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皮质分区与临床联系_第1页
大脑皮质分区与临床联系_第2页
大脑皮质分区与临床联系_第3页
大脑皮质分区与临床联系_第4页
大脑皮质分区与临床联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v1.额叶1中央前回 对侧局限性癫痫或单瘫 2额下回后部 (优势半球44和45区)运动性失语3额中回后部(8区) 额眼同向运动中枢4额中回后部 (优势半球8区后上部) 失写症5额叶底部 Foster-Kennedy综合征6额叶前部 (三个额回大部分及眶回和额内侧回) A. 精神障碍 如人格改变 . 表情淡漠. 生活懒散.对周围的事漠不关心及智能障碍如计算力.记忆力障碍;有的则表现抑制能力的丧失如情绪欣快. 易激动.轻浮. 行为幼稚。 B .对侧额叶性共济失调(主要为躯干性)1中央后回 对侧感觉性癫痫及感觉障碍2角回 (优势半球39区) 失读症3顶枕颞交界区(优势半球) Gerstmann 综合

2、征计算不能.书写不能 . 左右侧认识不能. 手指认识不能。. . .4右侧顶叶 体像障碍5旁中央小叶 括约肌及外生殖器功能障碍6顶叶深部 (视放射上部) 对侧同向性偏盲及下1/4象限盲7顶叶损害可出现对侧身体萎缩1颞上回后部 感觉性失语2颞横回 听力障碍3颞中下回后部 对侧共济失调4颞叶后部顶叶下部 命名性失语5颞叶深部(马氏束即视放射下部) 对侧同向偏盲或上1/4象限盲6颞上回中后部 ( 22区前庭的皮质代表区.颞叶凝视中枢) 出现眩晕7海马钩回 颞叶性癫痫(先幻嗅,后时间记忆改变为特征的迷蒙样梦境状态;也可出现自动症,其不受意识的支配,以毁物.伤人多见;少数人表现为咀嚼.吸吮.) 8颞叶病

3、变(任何单侧) A幻听.幻视.幻嗅和幻味 B谵妄 C情感和行为的改变9颞叶病变(双侧)A Kosarkoff 记忆缺损. B 情感淡漠和安静1视觉皮质中枢(17区) A 刺激性病灶幻视不成形如闪光.暗点B 破坏性病灶对侧同向性偏盲或象限盲2顶枕交界区 受刺激时头眼向对侧转动注视3枕叶主侧半球 A失认症 B变形症4双侧枕叶A皮质盲 B Anton综合征(否认皮质盲) C 面部失认症 1小脑解剖位置2小脑的外形A前庭小脑 绒球(小脑半球)小结(小脑蚓)叶 主要与前庭神经和前庭神经核联系B旧小脑(蚓垂.蚓锥体) 原裂以前的皮质结构 主要接受脊髓小脑前.后束的纤维C 新小脑 原裂以后的大部分皮质结构(

4、不包括蚓垂.蚓锥体)主要与大脑皮质发生联系3小脑核 A顶核 B球状 C栓状核 ( B.C合称中间核) D齿状核4小脑脚 小脑上脚.小脑中脚.小脑下脚 小脑上脚. (结合臂) A 传出成分 a齿状核红核红核脊髓束 b齿状核丘脑腹外侧核大脑皮质B传入成分 脊髓小脑前束小脑中脚(桥臂) 大部分脑桥小脑纤维 脑桥核细胞是额桥束和颞桥束中转站小脑下脚f ( 状体) A传入成分 a脊髓小脑后束 b下橄榄小脑束( 交叉) c 前庭小脑束 d 网状小脑束 e 楔小脑束( 起自延髓副楔核)B传出成分 顶核延髓束( 延髓网状结构核前庭核)小脑损害的症状 HANDS TremorH ( Hypotonia) 肌张力

