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学设计方案汇总8篇_第1页
关于教学设计方案汇总8篇_第2页
关于教学设计方案汇总8篇_第3页
关于教学设计方案汇总8篇_第4页
关于教学设计方案汇总8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关于教学设计方案汇总8篇为确保事情或工作高质量高水平开展,时常需要预先制定一份周密的方案,方案可以对一个行动明确一个大概的方向。方案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9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教学设计方案 篇1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亲近自然,了解动物生活习性的基本常识,知道动物对人类的贡献。重点: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和对人类贡献。活动过程:导入:今天,我们的好朋友动物知道我们上人类的好朋友这一课,也来跟我们一起上课呢!请你听听,有谁来了呢?(课件出示)1、 猜一猜:听声音猜猜这是什么动物?2、 学生自主上台,模仿动物的声音、神态、动作,再介绍动物的习性(食物、居住地等

2、)。那你最喜欢什么动物呢?请你来扮演扮演它让同学们猜猜,再给大家介绍你喜欢的动物朋友,可以介绍它们的样子、喜欢的食物,居住的地方等。3、 猜谜语:猜猜我是谁,再出示相应的动物图。(课件出示)听到同学们介绍得这么好,我们的动物朋友也出来介绍自己了,请你猜猜它们是谁?(课件出示)4、 有趣的动物睡觉图及介绍。多可以的小动物啊!动物们不但可爱,还有许多有趣的地方呢!比如它们的睡觉,请看(出示课件)5、 游戏:送小动物回家。请学生在黑板上在相应的动物家里贴上动物图片。同学们真棒,对动物这么了解,可是,小动物遇到难题了,它们跟你们玩得太高兴了,忘记了家在哪里。我们一起来帮帮它们,送它们回家吧!请有动物图

3、片的同学出来把图片贴在它们的家里活动二:比一比,谁认识的动物多。1、 抢答,课件出示课本P3637的图片。谢谢同学们送小动物回家,下面我们再来看看这幅图(课件出示),看谁认识的动物最多!2、 想一想,说一说,还有哪些动物是图中没有出现的?3、 我们的家乡有哪些动物呢?活动三:小小动物贡献大1、 动物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小动物不但可爱有趣,还为我们人类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呢!请看(课件出示)出示课本P40的图片介绍动物的作用。2、 你还知道动物为我们的环境做了什么好事吗?多生答(课件)总结设疑:动物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对我们还作出了很大的贡献。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爱护这些可爱的动物朋友们呢?我们下一节课再讲

4、。教学设计方案 篇2教学要求1、引导学生学习牛顿发愤学习、刻苦钻研的精神。2、指导学生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帮助学生在理解重点词语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与人合作学习的意识。教学重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抓住小风车被摔坏后牛顿心情的变化过程,使学生理解牛顿为什么心里难受极了,但又没有流一滴眼泪及以后他是怎样做的。教学难点1、理解牛顿的神态变化,“得意”、“发愣”、“羞得满脸通红。”2、理解重点句:“小风车摔坏以后,牛顿心里难受极了,但没有流一滴眼泪。”“从此,牛顿发奋学习,遇到任何事情都要问个为什么,渐渐地养成了刻苦钻研的习惯。

5、”课前准备1、教学挂图和牛顿的画像;2、布置学生课前预习课文,自学生字新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收集有关牛顿刻苦钻研的小故事。教学课时 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求1、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习课文一、二小节。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 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学习预习课文。教学过程一、谈话设疑导入1、板书课题。2、导入谈话:今天,我们学习的是300多年前英国大科学家牛顿小时候做风车的故事。牛顿小时候的怎样的一位孩子?他的风车是怎样做出来的?做风车与他以后成为大科学家又有什么关系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二、自读课文,初步

