量元素及锌、硼等微量元素,以增加肥效。固态原料有尿素(nio s)、氯化铵、硝酸铵、磷酸铵、普钙、重钙、钙镁磷肥、氯化钾和硫酸钾等;液态原料有硫酸、湿法磷酸等;气态原料有气氨。制造粒状肥料时,有时还要配加粘土等做粘结剂或填料。 复混肥料的品种有很多,其规格也多种多样,产量约占肥料总量的60%70%。我国已形成总养分(N+P2O5+K2O)大于40%的高含量,大于30%的中含量和大于25%或20%的低含量的系列复混肥料。 第3页/共45页第四页,共

4、45页。任务(rn wu)一 磷酸铵的生产 磷酸铵包括磷酸一铵(简称MAP)、磷酸二铵(简称DAP )和磷酸三铵(简称TPP)三种,是含有氮、磷两种营养元素的复合肥料。其中MAP和DAP 是复合肥料中最主要的品种。它们的脱水产物聚磷酸铵(APP)也是磷铵类肥料;尿磷铵、硫磷铵和硝磷铵是磷铵分别与尿素、硫铵或硝铵形成的复合肥料,它们还能与钾盐形成NPK三元复合肥料。 纯净的磷酸铵盐是白色的结晶状物质,磷酸一铵最稳定,磷酸二铵次之,磷酸三铵最不稳定,在常温常压下磷酸三铵即可放出氨而变成磷酸二铵。工业上制得的磷酸铵盐肥料通常(tngchng)是磷酸一铵和磷酸二铵的混合物,以磷酸一铵为主的称为磷酸一铵

5、类肥料(12-52-0),以磷酸二铵为主的称为磷酸二铵类肥料(18-46-0)。第4页/共45页第五页,共45页。任务(rn wu)一 磷酸铵的生产 磷酸一铵与硫酸铵、硫酸钾、磷酸二氢钾、磷酸一钙和磷酸二钙混合(hnh)时有较好的相互混合(hnh)性;磷酸二铵与氯化钾、硫酸铵、硝酸铵、过磷酸钙和重过磷酸钙混合(hnh)时,所得肥料有较好的物理性能 。一、磷酸铵生产(shngchn)基本原理磷铵生产的化学反应分析 磷铵是用氨中和磷酸而得到的产物。生产中以料浆的中和度来控制反应的程度,磷酸第一个氢离子被氨中和时,其中和度为1,此时生成磷酸一铵;当中和度为2时生成磷酸二铵。料浆中和度实质上是料浆中N

6、H3和H3PO4的摩尔比。其反应如下所示:第5页/共45页第六页,共45页。一、磷酸铵生产(shngchn)基本原理磷铵生产的化学反应(huxu fnyng)分析 NH3(g)+H3PO4(l)NH4H2PO4(s) H298=-126kJ 2NH3(g)+H3PO4(l) (NH4)2HPO4(s) H298=-203kJ以湿法磷酸为原料(yunlio),则存在以下反应: H2SO4(l)+2NH3(g) (NH4)2SO4(s) H=-265.3kJ H2SiF6(l)+2NH3(g) (NH4)2SiF6(s) H=-184.5kJ CaSO42H2O + H3PO4 + 2NH3CaH

7、PO42H2O + (NH4)2SO4 Fe2(SO4)3(g) + 2H3PO4(l) + 6NH3(g) 2FePO4(s) + 3(NH4)2SO4(s) H=-586.5kJ Al2(SO4)3(g) + 2H3PO4(l) + 6NH3(g) 2AlPO4(s) + 3(NH4)2SO4(s) H=-586.5kJMgSO4 + H3PO4 + 2NH3 + 3H2O MgHPO43H2O + (NH4)2SO4 (pH4)MgSO4 + H3PO4 + 3NH3 + 6H2O MgNH4PO46H2O + (NH4)2SO4 (pH4第6页/共45页第七页,共45页。一、磷酸铵生产

