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八年级上第七单元检测试卷_第1页
语文版八年级上第七单元检测试卷_第2页
语文版八年级上第七单元检测试卷_第3页
语文版八年级上第七单元检测试卷_第4页
语文版八年级上第七单元检测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语文版八年级上第七单元检测试卷 (时间:100分钟,总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3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A排行(háng)踌躇(chóu) 宫阙(què) 须眉毕见(xiàn)B稽首(j) 采樵(qiáo) 常赉(lài) 负笈往游(jí)C汤镬(huò) 自刎(wn) 霓裳(cháng) 伯乐相马(xiàng)D逡巡(qn) 自诩(x) 箪食(dn) 又何间焉(jiàn)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A空乏其身(穷困缺乏) 神弗福也(幸福)

2、B曾益其所不能(增加) 比后壮(及,等到)C教然后知困(受到阻碍,不通) 其声清越(清澈高扬)D公将鼓之(击鼓) 征于色(征验,表现)3下列“之”的用法,与其他选项不同的一项是( )(2分)A王怒,欲杀之 B公将驰之C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D故逐之4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A白居易,唐代著名诗人,字乐天。他的诗歌作品集是白氏长庆集。B龚自珍,清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他辞官后写成315首七言绝句,编定为“己亥杂诗”。C张养浩,元代散曲家。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山坡羊”是曲牌名,一般和内容关系紧密。D过零丁洋作者文天祥,南宋爱国诗人。该首诗作于他被元军俘虏后经过零丁洋时。5默写

3、。(6分)(1)赤壁中作者辩证地看待历史的诗句是:_(2)过零丁洋中表达文天祥崇高节操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从而感召后代许多仁人志士为正义事业而英勇献身的诗句是:_(3)在舒适的环境中,我们一定要加紧锤炼自我,否则将会丧失斗志,迷失自我,用孟子中的一句古语来说就是:_(4)山坡羊·潼关怀古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 (5)白居易在观刈麦一诗中深入所写对象的内心,刻画劳动人民在特定的环境下辛苦劳作而内心矛盾的句子是:_(6)己亥杂诗中与“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_6(莱芜中考)名著阅读。(6分)A皇帝以及全朝官员站在岸边,等待这一次伟大冒险行动的结果。他们只看见

4、船形成一大半月形向前推进,却看不到我的人,因我在水中,水已没过我的胸脯。当我到达海峡中心时,他们就越发愁闷了,因这时的水已没及我的脖子。皇帝断定我是淹死了,半月形的敌舰队正在向我们发动进攻。B当我们正争先恐后挤上平台时,另外两根须爪,从空中打过来,缠在了船长面前的水手身上,猛地把他卷走多么惊心动魄的场面啊!那个不幸的水手,被触须缠住,被吸盘吸住,被那只大爪子卷到空中任意地摔来摔去,他喘息着,他透不过气,他叫喊着:“救救我!救救我!”这几句话,是用法语喊出来的,这让我感到震惊!船上竟然有我的一个同胞,或许还有好几个!这撕心裂肺的叫声,我将一生铭记!(1)A段中的“伟大冒险行动”是指_。B段中“惊

5、心动魄的场面”是指_。(4分)(2)A段文字选自格列佛游记,尖锐深刻的_艺术是这部作品的灵魂。B段选文中的“我”是_。(2分)7(鄂州中考)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分)甲骨文是中国文化的活化石,它与古埃及象形文字、古巴比伦楔形文字一样,在各自环境中独立诞生,但传承3000年以上的,只有汉字。这种文字对3000多年来中国文化产生了根本的影响。后期的隶、楷、行、草,均发轫于斯。在河南安阳殷墟文字博物馆,可以看到世界三大最古老的文字体系之一甲骨文。十几亿中国人今天使用的汉字,即源自甲骨文。它不仅证明古老的汉字是独立起源的,还提供了中国古代独立的造字法则。A B C D8(长

6、沙中考)综合运用。(8分)某班开展“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的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1)【故事大盘点】(3分)孔、孟及其弟子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故事,如“孟母三迁”等。请你再写出两个与孔、孟或者其弟子有关的故事名称。(2)【成语大搜集】(2分)论语孟子语言精练,含义丰富,有不少语句已经成为成语,至今仍活跃在现代汉语里,下面是同学们搜集的一组成语,其中有两个不是出自论语孟子,请你找出来:_(只填序号)温故知新 舍生取义 愚公移山 择善而从任重道远 诲人不倦 一鼓作气 见贤思齐(3)【观点大讨论】(3分)当今有不少家长效仿古代“孟母三迁”的做法,争先恐后地购买名校周边的“学区房”,请你用

