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亲、无亲”家庭学生的调查研究_第1页
“单亲、无亲”家庭学生的调查研究_第2页
“单亲、无亲”家庭学生的调查研究_第3页
“单亲、无亲”家庭学生的调查研究_第4页
“单亲、无亲”家庭学生的调查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关注“单亲”“无亲”学生随着经济发展的加快,我国人口流动越来越频繁,随之,在我们学校里无形中形成了“单亲”、“无亲”学生的庞大群体。由于各种原因,这些群体中的大多数学生难以得到良好的教育,给他们的身心健康、学业造成了不良影响。同时,对他们的教育问题研究已成为全社会的当务之急。一、“单亲”“无亲”学生产生的原因1、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的婚姻、家庭等社会意识也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很多家庭产生了这样那样的问题,随之,父母离异而出现了“单亲”“无亲”家庭学生。2、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推动下,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为改变生存状况外出务工或者出国打工,因无法将子女带在身边,或是双亲当中一人留在家中照看孩子,或是把

2、孩子交给其他人双双外出或出国。二、“单亲”“无亲”家庭存在的问题。首先,单亲家庭的教育是失衡的教育,因为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角色不同,两者互补有无,相辅相成。一般来说,父亲会给予孩子较强的安全感,赋予孩子勇敢、坚强、独立方面的品格;而母亲无微不至的关爱和温柔、体贴、细心的品质对孩子同样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然而单亲家庭的孩子由于缺少父爱或母爱,往往会出现各种学习、行为及心理上的问题。单亲家庭的孩子大多有不良心理,其主要表现有:过分溺爱,造成了孩子的心理脆弱,经不起风浪和挫折;放任自流,造成了孩子的心理散漫,严重的可能导致行为不轨;爱的残缺,造成孩子个性的扭曲,久而久之,变得多疑、抑郁、倔强和古怪。

3、这些学生有的心理脆弱,胆子小,遇到一些小小的问题就哭鼻子;有的学生学习不认真,行为习惯很差,经常与老师顶嘴,闹别扭,甚至逃学;有的整天情绪低落,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很差。其次,无亲家庭的学生自从父母离开后就和年老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还有一些家庭把孩子托付给亲朋好友。他们通常只重视物质、生活上全方位的满足,而缺少精神和道德上的管束与引导;通常把孩子的安全放在第一位,很少去关心学业成绩。他们在家得不到正常的家庭教育,在学校也常常得不到老师的关爱。那些父母外出的孩子大都是老师和学校的一块心病。无亲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应付性比较强;交友没有选择性,喜欢成群结伙;花钱大手大脚,喜欢

4、去网吧玩游戏。因此,许多老师对这些学生采取“只要不出事,遵守学校纪律就行”的态度,放任这些学生的不良行为。三、解决办法对孩子的教育,既有社会的,学校的责任,也有家庭的责任,只有三者有机结合,才能更加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社会环境对孩子的潜在影响是我们很难以个人的力量来左右的,这需要政府及社会各种力量的努力。在这一块,我们需要做的是要培养孩子适应环境的能力,让孩子学会判断各种社会现象,把握社会发展的主流,不走偏路,不产生过激的心态。为了使单亲、无亲家庭学生也同样受到良好的教育,我主要从家庭、学校两个方面谈谈我的建议与对策。(一)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孩子教育的主体,家庭教育尤为重要。家庭教育是学校

5、教育的基础,又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家长对学生仍起着关心、检查、监督的作用。但是,单亲或无亲家庭的孩子不能受到正常的家庭教育,从而不是心理脆弱、孤独抑郁,就是品德不良,而且学习上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作为单亲家长,要做到以下几点:1、 家长首先调整思想认识,调整心理情绪,引导孩子对家庭环境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夫妻离异大多是有无法化解的矛盾才发生的,离异虽然出现新的问题,但毕竟从更大的痛苦纠缠中解脱出来。面对新问题,要敢于正视,对孩子说出实情,得到孩子的谅解,帮助孩子尽快从痛苦中解脱出来。 2、帮助孩子处理好同学关系。 孩子的心理压力,很大程度上来自同学。家长要鼓励孩子在班上有几个要好的小朋友,经常一

