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考物理汇编——实验探究创新类(共7页)_第1页
2016中考物理汇编——实验探究创新类(共7页)_第2页
2016中考物理汇编——实验探究创新类(共7页)_第3页
2016中考物理汇编——实验探究创新类(共7页)_第4页
2016中考物理汇编——实验探究创新类(共7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2016中考物理分类汇编实验探究创新类专心-专注-专业声、光、热一、选择题二、填空题三、作图题四、解答题(2016无锡)打开酒瓶瓶盖,会闻到酒精的气味瓶盖开启时间长了,会不会使酒的酒精度(酒中酒精和酒的体积百分比)降低呢?小明认为:酒精的密度为0.8×103kg/m3与水的密度不同,若酒的酒精度发生变化,则酒的密度必定会变化因此只要确定酒的密度是否变化,就能作出有效判断于是他用天平、烧杯、量杯和白酒等器材,测量酒的密度操作过程如下:mL2502001505010025ba220VLR2SV控制电路R1A受控电路baR1R2光敏电阻220V甲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

2、空烧杯的质量;乙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白酒,测出烧杯和白酒的总质量;丙再将烧杯中的白酒倒入如图所示的量杯中,测出白酒的体积;丁计算出白酒的密度(1)同学们认为小明的操作过程有不足,不足之处是:a;b改进实验后,小明第一次测得白酒的质量为46g,体积50mL过了一段时间后,第二次测得白酒质量是28.8g,体积是30mLa第一次实验时所测得的白酒密度是多少?b分析实验数据后请判断:酒的酒精度有没有降低?(2)小华对此问题也进行了探究她在实验室取了两个相同的烧杯,在烧杯中分别装入250mL的料酒(酒精度为11%)和水,而后将两烧杯置于相同的环境中过了一天,测得料酒和水的体积分别是232mL和242mL请

3、根据实验数据,分析酒的酒精度是否降低?答案:(1)a.量杯的分度值太大(1分) b.白酒从烧杯倒入量杯有残留(1分)(1分)= 0.92g/cm3a.(1分)b酒的酒精度降低了(1分)(2)已知:蒸发掉的料酒体积为V酒=250mL232mL=18mL假如蒸发掉的料酒酒精度为11%,则蒸发掉的酒精体积应为V酒精=18mL×11%=1.98mL(1分)又因为,蒸发掉的水体积为V水=250mL242mL=8mL料酒中实际蒸发的酒精体积以18mL8mL计算,远大于1.98mL说明剩余料酒的酒精度降低(1分)(2016南通)夏天,小华发现爸爸将水和防冻液(主要成份是不易蒸发、密度为1.11g/

4、cm3的乙二醇)混合后加入汽车水箱,他很不解:夏天为什么还要加防冻液?他思考后认为,加防冻液后,混合液的比热容和沸点都可能发生变化(1)小华对混合液比热容的变化情况作了进一步思考,觉得混合液的比热容应随含水量(水在混合液中所占的体积之比)的增大而增大为此,他在图甲装置的两支相同试管中分别加入体积相同、含水量不同的混合液,通过实验进行验证甲乙W/%01001201401601020304050t/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是纠正后,实验通过来比较不同混合液的比热容的大小(2)小华继续探究混合液沸点与含水量的关系,测得数据如下:含水量W/%50403020105混合液沸点t/1071101161241411

5、60请在图乙中,描点作出含水量W与混合液沸点t的关系图线混合液的含水量为15%时,沸点是(3)混合液沸腾后冷却,小华测出其密度,发现混合液的密度比混合前利用水和防冻液的质量、体积算出的密度要大对于混合液沸腾冷却后密度变大的原因,他提出如下猜想:猜想1:防冻液与水混合时总体积变小;猜想2:混合液沸腾过程中水大量汽化若猜想1正确,则混合液总体积变小的原因是为验证猜想2是否正确,他设计了以下方案:将混合液加热至沸腾,分别测出沸腾过程中不同时刻的温度若猜想正确,实验时可观察到;混合液密度变大的原因是答案:(1)没有控制不同混合液的质量相同升高的温度(2)如答图129133(3)分子间存在空隙沸腾过程温

