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油供给系基本知识001_第1页
燃油供给系基本知识001_第2页
燃油供给系基本知识001_第3页
燃油供给系基本知识001_第4页
燃油供给系基本知识00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汽车运用教研室汽车运用教研室学习领域:学习领域:汽车构造汽车构造发动机配气机构发动机配气机构 汽车运用教研室汽车运用教研室一、课堂纪律一、课堂纪律禁止要求 汽车运用教研室汽车运用教研室一、知识目标:一、知识目标:1 1、掌握混合气的基本知识。掌握混合气的基本知识。2、汽车燃油供给系统的组成及各部件的工作原理、汽车燃油供给系统的组成及各部件的工作原理。二、二、本项目能力目标:本项目能力目标:1 1、能正确描述燃油供给系统各零部件安装位置及能正确描述燃油供给系统各零部件安装位置及工作原理工作原理 。燃油供给系基本知识燃油供给系基本知识 汽车运用教研室汽车运用教研室三、本节内容o 汽油及使用性能o

2、混合气基本知识o汽车燃油供给系统的组成及各部件的工作原理 汽车运用教研室汽车运用教研室1、混合气的基本知识。2、供给系统部件的工作原理。四、学习重点、难点四、学习重点、难点:五、授课课时五、授课课时:100min 汽车运用教研室汽车运用教研室一、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的任务:一、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的任务: 将空气与雾化后的汽油充分混合后,形成可燃混合气,将空气与雾化后的汽油充分混合后,形成可燃混合气,提供给发动机并对可燃混合气的供给量及其浓度进行有效的提供给发动机并对可燃混合气的供给量及其浓度进行有效的控制,使发动机在各种工况下都能连续、稳定运转。控制,使发动机在各种工况下都能连续、稳定运转。 概概

3、述述燃料供给方式燃料供给方式化油器方式化油器方式汽油喷射方式汽油喷射方式二、化油器式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的组成二、化油器式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的组成 燃油供给装置:汽油油箱、汽油泵、汽油滤清器、油管。燃油供给装置:汽油油箱、汽油泵、汽油滤清器、油管。 空气供给装置:空气滤清器。空气供给装置:空气滤清器。 可燃混合气形成装置:化油器可燃混合气形成装置:化油器 。 废气排出装置:排气管道、排气消音器,三元催化转换器。废气排出装置:排气管道、排气消音器,三元催化转换器。 汽车运用教研室汽车运用教研室o 1 1、物理特性:、物理特性: o 粘度小、流动性好、自润性差。粘度小、流动性好、自润性差。o 2 2、使

4、用性能指标:、使用性能指标: o 蒸发性:能被蒸发的性能。蒸发性:能被蒸发的性能。 o 热值:热值:1kg1kg燃料完全燃烧后所产生的热量。燃料完全燃烧后所产生的热量。o 抗爆性:在燃烧中,避免产生爆燃的能力。抗爆性:在燃烧中,避免产生爆燃的能力。o (辛烷值越高,抗爆性越强)(辛烷值越高,抗爆性越强)o 3 3、牌号:、牌号:o 牌号越高,抗爆性越强。牌号越高,抗爆性越强。三、汽油的使用性能三、汽油的使用性能 汽车运用教研室汽车运用教研室o 1.定义:可燃混合气中空气与燃油的比例称混合气成可燃混合气中空气与燃油的比例称混合气成分或可燃混合气浓度,通常用过量空气系数和空燃比表分或可燃混合气浓度

5、,通常用过量空气系数和空燃比表示。示。o 2.表示: o (1)空燃比)空燃比混合气基本知识一、可燃混合气一、可燃混合气 将实际吸入发动机中的空气的质量与燃料的质量比将实际吸入发动机中的空气的质量与燃料的质量比值称为空燃比,用符号值称为空燃比,用符号AF表示。(多为欧美国家表示。(多为欧美国家采用)采用) 汽车运用教研室汽车运用教研室 空燃比的倒数称为燃空比,用符号空燃比的倒数称为燃空比,用符号表示。(日本等国表示。(日本等国家常用)家常用)(2 2)燃空比)燃空比(3 3)过量空气系数)过量空气系数 =理论上完全燃烧理论上完全燃烧1kg1kg燃料时所需要的空气质量燃料时所需要的空气质量燃烧燃