6、感知1、学生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认识生字新词,标出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检查自学。(1)请七位同学每人读一个自然段,其它学生边听边画出表示时间的词语。“二百多年前”、“有一天”、“第二天上学”三个时间词把课文分成了三部分。这是按时间顺序叙述的文章。(2)本文写的是谁的什么事?三、学习字词,识记字形1、再读课文,给带点这选择正确读音。(根据本课中出现的多音字出题目。)2、让学生自读生字,利用已掌握的识字方法展开想象识记字形。并在小组和全班展开交流。四、学生质疑,老师梳理归纳五、学习第一、二小节1、指名朗读,思考:这两个小节分别讲了什么情况?哪一个小节讲得具体,这个

7、小节内容与做风车有什么关系呢?2、讨论上述问题。六、课堂巩固1、熟读课文。2、抄写词语。第二课时教学要求1、引导学生学习牛顿发愤学习、刻苦钻研的精神。2、帮助学生在理解重点句子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3、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与人合作学习的意识。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抓住小风车被摔坏后牛顿心情的变化过程,使学生理解牛顿为什么心里难受极了,但又没有流一滴眼泪及以后他是怎样做的。教学难点1、理解牛顿的神态变化,“得意”、“发愣”、“羞得满脸通红。”2、理解重点句:“小风车摔坏以后,牛顿心里难受极了,但没有流一滴眼泪。”“从此,牛顿发奋学习,遇到任

8、何事情都要问个为什么,渐渐地养成了刻苦钻研的习惯。”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说说课文主人讲了谁的什么事?二、学习课文第二部分1、默读,按“看装风车”、“想做风车”、“学做风车”、“做成风车”四个意思将其分为四层。2、逐层轻读,画出关键词语,想想这些词语说明了什么?从哪些句子或词语可以看出牛顿想风车、学做风车?3、读后讨论上述问题。(1)想做风车的句子:“他停下来仔仔细细地看,几乎忘了回家。”仔仔细细:看得非常认真,一点细小的地方也不放过。几乎:差一点儿。这句话是说牛顿看见村子旁边正在安装磨面用的风车。他十分认真仔细地看,对风车的浓厚兴趣,已经到了入迷的程度,差一点连回家都忘了。(2)学做风车的句子

9、:“每天放学回家,牛顿就在屋里丁丁当当地忙个不停。”每天:天天如此。丁丁当当:形象地体现了牛顿做风车时的专心致志和十分忙碌的情景。(对于两个句子,学生理解如果有困难,就出示句子比较理解。)4、学习小结:牛顿的风车是怎样做出来的?牛顿的风车是这样做出来的:牛顿看见安装磨面的风车,非常感兴趣。每天放学都要看;他对奶奶说自己也要做一个;他每天放学回家在屋里丁丁当当忙个不停;过了些日子,一架小风车做成了。把以上过程归纳为:看装风车想做风车学做风车做成风车。从看到说,从学做到做成,这是典型的按事情发展顺序写一件事,它们的前后顺序不能颠倒。其中,“看装风车”、“学做风车”是重点。5、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

10、文第二部分。三、学习课文第三部分1、回忆总结学习第二部分的学习步骤。(1)默读,按意思分层;(2)划出关键词语,找出关键句子;(3)朗读。2、提供层意,按上述步骤自学。层意:(1)牛顿得意;(2)卡特追问;(3)同学嘲笑;(4)风车摔坏。3、讨论交流。(1)讨论划分层次。(2)逐层理解:第一层:牛顿为什么得意?第二层:卡特提出了什么问题?第三层:面对卡特的提问,牛顿为什么发愣?(联系第二小节)第四层:课文是怎样具体写同学们的嘲笑?采取嘲笑的口吻对不对?同学们想一想:卡特对牛顿说的话对不对?你对卡特的做法是怎么看的?4、比较句子,了解牛顿的心理活动。“道理?”牛顿从没想过,做手工还要懂得道理。牛

11、顿从没想过,做手工还要懂得道理。(从比较中了解牛顿突然被卡特问住了,卡特问得及时、尖锐、正确,触及了牛顿的不足之处,使牛顿心头一下子激起了波澜,产生了深思。)5、学生分角色练习朗读课文。6、小结。7、指名朗读最后一个小节,思考:风车摔坏以后,牛顿心情怎样?以后他是怎样做的?牛顿心里,但是没有。从此,牛顿,遇到任何事情都要问个,地养成了的习惯。8、讨论:(1)牛顿为什么“难受极了”?(2)“没有流一滴眼泪”说明了什么?(很坚强,能正确对待同学意见,从此发愤学习。)9、小结提问:读了这一段,你觉得牛顿有哪些方面值得学习?10、朗读课文,读出牛顿的心理变化过程及发愤学习的决心。四、总结课文1、朗读全

