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化探查证及剖面测量规范_第1页
物化探查证及剖面测量规范_第2页
物化探查证及剖面测量规范_第3页
物化探查证及剖面测量规范_第4页
物化探查证及剖面测量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物探、化探异常查证要求和考核标准物探、化探异常查证属于整个地质矿产普查第一阶段 (矿产发现阶段) 的工作,实践证明,它是发现矿产的一条捷径。为提高物探、化探异常查证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在总结近年来异常查 证经验的基础上,特制定本物探、化探异常查证要求和考核标准(简称“要求和考核标准”)。本要求和考核标准作为对物化探 生产技术管理制度(1983年)的重要补充,是各地矿局(厅)、大 队和分队考核验收各类异常查证工作的标准。并可作为各类物探、化 探异常查证项目费用核算的依据。一、异常查证阶段划分:1、异常查证工作,按其查证的详细程度划分为三个阶段:踏勘检查(即三级查证)详细检查(即二级查证)工程验证(

2、即一级查证)2、异常查证的工作的流程及在整个物探、化探工作中所处的位置及 作用见框图。图中将物探、化探工作按比例尺划分为两个阶段,即1:10万或更小比例尺物探、化探工作;1: 5万一1: 2.5万物探、化探 工作。针对不同比例尺的物探、化探工作,其异常查证工作的流程也 略有不同。 、对于小比例尺的物探、化探工作,圈定了异常区并对异常进行筛 选之后,即进入首次的异常踏勘检查工作(三级查证)。查证结果有 以下三种情况:a、发现了具有进一步工作价值的矿化、矿体。此时可直接进入异常 的二级查证阶段。b、小比例尺工作圈出较大的异常区(带)或大型局部异常,踏勘检 查后,未能找到局部异常的最佳部位,地表也未

3、见矿化、矿体,但从 异常所处的地质背景和异常特征分析,区内成矿条件有利或个别异常 见有意义的矿化。此时就需统一布置 1: 5万(或1: 2.5万)物探、 化探普查工作,以期进一步圈定、分解异常。1: 5万(或1: 2.5万) 圈出的局部进行筛选后,还需对所选定的异常进行踏勘检查 (也就是 第二次异常三级查证)。而后再视情况进入异常二级查证阶段。c、地表未见有意义的矿化、矿体,从异常所处的地质背景和异常特 征分析,异常区成矿条件不利,或已查明异常为非地质因素引起,进 一步工作已无必要。可将异常暂时放置。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小比例尺的物、化探工作,异常三级检查的重 复进行是重要的物征之一。 、对于

4、直接布置的1: 5万一1: 2.5万物探、化探工作,由于比例 尺相对来说已经较大,圈出的异常范围小,踏勘检查后容易找到局部 异常的最佳部位或发现矿化、矿体,因此,在见矿化、矿体和认为成 矿条件有利的异常区内,可直接布置异常二级查证工作。异常查证一般应遵循先三级查证, 后二级查证,然后再一级查证的顺 序。特殊情况下可跨越某个阶段进行。二、异常的筛选与异常查证项目立项1、异常筛选原则:异常筛选工作要在充分收集已有物探、化探、地质、矿产、遥感等各种资料的基础上,认真综合分析、研究、对比, 根据目标物、目的物的识别准则和发现标志,对异常进行科学的分类、 归并与排序。在运用已有识别准则和发现标志时, 要

5、避免地区局限性,要充分尊重 异常客观存在的事实,要准备有新的发现和突破原有的认识及局部的 规律。异常筛选和发现新的找矿靶区,以推动地质找矿工作。2、异常查证工作,应在逐级筛选的基础上进行,一般情况下通过初步筛选确定三级查证的异常;同样,二级查证的异常一般应是在三级 查证后的异常中筛选,一级查证的异常一般应在二级查证后的异常中 筛选。3、二级查证与一级查证均需单独立项。三级查证一般也要单独立项, 也可含于中小比例尺物探、化探工作项目中。4、省(区、市)地矿局(厅)级单位安排异常工程验证项目时,需 将配套的地下物探、化探和验证工作同时列入计划,并落实执行单位。5、单独立项的异常查证项目,须编写单独

6、设计:三级查证的设计内容: 目的任务; 异常查证工作区的位置及坐标; 异常区的地质、地球物理与地球化学特征; 异常解释推断初步意见; 异常查证工作方法用选择依据、工作量及质量要求; 地质、物探、化探配合方案; 人员、设备、资金预算及施工安排; 有关附图。一级查证的设计内容: 目的任务、施工依据; 工程的种类、工作量及质量要求; 物探、化探配合方案(含地下物探与测井、验证后再解释); 人员、设备、资金预算及施工安排; 有关附图。三、异常查证各阶段的任务、要求和考核标准:异常查证各阶段因其任务的不同,各阶段的要求及考核标准也有所不同。对异常查证项目考核的依据应是本标准和项目设计书。具体以下表说明:

7、查证级别查证任务查证要求考核标准踏勘检查三级 复核异常是否存在。 进一步确定异常的确切位置。 了解异常所处的地质环境。 初步查明由浅部地质体引起异常的起因, 对异常的找矿远景作出初步评价,提出是否进一步工作的具体意见。应大致确定异常的范围,至少有三条物探、化探剖面反映异常。 查证方法以原方法为主,并可适当选择其它方法。物探异常要作为 必要的化探工作;物探、化探异常都应进行地质剖面测量工作。 对浅覆盖区内有找矿意义的异常,应进行少量的槽探揭露。 检查结束后,应提交查证工作简报,提出是否详细检查的建议。全面检查是否符合本阶段的查证要求。重点考核: 初步查明了由浅部地质体引起异常的起因。 对异常的找

