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国际收支调整_第1页
第16章国际收支调整_第2页
第16章国际收支调整_第3页
第16章国际收支调整_第4页
第16章国际收支调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十六章第十六章 国际收支调整国际收支调整 一、国际收支调整的弹性分析方法一、国际收支调整的弹性分析方法1、马歇尔、马歇尔勒纳条件勒纳条件“马歇尔马歇尔勒纳条件勒纳条件”(Marshall-Lerner condition),是由英),是由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与勒纳推导出来的。这个条件所要说明的是国经济学家马歇尔与勒纳推导出来的。这个条件所要说明的是在供给弹性无穷大的情况(即国内外价格不变)下,贬值能够在供给弹性无穷大的情况(即国内外价格不变)下,贬值能够改善贸易收支的进出口需求弹性条件。改善贸易收支的进出口需求弹性条件。MePXPCAMX0dedCA本币表示的出口产品价格直接标价法汇率直接标价

2、法汇率外币表示的进口产品价格0)()(dedMMMdedXXdedMMdedPMdedPdedXXdedCAePMPPePeMMPXPMX0)1 (dedMMeXPMePXededXXMedeMdMPdPMdMmMMd/edeXdXPdPXdXxXXd/0)1 (mxdd1mxdd出口产品需求弹性与进口产品需求弹性之和的绝对值大于出口产品需求弹性与进口产品需求弹性之和的绝对值大于1,货,货币贬值可以改善国际收支。币贬值可以改善国际收支。2、货币贬值的时滞与、货币贬值的时滞与J曲线效应曲线效应尽管由于货币贬值可以相对降低本国商品在外国市场上的价格,但尽管由于货币贬值可以相对降低本国商品在外国市场

3、上的价格,但在通常情况下,一国的货币贬值并不会立即引起贸易收入增加,这在通常情况下,一国的货币贬值并不会立即引起贸易收入增加,这是因为:()是因为:() 货币贬值后,本国出口商品的新价格的信息还不能货币贬值后,本国出口商品的新价格的信息还不能立即为需求方所了解,即存在认识时滞;()立即为需求方所了解,即存在认识时滞;() 存在着决策时滞,存在着决策时滞,即供求双方都需要一定时间判断价格变化的重要性;()即供求双方都需要一定时间判断价格变化的重要性;() 供给方供给方国内对商品和劳务的供应不能立即增加,即生产时滞;()国内对商品和劳务的供应不能立即增加,即生产时滞;() 供给供给方和需求方都需要

4、一定时间处理以前的存货,即存在取代时滞;方和需求方都需要一定时间处理以前的存货,即存在取代时滞;()() 把商品运经国际市场还需一段时间,即存在着交货时滞。把商品运经国际市场还需一段时间,即存在着交货时滞。“曲线效应”(J Curve effect):一国的货币贬值后,最初只会使国际收支状况进一步恶化,只有经过一段时滞以后,才会使贸易收入增加,并改善国际收支状况。如果用横轴表示时间,用纵轴表示贸易收支的变动,那么贸易收支对货币贬值的反应曲线形状类似英文大写字母,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 故名曲线效应。时间贸易收支平衡顺差逆差货币贬值初期,由于出口价格降低但出口数量却未能同步增加,因而导致总的出口收

5、入反而降低,使得国际收支状况进一步恶化。只有经过一段时间,汇率贬值引起的出口价格降低使得出口数量大幅度上升,国际收支状况逐步改善,达到汇率贬值的效果。3、弹性论的缺陷、弹性论的缺陷弹性论假定本币贬值只改变贸易双方的相对价格,而不改变其国弹性论假定本币贬值只改变贸易双方的相对价格,而不改变其国内的价格。这种假定显然并不合理。因为在实际情况中,往往本内的价格。这种假定显然并不合理。因为在实际情况中,往往本币贬值必然会导致国内价格上涨,从而促使国内生产成本提高,币贬值必然会导致国内价格上涨,从而促使国内生产成本提高,出口竞争力下降。出口竞争力下降。(1)随着本币的贬值,那些必须依赖进口的中间品与最终