7、简明的语言阐述对这种现象的看法。二、阅读理解(40分)(一)阅读下列甲乙两个文段,然后完成913题。(13分)【甲】曹刿论战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

8、“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选自左传·庄公十年)【乙】贾诩论战太祖比征之,一朝引军退,绣自追之。诩谓绣曰:“不可追也,追必败。”绣不从,进兵交战,大败而还。诩谓绣曰:“促更追之,更战必胜。”绣谢曰:“不用公言,以至于此。今已败,奈何复追?”诩曰:“兵势有变,亟往必利。”绣信之,遂收散卒赴追,大战,果以胜还。绣问诩曰:“绣以精兵追退军,而公曰必败;退以败卒击胜兵,而公曰必克。悉如公言,何其反而皆验也?”诩曰:“此易知耳。将军虽善用兵,非曹公敌也。军虽新

9、退,曹公必自断后;追兵虽精,将既不敌,彼士亦锐,故知必败。曹公攻将军无失策,力未尽而退,必国内有故;已破将军,必轻军速进,纵留诸将断后,诸将虽勇,亦非将军敌,故虽用败兵而战必胜也。”绣乃服。 (选自三国志·魏书·贾诩传)【注释】太祖:指曹操。比:连续。朝(zho):早晨。绣:张绣,东汉末年的军阀。诩(x):贾诩,东汉末年著名的谋士。后投靠曹操。促:赶快。谢:婉言拒绝。亟(jí):赶紧。失策:错误的策略。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1)弗敢专也() (2)齐师败绩()(3)望其旗靡() (4)悉如公言()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10、)(2分)A绣乃服此乃勇士头也B悉如公言 王如其言C曹刿请见 众视三人坐月中饮,须眉毕见D故知必败 几上肴核如故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2)曹公攻将军无失策,力未尽而退,必国内有故。12【甲】文中曹刿认为齐人三鼓之时,可以进攻齐师的原因是:_。【乙】文中贾诩认为张绣第二次出兵能“用败兵而战必胜”的原因是_。(用文中原句回答)(2分)13曹刿和贾诩两人有何相似之处?(3分)(二)阅读下面两篇孟子中的文章,回答问题。(11分)【甲】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

11、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乙】乐以天下,忧以天下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王曰:“贤者亦有此乐乎?”孟子对曰:“有。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3分)(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_(2)衡于虑_(3)贤者亦有此乐乎_15用现代汉语

12、解释下列文言语句。(4分)(1)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2)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16试着简要说说【甲】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与【乙】文“乐以天下,忧以天下”中的“忧”与“乐”有怎样的联系与区别。(4分)(三)(资阳中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19题。(10分)推敲刘公嘉话云:(贾)岛初赴举京师,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始欲着“推”字,又欲着“敲”字,炼之未定,遂于驴上吟哦,时时引手作推敲之势。时韩愈吏部权京兆尹,岛不觉冲至第三节。左右拥至尹前,岛具对所得诗句云云。韩立马良久,谓岛曰:“作敲字佳矣。”遂并辔而归。留连论诗

13、,与为布衣之交。1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1)韩立马良久()(2)岛初赴举京师()(3)遂于驴上吟哦()(4)遂并辔而归()18将下列句子译为现代汉语。(2分)始欲着“推”字,又欲着“敲”字,炼之未定,遂于驴上吟哦,时时引手作推敲之势。19这则故事给我们平时的写作带来了怎样的启示?(4分)(四)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6分)送魏二王昌龄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注释】这首诗是作者被贬为龙标尉时所作。20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首句“醉别”叙事,“江楼”点出地点,“橘柚香”写景并点明时令,描绘了送别的环境,含蓄地写出了与友人分别的心

14、情。B潇潇的“江风”,凄迷的“雨”,冰凉的“舟”,这些意象是暖色调的,烘托出朋友相送时内心那无尽的温暖和惬意。C第三、四句想象友人和自己分别后的情景。一个“遥”字,既写出与友人相隔的距离之远,又暗示分别后相见之难,依依惜别之情传达得委婉动人。D古歌谣有语:“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诗句“愁听清猿梦里长”以凄清的环境烘托愁苦心情,这两句在表达情感上有异曲同工之妙。21该诗前两句写实,后两句从“忆”和“梦里”这些词可以看出是诗人的想象,这样虚实相间,寓情于景,巧妙地表达出诗人的情感,请结合诗句,说说该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3分)三、写作(50分)22从以下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来作文