6、烧1kg1kg燃料实际供给的空气量燃料实际供给的空气量 = 1 为标准混合气为标准混合气 1 为浓混合气为浓混合气 1 为稀混合气为稀混合气 汽车运用教研室汽车运用教研室o (1 1)标准混合气)标准混合气 =1=1 o 理论上能够完全燃烧的混合气,其中所含的氧理论上能够完全燃烧的混合气,其中所含的氧气正好使全部燃料燃烧完毕。气正好使全部燃料燃烧完毕。 o (2 2)稀混合气)稀混合气 11o 实际上可以完全燃烧的混合气,其中所含的氧实际上可以完全燃烧的混合气,其中所含的氧气能保证燃料全部燃烧完毕。气能保证燃料全部燃烧完毕。 3 3、可燃混合气成分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可燃混合气成分对发动机性

7、能的影响: 汽车运用教研室汽车运用教研室o (3 3)浓混合气)浓混合气 11 o 混合气中燃料不能保证完全燃烧,但由于混合气中燃料不能保证完全燃烧,但由于燃料分子密集,火焰传播快,发动机的平均有效燃料分子密集,火焰传播快,发动机的平均有效压力和功率大。压力和功率大。o (4 4)燃烧极限)燃烧极限o 当可燃混合气太稀(当可燃混合气太稀( 1.4)1.4)以及太浓以及太浓( 0.40.4)时,虽能点燃,但火焰无法传播,导)时,虽能点燃,但火焰无法传播,导致发动机运转不稳定,直至熄火。致发动机运转不稳定,直至熄火。 汽车运用教研室汽车运用教研室1.1ge%14012010080600.4 0.6

8、0.81.01.2Pe%0.88a12过浓有利过稀浓稀火焰传播上限火焰传播下限可燃混合气成分对发动可燃混合气成分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曲线图机性能的影响曲线图1 1燃油消耗率燃油消耗率2 2功率功率 = 0.88 功率混合气功率混合气 = 1.11 经济混合气经济混合气 =0.4 火焰传播上限火焰传播上限 =1.4 火焰传播下限火焰传播下限 稳定工况的稳定工况的 =0.881.11。 汽车运用教研室汽车运用教研室混合气种类混合气种类 发动机功率发动机功率耗油率耗油率性能性能火焰传播上限火焰传播上限0.40.4混合气不燃烧,混合气不燃烧,发动机不工作发动机不工作过浓过浓混合气混合气0.430.430

9、.870.87减小减小激增激增燃烧室积炭、排燃烧室积炭、排气管冒黑烟,放气管冒黑烟,放炮炮功率混合气功率混合气0.880.88最大最大增大增大10-15%10-15%输出最大功率输出最大功率标准混合气标准混合气1.01.0减小减小2%2%增大增大4%4%经济混合气经济混合气1.111.11减小减小8%8%最小最小过稀过稀混合气混合气1.13 1.331.13 1.33显著减小显著减小显著增显著增大大回火、发动机过回火、发动机过热、加速性变坏热、加速性变坏火焰传播下限火焰传播下限1.41.4混合气不燃烧,混合气不燃烧,发动机不工作发动机不工作 汽车运用教研室汽车运用教研室冷起动冷起动 极浓混合气

