捧一盏香茗,品百味人生——茶文化课题研究_第1页
捧一盏香茗,品百味人生——茶文化课题研究_第2页
捧一盏香茗,品百味人生——茶文化课题研究_第3页
捧一盏香茗,品百味人生——茶文化课题研究_第4页
捧一盏香茗,品百味人生——茶文化课题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捧一盏香茗,品百味人生关键词:茶 制作 品鉴 文化 人格修养内容提要:中、外茶文化、茶的营养价值和功效及茶对我国文人人格修养的影响小组成员:指导教师:书上曾经读到过“押一口香茗,在月光如水的榻上享受这份静谧”之类的句子,总觉得不过是喝杯茶而已,太过附庸风雅。后来才慢慢明白,关于茶,还有许多渊远的历史需要我们细细斟酌。阖眼微香临,茶作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令人起敬,中国人自古以来就与之结下了不解的情缘,茶也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我们的性情。君子如茶。一、中国茶的历史与发展说起茶的发现,人们会自然地想到神农尝百草的传说,然而把茶作为饮料、作为一种精神享受,真正有历史记载的还应该从西汉算

2、起,王褒僮约中“烹茶尽具”、武阳买茶和记载,充分证明了当时饮茶风俗的形成和茶叶市场的存在。魏晋南北朝时一些有识之士“以茶养谦”已成风气,如晋吴兴太守陆纳已养成只招待茶水的习惯,客来敬茶这也许是最好的例证。唐代是历史上比较兴旺的朝代,陆羽茶经系统总结了唐代及其发前的茶叶生产、饮用的经验,也提出了精行俭德的茶道精神。陆羽及其同时代的一些文人,都非常重视饮茶的精神享受和道德规范,而且非常讲究饮茶用具和煮茶的艺术,可以说中国的茶道、茶艺从此产生。当时比屋皆饮的民间茶俗,乃至豪华隆重的皇室宫廷茶宴,以及文人的茶诗词与茶书画,都是茶文化形成与发展的集中表现。到了宋代,茶叶生产进一步发展,饮茶更加普及,作为

3、贡品的建州龙团凤饼更是花样翻新。宋徽宗皇帝赵舍著大观茶论,这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亲自写茶书的皇帝。跟随其后的不少文人雅士也纷纷写诗作茶画。同时饮茶艺术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点茶”技艺进一步规范,“斗茶”之风盛行,佛门茶事兴旺,饮茶技艺也随着佛教的传播而迅速走也国门传至海内外。明清时代散叶茶迅速发展,多茶类的结构逐步形成,饮茶方法也从点茶发展成泡茶,而且泡茶用具也越来越讲究,工艺精巧的紫砂壶、盖碗瓷器茶具等也应运而生。客来敬茶、以茶待客风气更为普及,都市茶馆林立,利用茶馆休闲、谈生意已是平常事,茶馆文化得到发展。1、茶的制作工艺及过程:绿茶:采摘、杀青、揉捻、干燥;红茶:采摘、萎凋、揉捻、发醇

4、、干燥黑茶:采摘、杀青、揉捻、发醇、干燥白茶:采摘、萎凋、干燥黄茶:采摘、杀青、(揉捻)、闷黄、干燥乌龙茶:采摘、晒青(或加温萎凋)、凉青、摇青(做青)、晾青、炒青、揉捻、复炒、复揉、烘干;(重点说明) 采摘:必须注意选择优良品种,良好的栽培管理,把握茶菁采摘时机与方法,采得茶菁要妥善处理 萎凋:又做“萎雕”,制茶工序名称。将采下的鲜叶按一定厚度摊放,通过晾晒,使鲜叶呈现萎蔫状态。萎凋过程中,鲜叶发生一系列变化:水分减少,叶片由脆硬变得柔软,便于揉捻成条;叶中所含酶类物质的活性增强,促使淀粉、蛋白质、不溶性原果胶等鲜叶成分发生分解、转化,生成葡萄糖、氨基酸、可溶性果胶等有利于成茶品质的有效物质