8、矿意义做出了有依据的评价。详细检查二级 详细圈定异常范围。 详细了解异常区的地质和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 对异常的找矿意义做出评价。 对有找矿意义的异常提出工程查证的具体建议。 应做大比例尺的面积性物探、化探工作;工区大小应以能完整反映 主要异常形态为准;测网的密度,应以能充分反映异常的主要细节为 原则。 应测地质、物探、化探的典型剖面,测制地质草图。 对浅覆盖区有找矿意义的异常应进行一定量的山地工程,揭露浅部异常体。 对需要进行钻探验证的异常,要进行定量、半定量的推断,提出异 常验证方案及验证建议书。提出异常检查报告。全面检查是否符合本 阶段的查证要求。重点考核: 在确定异常起因方面提供了

9、更充分的依据。 对建议验证的异常源形态和参数做出了较为可靠的推断。工程验证一级 查明由地表下地质因素引起异常的地质起因, 或查明矿化向深部延 伸的变化情况,大致了解矿化规模、产状、分布特征。 提出可否作为进一步开展地质矿产普查评价的具体意见。 实施合理、有效的验证工程。 对钻孔必须进行井中物探、化探工作。 查证过程中应有物探、化探组配合,以便及时调整验证工程和做补 充性物探、化探工作。 查证结束后,应提出是否进行地质普查的意见,提交查证报告。全面检查是否符合本阶段的查证要求。重点考核: 工程中见到了异常源。 对异常的找矿价值做出了有依据的结论。四、对异常查证报告的要求:1、对异常踏勘检查结束后

10、应编写简报。如异常需进一步进行详细检查,应提出详查立项建议书。简报内容包括:(三级查证) 工作目的和任务完成情况; 异常区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特征各简况; 工作方法; 主要成果,有意义异常需重点阐述; 提出进一步工作的具体意见; 附异常分布图、地质草图、检查成果图。2、异常详细检查结束后必须编写成果报告。凡建议进行深部工程验 证时,应提出工程验证建议书。报告内容包括:(二级查证) 工作目的、异常区经济交通情况、任务完成情况; 异常区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特征; 工作方法技术与质量; 主要成果,异常解释推断异常是否具有找矿意义, 存在问题及下一 步建议; 结论与建议,重点确定异常是否具有找

11、矿意义,存在问题及下一步 建议; 附地质草图和物探、化探成果平面图与剖面图、综合异常图、工程 综合编录图、实际材料图。2、异常工程验证工作结束后,必须编写验证成果报告,成果报告应由地质、物探、化探技术人员共同编写。报告内容包括:(一级查证) 工程验证的目的任务,工作完成情况; 工作区地质特征、异常特征; 验证手段以及质量情况; 验证主要成果,异常解释推断和异常找矿前景的评价意见; 结论与建议。重点反映工程验证是否达到预期目的、存在问题、下 一步建议。 附地质、工程分布图(含综合异常图),钻孔综合柱状图(含物性与测井图),工程验证综合剖面图,井中物探、化探图等。剖面测制及1:2000、1:100

12、00地质测量第一讲 剖面测制一、测制剖面的目的剖面制是区域地质和矿区地质测量工作中的基础工作,一般放在地质 填图工作的初始阶段即设计阶段进行,个别放在后期阶段进行,应依测 区实际情况而定,按需要补测一定数量的剖面。地质普查和区域地质调查中的地质剖面可分为:(一)地层剖面:其目的是通过研究岩石物质及矿物成分、结构构造、 古生物特征及组合关系、含矿性、标准层、沉积建造、地层组合、变 质程度等。建立地层层序、查清厚度及其变化,接触关系,确定填图 单位。(二)构造剖面:是着重研究区内地层及岩石在外力作用下产生的形 变,如褶皱、断裂、节理、劈理、糜棱岩带(韧剪带)的特征、类型、 规模、产状、力学性质和序

13、次、组合及复合关系。对研究区域构造的 剖面,要通过主干构造及典型的构造单元。(三)侵入岩剖面:主要是研究侵入岩的矿物成分、含量及组合、结 构构造、含矿性、同化混染、接触蚀变作用、原生及次生构造、侵入 体与围岩的接触关系、岩相变化特征、侵入期次、时代及侵入体与成 矿的关系。确定侵入体中单元划分。(四)第四系剖面:研究第四纪沉积物的特征、成因类型及含矿性、时代、地层厚度及变化特征、新构运动及其表现形式(五)火山岩剖面:研究火山岩的岩性特征、与上、下地层的接触关 系、火山岩中沉积夹层的建造、生物特征;火山岩的喷发旋回、喷发 韵律,火山岩的原生构造和次生构造,确定火山岩的喷发的形式、火山 机构和构造。

14、矿区勘探线剖面:分铅直剖面和水平剖面,此处仅指铅直剖面。在布设 勘探剖面时,要照顾到整个矿床的各个地段 ,或兼顾相邻矿床。剖面 线垂直矿体(床)走向线,间距一般与勘探网度一致。勘探线剖面主要 反映矿体与围岩之间的界限,矿体中各种矿石白然类型和工业品级的 界线,各种岩石之间的界线,各种构造界线;矿体的数量、分布、形 状、大小、产状、厚度、矿石的白然类型和工业品级;构造控制和构 造破坏等。剖面上标出探矿工程的种类、数量、位置、取样资料,从而可反映出勘探工作的工程控制程度、 矿体圈定的合理程度、各地段 的储量类别。二、剖面选择和布置原则地层剖面选择:应选在地层发育完整、基岩露头良好、构造简单(构造变