6、品的价)随着本币的贬值,那些必须依赖进口的中间品与最终品的价格会跟着上升,前者将直接增加依靠进口中间品来生产最终出口格会跟着上升,前者将直接增加依靠进口中间品来生产最终出口品的厂商的生产成本,后者则会造成工资上升从而使所有厂商的品的厂商的生产成本,后者则会造成工资上升从而使所有厂商的成本趋于提高。成本趋于提高。(2)贬值促成出口增加促使相关资源向贸易部门转移,从而减少)贬值促成出口增加促使相关资源向贸易部门转移,从而减少非贸易品生产部门的可用资源,随之导致非贸易品供给量的下降非贸易品生产部门的可用资源,随之导致非贸易品供给量的下降与价格的上升,进而对社会一般物价水平产生强大的上升推动力。与价格

7、的上升,进而对社会一般物价水平产生强大的上升推动力。4、弹性论的一般均衡分析(Vanek, 1962)MPXPVVTBMXMXMXdVdVdTBMMMXMVdVVdVVdTBrdrVdTBEMTBrdrVdVEXXXrdrVdVEMMMMXMXTBEEVVE)()(XXXXPDPSXXXXXXXXdPPDdrPrdPPSdX)(XXXXXXXXXdPDPDdrPrdPSPSXdX1)(1XXXXXXXXXXXXPdPDPPDrdrPdPSPPSXdX)(rdrPdPDPPDrdrPdPSPPSrdrXdXXXXXXXXXXXXX) 1(rdrPdPdrdrPdPsrdrXdXXXxXXx) 1

8、(xxxXXsdsrdrPdPxxxxsdsdrdrXdXmmmmdsdsrdrMdM11xxxXXXXXsddrdrPdPrdrXdXrdrVdVEmmmMMdsdrdrPdP11mmmMMMMMdssrdrPdPrdrMdMrdrVdVE1111mmmxxxMXMXMXTBdsssddVVEEVVEA 小国情况下xmds0TBE货币贬值能够改善国际收支B 需求无弹性0 xmdd0TBE货币贬值使国际收支恶化C 需求弹性无穷大xmdd0TBE货币贬值能够改善国际收支D 供给弹性无穷大xmssmxMXTBddVVE) 1(假设最初国际收支平衡,则若使0TBE需要01mxdd即1mxdd此即马歇

9、尔勒纳条件The elasticity of demand for exports and imports of 15 industrial and 9 developing countriesThe elasticity of demand for exports and imports of 15 industrial and 9 developing countries二、国际收支调整的收入分析方法二、国际收支调整的收入分析方法根据凯恩斯开放条件下的国民收入均衡等式根据凯恩斯开放条件下的国民收入均衡等式Y=C+I+G+X-M,其中其中I、G、X为外生变量,为外生变量,C和和M为内生变量且

10、均为国民收入为内生变量且均为国民收入Y的递增函数:的递增函数:1、开放条件下的收入乘数、开放条件下的收入乘数cYCCmYMMMXGICYmc)1 ()()1 (1MXGICYmc)()(mYMXGIcYCYmsmc111称为开放条件下的收入乘数。称为开放条件下的收入乘数。I 、 G及及X均为外生变量,它们共同决定了一国的国民收入水平,均为外生变量,它们共同决定了一国的国民收入水平,但的变化涉及一国货币政策的调整,而这种调整又会影响价格变但的变化涉及一国货币政策的调整,而这种调整又会影响价格变动,这不符合凯恩斯模型的初始假设,因此我们这里只讨论动,这不符合凯恩斯模型的初始假设,因此我们这里只讨论

