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10施工阶段工程造价控制_第1页
(新)10施工阶段工程造价控制_第2页
(新)10施工阶段工程造价控制_第3页
(新)10施工阶段工程造价控制_第4页
(新)10施工阶段工程造价控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10 10 施工阶段工程造价控制施工阶段工程造价控制2123410 施工阶段工程造价控制施工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目目 录录310 .1 施工组织设计及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及优化 施工组织设施工组织设计及优化计及优化10 .1 410.1.1 施工组织设计概念和作用施工组织设计概念和作用施工组织设计是规划和指导拟建工程投标、签订合同、施工准备到竣工验收全过程的全局性的技术经济文件。 施工组织设计是根据工程承包组织的需要编制的技术经济文件。其内容既包括技术的,也包括经济的,更确切地说是技术和经济柑结合的文件既解决技术问题,又考虑经济效果。10.1.1 施工组织设计概述施工组织设计概述10 .1 施工组织

2、设计及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及优化5(1)施工组织总设计)施工组织总设计它是以整个建设项目或群体工程为对象规划其施工全过程各项活动的技术、经济的全局性、指导性文件。它是整个建设项目施工的战略部署,涉及范围较广,内容比较概括。它一般是在初步设计或扩大设计批准之后由总承包单位的总工程师负责,会同建设、设计和分包单位的总工程师共同编制的。它也是施工单位编制年度计划和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依据。10 .1 施工组织设计及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及优化6(2)单项(或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单项(或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它是施工组织总设计的具体化以单项(或单位)工程为对象编制的是用以直接指导单项(或单位)工程施工全过

3、程各项活动的技术、经济的局部性、指导性文件。它是拟建工程施工的战术安排。它在施工组织总设计和施工单位总的施工部署指导下,具体地安排人力、物力和安装工程,是施工单位编制月旬作业计划的基础性文件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是在施工图设计完成后以施工图为依据,由工程项目的项目经理或主管工程师负责编制的10 .1 施工组织设计及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及优化7(3)分部分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分部分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它是以某些施工难度大或施工技术复杂的大型工业厂房或公共建筑物为对象编制的专门的、更为详细的专业工程设计文件。一般在编制单项(或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之后,由施工队技术队长负责编制,用以指导各分部工程的施工。

4、如复杂的基础工程、钢筋混凝土框架工程、钢结构安装工程、大型结构构件吊装工程、高级装修工程、大量土石方工程等。分部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应突出作业性。10 .1 施工组织设计及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及优化810.1.1.3 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原则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原则(1)严格遵守工期定额和合同规定的工程竣工及交付使用期限编制。(2)遵循科学程序进行编制。(3)应用科学技术和先进方法进行编制。(4)按照建筑产品施工规律进行编制。(5)实施目标管理。(6)与施工项目管理相结合。10 .1 施工组织设计及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及优化9施工组织设计的优化实际上是一个决策的过程,造价工程师应根据所建工程的实际情况及其所处

5、地质条件、气候条件、经济环境和承建单位的能力深入分析承建单位提交的施工组织设计,努力寻求多个改进方案,选择其中最佳方案,并力促承建单位能够接受最佳方案,使其造价控制在所确定的目标之内。施工组织设计的优化应充分考虑全局,抓住主要矛盾,预见薄弱环节,实事求是地做好施工全过程的合理安排。 10.1.2 施工组织设计的优化施工组织设计的优化10 .1 施工组织设计及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及优化10施工组织设计实际的优化过程中,应注意: (1)高度重视施工准备工作。)高度重视施工准备工作。 (2)注重施工方案的技术经济比选。)注重施工方案的技术经济比选。 (3)保持施工过程的均衡性与连续性。)保持施工过程的均

6、衡性与连续性。 (4)充分论证施工措施的可行性。)充分论证施工措施的可行性。 (5)强调造价控制的整体性。)强调造价控制的整体性。 10 .1 施工组织设计及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及优化11施工组织设计技术经济分析概述施工组织设计技术经济分析概述(1)施工组织设计技术经济分析的目的与步骤)施工组织设计技术经济分析的目的与步骤对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技术经济分析的目的是论证所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在技术上是否可行、在经济上是否合理,从而选择满意的方案,并寻求节约的途径。施工组织设计技术经济分析的步骤如图10.1所示。 10.1.3 施工组织设计技术经济分析施工组织设计技术经济分析施工方案分析施工进度计划分析施工

7、平面图分析综合技术经济分析决策图图10.1 10.1 施工组织设计技术经济分析施工组织设计技术经济分析10 .1 施工组织设计及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及优化12对工程对象和施工条件作调查研究选择“施工技术和组织方式”进行技术经济分析选择满意方案并评价是否符合要求否是编制“施工进度计划”进行技术经济分析选择满意方案并评价是否符合要求否是编制“施工总平面图”进行技术经济分析选择满意方案并评价是否符合要求否是综合技术经济评价是否符合要求是决策定案否图图10.2 施工组织设计技术经济分析框图施工组织设计技术经济分析框图13(2)施工组织设计技术经济分析方法)施工组织设计技术经济分析方法 定性分析方法。定性分

