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及作用_第1页
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及作用_第2页
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及作用_第3页
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及作用_第4页
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及作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考点06: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及作用(一) 考点指津 考点解说:“理解重要词语的含义及作用”是中考现代文阅读中的一个重要考点,考查考生根据上下文语境领悟词语含义的能力。考生应从整体上感知全文,并根据具体语境来把握词义。所谓“重要词语”,是指词语在文中的地位和作用相比较而言的。一般说来,以下词语是文中的重要词语:1、体现作者立场观点的词语;2、表现文章主题思想的词语;3、反映深层次含义的词语;4、反映具体语言环境的词语;5、对文章结构起照应连接作用的词语;6、比喻、借代等特殊的词语;7、根据语境随情而作别种义项的词语等。 题型归类1“×××

2、5;××”这一句中,“×”字为什么用得好?2.请分析选文×段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3.联系具体语境,请说出你对第×段中加点词语“××”的理解4.第×段画线语句中加点的词富有表现力,请结合语境简要分析。      答题技巧1.结合语境法 俗话说:“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无论哪个词语在语言中,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总是与其它词语组成句子表达某种意思。反过来看,上下文中总是或多或少、或隐或显地包含这个词语的意思,或制约

3、这个词语的含义。解题时,考生要有整体观念,认真把握上下文的意思,结合语境做出答案。2.抓住主旨法 如果试题要求考生去理解体现作者思想情感和立场观点的词语,或表现文主题思想的词语,或文章标题的作用等,可运用这种方法来解答。但要注意,考生必须在把握文章思想内容、理解文章主题的基础上进行思考。3.明确指代法作者为了表达简明,在同一事物反复出现的时候,往往就会在所指代的事物之后,运用指代性词语。理解这类词语时,考生可以紧扣上下文,寻找它指代的对象和范围,一般在此词的前句或前段。有时指代的内容比较隐蔽,就需要我们综合概括。4.巧用修辞法 在文章的写作过程中,很多作者为了将比较抽象的事

4、物说得清楚明白,生动活泼,常常喜欢借助于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来表达某种意思。因此,解答此类题目时,既要紧扣目标段,又要联系上下文进行合理推断,结合作者运用的比喻、夸张、象征、衬托等手法,理解其深层含义。如果运用的是比喻,考生就要弄清它比喻的对象,即本体是什么;如果用的是双关修辞,就要明白是谐音双关,还是语意双关。 (二)题型演练青海省2013年中考(一)阅读走近青海湖)(节选1)完成19-23题。(ll分)青藏公路,如一条哈达飘向天边。高原的阳光、清凉的夏风、悠闲的羊群和牦牛,一路相伴。在天路之上,在穿梭的车流之中,一位红衣喇嘛正朝向圣城的方向叩拜。磕长头匍匐的姿势成为一道独特的风

5、景,喧嚣的尘世也被这心灵的虔诚与宁静所折服。心中的青海湖因此染上了圣洁神秘的光芒。车窗外,视线所能触及之赴,青海湖如一条蓝色的绸带浮于天边。她披着薄雾般的蓝纱,有少女般的娇羞。八月的青海湖,油菜花还未开尽,虽然不是金黄的花海,但青与黄的色彩为她穿上了漂亮的裙裾。一点一点地,青海湖露出了她美丽的面容。至二郎剑风景区,我竟然飞奔似的投入她的怀抱。蓝色,主打的色彩,一直铺向天边。那湖水的蓝,蓝得纯净,蓝得深湛,也蓝得温柔恬雅。究竟是谁将你安放于这高原之上?又是谁将你的心思染蓝?潮水被多情的风儿吹皱,那绵缎上,起伏着一层微微的涟漪。一个个蓝色的音符叩击着游者的心扉,令人陶醉,浮躁与一切杂念便被击得粉碎

