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知识:浅文深教的课程导向_第1页
高考语文复习知识:浅文深教的课程导向_第2页
高考语文复习知识:浅文深教的课程导向_第3页
高考语文复习知识:浅文深教的课程导向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高考语文复习知识:浅文深教的课程导向 高考语文复习知识:浅文深教的课程导向  一次赛课活动上,听了一位老师执教的金岳霖先生一课。这位老师的教学流程是这样的:首先问“你最感兴趣的细节是什么”,学生谈体会,约20分钟;接着教“细节描写”知识,约7分钟;最后要求学生写某老师或同学的一个细节,然后“猜猜他(她)是谁”,约18分钟。金岳霖先生是一篇浅文,浅文最忌浅教,而该教师却走上了一条“浅语文”之路,原地踏步,没有提升学生的认识。这里涉及到一个关键问题,即浅文深教的问题。 如果以“浅文”为圆心,以一定的深浅距离为半径,教学策略的选择是多元的。需要注意的是,“

2、多元”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丰富了教学策略选择的途径的同时,也容易把教学导向无序的状态。如何在多元而无序的状态中探寻出一条“得法”的路径,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下面就从课程的角度对此作点分析。 1.课程的选文类型。 从“文本特征”看,金岳霖先生的典范性特征在于其生动传神的细节描写。考虑到金岳霖先生的文本特征,我将文本定位为“例文”,即“学习其生动显现的关于诗文和诗文读写的知识”。文本定位决定着教学内容的选择。既然属于“例文”类型,那么选入教材的这一篇“例文”,“仅仅是多个适宜范例中的一个,如果替换成另外的一篇,一般也能照样达到知识学习的目的”;“而中选的这一篇例文,用的其实也并不是整篇的文,多数

3、情况下,派用场的只是诗文或诗文读写的某一侧面的某一点或某几点”(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 金岳霖先生与汪曾祺先生的其他作品相似,随意中见苦心,这与汪曾祺先生追求的“苦心经营的随便”的写作境界是相吻合的。那么,想在此文的“随便”中追求什么“苦心”呢?只有透过文字看到文字背后的蕴味,才能领会之所以要选择这些细节来表现的缘由。因此,教学这篇文章,主要的教学内容就是“细节描写艺术”。 2.教材的编辑意图。 从“板块结构”看,金岳霖先生是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二“慢慢走,欣赏啊”专题中的一篇文章。该专题由三个板块组成,依次为“一花一世界”“永远新的旧故事”“总借俊眼传出来”。其中“一花一世界”板块又由

4、四篇文章组成,分别是荷塘月色、听听那冷雨、金岳霖先生和亡人逸事。很明显,编者意在让学生欣赏了侧重于自然的荷塘月色和听听那冷雨后,再继续欣赏侧重于人文的金岳霖先生和亡人逸事。而金岳霖是名人,亡人则是普通人。每篇课文各就其位,故教学应各司其职。 从“课后练习”看,编制的练习也带有很强的指示性。比如第3题要求阅读学习材料,说说对细节的认识,其中引用了周振甫先生在文章例话中的一句话:“细节有两个作用,一是推微知著,从小处看到大的意义一是搜间传神,搜求一般人不注意处,即找到好的细节,把它写出来,起到传神写照的作用。”从看似平凡的细微处发现其中的奥秘,自然也就能走进“细节描写艺术”之门。 从“板块内涵”看

5、,“一花一世界”揭示的是无限往往收藏在有限中,寻常细微之物往往是大千世界的缩影的哲理。以此观照金岳霖先生,“花”对应的是金岳霖先生,“世界”对应的是由金岳霖先生折射出的一个宏大世界,正所谓“一个人就是一个宇宙”。 上述种种暗示,无不表明金岳霖先生绝非仅仅表现金先生“有趣”的文章,在金先生的背后,隐藏着一个“宇宙”。阅读如同进山探宝,阅读教学就应该通过“活动”,让学生体验“人”之所以成为“宇宙”的广度和深度。 有了课程的烛照,教学就有了方向。 就文本解读而言,金岳霖先生的文眼在第一句:“西南联大有许多很有趣的教授,金岳霖先生是其中的一位。”其中的关键词不是“有趣”,而是“有趣”的修饰语“很”。课

6、文写出了金岳霖先生的种种不同寻常的“有趣”,之所以说他不同寻常,主要是在现代人看来,这种“有趣”已经非常稀有,殊不知金岳霖先生的“有趣”却有着历史渊源。兹举数例:1.金先生捉跳蚤,甚为得意。古人有扪虱谈乐之说,古今谈概说:“张磊塘善清言,一日赴徐文贞公席,食鲳鱼鳇鱼,庖人误不置醋,张云:仓皇失措。(谐鲳鳇失醋)文贞公腰扪一虱,以齿毙之,血溅齿上,张云:大率类此。(谐大虱来此)文贞亦解颐。”2.金先生是个单身汉,无儿无女,却养了一只很大的斗鸡,并和斗鸡一起吃饭。北宋处士林和靖,隐居杭州孤山,不娶无子,而植梅放鹤,称“梅妻鹤子”。如此联想,浅文就有了深度:金先生不仅仅是抗战时期大后方“精神圣地”的西南联大学界精英的代表,更是中国知识分子(名士)的缩影。即使在恶劣的条件下,他们仍然保持着各自独特的人格魅力,传承着传统文化的精义。他们既不是“居庙堂之高”的将相,也不是隐山林之中的逸士,而属于“处江湖之远”的名士。像金先生这样天真得像一个孩子的学界高人,体现出来的不正是任性率情、超迈不俗的名士风流吗?而现今,这种“是真名士自风流”的文化景观正逐渐成为一道远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