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克鲁-外国文学史(中编)部分课后题答案_第1页
郑克鲁-外国文学史(中编)部分课后题答案_第2页
郑克鲁-外国文学史(中编)部分课后题答案_第3页
郑克鲁-外国文学史(中编)部分课后题答案_第4页
郑克鲁-外国文学史(中编)部分课后题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外国文学史(中编) 导论1、19世纪欧美文学的人文观念有何变化? 19世纪,资本主义出现,个人从各种封建束缚中解放出来,商品经济激活了人们的竞争意识和物欲意识,人的自我观念得到了强化,人的命运发生了重大变化。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啊,人不再是万物的尺度。资本主义的出现一方面标志着社会的进步和人类文明的向前发展,它给人带来了一定的程度的自由、解放和物质富裕,而另一方面又使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物之间的关系恶化,新的文明给人带来新的束缚,尤其是物对人的束缚,使人的自由得而复失。正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人对自身的处境、命运和前途的思考也不断变化,欧洲文学的人文观念呀表现出新的形态。

2、 1、从“理性意义上的人”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18世纪的欧洲是科学的和理性的产物。启蒙的主体精神是理性主义,因此,作为启蒙运动之产物的启蒙文学也和古典主义文学一样强调理性。卢梭笔下的“新人”形象,既有天赋的良知理性,又有天然的欲望情感,他们是富有主体精神的世俗化的“人”。歌德沿着卢梭的人文主义路线,创作出情感与理智的统一体浮士德。其主体精神张扬,又不与外在客体冲突,既满足个人欲望,又不违背社会道德律令。而在19世纪,人们坚信“人是理性的动物;人凭借科学与理性可以把握自然与世界的秩序;人可以征服自然,改造社会。”现实主义作家延续着启蒙哲学的理性主义思想,并接纳与借用自然科学的方法与理念进行文

3、学创作,形成共同遵循的“真实”、“写实”原则。但现实主义作家在客观“再现”与“反应”生活的过程中,普遍展开了对人的灵魂的空前真实、细致的剖析,从而改变了西方文学“人”的观念。巴尔扎克的性恶论并非认为人生来本恶,而是认为外在的物主要是金钱会激发人的无穷情欲从而走向邪恶。其中高老头中的拉斯蒂涅便是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2、 从王宫贵族的生活描写转移到普通平凡人的生活:在19世纪之前,文艺复兴运动是宗教失去了原有的作用,人追求“自由”,但却使世界一片混乱。因此,专制君主便承担起了人们精神和心理上的“人间上帝”或“肉身的上帝”的作用,从而形成了“王权崇拜”。文学受其影响,多表现那些崇高而富有理性品格

4、的英雄人物,并把他们写成德才兼备的、众人瞩目的人物。而19世纪正是封建制度衰亡、资本主义上升的历史交替时代的文学审美对象开始从王宫贵族转移到社会平民,开始描绘一些同大自然息息相关的平凡人和他们的生活。华兹华斯在他的诗歌里明确表达了他对最低贱的生命的尊重。斯丹达尔塑造了一个个人奋斗者的形象于连他充满了强烈的自我意识。甚至,福楼拜在包法利夫人中开始表现“平庸”的资产阶级形象。 3、 人对人的依附转变为人对金钱的依附:19世纪,社会经济结构形态的剧变,使人的道德观念和文化价值观念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资本主义在欧洲各国不同程度的发展,使人们头脑中的物质利益观念不断加强,金钱成了衡量人的主要的或唯一的尺

5、度,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随之变化。萨克雷的名利场通过蓓基·夏泼这个人物写出了资本主义金钱社会是一个冷酷自私、趋炎附势、尔虞我诈、弱肉强食的名利场,写出了上层社会那些貌似风雅的绅士们的伪善、卑劣的精神世界。小说的副标题“没有主人公的小说”,正好说明了在这个被金钱权势挤压下的名利场中正面人物的丧失,金钱才是真正的主人公。巴尔扎克的高老头淋漓尽致的揭露了金钱的统治作用和拜金主义的种种罪恶。高老头是拜金主义的牺牲品。巴尔扎克以高老头的父爱,衬托出金钱败坏人心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他死前的长篇独白是一份深沉有力的控诉书:“把父亲踩在脚下,国家不要亡了吗?”这是对现实社会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发出愤怒谴责