6、。那水鸟是湖的俘虏,飞是如此慵懒,一会儿吻一下波浪,一会儿轻轻地掠起,绝不飞高,如此含情脉脉。朝阳,洒下迷人的光芒,与波光粼粼的湖水嬉戏,似一位娴熟的钢琴师,弹奏蓝色的琴键,流出清脆动人的乐音。沭浴在你的怀抱,这是爱的襁褓,温暖而不燥热,舒适而不让人颓废。没了阳光的施与,不知道青海湖的湖水该是什么样,也不知道我能否安享这份难得的恬静与闲适。白云,就在头顶,姿态各异,似洁白的哈达,又像自在的羊群,在湛蓝的天空和蓝蓝的湖水之间徜徉,在蓝色的长廊里快乐地做着蓝色的梦。我的思绪沿着历史的河道漫朔,一位来自大唐的公主曾经站在日月山顶翘首回望东方,长安的繁华、高原的荒凉、和亲的重任和心灵的牵挂在公主内心不

7、停地撞击。进藏的古道留存着历史的足迹,古老的日月山见证了岁月的沧桑,青海湖的湖水千百年来讲述着美丽的传说。如今,文成公主的巨幅洁白雕像静静地伫立在湖畔,公主的面容平静如佛,眼神连出大爱之光。公主背靠的湖水仍是碧澄如初,但时空的隧道将久远的历史重现,又将民族的团结与时代的巨变告慰这位伟大的女性。青海湖,正因这一段流淌着的历史,才变得如此厚重。夕阳西下,带着浓浓的不舍,我们沿着绿色的草滩,沿着蓝色的湖畔,返回西宁。虽然没有去鸟岛看鸟,没有去海心山登山,但这次美丽相遇已经在我的内心烙上了深深的印痕。拉开车窗的玻璃,我留恋地朝外看着,想把青海潮的美再一次装进脑海。任凭青海湖的风吹拂脸颊,任凭那醉人的蓝

8、色占满我的眼眸,任凭满脑的兴奋与满足欢快地驰骋。当最后一一点影子消失的时候,我在心里道出一声:再见,青海湖!19. 本文的体裁是_。全文是以什么为线索进行描述的?(2分)答: 20.文章开头写青藏公路和红衣喇嘛有什么作用?(2分)答: 21品味选文第段画线句中“吻”、“掠”的妙处。(2分)答: 22文章第段能否删去,请简要阐述理由。(3分)答: 23全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答: 2013年乌鲁木齐市石头里的春暖花开葛 闪从家到学校,从学校到家,20余里崎岖难行的山路,洛宁总是背着一个大口袋,艰难而坚毅地行走着。洛宁11岁,是云南山区的一名小学生,皮肤黝黑,身形瘦弱,沉默寡言,喜欢

9、独处,是同学们眼中的“怪人”。同样,他也是我到偏远山区支教以来,见过的最不合群的学生。从几个月前开始,洛宁上学的时候,背上背的除了书包,凭空多了一个口袋。口袋里面不知道装着什么东西,鼓鼓囊囊的,看起来颇有重量。上课的时候,洛宁就把口袋轻轻放在课桌下面。下课的时候,洛宁就把口袋背上,在小小的操场上转圈。班上的学生都很好奇,想揭开谜底。有同学去摸过,硬邦邦的,有棱有角,从手感上判断像是石头。但是,洛宁总不会傻到把石头当做宝贝整天背着吧?不管是同学们,还是做老师的我,每当向洛宁问起这件事情的时候,洛宁总是一言不发,只是低着头吸着被冻得红通通的鼻子。又过了一段时间,时值严寒,洛宁的口袋也变大了,里面的

10、东西好像也装得更多了,似乎口袋里面的东西是遵循着一定的时间规律变大变重的。洛宁口袋里的秘密,终究没有敌得过同学们的好奇心。一次,洛宁没有拗得过好几个同学的“合力”,口袋被强行打开,滚落出来的居然真的是石头!原来,身形瘦小,体弱无力的洛宁,是想通过背石头来锻炼身体。几个孩子回过神来,便嘻嘻哈哈嘲笑起洛宁来。被激怒的洛宁狮子般扑了上去,和他们打在了一起。办公室里,我不忍心训斥洛宁。我刚来时就听别的老师讲过,眼前这个瘦弱到让人心疼的孩子背后,有着任是谁听了也会难过的背景:6岁那年,洛宁的父亲患病离世,使本就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天塌了,母亲就用瘦弱的肩膀撑起了这个家:她每天上山砍柴到集市上去卖,还要替

