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的华夏之音—曲艺篇(1)_第1页
多彩的华夏之音—曲艺篇(1)_第2页
多彩的华夏之音—曲艺篇(1)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多彩的华夏之音曲艺篇教学年级:高中一年级教材版本:花城出版社教学目标:1、 使学生对我国曲艺音乐产生兴趣,并乐于了解其历史发展,表现形式和艺术特色。2、 对比聆听丑末寅初和蝶恋花-答李淑一,感受南北有代表性的说唱音乐的特点。3、 能分辨京韵大鼓、苏州弹词和山东快书。教学方法:讲授法、欣赏法、示范法、对比法和小组合作探究法。教学重点:欣赏丑末寅初和蝶恋花-答李淑一,感受这两首曲艺作品的音乐特点。教学难点:掌握京韵大鼓和苏州弹词及山东快书的有关知识,能分辨出各曲艺音乐。教学思路: 通过地方性曲艺山东快板的引入,了解曲艺这一艺术形式。课堂中学生通过聆听、鉴赏、学唱体验来感受京韵大鼓和苏州弹词的风格特

2、征,更好的理解曲艺艺术的独特和韵味,进而达到对南北曲艺的分辨。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生的才艺表演导入。教师:这是一段什么表演形式?(山东快书锉大姐)山东快书(快板),过去叫“数来宝”、也叫“顺口溜”“流口辙”“练子嘴”,是从宋代贫民演唱的“莲花落”演变而来,经常见景生情,口头即兴编词,宣传自己的见解,抒发感情。演出形式:主要有一个人演唱和两个人对口演唱形式。二、 引出课题曲艺教师:曲艺是各种说唱音乐的总称。曲艺音乐是指曲艺中的唱腔与伴奏部分,它有两种表现方式:一是有说有唱,一种是只说不唱。常由一人演唱,多则三五人。演出形式简便灵活,以第三人称的叙事为主,第一人称的代言为辅,具有“一人多角”的

3、特点,并自兼乐器伴奏,略带表演动作来演述故事,塑造人物表达思想感情。下面我们来学习两种有代表性的曲艺形式:京韵大鼓和苏州弹词。1、 聆听体验京韵大鼓丑末寅初(完整聆听并思考)(1) 表演者是谁?(骆玉笙及简介:京韵大鼓表演艺术家,艺名“小彩舞”。自幼学习京剧,17岁改习京韵大鼓,后创骆派,在京韵大鼓界独树一帜。她的音域宽广、音质醇厚、吐字清晰、韵味浓郁。骆派唱腔注重行腔中的颤音、滑音技巧的运用,以演唱悲曲见长。代表作有剑阁闻铃、击鼓骂曹、丑末寅初等。后为电视剧四世同堂演唱京韵大鼓风格的主题曲重整河山待后生,赢得广大观众的喜爱。)(2) 表演形式是怎样?(一人站唱)(3) 作品中的伴奏乐器有什么

4、?(板鼓、大三弦、琵琶、四胡)(4) 感受其语言有何特点?(北方方言,运用顶真加跺的句法,并有儿化音2、 京韵大鼓简介教师:京韵大鼓又叫“京音大鼓”,广泛流传于河北和华北东北的部分地区,是我国北方说唱音乐中艺术成就较高的一种,在全国的说唱音乐中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京韵大鼓由河北沧州一代流行的木板大鼓改革发展而形成的。木板大鼓,是一种农民的说唱音乐形式,由半职业的农民艺人演唱,伴奏没有弦乐,只有鼓板,因此得名。木板大鼓不仅是京韵大鼓的前身,也是其他多种大鼓的前身,以演唱长篇大书为主。有人评价京韵大鼓有五个特点:雅俗共赏的形式,刚柔并济的风格,说唱结合的方法,一曲多用的唱腔,写意传神的表演。3、

5、 音乐作品分析丑末寅初是京韵大鼓的传统小段,又名三春景。是骆玉笙老先生的一个精彩唱段,内容生动的描绘出春日的清晨天色将晓时分,各类人物忙碌生活的情景,如渔翁、樵夫、农民、学生、青年女子和牧童等的种种活动,展现出一幅生机勃勃、情趣盎然的民俗风情图景。4、 学唱体验学唱第一句唱词(教师的示范、教唱、学唱感受演唱及语言特点)“丑末寅初日转扶桑”三、 苏州弹词1、蝶恋花-答李淑一的创作背景引入。是毛泽东作于20世纪50年代的一首词,而后京剧、川剧、湘剧、评剧等十几种剧种为之谱曲。苏州弹词这一唱腔融合了蒋调陈调及戏曲中的某些板式,贯通前后,统一协调,构成一首激情洋溢的完整的唱腔。2、聆听体验(欣赏并思考

6、)(1)作品的表演形式是怎样的?(坐唱,自弹自唱)(2)伴奏乐器有什么?(小三弦、琵琶)(3)弹词的语言有何特点?(苏州方言,吴侬软语)3、弹词的基本知识苏州弹词:被誉为“江南明珠”,是江苏、浙江、上海一带颇具影响力的曲艺品种。演出形式有单档、双档、三档多人等,演员自弹自唱,并有以鼓击节和用弦索伴奏两种形式。主要伴奏乐器为小三弦和琵琶。唱腔中由于使用苏州方言,形成了特有的曲调。4、 学唱体验(教师示范、教唱、学唱,注意部分字的发音)“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清飏(yang)直上重霄”四、 合作探究分组讨论对比南北曲艺艺术的不同特点北 方南 方语言直白,咬字清晰声调多,婉转伴奏乐器板鼓、大三弦、琵琶、四胡小三弦、琵琶、扬琴等音乐风格高亢激昂、叙事性的婉转、一字多腔表演形式一人站唱坐唱、自弹自唱五、 曲艺荟萃聆听下面的音乐片段,分辨是哪类曲艺音乐,使用连线将它们连接起来。玲珑塔绕口令 腾飞的骏马 林冲发配 送公粮 (蒙古好来宝) (四川清音) (西河大鼓) (河南坠子)六、 拓展与探究(1)集体学习山东快书锉大姐(2)通过对曲艺的学习,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