5、低下A ( Asynergy) 协同不能N ( Nystagmus) 眼球震颤D (Dysarthria ) 构音障碍S ( Station and gait) 姿势和步态T ( Tremor) 意向性震颤说明如下:1.小脑蚓部损害 躯干平衡障碍和言语障碍; 小脑半球 肢体共济失调2. 急性病变时较慢性病变明显 因慢性病变时大脑皮质可通过大量的投射纤维对新小脑发生一定的代偿3.格莫三角病变出现腭肌阵挛4.一侧小脑病变同侧肌张力降低;双侧对称性病变者一般无明显的肌张力改变,甚至可出现肌张力增高5. 前庭脊髓束和红核脊髓束对伸肌和屈肌的.运动神经元有易化作用;小脑通过齿状核丘脑腹外侧核大脑皮质向运

6、动皮质发送的信号不足,以致运动皮质经锥体束对运动神经元的运动调控不当1间脑解剖结构2间脑可分为: a丘脑. b上丘脑. c下丘脑. d后丘脑 e底丘脑3 上丘脑(包括松果体.缰三角.丘脑髓纹和第三脑室顶) 松果体区病变产生Parinaud综合征A神经性耳聋(下丘)B小脑性共济失调(结合臂) C瞳孔对光反射消失(顶盖前区)D眼球垂直同向运动障碍,尤其上视(上丘)4底丘脑病变出现对侧偏身投掷样运动 底丘脑核含Glu能神经元,对苍白球内 侧带的GABA能神经元起激活作用,从而对丘脑核脑干起抑制作用。5后丘脑 包括内外侧膝状体属特异性感觉中继核6背侧丘脑 丘脑核团分为非特异性投射核团(古丘脑).特异性

7、中继核团(旧丘脑).联络性核团(新丘脑)A非特异性投射核团(包括网状核.中线核.板内核。其中中线核为第三脑室侧壁底薄层灰质和丘脑间粘合内底核团)B 特异性中继核团a 腹前核核.腹外侧核接受小脑齿状核.苍白球.黑质传入 纤维,发出纤维投射至大脑皮质躯体运动中枢b 腹后内侧核接受三叉丘系和孤束核发出的味觉纤维, 腹后外侧核接受脊髓丘系和内侧丘系纤维, 腹后核发出的纤维投射至大脑皮质的躯体感觉中枢。C 联络性核团(包括前核.内侧核和外侧核的背侧组)7.丘脑综合征(丘脑膝状体动脉)A对侧偏身感觉障碍B对侧半身自发性剧痛(内髓板核中央核受累)C感觉过敏和感觉过度(感觉过度是丘脑病变特有)D小脑性共济失调

8、(丘脑腹外侧和受累,小脑发出的结合臂纤维中断,不能向大脑中央前回运动皮质投射,小脑丧失大脑皮质支配结果;本体感觉丧失)8A下丘脑解剖 B下丘脑功能及病损 a水平衡 视上核和室旁核分泌ADH,病损时出现尿崩症 b调节进食 下丘脑腹内侧核(饱足中枢)损害后出现食量增加;外侧下丘脑内存在摄食中枢(含葡萄糖敏感神经元) ,病损后出现厌食引起消瘦。 c 体温调节障碍 下丘脑前部损害,影响散热,可出现中枢性高热中枢性高热的特点;a 持续高热(39400C) b 躯干皮温高而四肢冰冷 c 无全省感染的中毒表现如WBC升高 d 对解热剂无效.物理降温有效d性功能障碍 表现为性功能减退,多数是由于垂体丧失下丘脑的抑制作用,PRL分泌过多所致。E睡眠与觉醒 下丘脑前部与睡眠有关,后部与觉醒有关,当下丘脑后区大脑脚受累时可表现发作性睡病。F 植物神经功能障碍 下丘脑前部为副交感神经调节, 后部为交感神经调节。G 脂肪代谢异常 下丘脑结节部损坏,致使调节性腺活动和脂肪沉积的神经结构同时损害,常引起肥胖和性腺萎缩,甚至伴有性器官发育不良的症状,称肥胖生殖无能综合征( Frhlich sy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