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物理课后习题_第1页
关于大学物理课后习题_第2页
关于大学物理课后习题_第3页
关于大学物理课后习题_第4页
关于大学物理课后习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8.3 下列表述是否正确?为什么?并将错误更正.(1) AQ = AE + 凶(2) Q = E pdV(3)(4)“不可逆,i-Q Qi答:(1)不正确,因热量和功是过程量,而内能是状态量,应写成 Q =(2)不正确,理由同(1),应写成Q = AE + pdV(3)不正确,热机效率都应写成“=1-曳Q1Q2(4)不正确,理由同(2), “不可逆=1 Q18.7 . 一循环过程如题8.7图所示,试指出:(1) ab,bc,ca各是什么过程;(2)画出对应的p-V图;(3)该循环是否是正循环?(4)该循环做的功是否等于直角三角形面积 ?(5)用图中的热量Qab, Qbc , Qac表述其热机效

2、率或致冷系数.题图8.7解:(1)从图知ab是等体过程bc过程为等压过程。对于bc,< V=KT, K为斜率,vR .由 pV =vRT 得 p=二吊数K从图知ca是等温过程(2) p-V图,如题8.7/图O(3)从图题图8.7/知该循环是逆循环(4)该循环作的功不等于直角三角形面积,因为直角三角形不是p-V图中的图形.(5)QabQbcQca - Qab8.12 1mol单原子理想气体从 300K加热到350K,问在下列两过程中吸收了多少热量?增加了多少内能?对外做了多少功?(1)容积保持不变;(2)压力保持不变。解:(1)等体过程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得Q =.正吸热Q = ;:E =:

3、Cv(T2 -T1) =: - R(T2 -T1)2对外作功A = 0(2)等压过程5吸热Q = 5 8.31 (350 -300) =1038.75 J23内能增加.E =- 8.31 (350 -300)=623.25 J2对外作功A = Q - E =1038.75 -6 2 35 = 4 1 55J8.13 一个绝热容器中盛有摩尔质量为Mmol,比热容比为丫的理想气体,整个容器以速度运动,若容器突然停止运动,求气体温度的升高量(设气体分子的机械能全部转变为内能)。解:整个气体有序运动的能量为 Imu2,转变为气体分子无序运动使得内能增加,温度变化28.14 0.01m3氮气在温度为30

4、0K时,由1MPa (即1atm)压缩到10MPa。试分别求氮气经等温及绝热压缩 后的(1)体积;(2)温度;(3)各过程对外所做的功。解:(1)等温压缩 T=300K由p1Vl = p2V2求得体积V2 =皿=1 0.01 =1 10 3 m3p210对外作功.57(2)绝热压缩Cv =3R 7 = 由绝热方程PiVi = p2V2V2 =(B1VL)1/P213=()4 0.01 = 1.93 10,m10由绝热方程Tp产=T24/pf得热力学第一定律Q=AE+A, Q=0所以A = 一久(丁2 -TJMmolMp1V1 5 _pV =RT , A = -p-1-R(T2 -T1)M mo

5、lRT1 29.7长l=15.0cm的直导线ABk均匀地分布着线密度£=5.0x109。谓 的正U荷,'成求,(1)在导线的延长线上与导线 端相距a=5.0cm处P点的场强;(2)在导线的垂直平分线上与导线中点相距d2 =5.0cm处Q点的场强.解:如题9.7图所示(1)在带电直线上取线元dx ,其上电量dq在P点产为dEp)二之4 吟(a -x)生场强ep = dEP =-4吟l2 dx.1;72"2(a x)题9.7图用 l =15cm ,九=5.0父109 C m,,a =12.5cm代入得EP =6.74x102 N C方向水平向右(2)同肛 dEQ =律方

6、方向如题9.7图所示 Q 4 吟 x2+d2由于对称性(dEQx = 0 ,即Eq只有y分量,dEQy1 dx d24 病0 x2 +d2 Jx2 +d2以九= 5.0 父10" C cm ', l =15 cm, d2 =5 cm代入得Eq =EQy =14.96父102 N C,方向沿y轴正向9.8 一个半径为R的均匀带电半圆环,电荷线密度为九,求环心处。点的场强.解:如9.8图在圆上取dl =Rd呼题9.8图dq =比l =R?d中,它在。点产生场强大小为dE = Rd-方向沿半径向外4谓oR贝 dEx = dE sin =sin d :4%R积分 Ex = '