12、文,说说牛顿小时候做风车这件事同他后来成为伟大的科学家有什么联系?2、讨论。(1)本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2)哪几段是重点?(做风车和质问后受到教育是重点。)你是怎么知道的?3、讨论归纳。(1)叙述一件事情,要按照一定的顺序,重点的地方要写得具体,不是重点的地方可以写得简略些。(2)本课围绕着牛顿做风车这件事,重点写了牛顿怎样做风车和从卡特的质问后受到教育这两个方面。五、课堂作业完成课后第三题。六、课外拓展1、回忆亲自经历的一件事,想想曾遇到过哪些困难,你是怎样克服的,还有哪些困难没有克服,为完成习作做好准备。2、阅读爱动脑筋的牛顿、牛顿吃饭的故事。板书仔仔细细几乎看每天

13、都浓厚的兴趣做风车想做影响学习做钻进忙个不停25做风车的故事做成得意接受教训质问脸红发愤学习议风车发愣刻苦钻研嘲笑教学设计方案 篇3一、设计理念:体现语文教学的真实、朴实,通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初步感受语言的魅力,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二、教材分析:这是一篇自读课文,文章的内容能深深地打动读者,诗人在木牌上加了四个字,却使情况发生了根本变化,这是语言文字所产生的巨大力量,课文就是让学生感受这种魅力。三、教学目标 :根据自读课文的教学特点和本课的编辑意图,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学习有创意的表情达意为重点,引导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对话中有所感悟,并尝试运用语言。四、教学过程

14、:(一)、课题切入、引入重点1、导入 课题,教师范读(把学生带入情境、打动学生)。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要求读准字音。3、点出语言的魅力,并质疑、归类(从题目入手加了一句话加的内容是春天到了,却使事情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这是语言的魅力)。问题梳理文中什么语言有魅力。语言有什么魅力。语言怎么有魅力。(二)、深入课文、体验研究1、小组讨论问题汇报(春天到了有魅力)2、共同研究问题(让学生标出文中所出现的人物的前后变化,明白是语言的魅力使他们有了这样的变化)指导朗读、假如作者是诗人(以第一人称读),读1、2自然段,注意语气、停顿自读、点读。3、共同体会语言怎么有魅力、语言有真情,所以有魅力,假如你是

15、行人看到牌子会到什么,小组内互说、自由朗读。(让学生感受到迷人的春天和突然的转折什么也看不见,不由的对老妇人的同情)4、体会语言的魅力是无穷的,出示公益广告说说哪儿能体现情。污染的鱼在呼唤:别吃我,有毒。砍伐了我,您就失去了一个朋友。三、跳出课文运用语言出示图片一棵奇形怪状的树旁边树着一块木牌,写着禁止入内,违者罚款。树被栅栏围着,要求学生换换内容(并评价、修改)反思:第一次读课文时内心深处就被深深地打动了,不知是被诗人的才华,还是行人的善良,还是对那位佝倭的、失明的老人的同情或者欣慰,一种冲动想尽快和孩子们上这一课,于是备课,而且是充分的备课课堂上的我有些害羞,更多的是满足。范读时,静静的教

16、室里只有我一个人的声音,孩子们的呼吸声似乎也飘远了。刚读完,孩子们热烈的掌声,让我羞涩,有些不知所措,但我相信,我的朗读远远不如课文内容更能让他们感动,自读时孩子们读到春天到了,我什么也看不见时,他们的眼神、他们的表情让我读懂他们的内心。语言有魅力的原因在于它有情。我们的课堂也不例外。本课最重要的任务是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魅力,课堂最后一环节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运用语言即发挥教材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孩子们的广告词让我满有一种满足感,他们说到:保护我,就是保护人类自我。爱护我吧,我会带来绿色如果这棵树是你,愿意受伤害吗?我已经被缠得够累的了,请你不要我之所以满足,是因为孩子们感受到了语言的魅力

