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腹泻的诊断与治疗PPT学习教案_第1页
小儿腹泻的诊断与治疗PPT学习教案_第2页
小儿腹泻的诊断与治疗PPT学习教案_第3页
小儿腹泻的诊断与治疗PPT学习教案_第4页
小儿腹泻的诊断与治疗PPT学习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会计学1 腹泻病是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第二大原因 全球每年约有20亿例腹泻 腹泻病主要影响2岁以下儿童 腹泻是5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的主要原因 我国儿童腹泻病年发率为1.9次/人/年 全球腹泻病概况2第1页/共115页WHO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专家组联合发布全球儿童死亡原因报告(2012年5月)3第2页/共115页急性呼吸道感染腹泻疟疾麻疹艾滋病围产期疾患其它18%25%23%4%5%10%15%Sources: The world health report 2003, WHO,Geneva.第3页/共115页第4页/共115页第5页/共115页按病因分按病程分按腹泻病情分感染性腹泻非感染性腹泻急

2、性:2周迁延性:2周2月慢性:2月轻度腹泻第6页/共115页2、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防御防御功能较差功能较差第7页/共115页感染的动物感染的人水易感人群食物1、肠道内感染: 病原第8页/共115页第9页/共115页第10页/共115页第11页/共115页第12页/共115页第13页/共115页15第14页/共115页第15页/共115页第16页/共115页肠腔内电解质分泌过多肠腔内电解质分泌过多第17页/共115页第18页/共115页肠道下部细菌上移并繁殖 内源性感染 发酵、腐败 第19页/共115页第20页/共115页 第21页/共115页第22页/共115页第23页/

3、共115页 第24页/共115页轻型腹泻重型腹泻26第25页/共115页第26页/共115页腹泻 呕吐 腹痛重型腹泻 发热、精神烦躁发热、精神烦躁 萎靡、嗜睡萎靡、嗜睡 、惊厥惊厥 昏迷、休克昏迷、休克第27页/共115页 水、电解水、电解质及质及 酸碱平衡酸碱平衡紊乱紊乱第28页/共115页脱水第29页/共115页第30页/共115页第31页/共115页第32页/共115页第33页/共115页第34页/共115页第35页/共115页口唇干燥、皲裂第36页/共115页第37页/共115页1第38页/共115页2第39页/共115页第40页/共115页高渗性脱水:Hypertonic Dehyd

4、ration 常由医源性引起,大量输入高渗性液体。 失Na+150mmol/L特点:在失水量相同情况下,脱水症较轻; 外 内 脑细胞脱水 渗透压 高 3第41页/共115页细胞内脱水:皮肤黏膜干燥、烦渴、高热、烦躁 不安、肌张力增高、惊厥;神经细胞脱水:脑脊液压力降低,脑血管破裂出 血,脑血栓; 第42页/共115页第43页/共115页第44页/共115页 第45页/共115页 第46页/共115页钾时仍排钾钾时仍排钾第47页/共115页第48页/共115页第49页/共115页第50页/共115页原因原因:进食少,小肠吸收不良进食少,小肠吸收不良腹泻丢失较多腹泻丢失较多活动型佝偻病伴长期腹泻,

5、营养活动型佝偻病伴长期腹泻,营养不良患儿不良患儿第51页/共115页第52页/共115页第53页/共115页第54页/共115页轮状病毒肠炎第55页/共115页产毒性细菌引起的肠炎第56页/共115页侵袭性 细菌引 起的肠炎第57页/共115页第58页/共115页第59页/共115页吸收不良腹泻病吸收不良腹泻病:先天或继发性:先天或继发性乳糖酶缺乏,脂肪消化吸收不良乳糖酶缺乏,脂肪消化吸收不良第60页/共115页第61页/共115页第62页/共115页判断 感染性 非感染性判断脱水程度性质判断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紊乱第63页/共115页第64页/共115页(4)血、大便培养血、大便培养对细菌性肠

6、炎有诊断意义对细菌性肠炎有诊断意义。第65页/共115页七、鉴别诊断第66页/共115页细菌性痢疾第67页/共115页坏死性小肠炎第68页/共115页70第69页/共115页第70页/共115页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合理的液体疗法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第71页/共115页静脉第72页/共115页口服补液口服补液 适应症适应症:2.第73页/共115页第74页/共115页 口服补液盐(口服补液盐(ORS)1967年ORS成分:NaCl 3.5g 碳酸氢钠 2.5g KCl 1.5g葡萄糖 20.0g1984年改为:NaCl 3.5g 枸橼酸钠 2.9g KCl 1.5g葡萄糖 20.0g200