8、析方法。定性分析法是根据经验对施工组织设计的优劣进行分析。 定量分析方法:定量分析方法:a. 多指标法多指标法。该法简便实用,也用得较多,比较时要选用适当的指标,注意可比性。b. 评分法评分法。即组织专家对施工组织设计进行评分,采用加权计算法计算总分,高者为优。c. 价值法价值法。即对各方案均计算出最终价值,用价值大小评定方案优劣。10 .1 施工组织设计及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及优化1410.1.3.2 工程施工组织总设计技术经济分析工程施工组织总设计技术经济分析施工组织总设计的技术分析以定性分析为主,定量分析为辅。进行定量分析时,主要应计算以下指标:(1)施工周期)施工周期施工周期是指建设项目从

9、正式工程开工到全部投产使用为止的持续时间。应计算的相关指标有: 施工准备期;施工准备期; 部分投产期;部分投产期; 单位工程工期。单位工程工期。10 .1 施工组织设计及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及优化15(2)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率应计算的相关指标有: 全员劳动生产率(元/人年); 单位用工(工日/平方米竣工面积); 劳动力不均衡系数:施工期高峰人数劳动力不均衡系数施工期平均人数(10.1) 10 .1 施工组织设计及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及优化16(3)单位工程质量优良率)单位工程质量优良率(4)降低成本)降低成本 降低成本额:降低成本额: 降低成本额=全部承包成本全部计划成本(10.2) 降低成本率:降

10、低成本率:100%降低成本总额降低成本率承包成本总额(10.3) 10 .1 施工组织设计及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及优化17(5)安全指标)安全指标(6)机械指标)机械指标 施工机械完好率;施工机械完好率; 施工机械利用率。施工机械利用率。(7)预制加工程度)预制加工程度预制加工所完成的工作量预制加工程度总工作量 (10.4)10 .1 施工组织设计及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及优化18(8)临时工程)临时工程 临时工程投资比例:临时工程投资比例: 临时工程费用比例:临时工程费用比例:全部临时工程投资临时工程投资比例建安工程总值临时工程投资-预计回收费+租用费临时工程费用比例建安工程总值 (10.5)(10.

11、6) 10 .1 施工组织设计及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及优化19(9)节约三大材百分比)节约三大材百分比 节约钢材百分比;节约钢材百分比; 节约木材百分比;节约木材百分比; 节约水泥百分比。节约水泥百分比。10 .1 施工组织设计及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及优化2010.1.3.3 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技术经济分析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技术经济分析(1)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技术经济的指标体系)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技术经济的指标体系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中技术经济的指标应包括:工期指标、劳动生产率指标、质量指标、安全指工期指标、劳动生产率指标、质量指标、安全指标、降低成本率、主要工程工种机械化程度、三标、降低成本

12、率、主要工程工种机械化程度、三大材料节约指标大材料节约指标。 指标体系应按图10.3建立和选用。10 .1 施工组织设计及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及优化21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技术经济分析指标体系质量指标优良品率工期指标0.00以上工期总工期部分工程工期总用工单方用工分工种每工产量生产工人日产值建安工人日产值工程项目劳动效率分工种劳动效率节约总量分工种节约量(工日)劳 动 生 产 率指标用工劳动生产率劳动效率节约工日材料使用指标主要材料节约量主要材料节约额主要材料节约率钢材木材水泥机械使用指标大型机械单方耗用费大型机械单方耗用量降低成本指标降低成本额降低成本率其他指标图图10.3 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13、技术经济分析指标体系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技术经济分析指标体系10 .1 施工组织设计及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及优化22(2)主要指标的计算要求)主要指标的计算要求 总工期指标总工期指标。从破土动工至单位工程竣工的全部日历天数。 单方用工单方用工。它反映劳动的使用和消耗水平。不同建筑物的单方用工之间有可比性,其计算公式: 质量优良率质量优良率。这是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确定的控制目标,主要通过保证质量措施实现,可分别对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和分项工程进行确定。2m总用工数(工日)单项工程单方用工数建筑面积()(10.7)10 .1 施工组织设计及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及优化23 主要材料节约指标主要材料节约指标。可分

14、别计算主要材料节约量、主要材料节约额或主要材料节约率。 主要材料节约量主要材料节约量=技术组织措施节约量技术组织措施节约量或 主要材料节约量主要材料节约量=预算用量施工组织设计计划用量预算用量施工组织设计计划用量100%主要材料计划节约量(元)主要材料节约率主要材料预算金额(元)100%主要材料节约量主要材料节约率主要材料预算用量或(10.8) (10.9) 10 .1 施工组织设计及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及优化24 大型机械耗用台班数及费用:大型机械耗用台班数及费用: 节约工日。节约工日。 降低成本指标。降低成本指标。2m耗用总台班(台班)大型机械单方耗用台班数建筑面积()2m计划大型机械台班费单

15、方大型机械费建筑面积() (10.10) (10.11)10 .1 施工组织设计及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及优化25(1)严格编制及审批程序)严格编制及审批程序 图10.4是对不同的施工组织设计程序和审批程 序 的概括。 (2)做好施工组织设计的交底工作)做好施工组织设计的交底工作(3)协调好施工组织设计各方面的关系)协调好施工组织设计各方面的关系(4)健全组织管理系统,保证施工管理信息畅通)健全组织管理系统,保证施工管理信息畅通10.1.4 施工组织设计的实施施工组织设计的实施10 .1 施工组织设计及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及优化2710.2 网络计划技术网络计划技术10.2 网络计划技术网络计划技术28