11、别人做挣不了几个钱的手工活,还要割猪草喂养唯一的一头猪,还要洗衣做饭。洛宁很懂事,只要从学校回家,就抢着干活。日子本来可以这样贫苦却也不失幸福地度过,但命运就是这么无情和残酷去年的一天,洛宁的母亲不幸遭遇车祸,命虽捡了回来,人却瘫痪了。几天后,我买了点东西,趁着上午没课,独自来到了洛宁的家里。躺在床上的洛宁的母亲即使盖着被子,我也可以从瘦削的脸上看出,她的身体是多么虚弱。见我介绍了自己的身份,洛宁的母亲慌忙要起身,但只是挣扎了几下便作罢了,在我的帮助之下,才半坐了起来。我告诉她洛宁优异的学习成绩和近来的情况,只是,我隐瞒了洛宁和别人打架的事情。当我向她提及洛宁背石头上学的奇怪之举时,她的眼泪顿

12、时扑簌簌落了下来。原来,自从她瘫痪后,洛宁除了上学,其余的时间都在家中服侍母亲。小伙伴喊他去玩,他没有时间,因为他要接替母亲的“工作”砍柴、烧水、做饭、洗衣服、喂猪一天,她因为渴急了,把手伸向离床头不远的热水瓶,结果却烫伤了自己。洛宁放学回家,看到被烫伤了的母亲,心像被刀狠狠地剜了一般,痛入骨髓。他怕在以后的日子里,若是自己不在家,母亲不知道还会发生其他什么事情。于是,洛宁当即决定:以后的每一天,他都要背着母亲上学。尽管母亲一再劝阻,洛宁还是坚持自己的想法。从那时起,他便开始背着石头上学了。我的心陡然被濡湿了,但我同时还是感到奇怪,洛宁想背着母亲上学来照顾她,但他的背上,却怎么永远是一袋石头?

13、洛宁的母亲看出我心中的疑惑,哽咽着告诉了我这个爱的秘密:她体重86斤,洛宁瘦小的身躯哪堪重负!于是他想出了一个办法,起初,背着少量的石头,随着对重量的适应,然后不断地添加石头,直到他能适应超过86斤的重量为止。86斤,是洛宁母亲的体重,亦是爱的重量!回来的山路上,我任由泪水肆意奔流。我想,那口袋里的石头冰冷坚硬的棱角,定然无数次硌疼了洛宁的后背、压疼了洛宁瘦弱的肩膀吧?我仿佛看到这样一幕画面:在刺骨的寒风中,在崎岖的山路上,单薄的洛宁背着一袋硬邦邦的石头在艰难地行走。顶着风雪,洛宁不怕严寒;踏着山路,洛宁不畏艰险。只因为,他后背上的那一袋石头并不冰冷坚硬,而是因了一份爱,时时春暖花开! (摘自

14、辽宁青年2012年第1期,有删改)13结合语境,说说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及其表达效果。(6分) (1)口袋被强行打开,滚落出来的居然真的是石头! (2)我的心陡然被濡湿了。 14请根据提示,补全故事情节。(6分) 洛宁每天背着大口袋上学 15请具体分析第段在文中的作用。(4分) 16文中的洛宁有怎样的性格特点?请概括分析。(4分) 17文章以“石头里的春暖花开”为题有哪些好处?说说你的看法。(6分) 13(6分) (1)强调打开口袋的结果完全出乎孩子们的意料。突出表现了孩子们看到满口袋真是石头时的惊讶之情。(3分) (2)此指心里一下子涌起并充溢着感动。表现了“我”被洛宁要背母亲来上学的想

15、法深深感动了。(3分) 14(6分) 同学发现口袋里真的是石头;老师探寻背石头的原因;母亲解开背石头的秘密。 15(4分) 用了插叙的手法;使故事情节紧凑,描述的场面集中;交代了洛宁的家境贫寒,有助于塑造人物形象;为写他背石头上学做了铺垫。 16(4分) 沉默寡言,喜欢独处;自尊心强,不愿被同学欺负;懂事能于,包揽家务;深爱母亲,承担责任。 17(6分)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表明作者的情感倾向;内涵丰富,耐人寻味。2013年南宁市 雨中片段放学后,女儿没有地方可去,。又担心我接不着她,便跑到我必经的路口去会我。天气有些阴冷,下着小雨,女儿光着脑袋,一动不动地站在雨中等着我的出现。我看到她时,她已

