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失序”行为及相应的管理策略_第1页
课堂“失序”行为及相应的管理策略_第2页
课堂“失序”行为及相应的管理策略_第3页
课堂“失序”行为及相应的管理策略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课堂“失序”行为及相应的管理策略:以下行为均主要针对课堂而言,与下文的课外行为相对应,二者之间的分野是相对而言的,只是为了分析的方便,因为有些行为课内外都可能发生,性质上并没有太大差异。(一)分心:四十分钟的课堂,要78岁的儿童始终高度集中注意力于学习是不可能的,但如果总是分心,不能及时跟着老师的节奏走,日积月累,学习困难在所难免。而分心行为还是比较好辨别的,无非以下几类:1.“坐不住型”天性好动的孩子往往只能坚持三、四分钟,老师提醒后稍好一点,然后慢慢涣散下来,需要不断提醒;2.“玩东西型”不少孩子喜欢手中把玩一个小东西,稍不注意就专心研究,最好将这些东西事前清场,并养成不带玩具、新奇学具进

2、课堂的习惯;3.“讲小话型”和同桌关系好,总有说不完的“知心话”,交流起来便忘记正题,可以适当考虑调离,或考虑性格搭配同桌。4.“静坐型”由于性格内向、过于胆怯等原因,这类孩子在课堂上总是超级安静地呆坐着,不表现出任何违纪行为,但只要你提问他(或她),得到的结果总是:没有反应。老师们在对待分心行为上有很多妙招,如“找眼睛”,看谁的眼睛最明亮等,比单纯的表扬和批评似乎更有效;还有人尝试过不是提高嗓门引起关注,反而在重点时压低声音,甚至走到个别孩子身边讲悄悄话,都是别出心裁的策略。而对于新生而言,课堂安排的有张有弛是最为关键的,一段内容后安排一个小游戏,设计一个小竞赛,哪怕是老掉牙的开火车,孩子也

3、会乐此不疲,百玩不厌。有些学校还曾在四十分钟的中间安排一个课中操,费时不超过两分钟,对后半段学习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二)插嘴:与讲小话不同,爱插嘴的孩子并不分心,反而是紧跟着老师的思路走,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的小嘴,不考虑场合和方式大声插嘴,有时还发出搞笑的声响。其实仔细分辨一下,孩子的插嘴也有多种情况,需要区别对待:1.“急不可耐型”:即孩子虽知道应该举手、应该自控,但总是按捺不住、进而脱口而出。面对这样的“插嘴”,老师的管理策略一般是“缓兵计”,即让他暂时克制,不要急于说出答案,给其他同学思考和发言的机会。问题是这种策略有效吗?据我观察,急不可耐型的孩子往往属于胆汁质气质类型,动作、言语都具

4、有易兴奋、难压抑的特征,这种先天神经类型上的特点很难被改变。往往老师越让他自控,他越控制不住;而一旦让他说出憋在心上的那个词、那句话,孩子就会表现出无比的畅快,至少能安静地聆听几分钟。如果孩子确实急于插嘴,老师可以俯下身去,让他以悄悄话的方式先告诉老师,再让大家发言。2.“久盼无望型”:这类插话往往发生在老师始终不给予发言机会,孩子长久举手但眼看没有指望的时刻。如果冷静地分析,不难发现此类问题的根源主要在于教师自身,有研究者发现,即使在人数不太多的课堂上,教师都存在一个视野的死角,即紧靠自己身边的两三个座位。不幸身处这个死角的孩子再怎么举手,老师都不容易看见,发言的概率当然偏低。这种孩子采取“

