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非虚构”热潮小议_第1页
新一轮“非虚构”热潮小议_第2页
新一轮“非虚构”热潮小议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新一轮“非虚构”热潮小议    摘要从2010年第2期开始,人民文学杂志开辟名为“非虚构”的新栏目,陆续刊发了十几篇作品,在文学界引起广泛反响,也同时引发了一场关于非虚构文学的新一轮讨论。文章拟从国内外非虚构小说基本内涵,中国非虚构热潮的现状这两点对非虚构现象进行简单探讨。 关键词非虚构热潮;内涵;现状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3-230-02 2010年10月11日,在人民文学杂志社举办的“非虚构:新的文学可能性”研讨会上,主编李敬泽宣布:该杂志将启动名为“人民大地·行动者”的非虚构写作

2、计划,吁请海内作家和写作者,走出书斋,走向现场,探索田野和都市,以行动介入生活,以写作见证时代。在此之前,从今年第2期开始,人民文学杂志便开辟名为“非虚构”的新栏目,陆续刊发了韩石山、梁鸿、萧相风、李娟等人的十几篇作品,在文学界引起广泛反响,也同时引发了一场关于非虚构思潮的新一轮讨论。 文章拟对非虚构进行简单的梳理,从国内外非虚构小说基本内涵所指、中国非虚构热潮的现状这两点进行分析。 一、国内外非虚构小说基本内涵 一般而言,非虚构作为一种叙事或者说写法,在中外文学史上都能找到类似的事例甚至相关的说法,但是公开提出了这个概念的却是美国作家杜鲁门?卡波特。在一定意义上讲,虚构是文学作品的本质甚至是

3、根本性质,在文史哲尚未分家的时代,文学得以独立出来成为一个学科,很大程度上就源于文学的虚构性质。从“文学”这一词的意义上来讲,它就是要告诉人们一个事实:“印在纸上的词语并不是用来指称某些在经验世界中给定的现实,而是用来表现没有给定的现实。”参考文学理论批评术语汇释该书其他与“非虚构”相关的词条如种类混杂(hybridization)、事实性叙事(factual narrative),我们可以发现,非虚构小说或者非虚构文学的出现,与后现代主义及美国当时的社会背景息息相关。与六十年代的美国相似,八九十年代的中国以及如今中国都同样是激烈社会变革时期。在这种类似的背景下,非虚构小说都应声而现。 卡波蒂

4、提出的“非虚构小说”,也有成为很多中国知名作家的进行了有益尝试并取得一定成果,如刘心武、老鬼等。但相对于国外的非虚构以及非虚构小说热潮来看,中国的非虚构就更有自己的“特色”:“这里,非虚构文学有着与中国国情相适应的对象,即报告文学、纪实小说和口述实录体,当然,这仍旧是非虚构文学的一种狭义解释:把历史小说、文学传记等排除在讨论之外,一方面因为我们能力有限,同时也有利于对当前这类与虚构相对应的文学主潮的澄清与把握。从王晖以后的相关文章来看,其对非虚构文学的讨论(确切说对中国非虚构文学)一直以来都坚持了中国“国情”,即把非虚构文学的讨论限定于报告文学、纪实小说和口述实录体,很少涉及历史小说、文学传记

5、。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厦门文学的“非虚构空间”版块,但是其主要是散文栏目。把这个栏目称为“非虚构”的原因也无非是能够发表更多种类型的文学类别。从这个角度看来,这个版块也就不是一个普通意义上的散文版块。它几乎包括除小说和诗歌、评论之外所有的文本。这与人民文学“非虚构”版块开辟之初衷有所类似之处,但走向趋势却大有不同。 综上而言,中国八十年代的非虚构热潮、2010年以来的非虚构热潮与美国的非虚构小说、新新闻主义有类似之处,但是又有自己独特的内涵与所指。在中国,似乎是因为名不正则言不顺的缘故,文学界对“非虚构”这种熟悉也陌生的写作状况的探索还局限在较为狭窄的领域。在一定程度上来讲,中国非虚构的成就还是

6、集中在报告文学方面。而单从近几年来尤其是2010年人民文学发起的“非虚构”行动来看,则就又增添了一种争夺话语权的味道。 二、中国非虚构热潮的现状 非虚构在中国的地位远远还不够高,但近几年来却有逐渐走热的趋势。在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里(CNKI)以“非虚构”作为关键词进行文献检索,总共有422条记录。其中19801990年计有21条,19912000年计有66条,20012010年计有333条记录,其中2005年以来至2010年就有279条记录。 前面也已言及,中国文学界对非虚构的讨论还是在一个较为狭窄的领域,如发动这次非虚构行动的人民文学编辑李敬泽答记者问时所言:“至于非虚构与报告文学、纪

7、实文学、史传文学等等类别的关系,我没有多想,这些事争论起来很费口舌,我宁可说,“非虚构”可以是个更大的概念,包括和大于上述各种类别,不争论,让我们看看会不会有些新东西出来。在此,李敬泽采取了一种有利于非虚构文学发展的策略:不定义不讨论,静观其变。中国的这次非虚构热潮在概念上保持了对以往文学历史观念的继承,但更为重要的还是“让我们看看会不会有些新东西出来”。在此,“非”多少“虚构”多少并不那么重要,“非”与“虚构”的边界在何处也都给予了悬置。 人民文学在理论上避而不谈的策略为非虚构文学的进一步可能的发展空间留下了渠道,它开辟非虚构栏目至少包括两个方面的思考:一是争夺关于真实的话语权,提倡一种写作

8、的态度,以此推动作家重新思考和建立自我与生活、与现实、与时代的恰当关系。二是“要为懒散的作家们驱一驱懒虫”。“离开电视机,离开报纸,离开那些第二手的东西!”非虚构小说栏目退出之后,在大学任教的评论家梁鸿对农村生活现状进行了深入调查,写出了梁庄。小说家慕容雪村隐姓埋名在传销团伙中卧底23天,写出了中国,少了一味药。在深圳长期打工的萧相风写出了词典:南方工业生活。 同时也有评论家对非虚构这次热潮的出现进行了理论上的探讨与言说,如张柠提出“中国当代文学从写什么到如何写这个问题解决以后突然失去了方向,知道如何写了,但是不知道写什么了,所以回到微观社会学,回到人类学,回到新的仪式的描写,回到工业时代新的

9、民族的描写”。张柠认为非虚构也就是写实,是当代文学一种较大的突破,非虚构的出现解构或者说打破了宏大叙事那种单一的价值判断,也打破了作家的启蒙话语。因此,非虚构作为一种写作就充满了理性精神。 从2010年年初到现在,非虚构小说已经持续三年多时间,在过去的数年中,非虚构从口号到行动,从作品到理论都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还算不得一场文学思潮。所谓文学思潮是“指在一定社会历史运动或时代变革的推动下,有些政治文化思想相近、创作主张和审美追求相似的作家共同形成的带有广泛社会倾向性的文学运动或文学潮流”。在过去近一年的时间中,非虚构的产生基于中国激烈的社会变革事实并根据现实情况提出了属于自己的文学主张,打出了“非虚构”大旗,隐约有一种新的文学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