16、由一只活泼的小鸟变成了落汤鸡。本想责怪她为什么不躲到一边避避雨,但看到她那个样子,我什么也说不出来。女儿毕竟只有七岁,我能想得出那一刻她内心的焦急,一是担心我接不着她,二是怕街头来来往往的人群档住视线,望不着我。现在又有几人能执着地站在一场雨中,一动不动地等他要等的人?何况女儿看到我的时候,不仅没有埋怨这恼人的雨,反而喜出望外地扑向我,一个劲地喊着:“妈妈,我终于看到你了!”女儿这个样子,使我想到自己多年未淋过一场雨,甚至也多年没有见过一个人被雨淋到淋漓尽致的情景了。雨,曾经给了我许多美好的回忆。儿时的雨,来不及想象,来不及躲避,说来就来了。放学时,我们经常护抱着书包拼命往家赶,夹着嘻嘻哈哈的

17、追闹声,全然没觉得一场雨会给人的心情带来忧愁。回到家,母亲一个劲地拉长她的衣角在我头上擦了又擦,既不怨天也不责怪我们,眼里只有自责与心疼,因为那时家里根本就没有一把像样的伞。当母亲触摸到我的脑袋时,我顿感心里暖暖的,恨不得很多淋几次这样的雨。我们姊妹很多,那个年代能在母亲面前撒娇,好像是非常奢侈的事。暴雨已经结束了,在地里干活的父母已被雨浇个透视。裤管卷得老高,雨中的父亲一边往家跑,一边“哦哈嘿,哦哈嘿”很有节奏地喊着。那个时候,他们也都还是年轻,年轻得使我们记不起那些年月里生活有多艰难,只记得他们每次从雨中赶回来时,陡然间家里溢满了温馨。一家人都在,哥哥姐姐们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只管玩耍,因为

18、有父母在呢!母亲会闲下来,低着头安心纳她的鞋底或缝缝补补;父亲会摆弄他心爱的二胡笛子什么的,奏出的旋律传出远远地,跟随茫茫的雨雾婉转起伏,隐约迷离,仿佛整个村子在舞蹈,变得婉约、优雅起来。还有些雨,不大不小,反正知道它要来了,左邻右舍都手忙脚乱地一起来帮忙。谁家晒在外面的稻谷麦粒,谁家的棉被衣物,那时一定要赶在雨前抢收完毕的。一阵紧张的忙乱之后,大雨就来了。粮食、衣物丁点儿也未被淋,大家你看着我,我看着你,那一刻,有简单、满足、胜利、幸福的笑容写在脸上。乡村的一场及时雨后,会有泥土、绿叶散发出清新的味道。能看到天边拱出美丽的彩虹,能听到欢快的鸟儿一阵清亮的歌唱。干涸已久的田渠、沟壑、池塘顿时灌

19、满了琼浆。乡村人最愿意看到的是种子突然冒出了牙尖尖儿。本是蔫了下去的秧苗与一场雨相遇后,一根根一簇簇有棱有角地鲜活起来了。那个时候的雨好像会和很多人,很多事,很多感情牵连在一起的。时过多年,我在慢慢老去,对雨的感受愈发地迟钝了,甚至时常根本不愿意看到一场雨的到来。每天都要看天气预报,提前添衣带伞,仿佛雨来的时候,是它独自的行为,与我的情感一丁点儿关系都没有。我甚至开始怀疑自己,是否还有勇气,像七岁的女儿一样站在大街上去淋一场属于自己心中的雨? 22.本文段作者回忆了儿时下雨的四个美好片段。根据你的理解,仿照示例,在空白方框里填写相应的小标题。(2分)乡野生机之美母亲怜爱之美乡野生机之美23.说