11、G与与X的变化对国民收入的影响效应。的变化对国民收入的影响效应。若出口增加若出口增加,会引起贸易差额扩大。但由于出口增加在乘数作,会引起贸易差额扩大。但由于出口增加在乘数作用下会引起收入提高,进而使得进口增加,所以出口扩大引起的贸用下会引起收入提高,进而使得进口增加,所以出口扩大引起的贸易差额的扩大被收入增加所引起的进口增加部分地抵消,导致贸易易差额的扩大被收入增加所引起的进口增加部分地抵消,导致贸易差额的扩大小于出口的增加,但是出口增加确实由于乘数作用导致差额的扩大小于出口的增加,但是出口增加确实由于乘数作用导致了国民收入的增加和贸易顺差的扩大,其影响程度则取决于乘数中了国民收入的增加和贸易

12、顺差的扩大,其影响程度则取决于乘数中s与与m的大小。的大小。当政府开支扩大时,国民收入在开放经济中的乘数作用下也相应增当政府开支扩大时,国民收入在开放经济中的乘数作用下也相应增加,且增加量与同等的出口增加量所引起的收入增量相同。但与出加,且增加量与同等的出口增加量所引起的收入增量相同。但与出口变动不同的是,国民收入增加后又会引起进口增加,而这时出口口变动不同的是,国民收入增加后又会引起进口增加,而这时出口则不变,所以贸易差额则不变,所以贸易差额(X-M)降低,可见政府开支的增加在乘数作降低,可见政府开支的增加在乘数作用下引起国民收入的增加,但同时降低了贸易差额。用下引起国民收入的增加,但同时降

13、低了贸易差额。2、国际收支的收入调整机制、国际收支的收入调整机制如果一国处于贸易顺差,则可通过增加政府开支如果一国处于贸易顺差,则可通过增加政府开支G的办法来增加的办法来增加本国国民收入,进而增加进口量,从而抵消贸易顺差,使国际本国国民收入,进而增加进口量,从而抵消贸易顺差,使国际收支趋于均衡;如果一国处于贸易逆差,则可通过鼓励出口来收支趋于均衡;如果一国处于贸易逆差,则可通过鼓励出口来增加收入并消除逆差。增加收入并消除逆差。这一机制必须在国民收入尚未达到充分就业水平下的国民收入这一机制必须在国民收入尚未达到充分就业水平下的国民收入前提下方可有效。否则外生变量的改变只会影响价格和利率而前提下方

14、可有效。否则外生变量的改变只会影响价格和利率而不引起国民收入的变化,进而也就不可能调整国际收支。不引起国民收入的变化,进而也就不可能调整国际收支。一国在贸易存在逆差时,也可以通过紧缩性财政政策来消除逆一国在贸易存在逆差时,也可以通过紧缩性财政政策来消除逆差;在存在贸易顺差时,也可减少出口来抵消顺差。但这两种差;在存在贸易顺差时,也可减少出口来抵消顺差。但这两种情况都会导致国民收入的下降,失业压力将不可避免地上升,情况都会导致国民收入的下降,失业压力将不可避免地上升,所以在政策上并不可取。所以在政策上并不可取。如果本国进口是外国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则本国的进口变化如果本国进口是外国出口的重要组成

15、部分,则本国的进口变化会影响对主要贸易伙伴国商品的需求,进而影响外国收入,结会影响对主要贸易伙伴国商品的需求,进而影响外国收入,结果又会反馈到外国对本国出口的需求,进而影响本国收入。因果又会反馈到外国对本国出口的需求,进而影响本国收入。因此在考虑到本国和外国的相互影响时乘数会变大。此在考虑到本国和外国的相互影响时乘数会变大。MXICAE Y=AEbYaCXX mYMM)(mYMXIbYaY II)1 (mbMXIaYfffffMXICAEffffYbaCffII ffXXffffYmMMffAEY)1(ffffffmbMXIafY)()(fffsmmsssmfsmmsssmsMMIaMMIaY