8、(shngchn)基本原理1 磷酸铵盐的性质(xngzh) 由上述反应(fnyng)可知,磷酸氨化过程放出大量的反应(fnyng)热,在生产中会蒸去一部分水;另外湿法磷酸带入的杂质在氨化过程中生成多种复杂的化合物。两者一起作用影响料浆的粘度以及磷铵产品的组成、物性和P2O5的溶解性。 磷酸铵盐的主要性质如表5所示。 磷酸一铵热稳定性好,不易吸潮,在水中溶解度大,即使加热到100时,仍能保持稳定。固体磷酸一铵的氨和水蒸气平衡压力见表6所示,溶解度见图7所示二、磷铵生产工艺条件的分析与选择 第7页/共45页第八页,共45页。表5 磷酸铵盐的性质(xngzh)项目项目NHNH4 4H H2 2POP

9、O4 4(NH(NH4 4) )2 2HPOHPO4 4(NH(NH4 4) )3 3POPO4 4结晶形态结晶形态N/%N/%P P2 2O O5 5/%/%N:(PN:(P2 2O O5 5) )密度(密度(1919)/( /(/m/m3 3) )CpCp(2525)/J/(mol/J/(molK)K)熔融温度熔融温度/生成热生成热H H298298/ /( kJ/molkJ/mol)熔解热熔解热H Hsolsol/ /( kJ/molkJ/mol)熔融热熔融热H Hl l/ /( kJ/molkJ/mol)临界相对湿度(临界相对湿度(3030)/%/%pHpH(0.1 mol/L0.1

10、mol/L)溶液)溶液正方晶系正方晶系12.212.261.861.81 1:5.15.1180318030.14240.1424190.5190.5-1451-1451161635.635.691.691.64.44.4单斜晶系单斜晶系21.221.253.853.81 1:2.52.5161916190.18210.1821分解分解-1574-15741414- -82.582.58.08.0斜方晶系斜方晶系28.628.648.348.31 1:1.71.7- -0.23010.2301分解分解-1673-1673- - - -9.09.0第8页/共45页第九页,共45页。表6 固体(g

11、t)磷酸一铵的氨和水蒸气平衡压力PapNH/3PapOH/2PapNH/3PapOH/290932.051041.931041.701043.371041823551768031.821042.09104179.1199.0219.5299.5349.460.65376171000102351389.513.740.299.31641350125.1135.0144.9150.9160.7170.0温度/温度/图7 磷铵在水中的溶解度PapNH/3PapNH/3温度温度/温度温度/5050606070708080909026.726.766.766.7147147307307760760100

12、1001101101201201241241301301200120021392139366736674510451063606360表7 固体(gt)磷酸二铵的平衡氨分压第9页/共45页第十页,共45页。 由图7可知,磷酸一铵在水中有较大的溶解度,且随温度(wnd)升高急剧增大,而水溶液的氨平衡分压却很低。 磷酸二铵的稳定性较磷酸一铵差,其平衡分压见表7所示。从表中可知:常压下高于80时进行干燥,氨逸出量增大明显。 由上述磷酸一铵和磷酸二铵的性质及在水中溶解度、氨平衡分压等的比较,工业生产、运输及施用过程中,MAP较DAP有较大的优势。二、磷铵生产工艺条件(tiojin)的分析与选择1 磷酸

13、铵盐的性质(xngzh) 2.湿法磷酸氨化料浆的性质第10页/共45页第十一页,共45页。图8 NH3-H3PO4-H2O三元(sn yun)体系溶解度图(75)NH3-H3PO4-H2O三元 体系(tx)相图 图中GDCEF是75的液固饱和曲线(qxin)。曲线(qxin)下方是不饱和溶液,上方是含固相的饱和溶液。当一定浓度的磷酸被氨中和后的组成点落在曲线(qxin)下方时,表明物系在此温度下尚未饱和;若落在曲线(qxin)上方,则有可能析出磷铵固体。第11页/共45页第十二页,共45页。图8 NH3-H3PO4-H2O三元(sn yun)体系溶解度图(75) 图中ACD为DAP结晶区;BC