20、说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好在哪里?(4分)(1)我们姊妹很多,那个年代能在母亲面前撒娇,好像是非常奢侈的事。 (2)本是蔫了下去的秧苗与一场雨相遇后,一根根一簇簇有棱有角地鲜活起来了。 24结合语境赏析文中划线的句子。(3分) 25根据你的理解,从行文结构、表现手法、文章主题等方面任选一个角度,谈谈“雨”在文中的作用。(3分) 22.(2分)家庭温馨之美 邻居互助之美 23.(4分) (1)(2分)“奢侈”通过强调“撒娇”的难得,写出了作者淋雨后得打母亲疼爱的激动心情,表达了作者美好童年和深沉母爱的无比眷恋。 (2)(2分)“鲜活”化静为动,写出了雨后秧苗重获

21、生机的盎然景象,表达了乡间“久旱逢甘雨”的喜悦心情。 24(3分)句子采用拟人的手法,通过“村子”的“舞蹈”,侧面反映出父亲二胡笛子声音的优美,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无限思念之情。25.(3分) 示例:雨作为行文的线索贯穿全文,作者通过描写雨前和回忆中几个下雨片段,写出了亲情的温馨,邻居的友善,表达了自己对快乐童年的向往,对亲人故乡的怀念。(意思对即可)重庆市2013年(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一17题。(23分)生长在城市里的一棵树【美】劳拉·伊丽莎白·理查兹 陈荣生 译在一座拥挤的城市里,在两座高楼之间长着一棵树。这棵树的周围没有任何绿色植物,树一侧

22、的叶子碰到了一座仓库密密实实的墙,另外一侧的叶子掠到了一座破旧公寓的窗口,下面的空间已经被水泥铺到树的根部,但这棵树仍然活着,而且每到春天都会长出新鲜嫩绿的叶子。“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住在树根下的老鼠问。“我就不会这样做,如果我是你的话”。“这是我的事!”树说。“这是我得做的事情。我的家族全都这样做”。“但是没有人来看你,在这样的环境里,”老鼠说,“除了我。”“那不关我的事!”树说。但是,公寓里那位生病了的姑娘说:“妈妈!亲爱的妈妈!窗外那棵树长出细小的新叶了,嫩嫩的,绿绿的。春天来了,即使是在城市里也可以看到春天了。现在我会长得更好。我敢肯定。”“感谢上帝!”母亲说。夏天来了。树叶长得又大

23、又长,树枝被它们压得弯了腰。树叶在风的吹拂下颤抖,留下了一片阴凉。“你这样耗费自己的生命,真的让人为你感到遗憾!”住在树根下的老鼠说,“要是你捕捉昆虫,或者做些有用的事情,我倒会感到好受一些。你为什么就是要这样做呢?”“这是我得做的事情!”树说。“我的家族全都这样做”。“但是,如果有人关注或同情的话,那又会不同,”老鼠说。“那不关我的事!”树说。但是,公寓里那位生病了的姑娘说:“妈妈,热浪让人感到窒息。要不是有那棵可爱的树的遮阴,我真的无法忍受。风把树叶吹得沙沙作响,我从这种响声中感觉到了凉爽,好像置身于山间一大片森林,森林里的树木凤舞婆娑,碧绿的草地上长满了鲜花,清香四溢,叮咚作响的泉流你追

24、我赶往前奔。”“感谢上帝!”母亲说。日子一天天过去,转眼就是秋了。空气开始稀薄和变冷,那棵树的树叶也开始变黄,一片接一片地掉落到地上。水泥地面全都被落叶覆盖了,那些落叶就像金子般闪闪发光。“现在你明白了!” 住在树根下的老鼠说,“现在一切都结束了,你的辛苦有何所得?”“我做了我得做的事情”,树说,“那对我来说已经足够了”。“真是懦弱的植物!”老鼠说,“如果你结出果实让人吃,那至少算是留下一点东西,可现在,除了掉落的枯叶和空荡荡的树枝,你什么都没有留下。”“那不关我的事!”树说。但是,公寓里那位生病了的姑娘说:“妈妈!亲爱的妈妈,夏天已经结束了。看啊!我那棵可爱的树掉叶了,那些光秃秃的树枝拍打着