16、网络计划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应用网络图形来表示一项计划(或工程)中各项工作的开展顺序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通过对网络图进行时间参数计算,找出计划中的关键工作和关键线路;通过不断改进网络计划,寻求最优方案,以求在执行过程中对计划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监督,保证合理地使用人力、物力和财力,以最小的消耗取得最大的经济效果。在工程领域,网络计划技术的应用尤为广泛,称为“工程网络计划技术”。10.2.1 网络计划技术概述网络计划技术概述10.2 网络计划技术网络计划技术29网络计划技术的基本模型是网络图。所谓网络图,是指由箭线和节点组成的,用来表示工作流程的有向、有序网络图形。所谓网络计划,是用网络图表达任务构成、

17、工作顺序,并加注工作时间参数的进度计划。10.2 网络计划技术网络计划技术30网络计划技术的优点:首先,它把建设施工过程中的有关工作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能全面而明确地反映出各个建设程序之间和施工工序之间的相互制约和相互依赖的关系;其次,它可以进行各种时间参数的计算,在错综复杂的计划中找出影响工程进度的关键工作和关键线路,便于管理人员集中精力抓主要矛盾,以保证工期,避免盲目抢工;再次,通过利用网络计划中反映出来的时差和对网络图的优化,可以更好地运用和调配人、财、物,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最后,它还可以利用计算机工具对复杂的计划进行编制、计算、调整和优化,从而提高效率和精度。10.2 网络计划技术网

18、络计划技术3110.2.2.1 双代号网络图的概念及表示方法双代号网络图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1)双代号网络图的基本概念10.2.2 双代号网络计划双代号网络计划 双代号网络图是以箭线及其两端的编号表示一项工作的网络图,如图10.6所示。10.2 网络计划技术网络计划技术32(2)双代号网络图的表示方法)双代号网络图的表示方法 箭线箭线双代号网络图中,每一条箭线应表示一项工作(又称工序、作业和活动等)。箭线中,带有箭头的一端称为箭头;不带箭头的另一端称为箭尾。在非时标网络图中,箭线的长度不直接反映该工作所占的时间长短。箭线应画成水平直线、折线或斜线,而以水平直线为主,其水平投影的方向应自左向右,

19、表示工作的进行方向。10.2 网络计划技术网络计划技术33 圆圈圆圈圆圈表示双代号网络图的节点(也叫结点),分布在箭尾和箭头两端,箭线的箭尾节点表示该工作的开始,箭线的箭头节点表示该工作的结束。也就是说,它表示先后两个工作的连接点,即指向某节点的工作全部完成以后,该节点后面的工作才能开始,所以节点也称为事件。10.2 网络计划技术网络计划技术34 虚箭线虚箭线虚箭线在双代号网络图中仅仅表示工作之间的先后顺序,也称为虚工作或逻辑虚线。它不消耗资源,持续时间为零。图10.7的三个图表示了虚工作的作用:(a)图用虚箭线将节点到节点的三项工作从开始节点区分开来;(b)图虚箭线将节点到节点的三项工作从结

20、束节点区分开来;(c)图表示A工作完成后进行C,A、B完成后进行D,A、D两项工作就是用虚箭线相连的,由于箭头向下,证明B、C工作被隔断,并无联系。10.2 网络计划技术网络计划技术35图图10.7 虚箭头的作用虚箭头的作用10.2 网络计划技术网络计划技术3610.2.2.2 网络图的逻辑关系网络图的逻辑关系网络图中的逻辑关系是指工作之间相互制约或依赖的关系。逻辑关系包括工艺关系和组织关系。工艺关系是指生产工艺上客观存在的先后顺序。例如,建筑施工时,先做基础,后做结构,就是一种工艺关系。组织关系是指在不违反工艺关系得前提下,认为安排的工作先后顺序关系。例如,建筑群中各栋楼开工的先后顺序、一栋

21、建筑中的各施工段间的施工顺序等,就是组织关系。在施工方案确定后,一般工艺关系是不可改变的,而组织关系则应优化,即它是可变的。无论工艺关系或组织关系,在网络图中均表现为工作进行的先后顺序。双代号网络图逻辑关系的表达见表10.1。10.2 网络计划技术网络计划技术37表表10.1 双代号网络图中各工作逻辑关系表示方法双代号网络图中各工作逻辑关系表示方法10.2 网络计划技术网络计划技术3810.2 网络计划技术网络计划技术3910.2 网络计划技术网络计划技术4010.2.2.3 双代号网络图的绘制规则双代号网络图的绘制规则(1)双代号网络图必须正确表达已定的逻辑关系。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可包括工艺

22、关系和组织关系,在网络图中均应表现为工作之间的先后顺序,即要求网络图的计划性与其实践性相一致。(2)双代号网络图中,严禁出现循环回路。所谓循环回路就是从图中某一个节点开始顺箭头方向前进,最后又能回到原出发节点的线路。如图10.8所示。(3)双代号网络图中,在节点之间严禁出现带双向箭头或无箭头的连线。如图10.9所示。10.2 网络计划技术网络计划技术41A132F5D4BCEG1234图图10.8 循环回路循环回路图图10.9 双向箭头和无箭头双向箭头和无箭头10.2 网络计划技术网络计划技术42(4)双代号网络图中,严禁出现没有箭头节点或箭尾节点的箭线。(5)当双代号网络图的某些节点有多条外