14、E为MAP结晶区;ACB是MAP和DAP共结晶区。若中和料浆组成点落在BCE区,则析出MAP,与之平衡的液相组成点落在CE线上;若中和料浆组成点落在ADC区,则析出DAP,与之平衡的液相组成点落在CD线上;若中和料浆组成点落在ABC区,则析出MAP和DAP混合物,与之平衡的液相组成保持C点处对应组成不变,直到(zhdo)完全干涸。第12页/共45页第十三页,共45页。 OB线上NH3/H3PO4摩尔比是1;OA线上NH3/H3PO4摩尔比是2;两线之间的NH3/H3PO4摩尔比在12之间,这是磷铵生产的工作区。 采用料浆浓缩法生产磷铵时使用的是未经浓缩的稀磷酸,当中(dngzhng)和到NH3

15、/H3PO4摩尔比1.1附近时,其组成点处于不饱和区,料浆的搅拌和输送都没有困难;若常压下用40%P2O5以上的磷酸进行氨化,则会因料浆过稠而难于操作。所以常规磷铵生产,是采用回收洗气塔来的稀酸与浓酸混合得40%P2O5,再进行氨化。生产MAP时,在预中和槽中先氨化到NH3/H3PO4=0.50.7;生产DAP时先氨化到NH3/H3PO4=1.31.4。从图9可看 出,当NH3/H3PO4=0.6或1.4附近时,磷铵的溶解度最大,这时氨化料浆流动性最好,搅拌和输送都不困难,进一步氨化到产品要求的氨化度,则在造粒机中进行。 第13页/共45页第十四页,共45页。图9 磷铵在水中的溶解度与温度(w

16、nd)和N/P摩尔比的关系 图10 NH3-H3PO4-H2O三元(sn yun)体系溶解度多温图第14页/共45页第十五页,共45页。 浓磷酸在加压升温的条件下进行氨化也可获得流动性好的料浆。从图9和图10可知:磷铵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增加很快。含40%P2O5以上的磷酸在加压中和反应器或管式反应器中氨化,其中(qzhng)和反应热将料浆温度升至150以上,相应蒸气压为0.2MPa,还可以借助该压力将料浆直接喷入造粒机或喷雾塔中生产粒状或粉状磷铵产品。磷酸氨化溶液(rngy)的蒸气压 磷酸溶液的氨蒸气(zhn q)压与它在氨化、造粒和干燥加工过程中的氨逸出有关,影响溶液的氨分压的主要因素有NH3

17、/H3PO4比(即中和度)和操作温度。 由图11可知,氨分压随NH3/H3PO4比和温度的增加而增大显著。而从图12可知,当温度为124,NH3/H3PO4低于1.4时,氨分压仍很小,但当NH3/H3PO4超过1.7时,氨分压急剧增大,即在生产MAP时氨逸出少,而生产DAP时氨逸出多,所以生产DAP时需在较低温度和较理论值小的NH3/H3PO4比下进行。另从图12还可看出,水分分压随NH3/H3PO4比的增大而增加,这有利于DAP的干燥。 第15页/共45页第十六页,共45页。图11 氨在磷酸氨化饱和溶液(bo h rn y)上面的分压图12 124时氨和水分(shufn)压与N/P比的关系第

18、16页/共45页第十七页,共45页。 综上所述,磷酸铵生产过程中,为了使生产顺利进行并保证磷铵产品的质量,需要综合考虑磷铵的性质及磷酸氨化过程中物相的变化(即保持(boch)料浆有较好的流动性)、磷铵产品在干燥过程中稳定性好和氨损失要少等。故磷铵生产需要控制的条件有:氨化温度、操作压力、中和度(即NH3/H3PO4摩尔比)。这些条件还因操作压力不同,具体的条件亦有所区别(如下表所示)。产品类型产品类型 NHNH3 3/H/H3 3POPO4 4摩尔比(中和度)摩尔比(中和度)温度温度/MAPMAP常压常压预中和预中和 05050.70.7干燥机尾出口干燥机尾出口7070110110最终最终 1

