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项目精装修工程实测实量操作指引36_第1页
住宅项目精装修工程实测实量操作指引36_第2页
住宅项目精装修工程实测实量操作指引36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住宅项目精装修工程实测实量操作指引目录一、目的 1二、适用范围 1三、取样总则 1四、操作细则 1、目的1. 通过定期评估,识别并消除精装修项目风险。2. 通过对质量缺陷和管理风险的整改措施的跟踪和落实,持续提升精装修 项目工程质量标准和观感,消除客户投诉隐患。二、适用范围适用于集团所有已进入精装修施工且尚未完成交付的项目。三、取样总则1. 真实原则: 测量数据应反映项目的真实质量,避免为了片面提高实测指 标,过度修补或做表面文章,实测取点时应规避相应部位,并对修补方 案合理性进行检查。2. 计算说明:(1) 精装修项目完成涂饰第一遍腻子按装饰工程0 , 4mm标准进行实测;四、操作细则1.

2、涂饰工程1.2 表面平整度(涂饰工程)1.2.1 指标说明:反映层高范围内涂饰墙体表面平整程度,评判标准:腻子已打磨或已上面漆为0,3mm腻子未打磨为0,4mm1.2.3 测量工具: 2 米靠尺、楔形塞尺。1.2.4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1) 每一面墙作为 1 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 15 个实测区。(2)当墙面长度小于3米,在同一墙面顶部和根部 4个角中,选取左上 及右下2个角按45度角斜放靠尺分别测量1次;2次测量值均作为 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2个计算点。(3)当墙面长度大于3米,则同一墙面4个角任选两个方向各测量1次; 同时在墙长度中间位置增加1次水平测量,在距离地面20cm左右的

3、位置水平测2次;这5次实测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 5个 计算点。(4) 所选实测区墙面优先考虑有门窗、过道洞口的墙面,在各洞口45度斜交叉各测一次,作为新增实测指标合格率的2个计算点。1.2.5示例:1.3.1指标说明:反映层高范围涂饰墙体垂直的程度。评判标准:腻子已打磨或已上面漆为0,3mm腻子未打磨为0,4mm1.3.3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1) 每一面墙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20个实测区。门洞口墙体垂直度为必测项。测量值主要反映涂饰墙体垂直度,应避开墙顶梁、 柱子突出部位。(2) 当墙长度小于3米时,同一面墙距两端头竖向阴阳角 30cm位置,分别按以下原则实测2次:一是靠尺顶

4、端接触到上部砼顶板位置时测 1次垂直度,二是靠尺底端接触到下部地面位置时测 1次垂直度,这2 个实测值分别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 2个计算点。(3) 当墙长度大于3米时,同一面墙距两端头竖向阴阳角 30cm和墙体中 间位置,分别按以下原则实测 3次:一是靠尺顶端接触到上部砼顶 板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二是靠尺底端接触到下部地面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三是在墙长度中间位置靠尺基本在高度方向居中时测次垂直度。这3个测量值分别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3个计算点。1.3.4示例:11j第三尺斗1第二尺1第一尺墙长小于3米时,1 此尺取消1地面4顶棚(吊顶)水平度(涂饰工程)墙垂直度测量示意准:0 ,

5、10mm142测量工具:激光扫平仪、塔尺。143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1) 每一个功能房间作为1个实测区,每户抽选1块顶板。(2) 使用激光扫平仪,在实测板跨内打出一条水平基准线。同一实测区 距顶棚天花线30cm处位置选取4个角点,以及板跨几何中心位选取1点,分别测量顶棚与水平基准线之间的 5个垂直距离。以最高点为 基准点,计算另外四点与最 高点之间的差值,偏差值w 10mm时,该 实测点合格;偏差值10mm时,该实测点不合格。每间房间顶棚的 5个检查数据作为5个样本点数,每超标一个点,记录为一个不合格 点。144示例:顶板水平度测量示意(注:当吊顶仅周边设置 时,图示第五点可取消, 其余四点

6、离墙距离可为 吊顶宽度的一半)1.5.1指标说明:反映层高范围内涂饰墙体阴阳角方正程度。评判标准:腻子已打磨或已上面漆为0,3mm腻子未打磨为0,4mm1.5.2测量工具:阴阳角尺。1.5.3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1) 每面墙的任意一个阴角或阳角均可以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15个实测区。(2)在同一个墙面阴角或阳角部位,从地面向上300mn和1500mn位置分2个计别测量1次。这2次实测值均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5.4算点。示例:1.6净高 1.6.1指标说明:综合反映同一房间室内意高实测值与理论值的偏差程度评判标准:20, 20mm163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1) 每一个功能房

7、间作为1个实测区,每户实测1个功能房间。(2)实测前,所选套房必须完成地面找平层施工。同时还需了解所选套房的各房间结构楼板的设计厚度和建筑构造做法厚度等。(3) 各房间地面的4个角部区域,距地脚边线30cm附近各选取1点(避 开吊顶位),在地面几何中心位选取1点,测量出找平层地面与天花 顶板间的5个垂直距离,即当前施工阶段 5个室内净高实测值。(4)用图纸设计层高值减去结构楼板和地面找平层施工设计厚度值,作为判断该房间当前施工阶段设计理论室内净高值。5个实测值与设计 值对比产生的偏差值均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5个计算点。1.6.4示例:室内净高测量示意1.7房间开间/进深偏差1.7.1指标