16、ffffffffffssffsfmmmsIY1fffffmsMYmMIafYmsMYmMIambMYmMIambMXIaffffffY)1()1(3、吸收论(、吸收论(Absorption Approach)根据前面的凯恩斯宏观经济模型,我们知道贸易差根据前面的凯恩斯宏观经济模型,我们知道贸易差额等于一国的国民收入与其吸收之间的差额,即:额等于一国的国民收入与其吸收之间的差额,即:CA=XM=Y(C+I+G)=YA 国际收支吸收分析法的基本思想:贸易收支顺差意国际收支吸收分析法的基本思想:贸易收支顺差意味着国民收入大于国内吸收,逆差则相反。因此,味着国民收入大于国内吸收,逆差则相反。因此,当一

17、国贸易收支处于失衡状态时,可通过改变国民当一国贸易收支处于失衡状态时,可通过改变国民收入或国内吸收的办法来加以调节。收入或国内吸收的办法来加以调节。对上式两边进行微分可得:对上式两边进行微分可得:d(CA)=dYdA由上式可知,货币贬值对贸易差额的影响效果取决由上式可知,货币贬值对贸易差额的影响效果取决于其对国民收入和吸收的影响效果的比较。于其对国民收入和吸收的影响效果的比较。其中货币贬值对吸收的影响可分解为两部分:其中货币贬值对吸收的影响可分解为两部分:()() 是贬值后收入变动对吸收的影响,即为收是贬值后收入变动对吸收的影响,即为收入变动的入变动的“引致支出引致支出”效应,该效应可表示成效

18、应,该效应可表示成adY,a为边际吸收倾向,它等于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投为边际吸收倾向,它等于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投资倾向之和;资倾向之和;()() 是除收入变动影响之外的贬值对吸收的直是除收入变动影响之外的贬值对吸收的直接影响效应,该效应可表示为接影响效应,该效应可表示为dAd。两种效应之和。两种效应之和等于货币贬值对吸收的净影响效应。等于货币贬值对吸收的净影响效应。dA=adY+dAd ,d(CA)=(1a)dYdAd 。所以贬。所以贬值对贸易差额的影响包括两部分,即贬值的收入值对贸易差额的影响包括两部分,即贬值的收入效应效应(1a)dY及贬值的吸收效应(直接效应)及贬值的吸收效应(直接效应)

19、dAd。只有当只有当(1a)dYdAd时,贸易收支方能得到改善。时,贸易收支方能得到改善。贬值的收入效应:贬值的收入效应:(1)闲置资源效应()闲置资源效应(Idle Resources Effect):即当一国):即当一国生产要素尚未被充分利用而存在闲置的生产能力时,由生产要素尚未被充分利用而存在闲置的生产能力时,由贬值引起的出口需求上升就可能进而引发产量扩大,使贬值引起的出口需求上升就可能进而引发产量扩大,使国民收入增加,但同时也引致国内吸收(投资和消费)国民收入增加,但同时也引致国内吸收(投资和消费)的增加,其最终效果取决于贬值的收入效应的增加,其最终效果取决于贬值的收入效应(1a)dY

20、是是正还是负,而这又取决于边际吸收倾向。正还是负,而这又取决于边际吸收倾向。A若若a 0,国内吸收的增加小于国民,国内吸收的增加小于国民收入的增加,贸易收支得到改善;收入的增加,贸易收支得到改善;B若若a 1,则,则(1a)dY 0,国内吸收的增加大于国民,国内吸收的增加大于国民收入的增加,于是贸易收支进一步恶化;收入的增加,于是贸易收支进一步恶化;C若若a =1,则,则(1a)dY =0,贬值不产生收入效应,从,贬值不产生收入效应,从而不影响贸易收支。而不影响贸易收支。(2)贸易条件效应()贸易条件效应(Terms of Trade Effect):一):一般而言,贬值会使贸易条件恶化,国民

