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工作模式转变与高校共青团服务策略探索_第1页
大学生就业工作模式转变与高校共青团服务策略探索_第2页
大学生就业工作模式转变与高校共青团服务策略探索_第3页
大学生就业工作模式转变与高校共青团服务策略探索_第4页
大学生就业工作模式转变与高校共青团服务策略探索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22卷收稿日期2005-09-15作者简介马小辉(1975-,男,浙江金华人,浙江林学院人文学院党总支副书记,讲师,硕士。大学生就业工作模式转变与高校共青团服务策略探索马小辉(浙江林学院人文学院,浙江临安311300摘要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实现了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由此出现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方面的新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对此,用“职业生涯发展辅导”这一新的就业工作模式代替原有的“就业指导”模式是大势所趋。高校团组织应该适应就业工作的变化,改变服务方法与策略,实现共青团组织满足社会需求和服务青年的根本职能。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共青团;服务中图分类号D297.6文献

2、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8318(200504-0062-06The Shift of The Undergradtlate Students'Elhployment Modes And The ExplorationTowards The Campus Service Provided By Youth LeagueMA Xiao-hui(College of Humanities,Zhejiang Forestry University,Lin'an 311300,China Abstract:The acceleration of high education cau

3、sed by the marketing oriented economic contributed to the spiritual change of high education from the elite education to the general education.As one of the consequences,considerable attentions have been paid to the employment of these undergraduate students.Hence it seems necessary to replace the o

4、riginal"employment guidance"to "the vocational career guide service".At the same time,universities also should fully prepare to cope with the dynamic change of the employment conditions:changing the way of providing service and strategy,fulfilling the demand of society and enhanc

5、e the fundamental function of Youth League.Keywords:undergraduate students;employment;youth league;service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高等教育事业飞速发展,实现了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正在逐步满足更多的人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但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逐年扩大,也带来了一些新的矛盾,大学生就业比以往困难就是一个突出的问题。现在大学生就业市场在一定层面上已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一方面社会需求难以满足,另一方面大学生就业期望值过高,就业相对困难。这些问题促使高校就业工作模式进行改革,与此

6、相应的是高校共青团如何适应就业工作的转变,发挥自身的优势作用,服务大学生就业,以进一步增强组织的凝聚力,实现高校共青团事业的新发展,这是摆在高校共青团组织面前的一个新课题。一、大学生就业工作观念的转变大学生就业工作所要达到的目标,可分为三个层次。其一,高校就业工作的最初目标应该是帮助学生实现就业,亦即尽可能使学生顺利转为职业人,以免毕业即失业,对此可称之为了结式就业。其二,高校就业指导的中级目标是帮助学生寻求匹配度较高的职业,这可称之为和谐性就业。实现就业,并不等于就业和谐,它仅意味着学生有了工作单位,意味着学生毕业之际必须面对的就业事件的了结。如果就业指导目标仅仅停留在这个层次上,那么大学生

7、未来的职业生活状态、职业发展水平实在是“未卜难第22卷第4期2005年12月vol.22No.4Dec.,2005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JOURNAL OF 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 (HUMANITIES SCIENCE 第4期马小辉:大学生就业工作模式转变与高校共青团服务策略探索63料”。如果说学生未能就业是人才的显性浪费的话,那么人与职业的不协调则是一种隐性浪费。因此,学生与所获取职业的匹配、和谐成为就业指导的高一级目标。其三,高校就业指导的最高级目标应该是培养大学生自主择业发展的意识、观念及能力,以图长远的职业发展,这称为发展性就业。要想拥有久远的和谐感

8、和职业生涯的持续发展,除了期望工作单位顺利发展外,大学生自己必须不断进行自我调试以适应职业发展的需求,这一切如果仍然依赖他人的指导帮助,显然是不可取的。大学生如果拥有较高的职业调控素质,则能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有利于他们将职业和谐延续到整个职业生涯,而不仅仅局限于毕业时选定的职业。从社会的角度讲,大学生职业生活中和谐感的提高及延续则更有助于其敬业,从而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目的。因此,学生的职业长远发展能力的培养应该成为高校就业指导的最高目标,而这就意味着高校就业指导不仅要协助学生寻求匹配度相对较高的职业,更应提高他们的职业自我调控素质。所谓“授人以渔而非授人以鱼”正是这一目标的最好诠释。与