8、说明:选用同一房间内开间、进深实际尺寸与设计尺寸之间的偏差。评判标准:-10,10mm。1.7.3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1) 每一个功能房间的开间和进深分别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5 个功能房间的10个实测区。(2)同一实测区内按开间(进深)方向测量墙体两端的距离,各得到两 个实测值,比较两个实测值与图纸设计尺寸,找出偏差的最大值, 其小于等于10mm寸合格;大于10mm寸不合格。1.7.4示例:1.8窗框内侧与墙面内侧大小头偏差一开间、进深测量示意1.8.1指标说明:反映窗内侧墙体厚度偏差大小的程度,避免出现大小头现象,影响交付观感。评判标准:0,5mm。1.8.2测量工具:5米钢卷尺。

9、1.8.3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1)任一窗都可以作为一个实测区,每户3个测区,累计15个计算点(2) 实测时窗框测量部位需完成抹灰或装饰收口(3) 平窗框内侧墙体,在窗框侧面中部各测量 2次墙体厚度和沿着竖向 窗框尽量在顶端位置测量1次墙体厚度。这3次实测值之间极差值 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4) 外墙凸窗框内侧墙体,沿着与内墙面垂直方向,分别测量凸窗台面 两端头部位窗框与内墙抹灰完成面之间的距离。2个实测值之间极差 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内门洞/平窗内侧墙体厚度测量示意1.9户内门洞尺寸偏差室外室内1第一尺凸窗台板第二尺1 室内室外凸窗内侧墙体厚度测量示意1.

10、9.1指标说明:反映户内门洞尺寸实测值与设计值的偏差程度,避免出现“大小头”现象。评判标准:高、宽士 10mm厚度士 5mm1.9.2测量工具:激光测距仪、5米钢卷尺。1.9.3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1) 每户实测3个点,累计15个计算点。(2) 实测前需了解所选套房各户内门洞口尺寸。实测前户内门洞口侧面需完成抹灰收口和地面找平层施工,以确保实测值的准确性。(3) 实测最好在施工完地面找平层后,同一个户内门洞口尺寸沿宽度、高度各测2次。若地面找平层未做,就只能检测户内门洞口宽度2次 宽度和高度的2个测量值与设计值之间偏差的最大值,作为该户内门 洞口尺寸高、宽偏差的2个实测值。每一组实测值作为判断

11、该实测指 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1.9.4示例:墙体墙体门窗洞口测量示意(高、宽)1.10房间方正度1.10.1指标说明:考虑实际测量的可操作性,选用同一房间内同一垂直面 的墙面与房间方正度控制线之间距离的偏差,作为实测指标,以综 合反映同一房间方正程度。评判标准:w 10mm1.10.3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1)距墙体30- 60cm范围内弹出方正度控制线,并做明显标识和保护。(2)同一面墙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5个实测区。(3)在同一测区内,实测前需用5米卷尺或激光扫平仪对弹出的两条方 正度控制线进行校核,无误后采用激光扫平仪打出十字线,沿墙长 度方向分别测量2个位置(两端)与控制线之

12、间的距离(如果现场 找不到控制线,可以一面带窗墙面为基准,用仪器引出两条辅助方 正控制线)。选取2个实测值之间的极差,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 格率的1个计算点。1.10.4 示例:墙体第二尺第三尺)%面平整度T1表面平整度1.11.1指标说明:反映找平层地面表面平整程度。1.11表面平整度方正度测量示意十字控制线评判标准:(0,3)mm1.11.3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1) 每户实测5个点。(2) 任选同一功能房间地面的2个对角区域,按与墙面夹角45度平放靠 尺测量2次,加上房间中部区域测量一次,共测量3次。客/餐厅或 较大房间地面的中部区域需加测1次。(3) 同一功能房间内的3或4个地面平整度

13、实测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 标合格率的3或4个计算点。1.11.4 示例:第一尺第二尺第三尺第四尺在次卧、书房等 小房间第二、三 尺可仅测一尺地面平整度测量示意1.12地面水平度1.12.1指标说明:考虑实际测量的可操作性,选取同一房间找平层地面四 个角点和一个中点与同一水平线距离之间差值作为实测指标,以综 合反映同一房间找平层地面水平程度。评判标准:0,10mm1.12.3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1) 每户抽选1个测区。(2) 使用激光扫平仪,在实测板跨内打出一条水平基准线。同一实测区 地面的4个角部区域,距地脚边线30cm以内各选取1点,在地面几何 中心位选取1点,分别测量找平层地面与水平基准

14、线之间的 5个垂直 距离。检查点与检查点相对高差在10m以上视为超标。每间房间地 面的5个检查数据作为5个样本点数,每超标一个点,记录为一个不 合格点。合格率的计算按以下方式:以最低点为基准点,计算另外 四点与最低点之间的偏差。偏差值w 10m时,该实测点合格;偏差 值10m时,该实测点不合格;同一测区5个实测点作为判断该实测 指标合格率的5个计算点。1.12.4 示例:1.13.2检查工具:空鼓锤。1.13.3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1)实测区与合格率计算点:所选户型内每一自然间 1面墙作为1个实测区。每一自然间内所有墙体全检。1个实测区取1个实测值。1个实测值作为1个合格率计算点。累计30个