15、动较小)、变质程度浅、标志层发育的地段。若露头不好或因构造影响,致使地 层不全、界限不清时,可测制补充性的小辅助剖面。控制要点:岩层出露好、构造简单、标志层。注意事项:正确确定标 志层。责任者:项目负责剖面布置:应基本垂直区域地层走向。地质构造复杂地区,剖面线方向和地层走向夹角应不小于 60度。若地层产状平缓,其剖面宜布置 在地形陡坡处。控制要点:剖面方位。责任者:项目负责三、测制剖面的基本方法和要求(一)剖面踏勘:在剖面基本选定之后,应沿线进行踏勘,了解露头 连续状况、构造形态、岩性特征、地层组合、侵入岩的分布、种类、 岩性岩相变化、接触关系,初步了解地层单元及填图单元的划分位置、 化石层位

16、、重要样品米集地点等、在此基础上确定总导线方位、剖面 测制中导线通过的具体位置,需平移的地段和必须工程揭露的地区, 以及工作的住地和各住站的时间。控制要点:地层单元及填图单元的划分位置。责任者:项目负责(二)剖面测制中人员分工野外工作一般需要4-6人.人员大致分工为:地质勘察.分层兼记录1人做白然剖面.掌平面图(航片)1人前测手兼填记录表、GPS定点1人后测手兼标本采集、GPS定点1人若人员充足时,记录和样品采集均可由专人负责。 若测制古生物地层 剖面,最好古生物鉴定人员参加,变质岩地层剖面最好岩矿鉴定人员 参加,以指导化石.薄片的采集工作。“实测剖面”测量应由项目负责人亲白主持,全体填图人员

17、参加(至 少一条),以统一分层,统一野外岩石定名,统一技术要求,统一工 作方法,统一图例,并对一些主要地质现象取得初步一致的看法。同 时米取系统标本,进行鉴定。控制要点:五“统一”。责任者:项目负责(三)剖面比例尺的选择及有关精度要求1. 剖面比例:根据剖面所要研究的内容、目的、岩性复杂程度等, 精度要求视实际情况具体对待。一般情况下比例尺为1/500-10000。2 .剖面上分层精度的要求:原则上在相应比例尺图面上达1毫米的单 位(厚度)均需表示。但一些重要或具特殊意义的地质体,如标志层、 化石层、含矿层、火山岩中的沉积夹层等,其厚度在图上虽不足1毫 米,也应放大到1毫米表示,并在文字记录中

18、说明。分层间距按斜距 丈量。3. 剖面的平移:剖面通过区如遇有大片复盖、天然障碍或因构造破坏 造成测制意义不大的地段,则需要平移。平移应依一定的标志层或实 测的顺层追索为准。一般平移距离不大于100米,否则应分开另行测 制剖面。控制要点:剖面线平移时岩层层位衔接。责任者:项目负责(四)剖面的具体施测1. 地形剖面线的测量:有仪器法和半仪法两种,仪器法由测量人员负责 测制;半仪器法由地质人员测制,以罗盘测量导线方位和坡度,以皮 尺或测绳丈量斜距。注意将皮尺或测绳尽量拉紧。方向和坡角要用前、 后测手测量的平值,且要求两人测量数据差值不能过大。2. 将测量数据和分层位置及时记入剖面记录表,并表示在平

19、面图上,二者互相对照互相吻合。剖面记录表见表1-13. 根据剖面测制的目的,按需要配合以物探、化探工作。4. 剖面上样品采集工作:应根据剖面研究的目的,系统采集岩石薄片 样、各类标本、岩石化学、人工重砂、古生物样等。特别注意矿化地 段样品的采集,严防漏矿现象发生。5. 沿剖面线用定地质点的方法控制剖面起点、终点、转折点、重要地 质界线、接触关系、构造关键部位和矿化有利地段等。地质点和分层 号、化石及主要样品应用红漆在实地标记,并准确标绘在图上。6. 居民点、河流、地形制高点、主要地物及深矿工程等,应适当标注 于平面图和剖面图上。7. 在剖面通过部位,遇到有意义的地质现象应画素描图或拍照地质照

20、片,并在记录上记明地点、时间和要说的内容。遇到构造、特别是可 说明大褶皱构造的次级褶皱构造,应在小构造具体出现位置的剖面图 上方,用特写方式附上小构造形态特征素描图,如图 1-1控制要点:岩层层位划分、接触关系、矿化地段样品的采集。注意事 项:剖面起止点要反复交汇检查。责任者:项目负责、地质组长。(五)剖面图的绘制剖面图的绘制常用的有展开法和投影法两种。 当导线方位比较稳定多 用展开法,当导线方位多变、转折较多时宜用投影法。1.展开法:展开法是将各次所拉的不同方向的导线按其水平长度移成 统一方向的直线,也就是说将不同方向导线沿线观察的地质现象。当成是整个在一条统一直线剖面线上的观测。如图 1-

21、2具体作法是据斜距和坡角(±° )把各段导线圆滑连接而成。在导线 方向与地层走向不完全垂直(交角小于 75° )时,需要将真倾角换 成视倾角在剖面图上表示。此法宜用于导线方位变化不大,比较稳定 的情况下。其优点:比较简单,便于在野外绘制,剖面地形形态与野外 地貌相似。缺点:是将转折的导线展开,在剖面图上夸大地质体的实 际宽度,以至歪曲了地质构造的实际形态;剖面资料与平面图对比不 方便,不能作布置工程之用,而地层厚度只能用公式计算求得。在作 剖面中,每次导线方位应在剖面上方予以表示。 剖面下的展开导线没 有多少意义,成图中可不表示。2. 投影法:首先绘出导线平面图,

