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所有课文对应练习 新人教版_第1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所有课文对应练习 新人教版_第2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所有课文对应练习 新人教版_第3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所有课文对应练习 新人教版_第4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所有课文对应练习 新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五单元所有课文对应练习21 风 筝班级: 姓名: 1.文学常识:鲁迅:字 ,原名 ,浙江 人,我国伟大的 家、 家、 家。他的作品有小说阿Q正传孔乙己,小说集呐喊徬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坟等。2.熟记下列词语:筝、秃、蟹、蕾、堕、丫杈、寂寞、憔悴、肃杀、诀别、荡漾、嫌恶、笑柄、可鄙、什物、惊惶、瑟缩、傲然、虐杀、宽恕、恍然大悟、苦心孤诣3.写出几首关于风筝的诗句:4.用以下词语造句:恍然大悟:苦心孤诣:寂寞:憔悴:宽恕:5.有感情朗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1)作者看到“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就感到“惊异和悲哀”,这是为什么?(2)文中所说的“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具体指什么?(3)“我

2、还能希求什么呢?我的心只得沉重着。”表达了作者一种什么样的心情?6.给下面的文字加标点:然而我的惩罚终于轮到了 在我们离别得很久之后 我已经是中年 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 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 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于是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 忽地在眼前展开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 很重很重地堕下去了 7.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故乡的 ,是春二月,倘听到 的风轮声, 便能看见一个 蟹风筝或 蜈蚣风筝。还有 瓦片风筝,没有风轮,又放得很低。 显出 可怜模样。但此时地上的杨柳已经发芽,早的 也多吐蕾,和孩子们的天上的 相照应,打成一片 。我现在在那里呢?四

3、面都还是 ,而久经 的故乡的久经 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 了。8.课文中说:“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你小时候也做过许多游戏,玩过不少玩具吧?选一个你最难忘的说给同学听听。9.学完此文把这个故事讲给父母听听,并与父母分析游戏、玩具的利弊,争取作为父母的借鉴,以利你健康成长。22 羚羊木雕班级: 姓名: 1.根据拼音写汉字:非( ) ( )谎点á( ) ( )许à( )着 发( ) 抗ù( ) à( )义2.形声字的构成方式不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硬 膀 糖 抹B.爸 芳 管 崩C.想 盒 警 恐D.闷 问 阁 闻3.最佳抉择:睁开

4、你的慧眼吧!(1)“我知道给你了,可是现在它在哪儿?”妈妈的目光紧紧地 (瞪、看、盯)着我。(2)“你现在就去把它要回来!”妈妈 (镇定、坚定、坚决)地说。(3)“要说实话是不是拿出去卖啦?”妈妈变得十分 (严肃、严格、严厉)。(4)“你怎么啦?也不打伞,是不是挨揍了?”万芳 (好奇、奇怪、惊奇)地看着我。4.品评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方式:(1)那么贵重的东西怎么能随便送人呢?( )(2)她还会像以前一样和我要好么?一定不会了。( )(3)这个小东西,昨天一夜都在瓶中飞,难道它不累吗?( )(4)它分明在呼唤,呼唤朋友,呼唤自由,呼唤大自然!( )(5)它没有谢我,就那么轻轻的,悄悄的,像一朵花

5、。( )5.给句中的加点词找一个近义词写在后边的括号中。(1)有时来的客人走路极庄严,讲话声音响亮,( )(2)爸爸的声音一直很平静,不过带着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 )(3)我从妈妈的眼睛里看出羚羊的贵重。( )(4)两人经过一天的商议,还是哥哥慷慨地说:“金盒子还是交给你保管吧!”( )6.按部首查字法,下列说法谁错了?( )A.“凯”字查“山”部,五画B.“章”查“立”部,六画C.“坐”字查“土”部,四画D.“划”查“戈”部,二画7.下面几句话说得最得体的一项是( )A.“今天是李老师的诞辰,我们去庆贺一下吧。”B.“喂,别在这大声讲话,没看我在学习吗?”C.“请把你的字典借我用一下好吗?