6、。 4、 从张扬人的个性转变为对人的善恶的思考:19世纪的现实主义普遍开展了道德善恶的灵魂质考,表现了人的原欲与理性的冲突。它不把人的自然原欲简单的视作人的原恶,而是强调对其作道德规约,使之与人的原欲达成相对意义上的调和,这就比传统的宗教理性更富有生命意蕴与现代意味,从而也避免了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的浪漫主义的“自我”的那种个人主义偏颇。在这种人文基础上形成的“人道主义”,并不是人做简要的善恶之分,而是对“类”的意义上的人的生命存在给予了普遍的尊重、重视和同情,因而“人道主义”对感性意义上的“人”和理性意义上的“人”都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它比以往的世俗人本主义和宗教人本主义有了更大的包容性,现实主义

7、文学也借“人道主义”表达了既理性化有富有人性内蕴的“人的观念”。作者意识在文学作品上的隐退便是很好的证明作者不在作品中表露自己对人物的见解,只是单纯的作为一个叙述者的身份存在。第1章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 1、 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产生原因和基本特征。原因:浪漫主义文学的鼎盛时代是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时期,即18世纪90年代到19世纪30年代。浪漫主义所以会在这个时期获得蓬勃发展,是因为的需要。1798年法国资产阶级推翻了封建专制政权,建立了资产阶级统治。这个伟大的历史事件震撼了整个世界,在欧洲掀起了此起彼伏的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于是,表现理想、推崇英雄、充满激情的浪漫主义文学也就必然地成为这个时

8、代的文学主流。从文学本身的发展来看,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盛行是反对古典主义文学的产物。所以在西方文学批评史上,人们常常以古典/浪漫的对立模式来描述它们之间的关系,以此说明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和运动产生的原因。韦勒克指出,"浪漫主义的意思简直包括一切不是按照古典传统写出的诗歌。"并指出这是一种"根据'古典的'与'浪漫的'之间的对立说法而建立的类型论。"这种对立或区别具体的含义是"指那种与新古典主义诗歌相对立并从中世纪和时期得到启发并以此为榜样的诗歌" 。基本特征:浪漫主义文学以强调想象来突出文学的目的在于表现理

9、想和希望,以强调自然来突出文学应偏重于抒发个体的主观感受和情绪,以强调象征与神话来突出文学的隐喻性、表现性和夸张、奇特的艺术表现方式。这些特点,是浪漫主义文学共有的特征。2、 欧美各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基本特点。 欧洲各国的浪漫派有不同的特点,如法国与德国的浪漫派就有许多差异。不同的政治立场上也有进步与反动之分,如雨果的进步立场和许莱格尔兄弟的反动立场完全不同,因此从苏联传入的文学理论和文学史区别了积极浪漫主义和消极浪漫主义。但对现代工具理性和工业文明的反叛是浪漫主义的本质属性,或者说是它的精神气质,这种审美理想超越了政治立场的对立,因此它们同归于浪漫主义文学思潮。浪漫主义反对现代城市文明和科学的

10、统治,向往自然的生活,因此往往描写非现实的理想化的世界,如中世纪、乡村以及东方生活,对抗机械的、冷冰冰的现实。浪漫主义高扬主体性,拒绝理性的桎梏,以主观的激情和想象对抗理智和客观性。浪漫主义继承贵族文学传统,反抗平民性的世俗精神,具有高贵的精神气质,甚至带有颓废的倾向。浪漫主义继承中世纪文学传统,追求炽烈、奇诡、神秘的风格。4、 拜伦式英雄有哪些特点? 拜伦式英雄:在拜伦的作品中特别是东方叙事诗中,塑造的一系列个人主义反叛者的形象他们烙刻着拜伦的思想气质个性的印记。这些反叛者才能出众,出于个人的原因,起来反抗国家的强权,社会秩序和宗教道德,但没有明确的斗争目的;他们追求个人自由,却又常常把自己