22、并把各地质要素标绘到相应的位置上, 构成路线地质图。投影基线方位与总导线方位 (剖面总方位)一致。将 地层沿走向延长到投影基线上,形成各地质要素与投影基线的交点,再 将各交点垂直投影到基线相平行的剖面图上,即为剖面上各地质要素 的界线点,如图1-3。地形线是将各导线点位投影到基线上,再以基线 的某己知高程据各导线点的累计高程勾绘而成。此法有人称作二次投 影法。在导线方位转折不大,每条导线方向和剖面总方向基本一致,也就是说 和地层走向接近垂直,则可将平面图上地质界线与导线交汇点直接投 影到剖面图上,进行剖面绘制。此法也称一次投影法。投影法绘制剖面图较展开法复杂,但仍可在野外绘制,成图后剖面上的

23、地层厚度基本上反映了地层真厚度,构造要素和形态特征基本符合实 际。其优点:剖面图与平面图上起点和终点之间长度相同,便于平、剖面图对比。缺点:是剖面地形轮廓线有所歪曲,压缩了原实测剖面 长度,作图时必须投影换算出水平距。关于投影基线的确定方法,在投影基线与剖面线总体方位相一致,即垂 直或基本垂直地层走向的原则下,其常用方法有以下几种:(1) 投影基线通过各条主要导线.见图1-4(1)(2) 导线起点的连线.但必须是测量导线较均匀地分布在投影基线两侧。见图1-4 (2)(3) 导线加权平均法求投影基线方位:公式:0 =L1. 0 1+L2. 0 2+, .+Ln 0 nn E L式中:0为投影基线

24、方位角L1.Ln为各导线长度n为导线条数EL为导线长度和在求得投影基线方位角9值后,在选择投影基线通过主要导线的位置, 并按0角值标定投影基线.(4) 几何作图法:依次连接各导线的中点,再连第一次连线中点,第二次 连线的中点,最后形成一条直线,再通过该直线中点画一条垂直地层走 向的直线,即为投影基线,见图1-4 (3)。次法适宜于导线转折多变的剖 面,作法较繁杂,但正确性高。次法投影基线选定方法,以(1)(3)最常用, 作图者可依据所测剖面导线分布情况和地质实际白行选用。控制要点:剖面投影基准线方位的选定。注意事项:导线测量误差校 正。责任者:地质组长。3. 地层厚度换算 采用地层厚度换算公式

25、计算D=L(Sina*Cos 3 *Sinr+Cosa*Sin 3 )式中-岩层真厚度L-斜坡距a-岩层真倾角6 -地层坡度角r-剖面线与地层走向线的夹角地形坡向与岩层倾向相反时用+相同时用-地层厚度应分层计算。比例尺小于1:1000的剖面,分层厚度取整数,大于1:1000的剖面,厚度数值取小数点后一位。地层厚度计算时应注意的问题:(1) 产状的有效控制距离要求在野外实施测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加以确定,以便室内计算厚度用。(2) 脉岩的剔除:一般情况下,在图上出露宽度1毫米的脉岩不必剔除 其影响厚度;超过1毫米时,则应剔去,采用岩脉两侧分别代表的厚度。若有一地段岩脉虽小,但很发育,且对此地段地

26、层厚度影响较大,可依 据脉岩在地层中含量比(线统计法:脉岩厚度与整个统计线段长度的比 值),按比率求地层厚度。(3) 同一向、背斜中,地层厚度采用地层较发育的一翼进行计算(柱状图中可表示岩性相变或说明厚度的变化,不可采用两翼岩层中较大厚 度的单层建立柱状图)。4. 地层真倾角换算为视倾角在剖面图中,地层走向与剖面线方向不垂直时,在剖面图上地层产状以视倾角表示,见倾角换算表(表1-2)。其产状数字表示仍为真倾向、倾 角。5. 实测剖面图中表示的主要内容(1) 导线平面图表示内容:导线、导线点、地质点、产状(可选择表示)、 地质界线、地质代号、含矿层、断层、主要地物等(平面图宽度 3-5 cm)。

27、导线长度以平距表示。(2) 剖面上表示内容:岩性(以花纹表示)、产状(花纹表示视倾角,下方数 字表示真产状)地质点、导线点、样品代号、层号及地层代号、断层、 褶皱、居民点及山峰水系名称等,在剖面上方按需要附构造特写素描 图。分层界线可适当划长。产状指引线应指在量取产状的实际位置处。(3) 剖面图必须和投影基线相平行。(4) 剖面图摆法:剖面的左端应为西、北西、南西、南。相应在右端为东、南东、北东、北。(5) 如剖面经平移,则导线平面图上按平移的方向、距离另作起点。而 剖面图仅按两点的高差决定起点的标高,水平方向酌情断开1-2厘米, 以作图方便互不重叠为原则。(6) 如剖面测制中并进行有电、磁测