23、向箭线或多条内向箭线时,在保证一项工作有唯一的一条箭线和对应有一对节点编号前提下,允许使用母线法绘图。箭线线型不同,可在母线上引出的直线上标出。如图10.10所示。图图10.10 母线法绘图母线法绘图10.2 网络计划技术网络计划技术43(6)绘制网络图时,箭线不宜交叉,当交叉不可避免时,可用过桥法或指向法。如图10.11所示。 图图10.11 箭线交叉的表示方法箭线交叉的表示方法(a) 过桥法;过桥法;(b)指向法指向法10.2 网络计划技术网络计划技术44(7)双代号网络图只允许有一个起点节点和一个终点节点,而其他所有节点均是中间节点(既有指向它的箭线,又有背离它的箭线)。如图10.12所

24、示。而图10.13有多个起点节点和多个终点节点,不符合网络图的绘图规则。图图10.12 只有一个起点节点和一个终点节点的网络图只有一个起点节点和一个终点节点的网络图10.2 网络计划技术网络计划技术【示例示例】已知各项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如下表所示,已知各项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如下表所示, 试绘制双代号网络图。试绘制双代号网络图。工工 作作ABCDE紧前工作紧前工作AA、BBABCEABCED1234546图图10.13 不符合网络图绘图规则的网络图不符合网络图绘图规则的网络图10.2 网络计划技术网络计划技术一、双代号网络图的绘制一、双代号网络图的绘制(一)形式(一)形式 工作名称工作名称 延续

25、时间延续时间 开始节开始节点点结束节点结束节点节点编节点编号号 j i (二)双代号网络图的三要素(二)双代号网络图的三要素 1 1、工作:、工作: 工作,用箭杆表示,箭杆的长度一般不按比例工作,用箭杆表示,箭杆的长度一般不按比例绘制,工作的名称与持续时间标在箭杆上,消耗资绘制,工作的名称与持续时间标在箭杆上,消耗资源(包括劳动力、材料、机械、时间等)。源(包括劳动力、材料、机械、时间等)。 虚工作:用虚箭杆表示,只反映逻辑关系,不虚工作:用虚箭杆表示,只反映逻辑关系,不消耗资源。消耗资源。 工作关系:工作关系:工作工作紧后工作紧后工作平行工作平行工作紧前工作紧前工作 2 2、事件(节点、结点

26、)、事件(节点、结点) 表示工作开始、结束或连接关系的圆圈。表示工作开始、结束或连接关系的圆圈。 网络只有一个开始事件,意味着一项计划或工程网络只有一个开始事件,意味着一项计划或工程的开始,只有一个结束事件,意味着一项计划或工程的开始,只有一个结束事件,意味着一项计划或工程的结束,其余的为中间事件。的结束,其余的为中间事件。 两个事件的编码表示一个工作,表示为工作两个事件的编码表示一个工作,表示为工作i-ji-j。 起点事件起点事件终点事件终点事件终点事件终点事件起点事件起点事件 3 3、线路与关键线路:、线路与关键线路: (1 1)线路:)线路: 8d8d 10d 10d 9d 9d 14d

27、 14d 14d 14d (2 2)关键线路:)关键线路:工期最长的线路,其它为非工期最长的线路,其它为非关键线关键线路。路。124AC5B2D4E5G3F563515110.2.2.4 双代号网络计划时间参数的计算双代号网络计划时间参数的计算双代号网络计划时间参数的计算方法较多,主要有分析计算法、表上计算法、图上计算法(图10.14)、节点计算法等。ij持续时间ESij工作名称LSijTFijEFijLFijFFij图图10.14 按图上计算法按图上计算法的标注内容的标注内容10.2 网络计划技术网络计划技术52分析计算法(1)工作最早开始时间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是指各紧前(紧排在本工作之前的

28、工作)全部完成后,本工作有可能开始的最早时刻。工作 i-j 的最早开始时间记 ,其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工作 i-j 的最早开始时间 应从网络计划的起点节点开始,顺着箭线方向依次逐项计算; 以起点节点1为箭尾节点的工作,当未规定其最早开始时间时,其值应等于零,即:i jESi jESi jES0(i1)(10.12) 10.2 网络计划技术网络计划技术53 当工作 ij 只有一项紧前工作 hi 时,其最早开始时间 应为: (10.13)式中 工作ij 的紧前工作hi 的最早开始时间; 工作ij 的紧前工作hi 的持续时间。 当工作ij 有多个紧前工作时,其最早开始时间 应为:i jESi jh

29、 ih iESES+Dh iESh iDi jESi jh ih iESmax ES+D(10.14) 10.2 网络计划技术网络计划技术54(2)工作最早完成时间)工作最早完成时间工作最早完成时间指各紧前工作完成后,本工作有可能完成的最早时刻。工作ij 的最早完成时间 记为。其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 本工作的持续时间。i jEFi ji ji jEFES+D(10.15) i jD10.2 网络计划技术网络计划技术0 139145910 5 510101311124AC5B2E5G3F56351D4图例:图例:ESEF56(3)网络计划工期)网络计划工期 网络计划的计算工期 是指根据时间参数计