5、,多酚类物质也程度不同地氧化。正常而有效的萎凋,使鲜叶的青草气消退而产生清香,并有水果香或花香,成茶滋味醇而不苦涩。萎凋需要适宜的温度、湿度和空气流通等条件。传统的萎凋方法有日光萎凋(日晒)、室内自然萎凋(摊晾)以及兼用上述两种方法的复式萎凋,现在也采用人工控制的半机械化萎凋设备萎凋槽。我国白茶、红茶、青茶等茶类制作中的第一道工序都是萎凋,但程度各不相同。白茶萎凋程度最重,鲜叶含水量要求降至40%以下,红茶萎凋程度次重,含水量降至60%左右,青茶萎凋程度最轻,要求含水量在68-70%之间。晒青:晒青茶工艺的萌芽,这距今已有三千多年,让茶叶有明显的太阳味。晾青:晾青是晒青的补充工序。将晒青后鲜叶

6、2-3斤置笳篱中,翻松后溥摊后晾于青架上,放在凉爽处,使鲜叶中的各部位水份重新分布均匀,散发叶间热量,降低失水和化学变化速度。晾青时间约1小时,失水率1%左右。摇青:摇青是茶叶制作工序中的一道工序,即摇青工序。 通过对摇青的机械运动力和机械摩擦力进行不同组合试验,以探明摇青不同机械力对青叶理化变化及茶品质的影响。筛青:是摇青的后续工作。炒青:也称“杀青”,目的是通过高温快速破坏酶的活性,停止其酶促氧化作用,使做青过程形成的品质固定下来。炒青必须当锅温达到220260时方可投入做青叶,以掌握“适当高温、投青量适中、翻炒均匀、快速短时、杀熟杀透”为原则。当锅中“啪啪”之声停止,略有沙沙声音,叶质柔

7、软稍有黏性,闻有清纯茶香,即可下锅揉捻。历时35分钟。炒青方式有电动滚筒炒青和液化气杀青机炒青。揉捻:主要使用中、小型揉捻机,也有用手揉的。包捻:分为初包揉和复包揉。传统包揉用茶巾或布袋将经烘焙湿茶坯包裹成团球形拧扎紧后,使茶团在搓、压、转、揉等力的作用下使茶坯进一步卷曲紧结成型,分手包揉和脚踩推包揉。焙干:可让制成的茶有股“火香”挑梗、包装2、功夫茶的品鉴:中国的“功夫茶”,便是茶道的一种,有严格的操作程序。 嗅茶:主客坐定以后,主人取出茶叶,主动介绍该品种的特点、风味,客人则依次传递嗅赏。温壶:先将开水冲入空壶,使壶体温热,然后将水倒入“茶船” 一种紫砂茶盘。装茶:用茶匙向空壶中装入茶叶,

8、通常装满大半壶。切忌用手抓茶叶,以免手气或杂味混入。润茶:用沸水冲入壶中,待壶满时,用竹筷刮去壶面条沫;随即将茶水倾入“茶船”。冲泡:至此,才可正式泡茶。要用开水,但不宜用沸水。浇壶:盖上壶盖之后,在壶身外浇开水,使壶内、壶外温度一致。温杯:泡茶的间隙,在茶船中利用原来温壶、润茶的水,浸洗一下小茶盅。运壶:第一泡茶泡好后,提壶在条船边沿巡行数周,以免壶底的水滴滴入茶盅串味。倒茶:将小茶盅一字儿排开,提起茶壶来回冲注,俗称“巡河”。切忌一杯倒满后再倒第二杯,以免浓淡不均。敬茶:双手捧上第一杯茶,敬奉在座的客人;如客人不止一位时,第一杯茶应奉给德高望重的长者。品茶:客人捏着小茶盅,观茶色,嗅茶味,

9、闻茶香,然后腾挪于鼻唇之间,或嗅或啜,如醉如痴,物我两忘。链接·中国十大名茶: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黄山毛峰,都匀毛尖,六安瓜片,君山银针,信阳毛尖,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祁门红茶。二、外国饮茶文化1、英国: 在英国和爱尔兰,早上一醒来,清晨6点,空着肚子就要喝“床茶”,上午11点再喝一次“晨茶”,午饭后又喝一次“下午茶”,晚饭后还要喝一次“晚茶”。就是说,正规的,一天起码4顿。英国人泡茶是泡茶叶末,连袋一起放在热水杯里,不是以水冲茶,而是以茶袋浸入热水里,一小袋茶只泡一杯水,喝完就丢弃。家庭饮用时,由于茶叶很碎,通常茶壶里还有个过滤杯,用开水冲下去,过滤而出,再加入糖及牛奶或柠檬而