28、量、伽玛测量等工作 ,若种类少,或 仅一种,可在剖面图上部作曲线图表示,了为减轻图面负担,这些曲线 图可另作图表示,但图中地质剖面图应相互一致。剖面图图面布局可参照图1-5。剖面需输入计算机制图时,尚需填写如下表:剖面线测量记录表1-3, 剖面线地质记录表1-4,剖面采样记录表1-5。平面图与剖面图相距10-15 cm。(六)剖面地质小结(总结)内容提纲1. 前言剖面测制的目的。(2) 剖面线位置、方向、座标、长度、测制方法。(3) 工作起始、完成日期、工作单位及主要工作人员。(4) 完成主要工作量:剖面长度、工程工作量、标本xx件、样品xx件。2. 地质成果(1) 简述剖面测制区的区域构造部

29、位及地层、构造特征。(2) 依不同时代,由老到新分别对剖面所见地层进行叙述。每一时代中地层可按地层组合单元总述其组合特征,再按不同岩性层详述其岩性、颜色、矿物成分、结构构造等岩石岩性特征,应详细述明岩层之间的关系,特别是不整合接触关系。(3) 岩浆岩及脉岩的描述。(4) 构造:断裂构造、褶皱构造。分别描述其类型、性质、规模、形态特征、断层对地层连续性的影响控矿构造特征。(5) 矿产:对矿产应详述。(6) 新进展、新发现和新见解。3.存在问题。地质测量采用中-大(1/1万-1/1千)比例尺地质填图(地质测量)。根据不同 工作阶段对工作程度要求的不同,进一步可分为:地质草测、地质简 测、地质精测。

30、具体工作方法:分两步进行。第一步进行填图单元的确定。利用1-3条较大比例尺的横穿测区的实 测地质剖面进行系统控制,根据填图比例尺的要求详细确定正式填图 单元(地层单元、构造单元)和非正式填图单元(岩脉、矿化蚀变体、 断裂破碎带等)。第二步填图。以填图单元为依据,利用路线穿越、走向追索、地质点 控制的方法进行地质填图。对第四系覆盖大的部位可用露头圈定法进 行填图。第二讲 1:2000地质测量一、目的任务1/2000地质测量在矿床详查或勘探期间进行,其主要任务是全面研究 矿床的详细地质构造、矿体形态、规模及产状、矿石质量、矿石类型 及其空间分布、矿体与围岩的关系及其围岩蚀变,为探矿工程的布置、 资

31、源/储量估算,为矿山设计和建设提供地表地质资料。测量范围通常 局限于矿体和近矿围岩的分布地段,至少要囊括工程布设范围。二、地质测量的基本方法(一)露头圈定法1. 适用条件(1) 适宜于地质条件复杂地区;(2) 适宜在露头发育较好至很好的矿区;(3) 大比例尺地质填图中可采用工程揭露露头。2. 该方法优缺点此方法是在详细研究并综合联系每一个露头的基础上,达到全面了解 全区地质构造的目的。优点是能够精确地观察测区的所有露头,不致遗漏业己出露的任何地质现象。不足之处是工作量大,当测区面积较大时,单独使用此方法难以获得整体概念,且在露头不良时须配合系 统的工程揭露。3. 露头圈定原则各个大小露头范围内

32、的地质界线均以实线表示,小块露头群密集分布,相互间掩盖部分在图上不大于1-2厘米时并且不属于断层或夹层 所致时,可连为一个大露头。如果复盖甚广,露头零星细小图上不易表 示时可适当省略。4. 工作工作程序与工作方法准备工作:(1) 先将地形底图裁成30 X 30-40X 40平方厘米大小的方块,作野外用 手图。(2) 根据测区露头发育情况、地质情况及地形特点,事先规划填图区 的次序及大致路线,订出工作计划。野外工作:(1) 每天出工前,应对当天工作地段进行概略的了解。(2) 按顺序逐一对单露头进行全面详细研究,并注意相邻露头之间的 地质联系。(3) 每个地质点均应打桩、编号,并将点位上图,同时以

33、目测法在地形 底图上圈划出每个露头的形态及实测地质、构造界限,绘出草图,作 为日后联图及测量的依据。(4) 如果地质与测量同步进行,可当即测绘出露头界线和地质界线。每个露头测完后当即核对检查,若二者不同步,则应将前述地质草图交测量人员作为找点依据或由地质人员带领测量人员实地找点。(二) 剖面法1. 适用条件(1) 矿床地质条件简单、岩(矿)层层位稳定的矿床或相变不大的沉积变质矿床。(2) 不论露头发育如何均可使用,当掩盖较广时应通过主干及辅助槽探的揭露进行剖面测量,并配合一定数量的人工露头点的观察。2. 此法优、缺点剖面法实质是对矿区按一定间距布设的垂直走向的剖面进行研究,并用联接相邻剖面来了

34、解全区的地质构造。优点是研究得比较系统,能 及时获得矿床和矿区的整体概念, 工作量少;缺点是不能精确地研究 矿床沿走向的变化,在条件复杂地区不宜单独使用。用剖面法填图,并非每条线必须作剖面图,一般要求“实测剖面图”1-3条。控制剖面图,利用剖面长度展示法(不作导线平面图,直接以 实测长度和坡度作图)作在野外记录本上。路线平面图,直接填绘在 地形底图上。3. 工作程序和方法(1) 根据地质构造特征确定各剖面线的位置及方向。条件允许时应先 踏勘,方向应大体垂直于岩层走向,剖面间距原则上以使相邻两剖面 的地质情况能够对比为宜。(2) 将预定的剖面线用铅笔大致画在地形底图上并编号。(3) 确定地质点的