30、算得到的工期,即是最后各工作最早完成时间的最大值。其计算公式为:式中 以终点节点(j=n)为箭头节点的工作in 的最早完成时间。cTci ni nTmax EFmax ESi nDi nEF10.2 网络计划技术网络计划技术57 网络计划的计划工期的计算。网络计划的计划工期 ,指按要求工期和计算工期确定的作为实施目标的实际工期。其计算应按下述规定:当已规定了要求工期 时:当未规定要求工期时:可以取 pTrT10.2 网络计划技术网络计划技术5810.2 网络计划技术网络计划技术59(5)工作最迟开始时间)工作最迟开始时间工作ij 的最迟开始时间是指在不影响网络计划的计划工期的情况下,该工作最迟

31、必须开始的时间,记为 。本工作的最迟开始时间为其工作的最迟完成时间与其工作的持续时间之差。其计算公式为:i jLSi ji ji jLSLFD(10.20) 10.2 网络计划技术网络计划技术0 13914591 51013141124AC5B2E5G3F56351D4图例:图例:ESEFLFLS1411149979511600555105 561(6)工作总时差)工作总时差总时差就是本工作在最迟开始时间与最早开始时间之间所具有的机动时间,或者说是最迟完成时间与最早完成时间之间所具有的机动时间。总时差用 来表示。其计算公式如下:总时差为零的工作称为关键工作,连接各关键工作就组成了总持续时间最长

32、的线路,称为关键线路。i jTFi ji ji jTFLSES=i ji ji jTFLFEF=(10.21) (10.22) 或或 10.2 网络计划技术网络计划技术0 13914591 50 5101311124AC5B2E5G3F56351D4图例:图例:ESEFLFLS14111499795116505554104600101TF4FF63(7)工作自由时差)工作自由时差工作自由时差是指在不影响其紧后工作最早开始时间的前提下,本工作可以利用的机动时间,用 表示。以终点节点为箭头节点的工作,其自由时差应按网络计划的计划工期确定。即:当工作ij 有紧后工作j时,其自由时差应为:i jFFi

33、 npi nFFTEF= i jj ki jFFESEF=10.2 网络计划技术网络计划技术0 13914591 50 5101311124AC5B2E5G3F56351D4图例:图例:ESEFLFLS14111499795116505554104600101TF406400100FFFFi-j= ESj-kEFi-j6510.2.3.1 单代号网络图的概念单代号网络图的概念 单代号网络图是以节点及其编号表示工作,以箭线表示工作之间关系的网络图。在单代号网络图中加注工作的持续时间,便形成单代号网络计划,如图10.15所示。10.2.3 单代号网络图的概念单代号网络图的概念10.2 网络计划技术

34、网络计划技术6610.2.3.2 单代号网络图的表示方法单代号网络图的表示方法(1)节点)节点在单代号网络图中,每个节点表示一项工作,用圆圈或方框表示。节点所表示的工作名称、持续时间和工作代码等应标注在节点内,见图10.16。(2)编号)编号单代号网络图中的节点必须编号,编号标注在节点内,其号码可间断,但严禁重复。一项工作必须有唯一的一个节点及相应的一个编号。(3)箭线)箭线单代号网络图中的箭线表示紧邻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箭线应画成水平直线、折线或斜线。箭线水平投影的方向应自左向右,表示工作的进行方向。10.2 网络计划技术网络计划技术67持续时间工作名称工作代号i工作代号i工作名称持续时间图

35、图10.16 单代号网络图中单代号网络图中节点的表示方法节点的表示方法10.2 网络计划技术网络计划技术6810.2.3.3 单代号网络图的逻辑关系单代号网络图的逻辑关系单代号网络图的逻辑关系用箭线表示,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包括工艺关系和组织关系,在网络图中表现为工作之间的先后顺序。单代号网络图逻辑关系表示方法见表10.2。10.2 网络计划技术网络计划技术69表表10.2 单代号网络图逻辑关系表示方法单代号网络图逻辑关系表示方法10.2 网络计划技术网络计划技术7010.2.3.4 单代号网络图的绘制规则单代号网络图的绘制规则(1)单代号网络图必须正确表述已定的逻辑关系。(2)单代号网络图中严

36、禁出现循环回路。(3)单代号网络图中,严禁出现双向箭头或无箭头的连线。(4)单代号网络图中,严禁出现没有箭尾节点和没有箭头节点的箭线。(5)绘制网络图时,箭线不宜交叉。当交叉不可避免时,可采用过桥法或指向法绘制。10.2 网络计划技术网络计划技术71(6)单代号网络图中,应只有一个起点节点和一个终点节点。当网络图中出现多项无内向箭线的工作或多项无外向箭线的工作时,应在网络图的左端或右端分设一项虚工作,作为该网络图的起点节点(St)与终点节点(Fin)。10.2 网络计划技术网络计划技术7210.2.3.5 单代号网络计划时间参数的计算单代号网络计划时间参数的计算单代号网络计划时间参数的标注形式

