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模板_第1页
文献综述模板_第2页
文献综述模板_第3页
文献综述模板_第4页
文献综述模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咸阳师范学院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学生姓名:符蓉学号:0803044120专业:舞蹈论文题目:浅谈傣族民间舞孔雀舞的文化特征指导教师:董雪老师2012年04月01日题目:浅谈傣族民间舞孔雀舞的文化特征1 前言我过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的文明古国,汉,满,蒙,藏,傣等五十六个 民族繁衍生息在这片文化沃土上,个民族的风土人情和风俗习惯各不相同,形成 了风格各异的民族文化,也为我国民间舞蹈艺术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 舞蹈是 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它具有明显的非语言文字文化特征。 舞蹈源于民间,民间 舞蹈是一切舞蹈之母,而民间舞蹈是民族文化的集合,这种集体最能反映民族文 化的典型状态和样式。傣族民间舞蹈的动作

2、特色,表演技巧,肢体语言运用等方 面的特色,是其深渊和厚重文化内涵的反映, 如果只关注舞蹈形式的绚丽,结构 的精密,表现手法的完美而忽视舞蹈背后文化内涵的价值,是无法真正理解傣族舞蹈的真美内涵的。因此,我们在研究傣族民间舞蹈时,应对其民族文化内涵给 予高度重视。2 主题傣族孔雀舞的文化特征1、傣族舞蹈种类繁多,形式多样,流行面也很广,并各有特点。代表性节目总 的可分为自娱性、表演性和祭祀性三大类。傣族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舞蹈孔雀舞,2、傣族先民在澜沧江、瑞丽江建立起“勐泐”和“勐卯”两个地方政权,形成 的方言和拼音文字,这是傣族对水的文化特征。傣族先民对自然界充满亲切感, 人际之间和谐、融洽。小乘

3、佛教传入后,宣扬的 唯我独善”,以佛祖为榜样的积 德行善,多布施以修来世福等思想,和原有的传统观念相结合,形成傣族人民平 和、善良的性格。自然环境、劳动生活、民族性格、审美心理,融为安详、舒缓的动律,贯串于舞蹈动律和表演之中。这些一方面源于傣族水文化的特征, 一方 面源于对原始图腾的崇拜。傣族人们对图腾的崇拜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由此使得形成了浓厚的文化内涵。由于气候及自然条件关系,傣族地区孔雀较多。傣族人民很早就有饲养孔雀的习惯。傣族人民认为孔雀美丽、善良、智慧, 是吉祥的象征,对它怀有崇敬的感情。傣族群众常把孔雀作为自己民族精神的象 征,并以跳孔雀舞来表达自己的愿望和理想,歌颂美好的

4、生活。3、孔雀舞的动作异常丰富,特点有:动作干净利索,眼睛灵活多变,膝部保持 柔韧的起伏,是随着感情变化而起伏,有点慢蹲快起的感觉,并在流动中产生连 续流动三道弯的曲线。再现孔雀的体态,要注意的是送出的胯与倾斜的上身, 他 们的方向是相反的。要有刚韧的内在美感,把孔雀的美、完美的表现出来。舞蹈风格上可归纳如下三类:第一为雄孔雀舞。民间多跳此舞。膝部起伏刚韧。 舞姿有明显的 三道弯”特点。雄孔雀舞。这是一种表现女性的孔雀舞。在民间多由男子表演。这类舞,膝部起伏较刚韧,手上动作柔韧,手上动作柔韧挺拔而舒 展,小脚较有力,三道弯造型梭角较明显,动作较大很健美。放大的柔肩、拱肩、 碎抖肩,加强了舞的刚

5、韧而舒展的特点。鼓点有力、浑厚,节拍鲜明,节奏异常 丰富。第二为雌孔雀舞。在民间多由男子表演。膝部起伏柔韧缓慢,舞姿优美动 作细腻,并常有拱胸和肩的转动,体现其含蓄、妩媚的形态,鼓点轻盈缓慢。第 三为小孔雀舞。常采用快速的小颤和保持半蹲状态的矮步, 小腿灵活轻巧,常用 连续的小耸肩,鼓点快速而轻巧。小孔雀舞。表现在小孔雀的舞蹈,这种舞,膝 部常用快速的小颤、以及没有起伏的的矮步,小腿显得非常轻盈灵活,主力腿常 用蹲地小跳使舞蹈非常活泼。手上动作变化轻盈而灵敏,三道弯道造型小巧玲珑。 常用连续的小耸肩使这种舞蹈轻快、 活泼、热情。鼓点快速而轻巧。孔雀舞三道 弯的造型与其他民间舞稍有区别。一般送出