21、收入下降,般而言,贬值会使贸易条件恶化,国民收入下降,国内吸收也随之下降,其净影响仍然取决于边际吸国内吸收也随之下降,其净影响仍然取决于边际吸收倾向的大小。收倾向的大小。A若若a 1,则,则(1a)dY 1,则,则(1a)dY 0,国内吸收的下降大于,国内吸收的下降大于国民收入的下降,于是贸易收支得到改善;国民收入的下降,于是贸易收支得到改善;C若若a =1,则,则(1a)dY =0,贬值不产生收入效应,贬值不产生收入效应,从而不影响贸易收支。从而不影响贸易收支。贬值对吸收的直接影响贬值对吸收的直接影响:(1)现金余额效应()现金余额效应(Cash Balance Effect):):一国采用

22、贬值政策将导致本国通货膨胀现象,一国采用贬值政策将导致本国通货膨胀现象,物价上涨使实际货币供给下降,由此导致国内物价上涨使实际货币供给下降,由此导致国内利率上升,从而国内投资随之下降;同时消费利率上升,从而国内投资随之下降;同时消费者会由于实际货币余额的减少而设法恢复其流者会由于实际货币余额的减少而设法恢复其流动资产,引起消费下降,这两方面共同作用使动资产,引起消费下降,这两方面共同作用使国内吸收水平下降。国内吸收水平下降。(2)收入再分配效应()收入再分配效应(Income Redistribution Effect):):贬值后物价上涨的同时,工资水平受劳资合同的限定而不贬值后物价上涨的同

23、时,工资水平受劳资合同的限定而不能立即提高,导致实际工资下降,厂商的利润则由于对收能立即提高,导致实际工资下降,厂商的利润则由于对收入的再分配增加了。利润收入具有比工资收入更高的边际入的再分配增加了。利润收入具有比工资收入更高的边际储蓄倾向,这会使全社会的吸收水平下降,进而改善国际储蓄倾向,这会使全社会的吸收水平下降,进而改善国际收支。在一个实行累进所得税制度的国家,贬值带来的名收支。在一个实行累进所得税制度的国家,贬值带来的名义收入增加将使纳税人升入更高的纳税等级,则全体纳税义收入增加将使纳税人升入更高的纳税等级,则全体纳税人的可支配收入下降,从而使全社会吸收水平下降,国际人的可支配收入下降

24、,从而使全社会吸收水平下降,国际收支将因此而得以改善。收支将因此而得以改善。(3)货币幻觉效应()货币幻觉效应(Money Illusion Effect):当货币贬):当货币贬值、物价上涨时,即使人们的收入与物价同比例上涨使实值、物价上涨时,即使人们的收入与物价同比例上涨使实际收入保持不变,但物价水平的提高使人们产生某种幻觉,际收入保持不变,但物价水平的提高使人们产生某种幻觉,似乎收入水平下降了,人们会因物价上涨而减少货币支出,似乎收入水平下降了,人们会因物价上涨而减少货币支出,从而使国内吸收下降。从而使国内吸收下降。(4)预期效应()预期效应(expectation effect):当货币

25、贬值引):当货币贬值引起物价上涨时,如果人们预期物价由于惯性会进一步上起物价上涨时,如果人们预期物价由于惯性会进一步上涨,就会增加当前消费,提高吸收水平,从而使国际收涨,就会增加当前消费,提高吸收水平,从而使国际收支恶化。另一方面,通货膨胀预期也可能会使投资下降,支恶化。另一方面,通货膨胀预期也可能会使投资下降,减少吸收,从而使国际收支改善。减少吸收,从而使国际收支改善。(5)替代效应()替代效应(substitution effect):如前所述,):如前所述,货币贬值可能会使得本国贸易条件恶化。贸易条件恶化货币贬值可能会使得本国贸易条件恶化。贸易条件恶化对吸收水平的影响除了会产生收入效应(