17、,并用他们稚嫩的心表达出他们的情意,这节课不由得使我想到:每一篇课文都是一个点,而且都可以延伸到生活里面,学习每课之前,我们必须将这个点和面联起来。教学设计方案 篇4【教学目标】 、会认个生字,会写个生字,正确读写个词语。、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相互鼓舞、坚定信心,战胜困难。、抄写课文第二自然段。【教学重点】理解“我”爬天都峰的过程。【教学难点】读懂课文最后一段中爸爸的话:“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教学准备】、搜集有关黄山的文字、图片资料。、想办法学会课后生字,会读,会组词会记。、会读课文,会思考课文后问题。【教学过程】一、步骤过程教学预设设计意图一、介绍黄山 请说说你了解

18、的黄山美景。 创设平台让学生汇报自己的课外所得。二、检查识字 、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认读生字。、考一考字形:鱼即 口可 爪巴 尸古大田 口自、猜一猜:大手抓住双木树杈(攀)一点一回头,一日一日一页树(颤)、比较组词陡徒 莲链 峰锋 辫瓣钓钩 耍要 装妆 冒昌拢扰、注意区别多音字:似形式多样对字词进行检测。三、检查初读 初读课文后,你知道了什么?、课文大意:课文描写了在暑假里“我”和爸爸去爬天都峰,路遇一位素不相识的老大爷,我们互相鼓励,克服山高路陡的困难,终于一起爬上了天都峰。板书:爬天都峰、课文叙述顺序:爬天都峰前爬天都峰爬天都峰之后了解大意理清顺序四、理解最后一句话 “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

19、,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说说:“你们”指的是谁?一“老”一“小”各指谁?“汲取”什么意思?从别人身上,从谁的身上?学着爸爸笑着说说这句话。引发思考:、天都峰是怎么样的?他们一老一小为什么要爬上去?、他们一老一小怎么样从对方的身上汲取力量的?先领悟结果,再回头再探原因。五、学习第一段至最后一段 、探究为什么爬? 假日游览黄山。 无限风光在险峰,为了能看到大自然更奇妙的美景,领略无限风光。、探究天都峰的“高”“陡”。 高: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 陡:笔陡的石级,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读一读想一想天都峰的“险”。、探究“我”与老爷爷的心理。(分角色朗读体会描写的句子)、 想像老爷爷怎么

20、样攀登的,用“一会儿一会儿”“使劲”“竭尽全力”“像似的”说话。、想像一老一小怎么样用语言互相鼓励。 读出险峻、峭拔,难以攀登,难以上青天的感觉。为什么互相询问?为什么做出这样的决定?理解“居然”,爬天都峰对老人和小朋友是难以掌握的事情,但是他们做到了。六、引导思考 对话朗读。说说爬天都峰对在这一老一小是很难的事。他们为什么能做到呢?讨论后明白:一是他们个人努力奋斗;二是能从他人身上汲取力量,善于向他人学习。(读一读他们相互道谢的话) 让学生明白他们能做到的原因和互相道谢的原因。七、总结收获 、对话描写精彩;从对话中可以看出“我”不自信到受到鼓舞再到战胜困难,登上天都峰的心理变化过程。、描写天

21、都峰险峻写得好。写出了天都峰的高,高得如上青天。陡得直上直下。“挂”字用得妙,形象地把天都峰的陡体现出来了。为下文爬天都峰准备,突出作者表达的思想:在困难面前,善于与人合作,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学习学好对话,让学生明白描写的作用。【板书设计】爬天都峰我 老爷爷爬?发颤! 下不了决心“您也来爬?” “你也来爬?”“我看您才” “要不是你,我还”谢谢您 谢谢你汲取终于 居然力量教学设计方案 篇5教学目的及要求1、能够正确认识16个汉字,读准字音,分清字形。2、能够根据图画初步了解这些字的意思。教学重点及难点1、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理解“东”、“西”、“男”、“北”四个主要方向。2、利用图画和生活