37、如图10.17所示。图图10.17 单代号网络计划单代号网络计划时间参数的标注形式时间参数的标注形式10.2 网络计划技术网络计划技术73单代号网络计划时间参数的计算步骤如下:(1)计算最早开始时间和最早完成时间)计算最早开始时间和最早完成时间网络计划中各项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和最早完成时间的计算应从网络计划的起点节点开始,顺着箭线方向依次逐项计算。 网络计划的起点节点的最早开始时间为零。如起点节点的编号为1,则: 工作最早完成时间等于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加上其持续时间: iES =0 i=1()(10.27) iiiEFES +D(10.28) 10.2 网络计划技术网络计划技术74 工作的最早

38、开始时间等于该工作的各个紧前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的最大值。如工作j 的紧前工作的代号为i,则:式中 工作j 的紧前工作i 的最早开始时间。 网络计划的计算工期 。 等于网络计划的终点节点n的最早完成时间 ,即:iEScTcTnEFcnTEFjiES =max EFjiiES =max ES +D或或 (10.29) (10.30) 10.2 网络计划技术网络计划技术75(2)计算相邻两项工作之间的时间间隔相邻两项工作 i 和j 之间的时间间隔 等于紧后工作j 的最早开始时间 和本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 之差,即:i,jLAGjESiEFi,jjiLAGESEF(10.31) 10.2 网络计划技术网

39、络计划技术7610.2 网络计划技术网络计划技术77(4)计算工作自由时差)计算工作自由时差 工作 i 若无紧后工作,其自由时差 等于计划工期 减该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 ,即: (10.33) 当工作 i 有紧后工作j 时,其自由时差 等于该工作与其紧后工作j 之间的时间间隔 的最小值,即:nFFpTnEFnpnFF =TEFiFFii,jFFmin LAG(10.34) i,jLAG10.2 网络计划技术网络计划技术7810.2 网络计划技术网络计划技术79(6)关键工作和关键线路的确定)关键工作和关键线路的确定 关键工作:总时差最小的工作是关键工作。 关键线路的确定按以下规定:从起点开始到终

40、点均为关键工作,且所有工作的时间间隔为零的线路为关键线路。10.2 网络计划技术网络计划技术8010.2.4.1 利用网络计划计算关键线路利用网络计划计算关键线路某工程共有A、B、C、J等工作,各工作的作业时间及相互关系如图10.18所示,试计算它的时间参数并绘制关键线路,图中工作持续时间 单位为天。10.2.4 i jD图图10.18 时间参数计算举例网络图时间参数计算举例网络图10.2 网络计划技术网络计划技术81(1)计算工作最早开始时间 和工作最早完成时间i jESi jEF10.2 网络计划技术网络计划技术82(2)计算网络计划的计算工期 当未规定要求工期 时,则得出计划工期 就是计

41、算工期 ,即为130天。(3)计算工作最迟完成时间 和工作最迟开始时间 (计算过程见表10.4所示)(4)计算总时差 和自由时差 (计算过程见表10.5所示)cTci j9 10Tmax EFmax EF130(天)rTpTcTi jLFi jLSi jTFi jFF10.2 网络计划技术网络计划技术8310.2 网络计划技术网络计划技术8410.2 网络计划技术网络计划技术85 (5)找出关键工作和关键线路从上表可知,工作A、D、G、I、J的总时差等于零,所以它们为关键工作,由关键工作组成的线路为关键线路。将以上计算得出的时间参数标在网络图中,并将关键线路加粗,如图10.19所示。10.2

42、网络计划技术网络计划技术86A123597468D10104010400030BEHJIGFC2010202020305030101040104000102060705002040709050050809012040401201201201300070120701200040704070001030305020030505070200ESijLSijTFijEFijLFijFFij图图10.19 时间参数和关键线路的标注时间参数和关键线路的标注 10.2 网络计划技术网络计划技术8710.2.4.2 利用网络计划进行进度利用网络计划进行进度/费用优化费用优化利用网络技术进行进度/费用优化,一种

43、较为有效的方法是采用“工期成本”优化原理。这是因为基于合理工期的赶工就必须额外支付费用。利用这一原理调整进度时,要逐次缩短那些有压缩可能,且赶工费用最低的关键工作。某网络进度计划如图10.20所示,试对压缩工期进行调整。10.2 网络计划技术网络计划技术8810.2 网络计划技术网络计划技术8910.2 网络计划技术网络计划技术9010.3 资金使资金使用计划的编制用计划的编制10.3 资金使用计划的编制资金使用计划的编制91施工阶段资金使用计划的编制与控制在整个工程造价管理中处于重要而独特的地位,它对工程造价的重要影响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通过编制资金使用计划,合理确定工程造价施工阶段目标

44、值,使工程造价的控制有所依据,并为资金的筹集与协调打下基础;如果没有明确的造价控制目标,就无法把工程项目的实际支出额与之进行比较,也就不能找出偏差,从而使控制措施缺乏针对性。10.3.1 资金使用计划对工程造价的影响资金使用计划对工程造价的影响10.3 资金使用计划的编制资金使用计划的编制92(2)通过资金使用计划的科学编制,可以对未来工程项目的资金使用和进度控制有所预测,消除不必要的资金浪费和进度失控,也能够避免在今后工程项目中由于缺乏依据而进行轻率判断所造成的损失,减少了盲目性,使现有资金充分发挥作用。(3)在建设项目的进行过程中,通过资金使用计划的严格执行,可以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上升,最