6、的胯部与倾斜的上身方向是相反的, 关部多用顺倒,即倒向上身倾斜的方向。孔雀舞最自然最基本的造型就是三道弯。 以膝部柔美的起伏,身体和手臂丰富多彩的三道弯造型,柔中带刚的动作韵律, 小腿的敏捷运用,加上提气收腹,挺胸和头部,眼神的巧妙配合,使它具有浓郁而独特的民族风格多少年来质朴的 傣族人民在寻找表达自己喜悦的心情.三条美丽的曲线正在诠释着傣族人民对美 的追求和渴望.一千年以来傣族人对舞蹈的喜爱造就了今天孔雀舞的成熟.给后来 的舞蹈文化增添了更辉煌的一笔.三道弯是美的表现更是人们对美不断追求的象 征.是充满智慧的结晶.舞蹈的多种形式都是完整艺术氛围的展现.富裕的娱乐生 活,才会让更多的人投入到无

7、限快乐和喜悦之中.轻快的节奏伴着优美的舞姿,是 人们长久以来的向往。2 现状近年来,舞蹈界对如何发展傣族舞蹈,如何评价毛相、刀美兰、杨丽萍等前辈的 傣族民间舞蹈创作表演展开了热烈讨论。 概而言之有:原创型的毛相的男子孔雀 舞;发展型的金明的孔雀舞;叙事型的孔雀公主;嫁接型的孔雀舞者; 奠基型的刀美兰的金色的孔雀;技巧型的孔雀飞来;唯美型的杨丽萍的雀之灵,雀之恋;混合型的群舞碧波孔雀,红是红,绿是绿等等。我对此不便妄论孰对孰错、孰高孰低。但通过资料看到这些年傣族舞蹈的发 展历程,我们发现傣族舞蹈发展从整体上呈现出 “两类三层”的特点。两类指自 娱性与表演性这两类。三层中的第一层是自娱性的传统舞蹈

8、; 第二层是在传统基 础之上,进行编创、加工的民间舞蹈,但仍旧保持传统舞蹈的特色。 它既可以在 广场表演,也适用于学院派的舞蹈教学、旅游舞蹈;第三层是纯属艺术家个人的 创作,用某一民间舞蹈素材表现个人理念, 多在舞台上呈现。这种发生在傣族舞 蹈中的“两类三层”现象,同样适用于当下我国民间舞蹈的发展状态。这三种不同取向的民间舞蹈形态,在现实生活中都拥有各自特定的审美观众群体。3 发展趋势我觉得民间舞蹈孔雀舞现在的发展趋势, 我们应该继承和发展传统民间舞蹈的同 时,也不断地进行创新与发展。应该如何做?1)进行加工、整理或舞台创作时,充分体现傣族传统民间舞蹈文化和民族精 神的基本要素。传承民族优秀传

9、统文化和民族精神。2) 既有保留传统文化的精神意义,又有在充分尊重本民族意愿的前提下发展 创新的必要,即在保存、传承优秀传统傣族舞蹈文化中创作出既继承优秀 传统又具时代精神的舞蹈精品。3) 可以将民间舞蹈文化的资源优势转化为旅游经济的优势,进而推动当地的 经济发展、民族进步、文化繁荣,为民族地区脱贫致富、实现小康目标, 真正在发展、创新时合理利用民间舞蹈文化。21 世纪,人们的日常生活、价值观念正在发生变化。这些在给民间舞蹈文 化的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给传统民间舞蹈文化的有效保存、传承与发展创 新。我们的文化及舞蹈艺术的基本规律,要借鉴国内外所积累的成功经验。3 结束孔雀舞作为傣族舞的代表, 独具特色, 是我国舞蹈艺术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 珠。它甚至引起了国际舞蹈界的阵阵轰动, 在世界舞台光芒四射。 它的发展只有 突出自己的风格特色,推陈出新,傣族民间舞蹈事业才能够日益发展和繁荣。参考文献1 张大鸣 . 傣族生态环境与傣族舞蹈 J. 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 报,20032 张志萍 . 傣族舞蹈教程 M. 北京中央民大出版社, 20003 李赞等 . 论中国民间舞艺术 M. 南昌百花洲出版社, 20014 江应梁. 傣族史 M. 四川民族出版社, 19835 高立士 . 傣族谚语 M. 四川民族出版社, 1990,56 张公瑾 . 傣族文化 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