22、实际理解“前”、“后”与“左”、“右”是相对的。3、16个字每8个一组,指导学生诵读,利于感悟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教学所需课时两课时课前几分钟和学生交流教师自我简介:1、姓名:许睿2、单位:郑州市教委教研室3、职务:语文教研员请学生自我介绍或向老师提问:1、学生的姓名、年龄、爱好2、入学后的感受3、面对教师此时都想说些什么以上两个程序的目的:缓解师生关系陌生而紧张的教学气氛,努力和在坐的学生沟通;增进彼此间的相互了解,使教学中师生间能更好的互动、交流、合作;创设愉快、自由、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建立平等、融洽、亲密、友好的师生关系;从而达到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第一课时教学程序一、导入新课:1、

23、愿意和老师交朋友吗?愿意和老师合作上一节课吗?2、愿意认汉字吗?前一段的学习中认过汉字吗?都认了那些汉字?3、现在我们来回忆一下过去认过的汉字(出示字卡)。4、今天这节课我们再来认识一些汉字好不好?5、让我们共同学习汉语拼音部分的认一认4(出示板书)二、出示课文情景图:1、每幅图都找个学生说说意思。2、借助拼音读准16的汉字.3、教师范读、学生齐读、分组开火车读。三、解释每组词语的相对意义:1、先提问,让学生试着说说一对或一组词语的意思。2、教师进一步讲解,如:卧躺、立站、入进。3、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日出东方,日落西山。”4、“前后、左右”是相对的。(可让学生上台表演)四、反复认读16

24、个汉字:1、出示字卡,打乱顺序,分组开火车读。2、集体齐读。3、指名认读。4、集体看图拍巴掌有节奏的诵读。5、自己随意朗读。6、联想情景图画面,集体背诵16个汉字或抽查个人背诵。第二课时教学程序一、继续学习认一认4,做“找朋友”的游戏。(拼音、汉字连线,学生演板)二、提问:认一认4汉字歌?然后大家齐背。三、提问:谁能说说,你是怎样记住16个汉字的?四、提问:谁能说说,16个汉字的特点?(一人说一个即可,充分发挥个人的想象)五、提问:能将这16个汉字组词吗?(分组讨论一下再发言)*谁说得好就奖给谁一朵小红花或五角星。教学设计方案 篇6教学内容:课本第115116页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猜测、实

25、验、推理等活动,使学生发现图形和数的排列规律。2、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3、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使学生知道生活中事物有规律的排列隐含着数学知识。教学重、难点:通过操作、观察、猜测等活动去发现规律,找出有新意的排列规律。教学准备:给每对同桌学生提供3组图片学具。教学过程: 一、观察引入:1、观察(出示教科书第115页墙面图、地面图)师:小东家厨房装饰得真漂亮,你能发现瓷砖的排列有什么规律吗?(先让学生自己观察,如果学生只看到斜行的规律,则教师酌情启发学生注意横行、竖行的规律,要是还有困难,教师可进一步启发)a、每行有几种瓷砖?b、这几种瓷砖排列的顺序是怎样的?(1)学

26、生交流(2)揭示课题:找规律二、合作探究,发现规律:1、让学生小组合作找出墙面和地面装饰的瓷砖的图形排列规律,并用规范的语言来描述规律,帮助总结:(1)从看的方向不同来寻找规律(2)从图形的不同来寻找规律(3)从图形的排列来寻找规律2、把同学们发现的规律进行分析,像这样几个图形按一定的规律不断重复地排列,我们叫这种排列为循环排列规律。3、每个同学在学习小组内把自己的想法,或别人好的想法说一说。设计意图:创设学生熟悉的活动情境,引发学生自觉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使知识的发现过程融于丰富、有趣的活动之中,激发学生的探索意识。三、动手实践,创造规律:1、如果你是小小建筑设计师,你能设计出什么样的美丽