45、大限度地节约投资,提高投资效益。对脱离实际的工程造价目标值和资金使用计划,应在可以评估的前提下,允许修订和修改,使工程造价更加趋于合理水平,从而保障发包人和承包人各自的合法利益。10.3 资金使用计划的编制资金使用计划的编制93施工阶段资金使用计划的编制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按不同子项目编制资金使用计划)按不同子项目编制资金使用计划一个建设项目往往由多个单项工程组成,每个单项工程还可能由多个单位工程组成,而单位工程总是由若干个分部分项工程组成。按不同子项目划分资金的使用,进而做到合理分配,首先必须对工程项目进行合理划分,划分的粗细程度根据实际需要而定。10.3.2 资金使用计划的编制方法

46、资金使用计划的编制方法10.3 资金使用计划的编制资金使用计划的编制94(2)按时间进度编制的资金使用计划)按时间进度编制的资金使用计划建设项目的投资总是分阶段、分期支出的,资金应用是否合理与资金时间安排有密切关系。为了编制资金使用计划,并据此筹措资金,尽可能减少资金占用和利息支付,有必要将总投资目标按使用时间进行分解,确定分目标值。按时间进度编制的资金使用计划,通常可利用项目进度网络图进一步扩充后得到。利用网络图控制时间的投资,即要求在拟定工程项目的执行计划时,一方面确定完成某项施工活动所需的时间,另一方面也要确定完成这一工作的合适的支出预算。10.3 资金使用计划的编制资金使用计划的编制9

47、5资金使用计划通常可以采用S型曲线与香蕉图的形式,也可以用横道图和时标网络图表示。其对应数据的产生依据是施工计划网络图中时间参数(工序最早开工时间,工序最早完工时间,工序最迟开工时间,工序最迟完工时间,关键工序,关键路线,计划总工期)的计算结果与对应阶段资金使用要求。利用确定的网络计划便可计算各项活动的最早及最迟开工时间,获得项目进度计划的横道图。在横道图的基础上便可编制按时间进度划分的投资支出预算,进而绘制时间-投资累计曲线(S形曲线)。时间-投资累计曲线的绘制步骤如下:10.3 资金使用计划的编制资金使用计划的编制96 确定工程进度计划,编制进度计划的横道图,如表10.6所示10.3 资金

48、使用计划的编制资金使用计划的编制97 根据每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实物工程量或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计算单位时间(周、月或旬)的投资,如表10.7所示。时间(周)时间(周)123456789101112投资投资(万元)(万元)100200300500700800800700600400300100表表10.7 按周编制的资金使用计划表按周编制的资金使用计划表10.3 资金使用计划的编制资金使用计划的编制98 计算规定时间t计划累计完成的投资额,其计算方法为:各单位时间计划完成的投资额累加求和,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 某时间t 计划累计完成投资额; 单位时间n 的计划完成投资额; 规定的计划时间。tt

49、nn=1QqtQnqt10.3 资金使用计划的编制资金使用计划的编制99 按各规定时间的 值,绘制S形曲线,如图10.22 。每一条S形曲线都是对应某一特定的工程进度计划。进度计划的非关键路线中存在许多有时差的工序或工作,因而S形曲线(投资计划值曲线)必然包括在由全部活动都按最早开工时间开始和全部活动都按最迟开工时间开始的曲线所组成的“香蕉图”内,见图10.23。建设单位可根据编制的投资支出预算来合理安排资金,同时建设单位也可以根据筹措的建设资金来调整S形曲线,即通过调整非关键路线上工序项目的开工时间,力争将实际的投资支出控制在预算的范围内。tQ10.3 资金使用计划的编制资金使用计划的编制1

50、0010030060011001800260034004100470051005400550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12345678910 11 12时间(周)投资(万元)图图10.22 时间时间投资累计曲线投资累计曲线(S曲线)曲线)10.3 资金使用计划的编制资金使用计划的编制101a所有活动按最迟开始时间开始的曲线所有活动按最迟开始时间开始的曲线b所有活动按最早开始时间开始的曲线所有活动按最早开始时间开始的曲线投投资资时间时间ba0图图10.23 投资计划值的香蕉图投资计划值的香蕉图10.3 资金使用计划的编制资金使用计划的编制10210.4 投资偏差分析投资

51、偏差分析 施工阶段投资偏差的形成过程,施工阶段投资偏差的形成过程,是由于施工过程随机因素与风险因是由于施工过程随机因素与风险因素的影响形成了实际投资与计划投素的影响形成了实际投资与计划投资,实际工程进度与计划工程进度。资,实际工程进度与计划工程进度。实际投资与计划投资,实际工程进实际投资与计划投资,实际工程进度与计划工程进度的差异称为投资度与计划工程进度的差异称为投资偏差与进度偏差偏差与进度偏差,这些偏差即是施,这些偏差即是施工阶段工程造价计算与控制的对象。工阶段工程造价计算与控制的对象。10.4 投资偏差分析投资偏差分析103(1)拟完工程计划投资)拟完工程计划投资所谓拟完工程计划投资BCW

