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元素与贫血综述论文_第1页
铁元素与贫血综述论文_第2页
铁元素与贫血综述论文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铁元素与贫血华北煤炭医学院 药学系 09级2班 马元 200914230211 摘要:铁元素是人体不可缺少的一种元素,如果铁元素的代谢出现异常,会引发一系列的疾病。本文通过介绍铁元素的代谢以及血红蛋白的运氧机制来说明与铁代谢异常有关的贫血。本文分为四个方面,一:铁元素在人体中的作用二:铁元素在人体中的代谢三:血红蛋白的运氧机制四:与铁代谢异常有关的贫血关键词:铁元素 贫血 铁元素在人体中的作用铁是人体正常生理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它在血红蛋白代谢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除此以外,铁还参加体内的一些生物化学过程,包括线粒体的电子传递、儿荼酚胺的代谢及DNA的合成。此外,约半数参加三羧酸循环的酶和辅酶均含

2、有铁或需铁的物质。铁在电荷、各种氧化态、立体化学以及形成各种不同的电子构型方面也起着重要的作用。铁在体液中的正电荷能减弱共价键的结合力,使其更易分离,铁的电荷能使分子易接近而使相互作用更易发生。几种铁的氧化还原电位,因而使铁的复合物在电子传递中更起作用。铁元素在人体中的代谢(一)铁的分布铁在体内分布很广,几乎所有组织都有铁。正常成人总铁含量:男性为50mg/kg,女性为35mg/kg。体内铁约70%组成血红蛋白,10%在肌红蛋白,16%21%以铁蛋白和铁血黄素形成储存,0.2%存在于参加细胞代谢的血红素酶类中,不到0.2%为血液中运转铁。(二)铁的吸收每日普通饮食中所供给的铁量为1520mg,

3、其中5%10%被吸收,吸收量为1mg/d。主要吸收部位在十二指肠和空肠段,其它肠段吸收很少。铁的吸收有两种方式:一种为血红素铁,来自血红蛋白,肌红蛋白及动物食物的其他蛋白。经胃酸和蛋白酶消化,游离出血红素,直接被肠黏膜细胞摄取,在细胞内经血红素加氯酶分解为原卟啉和铁而被吸收。血红素的吸收一般不受食物成分影响,吸收率高。第二种为非血红素铁,来自铁盐、铁蛋白、含铁血黄素及植物性食物中的高铁化合物。非血红素铁的吸收取决于铁原子的价数。由于可溶性及食物中螯合物的存在,食物中的铁必须成为可溶性二价铁才易被吸收。非血红素铁的吸收是肠黏膜受体主动的过程,进入黏膜细胞的二价铁,被氧化为三价铁,部分与脱铁蛋白结

4、合形成铁蛋白储存,另一部分未结合者直接被运送到黏膜下层,穿过细胞进入细胞液。肠黏膜细胞在调节吸收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可通过黏膜受体数目、胞浆内运铁蛋白浓度及脱铁蛋白的合成来调节铁的吸收。铁的吸收量取决于储铁量及红细胞的生成速度。(三)铁的运转血浆铁有来自肠道吸收的外源性铁及由巨噬细胞和肝细胞释放的内源性铁,衰老红细胞及无效红细胞被巨噬细胞吞噬后释放的铁约80%以上被重新利用。血浆铁须经过铜蓝蛋白氧化为高价铁后,与运铁蛋白结合而被输送到骨髓和其他组织中。运铁蛋白是分子量为80000的糖蛋白,属1球蛋白,主要由肝脏合成。一分子运铁蛋白有两个三价铁结合位点,所以可结合一个或两个铁离子(四)细胞摄取

5、铁细胞摄取运铁蛋白的铁须具备特殊的受体,此种受体存在于幼红细胞、网织红细胞、肝细胞上。每个网织红细胞上具有300000个受体,受体可随细胞成熟而丢失。运铁蛋白受体是一种跨膜糖蛋白,运铁蛋白与受体结合后,通过胞饮方式进入细胞内酸性非溶酶体囊泡,在囊泡内由于酸性PH,铁被解离,而运铁蛋白和受体重新被送到细胞表面,运铁蛋白被释放而重新被利用,铁则被细胞摄取。进入幼红细胞的铁在线粒体上与原卟啉结合形成血红素,多余的铁以铁蛋白的形式储存在红细胞中(五)铁的储存铁主要储存在肝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巨噬细胞内,储存形式有铁蛋白和含铁血黄素两种。铁蛋白的分子量为450000,是由24个多肽亚单位组成一个中空

