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文言句式》ppt课件_第1页
《语文文言句式》ppt课件_第2页
《语文文言句式》ppt课件_第3页
《语文文言句式》ppt课件_第4页
《语文文言句式》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 考纲要求考纲要求: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法。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倒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装句、省略句。2一、判断句一、判断句 对客观事物表示对客观事物表示肯定肯定或或否定否定,构成,构成判断判断与与被判断被判断关系的句子,叫判断关系的句子,叫判断句。句。 3以虚词配合一定的句式表示的判断以虚词配合一定的句式表示的判断句,如借用句,如借用“者者”、“也也”等词构等词构成。成。 (1 1)陈胜者,阳城人也。)陈胜者,阳城人也。 (2 2)夫战,勇气也。)夫战,勇气也。 (3 3)环滁皆山也。)环滁皆山也。 (4

2、4)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5 5)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试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试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4借助于借助于“乃乃”、“是是”、“为为”、“则则”、“悉悉”、“本本”等副词构成判断。译时将判等副词构成判断。译时将判断语意与副词语意一并译出。断语意与副词语意一并译出。 (1 1)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2 2)斯是陋室。)斯是陋室。 (3 3)项燕为楚将。)项燕为楚将。 (4 4)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5 5)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6 6)臣本布衣。)臣本布衣。

3、 试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试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5“者者”、“也也”都省略,单以名词都省略,单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作谓语来表示判断,或名词性短语作谓语来表示判断,也是文言文中判断句的一种形式。也是文言文中判断句的一种形式。(无明显标志的判断句)(无明显标志的判断句) (1 1)荀卿,赵人。)荀卿,赵人。(2 2)秦,虎狼之国。)秦,虎狼之国。(3 3)刘备天下枭雄。)刘备天下枭雄。(4 4)此人力士。)此人力士。(5 5)此子贤者。)此子贤者。试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试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6用用“非非”等词语表示否定性判断。等词语表示否定性判断。(1 1)予本非文人画士。)予

4、本非文人画士。(2 2)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3 3)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利)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利也。也。(4 4)此非曹孟德之诗乎?)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试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试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7一、一、用用“者者”或或“也也”句式句式表判断表判断。 用用“者,者,也也”表判断表判断。 句末用句末用“者也者也”表判断。表判断。 前单用前单用“者者”或后单用或后单用“也也”表判断。表判断。 三、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三、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四、用四、用“非非” ” 等表示否定的等表示否定的判断。判断。 二、二、借助于借

5、助于“乃乃”、“是是”、“为为”、则、则”、“悉悉”、“本本”等副词构成判断。译时将判断语意与等副词构成判断。译时将判断语意与副词语意一并译出。副词语意一并译出。 归纳:判断句主要形式:8.;二、被动句 古汉语中,主语和谓语属于被动式古汉语中,主语和谓语属于被动式关系的叙述句叫被动句。关系的叙述句叫被动句。(所谓被动,主语是位于动词所表示的行为所谓被动,主语是位于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害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的被动者、受害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者。 )9试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试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1 1)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2 2)父

6、母宗族皆为戮没。)父母宗族皆为戮没。(3 3)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4 4)如姬父为人所杀。)如姬父为人所杀。(5 5)二虫尽为所吞。)二虫尽为所吞。10用用“为为所所”,“为所为所”表示被表示被动。动。 试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试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1 1)吴广素爱人,士卒多)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为用者。用者。(2 2)父母宗族皆)父母宗族皆为为戮没。戮没。(3 3)身死人手,)身死人手,为为天下笑者,何也?天下笑者,何也?(4 4)如姬父)如姬父为为人人所所杀。杀。(5 5)二虫尽)二虫尽为所为所吞。吞。11(1 1)秪辱于奴隶人之手)秪辱

7、于奴隶人之手 。(2 2)管夷吾举于士。)管夷吾举于士。(3 3)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从,)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从,受制于人。受制于人。 试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试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12用用“于于”表示被动。表示被动。 (1 1)秪辱)秪辱于于奴隶人之手奴隶人之手 。(2 2)管夷吾举)管夷吾举于于士。士。(3 3)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从,)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从,受制受制于于人。人。 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13试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试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1 1)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2 2)信而