15、实测区。(2)合格标准:户内墙体涂饰工程完成后,墙面无空鼓。(3)测量方法:同一实测区通过空鼓锤敲击检查所有墙体涂饰面的空鼓。(4)数据记录:不合格点均按“ 1”记录,合格点均按“ 0”记录。1.13.4示例:(共1户、15个测区、15个实测点)1.14裂缝(涂饰工程)1.14.1指标说明:反映户内墙体涂饰面裂缝的程度。评判标准:无裂缝。1.14.2测量工具:目测。1.14.3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1)实测区与合格率计算点:所选户型内每一自然间1面墙作为1个实测区。每一自然间内所有墙体全检。1个实测区取1个实测值。1个实测值作为1个合格率计算点。累计30个实测区(2)合格标准:户内墙体涂饰工程

16、完成后,墙面无裂缝。(3)测量方法:同一实测区通过目测检查所有墙体涂饰面的裂缝。(4)数据记录:不合格点均按“ 1”记录,合格点均按“ 0”记录。1.14.4示例:(共1户、15个测区、15个实测点)1.15表面及粘结(涂料工程)1.15.1评判标准:表面无泛碱、咬色、流坠、疙瘩、砂眼、刷纹;涂饰均 匀、粘结牢固,无漏涂、透底、起皮、掉粉。1.15.2数据记录:全屋,距墙面1.5m正视观察,每面墙为1个测区,累 计30个测区。2.墙面饰面砖工程2.1基本原则2.1.1每个标段随机抽选5套房且最新工作面不少于2套房。2.1.2所选2套房的检测指标为:表面平整度、垂直度、阴阳角方正、裂缝/空鼓2.

17、2表面平整度(墙面饰面砖工程) 221指标说明:反映层高范围内饰面砖墙体表面平整程度,评判标准:0, 3mm2.2.2测量工具:2米靠尺、楔形塞尺。2.2.3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1)每一套房内厨房、卫生间、阳台或露台的同一面墙都可以作为 1个 实测区,每户实测2个点。(2) 各墙面顶部或根部4个角中,取左上及右下2个角按45度角斜放靠 尺分别测量1次。2次测量值分别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 2个计算点2.2.4示例:2.3墙面垂直度2.3.1指标说明:反映层咼范围饰面砖墙体垂直的程度。评判标准:0,2mm 2.3.2测量工具:2米靠尺233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1) 每一套房内厨房、卫生间

18、、阳台或露台的同一面墙都可以作为1个 实测区,每户实测2个点。(2)实测值主要反映饰面砖墙体垂直度,应避开墙顶梁、柱子突出部位。(3) 每一个实测区测量2个点,其实测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 2 个计算点。2.3.4示例:2.4阴阳角(墙面饰面砖工程)2.4.1指标说明:反映层高范围内饰面砖墙体阴阳角方正程度。评判标准:0,3mm2.4.2测量工具:阴阳角尺。2.4.3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1)厨房、卫生间、阳台、露台的每一个阴角或阳角都可以作为1个实测区,每户实测4个点。(2) 个阴角或阳角为1个实测区,从地面向上按300mm 1500mm分别测量1次。这2次测量值均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

19、格率的 2个计算 点。2.4.1 示例:阴阳角测量示意2.5裂缝/空鼓(墙面饰面砖工程)2.5.1指标说明:反映户内厨房、卫生间等墙面饰面砖工程裂缝/空鼓的程 度。2.5.2测量工具:目测、空鼓锤。2.5.3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 实测区与合格率计算点:所选户型内每一自然间 1 面墙作为 1 个实 测区。每一自然间内所有墙体全检。 1 个实测区取 1 个实测值。 1 个 实测值作为 1 个合格率计算点。不合格点均按“ 1”记录,合格点均 按“ 0”记录,每户实测 2 个点。( 2) 合格标准:饰面砖墙面无裂缝、空鼓。( 3) 测量方法:实测时,需完成贴砖工程。通过目测检查裂缝,空鼓锤

20、敲击检查空鼓。( 4) 数据记录:所选同一实测区只要发现有 1 条裂缝或通过空鼓锤敲击 发现有 1 处空鼓就可以认为该实测区的 1 个实测点不合格。反之, 则该实测区 1 个实测点为合格。不合格点均按“ 1”记录,合格点均 按“0”记录。2.5.4 示例:(共 1 户、 10个测区、 10个实测点)3. 地面饰面砖工程3.2地面平整度(地面饰面砖工程)321指标说明:反映饰面砖地面平整程度。评判标准:0, 3mm3.2.2测量工具:2米靠尺、楔形塞尺。3.2.3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1)地漏的汇水区域不测饰面砖地面平整度。(2) 每一功能房间饰面砖地面都可以作为 1个实测区,每户实测3个点(3

21、)每一功能房间地面(不包括厨卫间)的 4个角部区域,任选两个角与墙面夹角45度平放靠尺共测量2次。客餐厅或较大房间地面的中部区域需加测1次。这2或3次实测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 的2或3个计算点(4)每一个厨/卫间地面共测量2次,其实测值分别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2个计算点324示例:第一尺第二尺第三尺在次卧、书房、 厨卫等小房间第 二尺可取消地面平整度测量示意3.3裂缝/空鼓(地面饰面砖工程)3.3.1指标说明:反映户内厨房、卫生间、走道等地面饰面砖工程裂缝/空鼓的程度。3.3.2测量工具:目测、空鼓锤。3.3.3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1)实测区与合格率计算点:所选户型内有饰面砖地面

