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测试题(Word版有答案)_第1页
统编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测试题(Word版有答案)_第2页
统编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测试题(Word版有答案)_第3页
统编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测试题(Word版有答案)_第4页
统编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测试题(Word版有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单元试卷姓名: 班级:学号:一、单选题(共20题;共40分)1.谚语苏湖熟,天下足”表明全国的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中国经济重心南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从唐朝中后期开始,最后完成于()A.隋朝时期旧.唐朝时期 C.南宋时期 D.南北朝时期2.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北宋,定都开封,称为()A.东京喃京g京D| .匕京3 .南宋时,有一位阿拉伯商人到福建泉州经商,他去缴纳关税的机构是()A.安西都护府B.北庭都护府”C.市舶司D.广州十三行4 .1271年,他接受汉族儒臣的建议,改国号为大元

2、。他”是()A.耶律阿保机B.完颜阿骨打C.铁木真D.忽必烈5 .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苏轼:栾城集)。出现该局面的主要原因是()A.民族融合加强-B.宋辽边境开设榷场C.宋辽订立演渊之盟D.岳家军的抵抗6 .歇后语 赵匡胤穿龙袍 一一改朝换代”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有关()A.玄武门之变iB.八王之乱C.贞观之治D.陈桥兵变7 .毛泽东沁园春 雪中说: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其中,朱祖”和一代天骄”分别是()A.赵匡胤和铁木真B赵匡胤和忽必烈C赵构和成吉思汗D.赵构和忽必烈8 .有位历史老师是个对联迷,他写了许多有关

3、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帝王对联,下列哪一对联是描写宋太祖的( )A.开明君主吸隋训,贞观之治创唐荣"B武周政治得发展,无字之碑任后评C.调整政策呈开元,沉淫酒色误王国"D陈桥兵变成君主,限制武功向文治9 .东京梦华录记载:街南桑家瓦子,近北则中瓦,次里瓦,其中大小勾栏50余座,中瓦子莲花棚、牡丹棚,里瓦子夜叉棚、象棚最大,可容数千人。”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A.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学习和接受了汉族先进的文化B.北方人迁到江南,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C.城市繁荣,市民阶层不断壮大D.统治者坚持以农为本的传统观念,推行重本抑末”政策10.它的部队纪律严明,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捋

4、掠 ”;他抗击金军,收复许多失地。池”是()A.岳飞B.文天祥11 .假如你生活在宋代,不可能看到的情景是(A.岳飞在哪城大败金军C.东京城内的市民在 瓦子”里娱乐12 .你认为演渊之盟的积极影响应该是(A.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C.卫青rD.霍去病)头们用纸币进行商品买卖D许多读书人在书房里钻研八股文)B.使辽兵安然脱险,还得到了岁币”C.维持了宋辽长期的和平关系,有利于双方的经济文化交流D.扭转了北宋初年与辽国斗争的不利局面13 .两宋时期的政治经济中心城市是()A.东京、临安B长安、建业仅都、建业D苏州、湖州14 .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和火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它们对世界文明的

5、发展有很大贡献,其中对世 界远洋航海技术起促进作用的是()A.指南针B.造纸术C.印刷术Q火药15 .剑桥中国史辽西夏金元史一书中写道:北京和杭州两方的皇帝当然都认为自己是君临中国世界的正统的统治者。”这一观点体现了()A.辽宋并立B.宋与西夏并立C.北宋与金并立D.南宋与元并立16 .马可 波罗行记在介绍中国时说:大汉国中,商人所至之处,用此纸币以给赏用,以购商物,以取其货物之告价,竟与纯金无则。这一记载佐证了()A.宋明南方商业的繁荣11班朝商品经济的发展C.元代繁华的都市生活"陈元海外贸易的发达17 .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都比不上

6、元朝)。”元朝为巩固极为辽阔的国家的统一,在地方实行了()A.分封制哪县制C省制DE省六部制18 .从唐末五代,经两宋至元朝,先后诞生了四个强大的少数民族政权,辽、西夏、金和元。其中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疆域空前辽阔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少数民族是()D.蒙古族)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A.契丹族B.女真族"C.党项族19 .下面是南宋地方官就江南经济发展情况向朝廷作的汇报,查明属实的是(物首位 南方的丝织业超过北方南宋的海船配备了先进的指南针中国商船已远达非洲东海岸A.B.C.D.20 .归纳比较法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对宋辽、宋夏之间的议和”归纳比较学习后,下列选项不属于他们共同点的是()A