10、喝。2、美国: 美国人饮茶讲求效率、方便,他们喜欢喝速溶茶。而且嗜饮冰茶,而不是热茶。饮用时,先在冷饮茶中放冰块,或事先将冷饮茶放入冰箱冰好,啜饮凉齿爽口,顿觉胸中清爽。另外除了预装茶外,美国很多餐厅也以茶作为主要饮料,而美国人有在任何茶(包括东方茶)加上糖之习惯。3、德国: 德国也产花茶,但不是用茉莉花,玉兰花或米兰花等窨制过的茶叶,而是用各种花瓣加上苹果、山楂等果干制成的,里面一片茶叶也没有,真正是“有花无茶”。与东方茶相较,德国茶味道较为清淡。4、日本: 日本绿茶体现着物尽其用的生活态度。树顶的嫩叶做上等的玉露与抹茶,露天茶园的嫩芽做煎茶,再接下来的做番茶,炒茶过程中的碎末可以是粉茶,再

11、大一些的茎梗是茎茶,茶树浑身是宝的概念在此可谓被体现到了极致。况且充分利用不浪费也符合了茶的质朴精神。三、茶的营养价值及功效1、茶的营养成分:经过现代科学的分离和鉴定,茶叶中含有机化学成分达四百种,无机矿物元素达四十多种。茶叶中的有机化学成分和无机矿物元素含有许多营养成分和药效成分。有机化学成分主要有:茶多酚类、植物碱、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果胶素、有机酸、脂多糖、糖类、酶类、色素等。无机矿物元素主要有:钾、钙、镁、钴、铁、锰、铝、钠、锌、铜、氮、磷、氟、碘、硒等。2、茶的功效与作用:茶味微苦、甘,性凉。能清头目,醒精神,解烦渴,利小便,消食积,解毒。用于风热上犯,头晕目昏;暑热烦渴,或饮酒

12、过度;多睡好眠,神疲体倦;小便短赤不利,或水肿尿少;油腻食积,消化不良;湿热腹泻、痢疾。降压:儿茶素类,俗称茶单宁,是茶叶特有成份,具有苦、涩味及收敛性。在茶汤中可与咖啡因结合而缓和咖啡因对人体的生理作用。具抗氧化、抗突然异变、抗肿瘤、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及低低密度酯蛋白含量、抑制血压上升、抑制血小板凝集、抗菌、抗产物过敏等功效。提神:咖啡因,带有苦味,是构成茶汤滋味的重要成份。红茶茶汤中,与多无酚类结合成为复合物;茶汤冷后形成乳化现象。茶中特有的儿茶素类及其氧化缩和物可使除中咖啡因的兴奋作用减缓而持续,故喝茶可使长途开车的人保持头脑清醒及较有耐力。保健:茶中含有丰富的钾、钙、镁、锰等11种矿物质

13、。茶汤中阳离子含量较多而阴离子较少,属于碱性食品。可帮助体液维持碱性,保持健康。3、饮茶禁忌:10发烧忌喝茶; 肝脏病人忌饮茶;神经衰弱慎饮茶; 孕妇忌饮茶,尤其是不宜喝浓茶;妇女哺乳期不宜饮浓茶; 营养不良忌饮茶;慎用茶水服药; 贫血患者忌饮茶;尿结石患者忌饮茶; 忌空腹饮茶;忌饭前后大量饮茶; 忌睡前饮茶;忌饮隔夜茶; 忌饮头道茶;忌饮用劣质茶或变质茶; 儿童不宜喝浓茶;冠心病患者谨慎喝茶; 高血压患者不宜饮浓茶;另外,中国古人曾认为茶有十德:以茶散郁气,以茶驱睡气,以茶养生气,以茶除病气,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尝滋味,以茶养身体,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唐朝卢仝的七碗茶歌也对茶做了

14、非常形象的描述:“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四、茶对我国文人人格修养的影响自古以来,文人喜欢茶。因为茶能提神益思,激发文人的激情和灵感。茶是文人生活中一件韵事,一大乐趣,一种高雅的活动。品茗为文人的生活增添了无限情趣,增进了心性修养,历代文人墨客知茶、爱茶、嗜茶,借茶写人、叙物、抒情,有不少传世之作便是在这悠悠茶香中酝酿出来的。1、以茶当酒,借茶解忧以茶当酒是古代文人的一个发明。“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宋朝诗人杜小山,在一个寒冬之