6、的球形蛋白质,腔内可储存4500个铁原子。同种铁蛋白是由2种亚单位(L和H)按不同的比例构成,中心型铁蛋白主要含H亚单位,是一种酸性铁蛋白。血清铁蛋白主要是碱性铁蛋白,由巨噬细胞释放出来。红细胞内铁蛋白则由酸性和碱性铁蛋白所组成。铁粒幼蛋白中铁颗粒极为聚合的铁蛋白。含铁血黄素是变性或部分去蛋白质的铁蛋白聚合形成的不溶性含铁复合物,骨髓中可染铁即分布于骨髓颗粒的含铁血黄素。(六)铁的排泄正常情况下,人体每天铁的排泄不超过1mg,主要是随肠粘膜脱落细胞从粪便排出,或随泌尿道上皮细胞从尿中排出,随皮肤细胞或出汗时排泄的铁量极小。哺乳妇女每天从乳液中约排出1mg铁。在体内铁负荷过重时,铁的排泄量并不会

7、增加太多。缺铁时,铁的排泄量比正常约减少50%血红蛋白的运氧机制血红蛋白是由4个亚基构成,每个亚基由一条肽链和一个血红素分子构成,肽链在生理条件下会盘绕折叠成球形,把血红素分子包在里面,这条肽链盘绕成的球形结构又被称为球蛋白。血红素分子是一个具有卟啉结构的小分子。在卟啉分子的中心,由卟啉中四个吡咯环上的氮原子与一个亚铁离子配位结合。血红素的结构示意图如下:构成血红蛋白时,球蛋白肽链中第8位的一个组氨酸残基中的吲哚侧链上的氮原子从卟啉分子平面的上方与亚铁离子结合,当血红蛋白不与氧结合时,有一个水分子从卟啉环下方与亚铁离子配位结合。当血红蛋白载氧时,就由氧分子顶替水的位置。由此,血红蛋白就可运氧的

8、任务,这就是血红蛋白的运氧机制。铁代谢异常引发的贫血(一)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是只人体内用于制造血红蛋白的储存铁减少,影响血红素和球蛋白结合成血红蛋白而发生的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主要原因:铁吸收过少,铁排泄过多,铁运转障碍导致铁储存减少。(二)铁粒幼细胞性贫血(SA)铁粒幼细胞贫血为不明病因引起血红素合成障碍和铁利用不良,使铁沉积于幼红细胞线粒体中,骨髓环状粒幼细胞增多的低色素性贫血。铁粒幼细胞贫血可分为遗传性(SA)和获得性(SA)病因及发病机制:正常情况下血红素的合成过程,首先由维生素B6于体内转变成具有生物学活性的5-磷酸吡哆醛,它是甘氨酸与琥珀酸辅酶A结合成-氨基-酮戊酸(ALA)不可

9、缺少的辅酶。此为在线粒体内卟啉生物合成的第一步,再经一系列酶的作用,生成原卟啉,最后通过线粒体中铁螯合酶的作用,将亚铁嵌入原卟啉形成血红素。无论遗传性或获得性SA,均存在ALA合成酶活力降低,原卟啉生成障碍,导致幼细胞内血红素合成障碍。线粒体未能被利用而大量积聚。(三)运铁蛋白缺乏症运铁蛋白缺乏症主要是患者血浆中缺少或缺乏运铁蛋白,铁利用率显著下降,骨髓中无可利用铁以合成血红蛋白,产生贫血。(四)血色病血色病指铁负荷过多,即体内铁过多,铁摄入超过铁消耗,引起器官和组织纤维化和功能障碍的一组疾病。(五)原发性肺含铁黄素沉着症它是一种少见的铁代谢异常性疾病,肺泡内铁血黄素明显沉积,肺毛细血管反复出血。铁代谢异常会引发上述贫血症状。由此可见,铁代谢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生理现象,铁元素对人体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但也不能过量。维护体内铁代谢的正常时解决贫血的最直接的办法。参考文献1姚尔固 林凤茹主编 血液科临床备忘录 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6.1:5-10,53-562杨晓凤 张素芬 张清媛主编 实用血液疾病治疗学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 2008.9:1-173铁林生主编 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