25、我们的窗口,似乎在提醒着我,那棵树该安静休息了,我想我也要睡觉了。亲爱的妈妈,请您帮我拾几片树叶,我要好好珍藏,因为它们一直是我快乐的源泉。”(21)说完,她转身面对着墙,慢慢地入睡了。(22)“感谢上帝!”母亲说。选自美文(有删改)13.文章写了一棵树的经历,也写了一位生病女孩看到树后的感受,请分别加以概括。(6分)树的经历: 女孩的感受: 14.第段的环境描写,写出了树怎样的生存环境?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15.结合语境,说说第段中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1)那不关我的事! (2)树叶在热浪下微微颤抖,留下了一片阴凉。 16.请从修辞和描写手法的角度,对文章第段划线语句进行赏析。(

26、4分)好像置身于山间一大片森林,森林里的树木凤舞婆娑,碧绿的草地上长满了鲜花,清香四溢,叮咚作响的泉流你追我赶往前奔。” 17.文中的树反复说:“这是我得做的事!”“我的家族全都这样做。”这两句话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并请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它的现实意义。(5分) (一)(23分)13.(6分)树的经历:春天长出嫩叶夏天枝繁叶茂,在热浪中留下阴凉秋天衰落掉叶。(3分,每点1分。意对即可)女孩的感受:感受春天到来,相信自己会长得更好感受到夏中的凉爽,相信困境中也会有美好感受到秋的安静,带着期盼安心静养。(3分,每点1分。意对即可)14.(4分)单调(孤零),狭窄(2分)  意在与树

27、的表现形成对比(反衬)(1分)突出树的顽强精神。(1分)(意对即可)15.(4分)(1)有没有人来看望。(2分)  (2)树叶忍受热浪侵袭的煎熬和默默抗争的情状。(2分)16.(4分)示例:多角度描写。从视觉、嗅觉和听觉等角度描写出了一个美好的森林世界。拟人。“树木凤舞婆娑”“泉流你追我赶往前奔”,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树木摆动的美妙姿态和泉水流淌的畅快。(每点2分)17.(5分)每个人要坚守自我,做好分内的事;乐于奉献。(3分)结合自身实际谈意义。(2分)观点正确,言之成理即可)(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17题。(21分)走进一片雪花的温暖包利民越是寒冷的天气,雪花落得越

28、勤。其实,一生最寒冷的际遇中,总会凝结出一些直入人心的美好。冬季并不能将一切冻结,比如那些流淌的风,料峭的树,比如那些些酸涩而充满希望的心,都会在冰封雪地中生机盎然。喜欢飘雪的日子,喜欢走进那一片苍茫的洒落中,身前身后都是舞动的精灵。女儿学校的门前,有一个卖冰糖葫芦的中年女人,在她的三轮车上,一根横着的圆木靶上,插满了红红的冰糖葫芦。她穿着一件绿色的旧军大衣,头上裹一条蓝色的头巾,脸上洋溢着暖暖的笑。孩子们都愿意买她的冰糖葫芦,我问女儿为什么,她说喜欢阿姨的笑。后来知道这个中年女人身世很是坎坷,不说她那些种种艰难的经历,只是在如此寒冷的风中雪里,她的脸上能露出那么灿烂的笑,就足以让人心生钦敬。

29、有一个雪天,路滑。放学时间,车流如织,还是有许多学生在路上横跑。那中年女人冲过去,抱起一个滑倒在马路中的孩子,自己却被车蹭了一下,倒在地上。幸好车开得很慢,女人并没有受伤,她从地上爬起,掸掉身上的雪,笑着告诉那个孩子以后过马路要小心。雪花依旧纷纷扬扬的下着,而她身后的那些冰糖葫芦像一串串红红的火。记起几年前的一个雪夜,我们的车抛锚在一段土路上,车上的几个人冻得直哆嗦。透过茫茫夜色,我们依稀看见左前方有隐约的灯光。走了近二十分钟,双脚已冻得麻木,雪花纷纷扑打在没有知觉的脸上。那是一个小小的村子,我们犹豫着敲开了村头一户亮灯人家的门,说明了情况,那个憨厚的年轻人立刻跑出了门,而老大爷和老大娘开始抱