19、.21.21.31.3DAPDAP常压常压预中和预中和1.31.31.41.4干燥机尾出口低于干燥机尾出口低于8585最终最终 1.61.61.81.8第17页/共45页第十八页,共45页。三、磷铵生产工艺流程(n y li chn)的组织 实践证明:纯磷酸与氨中和是瞬间可完成的快速反应,过程速率取决于气氨扩散进入磷酸的传质速率,故提高其扩散速率可加快中和速率;此外,磷酸氨化是一强放热过程。所以磷铵生产中要解决好热量平衡问题:一方面液氨蒸发需要大量的热,另一方面磷酸氨化过程放出大量的热需要处理。 从节能角度着手:利用废热代替蒸汽使液氨气化,如充分利用造粒-干燥洗气塔排出的约75洗涤液作热源;在

20、液氨进入氨蒸发器之前先进行节流制冷,然后(rnhu)通过热交换器降低进入磷铵产品冷却器的空气温度。 实际生产中采用管式反应器和快速氨化反应器进行磷酸氨化可使反应时间缩至1s;利用水的气化带走大量的反应热。在控制反应时间及移走反应热的同时,一定要注意物料的流动性。生产过程中常用预热过的浓磷酸快速氨化,既可实现高温脱第18页/共45页第十九页,共45页。三、磷铵生产工艺流程(n y li chn)的组织水,还可保证料浆处于高温和压力下,使磷铵的溶解度增大,料浆粘度变小,流动性增加;也可借助该压力将料浆直接(zhji)喷入造粒机或喷雾塔中生产粒状或粉状磷铵。 磷铵生产方法依据氨化压力分为常压氨化和加

21、压氨化。常压氨化又分为有槽式中和和快速氨化蒸发;加压氨化依据反应器的结构又分为加压氨化反应器法和管式反应器法。 依据浓缩物料的类型不同,磷铵生产方法分为浓缩磷酸法(又称浓酸氨化法)和浓缩氨化料浆法(又称稀酸氨化法)。1.常压氨化 如图13在常压槽式中和法工艺流程中,磷酸先经干燥机尾气洗涤塔,与洗涤液混合(hnh)至P2O520%25%,再进入中和槽,与液氨蒸发站送来的气氨在中和槽内的强烈搅拌下进行反应。因采用稀酸可使料浆中和度到1.1左右仍能保持良好的流动性。中和料浆溢流入蒸发给料槽,经给料泵送去蒸发浓缩。中和第19页/共45页第二十页,共45页。图13 常压槽式中和(氨化)工艺流程(n y

22、li chn)图第20页/共45页第二十一页,共45页。三、磷铵生产(shngchn)工艺流程的组织1.常压氨化 槽逸出的主要是水蒸气,并含有微量的氨和氟化物,经风机从排气筒放空。 槽式中和法具有缓冲性好,容易操作控制,产品质量稳定(wndng)。但所用设备大,耗材高;所用磷酸浓度不能过高,否则会因料浆流动性差而影响氨化操作和料浆输送;因料浆浓度低,造粒返料比大,干燥能耗高;反应物在中和槽内停留时间长,易发生副反应而造成磷的损失。该流程适用于小型的料浆浓缩法生产磷铵的流程和管式反应器前的预中和。 图14是常压快速氨化蒸发生产磷铵的工艺过程。此生产工艺因采用快速氨化蒸发器而具有显著的优点:停留时

23、间短(23min),生产强度高,氨损失小,无机械搅拌装置,可回收利用二次蒸汽。 第21页/共45页第二十二页,共45页。图14 快速(kui s)氨化蒸发器流程图第22页/共45页第二十三页,共45页。2.加压氨化反应器 为了采用(ciyng)高浓度磷酸生产磷铵以降低干燥能耗,必须在更高的温度和压力下进行氨化,提高磷铵的溶解度,以保持料浆良好的流动性。在此基础上发展了加压氨化反应器及加压氨化生产工艺。图15(1)加压氨化反应器 图15(2)导流式加压氨化反应器 第23页/共45页第二十四页,共45页。图16 美国(mi u)TVA型十字管式反应器第24页/共45页第二十五页,共45页。 加压氨