35、编号原则,一般按剖面及观察先后为序编号。4. 野外工作(1) 剖面起点位置在现场用仪器法或手持 GPS、半仪器确定,并应打桩 编号,或设标志点。(2) 沿剖面线进行野外观察研究,各个地质点位均需打桩、编号、并 进行详细地质记录,同时,随剖面线的测制画出野外剖面草图。(3) 剖面线要基本垂直地层走向,相邻剖面大体平行。若遇掩盖无法查明地质现象及界线时,可沿走向向两侧追索以便推测,重要地质界 线处要进行必要的揭露。(4) 在野外用图上,正确标记出点位和编号,在野外实际勾绘地质界线。(三) 地质界线追索法1. 地质界线追索法是根据对矿床中的主要地质界线及构造线的追索研究,来了解矿床的全部地质结构。其

36、适应条件如下:(1) 一般复杂至简单的矿床均可使用。适用于各种比例尺。(3) 一般只作铺助之用,只是在构造非常简单,单层厚度很大,特别是围岩为单岩相的矿床中,或矿体厚度不大的矿体地质测测量中,才能作为主要方法来应用。适宜于研究体和近矿围岩沿走向的岩相和构造上的变化,特别是业已开采的矿区。(5) 露头发育不好的地区不常使用。2. 工作程序与工作方法(1)准备工作,事先要很好地研究岩层的层序或火成岩与变质岩的分带,找出主要的地层界线、构造线或标志层。(2) 野外工作沿选定的主要地层界限或构造线的走向进行观察和研究,每隔一定的间隔设一个地质观察点。地质界线追索法,经常需和剖面法合用。总之,1/200

37、0地质测量多用露头圈定法,配合剖面法或地质界线追索法。三、地质测量精度要求(一) 必须表示的地质体规模1. 宽度小于1米的矿体有意义地质或标志层均需放大表示.2. 一般地质体宽度 2米3. 蚀变体宽度 2米4. 各种构造形迹.线状地质体长度20米.(二)地质界线实测允许误差1.矿体界线1-2米2 .一般地质体2-4米3. 地质点精度:点位误差在图上小于1毫米,转点误差小于0.5毫米(三)观测点密度(个/平方公里)简单区500-600中等区600-700复杂区700-800四、填图要求(一)对三大岩石按比例尺要求,将不同岩性进行划分、圈定,详细描。(二)构造1. 查明矿区构造的产状、规模、形态特

38、征及其控矿作用。2. 查明各构造带的组合、分布规律,研究划分构造形式或体系。3. 区分不同级别、不同序次构造对矿体的控制作用。4. 查明韧性剪切带及其控矿作用。5. 对成矿有关的构造,在一定距离内应有工程控制,揭露其形态、规 模、产状、充填物特征等。6. 对破坏矿体的断层,应查明其性质、规模、产状及断距。(三)蚀变围岩1. 详细查明蚀变带的种类、蚀变强度、矿物组合、规模、形态,查明 蚀变围岩的性质。2. 详细圈定蚀变带的范围,按蚀变强度与矿物组合进一步细分,研究 蚀变体与岩浆热液活动、变质作用的关系。3. 详细研究蚀变作用与成矿作用的关系。(四)矿化及矿体1. 用槽、井探,物化探系统控制矿化带

39、和矿体。2. 确定矿化带的矿化类型、规模、产状、矿物种类及矿物质量。3. 查明矿体的规模、产状、形态、矿石白然类型等变化特点和分布规 律,对矿石物质成分等进行研究,对矿床成因类型与工业类型作出判 断。4. 用工程控制主矿体及上、下盘小矿体,查明矿体边界。5. 系统查明矿体有用成分含量及变化。五、线路观测记录及格式(一)观测人员在观测过程中要多跑、多敲、多看、多记、多想,做 到连续观测、连续记录、连续制图。(二)路线观测过程中,既要重视基础地质资料的收集,又要重视直接 找矿标志及矿产线索的观测,把问题解决在实地,重点现象要详细记 录,整个路线记录要有连续性,重点路线要有信手剖面和路线地质小 结。

40、(三)每一个观测点,在记录中必须有详细的位置、露头特征、点位性 质、点处地质现象及路线地质现象。(四)采用剖面图、素描图与文字描述相结合,凡是重要的地质现象应当进行素描和照像。(五) 记录格式1. 路线:2. 点号:3位置:4. 点性:5. 露头:6. 地质描述(1) 岩性:岩石名称、颜色、结构构造、矿物成分,岩层的组合特征,地层产状等。构造:按前“四(二)”的内容描述。(3) 矿化及矿产特征。(4) 围岩蚀变特征,蚀变范围,矿体与围岩关系。(5) 标本:编号、岩性、位置。(6) 注意点间的观察和描述。7. 素描图、照片、信手剖面等。六、地质观察点的布设和测定(一) 点位的布置:根据野外地质实

41、际情况,以能有效地控制各种地质界 线和地质要素为原则。(二) 一般要布置在地质界线上,(不同岩石接触处、构造、蚀变带、矿 体界线、重要化石点、标志层、代表性产状要素测量点、取样点、山 地工程以及其它有意义的地质现象部位)。(三)地质点的测定一般地质点位测定,岩性控制点用手持 GPS或半仪器法测定,界线点及重要的观察点,需用仪器法测定。其精度要求允许误差在图上不超过1毫米。七、地质界线的标绘及需注意的问题(一)野外现场及时联图,严禁在室内回忆记录和勾绘。(二)各种地质界线,必须用实、虚线条区分不同精度。实际观测到的 用实线,推测或不准切的应用虚线表示。(三)图上所表示的内容,线条要清晰,文字要端