9、上一级目标相比,这个层次更多凸现出学生在职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上述高校就业工作的三个目标,其内涵要求不同,呈现逐级递进的特点,我们称之为递进目标。其中了结性就业是基础,追求的是人与职业的结合;和谐性就业追求的是人与职业的暂时平衡;发展性就业是将学生择业的问题在职业生涯的准备期加以科学规划,强调人的发展,在发展中实现个人与职业之间的合理匹配。这也就是说,当前大学生就业工作应在以下四个方面确立新的观念:一是大学生就业应以人的发展为主导;二是大学生就业工作应贯穿于学生生活的始终,即是一种服务于学生终身的辅导。三是大学生就业服务应使大学生构筑起其职业生涯的四个支柱,即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

10、学会生存;四是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应注重全员性。二、大学生就业工作模式的转变在我国传统教育观念中,学校似乎就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知识殿堂,学生应专心学习,学有所成后再谈论职业。再加上高考的巨大压力,使得大多数中国学生在上大学前,对社会上的各行各业基本上是一无所知,“职业”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非常遥远的词汇。也就是说中国高校就业指导既要完成国外高校就业指导任务以外,还要弥补中学乃至小学“就业指导”的空缺。自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以来,我国高校就开始强调重视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并取得成效。但十多年来,就业工作还往往停留在毕业环节的择业指导,诸如对毕业生进行政策解说、信息发布、技巧指导三个方面,我们称之为“

11、三大件”。这种停留于择业期的指导,不过是“季节性的快餐”,其局限性是仅仅重视择业问题而忽视了更为重要的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其实质是“问题性”指导。由于“发展性”指导这一就业指导的核心地位没有得到确立,因此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就业指导工作的深入开展及其功能的有效发挥。因此,做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必须打破原有注重“成品包装”的就业指导旧模式,树立以“产品设计”入手的就业指导新模式,即职业生涯发展辅导。应当说,与“成品包装”的指导模式相比,从“产品设计”入手的工作模式可以为我们带来“三赢”的结果,不仅高校的资源能得到很好的开发,大学生的个人潜质能够得到很好的开发,社会还能获得大批高素质人才。我们有

12、理由相信,只要合理运用这种指导模式,我们就能够在有效提高大学生“可就业性”的同时实现个性与社会之间最积极有效的互动。职业生涯发展辅导与就业指导之间最本质的区别,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两者最本质的区别在于前者以促进个体发展为根本目的,后者则关注对个体已有发展成果的“盘点”。职业生涯发展辅导通常从个人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入手,引导个体根据有关资料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进行目标设计,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出实现每一个目标的相关措施,从而指引个体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与成才要求。与职业生涯发展辅导着眼于未来的做法不同的是,就业指导更关注学生在求职时对所遇实际问题的解决,因而往往会在自荐书的设

13、计及应聘心理调适等方面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指导。由此可见,这两种不同的工作模式在提高大学生“可就业性”方面所起的作用是不尽第22卷相同的。面对大学生就业问题,就业指导采用的是“就事论事”的方式,而职业生涯发展辅导则更注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求职指导固然不可或缺,但求职者自身的实力才是求职成功的关键。第二,两者之间的区别还表现在对毕业生就业期望调控的有效性。在原有的就业指导模式下,虽然指导教师也会提醒学生根据就业市场的实际情况来调整自己的求职期望,但由于这种提醒往往是伴随求职活动而出现的,具有较强的即时性,故而常常会因毕业生缺乏与之相适应的思想认同及实践基础而难以奏效。而职业生涯发展辅导则贯穿大学教育

14、的全过程,因而完全有条件通过引导个体进行自我探索,理清白己的生涯期待,分析评估相关的职业与教育资源,从而作出初步的生涯决策,制定现阶段的发展规划并努力实施等环节,帮助学生形成明确而有弹性的职业期望,为毕业生的职业选择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这样做不仅能够最大限度地避免毕业生择业目标过于集中,而且还能真正做到“人尽其才,各得其所”,实现社会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第三,两者的区别还表现为对大学生职业选择能力影响的不同。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的职业流动性也在不断增大,为了充分发挥人才流动的正面效应,每一位从业者在变换工作岗位之前都应对“为什么流动”和“向哪里流动”的问题做出自己的回答。由于以往的就业指导