24、化反应器依据结构不同,分为加压氨化反应器和管式氨化反应器两类,其结构分别(fnbi)如图15(1)、15(2)和图16所示。 从图15(1)、(2分析可看出:二者均在充分利用反应热来提高反应物料温度的同时,蒸发了部分水分;在保证料浆良好的流动性的同时,也使料浆得到部分提浓,降低了干燥能耗;并借助反应器的压力将料浆直接喷入造粒塔或造粒机中生产磷铵。 图16是TVA型管式反应器结构及附件图。氨从伸入管中心的小管引入,磷酸和硫酸分别(fnbi)从主管相对两侧支管引入,反应物料在管内停留时间短(12s),反应热使物料温度升到约150,产生背压0.20.25MPa,生成的高温料浆借助自身压力将其送至造粒

25、机喷出。 第25页/共45页第二十六页,共45页。3.磷铵生产工艺过程(guchng)料浆浓缩(nn su)流程 如图17为双效料浆浓缩制磷铵流程图。中和料浆由贮槽送入二效蒸发器闪蒸室,随即由循环泵送入二效加热器。然后进入闪蒸室蒸发出一部分水分。经初步浓缩的料浆由过料泵送入一效蒸发器闪蒸室,进一步浓缩至指定浓度后,借助蒸发器内的压力(yl)进入料浆缓冲槽,再经料浆泵送至喷浆造粒干燥机造粒。图17 双效料浆浓缩工艺流程第26页/共45页第二十七页,共45页。图18 喷浆(pn jin)造粒流程图 第27页/共45页第二十八页,共45页。料浆造粒流程(lichng) 如图18为喷浆造粒流程图。磷铵

26、料浆泵将浓缩料浆送入喷浆造粒干燥机的喷枪,并由压缩空气使之雾化。雾化料浆从水平方向(fngxing)喷出,随着干燥机的转动,筒内抄板将物料扬起形成料罩,料浆喷射在料罩上。来自热风炉的烟道气与颗粒物料并流通过转筒,二者进行物料和热量交换。在转筒内同时完成造粒和干燥。干物料从机尾排出,经斗式提升机送至双层振动筛筛分,符合颗粒要求的大部分作为产品,由成品皮带运输机,经风冷后送去包装。大颗粒送至破碎机,破碎后的物料和筛分下来的小颗粒物料及部分产品物料经返料皮带运输机送至干燥机头作为返料。 其他(qt)磷铵生产流程 除上述介绍的磷铵生产流程外,还有转鼓氨化生产磷酸二铵的工艺流程和预中和-转鼓氨化造粒生产

27、磷酸二铵的工艺流程。 第28页/共45页第二十九页,共45页。四、磷酸铵生产(shngchn)操作控制要点 磷铵生产操作主要包括磷酸(ln sun)氨化(中和)、造粒、筛分、热风及空压机几个岗位的操作。在磷铵生产中,依据各岗位的任务不同,其操作均不一样。 1.中和岗位(gng wi) 中和岗位任务 在规范化的操作时,制备出满足造粒需求的料浆供造粒使用,同时,提高氨利用率,减少氨损耗,并负责所属设备正常运转。 中和岗位正常操作要点 定时取样分析料浆中和度及水份情况,及时通知造粒岗位,并根据分析结果调整氨/酸比值和洗涤水加入量,确保中和度和水份在指标范围内;控制好操作温度和压力;随时注意料浆变化情

28、况,对中和物料的氨比值,沉淀和颜色做到心中有数并及时联系,便于下一岗位操作。第29页/共45页第三十页,共45页。四、磷酸铵生产(shngchn)操作控制要点2.造粒岗位(gng wi) 造粒岗位任务 对喷浆造粒干燥机的整个工艺过程进行规范和控制,以优化操作工况,制造符合质量要求的产品,稳定均衡生产;负责所属设备正常运转。 正常操作要点 经常观察造粒机内料浆雾化情况及料幕的分布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观察干燥机头负压是否(sh fu)处于正常状态,若呈正压马上与尾气洗涤岗位联系,调节风机。也可调整热风机进口阀,使负压正常,清理尾气洗涤装置;经常观察造粒机排出物料的干湿情况,粒度组成结构是否(s