22、的每1个自然间,如厨房、卫生间、走道等,都作为1个实测区。1个实测点作为判断 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累计20个实测区(2) 合格标准:饰面砖地面无裂缝、空鼓(单块砖边角局部空鼓,且每 自然间不超过总数5%可不计)。(3) 测量方法:实测时,厨房和卫生间户内地面测量部位需完成贴砖工 程。同一实测区通过目测、空鼓锤敲击方式,检查是否符合合格标 准。(4) 数据记录:所选同一实测区只要发现有 1条裂缝,或空鼓不符合第(2)条要求,可以认为该实测区的1个实测点不合格。反之,则该 实测区1个实测点为合格。不合格点均按“ 1”记录,合格点均按“0” 记录。334示例:(共1户、4个实测区、4个实测

23、点)3.4阳台 卫生间地砖排水坡度3.4.1评判标准:排水通畅,无积水342数据记录:灌水检查。每个阳台、卫生间为一个实测区,一个实测点出现有积水则此阳台/卫生间排水坡度不合格,共检查 5个测区, 不足6个测区,需增加房间。不合格点均按“ 1”记录,合格点均按 “0”记录。4. 室内门安装工程4.1.2所选2套房的3个实测指标为:门框正/侧面垂直度、室内门门扇与 地面留缝高度、门框及门扇表面观感。4.2门框正、侧面垂直度(室内门)4.2.1指标说明:反映室内门门框正、侧面垂直程度。评判标准:0,3mm4.2.2测量工具:2M靠尺。4.2.3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1) 每一樘门框都可以作为1个实测

24、区,累计实测实量10个实测区。(2) 分别测量一樘门门框的正面和侧面垂直度,共有2个实测值。选取其中数值较大的,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4.2.4示例:第一尺门框4.3门扇与地面留缝宽度(室内门)431指标说明:室内门门扇与地面完成面之间留缝宽度大小,反映加工 精度和观感质量。评判标准:内门5, 8mm厨房/卫生间门8, 12mm432测量工具:楔形塞尺。433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1)户内每一扇门都可以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10个实测区。(2) 关上门后,目测该门扇与地面完成面之间的1个疑似最大留缝处, 用楔形塞尺插入后读出的1个实测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 个计算

25、点。4.3.4示例:门扇与地面缝隙测量示意5.入户门 5.1门框正、侧面垂直度(入户门)。5.1.1指标说明:反映入户门门框正、侧面垂直程度。评判标准:0,3mm5.1.2测量工具:2M靠尺。5.1.3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1) 每一樘入户门框都可以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10个实测区。(2) 分别测量一樘入户门门框的正面和侧面垂直度,共有2个实测值。选取其中数值较大的,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5.1.4示例:5.2门扇与地面留缝宽度(入户门)5.2.1 指标说明:入户门门扇与地面完成面之间留缝宽度大小,反映加工 精度和观感质量。评判标准:门扇与地面留缝宽度为 4 ,7mm。

26、5.2.2 数据记录:每一樘入户门都可以作为 1 个实测区,累计实测 实量 5 个实测区。5.2.3 检查方式:卷尺 / 塞尺;每一个入户门都作为 1 个实测区。 关上门 后,目测该门扇与地面完成面之间 1 个疑似最大缝隙处,用楔形塞 尺检测 1次,并作为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 1 个计算点。5.3 门框及门扇表面观感(室内门、入户门)5.3.1 评判标准:无刮痕、碰伤,油漆均匀、色泽一致。5.3.2 数据记录:每户实测 1 个点,其中一项不符合要求视为不合格记 “1”, 合格记“ 0”。6 铝合金(或塑钢)门窗安装工程6.1 基本原则6.1.1 每个标段随机抽选 5套房且最新工作面不少于 2 套

27、房。6.1.2 所选 2 套房中的 6 项检测指标为:窗框固定、边框收口与塞缝、门 窗扇五金件、门窗玻璃镜子。6.2 门窗框固定(铝合金塑钢窗)6.2.1 指标说明:反映外门窗框固定牢固程度。铝窗固定方式符合设计要求;塑钢门窗的固定片间距w 600mm且距窗角、中横框、中竖框 100- 150mm范围内设固定片;砖砌体上严禁用射钉固定。622测量工具:目测、5米卷尺。623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1) 实测区与合格率计算点:户内每一扇外门窗都可以作为1个实测区, 累计实测实量15个实测区。1个实测区作为1个实测合格率计算点。同一套房内的所有外门窗全测。所选 2套房中窗框固定的实测区不 能满足15

28、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2) 合格标准:铝窗固定方式符合设计要求;塑钢门窗的固定片间距w600mm且距窗角、中横框、中竖框 100 150mm范围内设固定片; 砖砌体上严禁用射钉固定。(3) 测量方法:在同一实测区选取 4个框边,采用目测、尺量方法,测 量固定片间距和设置范围,检查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砌块上是否采用射钉。(4) 数据记录:如发现同一测区有一处不符合第(2)条标准,可以认为 该实测区的1个实测点不合格。反之,则该实测区 1个实测点为合 格。不合格点均按“ T记录,合格点均按“ 0”记录。6.2.1示例:实测区2 (外窗耐房卧室实测区6 (外窗LCJOLC16'生间次卧室客