42、正、简练,要分清主 次,合理避让,避免繁杂混乱。如产状可适当避让点位、点号等。(四)所表示的各种内容在野外用2H-3H铅笔勾划,当天必须上墨。(五)各种内容的表示必须严格按照规定。(六)联图时注意地形与地质体的关系(V字型法则)。(七)联接断层要注意先后关系,被断层错开或错断的地质界线不要跨 断层而相连。(八)不同岩浆建造的火成岩不能联成同一岩体。(九)联图时要注意三大岩类区不同的地质特征。(十)联图时要有整体概念,不能仅凭一点之见。不顾全局。(十一)一般1/2000矿区填图在最后成图时,图面不呈现第四纪复盖沉 积物(第四系地貌图除外)。八、室内整理及填图总结1. 整理各类标本、样品,并及时登

43、记送出2. 检查素描图,按规定填绘花图例和各种代号注记,发现问题及时检 查校对。经检查修改后进行着墨。3. 文图对照,核对野外记录和图件是否一致,若发现问题,均需回到现场查校,任何情况下不能凭臆断修改原始编录,不允许涂抹或擦掉, 只能进行批注、补充。4. 为了随时进行综合研究,除利用实测剖面外,必要时可以图切剖面。5认真整理野外草图,清绘野外地质清图。6. 不断进行总结研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野外工作结束时应及时提 交文字总结。控制要点:己获资料的综合分析研究。注意事项:各种图件、表格要 采取逐步完善,不能填图工作结束后算总帐,对矿体及其他重要地质 体的形态、产状要充分利用地表及地下工程,从三

44、维空间进行研究。责任者:地质组长。(二)填图总结文字提纲1概况(1)目的任务(2) 交通位置和白然地理(3) 以往地质工作评述(4) 完成实物工作量2. 测区地质地层构造(3) 变质岩(4) 岩浆岩(5) 围岩石变(6) 矿床3. 工作方法及质量评述4结语(1)主要成果存在问题(3)进一步工作建议九、提交成果及检查验收1. 在原始资料检查验收的基础上编绘提交实际材料图、实测地质剖面 图。2. 在原始资料检查验收的基础上编绘提交 1/2000矿区地形地质图。3. 提交各种观测手薄、卡片记录表格、素描图、照片等。4. 提交各种样品测试、样品分析报告、成果登记及各种测试数据的统 计计算及处理结果。5

45、. 主管机关审查验收。6. 根据审查意见补充、修改、完善、提交成图清绘。7. 提交填图总结报告。控制要点:原始资料的野外检查验收及成果检查验收。注意事项:根 据矿区地质特征及需要还应编绘矿区构造纲要图、矿区岩浆岩分布 图、火山机构图、沉积岩相图。责任者:地质组长、项目负责 第三讲1:10000地质测量1:10000地质测量一般在矿区普、详阶段或在矿床勘探期间的矿床外 围进行,目的在于阐明地质构造和成矿地质条件,用以扩大远景,同 时在评价异常的地质找矿阶段、 及对脉型矿田、矿带的追脉找矿工作 中,也可布1:10000地质测量。填图范围一般包括有地质联系的矿(化) 点,各种找矿手段的综合异常范围,

46、或有利找矿标志的分布范围和成 矿区划等。一、地质测量前准备工作(一)搜集资料主要应收集中、小比例尺区域地质调查资料、测区和邻区各种矿产普 查、勘探资料及测区的地层、重砂测量和物化探等资料,收集符合精 度要求的与工作比例尺相应的地形图、航空照片等。控制要点:资料的可利用性分析。注意事项:己有成果资料的评审意 见、研究资料的可信度。责任者:地质组长、项目负责。(二)填图准备工作学习研究设计明确填图工作任务、 要求,按设计要求以相同比例尺的 地形图作底图;利用己有资料编制矿区地质矿产草图; 对己有资料进 行认真分析研究、恰当评价,掌握矿区的工作重点及要解决的主要问 题;根据设计任务要求结合矿区地质特

47、征的实际情况,制定填图工作计划。控制要点:有针对性的编制矿区地质矿产草图。注意事项:明确填图 工作任务、要求,研究解决的主要问题。责任者:地质组长、项目负(三)地质踏勘依据测区的地质矿产研究程度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目的地对其外围 进行初步踏勘调查,以了解测区的地层,岩石基本特征和主要构造轮 廓。踏勘开始时应组织主要地质人员踏勘 1-2条路线,路线布置以穿越法 为主,尽可能通过主要地层、构造、岩体和矿产地。踏勘结束后应进 行认真讨论,作好路线小结,基本上做到统一分层、统一野外岩石定 名,统一填图方法和要求,统一图式图例。(四)剖面测量正式填图前,一般需测制1-3条完整的地质剖面,在地质条件复杂区

48、测3-4条。目的在于查明测区地层层序、厚度、接角关系、岩性变化, 沉积韵律、化石、矿产、标志层,侵入体和时代等,根据实测剖面结 果,编制代表测区地层特点的综合地层柱状图,确定填图单元,以作 为测区统一分层对比的依据。实测剖面的比例尺1/2000-1/200, 一般采用1/1000,剖面测制方法详 见第一节剖面测制。控制要点:正确划分填图单元。注意事项:实测剖面比例尺应是填图 比例尺的2-5倍。责任者:地质组长、项目负责。二、矿区地质测量的基本方法 矿区地质测量应在踏勘、研究剖面、统一填图单元及工作方法以后才正式填图,1/10000矿区地质测量多用剖面法,配合地质界线追索法、穿越法、露头圈定法(