7、 sin :d :=“4谣oR2求oRE =Ex ='一,方向沿x轴正向.2吟R9.10(1)点电荷q位于一边长为a的立方体中心,试求在该点电荷电场中穿过立方体的一个面的电通量;(2)如果该场源点电荷移动到该立方体的一个顶点上,这时穿过立方体各面的电通量是多少?解:(1)由图斯定理立方体六个面,当q在立方体中心时,每个面上电通量相等 各面电通量6e6 ;0(2)电荷在顶点时,将立方体延伸为边长 2a的立方体,使q处于边长2a的立方体中心,则边长2a的正方形上电通量 e6 ;0对于边长a的正方形,如果它不包含q所在的顶点,则如果它包含q所在顶点则6e = 0.如题9.10图所示.题9.1

8、0图9.12半径为R和R2( R2 > R)的两无限长同轴圆柱面,单位长度上分别带有电量九和-九,试求:(1)r v R;(2) Rv r v R2; (3) r > R2处各点的场强.解:高斯定理EE dS=2-q s;o取同轴圆柱形高斯面,侧面积 S = 2泪贝U:E dS = E2 小对r :二 R ,q = 0, E = 0(2)Ri :二 r :二 R2' q = l E =一沿径向向外2%.rrR2二 q =0E=0题9.17图9.17 如题9.17图所示,在 A, B两点处放有电量分别为 +q,-q的点电荷,AB间距离为2 R ,现将另 正试验点电荷q0从。点

9、经过半圆弧移到C点t求移动过梆中出场力作为功.解:如题9.17图示A=q0(U。-Uc)q°q6 冗;0R9.18 如题9.18图所示的绝缘细线上均匀分布着线密度为人的正电荷,两直导线的长度和半圆环的半径都等于R .试求环中心。点处的场强和电势.解:(1)由于电荷均匀分布与对称性,AB和CD段电荷在。点产生的场强互相抵消,取dl =Rch则dq =7Rd日产生。点dE如图,由于对称性,。点场强沿y轴负方向题9.18图大 厂 / n、.” sin(一)一sin - 4 吟R22(2) AB电荷在O点产生电势,以Um:。同理CD产生U2=一ln24%半圆环产生U3 =此一=一4 吟R 4

10、%UO -U1 U2 U3 ;ln2 2 冗 p4 p题10.9图10.9如题10.9图所示,AB、CD为长直导线,BC为圆心在O点的一段圆弧形导线,其半径为R.若通以电流I ,求。点的磁感应强度.解:如题10.9图所示,。点磁场由AB、BC、CD三部分电流产生.其中AB产生 B1 =0cICD产生B2 =,万向垂直向里12RCD 段产生B3 =-(sin90 0sin60o)=W(1),方向 _L 向里R2二R 242_I 3B0 =B +B2 +B3 =-(1 _+一),万向 1 向里.0123 2 二R2610.10在真空中,有两根互相平行的无限长直导线L1和L2 ,相距0.1m,通有方

11、向相反的电流,11 =20A,I2=10A,如题10.10图所示.A , B两点与导线在同一平面内.这两点与导线L2的距离均为5.0cm.试求A,B两点处的递感也比改,以技陵感四改为零前点的位置.解:如题10.10图所示,Ba方向垂直纸面向里 设B =0在L2外侧距离L2为处°I2 二(r 0.1)解得r = 0.1 m题10.14图10.14两平行长直导线相距 d =40cm,每根导线载有电流I1 = I2=20A,如题10.14图所示.求:(1)两导线所在平面内与该两导线等距的一点A处的搂感应况度;(2)通过图中斜线所小面积的磁通量.(r1 = r3=10cm, l=25cm)|

12、J1 I .解:(1) ba=4父10” T 万回,纸面向外2-:(d) 2-:(d)22(2)取血儿 dS=ldr题10.22图10.22如题10.22图所示,在长直导线 AB内通以电流I二20A,在矩形线圈CDEF中通有电流I2=10 A,AB与线圈共面,且 CD, EF都与AB平行.已知a=9.0cm, b=20.0cm, d =1.0 cm,求:(1)导线AB的磁场丸如形的园每边所作用的力:(2)用投I即乜台,川介加.解:(1) &方向垂直CD向左,大小同理Ffe方向垂直FE向右,大小Fcf方向垂直CF向上,大小为Fed方向垂直ED向下,大小为Fed =Fcf =9.2 101