27、图案?老师和同学拿出各种各样的图形卡片,请大家设计一些有循环规律的图案。2、展示:、3、让学生按要求去思考,下面的图形应当怎样摆。生:这图形是后面的向前循环移动一个位置,所以应该是,与第一个图一样。4、出示练习题:a、一只鸭子头像和两只鸟的头像循环排的b、看书第115页,你发现了什么?设计意图:这个活动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巩固了新知,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掌握了什么规律?五、出示小黑板:1、我爱数学、学我爱数、数学我爱、 。2、上下、下右、右左、左右、上左、下上、 。3、1234、4123、3412、 。教学设计方案 篇7教材分析认识人民币是义务教育课程

28、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5单元的教学内容。人民币是我国法定的货币,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让一年级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掌握的对100以内数的认知,认识人民币。一方面使学生初步知道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和懂得如何使用人民币,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加深对100以内数的概念的理解,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学生分析一年级儿童年龄小,缺乏社会经验,上市场购物的机会也少,对人民币只是初步的认识,对于要用到钱才能买到东西这一朴素的等价交换的原则只有初步的意识。本节课的教学会使学生对人民币有进一步的认识,使学生在简单的活动中感知人民币的币值和人民币的商品功能。设计理念数学知识要

29、加强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适当调整教材的呈现方式,力争体现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课堂上以“聪聪”和“明明”两个小精灵为主线,让它们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帮助学生解决难题;当它们自己遇到难题时,让学生帮助解决,进一步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目标1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2培养实际生活中的购物能力,提高社会交往和社会实践能力。3通过购物活动,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护人民币。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玩具熊,笔、橡皮、尺、练习本等。每个学生一个钱袋(内装各种面值的人民币)。教学流程一、导入:从生活出发,创设情境

30、,引出课题。1老师出示一件物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师:猜一猜,用多少钱买来的?2日常生活,哪些地方要使用钱?(请学生回答。)师:好的,下面我们来看一段录像。教师边看边问:在什么地方?在干什么?3出示一位小朋友存钱的示意图,问:“零花钱可以用来干什么?”【渗透德育:保管好钱,积少成多,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品质,献爱心等。】小结:我们国家的钱叫人民币。(板书:认识人民币。)(看课件)今天,老师请来了两位小朋友:(课件播放配音)“我叫聪聪。我叫明明。嗨!大家好,认识我们吗?我们一起来认识人民币。比一比,看谁学得好。”师:同学们,加油呀,可不能输给聪聪和明明。二、新授:认识人民币。1认识人民币。师:我们

31、现在使用的是我国发行的第5套人民币(出示课件)。请同学们仔细看,这些钱你们都认识吗?(1)区别新版和旧版:以10元为例。课件显示放大的“10元”,问:这是多少钱?你是怎么认识的?点击数字“10”和汉字“拾”,点击单位“圆”(大写)。课件显示放大的“10元”(新版),问:这是多少钱?你是怎么认识的?小结:对!看人民币上的数字和数字后的单位就能知道它的面值。区别:这两张10元的人民币有什么不同?(图案、大小、颜色,等等。)联系实际:10元钱可以用来干什么?(2)区别纸币和硬币。课件显示5角纸币,问:你是怎样认识的?课件显示5角硬币,认一认。课件同时出现5角纸币和硬币,区别不同。课件出示背面,问:背

32、面是什么?(国徽。)小结:国徽是我们国家的标志。人民币上都有国徽,所以我们应该爱护它,不要随意损坏它。2随意点几张大额人民币,集体回答。20元,50元(新、旧版),100(新、旧版)。3老师给每位小朋友准备了一些人民币,把它拿出来。活动形式:两人一组,一个拿,一个认。4分类:这么多的钱放在一起,多不整齐,请小朋友想办法分类整理一下。(1)按单位分:元、角、分(板书)。(2)按质地分:纸币、硬币。(3)按数字大小分。(4)按新版、旧版分。请学生汇报:展示台上展示。5请小朋友们把钱推到左上角,将书翻到第47页,你发现书上的人民币和我们平时所见到的人民币有什么不一样?(课件显示。)小结:像这样,在人