29、h fu)正常,同时观察绞龙返料情况,成品粒度组成情况,根据以上三部分调整喷浆造粒工况;造粒机停车后,如果机内装物料每隔一定时间须盘车一次,防止筒体变形。 第30页/共45页第三十一页,共45页。3.筛分(shi fn)岗位 筛分岗位任务 对筛分岗位操作进行规范控制,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各下料管道的畅通,向成品(chngpn)包装岗位输送经过冷却降温的粒状复合肥。 正常操作要点 注意巡回检查;观察皮带上物料情况,防止分筛不清;观察各设备电流变化,防止设备负载过重跳闸;观察回转筛分情况,检查振打是否完好。4.热风炉岗位(gng wi) 热风炉岗位任务 对热风炉岗位的工艺过程操作进行规范和控制,确

30、保向造粒岗位输送符合要求的热风,同时,提高煤燃烧率,降低煤耗;负责所属设备正常运行。 正常操作要点 调整好热风机抽风量,保持热风炉负压操作;随时往煤仓内加煤,做到不断煤;经常观察炉内燃烧情况,控制好炉膛温度,和出炉烟道气温度;定时活动两个阀门,保证两个阀门的调节灵敏度。第31页/共45页第三十二页,共45页。任务(rn wu)二 复混肥料生产一、复混肥料生产(shngchn)基本原理 复混肥料的品种很多,不管以何种原料混配,在进入复混肥料造粒系统之前,必须考虑各原料的水分、粒度和物理化学性质的相配性。了解其各原料之间是否存在化学反应,这些反应可能出现在造粒前的物料混合时,也可能出现在造粒过程当

31、中或造粒之后,甚至还可延伸到成品贮存的全过程当中。通常反应过程当中会伴随有放热、释放水分,这对造粒、干燥和贮存均发生不利的影响,故应非常注意原料的可配性并作必要(byo)的控制。依据制得的复混肥料是否存在有效养分的损失、物理性质变坏,将原料肥料的相互配合分为“可配性”、“不可配性”和“有限可配性”三种,表8是常见肥料之间的可配性情况一览表。 第32页/共45页第三十三页,共45页。表8 肥料(filio)配混表原料肥料原料肥料硫硫铵铵硝硝铵铵氯氯化化铵铵石石灰灰氮氮尿尿素素普普钙钙钙钙镁镁磷磷肥肥重重钙钙氯氯化化钾钾硫硫酸酸钾钾磷磷酸酸一一铵铵磷磷酸酸二二铵铵消消石石灰灰碳碳酸酸钙钙硫铵硫铵硝

32、铵硝铵氯化铵氯化铵石灰氮石灰氮尿素尿素普钙普钙钙镁磷肥钙镁磷肥重钙重钙氯化钾氯化钾硫酸钾硫酸钾磷酸一铵磷酸一铵磷酸二铵磷酸二铵消石灰消石灰碳酸钙碳酸钙说明:可配混;有限(yuxin)混配;不可混配。第33页/共45页第三十四页,共45页。 在制造复混肥料时,要首先选择具有“可配性”的肥料原料进行混合造粒;其次,对于“有限可配性”的原料进行组合(zh),可在一定的配比范围内或经过适当处理后再使用,“不可配”的肥料一般是不能同时使用的。 1具有(jyu)“可配性”的肥料 具有“可配性”的肥料在混合时物理化学性质不发生变化或混合后物料的性质比混合前得到改善,其有效成分也不会发生损失。如硫酸铵与普钙或

33、重钙混合时,其临界相对湿度比硫酸铵高,混合后的物料变得疏松、干燥、容易破碎(p su)。其化学反应式为: (NH4)2SO4+CaH2PO4H2O+H2O NH4H2PO4+CaSO42H2O (NH4)2SO4+CaSO4+ H2O (NH4)2SO4CaSO4H2O 反应时游离水变成了结合水,使混合肥料产品的物性得到了改善,对造粒也有利。 第34页/共45页第三十五页,共45页。2具有“不可(bk)配性”的肥料 具有“不可配性”的肥料在混配时通常表现为:混合物吸湿点很低,具有明显的吸湿性和结块性,物料的物理性质严重变坏,如尿素与硝铵的混合;几种物料混合时,所发生的化学反应使有效养分产生变化