11、关闭在孤独和高傲中,斗争总是以失败告终。他们的精神面貌是反抗、孤傲、浪漫。代表人物:海盗中的康德拉。拜伦式英雄是拜伦的东方叙事诗中出现的一系列形象,他们既不满现实,又找不到出路。他们个个热情勇敢、意志坚强、骄傲孤独、心怀人间悲哀而不惜同命运抗争,最终一般以失败、死亡告终。8、 雨果的诗歌和小说创作有哪些特点? 雨果既是一位伟大的诗人,又是一位伟大的小说家,在有资格居于文学庙堂高位的那些具有世界意义的第一流作家中,也许只有雨果一人同时在诗歌与小说这两个领域里达到了如此高的成就。他这种双强项兼备的优势,是但丁、莎士比亚、歌德这些大师也难以企及的。 雨果是一个从来不脱离现实社会的浪漫主义者,特别是随

12、着年龄的增长,他对现实社会的感受愈来愈敏锐,他介入现实社会的程度愈来愈深,这对他的小说创作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雨果在进入他小说创作的成熟阶段之前,就以他的初期作品非常清楚地显示出了他双重的倾向,即浪漫的倾向与现实的倾向;同时也有力地证实了他的两重的才能,即主观想像、主观夸张、主观渲染的才能与观察现实、把握现实、摹写现实的才能。身上有了这双重倾向的结合,有了这两种才能的并存,小说创作的灿烂辉煌就指日可待了。而雨果成熟时期的小说创作,从巴黎圣母院到悲惨世界、海上劳工、笑面人与九三年,正是以浪漫主义跟现实主义结合为其重要特色的。第2章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 1、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形成条件是什么

13、? 现实主义文学是西欧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和发展时期的产物。1830年法国爆发"七月革命",从此,法国资产阶级取得了统治地位;1832年英国实行了议会改革,英国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得到了进一步巩固。这两大政治事件,是西欧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标志。欧洲各国在英、法资本主义势力的影响下,相继经历了从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过渡。这种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形势,直接影响着文学,成为现实主义文学形成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结构形态的剧变,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恶化,人的道德观念和文化价值观念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现实告诉人们:启蒙主义者的"民主"、"自由

14、"、"平等"与"博爱"并不存在,他们描绘的"理性王国"只不过是肥皂泡而已;浪漫主义者那脱离现实的"理想"也不过是画饼充饥。人们不得不用冷静的眼光来看现实的社会和思考人的命运的问题,从更现实的角度去寻求改善人的生存处境的方法。于是,讲究务实,追求客观冷静地分析与解剖现实的社会心理和风气就随之形成。正是在这种心理和风气的影响下,一种写实性与批判性很强的现实主义文学思潮就应运而生了。3、 欧美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特点。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具有三个特点: 一是细节的真实性。要有真实的细节描写,用历史的、具体的人生图

15、画来反映社会生活。现实主义作品是以形象的现实性和具体性来感染人的,因此能使读者如入其境,如见其人。 二是形象的典型性。通过典型的方法,对现实的生活素材进行选择、提炼、概括,从而深刻地揭示生活的某些本质特征。可以说,典型化是现实主义的核心,是区别于自然主义的标志。生活现象是纷纭复杂的,如实记录生活,不过是照相师的手艺;现实主义则要求作者从丰富多采的现实生活中选取有意义的人物与事件,经过个性化和概括化的艺术加工,创造出典型的人物和典型的环境。正如恩格斯说的,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三是具体描写方式的客观性。作者要通过对现实生活的客观,具体的描写,从作品的场面和情节中自然地体现出作者的