7、2年推荐:NaCl 2.6g 枸橼酸钠2 .9g KCl 1.5g葡萄糖 13.5g加水到1000ml总渗透压为245mOsm/L ( 170mOsm/L-1/2张)应用时可适当稀释。1967年成分:NaCl 3.5g 碳酸氢钠 2.5g KCl 1.5g葡萄糖 20.0g1984年改为:NaCl 3.5g 枸橼酸钠 2.9g KCl 1.5g葡萄糖 20.0g2002年推荐:NaCl 2.6g 枸橼酸钠2 .9g KCl 1.5g葡萄糖 13.5g第75页/共115页第76页/共115页静脉补液静脉补液适用于严重呕吐、腹泻,伴中、重度脱水的患儿。适用于严重呕吐、腹泻,伴中、重度脱水的患儿。三

8、定三定(定量、定性、定速定量、定性、定速);三先三先(先盐后糖、先浓后淡、先快后慢先盐后糖、先浓后淡、先快后慢);两补两补(见尿补钾、见惊补钙见尿补钾、见惊补钙)。三观察三观察: 尿尿 量量 (34小时增多小时增多) 酸中毒酸中毒(612小时纠正小时纠正) 皮肤弹性皮肤弹性(12小时恢复小时恢复)第77页/共115页液体疗法时常用的溶液液体疗法时常用的溶液 1, 5 % GS (278mosm/L) 2, 10 % GS (556mosm/L) 体内代谢 GS CO2 + H2O + 能量 故葡萄糖溶液在液体疗法中看作无张力液体 “水” 第78页/共115页等张液0.9%氯化钠 (NS) 30

9、8mosm/L1.87%NaL 334mosm/L1.4%NaHCO3 334mosm/L高张液 5%碳酸氢钠 (1190mosm/L) 3.5 张碱性溶液,用于纠正酸中毒,稀释3.7倍的1.4%溶液为等渗液; 11.2%NaL (2000mosm/L) 6 张 碱性溶液,用于纠正酸中毒,稀释6倍的1.87%NaL(1/6M)溶液为等渗液;10%KCl (2684mosm/L) 8.9 张配制成混合溶液后,用于预防和纠正低钾血症 10%NaCI (3419mosm/L) 11 张配制成混合溶液,稀释11倍的0.9% (NS)溶液为等渗液;第79页/共115页第80页/共115页第一个24小时补

10、液方案n一一 定量定量补液总量=累积损失量+继续损失量+生理维持液 累积损失量 继续损失量 生理维持液 总量(ml/kg)轻度脱水 3050 1040 6080 90120 中度脱水 50100 1040 6080 120150重度脱水 100120 1040 6080 150180第81页/共115页液体总量累积损失量继续损失量生理维持液发病至开始治疗前已经损失的水和电解质的总量 治疗中继续丢失的水分和电解质维持基本生理机能所必需的水分和电解质第82页/共115页n二二 定性定性第83页/共115页n三三 定速定速第84页/共115页四四 休克扩容休克扩容 ,定量、定性、定速,定量、定性、定

11、速注:总量不超过300ml第85页/共115页第86页/共115页累积损失量补充确定补液量 (补多少?)第87页/共115页 累累 积积 损损 失失 量量 补补 充充确定补液量 (补多少?)确定补液成分第88页/共115页累累 积积 损损 失失 量量 补补 充充确定补液量 (补多少?)确定补液成分确定补液速度810 ml/kg/h第89页/共115页第90页/共115页第91页/共115页第92页/共115页第93页/共115页确定补液量确定补液成分确定补液速度第94页/共115页确定补液量确定补液成分确定补液速度第95页/共115页重度脱水时的静脉补液重度脱水时的静脉补液20ml/kg 2:1等张含钠液或生理盐水情况改善低渗性脱水高渗性脱水等渗性脱水2/3张含钠液1/22/3张含钠液1/3张含钠液补充继续损失和生理需要量 用1/31/2张含钠液第一阶段:改善循环(扩容) 0.51小时第二阶段:继续纠正累计损失 812小时第三阶段:继续补液阶段,1216 小时 第96页/共115页第97页/共115页第98页/共115页第99页/共115页第100页/共115页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