33、民币的左下角有一道红色斜线,这样叫样币,是不可以使用的。三、换钱游戏:进行简单的计算。1师:我们已经认识了人民币,不知道聪聪、明明认识了没有?(课件播放配音)“我们已经认识了人民币,还知道人民币按单位有元、角、分。那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让我们来做一个换钱游戏,好吗?”一张2角可以换_个1角。一张5角可以换_个1角。小朋友们,动手换一换吧!活动形式:两人一组,可以左右两人一组,也可以前后两人一组。(引导)小朋友,我们看聪聪、明明在干什么呢?2情景对话:出示课件并配音。聪聪:“明明,明明,你到哪去?”明明(手里拿着一堆钱):“我拿10个1角钱去买一把尺。”聪聪:“你拿这么多1角钱,丢了一个多可

34、惜呀!”“那怎么办呢?谁来帮帮我?”请学生回答。明明:“谢谢你!现在我知道了。1元钱可以换10个1角钱。”(板书:1元=10角)四、实践活动。(课件显示,配音)我们不仅认识了人民币,还知道元、角之间的关系,同学们想不想活动活动,老师准备了一些小奖品,奖给活动中表现好的同学。1师生互换:老师手中有1元钱,能换你手中几张2角钱?(同桌可以互相帮忙。)2生生互换(解决不同的付钱方法):找方法多的和最简便的。师:(拿一件玩具)买这件玩具要花1元1角,有几种付钱方法?四人小组合作交流讨论。请小组汇报(组员可以帮忙),发给点子最多那组奖品,表扬他们团结合作的精神。许多种方法,再说出哪种方法最简便。3(课件

35、播放配音)小朋友们想不想用自已手中的钱去买自已想要的东西?好,让我们去“小小超市”看一看吧!(配音乐)选四名售货员,开始自由下座位买。【购物时要守秩序,讲文明,用过钱后洗干净手,买自己需要的东西,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五、总结。(课件配音)小朋友,这节课我们上得真愉快,学会了很多知识,你们都学会了什么?(课件配音)你们说得真好,小朋友们再见。生:聪聪、明明再见!(作者工作单位:安徽省芜湖市师范附小)评析(谢文霞)聪聪和明明是本套新教材新引入的小精灵。它们扮演的角色是:遇到难题让学生帮助(以达到激趣的目的);也可以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以达到解困的目的)。整节课上以这两个小精灵为主线,成为本节课学

36、生学习上的伙伴。人民币的认识对学生来说有初步的概念。但在实际生活中,只认识人民币是远远不够的,认识人民币的目的是为了会使用它,体现它的社会价值。而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缺乏社会经验,上市场购物的机会肯定也少。怎样弥补学生学习上的这个不足?本节课上,教师多处创设了良好的购物环境,让学生在模拟购物活动中认识并使用人民币。为了能让学生切实认识人民币,教师给每个同学都准备了钱袋,钱袋中有收集的各种元币(10元、5元、2元、1元),角币(5角、2角、1角)和分币(5分、2分、1分)。这样,使学生在学习上有了直观的感受,认识人民币自然就不困难了。认识之后便是会使用人民币,体现它的社会价值。首先,教师创设了良

37、好的购物环境。在课前,教师拍摄了一段录像,让学生在观看录像的过程中感受到生活中处处要使用到人民币,体现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其次,让学生学会用多种付钱的方法去买东西,开拓思路,体现了开放性,趣味性;在掌握多种方法的基础上,找到最简便的付钱方法,体现了数学的简洁美,并体现了实用性。最后,“小小超市”活动,配以动听的音乐,让学生仿佛处在真实的购物环境中,利用自己手中的钱去买自己喜欢的东西,教师在此准备了许多的物品,任意让学生购买。而学生在买的同时,经历了用一定数量的钱买单一物品;用一定数量的钱买多种物品;用钱买过物品后,售货员阿姨找回相应的钱数等。这些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了买东西的乐趣,使学生在模拟买卖物品活动中掌握人民币的有关知识,提高社会交往和实践能力。这是学生本节课中最大的收获。活动一开始,学生就情绪高涨,活动过程中,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