8、见疑,忠而被谤。)信而见疑,忠而被谤。(3 3)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4 4)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5 5)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14.;试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试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1 1)秦城恐不可得,徒)秦城恐不可得,徒见见欺。欺。(2 2)信而)信而见见疑,忠而疑,忠而被被谤。谤。(3 3)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见陵之耻除矣。陵之耻除矣。(4 4)臣诚恐)臣诚恐见见欺于欺于王王而负赵。而负赵。(5 5)吾长)吾长见见笑笑于于大方之家。大方之家。 句

9、式特点:句式特点:用用“见见”“”“见见于于”表被动。表被动。 15.;试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试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1 1)信而见疑,忠而被谤。)信而见疑,忠而被谤。(2 2)仍更被驱遣,何言复来还?)仍更被驱遣,何言复来还?(3 3)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4 4)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三月丁卯之望。)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三月丁卯之望。16.;试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试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1 1)信而见疑,忠而)信而见疑,忠而被被谤。谤。(2 2)仍更)仍更被被驱遣,何言复来还?驱遣,何言复来还?(3 3)舞榭歌台,风流总)舞榭

10、歌台,风流总被被雨打风吹去。雨打风吹去。(4 4)予犹记周公之)予犹记周公之被被逮,在三月丁卯之望。逮,在三月丁卯之望。句式特点:句式特点:用介词用介词“被被” ” 表被动,与今相同。表被动,与今相同。17.;试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试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1 1)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2 2)城之破也。)城之破也。(3 3)戍卒叫,函谷举。)戍卒叫,函谷举。(4 4)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5 5)王之蔽甚矣。)王之蔽甚矣。 18.;试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试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1 1)帝帝感感其诚,命夸娥

11、氏二子负二山。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2 2)城之)城之破破也。也。(3 3)戍卒叫,函谷)戍卒叫,函谷举举。(4 4)忠不必)忠不必用用兮,贤不必兮,贤不必以以。(5 5)王之)王之蔽蔽甚矣。甚矣。 句式特点:句式特点:没有语言标志,动词从意念上表被动。没有语言标志,动词从意念上表被动。19.;二、用介词二、用介词“于于” ” 表被动。表被动。一、用一、用“为为”“”“为为所所”表被动。表被动。 三、用三、用“见见”“”“见见于于”表被动。表被动。 四、用介词四、用介词“被被”表被动。表被动。 五、动词本身表被动,属五、动词本身表被动,属意念意念被动被动 归纳:被动句主要形式:20.;三

12、、倒装句 现代汉语中的倒装句是为了适应修辞表达现代汉语中的倒装句是为了适应修辞表达的需要。但在古代,的需要。但在古代,在一定条件下,句子在一定条件下,句子成分的顺序会发生变化,这就是所谓倒装成分的顺序会发生变化,这就是所谓倒装句句。所以在文言文翻译时根据现代汉语的。所以在文言文翻译时根据现代汉语的说话习惯要作适当的调整。说话习惯要作适当的调整。 古汉语中的倒装句通常有以下几种形式:古汉语中的倒装句通常有以下几种形式: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词结构后置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词结构后置句、(主谓倒装句)。句、(主谓倒装句)。21 汉语的句子成分的顺序,一般为:汉语的句子成分的顺序,一般为:(

13、定)(定)主主状状谓谓补补 (定)(定)宾宾2223 谓(动)谓(动)宾宾 介词介词宾宾24试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试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1 1)大王来何操?)大王来何操?(2 2)沛公安在?)沛公安在?(3 3)客何为者)客何为者? ? 25试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试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1 1)大王来)大王来何何操操?(2 2)沛公)沛公安安在在?(3 3)客)客何何为为者者? 操何操何 在安在安为何为何句子的特点:句子的特点:1 1、都是疑问句,、都是疑问句,2 2、疑问代词分别是、疑问代词分别是“何何”“安安”“”“何何”,它们分别作,它们分别作“操操”“”“在在