52、S(Budgeted Cost of Work Scheduled)是指根据进度计划安排在某一确定时间内所应完成的工程内容的计划投资。可以表示为在某一确定时间内计划完成的工程量与单位工程量计划单价的乘积,即:拟完工程计划投资拟完工程计划投资=拟完工程量拟完工程量计划单价计划单价 (10.38)10.4.1 实际投资与计划投资实际投资与计划投资10.4 投资偏差分析投资偏差分析104(2)已完工程实际投资)已完工程实际投资所谓已完工程实际投资ACWP(Actual Cost of Work Performed)是根据实际进度完成状况在某一确定时间内所已经完成的工程内容的实际投资。可以表示为在某一

53、确定时间内实际完成的工程量与单位工程量实际单价的乘积,即:已完工程实际投资=实际工程量实际单价 (10.39)10.4 投资偏差分析投资偏差分析105(3)已完工程计划投资)已完工程计划投资从上述两式可以看出,拟完工程计划投资和已完工程实际投资之间既存在投资偏差,也存在进度偏差。已完工程计划投资BCWP(Budgeted Cost of Work Performed)正是为了更好地辨析这两种偏差而引入的变量,它是指根据实际进度完成状况在某一确定时间内所已经完成的工程所对应得计划投资额。可以表示为在某一确定时间内实际完成的工程量与单位工程量计划单价的乘积,即: 已完工程计划投资=实际工程量计划单

54、价 (10.40)10.4 投资偏差分析投资偏差分析106(1)投资偏差与进度偏差)投资偏差与进度偏差投资偏差指投资计划值与实际值之间存在的差异,即: 投资偏差投资偏差=已完工程实际投资已完工程计划投资已完工程实际投资已完工程计划投资 上式中结果为正(或负),则表示投资增加(或节约)。与投资偏差密切相关的是进度偏差,如果不加考虑就不能正确反映投资偏差的实际情况。 进度偏差进度偏差=已完工程实际时间已完工程计划时间已完工程实际时间已完工程计划时间 为了与投资偏差联系起来,进度偏差也可表示为: 进度偏差进度偏差=拟完工程计划投资已完工程计划投资拟完工程计划投资已完工程计划投资进度偏差为正值(或负值

55、)时,表示工期拖延(或工期提前)。10.4 投资偏差分析投资偏差分析107(2)局部偏差与累计偏差)局部偏差与累计偏差所谓局部偏差,有两层含义: 一是相对于总项目的投资而言,指各单项工程、单位工程和分部分项工程的偏差; 二是相对于项目实施的时间而言,指每一控制周期所发生的投资偏差。累计偏差,则是在项目已经实施的时间内累计发生的偏差。在进行投资偏差分析时,对局部偏差和累计偏差都要进行分析。10.4 投资偏差分析投资偏差分析108(3)绝对偏差与相对偏差)绝对偏差与相对偏差所谓绝对偏差,是指投资计划值与实际值比较所得的差额。相对偏差,则是指投资偏差的相对数或比例数,通常是用绝对偏差与投资计划值的比

56、值来表示,即:绝对偏差和相对偏差的数值均可正可负,且两者符号相同,正值表示投资增加,负值表示投资节约。 绝对偏差投资实际值投资计划值相对偏差投资计划值投资计划值10.4 投资偏差分析投资偏差分析10910.4.3.1 横道图法横道图法用横道图进行投资偏差分析,是用不同的横道标识拟完工程计划投资、已完工程实际投资和已完工程计划投资,在实际工作中往往需要根据拟完工程计划投资和已完工程实际投资确定已完工程计划投资后,再确定投资偏差与进度偏差。10.4.3 常用的偏差分析方法常用的偏差分析方法10.4 投资偏差分析投资偏差分析110根据拟完工程计划投资与已完工程实际投资确定已完工程计划投资的方法是:(

57、1)已完工程计划投资与已完工程实际投资的横道位置相同。(2)已完工程计划投资与拟完工程计划投资的各子项工程的投资总值相同。【例例10.1】 假设某项目共含有两个子项工程,A子项和B子项,各自的拟完工程计划投资、已完工程实际投资和已完工程计划投资如表10.8所示。10.4 投资偏差分析投资偏差分析11110.4 投资偏差分析投资偏差分析112根据表10.8中数据,按照每周各子项工程拟完工程计划投资、已完工程计划投资、已完工程实际投资的累计值进行统计,可得表10.9的数据。项目投资数据123456每周拟完工程计划投资8171799拟完工程计划投资累计825425160每周已完工程计划投资61515

58、159已完工程计划投资累计621365160每周已完工程实际投资51616158已完工程实际投资累计521375260表表10.9 投资数据表投资数据表 单位:万元单位:万元10.4 投资偏差分析投资偏差分析113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可以求得相应的投资偏差和进度偏差,例如:第4周末投资偏差=已完工程实际投资已完工程计划投资=3736=1(万元)即投资增加1万元。第4周末进度偏差=拟完工程计划投资已完工程计划投资=5136=15(万元)即进度拖后15万元。横道图的优点是简单直观,便于了解项目的投资概貌,但这种方法的信息量较少,主要反映累计偏差和局部偏差,因而其应用有一定的局限性。10.4 投资偏差分析投资偏差分析11410.4.3.2 时标网络图法时标网络图法时标网络图是在确定施工计划网络图的基础上,将施工的实施进度与日历工期相结合而形成的网络图。根据时标网络图可以得到每一时间段的拟完工程计划投资,已完工程实际投资可以根据实际工作完成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