16、思想倾向和爱憎感情,而不要作者自己或借人物之口特别地说出来。法国文学史家爱弥尔·法盖解释说:“现实主义是明确地冷静地观察人间的事件,再明确地冷静地将它描写出来的艺术主张。要从几千几万的现实事件中,选择出最有意义韵事件,再将这些事件整理起来,使之产生强烈的印象,”这同恩格斯所说的“除了细节上的真实之外,现实主义还要求如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定义基本一致。6、人间喜剧的创新型何在?一、强烈的现实性1立意高:人间喜剧的目的是研究整个社会,做社会这个历史家的书记,写出一部法国社会的风俗史,这使他能站在现实主义的高度,展示历史的发展。 2视野阔.这是一部睥睨千古、包罗万象的百科全书。

17、它把1816-1848年王政复辟、七月王朝期间广阔的社会生活尽收笔底,无论是贵族衰亡、资产者发迹、还是金钱罪恶,都无所不包地囊括其中。3挖掘深:巴尔扎克以阶级斗争的观点深入探讨各阶级的动向,指出"模范社会的最后残余怎样在暴发户的进攻下最后被扫除",深刻反映出时代的本质。它以经济决定一切的观点,研究金钱征服整个社会的历史进程,揭露本质,打中要害,非凡夫俗子,犬儒文丐所能比拟。 二、高度的典型性,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1 环境决定性格:巴尔扎克认为,人是社会的产物,环境可以决定和改变人,他总是着重描写环境对人物性格形成的作用。作品开头往往是在大段精细而富有典型特征的环境描

18、写之后,再列出人物与情节。他的环境描写包括时代背景、社会风貌、人物关系和日常生活的物质条件。不同的环境成为不同人物性格形成与发展的依据。 2 性格再现环境:巴尔扎克的人物,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体,是时代本质的艺术再现。那些充满贪婪、野心、拜金、兽性的人物,都是从时代的五脏六腑中孕育出来的,都是现实的嫡生子女,通过这些典型,再现出产生他们的环境即社会的本质。 3 惊人的情欲描写:巴尔扎克在突出人物的个性特征时,尤其善于突出"这一个",他让他的主人公被某种情欲甚至怪癖控制着,达到病态的、疯狂的、不可遏制的、叫人难以置信的程度,他们宁可不分昼夜地将自己焚烧在这种情欲的孽火中,死而无

19、悔。比如高老头的爱女,葛朗台的爱钱,贝姨的妒忌,邦斯的古董癖,于勒的好色,都给人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产生震撼人心的感情力量,反而达到比真人还真实的艺术效果。 三、细节真实 作为艺术巨匠的巴尔扎克,在他描写人物的多方面成就中,通过一系列具体而典型的细节描写来突出人物性格特点,这点则更可称道。这种对细节描写的逼真同样使人物更具真实感,更富感染力。 比如:葛朗台的肉瘤,总是在心理激烈活动的时刻闪动。他的口吃,又总是在他欲擒先纵,投石问水的节骨眼上出现。由此表现出自由竞争时代资产者的狡猾奸诈与老练。 再如拉斯蒂涅写信索取母亲和妹妹积蓄时暗自流下几滴眼泪,表达出野心膨胀但天良未泯的青年此时此刻的内心矛盾

20、,表现出他走向深渊的趋向。24、 谈谈马克吐温的幽默风格。 幽默,是马克·吐温创作的灵魂,是他最显著的艺术特色和最杰出的艺术才能。在他看来,“谁能讲笑话谁就能得到尊重”。 首先,幽默作品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引发读者的笑声,而又不仅仅是笑声而已。幽默不仅起着调节生活、渲泄忧愁的作用,更为重要的是,透过这层幽默,使我们能深刻地去看现实、看人生、看社会。上流社会的尔虞我诈、道德败坏、贪污受贿,以及假民主、假自由的闹剧,经济繁荣后面的失业、贫困与饥饿,都在他的幽默中得到无情的揭露。底层社会的各种怪现状也遭到他的善意的嘲讽。他的幽默之中,也有悲哀的一面,他的作品一半轻快,一半阴沉。如鲁迅指出:马克