29、厅实测区1 (外窗LC24、一 E亠丨丨1实测区7 (外门6.3边框收口与塞缝(铝合金塑钢窗)6.3.1指标说明:反映外门窗边框收口与塞缝处开裂和空鼓程度。6.3.2测量工具:目测、空鼓锤。633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1) 实测区与合格率计算点:同一套房内任何1个外门窗洞口都可以作 为1个实测区,同一实测区取1个实测点,1个实测值作为判断该实 测指标合格率1个计算点。同一套房内的外门窗需全检。累计 15个 实测区。(2)合格标准:无裂缝、空鼓;塞缝前应撕去与塞缝材料接触部位的包 装纸;固定片安装后,清理窗框木楔或各类垫块。塞缝材料符合设 计要求;塑钢窗采用弹性材料填嵌,并严禁切割。(3)测量方

30、法:同一实测区选取 4个框边,目测或小锤轻敲,检查是否符合合格标准(4)数据记录:如发现同一测区有一处不符合第(2)条标准,则该实测 区的1个实测点不合格。反之,贝S该实测区 1个实测点为合格。不 合格点均按“ 1”记录,合格点均按“ 0”记录。6.4门窗扇、五金件6.4.1评判标准:开关灵活、安装牢固、打胶顺直。6.4.2数据记录:每樘门窗计一个样板点,共检查15个门窗6.5门窗玻璃、镜子6.5.1评判标准:无划痕。6.5.2数据记录:观察(每樘门窗计一个样板点,一樘门窗玻璃上有一处划痕则此樘门窗玻璃就不合格);共检查15个门窗,合格计“ 0”,不 合格计“ T。7.木地板安装工程7.1基本

31、原则7.1.1每个标段随机抽选5套房且最新工作面不少于2套房。7.1.2考虑工艺特点,强化复合地板不检测“地板接缝宽度”、“地板接缝高低差”指标,实木及实木复合地板 2个实测指标全部检测。7.2表面平整度(强化复合、实木复合、实木地板)7.2.1指标说明:反映室内地板平整程度。评判标准:0, 2mm7.2.2测量工具:2米靠尺、楔形塞尺。7.2.3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1)每一功能房间木地板地面都可以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5个实测区。(2)任选同一功能房间地面的2个对角区域,按与墙面夹角 45度平放 靠尺测量2次,加上房间中部区域测量一次,共测量 3次。客餐厅 或较大房间地面的中部区域需

32、加测 1次。这3或4次实测值分别作 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3或4个计算点。7.2.1示例:地面平整度测量示意7.3地板接缝宽度(实木复合、实木地板)731指标说明:指地板两个地板条之间拼接缝隙大小,反映观感质量。本指标适用于实木地板、实木复合地板。评判标准:0, 0.5mm。732测量工具:钢塞片。733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1)该指标宜在装修收尾阶段测量。每一功能房间木地板地面都可以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10个实测区。(2)以不同地板材料所对应的接缝标准,选择相应厚度的钢塞片。(3)在同一实测区的地板面,目测选取2条疑似接缝最大的地板条接缝, 用钢塞片插入地板条之间的缝隙。如能插入,

33、则该测量点不合格; 反之则该测量点合格。同一功能房间内选取 2个实测值均作为判断 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2个计算点。以相应厚度钢塞片插入木地板之间的缝 隙,如钢、塞片能插入,则该测量点不合 格木地板之则该测量点合格。7.3.4示例:木地板7.4地板接缝高低差(实木复合、7.4.1指标说明:该指标反映两块地板条接缝处相对高低偏差的程度。主 木地板接缝宽度测量示意要反映观感质量。本指标适用于实木地板、实木复合地板。评判标准: 0, 0.5mm。7.4.2测量工具:钢尺或其他辅助工具(平直且刚度大)、钢塞片。7.4.3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1) 该指标宜在装修收尾阶段测量。(2) 每一功能房间木地板地面

34、都可以作为 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10 个实测区在同一实测区的地板面,目测选取 2条疑似高低差最大的地板条接 缝,分别用钢尺或其他辅助工具紧靠相邻两地板条跨过接缝,以0.5mm厚度的钢塞片插入钢尺与地板条之间的缝隙。 如能插入,则该测量点不合格;反之则该测量点合格。同一功能房间内选取2个实测值均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 2个计算点。744示例:钢尺木地板以0.5MM塞片插入钢尺与面板之间的 缝隙,如钢塞片能插入贝U该测量点不 合格。反之则该测量点合格。7.5地板水平度(强化复合木地木接合高差木地意7.5.1指标说明:考虑实际测量的可操作性,选取同一房间地板四个角点和一个中点与同一水平线之间

35、的极差(垂直距离),作为实测指标,以综合反映同一房间地板水平程度。评判标准:0 , 10mm7.5.2测量工具:激光扫平仪、塔尺。7.5.3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1)每户抽选1个测区。(2) 使用激光扫平仪,在实测房间内打出一条水平基准线。同一实测区 地面的四个角距地脚边线 30CM以内各选取1点,在地面几何中心 位选取1点,分别测量出地板与水平基准线之间的 5个垂直距离。 检查地面四角及中间的相对标高之间的偏差,检查点与检查点相对 高差在10mm以上视为超标。每间房间地面的 5个检查数据作为5 个样本点数,每超标一个点,记录为一个不合格点。7.5.4示例:地面水平度测量示意7.6踢脚线与面层

36、间缝宽(强化复合、实木复合、实木地板)7.6.1指标说明:本指标为在直线段范围内,踢脚线与地板面层之间缝隙 宽度的最大偏差值,反映观感质量。评判标准:0,1mm 7.6.2测量工具:钢塞尺。7.6.3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1)该指标在装修收尾阶段测量。每一个连续的踢脚线直线段,作为一 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 5个实测区。如属节点构造原因,测量方 法失效,可不实测此指标。(2) 在同一实测区内,目测选取 2个疑似最大缝隙的部位,以1mm厚度 的钢塞片逐次插入2个缝隙。如有一个点能插入,则该测量段不合 格;反之则该测量段合格。这 2个实测值中取其中最大值作为判断 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3