6、度(沸点)越来越高混合液沸腾时温度升高,水大量汽化,含水量不断减少;(1分)乙二醇密度比水大,所以混合液密度变大(1分)(2016永州)炎热的夏天,电风扇给我们带来了丝丝凉意。小林同学观察到教室里的电风扇吹出的风有时大有时小,爱动脑筋的他思考:电风扇吹出的风的强度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并对此提出了两个猜想:猜想一:电风扇吹出的风的强度与扇叶的转速有关;猜想二:电风扇吹出的风的强度与距离电风扇的远近有关。为验证上述猜想,小林同学设计了图甲装置:将纸板B固定在支架上(支架未画出),硬质纸板A与轻杆固定后悬挂在纸板B上的转轴O处。纸板A和轻杆可绕转轴O来回自由摆动而不会与纸板B碰撞,且纸板A和纸板B两平

7、面垂直将电风扇放在纸板A左侧并正对纸板A。图中s是纸板A自然下垂时(虚线)到电风扇的水平距离;是电风扇吹动纸板A向右摆动稳定后轻杆与其自然下垂时(虚线)的夹角。越大,说明电风扇吹出风的强度越强。(1)实验时小林发现,用于实验的电风扇转速不能调,于是他先对猜想二进行了探究。保持电风扇的转速不变,移动电风扇,使s分别等于0.30m、0.50m、0.70m、0.90m,在纸板B上分别描下纸板A被电风扇吹动后稳定时轻杆的位置a、b、c、d,如图乙所示(轻杆和纸板A未画出)。分别连接Oa、Ob、Oc、Od,比较四次实验中的大小,可知猜想二是。(选填“正确的”或“错误的”)(2)为了探究猜想一,小林同学想

8、通过在电风扇的电路中增加一个滑动变阻器与电风扇的电动机(选填“串联”或“并联”)。在探究猜想一时,除增加一个滑动变阻器外,其它器材仍与图甲相同,在探究过程中,还要保持不变。(3)你认为电风扇吹出的风的强度还可能与有关。(写出一个合理答案)答案:(1)正确的(2)串联 距离电风扇的远近(3)风扇扇叶的大小五、计算题密、压、浮一、选择题二、填空题三、作图题四、解答题五、计算题力与运动一、选择题二、填空题三、作图题四、解答题(2016福州)如图甲所示,钢梁向下弯曲偏离水平位置的距离h叫下垂量。小亮猜想:一根钢梁的下垂量h可能与重物对钢梁的拉力F、两个支撑柱间距离s这两个因素有关,并进行如下实验:(1

9、)要探究“一根钢梁的下垂量h与两个支撑柱间距s的关系”,他必须控制一定,改变。(2)要探究“一根钢梁的下垂量h与所受拉力F的关系”,必须控制两支撑柱间距离一定,记录下钢梁受到不同拉力时的下垂量(忽略钢梁自重的影响),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次数12345下垂量h/cm246.48.810.4拉力F/N10002000320044005200图乙的坐标系中已经描出三个点,请根据4、5次实验数据继续描点,并画出下垂量h与所受拉力F关系的图线。根据图像可知,当拉力为5000N时,下垂量是cm。根据图像可得结论:当两支撑柱间距离等因素相同时,。答案:(1)重物对钢梁的拉力两个支

10、撑柱间距离(1)略10 下垂量与重物对钢梁的拉力成正比五、计算题简功、机械能、内能一、选择题二、填空题三、作图题四、解答题(2016扬州)某兴趣小组将一张硬卡片对折,在开口的一边剪两个小豁口A和B,然后套上橡皮筋,做成了一个会跳的卡片(如图所示)。为了探究卡片跳起的高度与哪些因素有关,该兴趣小组提出了如下猜想:A.与卡片的质量有关B.与橡皮筋的形变量有关C.与橡皮筋的条数有关为了验证猜想,小组选用几根相同的橡皮筋和几张相同材料的卡片进行实验。(1)小明将图中的卡片反过来,把它放在桌面上用手向下压,使橡皮筋伸长,迅速松开手,观察到的现象是,这个现象说明:发生弹性形变的橡皮筋能对卡片,因此它具有弹性势能。(2)探究跳起高度与质量是否有关,应选择质量不同的卡片,控制其它实验条件相同。操作中将卡片反过来,每次把它在桌面上用手压平的目的是。(3)探究跳起高度与橡皮筋形变量是否有关,请你为该小组提供使橡皮筋形变量不同的两种方法:;。答案:(1)卡片跳起做功(2)便于使每次橡皮筋的形变量相同(2分)(3)分别压两个卡片时将一个卡片压平,另一个不压平使小豁口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