49、一) 剖面法此方法既垂直矿体、矿化带或异常轴作若干成直线的剖面,剖面间距 在图上不小于3-5厘米,通常采用等距离或按整倍数放稀或加密。主 剖面应布置在主矿体或异常中部等典型地段。 在条件复杂的地区不宜 单独使用。野外工作方法为:(1) 剖面起点位置在现场以手持 GPS或目测法、半仪器法确定并应打 桩编号、或设置标志。(2) 沿每一条剖面进行野外观察研究,并进行地质点记录,各点位需 打桩或在稳固的基岩上标注编号。勾画出野外剖面草图、比例尺不限。(3) 剖面要基本上保持一条直线,并与相邻剖面大体平行。若因剖面线通过处被覆盖而无法查出地质现象和界线时, 可沿走向向两侧追索 以便推测,最大推测距离不超

50、过剖面间距的一半。(4) 在野外用图上标出点位和编号,并标出地质体代号,且在野外连图。(二) 露头圈定法由于矿区大比例尺填图要求全面研究所有的露头,在地质情况复杂或 露头不多的情况下,采用此法填图。根据露头大小,每个露头设一个 或几个基点,用仪器将基点测在图上。然后用罗盘、皮尺以基点为起 点进行测量,将露头范围按比例尺绘在图上并进行编录,连接成图。(三) 地质界线追索法用顺走向追索主要地质及结构界线的方法。 此法的优点是所填地质图 的界线较准确,能够详细研究矿体地质条件的走向变化。此法不宜单独使用,一般只在需要时作为辅助手段,适宜于研究矿体 和近矿围岩沿走向的岩相和结构上的变化,特别是已开采的

51、矿区。上述几种测量方法,各有其优点,在实际工作中几种方法相互配合,以某一种为主,互补不足。控制要点:正确详细的测定矿体(矿层)、矿(化)带或含矿层的形 态、产状及分布。注意事项:对一般地质体在查清形态、产状、分布 及其相互关系的前提下不要只强调点线密度, 切忌无实测资料的推测 界线,推断构造性质和推断相互关系:地质组长。三、地质观察点的布设和测定地质观察点的布设应遵循三个原则:(一)点位的布置以能有效的控制各种地质界线和地质要素为原则。(二)在地层分界线上、不同岩石接触处、岩相变化处、构造点、蚀 变带、矿化及矿点、重要化石点、标志层、代表性产状要素测量点、取样点、山地工程以及其它有意义的地质现

52、象观察部位,必须布设地 质观察点。(三)按地质实际情况,适当布设岩性控制点,一般岩性控制点不超过总地质点数的30%,切记机械的等距离布点。地质观察点位测定可用手持 GPS或半仪器法标绘在图上,重要的观 察点,如主要的地质构造、含矿层、矿体露头等则需用仪器法测定。四、观察点记录内容及格式观察记录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因此应根据各点的具体情况 详尽描述,重点突出,强调连续观察、连续记录、严肃认真,充分收 集第一性资料,切记简单化、主观随意、孤点记录。(一)地质观察点记录的内容如下1. 沉积岩地区:首先搞清地层层序,然后对具体岩石进行描述 (颜色、 结构、构造、矿物成分、粒度、岩石命名、风化岩

53、外貌特征、次生变 化等),对地层厚度变化、化石层、含矿层、标志层应详尽描述。2. 变质岩石区:记录描述岩石的产出状态、颜色、构造、主要及次要矿物含量,不同矿物的排列方式及不同岩性的相互关系, 尤其是特征矿 物(白云母、黑云母、铁铝榴石、十字石、蓝闪石、矽线石等 )的出现 与否,原生层理及片麻理的产状、构造的叠加与否,有无混合岩及脉体情况、岩层厚度沿走向的变化情况及次生变化和风化外貌,特别要注意收集说明地层是否倒转或正常的依据。3. 侵入岩地区(1)岩石的颜色和风化色(2)岩石的结构类型对花岗岩进行一期结构、二期结构、微花岗结构、碎裂结构、改造结构描述。(3)岩石的颗粒大小极粗(大于8毫米)、粗

54、粒(5-7毫米)、中粒(2-5毫米)、细粒(0.5-2毫米)、 微粒(法于0.5毫米)。要具体定出肉眼观察而估计的粒级,然后根据薄片校正注解 斑状结构和似斑状(巨晶)结构。在一期结构花岗岩中用似斑状结构;在二期结构及微花岗结构花岗岩 中用斑状结构。要分出含斑(5%以下)、少斑(10%以下)、斑状(30%)、多斑(30%以上)及巨斑等。等粒结构和不等粒结构。(4)岩石的矿物成分及百分含量,矿物结构特征:先描述铁镁质矿物,如黑云母、角闪石、白云母等;然后描述长英质 矿物,如钾长石、斜长石和石英。描述内容A)矿物的百分含量B)矿物的平无粒径和变化范围C)矿物的颜色D)矿物定向排列情况E)矿物白形程度F)矿物的晶形G)矿物中的包体H)矿物产出方式:单个晶体、晶体集合体,两个世代的矿物团块。I)斑晶的大小和丰度,斑晶的形状、特征和包裹体等,斑晶和基质的 关系,斑晶与基质必须分开描述。J)副矿物的种类K)叶理和定向构造:先描述有与无,发育情况如何,产状L)捕掳体及包体:百分含量,大小范围、岩性、有无巨晶,有无镁铁质,是同源还是异源。形态(棱角状、圆状椭圆状、透镜状、扁平状).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