15、只是结合具体的求职被动进行,很难让学生在决策过程有深刻的体验,而学生在就业准备不充分的情况下匆忙就业的经历,并不能为他们将来的职业变动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在职业生涯发展辅导过程中,也许大学生为自己所做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会因工作经历和实践经验的缺乏而存在一些偏差,但他们却可以在不断调整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中学会使用并掌握决策的基本要领,进而学会如何为自己做出正确的选择。相关的磨练将使他们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不仅能更从容地面对职业的变动,同时也会更自觉地利用职业变动所带来的发展机遇,使自己能在拓展职业经验的同时保持较高的发展速率。不可否认,原有的就业指导模式在过去较长一段时间内的确发挥过积极作用,但

16、随着就业形势的改变,它的不足之处也逐渐显露出来,而职业生涯发展辅导的优越性则伴随社会与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而日益凸现,且我国港台地区高校对它的成功运用也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范例。面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变化所带来的挑战,只有完成从“就业指导”到“职业生涯发展辅导”工作模式的变更,我们的高等教育才能真正实现“使每个人都能掌握自己的命运,以便为自己的生活在其中的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的伟大目标,从而使有限的高等教育资源得到更加充分的利用。三、高校共青团服务大学生就业的策略共青团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一直把党政所望、社会所需和青年所求作为自己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大学生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学生、家庭的切实利益,

17、同时也直接影响着高等学校的办学思想、人才培养模式和长足发展,关系到国家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在高校内部,大学生就业工作涉及就业指导、思想教育、教学、管理及后勤等多个部门,贯穿和体现在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是一项系统工程。高校共青团的工作性质和工作职能决定其在大学生就业这项系统工程中需要而且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作为联系青年的桥梁和纽带,高校共青团组织有着许多显著的优势:一是具备较为完备的组织体系,它覆盖面广泛,组织结构清晰,与社会联系紧密;二是直接负责指导学生会、研究生会及学生社团等学生组织的工作,与青年学生联系最紧密;三是建立了丰富的学生理论教育、科学技术、艺术训练、文化教育

18、等活动阵地;四是拥有一支素质好、贴近学生、敬业精神强的师生团干部队伍;五是对青年学生具有明确的教育引导职能,具备优良的传统和丰富的教育资源;六是在拓展大学生全面素质的第二课堂工作中占主导地位。所以,共青团组织一定能够在大学生就业这项系统工程中有所作为、有所创新。1.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促进大学生顺利就业大学生就业相对困难是一个表象,事实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从宏观上看,社会每年新增加的就业岗位远远大于大学毕业生的数量。如2004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岗位900万个,而应届大学毕业生仅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Journal of 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 (Hum

19、anities Science 64第4期马小辉:大学生就业工作模式转变与高校共青团服务策略探索65为280万人。另外大学毕业生虽然处于“三峰叠加”的就业形势下,但他们的竞争优势还是相当明显的,在很大程度上讲属于优势群体。因此,大学生就业相对困难的现象主要源于大学生择业观念陈旧。很多大学生一心向往大城市,向往政府机关,向往事业单位,向往外企,甚至部分大学生宁愿放弃所学专业而在大城市打零工,也不愿意到基层、到农村去工作。大学生就业难,主要是大学生就业期望值与现实需求出现了脱节,就业观与快速变化的市场不能对接。所以,教育引导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已成为当前缓解大学生群体就业难问题的一项首要任务。大学生

20、的就业观是大学生关于择业理想、动机、标准和方向的根本观念和看法。高校共青团组织服务大学生就业,应该首先通过思想教育和丰富多样的活动,引导大学生转变就业观。一是转变一次就业的观念,树立多次选择的思想,在暂时找不到工作的情况下,采取先就业后择业的方式;二是转变就业唯外企、党政机关、国有大中型企业与事业单位就业的观念,树立到能够发挥自己作用的各类经济组织中就业的思想;三是转变就业的地域观念,放宽视野,到最需要人才的地方去;四是树立艰苦创业的思想,走自主创业的道路。2.拓宽就业渠道,搭建就业平台(1就业信息平台。组织优势和资源优势是共青团的固有优势,团组织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开放式系统,遍及国家建设的各个