21、·吐温“成了幽默家,是为了生活,在幽默中又含着哀怨,含着讽刺,则是不甘于这样的生活的缘故。” 其次,幽默故事应该有一种庞大的插曲式的结构形式,作家应该获得最大限度的自由,随心所欲地向读者描绘五光十色的社会生活。他说:“幽默故事可以拉得很长很长,只要它喜欢,愿绕多么远就绕多么远,并不要达到什么特定的目的。幽默故事一路讲,一路轻轻松松地冒泡。”第3章 19世纪自然主义和其他文学流派 1、 自然主义有哪些理论主张和思想艺术特点?文学艺术创作中的一种倾向。作为创作方法,自然主义一方面排斥浪漫主义的想象、夸张、抒情等主观因素,另一方面轻视现实主义对现实生活的典型概括,而追求绝对的客观性,崇尚单

22、纯地描摹自然,着重对现实生活的表面现象作记录式的写照,并企图以自然规律特别是生物学规律解释人和人类社会。在文学艺术上,以“按照事物本来的样子去摹仿”作为出发点的自然主义创作倾向,是同现实主义创作倾向一样源远流长的。但作为一个比较自觉的、具有现代含义的文艺流派,自然主义则是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在法国兴起,然后波及欧洲一些国家,并影响到文化和艺术的许多部门。5、莫泊桑短篇小说表现了哪些题材?取得了什么成就? 居伊·德·莫泊桑是19世纪法国的短篇小说大师。他的短篇小说,大致有如下几个题材:第一,普法战争。莫泊桑着力表现的是法国普通人民的爱国主义激情。他将讴歌法国人民高昂的爱

23、国主义精神同暴露敌人的残暴结合起来,将爱国心同自私自利加以对照,主体突出,爱憎分明,意义显豁。第二,小资产阶级和公务员。莫泊桑暴露了他们的爱慕虚荣、势利、庸俗、猥琐。莫泊桑对他们的态度起先是讽刺、鞭挞,继之怒其不争,最后哀其不幸。第三,农村生活。莫泊桑对农村题材的发展还在于继承了韵文股市的传统,写出了一幅幅笑剧般的场面。莫泊桑通过各种不同的侧面,表现了农村各式人等和多姿多彩的生活。第四,怪诞故事。这些怪诞故事可看作是现代性的表现。第五,莫泊桑写过不少关于爱情、婚姻和家庭生活的短篇。 作为短篇小说大师,莫泊桑的创作从内容到形式都有重大突破,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从内容上说,莫泊桑扩展了短篇小说描绘社

24、会生活的广度和深度。小资产阶级人物在以往的小说中并未成为主角。莫泊桑在短篇小说中及时地加以描写,既同情他们的不幸遭遇,又批判他们的恶习,无疑有创新的意义。至于农民,在莫泊桑之前,文学上表现得并不充分,莫泊桑则深入到贫困农民的生活和精神世界中,既写到他们的爱情和婚姻,又探索了他们的内心情绪。从形式上说,在谋篇布局上,莫泊桑不愧为大师。一般而言,他喜欢这样的结构:先以简练的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勾画出背景,然后是人物出场,作家准确有力地勾勒出他们的外貌;接着正文开始,故事简单而平凡,意料不到的事态使情节急转直下,向悲剧发展,而叙述仍保持冷静、客观。两个朋友和能体现莫泊桑这种现实主义艺术的主要特点。在题材选择上,他非常严格,例如羊脂球之所以能在众多普法战争小说中鹤立鸡群,就在于作者对生活的提炼别具只眼。莫泊桑选取了一个处于社会最底层、受人歧视的妓女作为正面人物来描绘,已是与众不同;他将这个妓女同道貌岸然的资产阶级人物做对比,这样描写更是别出心裁;作者把整个故事分为三段时间,突出驿车上的两顿饭,加以比较,安排对称而巧妙。这些都足可见得莫泊桑观察的细致、选材的精到、讽刺的巧妙和犀利。而莫泊桑其他写普法战争的短篇,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