14、”“”“为为”的宾语。的宾语。结论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结论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 时,宾语前置。时,宾语前置。疑问代词:何、谁、孰、胡、安、焉等。疑问代词:何、谁、孰、胡、安、焉等。26试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试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1 1)忌不自信。)忌不自信。(2 2)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3 3)古之人不余欺也!)古之人不余欺也!27试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试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1 1)忌)忌不不自自信信。(2 2)然而不王者,)然而不王者,未未之之有有也。也。(3 3)古之人)古之人不不余余欺欺也!也!不信自不信自未有之未有之不

15、欺余不欺余句子的特点:句子的特点:1 1、都是否定句,有否定词、都是否定句,有否定词2 2、都由代词、都由代词 (“(“自自”“”“之之”“”“余余”) )充当宾语。充当宾语。结论二: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结论二: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 宾语前置。宾语前置。否定词:不、未、莫、无等否定词:不、未、莫、无等28试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试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1 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2 2)夫晋,何厌之有?)夫晋,何厌之有?(3 3)唯命是从)唯命是从(4 4)唯利是图)唯利是图29.;试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试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1 1)句读句读

16、之之不知不知,惑惑之之不解不解(2 2)夫晋,)夫晋,何厌何厌之之有有?(3 3)唯命唯命是是从从(4 4)唯利唯利是是图图不知句读、不解惑不知句读、不解惑有何厌有何厌唯从命唯从命唯图利唯图利结论三:用结论三:用 “ “是是”或或“之之”把宾语提到动词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是是”或或“之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 30.;(1 1)何以战?)何以战?试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试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3 3)项王项伯东向坐。)项王项伯东向坐。(2 2)微斯人,吾谁与归?)微斯人,吾谁与归?

17、31(1 1)何何以以战战?试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试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 结论四:介宾结构,介词的宾语有时会置于介结论四:介宾结构,介词的宾语有时会置于介词前,形成介词的宾语前置。词前,形成介词的宾语前置。(3 3)项王项伯)项王项伯东东向向坐坐以何以何与谁与谁(2 2)微斯人,吾)微斯人,吾谁谁与与归归?向东向东32 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 二、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二、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 三、用三、用“之之”或或“是是”把宾语提取到动词前,以把宾语提取到动词前,以 突出强调宾语。突出强调宾语。 四

18、、介词宾语,有时也放在介词的前面。四、介词宾语,有时也放在介词的前面。 归纳:归纳:宾语前置有以下几种情况:宾语前置有以下几种情况: 33.;34 定语定语中心词中心词35(1 1)遂率)遂率子孙荷担者子孙荷担者三夫三夫(2 2)求)求人人可使报秦者可使报秦者(3 3)太子及)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宾客知其事者试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试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结论:定语后置形式之一结论:定语后置形式之一 中心词后置定语者中心词后置定语者 荷担之子孙荷担之子孙可使报秦之人可使报秦之人知其事之宾客知其事之宾客36(1 1)马之千里者马之千里者(2 2)石之铿然有声者石之铿然有声者试翻译下列句子,

19、归纳句式特点试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结论:定语后置形式之二结论:定语后置形式之二 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 千里之马千里之马铿然有声之石铿然有声之石37(1 1)居)居庙堂之高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则忧其君(2 2)蚓无)蚓无爪牙之利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筋骨之强(3 3)带)带长铗之陆离长铗之陆离兮,冠兮,冠切云之崔嵬切云之崔嵬试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试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结论:定语后置形式之三结论:定语后置形式之三 中心词中心词 之后置定语之后置定语高之庙堂、远之江湖高之庙堂、远之江湖利之爪牙、强之筋骨利之爪牙、强之筋骨陆离之长铗、崔