6、”D.“老师,下课铃响了,你没听见吗?怎么还不下课?”8.诊断治疗,修改下列病句:(1)我们要学习“海空卫士”王伟同志英勇无畏。(2)各级党委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祝贺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9.选出释义不对的一项( )A.当过真正的足球运动员的爸爸,有时忍不住出现在阳台上,把妈妈的脚法批评得一无是处(一无是处:没有一点正确)B.几年后,年迈的双亲,都相继去世了,暗淡的人间,茫茫的世路,就只丢下我踽踽独行(踽踽独行:形容一个人走路孤零的样子)C.我们俩形影不离,语文老师管我俩叫“合二而一”(形影不离:形容相互关系密切)D.妈妈唏嘘好几天,常常警醒地摸我的脑袋,似乎试探它能不能硬过板车的把手。(

7、警醒:提醒) 23* 散 步班级: 姓名: 1.熟记下列词语:信服嫩芽霎时拆散委屈水波粼粼2.最佳配伍:选字填空椹湛堪斟荚夹颊狭(1)桑树上挂满了颜色紫红的桑 。(2)体操队员精 的表演博得了观众雷鸣般的掌声。(3)这件事情怎样才能办好,请你 酌。(4)秦始皇兵马俑 称世界奇迹。(5)豆棵上挂满了豆 。(6)寒风吹得她两 通红。(7)城内的小胡同非常 窄。(8)敌人处在两面 击之中,无法逃脱。3.选择没有错别字的一项,你能成为冠军吗?( )A.不过,一切都取绝于我。B.那边,露出一条揽着小山羊的滚园的胳膊。C.小山羊,在田埂上悠闲地啃着青草。小博士督导D.姐弟俩坐着,任平雨水洗刷四只并排的光脚

8、,脚指头还在得意地动呢。4.指出下列各句使用的修辞手法。(1)金黄的大斗笠下还遮着笑,遮着小山羊偶尔发出的咩咩声,遮着姐姐和弟弟的笑语。( )(2)乌云被太阳照得受不了,越缩越紧,于是挤下了雨。( )(3)树枝挂满绿叶,歌谣般亲切、柔和。( )(4)远看,斗笠像个大蘑菇,是那么美。( )(5)风来啦!它抱住每一棵它遇到的树,用力摇,摇得叶子哗哗响。( )5.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A.溜来 田埂 翘小辫á 揽着 斗笠ìB.蘑ó菇 咯咯 散à步 熬á过粼粼íC.分歧í 霎à时 蹲下 梳理咩咩D.揣摩 啃着妩媚 吟

9、í唱粗犷6.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趣味,情趣)B.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人生的使命)C.咱家屋后的竹林告诉我的。(“咱”和“我”所指不完全相同)D.我决定委屈儿子。(受到不应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过)24* 诗两首班级: 姓名: 1.熟记下列词语:嗅 摩 衍 叠 摇摆 匿笑 花瓣 沐浴 祷告妄弃 倘若 惊讶 无端 至爱 笑嘻嘻2.体会下列诗句蕴含的思想感情。展开讨论:(1)“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我不告诉你,妈妈。”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2)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 不要惊讶他无端入梦。这

10、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 求他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3.这两首诗都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抒发对母亲的爱。请你也用这种手法写一段话或一首诗,表达对父母的爱。4.敢于打拼勋章属于你!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我常参加学校的文娱活动。一次,母亲来看我演出大头舞庆丰收。演出结束后,我问母亲:“你知道哪个大头娃娃是我吗?”“左边第四个。”我 (好奇、惊讶、奇怪)地看着她。参加演出的共有10个大头娃娃,个头儿一般高,服饰一模一样,动作也被教练调训得极 (规范、规矩、规律)。母亲是怎么看出来的呢?“你的脚是不是被什么东西扎了一下?快结束的时候,我看见左边第四个人微微甩了甩左手,你被什么东西扎疼了的时候就是那