30、柴禾烧火。我们坐在热乎乎的炕上暖了一会儿,就见年轻人已带了七八个小伙子回来。于是我们坐着一辆农用拖拉机到了土路上,大伙儿帮着用绳子把车拴在拖拉机上,就这样把车拖到了村里。至今仍记得那个雪夜,坐在滚热的炕头上,望着外面朦胧的飞雪,觉得充满了温暖的情趣。特别是那些乡亲们的笑脸,让人心里热乎乎的。越是严寒的时候,越能体会到温暖的可贵。其实只要心里温暖了,便会感觉到那每一片雪花,都蕴含着让我们怡然的种种。在飞舞的雪花中,那红红的冰糖葫芦,那雪夜中隐约的灯光是那样一下子击中我心底最柔软的角落。去年冬末,和几个朋友去山上赏雪,在一个山谷里,便看到了震惊的一幕。只见高高的悬崖顶上,已堆积了很厚的雪,如墙耸立

31、。忽然,那雪便轰然而下,一时间如瀑布纵贯,惊天动地。约一分钟后,积雪倾尽,我们却依然沉浸在那一泻的气势里。是的,所有雪花的积累,竟会爆发出如此的辉煌,蕴含着如此的力量。而这种力量是一种沉重,是一种积累,更是一种希望。面对飞雪的瀑布,心中似也燃起熊熊的火焰,激情满怀。常听人说,万千的雪花构成了冬季的寒,那是因为没有真正走进雪花。我更愿意相信,每一片雪花都是冬季里那些不甘寒冷寂寞的心绪,都是那些充满温暖和希望的心灵在飘飞。(选自做人与处世2013年第6期,有删改)13.联系全文,分条概述作者在“一片雪花”中走进了哪些温暖?(4分) 14结合语境,说说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1)其实只

32、要心里温暖了,便会感觉到那每一片雪花,都蕴含着让我们怡然的种种。 (2)在飞舞的雪花中,那红红的冰糖葫芦,那雪夜中隐约的灯光是那样一下子击中我心底最柔软的角落。 15.第段景物描写生动传神,请简要分析它在文中的表达作用。(4分) 雪花依旧纷纷扬扬的下着,而她身后的那些冰糖葫芦像一串串红红的火。 16.文章线索有着串联全文、贯通文脉的作用。本文的线索是什么?为什么?(5分) 17.文末划线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我更愿意相信,每一片雪花都是冬季里那些不甘寒冷寂寞的心绪,都是那些充满温暖和希望的心灵在飘飞。 (一)(21分)13.雪天里中年女人抱起滑倒在马路中的孩子;雪夜里乡亲们帮助我

33、们拖车;雪景中感悟到雪花蕴含着的一种力量(答到2 点给4分,意合即可)14.(4分)(1)是指文中给作者带来温暖的人和事(或”感动作者的人和事”)(2分)(2)指作者被感动的心灵深处(2分)15.借洁白的雪花和火红的冰糖葫芦形成对比(1分),有力地烘托了(衬托出)(1分)中年女人这一人物形象:心地善良、乐于助人、热情似火(2分,意合即可)16.(5分)本文有明暗两条线索。“雪花”是明线,因为作者雪天所见下马看花、发夜所经历的、雪景所感悟的都与雪花有关;“温暖”是暗线,因为中年女人的善良、乡亲们的热心、雪花积累蕴含着的希望等都让作者感温暖。(答到一条线索且说理充分给3分,两条线索都答到给5分)1

34、7.(4分)作者赞美雪花(1分),就是在赞美那些给我们带来温暖和希望的人们(3分)(三)原创预测毒不死的城里人毕淑敏最近几个月来,吃过的最美味的一餐饭,是在乡间的小山村。正午时,背靠着池塘,在秫秸搭成的简易凉棚下,主人端上自家种的玉米和土豆,还有刚刚从水中打捞的半尺长的鱼,架在炭火上烤熟。那条鱼从中间被剖开,平铺在红红的火焰上,一条好像变成了两条。浑身披盐挂霜,硬而微黄,好似生了薄锈的盔甲。吃到嘴里,鱼刺和鱼肉都是干脆而火爆的,“咯吱吱”,似嚼着一袭土色的蓑衣。我问主人,“用了什么调料?”老大爷嘬着旱烟嘴,含混地回答:“盐。”我说:“还有呢?”主人吐出一口烟雾,清晰地答:“没有了。”我不相信地