26、即贸易条件恶对吸收水平的影响除了会产生收入效应(即贸易条件恶化减少了国民收入,进而使吸收水平下降)外,还会产化减少了国民收入,进而使吸收水平下降)外,还会产生替代效应(由于国产品相对于外国产品更廉价,人们生替代效应(由于国产品相对于外国产品更廉价,人们会增加国产品消费,替代进口产品,从而使吸收水平上会增加国产品消费,替代进口产品,从而使吸收水平上升)。如果正的替代效应超过了负的收入效应,货币贬升)。如果正的替代效应超过了负的收入效应,货币贬值带来的贸易条件恶化会使得吸收水平上升。这种效应值带来的贸易条件恶化会使得吸收水平上升。这种效应也称为罗森也称为罗森梅茨勒效应(梅茨勒效应(Laursen-

27、Metzler effect)。)。吸收分析方法的缺陷吸收分析方法的缺陷(1)吸收分析法是在接受充分就业作为主要经济政)吸收分析法是在接受充分就业作为主要经济政策目标以后出现的。它把弥补国际收支逆差的希望策目标以后出现的。它把弥补国际收支逆差的希望寄托于增税和减少国民收入上。这实际上等于在国寄托于增税和减少国民收入上。这实际上等于在国内进行紧缩政策,而同充分就业目标不相容。内进行紧缩政策,而同充分就业目标不相容。(2)这里所说的国际收支仍然指的是贸易差额,完)这里所说的国际收支仍然指的是贸易差额,完全忽略了资本移动等在国际收支中的重要地位。全忽略了资本移动等在国际收支中的重要地位。(3)它和弹

28、性论、乘数论一样,完全忽略了国内货)它和弹性论、乘数论一样,完全忽略了国内货币供应和信用创造对国际收支的影响。币供应和信用创造对国际收支的影响。三、国际收支调整的货币分析方法David Hume, 1711-17761、价格、价格铸币流动机制(铸币流动机制(Price Specie Flow Mechanism)在金本位制下,价格在金本位制下,价格铸币流动机制是指通过货币铸币流动机制是指通过货币或贵金属的流出流入自动调节贸易收支的机制。其或贵金属的流出流入自动调节贸易收支的机制。其基本的运行路径是:基本的运行路径是:贸易收支逆差贸易收支逆差黄金流出黄金流出货币供应量减少货币供应量减少本国商品价

29、格下降本国商品价格下降本国产品价格竞争力提本国产品价格竞争力提高高出口增加、进口减少出口增加、进口减少贸易收支平衡;贸易收支平衡;贸易收支顺差贸易收支顺差黄金流入黄金流入货币供应量增加货币供应量增加本国商品价格上升本国商品价格上升产品的价格竞争力下降产品的价格竞争力下降出口减少、进口增加出口减少、进口增加贸易收支平衡。贸易收支平衡。(4)该机制实际包含着这样的假定,即一国物价水平的变化)该机制实际包含着这样的假定,即一国物价水平的变化有明显的限制进口、鼓励出口的作用;有明显的限制进口、鼓励出口的作用;(5)假定没有资本流动,贸易收支就是国际收支。)假定没有资本流动,贸易收支就是国际收支。价格价

30、格铸币流动机制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假设:铸币流动机制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假设:(1)假设国际货币体制实行固定汇率制度,因而才会有最初的)假设国际货币体制实行固定汇率制度,因而才会有最初的贸易收支逆差,进而导致黄金等国际储备的减少;贸易收支逆差,进而导致黄金等国际储备的减少;(2)该机制对贸易收支的调整完全是自发的,一国货币的供应)该机制对贸易收支的调整完全是自发的,一国货币的供应量消极地适应贸易收支顺差和逆差的增减变动,政府没有人为量消极地适应贸易收支顺差和逆差的增减变动,政府没有人为地限制黄金的自由流出和流入,政府不干预经济运行;地限制黄金的自由流出和流入,政府不干预经济运行;(3)该机制中

31、货币供给量的减少将导致商品价格下降的结论,)该机制中货币供给量的减少将导致商品价格下降的结论,是以货币数量论为前提的;是以货币数量论为前提的;2、货币分析法的基本思想、货币分析法的基本思想假设一国名义货币需求余额与其名义国民收入正相关,并在假设一国名义货币需求余额与其名义国民收入正相关,并在长期内是稳定的。其货币需求方程为如下形式:长期内是稳定的。其货币需求方程为如下形式: Md=kPY 这里,这里,Md是名义货币需求余额量;是名义货币需求余额量;k是所期望的名义货币余是所期望的名义货币余额与名义国民收入之比,假定为一个常数;额与名义国民收入之比,假定为一个常数;P代表国内价代表国内价格水平;