21、行业。当前在高校内部,就业指导中心等部门是大学生就业信息源的主渠道;但就业指导中心由于人员少、工作繁杂,工作经常处于被动状态,以致对就业信息接收的多、主动寻求的少。高校共青团组织要发挥自身体系广泛、宣传阵地多样、紧密联系青年这些优势,在服务中积极拓宽就业信息渠道。一是与校外各级、各类团组织尤其企业团组织进一步加强联系,向用人单位推荐优秀毕业生,在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沟通对接的渠道;二是利用团学报刊、广播、网站等宣传手段和阵地,沟通就业政策和信息,转达学生求职意向,在毕业生与社会用人单位之间搭建信息平台;三是进一步做好对毕业生就业后的跟踪调查和用人单位评价的反馈工作,加强团组织与用人单位的联系,以

22、求形成长效机制。(2创新实践平台。大学生社会实践是青年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提高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青年学生认识社会、让社会了解学生的有效途径。高校共青团组织应努力拓展社会实践功能和领域,把有潜在就业机会的实践基地逐渐建设成大学生就业实习基地,并不失时机地将就业实习基地转变为实际就业渠道。团组织还要主动求得政策支持和用人单位的实践舞台,积极开展“就业见习计划”,建设“学士后流动站”,促进优秀学生与见习单位的沟通,为有就业愿望而暂时未能就业的大学生提供实践、实习机会,提供预备就业岗位和自主创业的条件,实现大学毕业生临时就业,以缓解就业压力。(3完善创业平台。今后,愈来愈多的大学毕业生将不

23、仅仅是求职者,而且还要逐渐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这就需要引导毕业生走艰苦创业、科技创业、自主创业之路,这既是就业形势的现实需要,也是大学毕业生实现自身价值的内在要求。高校应把创业型人才的培养逐渐纳入学校人才培养的主渠道。高校共青团组织亦应整合资源,创新机制,加大广度,以“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为载体,发挥团组织的教育、引导功能,培养、训练学生的创业意识,培育创业氛围,优化创业环境,指导和帮助大学生逐步走上自主创业的道路,开辟大学生就业新途径。3.针对大学生的需求,精心实施大学生职业规划设计指导工程大学生职业规划设计是指大学生根据自身实际和社会需求,对在大学期间的学习、生活和工作进行系统筹划,并对

24、未来的职业选择、职业发展和素质培养进行科学设计的一个动态过程。当前,大学生普遍缺乏对自身的合理定位和对职业的科学规划。在2003年一次对北京人文经济类重点大学的205位学生的调查中显示,对自己将来如何进一步发展未曾设计的占62.2%,有所设计的占32.8%,其中有明确设计的仅占4.9%。可见,在大学期间,绝大部分学生对自己的职业规划不明确,不会运用职业设计理论规划大学生活和学习安排,规划未来工作与人生发展方向。这种情况必然严重影响到在校四年的学习成效和状态,也阻碍了步入社会的提前准备和准确定位。综观世界教育的发展现状,当第22卷今国外许多著名大学为了适应学生职业发展,大都开设了职业规划的课程教

25、育和实践教育。为此,高校团组织应先行一步,在原来开展职业生涯导航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大学生职业规划设计指导工作,让大学生在大学四年中接受并获得全程性和针对性的职业规划指导。这里,应先抓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1成立大学生职业规划设计的专门指导机构。高校团组织可以与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合作,成立大学生职业规划指导机构。这些机构一般由现代人力资源开发专家、校外专业机构人员组成,还可以聘请各行各业优秀的管理者和技术型专家参与。同时,机构中还要建立大学生职业设计指导数据库,为机构中的专家指导大学生进行职业设计提供平台。数据库中拥有当前大学生可选择的职业领域、就业范围,并有各类职业所应具有的素质技能和分析方法

26、,以及成功人士择业、就业或创业的典型案例;还有人力资源和管理心理学的知识和分析测试软件等。(2广泛开展大学生职业设计指导活动。依托职业规划设计机构,高校团组织要大力开展各种职业规划设计指导活动。首先,要帮助大学生树立“人生规划”的观念。要从新生入校开始,引导他们学会规划自己大学四年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其中着重突出“经营”和“管理”理念,通过职业规划设计指导,让大学生学会“经营”大学青春时光,“管理”未来人生发展,确定职业坐标和发展矢量,在社会分工谱线中实现合理定位。其次,要采用科学方法帮助大学生制定规划。高校团组织要通过所成立的专业机构和数据库帮助大学生分析职业环境,如当前人力资源发展和人才市