37、) 为数据统计方便和提高实测效率,不合格点均按1.1mm记录,合格 点均按0.9mm记录。764示例:7.7木地板表面观感7.7.1评判标准:无起跷变形、刮伤、踩踏缝起灰尘和声响。7.7.1数据记录:每户2个计算点,其中一项不符合要求视为不合格记“ 1”,合格记“ 0”。8. 橱柜8.2 评判标准:开关灵活、安装牢固、关闭严密无倒翘、打胶顺直、开洞准 确。8.2 数据记录:观察检查,检查两套房共 2 间厨房,每户 2 个计算点,其 中一项不符合要求视为不合格记,不合格记“ 1”,合格记“ 0”。9. 外墙9.1 外墙涂料9.1.1 评判标准:表面无泛碱、咬色、流坠、疙瘩、砂眼、刷纹 ; 涂饰均

38、匀、 粘结牢固,无漏涂、透底、起皮、掉粉。9.1.2 数据记录:在建楼栋外墙涂料施工完成面 ,每 1层划分为 1个测区共5 个测区,距墙面 1.5M 正视观察,观察:合格计“ 0”,不合格计“1”;9.2 外墙瓷砖9.1.1 评判标准:表面平整、无返碱、无破损、无严重污染、无严重色差、 勾缝饱满、线条顺直9.1.2 数据记录:在建楼栋外墙涂料施工完成面 ,每 1层划分为 1个测区共5 个测区,距墙面 1.5M 正视观察,观察:合格计“ 0”,不合格计“1”。10. 支持性文件9.1 其他国家、地方相关质量规范文件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一)、触电事故现场处置方案第一节 事故特征1.1 危险程度分析

39、 a 人直接与带电体接触的触电事故:按照人体触及带电体的方式和电流通过人体的途径,此类事故可分为单相触电和两相触电。单相触电是指人体在地面或其他接地导体上,人体某一部分触及一相带电体而发生的事故。两相触电是指人体两处同时触及两 带电体而发生的事故,其危险性较大。此类事故约占全部触电事故的 40% 以上;b 与绝缘损坏电气设备接触的触电事故:正常情况下,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是不带电的,当绝缘损坏而漏电时,触及到这些外壳,就会发生触电事故,触电情况和接触带电体一样。此类事故占全部触电事故的50% 以上;c 跨步电压触电事故:当带电体接地有电流流入地下时,电流在接地点周围产生电压降,人在接地点周围两脚

40、之间出现电压降,即造成跨步电压触电。1.2 事故类型 人体因电流通过所受的伤害可分电伤和电击两种 , 其对人体的伤害如下: 电伤:电伤是因为触电而使人体的外表局部受伤,有灼伤和电烙印等。这种触电往往因电火花或电弧的发生而造成,会引起刺痛的感觉。 电击:电击是指触电伤亡事故。当人体与有电导体接触时,有电流通过人体,电流产生的热将人体表皮烧伤,发生水泡,这样皮肤电阻骤然减低,电流加大;在大电流通过人体时,神经细胞受伤,产生局部麻痹,使触电人不能自我脱离险境,被电“吸住”; 电流对人体的伤害进一步加重,至使有一部分电流通过心脏,引起心脏或呼吸器官发生麻痹,造成死亡事故。1.3 事故发生的区域 变压器

41、区域、配电室、车间等生产装置区域。1.4 事故可能发生的季节 触电事故有明显的季节性:一般每年以二、三季度事故较多,六至九月集中。因为夏秋两季天气潮湿、多雨,降低了电气设备的绝缘性能;人体多汗皮肤电阻降低,容易导电;天气炎热,电扇用电或临时线路增多,且操作人员不穿戴工作服和绝缘工具。1.5 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 绝缘层破损、老化,超负荷运行;设备存在安全隐患,出现漏电现象;电气设备金属外壳接地不良或不接地;未按规定进行必要的保养和检查;员工未按安全操作规程操作。第二节 应急组织与职责2.1 火灾事故现场应急处置小组 组 长:车间主任 副 组 长 : 班组长 通讯保障组:综合办、事故发现人员 抢

42、险救护组:车间保全人员 灭火警戒组:各班组长2.2 应急职责2.2.1 组长:(1)组织本处置方案的制订、修善,并定期组织演练;(2)负责本处置方案应急资金投入的落实;(3)发生事故后,组织指挥本单位的应急救援工作,并负责向公司领导报告;(4)事故结束后,组织事故原因的调查、分析,处置方案适用性的评审。2.2.2 副组长(1)协助组长,具体组织本处置方案的编制、修善工作;(2)根据施工需求,制定处置方案的资金投入计划;(3)发生事故后,协助总指挥负责应急救援的具体指挥工作;(4)协助事故后的恢复工作;(5)参与事故原因的调查和分析,处置方案适用性的评审;( 6 )组长不在,由副组长代理行使职责