6、起学习,一起玩。孩子的集体生活一旦正常,许多问题就得到解决了。如果有个别同学说了刺激性的话,家长不妨找那个同学聊一聊或者写一封信。诚恳的态度和有理的分析,会使孩子懂事的。而找孩子的班主任反映一下情况,请班主任以适当的方式大班上讲清道理,制造舆论,正确对待这种情况。 3、注意观察孩子的言行,及时解开孩子的思想疙瘩。 单亲家庭的孩子往往比较敏感,有些事情会使他们产生微妙的心理变化。家长要多注意孩子的言行,发现有异常的苗头,及时跟孩子谈心,了解情况之后,能及时疏导。 4、让孩子接触其他长辈,接受多方面的教育影响。 如果是离异家庭,不管哪一方带孩子,都应该让孩子与另一方面有接触与交流的时间,感觉父母之

7、爱。如果有可能,应该让孩子与父母同时团聚,这在现代社会不仅应该,而且可能。不是夫妻,也可以是朋友嘛,何况还有共同的下一代。还要让孩子与其他亲友中的长辈接触,扩大孩子的交往面,家长的同事也是交往对象,这对孩子的成长有好处。 做为无亲家庭的家长(监护人)应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倡导民主理解式的教育方式。一是教育孩子“先做人”。发现孩子的问题,对症下药。不但要分析孩子品德不良的原因,而且还要区别不良品德表现的性质,合理对付,还要充分激发孩子向上的内部动力,使之自动自觉地改过自新。教育孩子要有所追求并锲而不舍,自尊自强,刻苦学习。二是与孩子交朋友,平等相处。一方面要身教和言教的统一。

8、另一方面要尊重孩子,包括尊重他们的情感意愿的选择。只有这样,家长(监护人)才能真正了解自己的孩子(孙儿),并有效地实施家庭教育。三是积极支持和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谋求家庭、学校之间形成教育合力。家庭与学校相互了解,相互理解是步调一致,全面育人的前提。(二)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同样重要,学校对“单亲”“无亲”学生的关注和教师的爱心也是他们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做为孩子的第二父母,教师也应全身心地去关注他们,引导他们。1、多关注学生心理的发展。班主任平时要密切联系科任老师,家长,共同教育。课间多与他们交谈,捕捉孩子们的闪光点,渗透德育教育。交谈内容可以涉及学习,生活,行为习惯,校内校外,与同学的关系,

9、从中了解他们的心事,尊重他们的隐私,不揭伤疤。当他们正确的处理问题时加以肯定,鼓励;随时注意发现他们的退步,查找原因,并和他们一起制定相应的对策。2、多给予爱心。有人说:“一切最好的教育方法,一切最好的教育艺术,都产生于教育者对学生无比热爱的炽热心灵中。”“单亲”“无亲”家庭的孩子在家庭遇到变故时,往往心灵受伤,从而关闭与同学、老师交流的窗户。爱是打开他们心扉的钥匙,是缝合心灵创伤的灵丹妙药。要多去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兴趣、爱好以及家庭情况,及时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困难,化解与父母的矛盾,和其他孩子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3、让学生团结互助,感受温馨的友情。“单亲”“无亲”学生所处的环境,特别是他

10、们每时每刻生活的班集体对他们来说非常重要。教师要以身作则,不在班上讽刺,挖苦学生。教育学生主动关心,帮助他们,不允许其他同学嘲笑他们的家庭状况。帮助他们复习功课,一起开展活动,让他们生活在一个充满真情友爱的班集体里。多数“单亲”“无亲”学生只享受父爱或母爱,有的连这一点都享受不到。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渴望像正常同学那样获得完整的关爱。只要教师投入自己的爱心,真心去帮助他们,关心他们,教育他们,这些孩子都会走出心灵的阴影。老师要以一颗责任心,一颗爱心,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用激情和爱心引导学生走向辉煌灿烂的明天。(三)、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孩子教育的主体,而且二者密不可分。为了教育好“单亲”“无亲

11、”学生,必须实行“家校沟通”法。 孩子学习进步了,不仅需要老师的表扬,更需要家长的赞赏,有的甚至希望能得到物质上的奖励。孩子学习退步了,也需要家长的督促与帮助,如果家长(监护人)对孩子的学习不闻不问,时间久了,孩子对成绩的好坏感到无所谓了。家长(监护人)应时刻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学业成绩、品德发展等方面的变化与发展,时常与学校、教师保持联系,一旦出现问题,各方即使沟通,协商对策,制定措施。学校也教育孩子经常向家长(监护人)汇报学习情况,让他们得到学习上的鼓励与帮助,激起他们对学习的信心,从而树立远大的理想。“单亲”“无亲”学生问题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要让“单亲”“无亲”学生得到良好的教育,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两个方面固然重要,但不能只靠这两个方面的努力来解决,应该引起全社会的关注。要教育引导社会成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