10、。极浓混合气。怠速和小负荷怠速和小负荷中等负荷中等负荷 随节气门的开大,随节气门的开大,混合气由浓变稀。混合气由浓变稀。 加速加速 额外供油。额外供油。大负荷大负荷 功率混合气。功率混合气。 少而浓的混合气。少而浓的混合气。怠速:怠速:对外没有功率输对外没有功率输出出,维持发动机在没有做功维持发动机在没有做功的情况下正常运转的最低的情况下正常运转的最低转速,一般来讲,怠速转转速,一般来讲,怠速转速以发动机不抖动时的最速以发动机不抖动时的最低转速为最佳,低了发动低转速为最佳,低了发动机就会熄火,高了费油,机就会熄火,高了费油,自动档的车也有怠速。自动档的车也有怠速。 三、发动机各工况对可燃混合气

11、成分的要三、发动机各工况对可燃混合气成分的要求求 汽车运用教研室汽车运用教研室组成组成:汽油箱,电动燃油泵,燃油滤清器汽油箱,电动燃油泵,燃油滤清器 ,输油管和回,输油管和回油管,燃油分配管,油管,燃油分配管, 油压调节器油压调节器 ,燃油脉动阻尼器,燃油脉动阻尼器,喷油器。喷油器。 汽车运用教研室汽车运用教研室 汽车运用教研室汽车运用教研室一一燃油箱燃油箱 燃油箱的作用是贮存汽油如图4-4所示。,在一般车辆中燃油箱一般做成简单的方形或圆柱体形状,但轿车燃油箱为了适应整车外观造型及车架的需要往往做成比较复杂的形状,油箱体一般采用薄钢板冲压焊接而成,为了提高其强度,其表面往往冲压成加强筋形式。

12、汽车运用教研室汽车运用教研室二二电动电动燃油泵的功用燃油泵的功用o 电动燃油泵的功用是从油箱中吸入燃油,将油压提电动燃油泵的功用是从油箱中吸入燃油,将油压提高到规定值,然后通过供给系统送到喷油器高到规定值,然后通过供给系统送到喷油器。o 燃油泵为喷油器提供油压高于进气歧管压力燃油泵为喷油器提供油压高于进气歧管压力250300Kpa的燃油。的燃油。o 燃油泵的最高输出油压为燃油泵的最高输出油压为450600Kpa,其供油量,其供油量比发动机最大耗油量大得多,多余的燃油从回油管比发动机最大耗油量大得多,多余的燃油从回油管返回油箱。返回油箱。 汽车运用教研室汽车运用教研室按安按安装位装位置分置分电动

13、燃油泵的分类电动燃油泵的分类按结构按结构与工作与工作原理分原理分安装在油箱内部的内置式油泵使用较多。安装在油箱内部的内置式油泵使用较多。滚柱式滚柱式涡轮式涡轮式齿齿轮式轮式叶片式叶片式内装式内装式外装式外装式 汽车运用教研室汽车运用教研室燃油泵一般采用油箱内置如下图所示。奔驰126底盘的各种车型则采用了油箱外置。油泵内置时,因浸泡在燃油里,这样可以防止产生气阻和燃油泄露,且噪声小。同时,可以用汽油进行冷却和润滑,延长其使用寿命。 汽车运用教研室汽车运用教研室内装式电动燃油泵的结构如下图所示。 汽车运用教研室汽车运用教研室工作原理: 涡轮泵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 涡轮泵由涡轮及开有合适流道的前后泵

14、壳组成。 涡轮泵有电动机驱动,当涡轮在电动机带动下旋转时,涡轮周围槽内的燃油与涡轮一直高带旋转,在涡轮外缘每一个叶片沟槽的前后,因液体的摩擦作用存在一个压力差,由很多叶片沟槽所产生的递升压力差使汽油的压力升高。升压后汽油通过电动机内部经单向阀从油泵出口排出。 汽车运用教研室汽车运用教研室 外装式电动汽油泵常采用滚柱泵和齿轮泵。外装式电动汽油泵的构造与内装式电动汽油泵基本相同,即由电动机、滚柱泵或齿轮泵、单向阀、限压阀、滤网和阻尼稳压器等组成,如下图所示。外装式电动汽油泵可以安装在燃油管路中的任何位置上,故安装的自由度较大。 汽车运用教研室汽车运用教研室工作原理: 滚柱式转子泵主要由转子、与转子