27、场需求趋势,特别是为大学生个人感兴趣的职业领域、职业特性和职业发展前景进行分析;分析自身情况,如利用人力资源和管理心理学的知识和软件对学生的家庭背景、教育基础、知识结构、特别是个人意愿、能力倾向、个性气质等,进行分析测试,从而确定职业范围,锁定职业目标。最后,积极开展职业规划实践活动。高校团组织可以继续开展“大学生职业设计导航讲习”,通过“真人真事”案例,为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提供人生发展的指导。如开展体现“挑战职场,规划人生”为宗旨的领路人工作室,为大学生提供实习、职业发展的咨询和指导,通过大学生身边的人和事来启发学生,就是很好的做法。(3开展大学生人生发展导航行动。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遇

28、到的主要困难是没有社会经验、缺乏人生指导。为此,大学生人生发展导航行动可以作为大学生职业设计指导的有效实践环节。导航行动围绕大学生职业规划和成长成才需求,依托社会的人文素养环境和人力资源基础,通过先进青年群体组成导师团,以知识传授、人格影响和实践锻炼并重的方式,对大学生的责任意识、职业规划、管理能力、心理素质等方面进行塑造和培养,指导每个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实施人生导航。4.扎实做好共青团服务大学生就业的基础性工作在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中,高校团组织应主动与用人部门协作,在协调、调研、宣传等方面,努力做好大学生就业服务基础性工作。(1制定大学生就业动态的调研机制。高校团组织要发挥与学生联系紧

29、、沟通多、了解深的群众组织优势,利用团组织的调研信息网络,对大学生关于就业创业的需求、思想和趋势定期开展专题调研,为学校制定相应的就业创业决策提供参考和服务。特别是了解大学生在就业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及在受到挫折后的心理状态,能迅速为大学生提供服务,解决困难,并提供及时的信息来源。(2充分发挥学生社团这一载体的作用。高校团组织要把学生社团作为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有效载体和抓手。一是大力倡导大学生成立各种有利于就业和创业的学生社团。如创办“创业者协会”、“前程协会”、“职业发展协会”等,这些学生自发成立的社团组织可以成为大学生交流就业感受、提供就业信息、共享就业经验的场所;二是要通过社团开展各

30、种就业创业活动,提高大学生就业的技能、素质和信心。如通过就业协会,组织举办模拟面试、职业技巧、应聘艺术等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邀请企业人力资源主管进行座谈交流,了解人才市场最新需求等;三是针对当前人才市场中和面试中一些能力需求,组织各级社团有针对性地开展训练。如开展包括团队精神、压力管理、实践管理等方面的培训。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Journal of 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 (Humanities Science 66第4期 马小辉:大学生就业工作模式转变与高校共青团服务策略探索 67 ( 3 为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与欠发达地区提供政策支持. 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

31、西部计划和浙江省服 务欠发达地区计划是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拓宽就业渠道的有效途径. 团组织要鼓励优秀的大学生 沟通, 到西部和欠发达地区去工作, 去创业.在实施过程中, 团组织要主动及时地向学校党政领导汇报, 提出相关配套意见, 为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与欠发达地区提供支持. 团组织还要在大学生服务过程中进 行跟踪培养, 积极为他们的未来谋划, 为服务期满的志愿者做好相应的升学, 就业等服务工作. ( 4 积极推进网上就业咨询服务体系的建设. 当前大学生就业指导网络化已逐渐成为就业指导的主 导型操作和重要手段. 如何建立一个符合高校专业设置特色, 服务大学生的高质量的就业指导信息网已 成为高校面临的极具挑战的课题. 高校就业信息网的后台是一个大型的数据库, 其中存储着有关毕业生资料, 用人单位资料, 单位需 求, 签约情况等各种类型的数据. 高校必须充分利用这些资源进行分析, 及时了解就业情况, 制定相应的 职业辅导政策. 同时, 利用数据的统计功能及其对数据的分析处理, 对就业工作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 以及科学合理地预测市场对人才需求情况, 从而针对社会需求而调整人才培养的计划和要求. 参考文献 1 焦述清 . 大学生就业指导 M . 北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