5、插话”作为手段,维护自己的发言权,应该是一种值得肯定的行为。即使不处于视觉死角,在集体生活中孩子的发言权也不可能总是得到保障,久盼无望必然带来可以理解的反抗。这就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密切关注孩子举手的动态流程,不要让孩子等待太久,更不能只顾自己尽情发挥,对伸在面前的小手视而不见。3.“闲话型”:如果说前两种插话老师还比较容易理解,给出的管理行为还比较宽容的话,那么那些总是插上与课堂无关信息的孩子,其遭遇往往是被“封杀”,被斥责。对于这种插嘴,老师有时会勃然大怒,因为课堂可能正进行到老师认为最舒适、最和谐的时刻,一句不恰当的“插嘴”也许使这种感觉转瞬间丧失殆尽。如果是公开课情境,后果则可能更严重

6、,因为这类孩子往往非常自信、大胆,语言表达能力又强,一旦被他们插上,课堂话题可能一时就拉不回来。所以大多数老师对这种“插嘴”都深恶痛绝,只要一出现就予以阻拦。我对老师的这种取向表示理解,毕竟在中国的文化环境下,在统考、应试等问题还直接决定着学校、老师的生存与命运的现实条件下,使课堂更为紧凑、更为纯净是必要的,也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问题是效率不等于效益,封杀了无关信息的课堂某种程度上类似于纯净水,显得更为洁净、单纯,但未必值得追求,何况课堂从来不可能真的成为纯净水,即使老师监控能力超群,也不可能使孩子40分钟自始至终都不偏离教学的主题。无论哪种类型,我都希望老师们更多地从积极角度来判断“插

7、嘴”行为,因为从性质上看,“插嘴”是专心听讲的标志之一,其不合理之处只在于没有举手,侵犯了老师及其他同学的发言权。建议多采用“讲道理”策略,即和孩子讲清楚为什么不能随便插嘴,和大家讲清楚为什么不完全阻止插嘴。如果新课程的推进使老师们日益感到教学生成的重要性的话,“插嘴”这类行为则显然是有利于打破“教学预设”之僵局,使课堂更有异样的魅力。在新课程的背景下,人们对课堂的理解似乎多了一些宽松,少了一些僵硬;多了一些“散步式的从容不迫”,少了一些“战场式的争分夺秒”。也许,有一点“插嘴”之类的干扰,倒能使课堂更有生命的活力呢。(三)铅笔盒噪音:如果不坐到课堂上我就不可能发现这个问题,而这个谈不上是违纪

8、的行为真让老师们伤透了脑筋。几乎每节课都会有铅笔盒落地、开合铅笔盒而发出的种种噪音,有时真让人心惊肉跳,孩子们的注意力至少要被分散半分钟。老师们多要求轻拿轻放,一旦落地也不赞成弯腰去捡。但从观察看,不让他们捡的结果是下半节课全没心思上课了,想尽办法来把笔捞上来,或者人不捡心去捡。看来阻止不一定是最好的办法,与此相似的还有学具盒、其他文具的管理,尽管老师花了不少力气训练这方面的能力,要孩子们在课堂上不发出一点响声是不可能的。这时候宽容可能是必要的策略吧,既然我们已经逐渐宽容到允许孩子上课喝水、不举手就发言等等,为什么不能原谅孩子无心的过失呢?或者索性今后统一使用布质的文具袋,总之责任不全在孩子,

9、老师们权当是课堂的一点小调节、小插曲,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一笑而过吧。(四)课堂“恶作剧”:一般而言,一年级新生还不太可能发起真正意义的课堂“恶作剧”,也很少会主动发起针对老师的冲突,其表现最多是发出怪声音、偷空骚扰邻座等,有的是课间冲突的延伸,有的是完全偶然的摩擦。虽然是小事居多,一旦发生都会严重影响教学秩序,有时会连着几个哭起来,很难平息。课上老师们自然多会采用冷处理,先安慰情绪,用“勇敢、坚强、男子汉”等话语来使当事人回复平静,等课后再做处理。这里不能不提及的是个别新生针对老师的惩罚而做出的反抗行为,在这种情况下老师能否也做到冷处理就难说了。随着时代的发展,老师们都感到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管,激烈的回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