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月考试题_第1页
高三月考试题_第2页
高三月考试题_第3页
高三月考试题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2在阅读历史文献时,常常会遇到这样一种现象,作者在文章中凡是涉及到本朝的皇帝、自己的长辈及尊崇的人名时,每每避而不用该字,而以改字、空格、缺笔等方法代替。这种现象就是避讳。下列有关避讳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避讳现象反映了专制制度、等级制度和宗法思想对国人的深刻影响反映了国人尊贤敬老的传统美德避讳给人们阅读和理解文献、辨别真相带来许多麻烦借助避讳知识可以考证文献真伪和历史事实A. B. C. D.13.诗经卫风氓中写道:“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从中可获取的历史信息是 A青年男女恋爱完全自由 B商品交换仍然存在实物交换形

2、式 C父母不再干预子女婚姻 D封建纲常礼教严重束缚人们思想14.史籍记载,东汉南阳樊氏“能治田,殖至三百顷。广起庐舍,高楼连阁,波陂灌注,竹木成林,六畜放牧,鱼蠃梨果,檀棘桑麻,闭门成市,兵弩器械,资至百万。”下列关于樊氏庄园的说法,错误的是 A庄园经济力量强大 B自给自足程度很高C草市交易十分发达 D生产经营活动广泛15.东汉时期,一书中有如下描述:“月,光生于日之所照;魄生于日之所蔽。当日则光盈,就日则光尽也。当日之冲,光常不合者,蔽于地也,是谓虚。”它反映的信息是 A关于太阳黑子的最早记录 B对月食的最早的科学解释C墨经中记载的光学理论 D关于哈雷慧星的最早记录16.三国演义里有位医生“

3、以麻沸汤饮之,令病者如醉死,却用尖刀剥开其腹,以药汤洗其脏腑,病人略无疼痛”。这位医生应该是 A华佗 B扁鹊 C孙思邈 D张仲景17.古代中国城市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壮大对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下列能体现这一观点的现象是 A汉武帝时代, 赋的创作走向全盛 B唐代中国古典诗歌发展到鼎盛时期 C南宋的词增添了许多低迷感伤的情绪 D元代杂剧的创作和演出逐渐兴盛18.唐朝诗人元稹这样描绘当时的社会风尚: “女为胡妇学胡妆,伎进胡音务胡乐。”胡饼成为当时人们的主食,还有不少蔬菜来自国外,如印度的刀豆、尼泊尔的菠菜等。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A秦始皇统一全国 B丝绸之路的繁荣 C佛教的迅速传播 D北魏孝文

4、帝改革19.钱穆在国史新论中写道“自经此项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材料中所说的这项制度指的是A世官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20.唐朝时期,中日交往促进了双方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下列人物为此做出重大贡献的是A鉴真 B玄奘 C崔志友 D郑和21.朱熹编著小学集注论语训蒙口义童蒙须知,对儿童的衣着、语言、行为、读书、写字、饮食等习惯提出具体行为规范。这反映出他对儒学发展的主要贡献是 A树立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 B初步建立儒学的教育系统C推动儒学的普及化与通俗化 D使儒学成为官方正统思想22.国学大师钱穆在国史大纲中提到“宋初宰相与枢密对称两府亦日

5、两地。分文事任宰相武事任枢密。太宗命曹彬取幽州而宰相李防等不知。其伐辽一日内六招枢密院计议而中书不预闻。”这说明当时  A政府行政效率大为提高     B军事行动保密性强  C吏治混乱职责不明     D相权受到较大削弱 23. 宋人邢昺上疏称:“臣少时业儒,观学徒能具经疏者百不一二,盖传写不给,今(雕)板大备,士庶之家皆有之,斯乃儒都逢时之幸也。”这说明A藏书成为人们追求的时尚    B儒者地位迅速提高C技术进步推动了文化发展    D儒学得到

6、广泛传播37(32分)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 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数年之间,奔命扶伤之不暇。因子城,病流矢,陵迟不救者三代。后乃谋臣献画,而离削自守矣。然而封建之始,郡邑居半,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继汉而帝者,虽百代可知也。唐兴,制州邑,立守宰,此其所以为宜也。然犹桀猾时起,虐害方域者,失不在于州而在于兵,时则有叛将而无叛州。州县之设,固不可革也。” 摘自柳宗元的封建论 材料二 自唐天宝以来,方镇屯重兵,多以赋入自赡五代方镇益强及赵普为相,劝上革去其弊,时方镇阀守帅,稍命文全臣权知,又置转运史、通判,为之条禁,文薄渐为精密,由是利归公

7、上面外权削矣。太祖、太宗平一海内,惩累朝暮跋扈,尽收天下劲兵兵无常帅,帅无常师,内外相推,上下相制,等级相轧是以天下晏然。逾百年而无犬吠之惊,此制兵得其道也。 文献通考材料三 世祖皇帝建元中统以来,始末取故老诸儒之言,考求前代之前典,立朝廷而建官府,辅相者曰:”,本兵者曰:,主弹到者曰:”夫外之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引自元文类(1)根据材料一概括汉唐时期中央集权存在的问题和结果。(12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北宋初期统治者主要想解决前朝遗留下来的什么问题?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特点是什么?(8分)(3)根据材料三,元初地方行政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有何意义?(5分)(4)根据上述材料,

8、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体制的演变,并分析其发展趋势。(7分)39.(20分)材料二 末作(工商业)文巧(华而不实)禁则民无所游食,民无所游食则必农,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舍本而事末作,则田荒而国贫矣。 管子·治国 材料三 食贱则农贫,钱重则商富;末事不禁,则技巧之人利,而游食者众之谓也。故农之用力最苦,而赢利少,不如商贾、技巧之人食贵则田者利,田者利则事者众。食贵,籴(即买米)食不利,而又加重征,而民不得无(不)去其商贾、技巧而事地利也 商君书外内 材料四 熙宁四年(1071年),司农寺拟定的免役法规定:废除原来按户等

9、轮流充当衙前等州、县差役的办法,改由州县官府出钱雇人应役,各州县预计每年雇役所需经费,由民户按户等高下分摊。原不负担差役的官户、女户、寺观,要按同等户的半数交纳钱,称助役钱。请回答:(3)概括材料二体现的经济主张及其理由。你如何理解该经济主张的含义?(8分)(4)材料三中商鞅认为农民贫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5)根据材料三、四,指出商鞅和王安石在惠农方面的具体做法及目的。 (10分)历史科参考答案12.A 13.B 14.C 15.B 16.A 17.D 18.B 19.D 20.A 21.C 22. D 23. C37答:(1)问题与结果:汉初错误地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实行郡国并行制,王国势力膨胀,威胁中央集权;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削弱了王国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4分)唐朝中后期,统治腐败;军事举措失当,藩镇割据局面形成,威胁中央集权。(12分)(2)藩镇割据问题。特点:皇帝直接控制兵权,把地方军政财权都收归中央。(3)实行行省制度。行省制度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稳定,对后是影响深远。(8分)(4)演变:西周实行分封制;秦朝在全国推行郡县制;西汉实行郡国并行制;唐朝在边境设立藩镇;元朝实行行省制。(5分)发展趋势:地方行政管理体制不断完善,中央集权不断加强。(7分)39(3)主张:重农抑商。(2分)理由:发展农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