35、反问:“没有花椒、大料?没有豆豉、辣椒?没有蚝油、香叶?没有”主人打断我:“你说的那些都没有,光是盐。”我说:“今天才知道,盐是这样好吃啊。”主人就笑了,说:“你这个人啊,整岔了。盐并不好吃,好吃的是我们给自己预备的这些个物产。乾隆年间老一辈子怎么着种,咱现在还是怎么着种。我们给自己吃的东西,用的是土法,没有化肥,没有农药,更没有激素。”说到这里,他沧桑的脸上露出一点点不怀好意的浅笑,说:“有件事,我一直整不明白,总想找个不见怪不爱生气的城里人打听打听。”我说:“您打听吧,我不见怪也不生气。”老人家清了清嗓子,说:“我们在庄稼和菜叶上,用了那么多化肥和农药,眼看着活蹦乱跳的虫子眨眼间就扑拉拉死

36、了一地,可你们城里人一年到头吃的就是这种粮食和菜,怎么到如今还没有被药死呢?”他原本就有地方口音,因为踌躇加之不好意思,让方言味变得更加浓厚。“药死”这个词,在他的发音里,说成“约死”。我听懂了他的话,一时不知如何回答是好。第一个反应是为自己吞下那么多的农药和化肥加激素却“约而不死”,依然活蹦乱跳地大吃东西而深感惭愧。我说:“抱歉啊,我也不知道自己至今为什么还没有被约死”在一旁偷听我们对话的一个小伙子,挺身而出解了我的围。他说:“早年间有一个广告,唱的是我们是害虫,我们是害虫记得吗?人就像害虫。打了农药,有些人生了癌症等恶病死了,有的就产生了抗药性,不死。你们这些不死的人,就像活下来的害虫,有

37、了抗体,反倒更坚强了。”周围的人偷听到我们的话,七嘴八舌道:“是啊,是这样。你看蟑螂,你看老鼠,不是一直被各种药饵毒杀吗?绝了吗?没有!越杀越多。城里人也跟它们似的,毒不死的。”我拿捏不准自己作为城里人的一员,在农药和化肥的围攻浸淫中,至今活着,是该自豪还是该悲哀呢?“我们从来不吃给城里人准备的东西。我们把给自己吃的东西和卖给城里人的东西,分成两个地块,绝不掺和。今天给你们吃的,就是平日留给俺们自己吃的东西。”老人家非常热情地说。我望着他善良而沧桑的脸,心中满是惘然。泾渭分明地把种粮的人和吃粮的人齐刷刷分开,给自己留下清洁的食品,然后用慢性毒药去“约”他人,这是生存的智慧还是蓄意的谋杀?我不敢

38、生出责备老人的意思,倘若自己是农人,很可能也出此下策。面对现今中国的普遍现象,无奈,只得寄希望能变成杀不死的青虫。前两天看报纸,中国的城镇人口已经达到了62以上。可否这样说:大部分中国人现在吃的食品,其实是那少部分人不喜欢吃,不屑于吃,也不敢吃的。想起“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古训。那是儒家思想的精华,也曾是中华民族根深蒂固的信条。现今在“吃”这个天大的问题上,怎么美德尽失?分手的时候,老人很开心地告诉我们,他的一双孙儿女都考上了大学,以后也要成为城里人了。1. 联系语境,说说你对下面句中加点词的理解。(1)说到这里,他沧桑的脸上露出一点点不怀好意的浅笑,说:“有件事,我一直整不明白,总想找个不

39、见怪不爱生气的城里人打听打听。” (2)我望着他善良而沧桑的脸,心中满是惘然。 2“老农”作为乡下人的代表,请简要分析他的人物形象。(6 分)                                      &

40、#160;                                         3.文末老农很开心地告诉“我”,他的一双孙儿女,都考上了大学,以后也要成为城里人了。这个结尾有何深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