15、。(1)鲁迅把干将莫邪改写成了铸剑,很多名著也都经过编者的改编而搬上了荧屏,如三国演义西游记等。认真阅读白居易的观刈麦,领会作品的主旨,将其改写成一篇记叙文。要求:尽量忠于原作;描写要具体,具有可信度;思想感情要鲜明;600字左右。(2)干将莫邪中的侠客以一种“诚信”精神杀死楚王这个昏君,替赤的父亲报了仇,当然故事有它虚夸的成分,也有侠客的崇高精神的体现。我们这个时代也呼唤“诚信”精神的回归,一个人只有以一种“诚信”的精神立足这个社会,才能成就伟业。联系实际,以“诚信”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文体自定,文题自拟;中心突出;600字左右。参考答案1 B(解析:B项“稽”应读“q”。)2. A(解

16、析:A项“空乏”应译为“使穷困缺乏”,“福”应译为“赐福,保佑”。)3.C(解析:只有C项中的“之”是结构助词,相当于“的”,其他都是代词。)4. C(解析:C项曲牌名一般与内容没多大关系,题目与内容关系紧密。)5. (1)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4)兴,百姓苦;亡,百姓苦!(5)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6)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6. (1)格列佛潜水拖回敌舰“我们”遭遇章鱼袭击(与章鱼搏斗) (2)讽刺生物学家阿龙纳斯7. B8. (1)示例:孟母断织、韦编三绝 (2) (3)示例一:我认为家长的这种做法不

17、可取。因为自己的孩子适不适合上名校还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况且更多的家长只是出于一种跟风心理而已。 示例二:我认为家长的这种做法可取。我认为家长的这种做法对孩子有好处,因为名校集中了优质教育资源,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求学更容易成才。或者兼说二者。9 (1)独自占有(2)军队溃败(3)倒下(4)全部10. B(解析:A项两个“乃”意思分别是“才”“是”;B项两个“如”都是“按照”的意思;C项两个“见”意思分别是“拜见,觐见”“显现”;D项两个“故”意思分别是“所以”“旧的,原来的”。)11. (1)大大小小的案件,虽然不能一一明察,也一定根据实情来处理。(2)曹操攻打将军没有失算,力气并未用尽就撤

18、退了,一定是国内出现了重要问题。12.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公攻将军无失策,力未尽而退,必国内有故;已破将军,必轻军速进,纵留诸将断后,诸将虽勇,亦非将军敌13.都有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附【乙】文参考译文:曹操连续攻打张绣,一天早上带领军队撤退,张绣亲自追赶曹军。贾诩对张绣说:“不可以再追了,如果再追赶的话一定会被打败的。”张绣不听从(他的话),带领士兵和曹操交战,大败回去。贾诩对张绣说:“赶快再去追,再去交战一定可以胜利的。”张绣婉言拒绝说:“刚才没有听您的话,落得此番田地。现在已经被打败了,再追又有什么用呢?”贾诩说:“战争形势有变化,赶快前往一定会取得胜利。”张绣相信

19、了他,就收拾闲散的士兵追赶,大战后,果然胜利而归。张绣问贾诩说:“我用精英的士兵追赶他们撤退的军队,而你说一定会兵败;我撤退后用被打败的士兵去交战胜利的士兵,而你说一定会战胜他们。全部都如你所说的,可是为什么反过来的都灵验呢?”贾诩说:“这个很容易知道。将军虽然善于用兵,却并非能和曹操匹敌。军队虽然刚刚撤退,曹操一定会行军时走在最后面;追赶的士兵虽然是精英,将军虽然不凡,他们的士兵也很精锐,所以知道肯定是会失败的。曹操攻打将军没有失算,力气并未用尽就撤退了,一定是国内出现了重要的问题;已经打败了将军,一定率领了轻快的军队迅速行进,虽然留下众多将领行走在最后面,众多的将领虽然英勇,也仍然不是将军的对手,所以即使用打败的士兵交战也一定会胜利。”张绣因此很佩服贾诩。14 (1)这样的(2)阻塞,不顺畅(3)也15. (1)国内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主的贤士,国外没有与之匹敌的邻国和来自外国的祸患,(像这样的)国家经常会灭亡。(2)假如国君能以人民的快乐为快乐,那么人民也会以国君的快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