13、 N(2)合力F =Fcd +Ffe +Fcf + Fed方向向左,大小为合力矩M = Pm B线圈与导线共面Pm/ BM =0.10.25 长直导线通有电流Ii=20A,旁边放一导线ab,其中通有电流I2=10A,且两者共面,如题10.25 图所示.求导线 ab所受作用力对。点的力矩.解:在ab上取dr ,它受力dF _Lab向上,大小为dF对O点力矩dM =fFFdM方向垂直纸面向外,大小为(2) 解:(2)b “ad川dr -b 2 Ttrda LI Lil工dr =3ln2 Ttrdt 2兀出了ln2兀 d a , In db a dib dt题10.25图题11.6图11.6如题11

14、.6所示,在两平行载流的无限长直导线的平面内有一矩形线圈.两导线中的电流方向相反、大dI 小相等,且电流以 一的变化率增大,求:dt仃-时刻线圈内所通过的磁逋量: 线圈中的感应H动势.以向外磁通为正则题 11.1111.11导线ab长为l ,绕过O点的垂直轴以匀角速 切转动,aO =-磁感应强度B平行于转轴,如图11.113所示.(1)试求:ab两端的电势差;(2)a,b两端哪一点电势高?解:(1)在Ob上取r t r +dr 一小段同理2l;0b = 03,rBdr2B i29l3;oa = 03 rBdrSB/,ab = "aO ' Qb =(182212)B l2 B

15、l296ab >0 即 Ua Ub <0b点电势高.11.12如题11.12图所示,长度为2b的金属杆位于两无限长直导线所在平面的正中间,并以速度v平行于两直导线运动.两直导线通以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电流I ,两导线相距2a .试求:金属杆两端的电势差及其方向.解:在金属杆上取dr距左边直导线为r,则;AB ,二 0丁实际上感应电动势方向从Bt A,即从图中从右向左,解:(1)由x明(2)n -1-407 5500 101.58 -1= 6.6 10年 m=6.6 口mU AB13.7在杨氏双缝实验中,双缝间距d =0.20mm,缝屏间距 D = 1.0m,试求:(1)若第二级明条

16、纹离屏中心的距离为6.0mm,计算此单色光的波长;(2)相邻两明条纹间的距离.3D 1 103 -=k九知,6.0 =父2孔d0.2o3, =0.6 10 mm = 6000 A31 103八0.6 10=3 mm0.213.8 在双缝装置中,用一很薄的云母片 (n=1.58)覆盖其中的一条缝,结果使屏幕上的第七级明条纹恰好 o移到屏幕中央原零级明纹的位置.若入射光的波长为5500 A ,求此云母片的厚度.解:设云母片厚度为e,则由云母片引起的光程差为按题意 二=7 ,13.12 在折射率R=1.52的镜头表面涂有一层折射率n2=1.38的MgF2增透膜,如果此膜适用于波长o二5500 A的光

17、,问膜的厚度应取何值 ?解:设光垂直入射增透膜,欲透射增强,则膜上、下两表面反射光应满足干涉相消条件,即1k ,+2n24 n2(k )'一 2e 二2n2o令k =0 ,得膜的最薄厚度为996 A .当k为其他整数倍时,也都满足要求.o13.13 如题13.13图,波长为6800 A的平行光垂直照射到L = 0.12m长的两块玻璃片上,两玻璃片一边相互接触,另一边被直径 d =0.048mmB勺细钢丝隔开.求:(1)两玻璃片间的夹角日=?(2)相邻两明条纹间空气膜的厚度差是多少?(3)相邻两暗条纹的间距是多少 ?(4)在这0.12 m内呈现多少条明条纹 ?题13.13图解:(1)由图知,LsinH =d,即 LB =d故a=d_= 0.048 3 = 4.0父10(弧度)L 0.12 10(2)相邻两明条纹空气膜厚度差为e = & = 3.4M10, m210相邻两暗纹间距l =了=850父10 "6 m = 0.85 mm2i2 4.0 10(4) AN =人宅141条15.10使自然光通过两个偏振化方向夹角为60。的偏振片时,透射光强为I1 ,今在这两个偏振片之间再插入一偏振片,它的偏振化方向与前两个偏振片均成30。,问此时透射光I与I1之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