15、偏心的定子(即泵体)以及在转子和定子之间起密封作用的滚柱等组成,如下图所示。 汽车运用教研室汽车运用教研室滚柱式电动燃油滚柱式电动燃油泵结构组成泵结构组成安全阀:为防止安全阀:为防止系统系统油压过高油压过高。止回阀:为了防止回阀:为了防止发动机停转时止发动机停转时而引起燃油倒流。而引起燃油倒流。1-安全阀安全阀 2-滚柱泵滚柱泵 3-驱动电动机驱动电动机 4-止回阀止回阀 A-进油口进油口 B-出油口出油口 汽车运用教研室汽车运用教研室燃油滤清器外壳有塑料和金属两种,如下图所示。其滤芯有尼龙布、聚合粉末塑料和纸质滤芯、金属片隙缝式以及多孔陶瓷式滤芯若干种。 汽车运用教研室汽车运用教研室燃燃油油

16、滤滤清清器器功用:滤清燃油中的杂功用:滤清燃油中的杂质和水分,防止燃油系质和水分,防止燃油系统堵塞,减小机件磨损,统堵塞,减小机件磨损,保证发动机正常工作。保证发动机正常工作。 汽车运用教研室汽车运用教研室 燃油滤清器串在燃油泵和油箱之间的出油管路上,如下图所示。它的作用是在燃油进入燃油泵之前把含在油中的水分和氧化铁、粉尘等杂物除去,防止燃油系统堵塞,减少机械磨损,确保发动机稳定运行,提高可靠性。 汽车运用教研室汽车运用教研室 燃油滤清器必须定期更换(如帕萨特B5为7500公里),如果燃油杂质含量大时,更换的里程间隔应相应缩短。燃油滤清器外壳上的箭头(或字母IN)表示燃油的流进方向,如下图所示

17、。安装燃油滤清器时,不允许倒装。即使它在倒装状态工作很短的时间也必须更换。 汽车运用教研室汽车运用教研室燃油压力调节器一般安装于进气管附近,如下图所示。油压调节器油压调节器油压调节器油压调节器 汽车运用教研室汽车运用教研室 燃油压力调节器结构如下图所示,它由金属壳体、弹簧、膜片、阀等组成,一般安装在燃油分配管上。膜片将金属壳体的内腔分成两个腔室:一个是弹簧室,内装一个具有一定预紧力的螺旋弹簧,弹簧预紧力作用在膜片上,弹簧室通过软管引人进气歧管的负压;另一个是燃油室,通过两个管接头与燃油分配管及回油管相连。 汽车运用教研室汽车运用教研室o 功用:功用:通过油压和进气负压的共同作用,使燃油分配管中

18、通过油压和进气负压的共同作用,使燃油分配管中的油压与进气歧管中的气压之差保持的油压与进气歧管中的气压之差保持250300kPa不变,以不变,以保证喷油器喷油量的大小只与喷嘴开启时间有关,而与系保证喷油器喷油量的大小只与喷嘴开启时间有关,而与系统油压、进气歧管的负压等参数无关。统油压、进气歧管的负压等参数无关。 汽车运用教研室汽车运用教研室 发动机运转时,进气歧管的负压和弹簧预紧力共同作用在膜片上。燃油泵供给的燃油同时输送到喷油器和压力调节器的燃油室,若油压低于预定值,球阀将回油孔关闭,燃油不再进一步流动。当油压超过预定值时,燃油压力推动膜片使阀向上移动,回油孔打开,燃油经回油管流回油箱,同时弹簧室的弹簧被进一步压缩。 一部分燃油经回油孔流回油箱,燃油分配管内的油压下降,膜片在弹簧力的作用下向下移动到原来位置,球阀将回油孔关闭,使燃油分配管内的油压不再下降。 作用在膜片上方的进气歧管负压用来调节燃油分配管内的压力。若弹簧的预紧力为0.25MPa,则进气歧管负压为零时,燃油分配管内的压力保持在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