7、.结束双方大规模的战争状态B.宋王朝都要交纳岁币C.辽、西夏都与大宋约为兄弟之国'D.客观上有利于双方和平共处二、材料分析题(共4题;共60分)1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比谜更看不清的宋代,比词更幽婉的宋代,比画更迷乱的时代,像我们年轻时一样的宋代,那是个可爱的时代,穿过时间的河流去寻找曾经的梦吃,那是个颠簸的时代,穿过空间的阻隔去找寻曾经的知己,那是个美轮美奂的时代,乘着想象的翅膀找寻我们的影子。穿越宋代材料二:锣鼓声中,数十只老虎奔腾跳跃,之后恢宏仪仗鱼贯而出,文武百官揖手而至,黄罗伞盖之下,锦绣宫娥款款而行,颔首挺胸,百媚千娇,身穿玄黄团龙袍、头戴通天冠的大宋皇帝率领百官虔诚叩

8、拜,祈求上天保佑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这是春节期间宋城景区推出的大型民俗表演猛虎开年”,游客们可以再次在新年目睹宋代皇宫仪典。另外,新版宋城千古情燕青打擂招财进宝等各种好戏连台,游客们可以邀上亲朋好友、三五知己,穿上古装,在宋城找寻千年以前的风俗。请完成:(1) 如果我们来到宋代乡村,你将会发现农民的文化生活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当时最受百姓重视的传统节日有哪些? ( 4分)(2)宋代城市生活繁荣,如果你要体验城市丰富多彩的娱乐生活,你选择哪里? (3分)2 .秦汉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在北方。到了两宋时期,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出现重大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苏湖熟,天下足。南宋谚语国家根本,

9、仰给东南。宋史材料二:国北生二子”图二涮肚河园闻觎材料三:(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货币经济、纸钞、流通票据、高度发展的茶盐企业非常独(法)谢和耐南宋社会生特在人民日常生活各方面,中国是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国家。活史 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什么现象?苏州在当时的经济发展中处于怎样的地位?(5分)(2)材料二中图一 交子”的出现说明了什么问题?图二反映了宋代哪个城市的繁荣? (5分)(3)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举2例说明宋代中国 现代化程度令人吃惊”的表现。(6分)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篮蓝的天空,清清的湖水,绿绿的草原,这是我的家这首天堂充分表达了蒙古

10、族歌手腾格尔对自己家乡 一一内蒙古草原的赞美。在我国历史上,蒙古族曾经统一蒙古草原,并逐步建立了一个疆域空前辽阔的大元王朝。材料二: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过零丁洋材料三:元朝是由蒙古族建立起来的统一全国的政权。为了巩固蒙古人在中原地区的统治,元朝统治者大力推行以 利用汉法”为主要内容的改革。吸收中原地区历代封建统治的经验,建立包括行省制度在内的各 项制度,逐步加强中央集权的统治。注意农业生产,禁止农田作牧场,采取一些劝课农桑,兴修水利的措 施,使农业生产逐渐得到回复和发展。接受中原先进文化,在中央设立专门学习儒家经典的学校,呈现以 中原传统为主的文化认同趋向。1)材料一中曾统一蒙古草

11、原,建立蒙古政权的人物是谁?大元王朝的建立者又是谁?(4 分)2)材料二是谁的名言?他抗击的是哪一政权?你怎样评价他的抗争?(5 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元朝统一的历史意义?(7 分)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材料二:宋真宗亲撰励学篇宣扬“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种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 1)从材料一,材料二共同反映了宋朝统治者实行的什么政策?(3 分)2)宋朝统治者实行这一政策的目的是什么?这一政策实行有何影响?( 5 分)3)根据

12、所学知识,指出北宋初年强化中央集权的策略(列举两点),并分析其利或弊。(7 分)4)宋朝科举考试的人数大大增加,其原因是什么?这产生了什么作用?(6 分)答案一、1 20 CACDC DADCA DCAAD BCDDC二、1. (1)元旦;元宵节.(2)瓦子.2. (1)经济重心南移;苏州是全国重要粮食生产地。(2)商业繁荣。开封或东京。(3)世界上最早纸币的出现、早市、夜市的出现、大街小巷到处可以开设店铺、草市的出现等。3. (1)铁木真;忽必烈。(2)文天祥;元朝;他的抗争显示了崇高的民族气节。(3)结束了我国辽宋夏金的并立局面,实现了国家的统一,境内出现了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从而有利于社会进步和民族融合,促进了各族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4. (1)重文轻武政策。(2)为防止武将出现专横跋扈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