32、格水平;Y表示实际产量,表示实际产量,PY则代表名义国民收入或总产则代表名义国民收入或总产值值.另一方面,假设一个国家货币的供应量取决于其基础货币,另一方面,假设一个国家货币的供应量取决于其基础货币,货币供给方程为下列形式:货币供给方程为下列形式: MS=m(D+R)这里,这里,MS是一国总的货币供给量。是货币乘数,假定为是一国总的货币供给量。是货币乘数,假定为一个常数。一个常数。D是一个国家基础货币的国内部分,是一个国家基础货币的国内部分,R是一个是一个国家基础货币的国外部分。国家基础货币的国外部分。 一个国家基础货币的国内部分(一个国家基础货币的国内部分(D)是由这个国家货)是由这个国家货

33、币当局所创造的国内信用。一个国家基础货币的国外币当局所创造的国内信用。一个国家基础货币的国外部分(部分(R)被认为是一个国家的国际储备,它的增加)被认为是一个国家的国际储备,它的增加和减少代表这个国家国际收支赢余或赤字。和减少代表这个国家国际收支赢余或赤字。D加上加上R被被称之为一个国家的基础货币或高能货币。存入商业银称之为一个国家的基础货币或高能货币。存入商业银行的每一个单位货币行的每一个单位货币D和和R都会通过乘数都会通过乘数m导致一个国导致一个国家货币供给量的数倍扩张。家货币供给量的数倍扩张。货币市场均衡意味着货币市场均衡意味着Md = MS。根据以上的简化模型,在开放经济中,解决货币不

34、平根据以上的简化模型,在开放经济中,解决货币不平衡的途经可以表现为国际收支的变动。假设我们所考衡的途经可以表现为国际收支的变动。假设我们所考虑的对象国是一个小国,该国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状态,虑的对象国是一个小国,该国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状态,并且实行固定汇率,商品、劳务和金融资产具有完全并且实行固定汇率,商品、劳务和金融资产具有完全的国际流动性。在此情形下,货币需求是长期稳定的,的国际流动性。在此情形下,货币需求是长期稳定的,因此货币市场的不均衡主要通过货币供给的变化来调因此货币市场的不均衡主要通过货币供给的变化来调整,即通过调整基础货币来实现货币市场均衡。整,即通过调整基础货币来实现货币市场均衡。

35、假设最初的货币市场是均衡的,即假设最初的货币市场是均衡的,即Ms=Md。 m(D+R)=kPY 由于由于k、P、Y均不变,所以由上式可得出:均不变,所以由上式可得出:dR=-dD。这意味着,如果货币当局扩大国内信贷(提高这意味着,如果货币当局扩大国内信贷(提高D),),货币供给就会超过货币需求,为恢复货币市场均衡,货币供给就会超过货币需求,为恢复货币市场均衡,R就要减少,即国内信贷扩张会导致国际储备的减少,就要减少,即国内信贷扩张会导致国际储备的减少,于是国际收支出现逆差;如果货币当局减少国内信贷于是国际收支出现逆差;如果货币当局减少国内信贷(降低(降低D),那么在货币需求不变的条件下,为了恢

36、),那么在货币需求不变的条件下,为了恢复货币市场均衡,复货币市场均衡,R将上升,即国际储备增加,因而将上升,即国际储备增加,因而国际收支出现顺差。由此看来,任何来自货币市场的国际收支出现顺差。由此看来,任何来自货币市场的不均衡都完全反映在国际收支中。一国国际收支出现不均衡都完全反映在国际收支中。一国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是因为其国内货币供给超过了货币需求;而一国逆差是因为其国内货币供给超过了货币需求;而一国国际收支出现顺差则是因为其国内货币供给低于货币国际收支出现顺差则是因为其国内货币供给低于货币需求。将货币市场与国际收支直接联系在一起,而不需求。将货币市场与国际收支直接联系在一起,而不是单独考虑商