11、样的神情。我就是凭这个认出了你。”母亲说。在阳光下,我默默地垂着头,幼小的心灵似乎受到了强烈的震撼。我忽然看到母亲紧搀着我的那只手。如果有10个母亲都只露出这只手,让我于其中去选择母亲,我能认出哪一掌粗糙的痕迹是属于她的吗?不能。儿女和母亲的爱的出发点、着落面与延伸线永远也不会相同。因为她是母亲,她的眼睛是纯净而深情的海。而我们只是小小的船,永远也走不出她的海。如果有一天,你的母亲说起你很久以前做出的一件极小的傻事,你不要惊奇她的记忆,在母亲面前,没有奇迹。(1)从文中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2)用“”在原文上将这篇文章分为两部分,并概括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

12、3)文中加点的“微微”一词能不能去掉?为什么?(4)“我”幼小的心灵为什么受到了强烈的震撼?(5)下面的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其含义是什么?因为她是母亲,她的眼睛是纯净而深情的海。而我们只是小小的船,永远也走不出她的海。(6)请你给这篇文章选择一个最恰当的题目( )A.我的母亲 B.走不出深情的海C.童年往事 D.母亲面前没有奇迹参考答案24* 诗两首1.略 2.略 3.略4.(1)惊讶 规范(2)第一部分(15):记叙了小时候“我”演大头舞,演出结束后,母亲竟能仅凭一个极细微的动作认出哪个是我。第二部分:是抒情议论部分,歌颂了母爱的“博大”。(3)“微微”不能去掉。因为“微微”强调了“我”动

13、作的细微。如此微小的动作,母亲竟能察觉,足见母亲的心细如丝,更能表达母爱的伟大。(4)因为“我”万万没有想到母亲竟能认出我,而且是仅凭一个细微的动作,母亲的爱给了“我”巨大的震撼。(5)比喻。将母亲的眼睛比作纯净而深情的海,将“我们”比作小小的船,永远也走不出她的海,强调了母爱永远伴随着自己的孩子,无论你在哪里,都能够感觉到它的存在,感觉到她的伟大。(6)B25 世说新语两则班级: 姓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太傅( ) 俄而( ) 雪骤( ) 欣然( )柳絮( ) 凝( ) 韫( ) 寔( )2.咏雪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3.陈太丘与友期中“君”

14、“尊君”“家君”的称谓有什么不同?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说说看法与同学交流?4.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熙宁五年(1072)苏轼在杭州任通判。这年六月二十七日,他游览西湖,在船上看到奇妙的湖光山色,再到望湖楼上喝酒,写下五首绝句,这便是其中之一。 这首诗写的是坐船时所见。 诗人写一场风雨变幻,十分生动。他那时是坐在船上。船正好划到望湖楼下。忽见远处天上涌起来一片黑云,就像 (泼洒、泼翻)了一盆墨汁,半边天空霎时昏暗了。这片黑云不偏不倚,直向湖上奔来,一眨眼间,便泼下一场倾盆大雨。只见湖面上 (涌、跳、溅)起无数水花,大大的雨点纷纷打到船上,就像

15、天空中千万颗珍珠一齐撒下,船篷船板,全是一片乒乒乓乓的声响。其实,这片黑云,也无非是顺着风势而来,又顺着风势而去。还不到半盏茶的功夫,雨过天晴,依旧是一片平静。水映着天,天 (映、照、衬)着水,碧波如镜,一派明媚的风光。 诗人把一场忽然而来又忽然而去的骤雨,抓住几个要点,写得如此鲜明,富于情趣。用 写出云的来势,用 描绘雨的特点,自然是骤雨而不是久雨。“未遮山”是骤雨才有的景象。“卷地风”说明雨过得快的原因,都是如实描写,却分插在第一和第三句中。彼此呼应,烘托得好。最后用“水如天”写一场骤雨的结束,又有悠然不尽的情致。句中又用“白雨”和“黑云”映衬,用“水如天”和“卷地风”对照,用“乱入船”和“未遮山”比较,都显出作者构思时的用心,这二十八个字,好像是随笔挥洒,信手拈来,仔细寻味,便看出作者功力的深厚,只是不着痕迹罢了。(1)从文中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2)在文中的方括号内填入苏轼原诗中的词语。(3)第自然段在这篇赏析文章中的作用是什么?(4)第段只有一句话,它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5)第段所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6)第段中“不着痕迹”是什么意思?在文中指的是什么?参考答案25 世说新语两则1.ù é ò ù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