34、,如普钙和碳酸钙混合时,会使普钙中的水溶性P2O5变成枸溶性或者难溶性P2O5;肥料原料(yunlio)混合时发生的化学反应导致有效养分的损失,如硫酸铵与消石灰混合时,氮以氨气的形式进入大气,造成氮的损失。3具有“有限(yuxin)可配性”的肥料 具有“有限可配性”的肥料常用于生产复混肥料的原料中,它们之间的混合或经过处理或需掌握好一定的配比,以避开某种不适宜的配比而使制得的复混肥料更加安全。 第35页/共45页第三十六页,共45页。 如普钙与尿素不能混配的,但如果在混配前,将普钙进行氨化就能避免二者混配后使物料变稀而无法进行造粒;碳铵与过磷酸钙的混合最好采用10份碳铵100份过磷酸钙相混合比

35、较适宜,否则会造成氮的严重损失和有效(yuxio)P2O5的严重退化;对于磷酸盐、硝酸铵和氯化钾的混合则要控制配比,避免复混肥料落在无焰燃烧区内(产生无焰燃烧区域的N P2O5K2O比分别为:1 1 1.5、1.5 1 2、2 1 3、1 0 1和3 0 2。另外产品送入仓库贮存之前必须进行充分的冷却,并在仓库内采用降温(40)贮存以保证安全。复混肥料的质量要求如表9所示。3具有(jyu)“有限可配性”的肥料一、复混肥料生产(shngchn)基本原理第36页/共45页第三十七页,共45页。表9 复混肥料(包括掺混肥料及各种专用肥料)技术(jsh)要求(1994-12-01实施)项目项目高浓度高

36、浓度中浓度中浓度低浓度低浓度三元三元二元二元总养分(总养分(N+PN+P2 2O O5 5+K+K2 2O O)含量)含量/% /% 40.040.030.030.025.025.020.020.0水溶性磷占有效磷的百分数水溶性磷占有效磷的百分数/% /% 水分(游离水)水分(游离水)/% /% 50502.02.050502.52.540405.05.040405.05.0粒粒度度球状(球状(1.004.751.004.75)/% /% 9090909080808080条状(条状(2.005.602.005.60)/% /% 颗粒平均颗粒平均 球状(球状(2.002.802.002.80)/

37、N /N 抗压碎力抗压碎力 条状(条状(3.355.603.355.60)/N /N 121210106 66 6说明(shumng):1.总养分含量除应符合表中要求外,组成该复混肥料的单一养分不得低于4.0%。 2.以钙镁磷肥为单元肥料,配入氨和(或)钾制成的复混肥料可不控制“水溶性磷占有效磷百分率”的指标,但必须在包装袋上注明为枸溶性磷。 3.冠以各种名称的以氮、磷、钾为主体的三元或二元的固体肥料,均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 第37页/共45页第三十八页,共45页。二、复混肥料生产方法(fngf)选择 复混肥料通常制成粒状和粉状两种形式,成粒后可减轻或避免结块、便于机械化施肥,减少土壤中的淋溶

38、损失或被土壤固定,方便包装(bozhung)和贮运。其常见的造粒方法有以下四种:1. 挤压(j y)法 挤压法是属于干态物料混合造粒,是用挤压机械将混合物直接挤压成颗粒产品,或挤压成片状、条状,然后再破碎或切割成小粒。该法通常在物料中喷入热水(或蒸汽)增加物料的液相量并提高造粒物料的温度,使之易加工成粒状。在加工过程中,一般先将固体物料压成坯料,然后破碎成粒状。 该法的主要优点是节能。原因是在加工过程中,物料始终保持干燥状态,可省去干燥和冷却工序,从而降低了投资费用和生产成本;更换产品规格简单、快速、微量元素加入十分方便,但易造成环境污染。 该法适用于有尿素、碳铵、氯化铵等热敏性物料参与的复混肥料的制备。第38页/共45页第三十九页,共45页。2. 添加部分(b fen)液体的团粒法 在混合物料造粒时,在造粒机中导入硫酸、磷酸或硝酸,并补加入水、饱和蒸汽或粘结剂,通入气氨以中和加入的酸,或中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