37、品或金融市场变化的作用,这是货币分是单独考虑商品或金融市场变化的作用,这是货币分析法与国际收支调整理论的其他分析法的一个明显区析法与国际收支调整理论的其他分析法的一个明显区别。别。既然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归结于国内货币市场的不平衡,既然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归结于国内货币市场的不平衡,那么恢复国际收支平衡的途径就在于恢复国内货币市场的那么恢复国际收支平衡的途径就在于恢复国内货币市场的平衡。平衡。 在固定汇率下,即使货币当局不采取任何措施,在固定汇率下,即使货币当局不采取任何措施,货币市场的不平衡也是不可能长期存在的,它可以通过货货币市场的不平衡也是不可能长期存在的,它可以通过货币供给的自动调整机制自

38、行消除,即货币供给通过国际储币供给的自动调整机制自行消除,即货币供给通过国际储备的流动来适应货币需求。国际收支的调整过程如下:备的流动来适应货币需求。国际收支的调整过程如下:假定假定A国的国际收支最初处于均衡状态。这时,如果国的国际收支最初处于均衡状态。这时,如果A国国金融当局增加了国内货币供应,势必导致国内商品、劳务金融当局增加了国内货币供应,势必导致国内商品、劳务和有价证券价格的上涨。这一趋势势将使其他出口商品丧和有价证券价格的上涨。这一趋势势将使其他出口商品丧失竞争能力,并促使失竞争能力,并促使A国居民把自己的钱少花在本国的商国居民把自己的钱少花在本国的商品和证券上,而多花在外国的商品和

39、证券上。在固定汇率品和证券上,而多花在外国的商品和证券上。在固定汇率的情况下,这就意味着的情况下,这就意味着A国国际收支的恶化,国国际收支的恶化,国际储备减国际储备减少少。国际储备的减少会使。国际储备的减少会使A国货币供给下降,国货币供给下降,直至货币供直至货币供给重新等于货币需求,给重新等于货币需求,A国国际收支逆差消失。国国际收支逆差消失。相反,如果国内货币供给由于某种原因小于货币需相反,如果国内货币供给由于某种原因小于货币需求,那么国际收支会出现顺差,国际储备增加,在求,那么国际收支会出现顺差,国际储备增加,在国内基础货币(国内基础货币(D)不变的情况下,国际储备的增)不变的情况下,国际

40、储备的增加会导致货币供给增加,国际储备的增加直至货币加会导致货币供给增加,国际储备的增加直至货币供给重新等于货币需求的时候,才会停止,此时国供给重新等于货币需求的时候,才会停止,此时国际收支顺差消失。际收支顺差消失。以上我们讨论的是在固定汇率下的国际收支的决定与以上我们讨论的是在固定汇率下的国际收支的决定与调整,如果一个小国实行浮动汇率,那么货币需求通调整,如果一个小国实行浮动汇率,那么货币需求通过汇率的变化来适应货币供给,因此国际收支失衡是过汇率的变化来适应货币供给,因此国际收支失衡是通过汇率的变化来消除的。具体过程为:如果一国货通过汇率的变化来消除的。具体过程为:如果一国货币供给超过货币需求,那么国际收支出现逆差,国际币供给超过货币需求,那么国际收支出现逆差,国际收支逆差意味着外汇市场上外汇供给小于外汇需求,收支逆差意味着外汇市场上外汇供给小于外汇需求,于是逆差国货币贬值。货币贬值又引起国内价格上涨,于是逆差国货币贬值。货币贬值又引起国内价格上涨,从而引起货币需求的增加。在货币市场趋于平衡的过从而引起货币需求的增加。在货币市场趋于平衡的过程中,国际收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