43、。2.2.3 通讯保障组主要职责(1)掌握所有重要部门的电话号码以及重要应急机构、部门、人员的电话号码;(2)保证通讯联络的畅通;(3)负责配合常务副总指挥的各项工作协调;及时下达各种指令,落实指令的执行情况,并汇报常务副总指挥;(4)保证应急抢险车辆的调配。2.2.4 抢险救援组主要职责( 1 )迅速组织抢险、抢修队员奔赴现场,佩戴好个人防护用品,按照指挥部的命令,抢救、转移受伤人员,切断事故源,迅速抢修并控制事故进一步扩大;( 2 )负责对伤员的临时处置,待病情稳定后,做进一步处理;2.2.5 灭火警戒组主要职责(1)查明火情和职工伤亡情况,抢救事故现场职工、组织灭火;(2)灭火救援组组长

44、如果不在现场,由保卫组组长代行职责;(3)配合专业消防队伍做好灭火救援工作;(4 )建立警戒区,根据确定的安全疏散路线,疏散公众(包括公司内人员和公司外周边人员),引导消防人员或医护人员进入事故现场,迅速将警戒区内与事故应急处理无关的人员撤离。 第三节 应急处置3.1 应急处置程序:3.1.1 最早发现者就立即向主管部门领导或车间主任报告,在确保自身安全情况下并采取办法控制事态。3.1.2 主管部门领导或车间主任接到报警后,应迅速通知有关车间,要求查明装置和原因,下达应急救援预案处置的指令,同时发出警报通知上级应急指挥部,同时和车间指挥部成员迅速赶往事故现场,必要时向消防队报警救援。3.1.3

45、 应急指挥部人员应迅速到达事故现场,根据事故状态及危害程度,做出相应的应急决定进行救援,如事故扩大无法控制,应立即向上级指挥中心汇报,上级指挥中心上报公安、安监等领导机关报告事故情况,并请求支援。3.1.4 其他相关班组到达事故现场后,会同发生事故的部门积极展开救援。在查明部位和范围后看能否控制,车间按生产调度命令进行停车或紧急停车。3.1.5 当事故得到控制。立即成立专门工作小组调查事故发生原因和研究制定防范措施。研究制定抢修方案,并立即组织抢修,尽早恢复生产。3.2 应急处置措施3.2.1 首先做好现场保卫工作,保护好现场并采取积极措施保护伤员生命,减轻伤情,减少痛苦,并根据伤情需要,迅速

46、联系医疗部门救治。3.2.2 发现有人触电,应立即断开有关电源,使触电者在脱离电源后在没有搬移、不急于处理外伤情况下,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急救,并根据伤情迅速联系公司就近医院救治,发现触电者呼吸、心跳停止时,应立即在现场就地抢救,用心肺复苏法支持呼吸循 环,对脑、心重要脏器供氧。3.2.3 如果触电者处于高位,为防止解脱电源后自高处坠落应采取预防措施。3.2.4 触电者触及低压带电设备,救护人员应设法迅速切断电源,救护人员也可站在绝缘垫上或木板上进行救护。3.2.5 高处触电紧急救护: 救护人员应在确定触电者已与电源隔离,且救护人员本身所涉及环境安全距离危险电源时,方能接触伤员进行抢救,并应注意防

47、止发生高处坠落的可能。如伤员停止呼吸,立即口对口吹气 2 次,再测试颈动脉,如有脉搏则每5 秒继续吹一次,如颈动脉无搏动时,可用空心拳头叩击心前区域数次,促使心脏复跳。高处发生触电,为使救援更为有效,应及时设法将伤员送至地面,在完成上述措施后,应立即用绳索迅速将伤员送至地面,或采取可能的迅速并有效的措施送至平台上,触电伤员送至地面后,应立即继续按心脏复苏法坚持抢救,按心脏复苏法支持生命的 三项基本措施:通畅气道,口对口人工呼吸法,胸外按压。如发现伤员口中有异物,可将其身体及头部同事侧转,迅速用一个手指或两手指交叉从口角插入,取出异物。 在保持伤员气道通畅的同时,救护人员用放在伤员额上的手的手指

48、捏住伤员鼻翼,救护人员深呼气后,与伤员口对口紧合,在不漏气情况下,先连续大口吹气两次,每次 1-1.5 秒。如两次吹气后测试颈动脉仍无搏动,可判断心跳已经停止,要立即同时进 行胸外按压。触电伤员如牙关紧闭,可口对鼻人工呼吸,口对鼻人工呼吸时,要将伤员嘴紧闭,防止漏气。3.3 报告事项 报警电话:。 内部应急救援成员及联系方式详见附件 1. 外部联系单位通讯录详见附件2。第四节 注意事项4.1 触电者未脱离电源前,救护人员不准直接用手触及伤员。脱离电源要把触电者接触的那部分带电设备的开关、刀闸或其他断路设备断开;或设法将触电者与带电设备脱离。在脱离电源中,救护人员要注

49、意保护自己。4.2 触电者触及高压带电设备,救护人员应迅速切断电源,或用适合该电压等级的绝缘工具解脱触电者,救护人员在抢救过程中注意保持自身与周围带电部分必要的安全距离。4.3 触电者触及低压带电设备,救护人员应设法迅速切断电源,如拉开电源开关、刀闸,拔除电源插头等;或使用绝缘工具、干燥木棒、木板、绝缘绳子等不导电的材料解脱触电者;也可抓住触电者干燥而不粘身的衣服,将其拖开,切记要避免碰到金属物 体和触电者的裸漏身体,也可用绝缘手套或将手用干燥衣物包起绝缘后解脱触电者;救护人员也可站在绝缘垫上火干木板上进行救护。4.4 应急救援结束注意事项: 救援结束后,注意保护现场,配合有关部门调查处理,做