15、夜,明月照窗,他与朋友相对而坐以茶代酒,品茗赏梅,欢叙旧情,趣意盎然跃入字里行间。以茶待客,乃古代人情交际的盛礼节。它为友人带来一种清幽隽永的意境。古代文人以茶代酒成为一种风尚,一杯清茗表达深情厚谊。“高灯喜雨坐僧楼,共话茶杯意更幽”(王沂诗)。宾主之间,喝着聊着,是那样地惬意,那样地酣畅淋漓。如果说,酒可以浇愁,那么,茶也可以解忧。“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被李白戏称“风流天下闻”的孟浩然,因为仕途失意,自洛阳东游吴越之时,途经新昌,在他的清明即事留下了这样的诗句。诗人以茶代酒,落寞的心境不言自明。2、以茶悟道,随缘自适北宋大文豪陆游,是众多文人中最懂茶的一位茶人。他出生于茶乡,后又步入仕

16、途,入闽为茶官,职务是提举福建常平茶事,署司在建州,即今福建建瓯市。晚年的时候,他又归隐回茶乡。可以说,陆游的一生与茶的缘分实在是不浅,他对茶一直怀有深情。他一生写咏茶的诗达三百首,为历代诗人之冠。他毕生仕途坎坷,壮志难酬,爱情波折,晚年生活困顿,他就用以茶悟道和以茶修身养性来化解心中的块垒。夜汲井水煮茶诗中生动地描述了陆游在茶中悟道的情景:“病起罢观书,袖手清夜永。山童亦睡熟,汲水自煎茗。锵然辘轳声,百尺鸣古井。肺腑凛清寒,毛骨亦苏醒。”清夜的锵然辘轳声和茶水的涤荡,使他患病的心与毛骨一齐苏醒,成了一个脱胎换骨的新人。他在62岁时写过一首临安春雨初霁,其中有“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17、一联,表明放翁早已看透了宦海沉浮,觉得还是潇洒自如地练习草书,悠然自得地玩分茶品茶更快活。茶使他开朗乐观,随缘自适,淡化功名,安贫乐道,如“玩易焚香消永日,听琴煮茗送残春”;“客至旋开新茗,僧归未拾残棋”;“眼明身健何妨老,饭白茶甘不觉贫”。3、寄志于茶,淡然超脱“不羡荆卿夸酒人,饮中何物比茶清。”汤显祖爱茶,还能寄志于茶,每当他看到那茶在杯中沉沉浮浮,沉积在心中的郁结也随着一片片嫩叶,在水中舒展开来,经历太多从生磨砺的他,对于生与死自然有着不同寻常的感悟。仿佛那杯中沉浮的茶一般,同样经历着一番生与死的涅槃。似乎看透了这人世间冷暖凄苦,而显得有些超脱。于是,个中悟出茶于水中由生入死,由死而生的

18、哲理。萌发了他“牡丹亭”的构想。这与他的“牡丹亭上三生路,一往情深逾死生”是心曲相通的。仙令遗惠爱,玉茗散清香,竹影青灯之下,当年陪伴汤显祖定牡丹亭的,或许只有这一杯杯香茗。“风谣近胜,琴歌余暇,戏叟游童,时来笑语。”是茶,让这个县太爷活得好洒脱呵!同样,是茶,成就了一部传世之作牡丹亭。品茶一直被文人当成一种高雅的艺术享受,既讲究泡饮技艺,更注重情趣,追求天然野趣,茶带给文人的是净化,是纯洁,心灵的纯净与山水融为一体,天人合一,找回最自然的真我。诗人常常用茶结缘,小居茶山,种茶、采茶、煮茶、品茶、吟诗,使诗与茶同土而栽,同根而生,茶得山川之胜而显风流,山川得茶之养更显人文神韵,诗魂与茶魂融而为一,如入忘我清境,内心的超脱与恬淡融入杯杯清茗。酒醉了,“天子呼来不上船”,茶醉了,“一语道破红尘事,一杯清茗傲王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