20、嵬之切云陆离之长铗、崔嵬之切云38(1 1)尝遗余)尝遗余核舟一核舟一。(2 2)以乘韦先,)以乘韦先,牛十二牛十二犒师。犒师。(3 3)我有)我有白璧一双白璧一双,欲献项王;,欲献项王;玉斗一双玉斗一双,欲与亚,欲与亚父。父。试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试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结论:定语后置形式之四结论:定语后置形式之四 中心词中心词 数量词数量词一(只)核舟一(只)核舟十二(头)牛十二(头)牛一双白璧、一双玉斗一双白璧、一双玉斗3940 状语状语中心词中心词41(1 1)青,)青,取之于蓝取之于蓝,而,而青于蓝青于蓝。(2 2)君子博学而日)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参省乎己。(3 3)申之

21、以孝悌之义申之以孝悌之义。(4 4)私见张良,)私见张良,具告以事具告以事。试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试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于于(从)(从)蓝蓝取之、取之、 于于(比)(比)蓝蓝青青乎乎(对)(对)己己参省参省以以(用)(用)孝悌之义孝悌之义申之申之以以(把)(把)事事具告具告文言文中的介词结构大都会置于谓语部分后面,文言文中的介词结构大都会置于谓语部分后面,其中尤以由其中尤以由“以以”“”“于于”构成的介词结构居多。构成的介词结构居多。42(1 1)将军)将军战河北战河北,臣,臣战河南战河南。(2 2)遂与秦王)遂与秦王会渑池会渑池。试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试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

22、式特点于于 (在在)河北作战、河北作战、于于 (在在)河南作战河南作战于于 (在在)渑池会见渑池会见这时候,后置的介词结构中的介词这时候,后置的介词结构中的介词( (主要是主要是“以以”“”“于于”这两个介词这两个介词) )会省去,这种情况会省去,这种情况仍可视为介词结构后置。仍可视为介词结构后置。4344 主语主语谓语谓语45(1 1)甚矣,汝之不惠)甚矣,汝之不惠! !(2 2)美哉,我少年中国)美哉,我少年中国! !试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试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汝之不惠甚矣汝之不惠甚矣! !我少年中国美哉我少年中国美哉! !主谓倒置即将谓语前置,大都是为了突出谓语主谓倒置即将谓

23、语前置,大都是为了突出谓语部分,适应表达的需要。主谓倒置句以感叹句、部分,适应表达的需要。主谓倒置句以感叹句、疑问句居多。疑问句居多。46四、省略句文言文中成分省略的现象非常普遍,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省略主语;2、省略谓语;3、省略宾语;4、省略介词。47 试翻译下列句子,体会省略特点试翻译下列句子,体会省略特点 (1 1)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无御之者。 (2 2)沛公谓张良曰:)沛公谓张良曰:“度我至军中,公乃入。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3 3)曰:)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不可,直不百

24、步耳,是亦走也。”曰:曰:“王如知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48 试试翻译下列句子,体会省略特点翻译下列句子,体会省略特点 (1 1)永州之野产异)永州之野产异蛇蛇,( (蛇蛇) )黑质而白章;黑质而白章;( (蛇蛇) )触触草木草木,( (草木草木) )尽死;尽死;( (蛇蛇) )以啮以啮人人,( (人人) )无御之者。无御之者。 (2 2)沛公谓张良曰:)沛公谓张良曰:“( (公公) )度我至军中,度我至军中,公公乃入。乃入。” (3 3)( (梁惠王梁惠王) )曰:曰:“不可,不可,( (五十步五十步)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也。”(

25、 (孟子孟子) )曰:曰:“王如知此,王如知此,( (王王)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1 1、承前省;、承前省;2 2、蒙后省;、蒙后省;3 3、对话省。、对话省。句式特点:句式特点:省略主语。省略主语。49 试试翻译下列句子,体会省略特点翻译下列句子,体会省略特点 (1 1)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2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善者而改之。 (3 3)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50 试试翻译下列句子,体会省略特点翻译下列句子,体会省略特点 (1 1)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 (鼓鼓) )而衰,三而衰,三( (鼓鼓) )而而竭。竭。 (2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 (择择) )其不其不善者而改之。善者而改之。 (3 3)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 (步步) )三四里。三四里。句式特点:句式特点:省略谓语。省略谓语。51(1 1)尉剑挺,广起,夺而杀之。)尉剑挺,广起,夺而杀之。 屠惧,投以骨。屠惧,投以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