50、好善后工作,尽快恢复生产。4.5 特别警示:根据事故现场情况适时调整部署。二)、 机械伤害事故现场处置方案第一节 事故特征1.1 事故类型 机械伤害事故是指机械运动作用于人体的一种伤害。 机械伤害类型包括夹挤、碾压、剪切、切割、缠绕或卷入或刺伤、摩擦或磨损、飞出物打击、高压流体喷射、碰撞或跌落等。1.2 危险程度分析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救援预案第二章生产经营单位的危险性分析第二节危险源与风险分析可知我单位在生产过程中使用较多的转动设备,如清棉机、粗纱机、条卷机、细纱机、并条机、精梳机、电机、风机、泵等,这些设备如果运转部位(联轴节、 皮带轮)裸露、人员有可能触及的部位,未设防护装置,有可

51、能发生机械伤害事故,另外,检修不及时,存有缺陷的运转设备的零部件飞出,有可能发生零部件动能击伤事件,另外,在检修时,动力设备未严格执行拉闸、断电、挂牌制度,误启动,有可能发 生机械事故,操作人员在操作运转设备时,未严格执行防护用品的穿戴或个人穿戴不符合要求,也有可能发生如绞、碾、挤等伤害。1.3 事故发生的区域 前纺车间、后方车间运转设备的场所。1.4 事故可能发生的季节 机械伤害事故一年四季均有可能发生。1.5 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 检查检修机械忽视安全措施;缺乏安全防护装置;自制或任意改造机械设备;在机械运行进行清理、维护等工作;违规进入机械运行危险作业区域;不具资格的人员上岗操作机械或其

52、他人员乱动机械。第二节 应急组织与职责2.1 火灾事故现场应急处置小组 组 长:车间主任 副 组 长 : 班组长 通讯保障组:综合办、事故发现人员 抢险救护组:车间保全人员 灭火警戒组:各班组长2.2 应急职责2.2.1 组长:(1)组织本处置方案的制订、修善,并定期组织演练;(2)负责本处置方案应急资金投入的落实;(3)发生事故后,组织指挥本单位的应急救援工作,并负责向公司领导报告;(4)事故结束后,组织事故原因的调查、分析,处置方案适用性的评审。2.2.2 副组长(1)协助组长,具体组织本处置方案的编制、修善工作;(2)根据施工需求,制定处置方案的资金投入计划;(3)发生事故后,协助总指挥

53、负责应急救援的具体指挥工作;(4)协助事故后的恢复工作;(5)参与事故原因的调查和分析,处置方案适用性的评审;( 6 )组长不在,由副组长代理行使职责。3.2.3 通讯保障组主要职责(1)掌握所有重要部门的电话号码以及重要应急机构、部门、人员的电话号码;(2)保证通讯联络的畅通;(3)负责配合常务副总指挥的各项工作协调;及时下达各种指令,落实指令的执行情况,并汇报常务副总指挥;(4)保证应急抢险车辆的调配。3.2.4 抢险救援组主要职责( 1 )迅速组织抢险、抢修队员奔赴现场,佩戴好个人防护用品,按照指挥部的命令,抢救、转移受伤人员,切断事故源,迅速抢修并控制事故进一步扩大;( 2 )负责对伤

54、员的临时处置,待病情稳定后,做进一步处理。3.2.5 机械维修组职责( 1 )沉着冷静地处理机械伤害事故,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补救;( 2 )迅速切断事故源,分析机械设备发生事故的原因,为事故最终定论提供依据及时恢复设备的正常工作状态;(3 )及时将事故原因通知通讯联络组。第三节 应急处置3.1 应急处置程序a 最早发现者就立即向上级有关领导报告,在确保自身安全情况下并采取办法控制事态。b 车间主任接到报警后,应迅速通知有关车间,要求查明装置和原因,下达应急救援预案处置的指令,同时发出警报通知上级应急指挥部,同时和车间指挥部成员迅速赶往事故现场,必要时向消防队报警救援。c 应急指挥部人员应迅速到达

55、事故现场,根据事故状态及危害程度,做出相应的应急决定进行救援,如事故扩大无法控制,应立即向上级指挥中心汇报,上级指挥中心上报公安、劳动、环保、卫生等领导机关报告事故情况,并请求支援。 d 其他相关班组到达事故现场后,会同发生事故的部门积极展开救援。在查明部位和范围后看能否控制,车间按生产调度命令进行停车或紧急停车。e 当事故得到控制。立即成立专门工作小组调查事故发生原因和研究制定防范措施。研究制定抢修方案,并立即组织抢修,尽早恢复生产3.2 应急处置措施(1 )发生机械伤害事故后,现场人员要迅速对受伤者进行检查。(2 )急救检查应先看神志、呼吸,接着摸脉搏、听心跳,在检查瞳孔,有条件者测血压,检查局部有无创伤、出血、骨折、畸形变化,根据伤者情况,有针对性采取人工呼吸、心脏挤压、止血、包扎、固定等临时应急措施。(3 )在发生伤害事故后,要迅速拨打120 急救电话,拨打急救电话时要在电话中向医生讲清伤员的确切地点,联系方式,简要说明伤员的受伤情况,并询问清楚在救护车来之前,应该做什么,派人到路口迎接救护车。(4 )优先处理颅脑伤。胸伤、肝脾破裂等危机生命的内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